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合理的摄取大豆食品
正文:
“民以食为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乃至整个生命活动,必须从外界不断地摄取大量的食物。食物是人类获得所需热量及各种营养素的唯一来源,人若少食或不能进食,那么其生命活动也将受到很大的限制,若到一定程度而无有效的措施,就会危及生命。食物对于人类犹如太阳对于万物,水对于鱼,是其生存的必要条件。所以,食物是非常重要的,早在二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们在《黄帝内经素问篇》就作了精辟的论述,认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人类从自然界不断地摄取食物,并在人体内消化、吸收、代谢用以维持正常的生理生化功能、生长、发育、生殖及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的需要。 食物中含有各种营养素,但没有哪一种食物可以包含满足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素。所以人类为获得符合机体需要的营养素,就必须合理选择各种不同的食物,才能保证机体摄取各种营养素,以满足机体的生理需要;另外,还要注意营养素之间的适宜比例与平衡,因为营养素摄入的过多或不足以及营养素摄入的不平衡都可能造成与营养相关疾病的发生。如营养过剩可造成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发病率增高。由此可见,合理饮食对人体的健康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那么被誉为拯救地球和人类的最佳食品的豆腐及大豆食品我们该如何去摄取呢?如何更好的去利用里面所含有的各种营养物质呢?
2004年9月16日开幕的“大豆蛋白的营养与应用研讨会”上,中
国学者和美国大豆协会的专家公布了几项关于大豆营养研究的新成果。这些建立在多种学科实验基础上的研究,从几个方面深入探索了大豆蛋白的营养功效。研究显示,大豆粉具有的协同作用能使蛋白营养功效放大,大豆粉在食品加工中诸多优势使其成为最适合中国人的优质蛋白营养摄取途径。
中国大豆营养专家许京怀博士在本次研讨会上宣布, 最新研究表明,大豆粉能够增加膳食中优质植物蛋白的摄入量。由于协同作用,大豆粉的健康益处远大于相当数量的分离蛋白、异黄酮和皂甙。这些都是大豆中非常重要的营养物质,它们不仅有防癌抗癌的共性又有各自独特的生理活性。此前,关于大豆粉协同作用的原理很少见诸报端。
据专家预测,大豆将是21世纪的维生素,是随着人口增加粮食短缺状况下的粮食理想替代物,世界各国对大豆制品及其功能性成分都极其关注。大豆中除含有优质蛋白质和植物油之外,还含有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的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如大豆低聚糖、大豆异黄酮、大豆磷脂、大豆皂甙、大豆多肽、大豆膳食纤维等。
妇女应更多摄入来自植物的大豆蛋白,原因是大豆异黄酮的拟雌激素作用有益于动脉健康与防止骨质丢失,同时又避免了雌激素的某些可能的负面作用。所以,大豆蛋白,尤其是保留了天然异黄酮的大豆蛋白受到了那些可能患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乳腺和生殖器官肿瘤的高风险妇女、更年期的妇女和那些不能接受或不希望接受雌激素替代疗法的妇女的欢迎。
随着大豆蛋白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大豆蛋白的营养和健康效益。在美国,日本等地,美味、方便、时尚的创新大豆蛋白产品不断被开发出来。丰富多彩的大豆蛋白食品令我们对豆制品的概念已经不再局限于豆腐、豆奶上。大豆蛋白已经作为一种营养素可以加入到任何你能想象到的食品中——面包、蛋糕、饼干、果汁、奶酪、奶昔、汉堡包、营养棒……
美国大豆协会专家田仁林先生在本次研讨会的演讲中指出,推广大豆粉既有利于食品生产厂商,又有益于消费者健康,是一项双赢的计划。美国大豆协会制订了与中国大豆生产加工企业联合推广大豆食品应用的计划,宣传大豆的营养价值。该计划目前已经在烘焙业获得良好效果,并向其他食品领域扩展。已经开发出的产品有大豆蛋白面条。
但是由于研究发现动物性蛋白摄取过量会引起,如:肾脏伤害、肾结石、痛风等问题,因此一些人不加分析地对豆制品也枉加推理,作为“慎吃”豆腐的根据。其实,近年许多科学研究恰恰证明大豆蛋白、豆制品不仅没有以上问题,还能够预防这些疾病。例如,有研究证明大豆蛋白不会刺激肾小球产生高负荷过滤的现象(Kontessis, 1990) ;对慢性肾衰竭或肾透析的病人也可承受大豆蛋白(Stephenson et al., 2001);对糖尿病引发的肾脏病而需要肾透析的病人也可充分利用大豆食物(Stephenson et al., 2001)等。因此,营养工作者应经常更新知识,学会严谨科学态度,消费者也应该接受更多正确的营养知识,以免被那些“注意”“慎吃”的说法误导。
豆腐是中国传统豆制品的优秀代表之一,其营养与保健成分集中、合理、丰富,也是中华民族最普遍、最亲近的营养源之一。不习惯吃豆腐的饮食结构,使得西方国家不得不把大豆的各种有效成分提取出来,作成药丸似的营养补充剂,实出无奈。然而,科学家发现豆腐中各种功能性成分自然相配,活性更高。因此美国《展望经济》甚至预测:“未来十年,最成功、最有市场的并非汽车、电视机或电子产品,乃是中国的豆腐”。
参考文献:
1、 李里特 传统豆制品的机遇和创新 粮油加工,2006,3:25-27.
2、 李里特 大豆加工与利用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如何科学合理的摄取大豆食品
正文:
“民以食为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乃至整个生命活动,必须从外界不断地摄取大量的食物。食物是人类获得所需热量及各种营养素的唯一来源,人若少食或不能进食,那么其生命活动也将受到很大的限制,若到一定程度而无有效的措施,就会危及生命。食物对于人类犹如太阳对于万物,水对于鱼,是其生存的必要条件。所以,食物是非常重要的,早在二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们在《黄帝内经素问篇》就作了精辟的论述,认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人类从自然界不断地摄取食物,并在人体内消化、吸收、代谢用以维持正常的生理生化功能、生长、发育、生殖及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的需要。 食物中含有各种营养素,但没有哪一种食物可以包含满足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素。所以人类为获得符合机体需要的营养素,就必须合理选择各种不同的食物,才能保证机体摄取各种营养素,以满足机体的生理需要;另外,还要注意营养素之间的适宜比例与平衡,因为营养素摄入的过多或不足以及营养素摄入的不平衡都可能造成与营养相关疾病的发生。如营养过剩可造成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发病率增高。由此可见,合理饮食对人体的健康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那么被誉为拯救地球和人类的最佳食品的豆腐及大豆食品我们该如何去摄取呢?如何更好的去利用里面所含有的各种营养物质呢?
2004年9月16日开幕的“大豆蛋白的营养与应用研讨会”上,中
国学者和美国大豆协会的专家公布了几项关于大豆营养研究的新成果。这些建立在多种学科实验基础上的研究,从几个方面深入探索了大豆蛋白的营养功效。研究显示,大豆粉具有的协同作用能使蛋白营养功效放大,大豆粉在食品加工中诸多优势使其成为最适合中国人的优质蛋白营养摄取途径。
中国大豆营养专家许京怀博士在本次研讨会上宣布, 最新研究表明,大豆粉能够增加膳食中优质植物蛋白的摄入量。由于协同作用,大豆粉的健康益处远大于相当数量的分离蛋白、异黄酮和皂甙。这些都是大豆中非常重要的营养物质,它们不仅有防癌抗癌的共性又有各自独特的生理活性。此前,关于大豆粉协同作用的原理很少见诸报端。
据专家预测,大豆将是21世纪的维生素,是随着人口增加粮食短缺状况下的粮食理想替代物,世界各国对大豆制品及其功能性成分都极其关注。大豆中除含有优质蛋白质和植物油之外,还含有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的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如大豆低聚糖、大豆异黄酮、大豆磷脂、大豆皂甙、大豆多肽、大豆膳食纤维等。
妇女应更多摄入来自植物的大豆蛋白,原因是大豆异黄酮的拟雌激素作用有益于动脉健康与防止骨质丢失,同时又避免了雌激素的某些可能的负面作用。所以,大豆蛋白,尤其是保留了天然异黄酮的大豆蛋白受到了那些可能患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乳腺和生殖器官肿瘤的高风险妇女、更年期的妇女和那些不能接受或不希望接受雌激素替代疗法的妇女的欢迎。
随着大豆蛋白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大豆蛋白的营养和健康效益。在美国,日本等地,美味、方便、时尚的创新大豆蛋白产品不断被开发出来。丰富多彩的大豆蛋白食品令我们对豆制品的概念已经不再局限于豆腐、豆奶上。大豆蛋白已经作为一种营养素可以加入到任何你能想象到的食品中——面包、蛋糕、饼干、果汁、奶酪、奶昔、汉堡包、营养棒……
美国大豆协会专家田仁林先生在本次研讨会的演讲中指出,推广大豆粉既有利于食品生产厂商,又有益于消费者健康,是一项双赢的计划。美国大豆协会制订了与中国大豆生产加工企业联合推广大豆食品应用的计划,宣传大豆的营养价值。该计划目前已经在烘焙业获得良好效果,并向其他食品领域扩展。已经开发出的产品有大豆蛋白面条。
但是由于研究发现动物性蛋白摄取过量会引起,如:肾脏伤害、肾结石、痛风等问题,因此一些人不加分析地对豆制品也枉加推理,作为“慎吃”豆腐的根据。其实,近年许多科学研究恰恰证明大豆蛋白、豆制品不仅没有以上问题,还能够预防这些疾病。例如,有研究证明大豆蛋白不会刺激肾小球产生高负荷过滤的现象(Kontessis, 1990) ;对慢性肾衰竭或肾透析的病人也可承受大豆蛋白(Stephenson et al., 2001);对糖尿病引发的肾脏病而需要肾透析的病人也可充分利用大豆食物(Stephenson et al., 2001)等。因此,营养工作者应经常更新知识,学会严谨科学态度,消费者也应该接受更多正确的营养知识,以免被那些“注意”“慎吃”的说法误导。
豆腐是中国传统豆制品的优秀代表之一,其营养与保健成分集中、合理、丰富,也是中华民族最普遍、最亲近的营养源之一。不习惯吃豆腐的饮食结构,使得西方国家不得不把大豆的各种有效成分提取出来,作成药丸似的营养补充剂,实出无奈。然而,科学家发现豆腐中各种功能性成分自然相配,活性更高。因此美国《展望经济》甚至预测:“未来十年,最成功、最有市场的并非汽车、电视机或电子产品,乃是中国的豆腐”。
参考文献:
1、 李里特 传统豆制品的机遇和创新 粮油加工,2006,3:25-27.
2、 李里特 大豆加工与利用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