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逆反心理的产生原因和矫正

初中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因及对策

四川省甘孜州道孚一中

作者:彭华 李治春

摘要:

初中生逆反心理是一种正常的心理,但逆反心理大都具有危害性。因此, 教师有必要了解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根本原因, 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在产生逆反心理时,学会自我控制和调节, 塑造健全的人格个性。

关键词:

初中生 逆反心理 原因 对策

在教育和教学中,经常听到抱怨现在学生不听话,学生往往对教师和家长采取一种强烈的对抗态度。这种现象在处于心理断乳期的初中学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大致可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主动型逆反心理的表现方式是被教育者因对某些现象、某些事情有片面的看法,而有意识地和教育者的教育行为相抵抗。例如:有的学生认为时代不同了,再学雷锋是“傻子”的表现,于是对校内好人好事冷嘲热讽,挖苦打击;也有的学生认为老师故意找自己的碴,为了发泄对老师的不满,便公开寻衅挑事,处处与老师作对,这种情况往往还以小“群体”、小“团伙”的形式出现。由此可见,主动型逆反心理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具有较强的进攻性和破坏性,影响较坏。被动型逆反心理一般是被教育者在教育者言行的直接影响刺激下反

映出来的违背教育者意志的心理状态。例如:有的学生因违纪受到老师的公开批评。自认为在同学面前丢了面子,便“恼羞成怒”,公开与老师唱“对台戏”,无理也要争三分。被动型逆反心理带有一定的动摇性和随意性,只要我们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是较易诊治的。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出现,究其原因,不难看出与学校教育、家庭情况和社会影响密切相关。但就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因素所致。

1. 青春期的心理特点

分析青春期学生的逆反心理,首先要掌握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

(1)独立意识强,表现欲望高,喜欢标新立异,遇事总想发表独特的见解,做出异乎寻常的举动,以期引起别人的注意,显示其独立的个性。

(2)好奇心理。心理学家认为,当某事物被禁止时,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尤其是在只作出禁止而又不作出任何解释的情况下,浓厚的神秘色彩更易引起人们的猜测。那些“青少年不宜”的影视广告就是利用青少年的好奇心理,从而达到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去观看的目的。

(3)对立心理。人与人之间一旦持有否定的态度,也会对他的观点、行为持否定态度。比如老师对后进学生总是批评,后进学生就可能对老师说的话都听不进去而产生逆反情绪。

(4)偏激心理。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社会阅历浅、知识面还相当缺乏,看问题过于简单,甚至相当片面,往往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却为此

沾沾自喜。

2.学校因素

⑴教育者采取相应的要求和手段以致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提出的要求过严过急,并经常采取严厉训斥、恶语批评、随意留校、伤害学生自尊和人格的手段,由此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反抗对立情绪,拒绝接受教师的说教,不愿执行教师提出的要求,甚至故意对抗。

⑵教育者要求过于频繁,又不严格执行。在教育工作中,教师提出的要求过于频繁,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却不严格要求。这种言行不一的做法,降低了教师的人格和威信,往往造成学生对教师产生不信任,在心理上出现厌烦甚至厌恶情绪,使他们采取反感或“无所谓”的心态来对待教师的教育和提出的要求。

⑶教育者处理问题不公正造成学生反感和对立。教育实践和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最讨厌的是教师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不注重调查了解,不尊重事实,主观臆断,盲目猜测,偏听偏信,做出不公正不合理的结论。

⑷初中生因缺乏知识经验导致对教育者的误解。调查表明,初中学生因受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的影响,对教师提出的严格要求时常会出现不理解或产生误解,由此他们往往主观地认为教师提出的要求不合理或不正确,甚至认为是教师有意刁难,因而不愿意接受和执行。

⑸教育者的要求不符合学生的需要和愿望。在教育工作中,教师提出的各种行为要求过高,脱离了学生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或提出

的要求与学生原有的需要和愿望相矛盾,这些都容易使他们产生不满和厌烦情绪,并导致他们不去接受和执行。

3、家庭方面的因素

(1)家庭的破裂或缺陷,特别父母生理有缺陷的,孩子以为很没面子,就看不起自己的父母,尤其不愿意在同学面前见到自己的父母,随着年龄的增大,生活群体的改变,从心理上形成了对父母的叛逆

(2)现在的学生以独生子女者居多。由于父母及长辈们过分溺爱或放纵,养成了孩子的任性、孤傲、依赖的性格,一旦在家中他(她) 的需要长期无法得到满足,他(她) 便会耍脾气,久而久之,形成对人对事的逆反心理。

(3)父母的教育方法,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对他们的学业期望值、升学期望值普遍都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但在教育方法上却秉承“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祖训,对子女管教过于严厉,大大超出了他们心理发展的实际水平,造成他们很大的心理压力,经过再三努力、拼搏也无济于事,还是达不到家长的要求,便心生怨恨、抵触情绪,破罐子破摔,索性与家长的教育要求背道而驰。

逆反心理大都具有危害性, 逆反心理过重或自己不善于处理和自我调节, 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 引起心理障碍。逆反心理还容易造成感情失控,与家长、教师感情疏远、关系僵化, 甚至对立, 学生就会听不进正确的教育和劝导, 可能会造成大错。因此, 教师有必要了解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具体原因, 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在产生逆反心理时,学会自我控制和调节, 塑造健全的人格。

1、教育者要有正确的观点:

(1)、教师可以向学生讲清逆反心理的客观存在及科学转化的方法。

可以告诉学生,逆反心理是青春期的孩子萌发独立意识的一种表现,它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表现得比较突出。逆反心理有明显的缺陷:不分是非、不分善恶, 一味地排斥、一味地反对。这样做实际上是头脑简单、幼稚、不够成熟的表现。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他们是长辈, 学识和经验比较丰富, 而且教育青少年都是从良好的愿望出发, 目的是教育、关心和帮助青少年, 而不会是故意找茬。也许长辈的态度不太友好, 方式方法简单粗暴, 但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厉耳利于行。”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家长和教师的教育, 分清是非, 有选择地接受或者排斥。

我们也应看到, 逆反心理也有它积极的一面:有时,家长和教师的做法可能是错误的, 不切实际的, 反抗这一做法则是正确的行为。我们的教育不是培养一味顺从的人,盲从或盲拒都是不正确的行为表现, 事事顺从也不是心理键康的表现, 相反意味着另一种不健康,不利于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不利于培养素质全面的人才。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培养有主见、有个性、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 其中包括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思维的独立性指善于独立地提出问题,独立地寻找答案, 而不是依赖别人。思维的独立性与思维的批判性密切联系着。思维的批判性指思考问题时不受别人暗示的影响, 能严格而客观地评价、检查思维的结果,冷

静地分析问题。

在这里,我们要区分盲目反抗和合理的拒绝, 前者是一种缺乏思考的机械的行为模式, 是幼稚的、盲目的; 后者是有分析的理性的选择,体现了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因此,我们应该把前者科学地转化为后者, 这样才是正确科学的态度。

(2)教师应努力尊重学生

有逆反心理的学生经常受到教师的斥责、惩罚, 一般都比较心虚、敏感, 对教师怀有戒心敌意, 但他们又需要教师的谅解和信任。为了使他们能更好地接受教育,必须首先使他们解除顾虑、摆脱消极的态度定势。最根本的方法是调整师生之间的关系。为此,教师应自己带头真正实意地帮助这些学生。作为教师,我们应改变过去严厉而单一的批评式的语态, 尽量对学生和蔼可亲、态度诚恳、多与学生交流、谈心聊天, 让这些“特殊”的学生觉得老师真心实意地对他友好,消除他们的敌意和戒备心理。我们还应降低对“差生" 的要求, 尽可能多地鼓励、表扬而尽可能少地批评、指责。盖杰和伯令纳曾在他们, 合著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 但也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激发学生的方法。有时教师忘记了他们对于学生的表扬是多么重要。" 教师还应对自己的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善于发现“难看" 的孩子身上的优点, 并寻找时机让他发现自己的长处,表现自己,改变他在老师和同学中的形象。

(3)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保持敬业、自律、宽容、可信的人格魅力。

古人云:“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做好教学工作,带头遵守学校纪律,自觉维护社会公德,并在工作、生活及与学生的交往中表现出自己丰富的知识、高尚的情操和高雅的情趣,以自己敬业、博学、自律、宽容、诚实可信的良好人格形象感染学生,提高言教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在学生心目中树立祟高威信,使学生信服并效仿,形成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的良性效应,从而有效防止中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

(4)教师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处理问题应注意调查,尊重事实、并善于激励。

调查表明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处理问题不公正、不合理是造成学生产生反感情绪和“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在对待学生处理具体问题时,一定要注意“一碗水端平”,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都应尽量做到一视同仁,不分厚薄。如若对优生偏爱姑息、对差生粗暴严厉,会使学生心理失衡,表现为心灰意冷、破罐子破摔的消极对立情绪,造成心理抵触,从而出现教育效果的“零效应”,甚至是“负效应”。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去处理问题,在深入实际,调查了解,掌握真实情况的基础上,作出公正合理的结论,并注重班级群体舆论的正确引导,从而使教师处理的问题得到学生广泛的赞同和支持。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说过:“请你不要忘记, 孩子们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特别是这种待遇来自一个亲近的人的时候, 他的痛苦心情会在心灵里留下一个长久的痕迹。”

2、指导家庭教育优化

作为教师, 应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 争取家庭教育的配合。在教师的指导下, 家长如果能够意识到与子女和自身双重角度上考虑教育问题, 合理调整教育行为, 这将对改善家庭教育质量、提高家庭教育效果、纠正子女的不良心理包括逆反心理产生良好的作用。

我们可以引进一个原理——适度原理。即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和期望应采取适中的原则,即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要符合子女的实际, 否则家庭教育的功效就会消弱。

(1)家长对子女应给予适度的爱。爱的缺乏和过度的爱都会对子女的教育产生不利的影响和后果。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在家庭教育中, “严励和慈爱——是一个最难解决的问题。正如奎宁一样、正如食物一样,爱的要求是有一定份量的" 。因此, 父母对子女应该有理智、有分寸地爱。

(2)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水平也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目前,在相当一部分的家长中, 对子女期望过高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他们往往想把自己失去的东西在子女身上得到补偿。这样脱离子女实际、超越子女水平的家长期望容易引起子女的抵触情绪, 必须得到改变, 作为家长应该面对现实, 合理地调整自己对子女的期望水平, 这样才有利于子女的成长。

总之,适度原理对家庭功效的正常发挥、优化家庭教育、改善父母子女关系、纠正孩子的逆反心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3、学生自我教育

要重视中学生的自我教育,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教育克服逆反心理,注意调动他们自身的积极性。教师要教育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培养他们对自我心态进行调节的能力,并使他们学会正确归因和自我疏导。比如,用心理换位法理解他人的心情;减少对他人的责难和埋怨;用自我激励法来振奋精神,克服自卑,树立自信;用情境和心理转移法、归因客观投射法和自我宽容法来减轻过重的心理压力、痛苦和自责。总之,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使他们学会自我调控,既善于自我解脱,又善于自我振奋,这无疑是避免产生逆反心理的又一有效途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育就是要迫使人去思考自己。”科恩在《自我论》中谈到自我教育时也说:“在关系到最高生活价值方面,教会别人是不可能的,每一个人都应自己教育自己,可能做到的只是帮助他更深刻地理解周围世界和自己,成为自己,实现比他身上现有的更好的东西。”科恩的论述,绝好地说明,克服逆反心理的最好办法是进行自我教育,别人不能代替。

综上所述,初中生逆反心理的疏导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全力配合,需要建立在了解他们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方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初中生的逆反心理通过科学疏导,是可以得到有效改善甚至消除的。

参考文献:

张春兴著. 《现代心理学——解决现代人自身问题的科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

邵瑞珍. 《教育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出版。

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盖杰和伯令纳. 《教育心理学》

赞科夫. [苏]《和老师的谈话》. 赞科夫著杜殿坤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科恩. 《自我论》. 文化生活译丛

初中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因及对策

四川省甘孜州道孚一中

作者:彭华 李治春

摘要:

初中生逆反心理是一种正常的心理,但逆反心理大都具有危害性。因此, 教师有必要了解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根本原因, 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在产生逆反心理时,学会自我控制和调节, 塑造健全的人格个性。

关键词:

初中生 逆反心理 原因 对策

在教育和教学中,经常听到抱怨现在学生不听话,学生往往对教师和家长采取一种强烈的对抗态度。这种现象在处于心理断乳期的初中学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大致可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主动型逆反心理的表现方式是被教育者因对某些现象、某些事情有片面的看法,而有意识地和教育者的教育行为相抵抗。例如:有的学生认为时代不同了,再学雷锋是“傻子”的表现,于是对校内好人好事冷嘲热讽,挖苦打击;也有的学生认为老师故意找自己的碴,为了发泄对老师的不满,便公开寻衅挑事,处处与老师作对,这种情况往往还以小“群体”、小“团伙”的形式出现。由此可见,主动型逆反心理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具有较强的进攻性和破坏性,影响较坏。被动型逆反心理一般是被教育者在教育者言行的直接影响刺激下反

映出来的违背教育者意志的心理状态。例如:有的学生因违纪受到老师的公开批评。自认为在同学面前丢了面子,便“恼羞成怒”,公开与老师唱“对台戏”,无理也要争三分。被动型逆反心理带有一定的动摇性和随意性,只要我们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是较易诊治的。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出现,究其原因,不难看出与学校教育、家庭情况和社会影响密切相关。但就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因素所致。

1. 青春期的心理特点

分析青春期学生的逆反心理,首先要掌握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

(1)独立意识强,表现欲望高,喜欢标新立异,遇事总想发表独特的见解,做出异乎寻常的举动,以期引起别人的注意,显示其独立的个性。

(2)好奇心理。心理学家认为,当某事物被禁止时,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尤其是在只作出禁止而又不作出任何解释的情况下,浓厚的神秘色彩更易引起人们的猜测。那些“青少年不宜”的影视广告就是利用青少年的好奇心理,从而达到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去观看的目的。

(3)对立心理。人与人之间一旦持有否定的态度,也会对他的观点、行为持否定态度。比如老师对后进学生总是批评,后进学生就可能对老师说的话都听不进去而产生逆反情绪。

(4)偏激心理。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社会阅历浅、知识面还相当缺乏,看问题过于简单,甚至相当片面,往往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却为此

沾沾自喜。

2.学校因素

⑴教育者采取相应的要求和手段以致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提出的要求过严过急,并经常采取严厉训斥、恶语批评、随意留校、伤害学生自尊和人格的手段,由此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反抗对立情绪,拒绝接受教师的说教,不愿执行教师提出的要求,甚至故意对抗。

⑵教育者要求过于频繁,又不严格执行。在教育工作中,教师提出的要求过于频繁,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却不严格要求。这种言行不一的做法,降低了教师的人格和威信,往往造成学生对教师产生不信任,在心理上出现厌烦甚至厌恶情绪,使他们采取反感或“无所谓”的心态来对待教师的教育和提出的要求。

⑶教育者处理问题不公正造成学生反感和对立。教育实践和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最讨厌的是教师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不注重调查了解,不尊重事实,主观臆断,盲目猜测,偏听偏信,做出不公正不合理的结论。

⑷初中生因缺乏知识经验导致对教育者的误解。调查表明,初中学生因受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的影响,对教师提出的严格要求时常会出现不理解或产生误解,由此他们往往主观地认为教师提出的要求不合理或不正确,甚至认为是教师有意刁难,因而不愿意接受和执行。

⑸教育者的要求不符合学生的需要和愿望。在教育工作中,教师提出的各种行为要求过高,脱离了学生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或提出

的要求与学生原有的需要和愿望相矛盾,这些都容易使他们产生不满和厌烦情绪,并导致他们不去接受和执行。

3、家庭方面的因素

(1)家庭的破裂或缺陷,特别父母生理有缺陷的,孩子以为很没面子,就看不起自己的父母,尤其不愿意在同学面前见到自己的父母,随着年龄的增大,生活群体的改变,从心理上形成了对父母的叛逆

(2)现在的学生以独生子女者居多。由于父母及长辈们过分溺爱或放纵,养成了孩子的任性、孤傲、依赖的性格,一旦在家中他(她) 的需要长期无法得到满足,他(她) 便会耍脾气,久而久之,形成对人对事的逆反心理。

(3)父母的教育方法,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对他们的学业期望值、升学期望值普遍都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但在教育方法上却秉承“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祖训,对子女管教过于严厉,大大超出了他们心理发展的实际水平,造成他们很大的心理压力,经过再三努力、拼搏也无济于事,还是达不到家长的要求,便心生怨恨、抵触情绪,破罐子破摔,索性与家长的教育要求背道而驰。

逆反心理大都具有危害性, 逆反心理过重或自己不善于处理和自我调节, 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 引起心理障碍。逆反心理还容易造成感情失控,与家长、教师感情疏远、关系僵化, 甚至对立, 学生就会听不进正确的教育和劝导, 可能会造成大错。因此, 教师有必要了解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具体原因, 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在产生逆反心理时,学会自我控制和调节, 塑造健全的人格。

1、教育者要有正确的观点:

(1)、教师可以向学生讲清逆反心理的客观存在及科学转化的方法。

可以告诉学生,逆反心理是青春期的孩子萌发独立意识的一种表现,它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表现得比较突出。逆反心理有明显的缺陷:不分是非、不分善恶, 一味地排斥、一味地反对。这样做实际上是头脑简单、幼稚、不够成熟的表现。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他们是长辈, 学识和经验比较丰富, 而且教育青少年都是从良好的愿望出发, 目的是教育、关心和帮助青少年, 而不会是故意找茬。也许长辈的态度不太友好, 方式方法简单粗暴, 但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厉耳利于行。”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家长和教师的教育, 分清是非, 有选择地接受或者排斥。

我们也应看到, 逆反心理也有它积极的一面:有时,家长和教师的做法可能是错误的, 不切实际的, 反抗这一做法则是正确的行为。我们的教育不是培养一味顺从的人,盲从或盲拒都是不正确的行为表现, 事事顺从也不是心理键康的表现, 相反意味着另一种不健康,不利于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不利于培养素质全面的人才。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培养有主见、有个性、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 其中包括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思维的独立性指善于独立地提出问题,独立地寻找答案, 而不是依赖别人。思维的独立性与思维的批判性密切联系着。思维的批判性指思考问题时不受别人暗示的影响, 能严格而客观地评价、检查思维的结果,冷

静地分析问题。

在这里,我们要区分盲目反抗和合理的拒绝, 前者是一种缺乏思考的机械的行为模式, 是幼稚的、盲目的; 后者是有分析的理性的选择,体现了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因此,我们应该把前者科学地转化为后者, 这样才是正确科学的态度。

(2)教师应努力尊重学生

有逆反心理的学生经常受到教师的斥责、惩罚, 一般都比较心虚、敏感, 对教师怀有戒心敌意, 但他们又需要教师的谅解和信任。为了使他们能更好地接受教育,必须首先使他们解除顾虑、摆脱消极的态度定势。最根本的方法是调整师生之间的关系。为此,教师应自己带头真正实意地帮助这些学生。作为教师,我们应改变过去严厉而单一的批评式的语态, 尽量对学生和蔼可亲、态度诚恳、多与学生交流、谈心聊天, 让这些“特殊”的学生觉得老师真心实意地对他友好,消除他们的敌意和戒备心理。我们还应降低对“差生" 的要求, 尽可能多地鼓励、表扬而尽可能少地批评、指责。盖杰和伯令纳曾在他们, 合著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 但也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激发学生的方法。有时教师忘记了他们对于学生的表扬是多么重要。" 教师还应对自己的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善于发现“难看" 的孩子身上的优点, 并寻找时机让他发现自己的长处,表现自己,改变他在老师和同学中的形象。

(3)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保持敬业、自律、宽容、可信的人格魅力。

古人云:“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做好教学工作,带头遵守学校纪律,自觉维护社会公德,并在工作、生活及与学生的交往中表现出自己丰富的知识、高尚的情操和高雅的情趣,以自己敬业、博学、自律、宽容、诚实可信的良好人格形象感染学生,提高言教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在学生心目中树立祟高威信,使学生信服并效仿,形成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的良性效应,从而有效防止中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

(4)教师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处理问题应注意调查,尊重事实、并善于激励。

调查表明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处理问题不公正、不合理是造成学生产生反感情绪和“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在对待学生处理具体问题时,一定要注意“一碗水端平”,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都应尽量做到一视同仁,不分厚薄。如若对优生偏爱姑息、对差生粗暴严厉,会使学生心理失衡,表现为心灰意冷、破罐子破摔的消极对立情绪,造成心理抵触,从而出现教育效果的“零效应”,甚至是“负效应”。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去处理问题,在深入实际,调查了解,掌握真实情况的基础上,作出公正合理的结论,并注重班级群体舆论的正确引导,从而使教师处理的问题得到学生广泛的赞同和支持。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说过:“请你不要忘记, 孩子们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特别是这种待遇来自一个亲近的人的时候, 他的痛苦心情会在心灵里留下一个长久的痕迹。”

2、指导家庭教育优化

作为教师, 应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 争取家庭教育的配合。在教师的指导下, 家长如果能够意识到与子女和自身双重角度上考虑教育问题, 合理调整教育行为, 这将对改善家庭教育质量、提高家庭教育效果、纠正子女的不良心理包括逆反心理产生良好的作用。

我们可以引进一个原理——适度原理。即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和期望应采取适中的原则,即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要符合子女的实际, 否则家庭教育的功效就会消弱。

(1)家长对子女应给予适度的爱。爱的缺乏和过度的爱都会对子女的教育产生不利的影响和后果。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在家庭教育中, “严励和慈爱——是一个最难解决的问题。正如奎宁一样、正如食物一样,爱的要求是有一定份量的" 。因此, 父母对子女应该有理智、有分寸地爱。

(2)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水平也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目前,在相当一部分的家长中, 对子女期望过高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他们往往想把自己失去的东西在子女身上得到补偿。这样脱离子女实际、超越子女水平的家长期望容易引起子女的抵触情绪, 必须得到改变, 作为家长应该面对现实, 合理地调整自己对子女的期望水平, 这样才有利于子女的成长。

总之,适度原理对家庭功效的正常发挥、优化家庭教育、改善父母子女关系、纠正孩子的逆反心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3、学生自我教育

要重视中学生的自我教育,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教育克服逆反心理,注意调动他们自身的积极性。教师要教育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培养他们对自我心态进行调节的能力,并使他们学会正确归因和自我疏导。比如,用心理换位法理解他人的心情;减少对他人的责难和埋怨;用自我激励法来振奋精神,克服自卑,树立自信;用情境和心理转移法、归因客观投射法和自我宽容法来减轻过重的心理压力、痛苦和自责。总之,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使他们学会自我调控,既善于自我解脱,又善于自我振奋,这无疑是避免产生逆反心理的又一有效途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育就是要迫使人去思考自己。”科恩在《自我论》中谈到自我教育时也说:“在关系到最高生活价值方面,教会别人是不可能的,每一个人都应自己教育自己,可能做到的只是帮助他更深刻地理解周围世界和自己,成为自己,实现比他身上现有的更好的东西。”科恩的论述,绝好地说明,克服逆反心理的最好办法是进行自我教育,别人不能代替。

综上所述,初中生逆反心理的疏导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全力配合,需要建立在了解他们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方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初中生的逆反心理通过科学疏导,是可以得到有效改善甚至消除的。

参考文献:

张春兴著. 《现代心理学——解决现代人自身问题的科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

邵瑞珍. 《教育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出版。

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盖杰和伯令纳. 《教育心理学》

赞科夫. [苏]《和老师的谈话》. 赞科夫著杜殿坤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科恩. 《自我论》. 文化生活译丛


相关文章

  • +中学生易沾染的不良行为及其危害的调查报告
  • 中学生易沾染的不良行为及其危害的调查报告 近几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未成年人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日趋复杂,更多的学生沾染上了不良行为,而这些不良行为更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生活和思想以及健康. 一.初中学生最容易沾染的不良行为分为以下几 ...查看


  • 初中生问题行为的矫正(免费)
  • 初中生问题行为的矫正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生问题行为矫正的个案研究 摘要:青少年学生问题行为是学校教育普遍关注的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日益重视.近年来学校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问题行为发生率较高,且呈上升趋势.因此,针对学生问题行为的具体表 ...查看


  • 高中生厌学心理案例分析与研究
  • 摘 要:中学是成长的关键时期,高中生厌学心理的产生是有一定原因的,教师要对高中生厌学心理进行矫正. 关键词:高中生:厌学心理:矫正 一.问题行为情境(案例) 小范16岁,智力中等,是重庆某校高一的一名普通学生.他是独生子女,家庭环境较好,父 ...查看


  • [中学生问题行为的诊断与矫正]读书笔记
  • <中学生问题行为的诊断与矫正>读书笔记 灵川县七彩学校 李爱珍 中学生,年龄一般在11-18岁之间.这一时期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中学生长身体.长知识和世界观形成的时期,也是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时期,而初中生正处于 ...查看


  • 青春期行为矫正案例分析2
  • 用心感化,与孩子做朋友 --关于青春期学生叛逆心理的案例分析报告 浑南一中 邱琳 摘要:当前,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常常遇到学生的冷淡和抵触等不合作反应,这在教育心理学上被称为"逆反心理".正确认识学生"逆反心理 ...查看


  • 六上前6课时学案
  • 学习目标: 1.体会初中生活丰富多彩,热爱新的学校生活,以积极的心态适应新的学校生活,自觉融入新的集体,为创建良好班风而努力,为新的学习生活做好准备. 2.能够体验到初中生活的美好:主动与同学积极沟通,互帮互助,友好相处,提高自己的人际沟通 ...查看


  • 中学生问题行为及其干预
  • 中学生问题行为及其干预 问题行为自20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威克曼[1]提出此概念以来,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中学生的问题行为检出率呈上升趋势,不容乐观.周详等[2]调查表明中学生问题行为检出率为14 ...查看


  • 浅谈外来务工人员的社区矫正工作
  • 浅谈外来务工人员的社区矫正工作 作者:吴旭 李毅 来源:<法制博览>2013年第12期 [摘要]社区矫正在我国实施已一年有余,发展迅速,但是外来务工人员的社区矫正问题,却成为困扰社区矫正工作的难点,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建议通过发挥 ...查看


  • 班主任心理健康
  • <班主任心理健康>试卷 (一)单项选择 1." 昔孟母, 择邻处" 这句话指的是下列哪种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D)社会环境 2.对不适应的行为不予注意,不给予强化,使之逐渐削弱以致消失的心理治疗方法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