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2003年/11月/17日/
市场无序失范现象能否根治, 取决于我们所选择的规则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市场经济规则
吴敬琏
有人认为市场经济初期总是比较乱的, 经济发展了, 自然就会规范起来, 这种想法可能过于天真。
儒家秩序为何阻碍个人及市场创造性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已经进行了25年, 市场经济制度的很多子系统已经建立起来了, 但是我们整个市场经济的运转还有很多的问题, 离我们的理想还比较远。主要的问题就是缺乏规矩。比如说, 市场经济最起码的一个规矩是产权的规则, 地建立起来, 、。。。参与市场交易的人互相之间可能从来不认识, 可能一次交易以后永远不再联系。在这样的交易方式下, 如果市场不是建立在一套严格的规则基础之上, 这种非人格化的交易就很难进行。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工作的人大概都能感到目前环境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约。
也有一种回答说, 我们可以运用中国的传统智慧, 运用中国人已经用了几千年的、儒家的规则来规范我们开发高新技术和高新技术产品的行为。儒家的这套规则, 可以称之为德治或者礼治。道德是这套规则的内容, 礼仪则是这套规则的外部表现。“德”可以归结为“尊尊亲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之类的道德要求; “礼”可以概括为:“尊卑贵贱、亲疏远近、各有等差”。有些亚洲国家曾经试图用儒家思想来规范市场经济中人们的行为, 早些时候这些规则很见成效, 不过现在看起来这个试验是失败的。
我们现在不可能知道孔夫子当初提出“德治”、“礼治”的时候具体讲了些什么内容。但是, 这些概念经过两千多年的专制主义统治的运用和阐释, 已经形成一套维护宗法制度的规则, 这套规则是与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格格不入的。先看“尊尊”。所谓“尊尊”, 就是崇拜行政权力, 而技术创新最重要的正是发挥个人的创造性, 要求的亲亲”。全; 可是中, 往往圈子很小, 认“, 其心必异”, 显然无法适应信息时代、全球化时代经济发展的需要。
什么样的规则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
如果说儒家这套宗法规则不符合现代的需要, 不符合信息社会的需要, 那什么样的规则才能符合这种需要呢? 那些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发展起来的国家所提供的经验说明, 这样的规则就是建立现代的法治。现代的法治是用一套符合公认正义的法律规则来规范人们的行动。首先是规范政府的行为, 其次是规范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在这套法律的规范之下, 人们各就其位, 既发扬每个人的个性, 又不至于相互侵权, 弄得天下大乱。
现代法治的核心是只服从法律
现代法治的核心部分, 是要有一套法律体系,
要建立一个法律框架。一切人的行为不服从任何其他的权威, 只服从法律。但是有法律并不等于有法治, 法治要求法律应当符合公认的正义。比如不能侵犯他人的产权、规则要透明、要使人能够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 规则不能追溯既往等等。这些都是公认的正义, 也可以
说是人类长期历史形成的、属于政治文明的最重要的准则。这些最重要的准则应该体现在一个国家的宪法之中, 使宪法符合这些公认的正义。这些公认的正义首先规范政府的行为和保护人民的基本权利。有了这么一套建立在公认的正义基础上的法律之后,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执法。执法问题的核心是司法独立。当然执法不只是法官的事情, 还牵涉到社会的其他一些力量, 比如, 民间社会的非政府组织。这个“民间社会”, 是政府和个人之外的第三种力量, 是具有某种共同利益的人们按自由结社原则建立起来的组织, 也可以称为社区组织或者非政府组织。此外, 社会舆论和大众传媒也担负着执行规则的责任。
总之, 必须要有这么一套规则体系, 法治才能建立起来, 党的十五大提出建立法治国家, 十六大提出要推进政治文明, 加速推进法治建设是其中的主要部分。
, 好的市场经济”。虽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搞
市场经济, 但是好的市场经济并不多,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法治。我们一定要避免这种状况在中国出现。有人认为市场经济初期总是比较乱的, 经济发展了, 自然就会规范起来。这种想法可能过于天真。亚洲有的国家曾经有过很好很快的发展, 但是几年十几年以后, 因为缺乏法治, 都陷入了一个坏的市场经济的泥坑, 遇到一点风吹草动, 或遇到一种外来的冲击, 经济一下子就崩溃了, 而且长期不能从泥坑中走出来。历史发展存在路径依赖, 这种情况要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
总之, 我认为,
搞高新技术产业不能只注意技术的发展。当然现在人们都注意到了要发展技术, 必须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 这是好的。, 矩, 、, , 。)
北京日报/2003年/11月/17日/
市场无序失范现象能否根治, 取决于我们所选择的规则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市场经济规则
吴敬琏
有人认为市场经济初期总是比较乱的, 经济发展了, 自然就会规范起来, 这种想法可能过于天真。
儒家秩序为何阻碍个人及市场创造性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已经进行了25年, 市场经济制度的很多子系统已经建立起来了, 但是我们整个市场经济的运转还有很多的问题, 离我们的理想还比较远。主要的问题就是缺乏规矩。比如说, 市场经济最起码的一个规矩是产权的规则, 地建立起来, 、。。。参与市场交易的人互相之间可能从来不认识, 可能一次交易以后永远不再联系。在这样的交易方式下, 如果市场不是建立在一套严格的规则基础之上, 这种非人格化的交易就很难进行。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工作的人大概都能感到目前环境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约。
也有一种回答说, 我们可以运用中国的传统智慧, 运用中国人已经用了几千年的、儒家的规则来规范我们开发高新技术和高新技术产品的行为。儒家的这套规则, 可以称之为德治或者礼治。道德是这套规则的内容, 礼仪则是这套规则的外部表现。“德”可以归结为“尊尊亲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之类的道德要求; “礼”可以概括为:“尊卑贵贱、亲疏远近、各有等差”。有些亚洲国家曾经试图用儒家思想来规范市场经济中人们的行为, 早些时候这些规则很见成效, 不过现在看起来这个试验是失败的。
我们现在不可能知道孔夫子当初提出“德治”、“礼治”的时候具体讲了些什么内容。但是, 这些概念经过两千多年的专制主义统治的运用和阐释, 已经形成一套维护宗法制度的规则, 这套规则是与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格格不入的。先看“尊尊”。所谓“尊尊”, 就是崇拜行政权力, 而技术创新最重要的正是发挥个人的创造性, 要求的亲亲”。全; 可是中, 往往圈子很小, 认“, 其心必异”, 显然无法适应信息时代、全球化时代经济发展的需要。
什么样的规则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
如果说儒家这套宗法规则不符合现代的需要, 不符合信息社会的需要, 那什么样的规则才能符合这种需要呢? 那些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发展起来的国家所提供的经验说明, 这样的规则就是建立现代的法治。现代的法治是用一套符合公认正义的法律规则来规范人们的行动。首先是规范政府的行为, 其次是规范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在这套法律的规范之下, 人们各就其位, 既发扬每个人的个性, 又不至于相互侵权, 弄得天下大乱。
现代法治的核心是只服从法律
现代法治的核心部分, 是要有一套法律体系,
要建立一个法律框架。一切人的行为不服从任何其他的权威, 只服从法律。但是有法律并不等于有法治, 法治要求法律应当符合公认的正义。比如不能侵犯他人的产权、规则要透明、要使人能够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 规则不能追溯既往等等。这些都是公认的正义, 也可以
说是人类长期历史形成的、属于政治文明的最重要的准则。这些最重要的准则应该体现在一个国家的宪法之中, 使宪法符合这些公认的正义。这些公认的正义首先规范政府的行为和保护人民的基本权利。有了这么一套建立在公认的正义基础上的法律之后,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执法。执法问题的核心是司法独立。当然执法不只是法官的事情, 还牵涉到社会的其他一些力量, 比如, 民间社会的非政府组织。这个“民间社会”, 是政府和个人之外的第三种力量, 是具有某种共同利益的人们按自由结社原则建立起来的组织, 也可以称为社区组织或者非政府组织。此外, 社会舆论和大众传媒也担负着执行规则的责任。
总之, 必须要有这么一套规则体系, 法治才能建立起来, 党的十五大提出建立法治国家, 十六大提出要推进政治文明, 加速推进法治建设是其中的主要部分。
, 好的市场经济”。虽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搞
市场经济, 但是好的市场经济并不多,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法治。我们一定要避免这种状况在中国出现。有人认为市场经济初期总是比较乱的, 经济发展了, 自然就会规范起来。这种想法可能过于天真。亚洲有的国家曾经有过很好很快的发展, 但是几年十几年以后, 因为缺乏法治, 都陷入了一个坏的市场经济的泥坑, 遇到一点风吹草动, 或遇到一种外来的冲击, 经济一下子就崩溃了, 而且长期不能从泥坑中走出来。历史发展存在路径依赖, 这种情况要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
总之, 我认为,
搞高新技术产业不能只注意技术的发展。当然现在人们都注意到了要发展技术, 必须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 这是好的。, 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