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设计理念】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地形包括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峡谷、平原等;
2. 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过程与方法:
1. 观察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
2. 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山脉、海洋灯地形。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我们看到过的地形
(一) 旅游图片欣赏(将台湾旅游图片以课件展示并讲解)
师:老师在2010年的夏天到台湾旅游,和同学分享当时看到的美丽景色。
1. 阿里山:同学们是否听过那首歌曲《阿里山》?“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这就是阿里山,海拔为2216米。由于是山区,树木茂密,到处都是高耸入天的大树,气候温和,就算到了夏天依旧凉爽,是人们的避暑胜地。而阿里山的云海更是台湾著名的八景之一。
2. 日月潭:从高大的阿里山到海拔为748米日月潭,又是另一番景象。日月潭是高山湖泊,同学们在课本或是课外书中应该有了解很多关于日月潭的知识,也是台湾的八大奇景之一。
3. 垦丁国家公园:来到垦丁国家公园,能够面临太平洋,欣赏太阳一点一点在从海平面落下去。
师:你能说出在老师介绍的这里美景中,出现了哪些地形?你到过同样地形的地方游玩过吗?向大家介绍,或者描述后让大家猜猜是什么地形。(板书)
(二) 宁德地形
师:同学们知道自己生活的地方——宁德,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呢?思考,它们属于哪种典型的地形吗?
1. 嵛山岛:闽东第一大岛,全国最美海岛之称,最高处海拔541.3米。在海拔200米处有两个一大一小的湖泊,有“海上天湖”的美誉。
2. 太姥山:挺立于东海之滨,主峰海拔917.3米。宁德福鼎。
(三) 福建地形
师:在把范围扩大到整个省,又有哪些典型的地形?
1. 武夷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约550千米,海拔1000米左右。主峰黄岗山,海拔
2158米,是东南部的最高峰,“华东屋脊”之称。
2. 东南丘陵:北至长江,南至两广。
(四) 国内及世界其他地形
1. 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最高海拔达7000多米,最深峡
谷达5000多米。
2. 内蒙古大草原:学过的课文《草原》:风吹草地见牛羊。海拔1000多米,地势起伏微缓。
(五) 统计我们欣赏了美景中有哪些地形?
知识窗口:世界5大陆地基本地形
1. 平原:是海拔较低的平坦的广大地区,海拔多在0—500米,一般都在沿海地区。
2. 丘陵,一般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起伏不大,
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的。
3. 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一般多呈脉状
分布。平原,是海拔较低的平坦的广大地区,海拔多在0—500米,一般都在沿海地区。
4. 盆地,是四周高(山地或高原)、中部低(平原或丘陵)的盆状地形。盆地多分布在多
山的地表上,在丘陵、山地、高原都有相应的不同构造的盆地。盆地基本呈中间低,四周高的盆状形态。
5. 高原,是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比较完整
的大面积隆起地区。
二、观察地形图
(一) 学会看地图,认识图例
1. 山峰:
2. 湖泊:
3. 河流:
(二) 观察地图并交流、记录从地形图上获得的信息
中国地势:中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1. 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北部与东部边缘分布
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是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2. 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大型的盆地和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包括准噶尔盆
地,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其东面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是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3. 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广阔的平原,间有丘陵和低山,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
游平原和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东南丘陵,其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如果通过北纬32°线,自西向东作一幅中国地形剖面图,从西部的大高原,到中部的盆地,再到东部平原,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逐级下降的地势特点十分明显。
从中国陆地的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面以下延伸,就是浅海大陆架,这是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一般深度不大,坡度较缓
山脉 山地延伸成脉状即为山脉。山脉构成中国地形的骨架,常常是不同地形区的分界,山脉延伸的方向称作走向,中国山脉的分布按其走向可分为5种情况。
1. 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3列(主要包括7条山脉):北列为天山一阴山—燕山;中列为昆仑山—秦岭—
大别山;南列为南岭。
2.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多分布在中国东部,主要也有3列(主要包括7条山脉):西列为大兴安岭—太
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为长白山—武夷山;东列为台湾山脉。
3.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两条:阿尔泰山和祁连山;东北一条:小兴安岭。
4. 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条,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分别是六盘山,横断山脉和贺兰山脉。
弧形山系由几条并列的山脉组成,由基本上东西走向转为南北走向而与横断山脉相接,其中最著名的山脉为喜马拉雅山,分布在中国与印度、尼泊尔等国边界上,绵延2400多千米,平均海拔6000米,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
(三) 学生展台展示、交流
三、资源分享
(一) 关于地球表面,我们还知道什么?
(二) 找找“世界之最”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亚洲中部、中国西南部)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西部,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逊平原(位于南美洲北部,有世界上面积最广大的热带雨林和水量丰富的亚马逊河)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位于南美洲的巴西境内,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上)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位于亚洲中部,是中国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位于非洲,其中有刚果河)
【教学评价】
【板书设计】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设计理念】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地形包括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峡谷、平原等;
2. 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过程与方法:
1. 观察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
2. 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山脉、海洋灯地形。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我们看到过的地形
(一) 旅游图片欣赏(将台湾旅游图片以课件展示并讲解)
师:老师在2010年的夏天到台湾旅游,和同学分享当时看到的美丽景色。
1. 阿里山:同学们是否听过那首歌曲《阿里山》?“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这就是阿里山,海拔为2216米。由于是山区,树木茂密,到处都是高耸入天的大树,气候温和,就算到了夏天依旧凉爽,是人们的避暑胜地。而阿里山的云海更是台湾著名的八景之一。
2. 日月潭:从高大的阿里山到海拔为748米日月潭,又是另一番景象。日月潭是高山湖泊,同学们在课本或是课外书中应该有了解很多关于日月潭的知识,也是台湾的八大奇景之一。
3. 垦丁国家公园:来到垦丁国家公园,能够面临太平洋,欣赏太阳一点一点在从海平面落下去。
师:你能说出在老师介绍的这里美景中,出现了哪些地形?你到过同样地形的地方游玩过吗?向大家介绍,或者描述后让大家猜猜是什么地形。(板书)
(二) 宁德地形
师:同学们知道自己生活的地方——宁德,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呢?思考,它们属于哪种典型的地形吗?
1. 嵛山岛:闽东第一大岛,全国最美海岛之称,最高处海拔541.3米。在海拔200米处有两个一大一小的湖泊,有“海上天湖”的美誉。
2. 太姥山:挺立于东海之滨,主峰海拔917.3米。宁德福鼎。
(三) 福建地形
师:在把范围扩大到整个省,又有哪些典型的地形?
1. 武夷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约550千米,海拔1000米左右。主峰黄岗山,海拔
2158米,是东南部的最高峰,“华东屋脊”之称。
2. 东南丘陵:北至长江,南至两广。
(四) 国内及世界其他地形
1. 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最高海拔达7000多米,最深峡
谷达5000多米。
2. 内蒙古大草原:学过的课文《草原》:风吹草地见牛羊。海拔1000多米,地势起伏微缓。
(五) 统计我们欣赏了美景中有哪些地形?
知识窗口:世界5大陆地基本地形
1. 平原:是海拔较低的平坦的广大地区,海拔多在0—500米,一般都在沿海地区。
2. 丘陵,一般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起伏不大,
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的。
3. 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一般多呈脉状
分布。平原,是海拔较低的平坦的广大地区,海拔多在0—500米,一般都在沿海地区。
4. 盆地,是四周高(山地或高原)、中部低(平原或丘陵)的盆状地形。盆地多分布在多
山的地表上,在丘陵、山地、高原都有相应的不同构造的盆地。盆地基本呈中间低,四周高的盆状形态。
5. 高原,是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比较完整
的大面积隆起地区。
二、观察地形图
(一) 学会看地图,认识图例
1. 山峰:
2. 湖泊:
3. 河流:
(二) 观察地图并交流、记录从地形图上获得的信息
中国地势:中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1. 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北部与东部边缘分布
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是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2. 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大型的盆地和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包括准噶尔盆
地,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其东面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是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3. 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广阔的平原,间有丘陵和低山,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
游平原和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东南丘陵,其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如果通过北纬32°线,自西向东作一幅中国地形剖面图,从西部的大高原,到中部的盆地,再到东部平原,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逐级下降的地势特点十分明显。
从中国陆地的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面以下延伸,就是浅海大陆架,这是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一般深度不大,坡度较缓
山脉 山地延伸成脉状即为山脉。山脉构成中国地形的骨架,常常是不同地形区的分界,山脉延伸的方向称作走向,中国山脉的分布按其走向可分为5种情况。
1. 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3列(主要包括7条山脉):北列为天山一阴山—燕山;中列为昆仑山—秦岭—
大别山;南列为南岭。
2.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多分布在中国东部,主要也有3列(主要包括7条山脉):西列为大兴安岭—太
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为长白山—武夷山;东列为台湾山脉。
3.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两条:阿尔泰山和祁连山;东北一条:小兴安岭。
4. 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条,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分别是六盘山,横断山脉和贺兰山脉。
弧形山系由几条并列的山脉组成,由基本上东西走向转为南北走向而与横断山脉相接,其中最著名的山脉为喜马拉雅山,分布在中国与印度、尼泊尔等国边界上,绵延2400多千米,平均海拔6000米,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
(三) 学生展台展示、交流
三、资源分享
(一) 关于地球表面,我们还知道什么?
(二) 找找“世界之最”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亚洲中部、中国西南部)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西部,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逊平原(位于南美洲北部,有世界上面积最广大的热带雨林和水量丰富的亚马逊河)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位于南美洲的巴西境内,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上)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位于亚洲中部,是中国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位于非洲,其中有刚果河)
【教学评价】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