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晚年更名潜。一说名潜,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
陶渊明大约出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出身于破落到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做过武昌太守,父亲陶逸做过安城太守。
东晋建国皇帝为晋元帝司马睿,311年建立政权,317年称帝。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既为开国元勋,官位显赫,说明其功劳甚大。到陶渊明出生365年,已历经6个皇帝,距建国48年,其家也由其曾祖父、祖父到父亲,已到第4代。第4代当能感受其曾祖辈的辉煌。
年幼时,陶渊明家庭衰微,九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
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这些对陶渊明日后影响极大,“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逮钦立语)。
陶渊明外祖父家里藏书很多,这给陶渊明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难能可贵的是,在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陶渊明不仅学了《老子》、《庄子》,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读书广泛。
陶渊明的父亲陶逸何年早逝?对陶渊明的影响多大?其外祖父为当时名士,可见陶渊明祖父在当时是有较大影响的。
对陶渊明影响较大的外祖父确实性情独特。但从其藏书和让陶渊明随意广泛涉猎各种书籍看,其是一个很开明的人。
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二十九岁的陶渊明第一次出来做官,官职为江州祭酒(东晋咸康年间在江州置,为刺史属吏之首)。当时门阀制度森严,陶渊明因此时家道衰落,出身庶族,倍受人轻视。同时,他的上司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王凝之和他父亲不一样,是个没有什么真本事的人,仗着出身贵族当了大官,又非常迷信一种叫“五斗米”的道教,整日里忙着炼丹服药,想长生不老。他还信佛,经常跟和尚们在一起谈论佛经。陶渊明对此十分失落和郁闷,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
陶渊明的第一次做官:
①此时似乎不全是被家境所迫。因为一未见相关记载,二是从其出身看,自己应有一些田产。
②陶渊明读儒家的《六经》,受其影响,怀有“兼济天下”“大济苍生”的理想。“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同时,也应有不辱祖宗,光耀门庭之心。
③同时他一定有率性而为,脱离现实,追求理想的一面。唉!古代士人,特别是钻入经书堆里的人,常常是这么单纯可笑!
④陶渊明的辞官而归,很显然是在一架天平上进行权衡的结果。两头你可以各自放一些砝码,但最重要的:保持自由之心过重,官场中的失落和无奈过烈!其可贵在于他能超脱世俗!
考察陶渊明为官之路,看他后来为什么辞官,那就首先要看当初他为什么要出来做官,其为官的理想是什么?
1、理想远大,却又空洞,缺乏具体目标。“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志在“四海”,即为志在天下,但是具体做什么,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实现,不知道。从“抚剑独行游”看,就是一个独行侠的心态。这一切,一是来自其所读的众多书籍,特别是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另一方面,也是故纸堆限制了他。其父早逝,家道衰老,从小跟随祖父,祖父又是一个性情孤傲、行为特异之人,可以想见,陶渊明从小对官场就没有什么更多的接触,没有必要的耳濡目染,而是在故纸堆中,在“真空”中构筑自己的理想,大而空,不切实际。其自己讲“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即是证明。
从名篇《桃花源记》中可以感知陶渊明的具体的社会理想。那是一个宁静、祥和、远离尘嚣的所在,是倾注作者情感的社会理想,当然也是虚幻而不切合实际的。
不辱祖宗,光耀门庭,当然也应是他出来做官,实现理想的一个支撑。
2、空泛的又过于理想化的政治抱负和当下的,特别是他所接触的社会现实势必形成巨大的反差。从二十九岁起第一次出来做官,到四十二岁止共十三年的时间,陶渊明一生有五次做官的经历。第一次,做江州祭酒上司是王凝之,不学无术,又处处让人感受到门阀制度的森严与阴暗。陶渊明只能是才无所用,倍感屈辱,所以结果是愤而辞职,离之而去。这是他的第一次辞职。
或许是儒家的民本思想和道家的大同理念让他有了太多的理想的执着,或许是祖父性格的熏陶和当时士人避世自守增加了他性情的孤傲,或许是败落的家境让他有了比别人更多的平民的情结,也或许卓越的才华让他有了更多的自负,陶渊明在内心深处,在骨子里确实与世俗,与蝇营狗苟,与龌龊不堪有着深刻的对立。故而,在他第一次辞官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做主簿,他也辞谢了。
安帝隆安四年(400年),陶渊明36岁,他来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做属吏。这是他第二次出来做官,同样是俯仰由人。第二年冬天,他因母丧辞职回家。
元兴元年(402年)正月,桓玄举兵与朝廷对抗;元兴二年,在建康公开篡夺了帝位,改国为楚,把安帝幽禁在浔阳。此间,陶渊明在家乡躬耕自资,闭户高吟。元兴三年,建军武将军、下邳太守刘裕联合刘毅、何无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兵讨桓平叛。桓玄兵败西走,把幽禁在浔阳的安帝带到江陵。陶渊明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一说陶渊明是在刘裕攻下建康后投入其幕下)。这是他第三次出来做官,时年39岁。
因平叛对篡夺者进行抗争,此次出仕他显得十分激动。此前,在刘裕讨伐桓玄率兵东下时,他曾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乔装私行,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驰报刘裕。甚至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第四章)
刘裕在掌权期间,有一段励精图治的假象,在刘裕幕下,陶渊明也确有一段充满希望的时光。但后来看到刘裕剪除异己,庇护提拔心腹等黑幕,倍感失望,于是辞职隐居。
义熙元年(405年),陶渊明41岁,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这是他第四次出来做官。当年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
陶渊明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出来做官,是在义熙元年秋天。这次出仕,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为生活所迫。他在此后挂印归家后写的著名的《归去来兮辞》序文中写到:“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为小邑。”由于叔父陶逵的介绍,他到彭泽县任县令。到任八十一天,浔阳郡派遣邮来巡查,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遂授印去职,从此与官场彻底决裂!此时他42岁。
①陶渊明为什么投奔桓玄,以及后来转入刘敬宣部下由随着主人的离职而辞职,具体不得而知。
②陶渊明怀着理想出来做官,但也许其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他始终没有看到实现理想的希望所在,始终没有得到一个应有的平台。一次次的辞官,使得他和官场的距离越来越远,内心的疏远越来越大。最后一次去做彭泽县令,我看其内心已经没有了多少热情,只是为生活所迫,为养子糊口。恐怕只是内心的希望还没有彻底泯灭,还没有最后呐喊一声:我要与你彻底决裂!但内心积聚的对官场的厌恶、排斥已经到了相当的程度。所以,上任仅仅81天,当一个督邮前来需其迎接时,他一声高喝“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拂袖而去。想一想,这是多大的一件事,在官场不是另行公事,司空见惯吗?所以,这件事不在于督邮的到不到来,而在于他内心的积聚的思想和情绪的极度爆发,是与其厌恶、痛恨的官场彻底决裂的一个标志!
归隐后的陶渊明
陶渊明彻底抛弃了官场,完全回到了自己所追寻的一片天地,等于是在挣扎、求索后真正回到了自我。那么,归隐田园后的陶渊明生活状态怎样呢?
1、躬耕自资,勤于农事,其生活和普通农家并无二致。“夫耕于前,妻锄于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其三》)看来确实很辛苦。不过,归田之处,尚有薄产,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
遇有丰年,年成好时,会心情愉悦,喝上几盅,“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而年成不好,也有挨饿的时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尤其晚年,生活愈来愈困难,他接受过朋友的周济,也上门请求借贷。
2、闲适淡薄,执着坚守自己精神的天空。喜酒、喝酒是其生活的常态,也是其闲适生活的直接表现。有酒有菜自己喝,朋友来了喝朋友喝;招邻居到自己家喝,自己到邻居家喝。总之,其酒喝得闲适,自然,洒脱。据说一次一位朋友来访,其喝酒先醉,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喝得多么自然、随意。
要看到,陶渊明这种闲适淡薄来自于他对自身精神世界执着的坚守,这种坚守的使其与官场彻底决裂,舍弃了世俗的富贵、生活的优裕,由此可以看出其力量的巨大,内心的执着。即使喝酒也是如此。一次,一个老农清晨叩门,带酒与他同饮,为让他摆脱生活的困难,好心劝他出仕:“褴褛屋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是非不分),愿君汩其泥(指同流合污)。”他回答:“深感老父言,禀气寡所谐。纤辔诚可学,违已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饮酒》)坦然相拒。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这时,他又病又饿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檀道济馈以梁肉,被他挥而去之。
种菊、赏菊、采菊则更具象征意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看似悠然、闲适的举止中显然可以看出其对内心的坚守,看出其超然、脱俗的精神世界,看出其对内心世界的守望。
不要忘了,陶渊明的诗歌写作本身就是对其精神世界的华丽的坚守。因为写诗本身就是一种脱俗的生活方式,就是对内心的关照,对内心精神世界的表达;换言之,诗歌本身就构筑了属于他自身、为他所独有的精神的天空。值得庆幸的是,出自他内心的坚定的精神追求,凭借他穿越时空的卓越才华,陶渊明用他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树起了一座丰碑,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精神财富和文化滋养。
3、陶渊明的晚年困苦、凄凉,也特别见其超脱。公元427年,陶渊明走完了他63年的生命历程,与世长辞。义熙四年陶渊明44岁时,一场大火使得他全家一贫如洗,全家只好寄居在船上,靠亲朋好友的接济过活。永初三年(422年)陶渊明58岁时,《有会而作》中写到:“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元嘉四年(427年),诗人贫病交加,对死后的幻想竟然是“鼓腹无所思”,的确让人心酸!
不过,我们始终都能看到他淡然、超脱的生活态度,也可以说,他对自己当年挂印决裂官场、纯净超然的内心精神追求始终没有后悔过。终其一生换取一种生活态度,可敬可叹!实实让人扼腕!
附1: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我们不妨认为作者即陶渊明,拖言“五 柳先生”为自己作的自传。心态多么淡然、平和!
附2:自祭文陶渊明
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故人凄其相悲,同祖行于今夕。羞以嘉蔬,荐以清酌。候颜已冥,聆音愈漠。呜呼哀哉!茫茫大块,悠悠高畏,是生万物,余得为人。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絺绤冬陈。含欢谷汲,行歌负薪,翳翳柴门,事我宵晨,春秋代谢,有务中园,载耘载籽,乃育乃繁。欣以素犊,和以七弦。冬曝其日,夏濯其泉。勤靡余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惟此百年,夫人爱之,惧彼无成,愒日惜时。存为世珍,殁亦见思。嗟我独迈,曾是异兹。宠非己荣,涅岂吾缁?捽兀穷庐,酣饮赋诗。识运知命,畴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无恨。寿涉百龄,身慕肥遁,从老得终,奚所复恋!寒暑愈迈,亡既异存,外姻晨来,良友宵奔,葬之中野,以安其魂。窅窅我行,萧萧墓门,奢耻宋臣,俭笑王孙,廓兮已灭,慨焉已遐,不封不树,日月遂过。匪贵前誉,孰重后歌?人生实难,死如之何?鸣呼哀哉!
附3:挽歌诗三首陶渊明
其一∶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其二∶
昔在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
其三∶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但以此纪念陶公!
陶渊明死后被安葬在南山脚下的陶家墓地中,就在今天江西省九江县和星子县交界处的面阳山脚下。如今陶渊明的墓保存完好,墓碑由一大二小共三块碑石组成,正中楷书“晋征土陶公靖节先生之墓”,左刻墓志,右刻《归去来兮辞》,是清朝乾隆元年陶姓子孙所立。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杰出的辞赋家与散文家。陶诗今存125首,计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陶文今存12篇,计有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
陶渊明的不朽诗篇、伟大人品,影响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辛弃疾等几代文人的思想和创作。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晚年更名潜。一说名潜,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
陶渊明大约出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出身于破落到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做过武昌太守,父亲陶逸做过安城太守。
东晋建国皇帝为晋元帝司马睿,311年建立政权,317年称帝。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既为开国元勋,官位显赫,说明其功劳甚大。到陶渊明出生365年,已历经6个皇帝,距建国48年,其家也由其曾祖父、祖父到父亲,已到第4代。第4代当能感受其曾祖辈的辉煌。
年幼时,陶渊明家庭衰微,九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
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这些对陶渊明日后影响极大,“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逮钦立语)。
陶渊明外祖父家里藏书很多,这给陶渊明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难能可贵的是,在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陶渊明不仅学了《老子》、《庄子》,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读书广泛。
陶渊明的父亲陶逸何年早逝?对陶渊明的影响多大?其外祖父为当时名士,可见陶渊明祖父在当时是有较大影响的。
对陶渊明影响较大的外祖父确实性情独特。但从其藏书和让陶渊明随意广泛涉猎各种书籍看,其是一个很开明的人。
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二十九岁的陶渊明第一次出来做官,官职为江州祭酒(东晋咸康年间在江州置,为刺史属吏之首)。当时门阀制度森严,陶渊明因此时家道衰落,出身庶族,倍受人轻视。同时,他的上司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王凝之和他父亲不一样,是个没有什么真本事的人,仗着出身贵族当了大官,又非常迷信一种叫“五斗米”的道教,整日里忙着炼丹服药,想长生不老。他还信佛,经常跟和尚们在一起谈论佛经。陶渊明对此十分失落和郁闷,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
陶渊明的第一次做官:
①此时似乎不全是被家境所迫。因为一未见相关记载,二是从其出身看,自己应有一些田产。
②陶渊明读儒家的《六经》,受其影响,怀有“兼济天下”“大济苍生”的理想。“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同时,也应有不辱祖宗,光耀门庭之心。
③同时他一定有率性而为,脱离现实,追求理想的一面。唉!古代士人,特别是钻入经书堆里的人,常常是这么单纯可笑!
④陶渊明的辞官而归,很显然是在一架天平上进行权衡的结果。两头你可以各自放一些砝码,但最重要的:保持自由之心过重,官场中的失落和无奈过烈!其可贵在于他能超脱世俗!
考察陶渊明为官之路,看他后来为什么辞官,那就首先要看当初他为什么要出来做官,其为官的理想是什么?
1、理想远大,却又空洞,缺乏具体目标。“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志在“四海”,即为志在天下,但是具体做什么,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实现,不知道。从“抚剑独行游”看,就是一个独行侠的心态。这一切,一是来自其所读的众多书籍,特别是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另一方面,也是故纸堆限制了他。其父早逝,家道衰老,从小跟随祖父,祖父又是一个性情孤傲、行为特异之人,可以想见,陶渊明从小对官场就没有什么更多的接触,没有必要的耳濡目染,而是在故纸堆中,在“真空”中构筑自己的理想,大而空,不切实际。其自己讲“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即是证明。
从名篇《桃花源记》中可以感知陶渊明的具体的社会理想。那是一个宁静、祥和、远离尘嚣的所在,是倾注作者情感的社会理想,当然也是虚幻而不切合实际的。
不辱祖宗,光耀门庭,当然也应是他出来做官,实现理想的一个支撑。
2、空泛的又过于理想化的政治抱负和当下的,特别是他所接触的社会现实势必形成巨大的反差。从二十九岁起第一次出来做官,到四十二岁止共十三年的时间,陶渊明一生有五次做官的经历。第一次,做江州祭酒上司是王凝之,不学无术,又处处让人感受到门阀制度的森严与阴暗。陶渊明只能是才无所用,倍感屈辱,所以结果是愤而辞职,离之而去。这是他的第一次辞职。
或许是儒家的民本思想和道家的大同理念让他有了太多的理想的执着,或许是祖父性格的熏陶和当时士人避世自守增加了他性情的孤傲,或许是败落的家境让他有了比别人更多的平民的情结,也或许卓越的才华让他有了更多的自负,陶渊明在内心深处,在骨子里确实与世俗,与蝇营狗苟,与龌龊不堪有着深刻的对立。故而,在他第一次辞官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做主簿,他也辞谢了。
安帝隆安四年(400年),陶渊明36岁,他来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做属吏。这是他第二次出来做官,同样是俯仰由人。第二年冬天,他因母丧辞职回家。
元兴元年(402年)正月,桓玄举兵与朝廷对抗;元兴二年,在建康公开篡夺了帝位,改国为楚,把安帝幽禁在浔阳。此间,陶渊明在家乡躬耕自资,闭户高吟。元兴三年,建军武将军、下邳太守刘裕联合刘毅、何无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兵讨桓平叛。桓玄兵败西走,把幽禁在浔阳的安帝带到江陵。陶渊明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一说陶渊明是在刘裕攻下建康后投入其幕下)。这是他第三次出来做官,时年39岁。
因平叛对篡夺者进行抗争,此次出仕他显得十分激动。此前,在刘裕讨伐桓玄率兵东下时,他曾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乔装私行,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驰报刘裕。甚至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第四章)
刘裕在掌权期间,有一段励精图治的假象,在刘裕幕下,陶渊明也确有一段充满希望的时光。但后来看到刘裕剪除异己,庇护提拔心腹等黑幕,倍感失望,于是辞职隐居。
义熙元年(405年),陶渊明41岁,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这是他第四次出来做官。当年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
陶渊明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出来做官,是在义熙元年秋天。这次出仕,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为生活所迫。他在此后挂印归家后写的著名的《归去来兮辞》序文中写到:“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为小邑。”由于叔父陶逵的介绍,他到彭泽县任县令。到任八十一天,浔阳郡派遣邮来巡查,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遂授印去职,从此与官场彻底决裂!此时他42岁。
①陶渊明为什么投奔桓玄,以及后来转入刘敬宣部下由随着主人的离职而辞职,具体不得而知。
②陶渊明怀着理想出来做官,但也许其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他始终没有看到实现理想的希望所在,始终没有得到一个应有的平台。一次次的辞官,使得他和官场的距离越来越远,内心的疏远越来越大。最后一次去做彭泽县令,我看其内心已经没有了多少热情,只是为生活所迫,为养子糊口。恐怕只是内心的希望还没有彻底泯灭,还没有最后呐喊一声:我要与你彻底决裂!但内心积聚的对官场的厌恶、排斥已经到了相当的程度。所以,上任仅仅81天,当一个督邮前来需其迎接时,他一声高喝“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拂袖而去。想一想,这是多大的一件事,在官场不是另行公事,司空见惯吗?所以,这件事不在于督邮的到不到来,而在于他内心的积聚的思想和情绪的极度爆发,是与其厌恶、痛恨的官场彻底决裂的一个标志!
归隐后的陶渊明
陶渊明彻底抛弃了官场,完全回到了自己所追寻的一片天地,等于是在挣扎、求索后真正回到了自我。那么,归隐田园后的陶渊明生活状态怎样呢?
1、躬耕自资,勤于农事,其生活和普通农家并无二致。“夫耕于前,妻锄于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其三》)看来确实很辛苦。不过,归田之处,尚有薄产,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
遇有丰年,年成好时,会心情愉悦,喝上几盅,“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而年成不好,也有挨饿的时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尤其晚年,生活愈来愈困难,他接受过朋友的周济,也上门请求借贷。
2、闲适淡薄,执着坚守自己精神的天空。喜酒、喝酒是其生活的常态,也是其闲适生活的直接表现。有酒有菜自己喝,朋友来了喝朋友喝;招邻居到自己家喝,自己到邻居家喝。总之,其酒喝得闲适,自然,洒脱。据说一次一位朋友来访,其喝酒先醉,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喝得多么自然、随意。
要看到,陶渊明这种闲适淡薄来自于他对自身精神世界执着的坚守,这种坚守的使其与官场彻底决裂,舍弃了世俗的富贵、生活的优裕,由此可以看出其力量的巨大,内心的执着。即使喝酒也是如此。一次,一个老农清晨叩门,带酒与他同饮,为让他摆脱生活的困难,好心劝他出仕:“褴褛屋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是非不分),愿君汩其泥(指同流合污)。”他回答:“深感老父言,禀气寡所谐。纤辔诚可学,违已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饮酒》)坦然相拒。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这时,他又病又饿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檀道济馈以梁肉,被他挥而去之。
种菊、赏菊、采菊则更具象征意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看似悠然、闲适的举止中显然可以看出其对内心的坚守,看出其超然、脱俗的精神世界,看出其对内心世界的守望。
不要忘了,陶渊明的诗歌写作本身就是对其精神世界的华丽的坚守。因为写诗本身就是一种脱俗的生活方式,就是对内心的关照,对内心精神世界的表达;换言之,诗歌本身就构筑了属于他自身、为他所独有的精神的天空。值得庆幸的是,出自他内心的坚定的精神追求,凭借他穿越时空的卓越才华,陶渊明用他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树起了一座丰碑,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精神财富和文化滋养。
3、陶渊明的晚年困苦、凄凉,也特别见其超脱。公元427年,陶渊明走完了他63年的生命历程,与世长辞。义熙四年陶渊明44岁时,一场大火使得他全家一贫如洗,全家只好寄居在船上,靠亲朋好友的接济过活。永初三年(422年)陶渊明58岁时,《有会而作》中写到:“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元嘉四年(427年),诗人贫病交加,对死后的幻想竟然是“鼓腹无所思”,的确让人心酸!
不过,我们始终都能看到他淡然、超脱的生活态度,也可以说,他对自己当年挂印决裂官场、纯净超然的内心精神追求始终没有后悔过。终其一生换取一种生活态度,可敬可叹!实实让人扼腕!
附1: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我们不妨认为作者即陶渊明,拖言“五 柳先生”为自己作的自传。心态多么淡然、平和!
附2:自祭文陶渊明
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故人凄其相悲,同祖行于今夕。羞以嘉蔬,荐以清酌。候颜已冥,聆音愈漠。呜呼哀哉!茫茫大块,悠悠高畏,是生万物,余得为人。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絺绤冬陈。含欢谷汲,行歌负薪,翳翳柴门,事我宵晨,春秋代谢,有务中园,载耘载籽,乃育乃繁。欣以素犊,和以七弦。冬曝其日,夏濯其泉。勤靡余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惟此百年,夫人爱之,惧彼无成,愒日惜时。存为世珍,殁亦见思。嗟我独迈,曾是异兹。宠非己荣,涅岂吾缁?捽兀穷庐,酣饮赋诗。识运知命,畴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无恨。寿涉百龄,身慕肥遁,从老得终,奚所复恋!寒暑愈迈,亡既异存,外姻晨来,良友宵奔,葬之中野,以安其魂。窅窅我行,萧萧墓门,奢耻宋臣,俭笑王孙,廓兮已灭,慨焉已遐,不封不树,日月遂过。匪贵前誉,孰重后歌?人生实难,死如之何?鸣呼哀哉!
附3:挽歌诗三首陶渊明
其一∶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其二∶
昔在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
其三∶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但以此纪念陶公!
陶渊明死后被安葬在南山脚下的陶家墓地中,就在今天江西省九江县和星子县交界处的面阳山脚下。如今陶渊明的墓保存完好,墓碑由一大二小共三块碑石组成,正中楷书“晋征土陶公靖节先生之墓”,左刻墓志,右刻《归去来兮辞》,是清朝乾隆元年陶姓子孙所立。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杰出的辞赋家与散文家。陶诗今存125首,计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陶文今存12篇,计有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
陶渊明的不朽诗篇、伟大人品,影响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辛弃疾等几代文人的思想和创作。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