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涉及到很多的资源,谈谈你觉得在资源建设方面中遇到的问题及你的应对方法。】
教学资源库是发展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前提和基础,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如何建设教学资源,促进教学资源更好地为一线教师的实际教学服务,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和付诸于实践的尝试。
(一)教学资源
什么是教学资源呢?教学资源又称为学习资源、是指一切可以用来学习、支持学与教全部过程的各种支持系统 、学习材料和环境条件的总称 。在教育技术领域,狭义上通常把教学资源理解为应用于教学过程的各种媒体设备和教学材料;而在广义上,教学资源则包括了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等诸多方面,它是指能够促进有效学习的所有可资之源。
(二)教学环境
提到教学资源必定会涉及到教学环境,两者是在一定意义上有相互包含,即环境即是资源,资源也是环境。教学环境是影响教学活动的各种情况和条件的总和;而教学资源是支持教学活动的各种情况和条件的集合。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既然环境即是资源,资源也是环境,那么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和保证课堂效果的前提,而当前教学环境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现有的信息技术教学环境难以管理,难以迅速方便地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资源得以保存下来。一线教师深有体会,往往在开展课堂教学前或者过程中间,发生一台或几台计算机出现故障,由于呈现的问题又比较复杂,有软件也有硬件的问题,教师一时间也无法马上解决,往往影响到了课堂的正常教学的正常开展。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课堂本身存在着环境管理的问题,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环境管理的问题。
(三)资源平台的建设
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信息技术新课标下教学资源建设,必须首先搭建一个教学资源平台,创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资源平台
的建设是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保证,也是长期困扰信息技术教师的许多问题的根源。
那如何来搭建资源平台呢?
目前学校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平台很多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学生计算机和教师计算机采用工作组的方法通过网络想连接,学生登录到计算机中的权限就是管理员的权限,这样他不仅能够对计算机具有所有的软硬件的操作,因此我们需要把权限收回来,只给使用的权限。具体在平台问题上,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起先各校都采用教师控制平台来实现文件的分发,缺点是费工夫,平台有时候分发不到学生,收不到学生上传作业,并且传输的速度也较慢;接着有的教师采用了“网络共享”“网上邻居”的方法,存在有时打不开网上邻居,也就无法获取课堂学习的资源;随后有的教师采用了FTP 服务器密码账号来管理资源和接收学生的文件,极大方便了文件的管理,但依然存在着使用繁琐,反复登录自己账号和公共账号的弊端。
在上述方法都使用后,不少教师采用windows 域管理和结合网络文件夹的方式,发现将大部分上述问题得以解决。这种“域用户 + 网络文件夹”的管理方式既解决了软硬件资源管理的难题,同时还深得广大师生的欢迎。因为有了网络文件夹,老师们在办公室计算机上做好的课件或演示文稿,只要放在网络文件夹里,然后到教室计算机上以自己的域用户名登录,网络文件夹仍然会出现在“我的电脑”里。学生再也不用为想不起自己的资料存放在计算机教室的哪台计算机上而发愁了。网络文件夹就像师生们的“影子”,师生在哪台计算机上登录,它就出现在那台计算机器上,教师们再也不要用软盘或 U 盘把资料备份来备份去了。他们知道“放在网上的资源是跟着人走的”。学生每人有一个独立的账户,密码自己设置自己修改,这样也将信息技术的信息安全的培养目标渗透了进来,达到了一定的效果。由此可见这是用技术来管理,更深层的问题就涉及了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懂技术,还要懂管理,这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四)资源建设和管理
1.学习资源的建设
根据课标的教学要求需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如:素材、
案例、学习指导等内容。为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利用在域服务器结合网络文件夹为学生提供了“ resource (资源)”、“初中教学”等网络驱动器,其中动态存储着丰富的素材、案例、教师教案及进行学习交流的活动空间。
此外,信息技术教研组制作具有特色的教学网站,从另一个侧面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一是将学习的技术支持放在网站中,第二将教学范例、分析、原理和详细操作放在网页中或者word 文件中,供学生回过头来再次学习,因为即使再认真听课的学生,也会发生某个操作步骤或者某个点上发生疑问的情况,需要对教师的演示再次观摩学习,这就及时为他提供了方便,同时也减少了教师的辅导,一些重复的问题可以少讲或者不讲,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和创新的能力。
当然除了网络驱动器、文件服务器和教学网站提供的资源外,教师不应该仅局限于局域网,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巨大资源,以及“博客”等形式来拓宽资源获得的渠道和师生交流的方式,比如可以利用“博客”来发布作业,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反馈给学生学习评价。
2.学习资源的管理
平台搭好了,那么资源的建设和管理相对就顺理成章了。其实在Windows 域管理模式下,建立文件服务器,将不同的权限分配给不同的用户,资源就实现了分层次的管理。可以采取的模式方法有,按课时地将教学资源放在学校的网站上,这是要去学生实现的最基本标准,将教学中的扩展和创新的内容方法域服务器上,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创新进行拓展。将一些容量大的文件和各学科基础的内容,如影视动画和计算机发展史、计算机基础等文件放在本地学生机上,并只给只读的权限,这样资源进行了分类,学生可以无障碍地使用资源。
以上是我们在教学中对于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建设方面的一些想法和实践,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不仅要经常“冲电”,还应常上网搜索、查看、选择、整理一些与教材和学生兴趣相关的知识技能进行教学,获取大量的信息技术教学资源,拓展自己的知识面,甄选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资源,培养和提高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公民的综合素质。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涉及到很多的资源,谈谈你觉得在资源建设方面中遇到的问题及你的应对方法。】
教学资源库是发展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前提和基础,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如何建设教学资源,促进教学资源更好地为一线教师的实际教学服务,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和付诸于实践的尝试。
(一)教学资源
什么是教学资源呢?教学资源又称为学习资源、是指一切可以用来学习、支持学与教全部过程的各种支持系统 、学习材料和环境条件的总称 。在教育技术领域,狭义上通常把教学资源理解为应用于教学过程的各种媒体设备和教学材料;而在广义上,教学资源则包括了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等诸多方面,它是指能够促进有效学习的所有可资之源。
(二)教学环境
提到教学资源必定会涉及到教学环境,两者是在一定意义上有相互包含,即环境即是资源,资源也是环境。教学环境是影响教学活动的各种情况和条件的总和;而教学资源是支持教学活动的各种情况和条件的集合。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既然环境即是资源,资源也是环境,那么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和保证课堂效果的前提,而当前教学环境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现有的信息技术教学环境难以管理,难以迅速方便地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资源得以保存下来。一线教师深有体会,往往在开展课堂教学前或者过程中间,发生一台或几台计算机出现故障,由于呈现的问题又比较复杂,有软件也有硬件的问题,教师一时间也无法马上解决,往往影响到了课堂的正常教学的正常开展。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课堂本身存在着环境管理的问题,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环境管理的问题。
(三)资源平台的建设
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信息技术新课标下教学资源建设,必须首先搭建一个教学资源平台,创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资源平台
的建设是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保证,也是长期困扰信息技术教师的许多问题的根源。
那如何来搭建资源平台呢?
目前学校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平台很多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学生计算机和教师计算机采用工作组的方法通过网络想连接,学生登录到计算机中的权限就是管理员的权限,这样他不仅能够对计算机具有所有的软硬件的操作,因此我们需要把权限收回来,只给使用的权限。具体在平台问题上,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起先各校都采用教师控制平台来实现文件的分发,缺点是费工夫,平台有时候分发不到学生,收不到学生上传作业,并且传输的速度也较慢;接着有的教师采用了“网络共享”“网上邻居”的方法,存在有时打不开网上邻居,也就无法获取课堂学习的资源;随后有的教师采用了FTP 服务器密码账号来管理资源和接收学生的文件,极大方便了文件的管理,但依然存在着使用繁琐,反复登录自己账号和公共账号的弊端。
在上述方法都使用后,不少教师采用windows 域管理和结合网络文件夹的方式,发现将大部分上述问题得以解决。这种“域用户 + 网络文件夹”的管理方式既解决了软硬件资源管理的难题,同时还深得广大师生的欢迎。因为有了网络文件夹,老师们在办公室计算机上做好的课件或演示文稿,只要放在网络文件夹里,然后到教室计算机上以自己的域用户名登录,网络文件夹仍然会出现在“我的电脑”里。学生再也不用为想不起自己的资料存放在计算机教室的哪台计算机上而发愁了。网络文件夹就像师生们的“影子”,师生在哪台计算机上登录,它就出现在那台计算机器上,教师们再也不要用软盘或 U 盘把资料备份来备份去了。他们知道“放在网上的资源是跟着人走的”。学生每人有一个独立的账户,密码自己设置自己修改,这样也将信息技术的信息安全的培养目标渗透了进来,达到了一定的效果。由此可见这是用技术来管理,更深层的问题就涉及了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懂技术,还要懂管理,这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四)资源建设和管理
1.学习资源的建设
根据课标的教学要求需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如:素材、
案例、学习指导等内容。为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利用在域服务器结合网络文件夹为学生提供了“ resource (资源)”、“初中教学”等网络驱动器,其中动态存储着丰富的素材、案例、教师教案及进行学习交流的活动空间。
此外,信息技术教研组制作具有特色的教学网站,从另一个侧面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一是将学习的技术支持放在网站中,第二将教学范例、分析、原理和详细操作放在网页中或者word 文件中,供学生回过头来再次学习,因为即使再认真听课的学生,也会发生某个操作步骤或者某个点上发生疑问的情况,需要对教师的演示再次观摩学习,这就及时为他提供了方便,同时也减少了教师的辅导,一些重复的问题可以少讲或者不讲,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和创新的能力。
当然除了网络驱动器、文件服务器和教学网站提供的资源外,教师不应该仅局限于局域网,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巨大资源,以及“博客”等形式来拓宽资源获得的渠道和师生交流的方式,比如可以利用“博客”来发布作业,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反馈给学生学习评价。
2.学习资源的管理
平台搭好了,那么资源的建设和管理相对就顺理成章了。其实在Windows 域管理模式下,建立文件服务器,将不同的权限分配给不同的用户,资源就实现了分层次的管理。可以采取的模式方法有,按课时地将教学资源放在学校的网站上,这是要去学生实现的最基本标准,将教学中的扩展和创新的内容方法域服务器上,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创新进行拓展。将一些容量大的文件和各学科基础的内容,如影视动画和计算机发展史、计算机基础等文件放在本地学生机上,并只给只读的权限,这样资源进行了分类,学生可以无障碍地使用资源。
以上是我们在教学中对于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建设方面的一些想法和实践,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不仅要经常“冲电”,还应常上网搜索、查看、选择、整理一些与教材和学生兴趣相关的知识技能进行教学,获取大量的信息技术教学资源,拓展自己的知识面,甄选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资源,培养和提高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公民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