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成长档案--家园互动的桥梁

幼儿成长档案——家园互动的桥梁

[内容摘要]

在现实生活中,部分教师在建立幼儿成长档案袋的过程中,总是单挑,感到非常的吃力。而创建幼儿成长档案的主体是教师、家长和幼儿。师幼互动建立档案在园内比较容易操作,而让家长参与到档案的制作又是我们面临的又一新的课题。本文结合自己在平时对具有班级特色的幼儿成长档案的制作过程中的体会,对如何引导家长参与到幼儿成长档案的创建中来,又通过哪些策略和方法使家长的主体性得到发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幼儿成长档案 家长 教师 幼儿 互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过程已不再是孩子单方面学习的过程,它融多种资源于一体,是家长、教师、幼儿共同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而关注孩子的生存能力,学习能力,好奇心、自主、自信、创造力和责任感等是影响孩子终身发展的教育目标。在《新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与成功。”。多次斟酌我们挑选创设了专门针对本班孩子的成长档案。书中精美的画面、丰富的内容、完善的评价都给我们带来了惊喜,但同时也让教师不免担心,平时档案的制作基本上都是单挑,现在不是更加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量了吗?其实不然,我们可以在书中明确的看到,创建档案的主体是由教师、家长、幼儿三者共同建构的,幼儿档案的制作过程是多种资源综合利用的过程,它不仅是教育教学中师幼互动的重要资源和素材,更是教育过程中家园互动的重要途径,它不但可以为家园共育架起了桥梁,同时也可以让家长通过阅读与共建,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与发展,更好地开展家园共育。那么,如何引导家长参与到幼儿成长档案的创建中来,又通过哪些策略和方法使每个家长的主体性都能够得到发挥?经过半年多对《我的小脚印》的建立,我认为,“创设环境,捕捉机会,展示作品,定期反馈”是幼儿档案建立过程中合理利用家长资源的良好策略和方法。

一、创设家园合作的环境,走进成长档案

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两大方面,这两大环境对幼儿的影响必须同方向,同步调才能达到成倍的效果。在幼儿成长档案的建立过程中,我们认为,家园合作是开展档案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尝试了以家园合作营造环境为载体,让家长与教师和孩子共同携手走进幼儿成长档案——“我的小脚印”。

(一)家园合作,使档案内容由静态变为动态。

教育家陈鹤琴曾说:“孩子需要良好的伙伴来作伴侣,与他们交流相处,获得友谊,消除孤独,活泼身心,这是成人所代替不了的。”我们将环境作为孩子的伴侣,家园合作共同营造了“我自己”这一个主题。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们在家中排练了各自拿手的节目,然后请爸爸妈妈用相机拍摄下美好的镜头,然后再把照片粘贴在档案里,最后请爸爸妈妈用笔记录下孩子的话语,这

页的档案就制作完成了,当幼儿把档案拿到了幼儿园里,就可以和自己的同伴一起分享自己的作品,说一说,看一看 ,演一演。可见,有了家长的帮助,档案制作起来不仅方便,同时也节省了教师的时间,也给了孩子与同伴间相互交流的机会,缩短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好动好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方法。随着主题“有趣的汽车”的开展,孩子们通过图片、故事等认识了好多的汽车。但我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有 展示自我的机会,于是我就将“汽车”这一页的制作交给孩子和家长一起制作。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们的想象更加丰富了,在“请你画出你想象中的未来的汽车”时,有的说:“这是我和爸爸设计的 麦当劳汉堡汽车。”有的说:“这是我和爷爷设计的奥运会花车。”有的说:“这是我和妈妈一起设计的娃娃车。”„„在述说中,幼儿彼此都诉说着自己心中的话,同时也为自己和爸爸妈妈设计制作的汽车感到骄傲。的确家园合作制作档案,使原本静态的画面呈现生机,在档案册上,让孩子学会了学习,学会了交往,学会了自信,同时语言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二)家园合作,使档案的内容由单一变为多样。

我们结合主题“白天与黑夜”,让家长参与到这页的档案制作。首先我们通过发放纸条,让家长了解主题的发展和关键经验,然后请家长与教师一起帮助孩子积累获得新的经验,并将具体的做法文字告知家长。相对于中班孩子来说,对白天与黑夜的经验只局限于“太阳出来是白天,月亮出来是晚上”,而在白天、黑夜具体都可以做什么,或者白天与黑夜的工作等等,于是我们就请家长帮忙,与孩子一起回家找资料,并将找到的资料用粘贴或抄写的方式记录在档案袋里。于是,孩子在同伴的相互介绍中分享经验,使原本单一的知识多样化,从而积累并获得了新的经验。

(三)家园合作,使档案成为增进亲子情感的催化剂。

家长在教师的引导下与幼儿一起制作成长档案,不仅走入了我们幼儿园开展的教学活动中,也走进了孩子的心灵。在制作了“爸爸的话”这一页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有孩子将爸爸的话挂在嘴边,“我爸爸说了,和小朋友要好好玩的,”“我爸爸说了,吃饭的时候是不能讲话的,”„„爸爸在孩子的心目中的位置越显重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了档案之后,大部分的家长都反映很好,都说平时都不知道孩子会干什么,要做什么,现在可是十分清楚了;有的家长还说,通过一起制作成长档案,自己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也多了,距离也拉近了许多。

二、捕捉节日教育的机会,丰富成长档案

幼儿在园时,每年都会遇到好多的节假日,我觉得将幼儿与家长一起度节日的情形制作到档案里,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制作过程中,我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获得获得家长的帮助,一是邀请家长到幼儿园里来参加活动;二是让家长自带幼儿到外面活动,善于捕捉每个节假日,让家长主动地参与到制作档案袋的过程中来。

(一) 安排亲子活动,轻松制作档案

我们在开展“我有多爱你”这一主题活动中,正好碰上了“国际三八妇女节“,在档案册里,也正好有“母亲节快乐”这一页。于是,我就安排了“迎三八亲子活动”,邀请孩子的妈妈(或奶奶)到幼儿园里,与孩子一起参加一些亲子活动,在活动中就安排了一些有关档案制作的节目,如“我送妈妈的礼物”这一栏,我们事先与幼儿日一起制作了妈妈喜欢的礼物的图片,然后在这

一环节时,孩子将自己亲手制作的礼物送给妈妈,并由妈妈将礼物粘贴到相应的图案上。在这页的制作过程中,在教师的精心安排下,孩子和家长的互动很好,一边制作档案,一边分享快乐,真是一举多得。

(二) 利用节假日,快乐制作档案

每逢“五一”、“十一”长假,家长总会放下手中的活,携起孩子的手到外地旅游,或者到郊外与大自然进行零距离的接触。于是,我就及时抓住这个教育契机,让家长与孩子能够及时将自己在游玩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记录在档案里。我通常的做法是,在放假的前一天,先与幼儿商量“你打算怎样过节日?”接着,我就和孩子一起制作“快乐的节日”,当幼儿明白了怎样和爸爸妈妈制作之后,我就在档案册里找到合适的一页,由幼儿带回家与家长在节假日里完成。最后再将自己的作品带到班里,与小朋友一起分享。幼儿园也非常重视孩子的节假日生活,也会配合班级安排“节日海报”即假日档案的展览,使孩子和家长的劳动成果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在节假日里制作档案,不仅满足了幼儿玩的需求,同时也让家长与幼儿感受到制作的快乐,也为以后的进入大班“口头作文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展示家幼互动的作品,完善成长档案。

在《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要为幼儿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让幼儿的自信心得到锻炼,满足幼儿的自我表现欲望。”因此,我认为,由家园互动制作的幼儿成长档案的成品一定要及时得到展示,在欣赏同伴的作品的过程中,不仅让家长之间获得互相学习的机会,取长补短;同时也让孩子之间获得互相介绍的机会,较好地发展了幼儿的交往、合作、表达的能力。那么,家幼互动的档案作品又如何得到展示,从而使成长档案趋向成熟,趋向完善。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首先结合主题的内容,为家园互动的档案作品开辟一个展示墙面,并跟随主题内容的改变及时更换;其次,利用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或者家长会,将幼儿成长档案提供给每个家长参阅,并请家长对自己的制作过程提出疑惑,谈谈心得,相互学习;最后,给每个孩子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每次幼儿将自己和大人一起制作的档案作品带到幼儿园,我们就让幼儿在集体面前,在小组里面,在同伴身边介绍自己的作品,让孩子的语言表达得到了发展,也使自信心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总之,经过这样的展示方式,幼儿成长档案的制作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我班的家园互动的档案作品得到了园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四、定期双向反馈,延续成长档案

在《纲要》中指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个方面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因此,我们每月一次让幼儿把“我的小脚印——幼儿成长档案册”带回家进行交流,让每个家长更能够清楚自己孩子在哪方面比较优势,哪方面比较弱势,这样每位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就可以更加有的放矢,同时又可以经常与老师进行沟通,针对幼儿的个性进行特别的教育,并且对幼儿园的发展目标和课程改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让家长参与对幼儿的评价,引自家长的一句话:“原来中班的孩子会做这么多的事情了,有了在家在园的比较,孩子的表现进步多了。”我们采用的是《我的小脚印》中的“我的表现”这一主题,并且还适时增加一些与园里活动相符合的一些生活作息表格等等。这样不仅帮助了家长真实、准确的获悉幼儿在园的表现情况,同时也便于教师全面地了解幼儿,做到因材施教,从

而实现互动式的幼儿档案管理机制,使幼儿的成长档案真正得到了延续。

综上所述,家园互动式的幼儿档案管理机制使我们看到了“互动——教育——成长”这样一个既交往又链状的循环过程,这样的互动不仅利于幼儿社会化的进程,也促进了幼儿的健康成长,也大大深化了档案的教育功能。此外,在创建档案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数字信息化成长档案是今后我们在幼儿成长档案管理中的又一新的工作,我们将会继续努力。

幼儿成长档案——家园互动的桥梁

[内容摘要]

在现实生活中,部分教师在建立幼儿成长档案袋的过程中,总是单挑,感到非常的吃力。而创建幼儿成长档案的主体是教师、家长和幼儿。师幼互动建立档案在园内比较容易操作,而让家长参与到档案的制作又是我们面临的又一新的课题。本文结合自己在平时对具有班级特色的幼儿成长档案的制作过程中的体会,对如何引导家长参与到幼儿成长档案的创建中来,又通过哪些策略和方法使家长的主体性得到发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幼儿成长档案 家长 教师 幼儿 互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过程已不再是孩子单方面学习的过程,它融多种资源于一体,是家长、教师、幼儿共同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而关注孩子的生存能力,学习能力,好奇心、自主、自信、创造力和责任感等是影响孩子终身发展的教育目标。在《新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与成功。”。多次斟酌我们挑选创设了专门针对本班孩子的成长档案。书中精美的画面、丰富的内容、完善的评价都给我们带来了惊喜,但同时也让教师不免担心,平时档案的制作基本上都是单挑,现在不是更加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量了吗?其实不然,我们可以在书中明确的看到,创建档案的主体是由教师、家长、幼儿三者共同建构的,幼儿档案的制作过程是多种资源综合利用的过程,它不仅是教育教学中师幼互动的重要资源和素材,更是教育过程中家园互动的重要途径,它不但可以为家园共育架起了桥梁,同时也可以让家长通过阅读与共建,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与发展,更好地开展家园共育。那么,如何引导家长参与到幼儿成长档案的创建中来,又通过哪些策略和方法使每个家长的主体性都能够得到发挥?经过半年多对《我的小脚印》的建立,我认为,“创设环境,捕捉机会,展示作品,定期反馈”是幼儿档案建立过程中合理利用家长资源的良好策略和方法。

一、创设家园合作的环境,走进成长档案

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两大方面,这两大环境对幼儿的影响必须同方向,同步调才能达到成倍的效果。在幼儿成长档案的建立过程中,我们认为,家园合作是开展档案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尝试了以家园合作营造环境为载体,让家长与教师和孩子共同携手走进幼儿成长档案——“我的小脚印”。

(一)家园合作,使档案内容由静态变为动态。

教育家陈鹤琴曾说:“孩子需要良好的伙伴来作伴侣,与他们交流相处,获得友谊,消除孤独,活泼身心,这是成人所代替不了的。”我们将环境作为孩子的伴侣,家园合作共同营造了“我自己”这一个主题。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们在家中排练了各自拿手的节目,然后请爸爸妈妈用相机拍摄下美好的镜头,然后再把照片粘贴在档案里,最后请爸爸妈妈用笔记录下孩子的话语,这

页的档案就制作完成了,当幼儿把档案拿到了幼儿园里,就可以和自己的同伴一起分享自己的作品,说一说,看一看 ,演一演。可见,有了家长的帮助,档案制作起来不仅方便,同时也节省了教师的时间,也给了孩子与同伴间相互交流的机会,缩短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好动好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方法。随着主题“有趣的汽车”的开展,孩子们通过图片、故事等认识了好多的汽车。但我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有 展示自我的机会,于是我就将“汽车”这一页的制作交给孩子和家长一起制作。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们的想象更加丰富了,在“请你画出你想象中的未来的汽车”时,有的说:“这是我和爸爸设计的 麦当劳汉堡汽车。”有的说:“这是我和爷爷设计的奥运会花车。”有的说:“这是我和妈妈一起设计的娃娃车。”„„在述说中,幼儿彼此都诉说着自己心中的话,同时也为自己和爸爸妈妈设计制作的汽车感到骄傲。的确家园合作制作档案,使原本静态的画面呈现生机,在档案册上,让孩子学会了学习,学会了交往,学会了自信,同时语言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二)家园合作,使档案的内容由单一变为多样。

我们结合主题“白天与黑夜”,让家长参与到这页的档案制作。首先我们通过发放纸条,让家长了解主题的发展和关键经验,然后请家长与教师一起帮助孩子积累获得新的经验,并将具体的做法文字告知家长。相对于中班孩子来说,对白天与黑夜的经验只局限于“太阳出来是白天,月亮出来是晚上”,而在白天、黑夜具体都可以做什么,或者白天与黑夜的工作等等,于是我们就请家长帮忙,与孩子一起回家找资料,并将找到的资料用粘贴或抄写的方式记录在档案袋里。于是,孩子在同伴的相互介绍中分享经验,使原本单一的知识多样化,从而积累并获得了新的经验。

(三)家园合作,使档案成为增进亲子情感的催化剂。

家长在教师的引导下与幼儿一起制作成长档案,不仅走入了我们幼儿园开展的教学活动中,也走进了孩子的心灵。在制作了“爸爸的话”这一页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有孩子将爸爸的话挂在嘴边,“我爸爸说了,和小朋友要好好玩的,”“我爸爸说了,吃饭的时候是不能讲话的,”„„爸爸在孩子的心目中的位置越显重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了档案之后,大部分的家长都反映很好,都说平时都不知道孩子会干什么,要做什么,现在可是十分清楚了;有的家长还说,通过一起制作成长档案,自己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也多了,距离也拉近了许多。

二、捕捉节日教育的机会,丰富成长档案

幼儿在园时,每年都会遇到好多的节假日,我觉得将幼儿与家长一起度节日的情形制作到档案里,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制作过程中,我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获得获得家长的帮助,一是邀请家长到幼儿园里来参加活动;二是让家长自带幼儿到外面活动,善于捕捉每个节假日,让家长主动地参与到制作档案袋的过程中来。

(一) 安排亲子活动,轻松制作档案

我们在开展“我有多爱你”这一主题活动中,正好碰上了“国际三八妇女节“,在档案册里,也正好有“母亲节快乐”这一页。于是,我就安排了“迎三八亲子活动”,邀请孩子的妈妈(或奶奶)到幼儿园里,与孩子一起参加一些亲子活动,在活动中就安排了一些有关档案制作的节目,如“我送妈妈的礼物”这一栏,我们事先与幼儿日一起制作了妈妈喜欢的礼物的图片,然后在这

一环节时,孩子将自己亲手制作的礼物送给妈妈,并由妈妈将礼物粘贴到相应的图案上。在这页的制作过程中,在教师的精心安排下,孩子和家长的互动很好,一边制作档案,一边分享快乐,真是一举多得。

(二) 利用节假日,快乐制作档案

每逢“五一”、“十一”长假,家长总会放下手中的活,携起孩子的手到外地旅游,或者到郊外与大自然进行零距离的接触。于是,我就及时抓住这个教育契机,让家长与孩子能够及时将自己在游玩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记录在档案里。我通常的做法是,在放假的前一天,先与幼儿商量“你打算怎样过节日?”接着,我就和孩子一起制作“快乐的节日”,当幼儿明白了怎样和爸爸妈妈制作之后,我就在档案册里找到合适的一页,由幼儿带回家与家长在节假日里完成。最后再将自己的作品带到班里,与小朋友一起分享。幼儿园也非常重视孩子的节假日生活,也会配合班级安排“节日海报”即假日档案的展览,使孩子和家长的劳动成果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在节假日里制作档案,不仅满足了幼儿玩的需求,同时也让家长与幼儿感受到制作的快乐,也为以后的进入大班“口头作文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展示家幼互动的作品,完善成长档案。

在《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要为幼儿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让幼儿的自信心得到锻炼,满足幼儿的自我表现欲望。”因此,我认为,由家园互动制作的幼儿成长档案的成品一定要及时得到展示,在欣赏同伴的作品的过程中,不仅让家长之间获得互相学习的机会,取长补短;同时也让孩子之间获得互相介绍的机会,较好地发展了幼儿的交往、合作、表达的能力。那么,家幼互动的档案作品又如何得到展示,从而使成长档案趋向成熟,趋向完善。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首先结合主题的内容,为家园互动的档案作品开辟一个展示墙面,并跟随主题内容的改变及时更换;其次,利用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或者家长会,将幼儿成长档案提供给每个家长参阅,并请家长对自己的制作过程提出疑惑,谈谈心得,相互学习;最后,给每个孩子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每次幼儿将自己和大人一起制作的档案作品带到幼儿园,我们就让幼儿在集体面前,在小组里面,在同伴身边介绍自己的作品,让孩子的语言表达得到了发展,也使自信心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总之,经过这样的展示方式,幼儿成长档案的制作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我班的家园互动的档案作品得到了园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四、定期双向反馈,延续成长档案

在《纲要》中指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个方面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因此,我们每月一次让幼儿把“我的小脚印——幼儿成长档案册”带回家进行交流,让每个家长更能够清楚自己孩子在哪方面比较优势,哪方面比较弱势,这样每位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就可以更加有的放矢,同时又可以经常与老师进行沟通,针对幼儿的个性进行特别的教育,并且对幼儿园的发展目标和课程改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让家长参与对幼儿的评价,引自家长的一句话:“原来中班的孩子会做这么多的事情了,有了在家在园的比较,孩子的表现进步多了。”我们采用的是《我的小脚印》中的“我的表现”这一主题,并且还适时增加一些与园里活动相符合的一些生活作息表格等等。这样不仅帮助了家长真实、准确的获悉幼儿在园的表现情况,同时也便于教师全面地了解幼儿,做到因材施教,从

而实现互动式的幼儿档案管理机制,使幼儿的成长档案真正得到了延续。

综上所述,家园互动式的幼儿档案管理机制使我们看到了“互动——教育——成长”这样一个既交往又链状的循环过程,这样的互动不仅利于幼儿社会化的进程,也促进了幼儿的健康成长,也大大深化了档案的教育功能。此外,在创建档案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数字信息化成长档案是今后我们在幼儿成长档案管理中的又一新的工作,我们将会继续努力。


相关文章

  • 家长工作计划
  • 2014年龙海幼儿园家长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幼儿园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 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家庭教 ...查看


  • 托班下学期班级工作计划
  • 小(一)班第二学期班级工作计划 班级情况: 我班总人数25名,其中男生:18名女生:7名 .我们班有二名老师,一起负责孩子的学习,生活.这个学期多了好几个新面孔,全是刚入园的孩子.这批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还是很强的,开学一个星期后基本上都已稳 ...查看


  • 2014-2015东王幼儿园家长委员会工作计划
  • 2014-2015上学期东王中心幼儿园家长委员会 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以幼儿园教育为主阵地,遵循教育规律,加强教育研究,规范教育管理,把实施素质教育贯穿于幼儿教育的全过程:以家庭教育. ...查看


  • 中班家园共育方案2009
  • 邓南中心幼儿园家园联系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家园共育,其本质特点就是一个"共"字,强调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幼儿园既要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指导家长遵循家庭教育的基本规律,提高家长科学育儿水平,同时也要向家长宣传幼儿 ...查看


  • 省级示范性家长学校自评报告
  • ***幼儿园申报省级示范家长学校 自 评 报 告 二零**年三月一日 在**区教育局的领导.指导下,在***幼儿园全体教职员工的支持下,在全体家长学校成员的积极配合和努力下,我园在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配合学校加强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效益 ...查看


  • 大一班-2016学年第一学期家长会方案
  • 杭州市桃源幼儿园桃源园区 二○一六学年第一学期大一班家长会方案 一.活动时间:2016年9月22日晚6:30 二.活动地点:大一班教室 三.参加人员:大一班教师.家长 四.会务准备: 1. 通过幼儿园网站短信平台及微信群通知家长安排好时间参 ...查看


  • 北极星幼儿园十二五发展规划一
  • 北极星幼儿园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 北极星幼儿园在上级领导支持下,全体员工通过共同努力为幼儿园赢得了较好社会声誉和集体荣誉,为了追求全面和谐地发展,我们将进一步创新开拓,特制订本规划. 一.园情分析 (一)幼儿园概况: 北极星 ...查看


  • 幼儿园工作计划:2017年幼儿园家长工作计划
  • 幼儿园家长工作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把幼儿教育和家庭.社区教育紧密联系起来,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为家长.为幼儿.为社区服务,加强科学管理,努力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共同促进 ...查看


  • 大班上学期班级工作计划 1
  • 大班上学期班级工作计划 大班上学期班级>工作计划(一) 暑假过后,孩子们欢呼雀跃地来到幼儿园,我们班的孩子们一转眼变成了幼儿园的大哥哥大姐姐.新的学期新的希望,新的学期新的挑战.我们将根据<纲要>的指导思想和幼儿园的工作思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