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对服装业的影响综述
摘要:本文从服装行业自身局限性出发,分析服装行业在金融危机下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提出应对策略。
Abstract: The article, from the limitations of apparel industry, analyzes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aced by apparel industry in financial crisis and provides strategies from two points of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关键词:金融危机;服装行业;局限性;对策
0引言
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影响,使世界经济发展放缓。在这种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下,我国传统的服装行业也面临着种种考验。
1我国服装业局限性
2008年,我国的纺织服装行业在危机中迎来最困难的一年,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中小型纺织服装企业之所以受冲击,与其自身的发展瓶颈也是不无关系的(张晖,2009)。
1.1 出口困境冯舒蕾(2009)指出,加入WTO 后,纺织品服装出口额猛增,但同时也遭遇了大量的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随着新劳动法的颁布,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社会化成本加大,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消失。
1.2 缺乏自主品牌中国的多数服装企业以贴牌生产为主,设计研发能力不足,缺乏市场销售经验,直接导致了国外名牌的挤压与冲击,加大了国内企业的生存压力(郭岚等,2009)。
1.3 融资困难张晖(2009)指出,我国中小服装企业融资渠道过窄,主要依赖内部融资。而由于高风险及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执行一系列的技术标准和比大企业更多的浮动利息,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1.4 管理不善我国大部分中小服装企业以家族式管理为主,缺乏科学管理理念及高级管理人才,“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也否定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存在,而环保意识和危机意识更是严重缺乏。(张晖,2009)。 2金融危机对服装行业的危与机
金融危机从虚拟经济蔓延到实体经济,外部市场消费能力逐步萎缩,必然严重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同时,由于金融危机带来的美元疲软和人民币升值,使得国内企业的价格优势不再,出口受到抑制,中小企业倒闭,失业农民工增多(冯舒蕾,2009)。
2.1 出口受阻,内需低潮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全球经济增长并弱化了国际市场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需求。随着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剧,服装出口贸易受到严重阻碍,出口订单和利润进一步减少。而由于在国际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上发生的欠账急剧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也让中国服装企业缩减了对美出口(徐四清,2008)。国际市场环境严峻的同时,国内市场也呈现消费需求萎缩的情形。
2.2 成本上升随着劳动力、原料和原油价格不断攀升,加上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加剧,服装企业的成本优势进一步减弱,国际竞争力衰退(蒋海江等,2010)。
2.3 资金周转困难金融风暴导致金融系统危机恶化,大量呆账的出现,导致银行银根收紧,客户订单减少,外商资金周转不畅,拖欠企业货款加重,致使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服装企业农民工工资出现严重拖欠现象(许玲等,2009)。
金融危机给服装行业带来的挑战前所未有,而机遇也同样前所未有。
2.3.1 为服装行业产业升级提供良机。金融危机对服装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市场格局的重大变化影响很大。(许玲等,2009)。危机的发生迫使企业不得不寻求新的市场和商机,向中国东北和中西部地区巨大的服装消费市场转移,实现产业和市场的双向转移,同时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
2.3.2 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系列政策措施给服装行业带来了新契机。危机中国家对纺织服装产业扶持力度很大,相继出台相应政策措施,提高出口退税、中小企业贷款融资等一系列政策,为服装行业的度过危机创造了有利条件。
3应对策略
服装行业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在危机冲击下,服装企业迅速且大量倒闭的话,势必会引发严重的失业问题,银行信用危机及上下游产业链的生存困境。因此如何让中小服装企业度过难关,完成企业转型,是企业,政府乃至国家责无旁贷的任务。
政府应加大对中小服装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协助其转型。在服装贸易出口下滑的情况下,应该采取措施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构建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蒋海江等,2010)。政府应主动转变职能,引导、协调和改变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孤立性,提高集群化效应,形成规模经济。政府还应推进金融改革,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张晖,2009)。
我国中小型服装企业,在金融危机的阴霾下,只有正确认识到危机和机遇,才能积极采取相应措施,重现生机,进而充分发挥其吸纳就业,特别是农民工就业,稳定社会经济的巨大作用。
3.1 应对市场变化,部分中小服装企业应该选择外销转内销策略。服装企业可以向中西部转移, 也可以引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优势互补。企业要主动进行技术创新,构造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同时企业可以走强强联合或兼并联合的战略,实现规模竞争(蒋恒蔚等,2008)。
3.2 国内服装企业要不断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借鉴国外品牌的营销手段,逐渐形成品牌建设网络(郭岚等,2009)。
3.3 中小服装企业要在外部注重整合价值链,充分利用产地优势与供应商和加盟商组成联盟,打造双赢局面;在内部实现信息化管理,降低内耗,控制成本,实现整体规划的效率提升(滕晓梅,2010)。
3.4 企业也要注重探索成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使危机管理,信息系统和业务流程协调统一。中小服装企业要营造良好的用工环境,对外来农民工给予与本地人同等待遇的社会保障,薪酬待遇,保持稳定的用工情况(李德明等,2009)。
参考文献:
[1]张晖. 中小型纺织企业发展瓶颈及解决对策[J].商业经济,2009, (12).
[2]冯舒蕾. 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新西部,2009, (12).
[3]郭岚,顾瑶,侯洁. 浅析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服装出口的影响[J].中国商贸,2009,(05).
[4]徐四清. 美国经济衰退对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影响及对策[J].上海纺织科技,2008,(12).
金融危机对服装业的影响综述
摘要:本文从服装行业自身局限性出发,分析服装行业在金融危机下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提出应对策略。
Abstract: The article, from the limitations of apparel industry, analyzes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aced by apparel industry in financial crisis and provides strategies from two points of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关键词:金融危机;服装行业;局限性;对策
0引言
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影响,使世界经济发展放缓。在这种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下,我国传统的服装行业也面临着种种考验。
1我国服装业局限性
2008年,我国的纺织服装行业在危机中迎来最困难的一年,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中小型纺织服装企业之所以受冲击,与其自身的发展瓶颈也是不无关系的(张晖,2009)。
1.1 出口困境冯舒蕾(2009)指出,加入WTO 后,纺织品服装出口额猛增,但同时也遭遇了大量的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随着新劳动法的颁布,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社会化成本加大,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消失。
1.2 缺乏自主品牌中国的多数服装企业以贴牌生产为主,设计研发能力不足,缺乏市场销售经验,直接导致了国外名牌的挤压与冲击,加大了国内企业的生存压力(郭岚等,2009)。
1.3 融资困难张晖(2009)指出,我国中小服装企业融资渠道过窄,主要依赖内部融资。而由于高风险及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执行一系列的技术标准和比大企业更多的浮动利息,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1.4 管理不善我国大部分中小服装企业以家族式管理为主,缺乏科学管理理念及高级管理人才,“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也否定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存在,而环保意识和危机意识更是严重缺乏。(张晖,2009)。 2金融危机对服装行业的危与机
金融危机从虚拟经济蔓延到实体经济,外部市场消费能力逐步萎缩,必然严重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同时,由于金融危机带来的美元疲软和人民币升值,使得国内企业的价格优势不再,出口受到抑制,中小企业倒闭,失业农民工增多(冯舒蕾,2009)。
2.1 出口受阻,内需低潮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全球经济增长并弱化了国际市场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需求。随着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剧,服装出口贸易受到严重阻碍,出口订单和利润进一步减少。而由于在国际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上发生的欠账急剧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也让中国服装企业缩减了对美出口(徐四清,2008)。国际市场环境严峻的同时,国内市场也呈现消费需求萎缩的情形。
2.2 成本上升随着劳动力、原料和原油价格不断攀升,加上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加剧,服装企业的成本优势进一步减弱,国际竞争力衰退(蒋海江等,2010)。
2.3 资金周转困难金融风暴导致金融系统危机恶化,大量呆账的出现,导致银行银根收紧,客户订单减少,外商资金周转不畅,拖欠企业货款加重,致使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服装企业农民工工资出现严重拖欠现象(许玲等,2009)。
金融危机给服装行业带来的挑战前所未有,而机遇也同样前所未有。
2.3.1 为服装行业产业升级提供良机。金融危机对服装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市场格局的重大变化影响很大。(许玲等,2009)。危机的发生迫使企业不得不寻求新的市场和商机,向中国东北和中西部地区巨大的服装消费市场转移,实现产业和市场的双向转移,同时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
2.3.2 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系列政策措施给服装行业带来了新契机。危机中国家对纺织服装产业扶持力度很大,相继出台相应政策措施,提高出口退税、中小企业贷款融资等一系列政策,为服装行业的度过危机创造了有利条件。
3应对策略
服装行业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在危机冲击下,服装企业迅速且大量倒闭的话,势必会引发严重的失业问题,银行信用危机及上下游产业链的生存困境。因此如何让中小服装企业度过难关,完成企业转型,是企业,政府乃至国家责无旁贷的任务。
政府应加大对中小服装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协助其转型。在服装贸易出口下滑的情况下,应该采取措施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构建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蒋海江等,2010)。政府应主动转变职能,引导、协调和改变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孤立性,提高集群化效应,形成规模经济。政府还应推进金融改革,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张晖,2009)。
我国中小型服装企业,在金融危机的阴霾下,只有正确认识到危机和机遇,才能积极采取相应措施,重现生机,进而充分发挥其吸纳就业,特别是农民工就业,稳定社会经济的巨大作用。
3.1 应对市场变化,部分中小服装企业应该选择外销转内销策略。服装企业可以向中西部转移, 也可以引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优势互补。企业要主动进行技术创新,构造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同时企业可以走强强联合或兼并联合的战略,实现规模竞争(蒋恒蔚等,2008)。
3.2 国内服装企业要不断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借鉴国外品牌的营销手段,逐渐形成品牌建设网络(郭岚等,2009)。
3.3 中小服装企业要在外部注重整合价值链,充分利用产地优势与供应商和加盟商组成联盟,打造双赢局面;在内部实现信息化管理,降低内耗,控制成本,实现整体规划的效率提升(滕晓梅,2010)。
3.4 企业也要注重探索成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使危机管理,信息系统和业务流程协调统一。中小服装企业要营造良好的用工环境,对外来农民工给予与本地人同等待遇的社会保障,薪酬待遇,保持稳定的用工情况(李德明等,2009)。
参考文献:
[1]张晖. 中小型纺织企业发展瓶颈及解决对策[J].商业经济,2009, (12).
[2]冯舒蕾. 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新西部,2009, (12).
[3]郭岚,顾瑶,侯洁. 浅析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服装出口的影响[J].中国商贸,2009,(05).
[4]徐四清. 美国经济衰退对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影响及对策[J].上海纺织科技,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