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广州产业集群创新路径初探

20l

1年第20期

sci。nc。锄d

T。熏熏莲驴譬委毫n把。。Re。∞∞h

20llNo.20

doi:10.3969/j.issn.1000-7695.201

1.20.024

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广州产业集群创新路径初探

张梅,陈喜强

(广州大学商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摘要: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存在良性互动的关系。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对集群创新理论分析的视角,提出广州产业集群创新型体系的构建,必须要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创新来实现。而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广州产业集群影响存在三务路径:透过生产要素的一体化实现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通过产业发展的一体化实现大市场流通和技术创新网络的整合;通过区域城市一体化带来广州各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中的重新定位。关键词:珠三角;经济一体化;广州产业集群;影响路径;发展策略

文章编号:1000—7695(2011)20一0100一04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TheInfluenceofPearlRiverDeltaEconomicIntegration

GuangzhouIndustrialCluster

on

the

Innovation

of

ZHANGMei,CHENXiqiang

(BusinessSchool,GuangzhouUniversity,Guangzhou510006,China)

relation.Economicintegration

the

Abstract:Industrialclusterandeconomicintegrationhave

an

interactive

call

promote

industrycluster’sinnovationandup—grading.PearlRiverDeltaeconomicintegrationincludesfactorintegration,industryintegrationandcityintegration.FaelorintegrationCanbuildupthefactor’seffectiveallocation;industryintegrationcan

realizetheintegrationofbigmarketandtechnologyinnovationnetworks;cityintegrationcallre・—positiontheindustryclus。_

ter

in

theregion.

Keywords:PearlRiverDelta;economicintegration;Guangzhouindustrialcluster;interactionpath;developmentstra—

te:gY

1前言

而解决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的根本对策就是

实现政府职能的适应性转变。冯静(2010)【7。采用

2008年12月,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

要》)。《纲要》的制定和实旌是我国薪时期应对国

际情况变化,夯实特殊区域发展基础,加强区域分工与合作,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纲要》作为国家级层次的文件推出,内容涵盖了“试验区”、“先行区”、“重要国际门户”、“基地”和“经济中心”五大功能定位,这是在新形势下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珠江三角洲地区功能定位的具体

展现。

联系作用模型及节点分析方法,从珠三角城市群的经济联系的视角来分析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陈喜强(2010)旧1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定位,并探讨了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功能溢出效应和表现形式。滕两等(2010)一1利用协方

差统计模型,从区域经济一体化溢出的角度研究广

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相关学者如孟庆民(2001),李平(2005),李瑞林(2007,2009),张璐(2010)¨。1等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内涵、效应和实现途径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增长收敛的机制。针对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问题,杨永福(2009)拍1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需要经历丁伯根意义的“消极一体化”和“积极一体化”的双重过程,才有可能达至巴氏的“状态”,

收稿日期:2011一07一04.修回日期:2011一08—3J

东省与其他省区的溢出关系。相关学者如毛艳华(2009)0103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产业集群成长之间能够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产业集群的发展的保障,而产业集群的发展也有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汤鹏飞(2007)¨川研究

了长江经济带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提出了长江经济带优化产业集群与区域合作的对策。

李梅志(2011)‘12]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优势的

获得来源于产业在其内部集聚过程中的所获得的优势。因此,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区域竞争力。杨继涛(2011)Ⅲ。利用产业联盟理论、技术创新理

论和产业集群理论分析了如何通过产业技术创新联

基金项目:广州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第十一次(2009年)资助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SKLY01);广州市属高校科研项目(10A074)

万方数据

张梅等: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广州产业集群创新路径初探

101

盟推动各地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从而提升区域产业经济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综上,关于区

域经济一体化与产业集群互动关系问题,以及产业集群的发展对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已经有了相关研究。但是,针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产业集群的影响,尤其是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广州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研究目前并不多见。当前,广州已形成汽配、

纺织、皮具、珠宝等四大产业群。但珠三角区域经

济一体化如何影响广州产业集群,广州产业集群如

何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布局中实现“创新型”定位

等相关内容目前并没有研究。本文拟从经济一体化对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影响的路径这个角度来分析广州如何构建创新型产业集群。

2广州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分析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经济区域内,大量既存在竞争又存在合作关系的企业以及相关机构(如大学、制定标准化的机构、行业公会等)在空间上集聚,形成持续经济优势的现象。广州已初步形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增城纺织产业集群、花都狮岭皮革皮具产业集群、番禺及花都珠宝产业集群等

产业集群。从广州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来看,由于

发展路径不同,广州产业集群形成了几种不同形式的产业集群,主要包括“外向经济带动型”的产业集群、“原料主导型”的产业集群、“政府扶持发展型”的产业集群。如表1:

表I

广州产业集群的类型和发展特点

广州“外向经济带动型”产业集群主要指与香港形成的以来料加工、前店后厂等模式带动起来的

加工贸易产业集群,以广州珠宝产业集群为代表。

广州是珠三角珠宝首饰销售基地,集结了上千家来自世界各地的钻石、有色宝石及贵金属首饰的生产厂商。已形成了番禺区、花都区、从化市为核心的三大珠宝首饰加工基地。其中番禺区是全国最大的

珠宝首饰加工制造中心,加工业务涵盖了珠宝首饰设备制造、钻石打磨、铂金、黄金、珠宝首饰镶嵌、K金首饰、足金首饰、银首饰等领域。首饰加工企业已达300家,包括市桥珠宝工业区、大罗塘工业

区、小平工业区、榄核珠宝工业区及大岗镇珠宝工

业园,联系着香港、澳门、台湾、印度、以色列、

日本、韩国、美国、德国等众多国家和地区,产品

经香港出口到美洲、欧洲、大洋洲、东南亚等世界

各地。但该集群是一种以原料、市场两头在外的无根市场。由于缺乏自我创新机制,主要依赖香港及万方数据

国外的先进生产技术和设计理念支持,集群中产业结构单一,没有形成包括设计、采购、市场研究、生产、运送、销售甚至品牌开发在内的“一站式服

务”。表现为:(1)价值链低端化。集群局限于中

低档生产制造环节,大多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菱形组织结构,即生产制造环节能力较强,而研发、设计以及市场营销、品牌等环节较弱。(2)创

新能力不足,技术模仿化。集群内企业,创新人才

缺乏,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不足。

“原料主导型“的产业集群是以原材料供应为主,形成的加工制造和产品市场。以增城新塘镇的

牛仔服装产业集群为代表,该镇现有牛仔服装产业

群企业2600多家,生产的服装品牌销往世界各地,

全国有60%以上的牛仔服装出自新塘,全国出口的

牛仔服装有40%来自新塘。已形成集纺、织、染、印花、制衣、水洗、漂染、防缩、整理于一身的完整产业链。同时涌现了一批区域内较为知名的品牌,

如增致、凯蒂猫、米高、小魔鱼、康威等。但是新

塘牛仔服装企业真正着手做品牌的不多。主要原因是,(1)没有形成主导企业,各个中小企业同质化严重。(2)服装业竞争激烈、企业规模小、利润空间窄,企业向区域外或国际发展的市场和品牌意识不强。(3)中国本土牛仔服装品牌无成功先例可寻,企业在如何建设品牌上感到很困惑。以增城牛

仔服产业集群、花都狮岭的皮革皮具产业集群为代表的产业集群正面临着竞争优势降低、竞争能力下

降的危机。

由政府扶持发展型的产业园区,以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为代表。广州从事整车销售、汽车维修、零配件加工、零配件销售的企业2100多家,形成

了东部的广州开发区、增城市、黄埔区,北部的花

都区,南部的南沙开发区以及西部的白云汽车零部

件产业园等四个产业群。2010年,汽车整车年生产能力达到130万辆,汽车工业总产值达到3000亿元。但这些园区的发展仍属于萌芽期。表现为:(1)产业组织分散。集群内缺乏有机联系和专业化分工协作,企业间竞争大于协作,黏合度不高。(2)构成不完整。一个集群的构成应包括各类企业、中介组织、政府、大学及研究机构等,而广州部分集群内各种中介组织缺失,如商会、行业协会不健全或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缺少教育培训机

构,咨询机构不发育以及缺少风险投资机构等。

综合上述广州产业集群发展情况,我们认为广

州大部分产业集群仍没有形成创新系统,创新能力不足。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产业集群影响的路径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的就是追求共同利益的最大化,是各经济体向着利益整体集结的过程。刘志

彪(2008)‘141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打破经济割

据的行政边界,在以市场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机制的

102

张梅等: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广州产业集群创新路径初探

调节下,实现区域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

实现经济区域而非行政区域全民福利最大化目标。《纲要》提出在2020年,基本实现从广东制造到广

东创造的转变。“广东创造”的背后,其实是自主创新机制的构建和一系列政策环境的日益完善。区域经济的发展都是以具有一定代表力的产业集群发

展为标志的。区域的外部环境直接影响产业集群的

成长和发展,市场要素的一体化、产业发展的一体化和行政规章制度的一体化都有助于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只有在区域经济协作的基础上建立产业集群发展体系,才能发挥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产业集群

创新的作用。

产业集聚创新系统至少得具备五个基本要素:

(1)有主导企业:主导企业能够吸纳中小企业、向区域内或区域外外包非核心业务,达到扩大和延伸

产业集群的产业链条的目的。(2)具备完整的产业

链条: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产业链条,企业之间和企业内部具有技术创新平台。(3)具备支撑、辅助机构和服务网络:包括法律咨询、高校科研、教育培训机构、会计审计服务机构、市场调查、

资产评估机构和金融机构等。(4)具有区域性市场

品牌:已形成具有市场号召力和一定市场份额的区

域性品牌。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产业集群发展推动作用的路径如下图1所示:

图1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产业集群创新路径

从图1可以看出,区域经济一体化通过三个路

径来影响和促进产业集群的创新。第一条路径:生

产要素的一体化。生产要素的一体化能够带来人员、

资本、技术、知识和信息的流动,能够加快广州产业集群内部的分工合作和知识的学习,有助于集群

内消化和吸收集群外部的创新成果,形成自身独立的创新研发体系,增强集群内产品的附加价值和技术含量。体现在:(1)生产要素的一体化有利于实万方数据

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通过集群外部向集群内以及集群内部各创新要素之间进行的知识传递和积累过程,形成集群内各企业主体的自主创新和相互协同的集成创新,从而进一步推动产业集群向技术密集型、技术主导型和现代服务业拓展。(2)由于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生

产要素的一体化促使企业会进一步寻找合适的竞争

地位,企业在网络中的合作带来的共同利益更多,

企业在网络中的位置相似,带来的竞争也会更激烈。

从而市场的优胜劣汰会进一步推动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形成,带动产业集群内企业以及产业集群网络间的重新定位。譬如,增城的牛仔服装产业集群可以通过生产要素的一体化带来高层次的人才、资本和技术,从而推动研发水平的提高和品牌营销的

建立。

第二条路径:产业发展的一体化。产业发展的

一体化有利于激励产业集群形成创新网络,当两个或更多具有相关性的产业集群发生相互作用时,就可能形成新的技术创新网络。主要有以下模式,见图2。(1)技术创新网络替代模式。具有较高层次的技术创新网络合并较低的技术刨新网络。(2)技术创新网络互补模式。不同产业集群的技术平台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或兼容性,这样就可以对技术模块

进行局部替代或优化。比如合并相似或上下游产业集群的技术平台,原来的产业集群技术平台成为子平台,以各自的优势发挥作用。(3)技术创新网络拼接模式。基于技术平台的可延展性,可以将双方

局部的技术创新平台进行联结和协调,构成结构更为复杂的技术创新平台。譬如,广州已形成的番禺

区、花都区、从化市的三大珠宝首饰产业集群的定位都以加工为主,没有形成以设计、加工、商贸以及研发创新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如何通过产业发展的一体化,建立技术创新网络拼接型平台,促进

交易网络的扩散效应,实现广州地区珠宝产业集群

的融合,并促使广州的珠宝产业集群重新定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交易渠道

产业发展一体化

产业集群创新网络

替代模式II互补模式Il拼接模式

以加工为主的广婶I以设计为t的深圳珠宝产业集群I珠宝产业集群

图2产业发展一体化形成的产业集群创新网络

第三条路径:城市经济的一体化。城市经济的

一体化体现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行政规则制度的

一体化以及各产业集群之间交易成本的降低。(1)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形成不仅取决于单个机构,而且决定于学术机构、产业部门、政府部门相互开放、

张梅等: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广州产业集群创新路径初探

103

相互交流、相互渗透所形成的创新网络。城市经济的一体化有利于建立官、产、学、研之间的互动模

式,推动形成各种有作为的中间层服务企业和组织,

包括:行业协会、市场调奁、资产评估、会计、法律和培训机构等。(2)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通过强化产业集聚的功能,使城区、产业不断的高级化。(3)政府在产业发展方面提供的制度安排必须具有系统性。行政规则制度的一体化通过提供完善的公共政策和产品服务,创造一个宽松、开放政策环境。通过降低各产业集群的交易成本,有利于各城市经济体系中产业集群的重新定位,

从而出现集群强势。譬如根据《纲要》作出的《珠

三角地区服装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珠三角的9个城市的服装产业资源将重新整合,以“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展开。“广佛肇”以广州为核心,重点打造珠三角服装交易、展示、发布中心,大力发展服装业总部经济,形成珠三角服装总部集聚基地。“深莞惠”则以深圳为中心,重点发展高端女性时装,形成与香港、广州互动的总部集聚基地。“珠中江”则突出打造中山市成为

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休闲服装、内衣、牛仔服装加工制造集聚基地,形成珠三角最大的休闲服装研发、设计、展示、发布、商贸中心。因而珠三角的区域城市经济一体化有利于广州服务产业集群的重新

定位。

开放型产业集群创新体系的构建需要依赖于集群本身的学习、创新和品牌的构建,也需要政府政

策保障和相关机构的支持。借助珠三角区域经济一

体化的制度设计,通过政府的主导,行业公会的协

作,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通过生产要素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以及城市经济一体化有助于广州产业集群的不断成长,最终获得创新体系的构建。

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对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产业集群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产业集聚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趋势,而且产业集群的发展本身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部分。为使得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够促进广州市产业集群

的创新发展,本文提出以下意见:(1)要加强城市

发展和产业发展的一体化。产业集群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必须要与外界不断形成市场、资金、人才互动的关系网络。注意通过市场的运作,形成

“集群品牌”、“区域品牌”或共享主导企业品牌的“品牌俱乐部”,以质量认证、原产地标识等监督体系来维护集群品牌声誉,多渠道开展集群品牌营销

活动。从而提高产业集群的开放性、动态性和竞争性。(2)要增强要素市场流通的一体化,依托一定的专业市场,譬如人才市场、产权市场、资金市场,各个行业和企业根据市场的需求信息或供给信息来寻求契约关系。其中,要增强中介服务机构或企业

万方数据

协会、行会的作用,提供信息、技术、市场渠道,

促进社会关系网络、经济网络、文化网络的相互嵌入。(3)要充分发挥企业家要素的潜能,通过研发投入,成立“产学研”等合作机构,吸引高技术人才,结合并购、战略联盟等组织创新手段,树立品

牌意识和创新意识,从而以龙头企业的创新带动产

业集群的创新。

另一方面,政府的集群政策应该区别于产业政策,应着力于创造和维护集群发展的优良环境,强调政府、行业协会、金融机构与教育培训机构协同发展的效应,促进各种模式的产业集群创新模式的

构建。譬如,健全市场法规体系、提高地区信用水平、遏止过度竞争和垄断、加强人才的引进与激励

机制、完善创新成果产权保护机构、鼓励风险资本等创新型金融支持机制,从而,努力推动产业集群向创新型发展。

参考文献:

[1]盂庆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与机制[J].开发研究,2001

(2):47—49

[2]李平,陈娜.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J].哈尔

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72—75[3]李瑞林,骆华松.区域经济一体化:内涵、效应与实现途径

(J].经济问题探索,2007<1):52—57

[4]李瑞林.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产业集聚、产业分工:新经济地理

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09(5):7~lo

[5]张璐.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增长收敛的机制分析[J].西

北师大学报,2010,47(1):101—105[6]杨永福.珠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关键:转变政府职能[J].开发

研究,2009(8):17一19

[7]冯静.珠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基于区域经济一

体化的分析[J].企业导报,2010(4):162—163

[8]陈喜强.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效应探析——基于新功

能主义溢出效应的思考[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4):32—37

[9]滕丽,蔡砥,吕拉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区域溢出分析[J].

人文地理,2010(2):116一119

[10]毛艳华.珠三角产业集群成长与区域经济一体化[J].学术研

究,2009(8):20—22

[11]李梅志.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探析[J].特区经济,201l

(3):290—291

[12]汤鹏飞.长江经济带产业集群与区域合作研究[J].时代经

贸,2007,85(11):82—83

[13]杨继涛.技术创新联盟与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关系研究[J].科

技进步与对策,201l。3(6)42一”

[14]刘志彪,郑江淮.服务业驱动长三角[M].北京: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08:212—214

[15]广东社会科学网http://www.gdass.gov.en/2010/0427/

62.html

【16]广东省统计局.各市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OL].2010.

http://www.gdstats.gov.en/

作者简介:张梅(1976一),男,广东普宁人,博士,副教授,研究

方向为国际贸易、产业经济。陈喜强(1964一),男,广西钦州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产业经济等。

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广州产业集群创新路径初探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张梅, 陈喜强, ZHANG Mei, CHEN Xiqiang广州大学商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科技管理研究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2011,31(20)

1. 孟庆民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与机制[期刊论文]-开发研究 2001(02)

2. 李平;陈娜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期刊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5(02)3. 李瑞林;骆华松 区域经济一体化:内涵、效应与实现途径[期刊论文]-经济问题探索 2007(01)4. 李瑞林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产业集聚、产业分工:新经济地理视角[期刊论文]-经济问题探索 2009(05)5. 张璐 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增长收敛的机制分析[期刊论文]-西北师范大学学报 2010(01)6. 杨永福 珠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关键:转变政府职能[期刊论文]-开发研究 2009(08)

7. 冯静 珠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分析[期刊论文]-企业导报 2010(04)

8. 陈喜强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效应探析--基于新功能主义溢出效应的思考[期刊论文]-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9. 滕丽;蔡砥;吕拉昌 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区域溢出分析[期刊论文]-人文地理 2010(02)10. 毛艳华 珠三角产业集群成长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期刊论文]-学术研究 2009(08)11. 李梅志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探析[期刊论文]-特区经济 2011(03)12. 汤鹏飞 长江经济带产业集群与区域合作研究[期刊论文]-时代经贸 2007(11)

13. 杨继涛 技术创新联盟与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关系研究[期刊论文]-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06)14. 刘志彪;郑江淮 服务业驱动长三角 200815. 查看详情

16. 广东省统计局 各市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kjglyj201120024.aspx

20l

1年第20期

sci。nc。锄d

T。熏熏莲驴譬委毫n把。。Re。∞∞h

20llNo.20

doi:10.3969/j.issn.1000-7695.201

1.20.024

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广州产业集群创新路径初探

张梅,陈喜强

(广州大学商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摘要: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存在良性互动的关系。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对集群创新理论分析的视角,提出广州产业集群创新型体系的构建,必须要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创新来实现。而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广州产业集群影响存在三务路径:透过生产要素的一体化实现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通过产业发展的一体化实现大市场流通和技术创新网络的整合;通过区域城市一体化带来广州各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中的重新定位。关键词:珠三角;经济一体化;广州产业集群;影响路径;发展策略

文章编号:1000—7695(2011)20一0100一04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TheInfluenceofPearlRiverDeltaEconomicIntegration

GuangzhouIndustrialCluster

on

the

Innovation

of

ZHANGMei,CHENXiqiang

(BusinessSchool,GuangzhouUniversity,Guangzhou510006,China)

relation.Economicintegration

the

Abstract:Industrialclusterandeconomicintegrationhave

an

interactive

call

promote

industrycluster’sinnovationandup—grading.PearlRiverDeltaeconomicintegrationincludesfactorintegration,industryintegrationandcityintegration.FaelorintegrationCanbuildupthefactor’seffectiveallocation;industryintegrationcan

realizetheintegrationofbigmarketandtechnologyinnovationnetworks;cityintegrationcallre・—positiontheindustryclus。_

ter

in

theregion.

Keywords:PearlRiverDelta;economicintegration;Guangzhouindustrialcluster;interactionpath;developmentstra—

te:gY

1前言

而解决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的根本对策就是

实现政府职能的适应性转变。冯静(2010)【7。采用

2008年12月,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

要》)。《纲要》的制定和实旌是我国薪时期应对国

际情况变化,夯实特殊区域发展基础,加强区域分工与合作,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纲要》作为国家级层次的文件推出,内容涵盖了“试验区”、“先行区”、“重要国际门户”、“基地”和“经济中心”五大功能定位,这是在新形势下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珠江三角洲地区功能定位的具体

展现。

联系作用模型及节点分析方法,从珠三角城市群的经济联系的视角来分析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陈喜强(2010)旧1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定位,并探讨了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功能溢出效应和表现形式。滕两等(2010)一1利用协方

差统计模型,从区域经济一体化溢出的角度研究广

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相关学者如孟庆民(2001),李平(2005),李瑞林(2007,2009),张璐(2010)¨。1等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内涵、效应和实现途径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增长收敛的机制。针对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问题,杨永福(2009)拍1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需要经历丁伯根意义的“消极一体化”和“积极一体化”的双重过程,才有可能达至巴氏的“状态”,

收稿日期:2011一07一04.修回日期:2011一08—3J

东省与其他省区的溢出关系。相关学者如毛艳华(2009)0103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产业集群成长之间能够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产业集群的发展的保障,而产业集群的发展也有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汤鹏飞(2007)¨川研究

了长江经济带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提出了长江经济带优化产业集群与区域合作的对策。

李梅志(2011)‘12]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优势的

获得来源于产业在其内部集聚过程中的所获得的优势。因此,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区域竞争力。杨继涛(2011)Ⅲ。利用产业联盟理论、技术创新理

论和产业集群理论分析了如何通过产业技术创新联

基金项目:广州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第十一次(2009年)资助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SKLY01);广州市属高校科研项目(10A074)

万方数据

张梅等: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广州产业集群创新路径初探

101

盟推动各地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从而提升区域产业经济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综上,关于区

域经济一体化与产业集群互动关系问题,以及产业集群的发展对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已经有了相关研究。但是,针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产业集群的影响,尤其是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广州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研究目前并不多见。当前,广州已形成汽配、

纺织、皮具、珠宝等四大产业群。但珠三角区域经

济一体化如何影响广州产业集群,广州产业集群如

何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布局中实现“创新型”定位

等相关内容目前并没有研究。本文拟从经济一体化对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影响的路径这个角度来分析广州如何构建创新型产业集群。

2广州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分析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经济区域内,大量既存在竞争又存在合作关系的企业以及相关机构(如大学、制定标准化的机构、行业公会等)在空间上集聚,形成持续经济优势的现象。广州已初步形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增城纺织产业集群、花都狮岭皮革皮具产业集群、番禺及花都珠宝产业集群等

产业集群。从广州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来看,由于

发展路径不同,广州产业集群形成了几种不同形式的产业集群,主要包括“外向经济带动型”的产业集群、“原料主导型”的产业集群、“政府扶持发展型”的产业集群。如表1:

表I

广州产业集群的类型和发展特点

广州“外向经济带动型”产业集群主要指与香港形成的以来料加工、前店后厂等模式带动起来的

加工贸易产业集群,以广州珠宝产业集群为代表。

广州是珠三角珠宝首饰销售基地,集结了上千家来自世界各地的钻石、有色宝石及贵金属首饰的生产厂商。已形成了番禺区、花都区、从化市为核心的三大珠宝首饰加工基地。其中番禺区是全国最大的

珠宝首饰加工制造中心,加工业务涵盖了珠宝首饰设备制造、钻石打磨、铂金、黄金、珠宝首饰镶嵌、K金首饰、足金首饰、银首饰等领域。首饰加工企业已达300家,包括市桥珠宝工业区、大罗塘工业

区、小平工业区、榄核珠宝工业区及大岗镇珠宝工

业园,联系着香港、澳门、台湾、印度、以色列、

日本、韩国、美国、德国等众多国家和地区,产品

经香港出口到美洲、欧洲、大洋洲、东南亚等世界

各地。但该集群是一种以原料、市场两头在外的无根市场。由于缺乏自我创新机制,主要依赖香港及万方数据

国外的先进生产技术和设计理念支持,集群中产业结构单一,没有形成包括设计、采购、市场研究、生产、运送、销售甚至品牌开发在内的“一站式服

务”。表现为:(1)价值链低端化。集群局限于中

低档生产制造环节,大多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菱形组织结构,即生产制造环节能力较强,而研发、设计以及市场营销、品牌等环节较弱。(2)创

新能力不足,技术模仿化。集群内企业,创新人才

缺乏,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不足。

“原料主导型“的产业集群是以原材料供应为主,形成的加工制造和产品市场。以增城新塘镇的

牛仔服装产业集群为代表,该镇现有牛仔服装产业

群企业2600多家,生产的服装品牌销往世界各地,

全国有60%以上的牛仔服装出自新塘,全国出口的

牛仔服装有40%来自新塘。已形成集纺、织、染、印花、制衣、水洗、漂染、防缩、整理于一身的完整产业链。同时涌现了一批区域内较为知名的品牌,

如增致、凯蒂猫、米高、小魔鱼、康威等。但是新

塘牛仔服装企业真正着手做品牌的不多。主要原因是,(1)没有形成主导企业,各个中小企业同质化严重。(2)服装业竞争激烈、企业规模小、利润空间窄,企业向区域外或国际发展的市场和品牌意识不强。(3)中国本土牛仔服装品牌无成功先例可寻,企业在如何建设品牌上感到很困惑。以增城牛

仔服产业集群、花都狮岭的皮革皮具产业集群为代表的产业集群正面临着竞争优势降低、竞争能力下

降的危机。

由政府扶持发展型的产业园区,以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为代表。广州从事整车销售、汽车维修、零配件加工、零配件销售的企业2100多家,形成

了东部的广州开发区、增城市、黄埔区,北部的花

都区,南部的南沙开发区以及西部的白云汽车零部

件产业园等四个产业群。2010年,汽车整车年生产能力达到130万辆,汽车工业总产值达到3000亿元。但这些园区的发展仍属于萌芽期。表现为:(1)产业组织分散。集群内缺乏有机联系和专业化分工协作,企业间竞争大于协作,黏合度不高。(2)构成不完整。一个集群的构成应包括各类企业、中介组织、政府、大学及研究机构等,而广州部分集群内各种中介组织缺失,如商会、行业协会不健全或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缺少教育培训机

构,咨询机构不发育以及缺少风险投资机构等。

综合上述广州产业集群发展情况,我们认为广

州大部分产业集群仍没有形成创新系统,创新能力不足。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产业集群影响的路径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的就是追求共同利益的最大化,是各经济体向着利益整体集结的过程。刘志

彪(2008)‘141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打破经济割

据的行政边界,在以市场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机制的

102

张梅等: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广州产业集群创新路径初探

调节下,实现区域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

实现经济区域而非行政区域全民福利最大化目标。《纲要》提出在2020年,基本实现从广东制造到广

东创造的转变。“广东创造”的背后,其实是自主创新机制的构建和一系列政策环境的日益完善。区域经济的发展都是以具有一定代表力的产业集群发

展为标志的。区域的外部环境直接影响产业集群的

成长和发展,市场要素的一体化、产业发展的一体化和行政规章制度的一体化都有助于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只有在区域经济协作的基础上建立产业集群发展体系,才能发挥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产业集群

创新的作用。

产业集聚创新系统至少得具备五个基本要素:

(1)有主导企业:主导企业能够吸纳中小企业、向区域内或区域外外包非核心业务,达到扩大和延伸

产业集群的产业链条的目的。(2)具备完整的产业

链条: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产业链条,企业之间和企业内部具有技术创新平台。(3)具备支撑、辅助机构和服务网络:包括法律咨询、高校科研、教育培训机构、会计审计服务机构、市场调查、

资产评估机构和金融机构等。(4)具有区域性市场

品牌:已形成具有市场号召力和一定市场份额的区

域性品牌。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产业集群发展推动作用的路径如下图1所示:

图1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产业集群创新路径

从图1可以看出,区域经济一体化通过三个路

径来影响和促进产业集群的创新。第一条路径:生

产要素的一体化。生产要素的一体化能够带来人员、

资本、技术、知识和信息的流动,能够加快广州产业集群内部的分工合作和知识的学习,有助于集群

内消化和吸收集群外部的创新成果,形成自身独立的创新研发体系,增强集群内产品的附加价值和技术含量。体现在:(1)生产要素的一体化有利于实万方数据

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通过集群外部向集群内以及集群内部各创新要素之间进行的知识传递和积累过程,形成集群内各企业主体的自主创新和相互协同的集成创新,从而进一步推动产业集群向技术密集型、技术主导型和现代服务业拓展。(2)由于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生

产要素的一体化促使企业会进一步寻找合适的竞争

地位,企业在网络中的合作带来的共同利益更多,

企业在网络中的位置相似,带来的竞争也会更激烈。

从而市场的优胜劣汰会进一步推动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形成,带动产业集群内企业以及产业集群网络间的重新定位。譬如,增城的牛仔服装产业集群可以通过生产要素的一体化带来高层次的人才、资本和技术,从而推动研发水平的提高和品牌营销的

建立。

第二条路径:产业发展的一体化。产业发展的

一体化有利于激励产业集群形成创新网络,当两个或更多具有相关性的产业集群发生相互作用时,就可能形成新的技术创新网络。主要有以下模式,见图2。(1)技术创新网络替代模式。具有较高层次的技术创新网络合并较低的技术刨新网络。(2)技术创新网络互补模式。不同产业集群的技术平台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或兼容性,这样就可以对技术模块

进行局部替代或优化。比如合并相似或上下游产业集群的技术平台,原来的产业集群技术平台成为子平台,以各自的优势发挥作用。(3)技术创新网络拼接模式。基于技术平台的可延展性,可以将双方

局部的技术创新平台进行联结和协调,构成结构更为复杂的技术创新平台。譬如,广州已形成的番禺

区、花都区、从化市的三大珠宝首饰产业集群的定位都以加工为主,没有形成以设计、加工、商贸以及研发创新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如何通过产业发展的一体化,建立技术创新网络拼接型平台,促进

交易网络的扩散效应,实现广州地区珠宝产业集群

的融合,并促使广州的珠宝产业集群重新定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交易渠道

产业发展一体化

产业集群创新网络

替代模式II互补模式Il拼接模式

以加工为主的广婶I以设计为t的深圳珠宝产业集群I珠宝产业集群

图2产业发展一体化形成的产业集群创新网络

第三条路径:城市经济的一体化。城市经济的

一体化体现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行政规则制度的

一体化以及各产业集群之间交易成本的降低。(1)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形成不仅取决于单个机构,而且决定于学术机构、产业部门、政府部门相互开放、

张梅等: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广州产业集群创新路径初探

103

相互交流、相互渗透所形成的创新网络。城市经济的一体化有利于建立官、产、学、研之间的互动模

式,推动形成各种有作为的中间层服务企业和组织,

包括:行业协会、市场调奁、资产评估、会计、法律和培训机构等。(2)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通过强化产业集聚的功能,使城区、产业不断的高级化。(3)政府在产业发展方面提供的制度安排必须具有系统性。行政规则制度的一体化通过提供完善的公共政策和产品服务,创造一个宽松、开放政策环境。通过降低各产业集群的交易成本,有利于各城市经济体系中产业集群的重新定位,

从而出现集群强势。譬如根据《纲要》作出的《珠

三角地区服装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珠三角的9个城市的服装产业资源将重新整合,以“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展开。“广佛肇”以广州为核心,重点打造珠三角服装交易、展示、发布中心,大力发展服装业总部经济,形成珠三角服装总部集聚基地。“深莞惠”则以深圳为中心,重点发展高端女性时装,形成与香港、广州互动的总部集聚基地。“珠中江”则突出打造中山市成为

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休闲服装、内衣、牛仔服装加工制造集聚基地,形成珠三角最大的休闲服装研发、设计、展示、发布、商贸中心。因而珠三角的区域城市经济一体化有利于广州服务产业集群的重新

定位。

开放型产业集群创新体系的构建需要依赖于集群本身的学习、创新和品牌的构建,也需要政府政

策保障和相关机构的支持。借助珠三角区域经济一

体化的制度设计,通过政府的主导,行业公会的协

作,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通过生产要素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以及城市经济一体化有助于广州产业集群的不断成长,最终获得创新体系的构建。

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对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产业集群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产业集聚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趋势,而且产业集群的发展本身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部分。为使得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够促进广州市产业集群

的创新发展,本文提出以下意见:(1)要加强城市

发展和产业发展的一体化。产业集群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必须要与外界不断形成市场、资金、人才互动的关系网络。注意通过市场的运作,形成

“集群品牌”、“区域品牌”或共享主导企业品牌的“品牌俱乐部”,以质量认证、原产地标识等监督体系来维护集群品牌声誉,多渠道开展集群品牌营销

活动。从而提高产业集群的开放性、动态性和竞争性。(2)要增强要素市场流通的一体化,依托一定的专业市场,譬如人才市场、产权市场、资金市场,各个行业和企业根据市场的需求信息或供给信息来寻求契约关系。其中,要增强中介服务机构或企业

万方数据

协会、行会的作用,提供信息、技术、市场渠道,

促进社会关系网络、经济网络、文化网络的相互嵌入。(3)要充分发挥企业家要素的潜能,通过研发投入,成立“产学研”等合作机构,吸引高技术人才,结合并购、战略联盟等组织创新手段,树立品

牌意识和创新意识,从而以龙头企业的创新带动产

业集群的创新。

另一方面,政府的集群政策应该区别于产业政策,应着力于创造和维护集群发展的优良环境,强调政府、行业协会、金融机构与教育培训机构协同发展的效应,促进各种模式的产业集群创新模式的

构建。譬如,健全市场法规体系、提高地区信用水平、遏止过度竞争和垄断、加强人才的引进与激励

机制、完善创新成果产权保护机构、鼓励风险资本等创新型金融支持机制,从而,努力推动产业集群向创新型发展。

参考文献:

[1]盂庆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与机制[J].开发研究,2001

(2):47—49

[2]李平,陈娜.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J].哈尔

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72—75[3]李瑞林,骆华松.区域经济一体化:内涵、效应与实现途径

(J].经济问题探索,2007<1):52—57

[4]李瑞林.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产业集聚、产业分工:新经济地理

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09(5):7~lo

[5]张璐.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增长收敛的机制分析[J].西

北师大学报,2010,47(1):101—105[6]杨永福.珠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关键:转变政府职能[J].开发

研究,2009(8):17一19

[7]冯静.珠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基于区域经济一

体化的分析[J].企业导报,2010(4):162—163

[8]陈喜强.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效应探析——基于新功

能主义溢出效应的思考[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4):32—37

[9]滕丽,蔡砥,吕拉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区域溢出分析[J].

人文地理,2010(2):116一119

[10]毛艳华.珠三角产业集群成长与区域经济一体化[J].学术研

究,2009(8):20—22

[11]李梅志.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探析[J].特区经济,201l

(3):290—291

[12]汤鹏飞.长江经济带产业集群与区域合作研究[J].时代经

贸,2007,85(11):82—83

[13]杨继涛.技术创新联盟与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关系研究[J].科

技进步与对策,201l。3(6)42一”

[14]刘志彪,郑江淮.服务业驱动长三角[M].北京: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08:212—214

[15]广东社会科学网http://www.gdass.gov.en/2010/0427/

62.html

【16]广东省统计局.各市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OL].2010.

http://www.gdstats.gov.en/

作者简介:张梅(1976一),男,广东普宁人,博士,副教授,研究

方向为国际贸易、产业经济。陈喜强(1964一),男,广西钦州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产业经济等。

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广州产业集群创新路径初探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张梅, 陈喜强, ZHANG Mei, CHEN Xiqiang广州大学商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科技管理研究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2011,31(20)

1. 孟庆民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与机制[期刊论文]-开发研究 2001(02)

2. 李平;陈娜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期刊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5(02)3. 李瑞林;骆华松 区域经济一体化:内涵、效应与实现途径[期刊论文]-经济问题探索 2007(01)4. 李瑞林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产业集聚、产业分工:新经济地理视角[期刊论文]-经济问题探索 2009(05)5. 张璐 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增长收敛的机制分析[期刊论文]-西北师范大学学报 2010(01)6. 杨永福 珠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关键:转变政府职能[期刊论文]-开发研究 2009(08)

7. 冯静 珠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分析[期刊论文]-企业导报 2010(04)

8. 陈喜强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效应探析--基于新功能主义溢出效应的思考[期刊论文]-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9. 滕丽;蔡砥;吕拉昌 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区域溢出分析[期刊论文]-人文地理 2010(02)10. 毛艳华 珠三角产业集群成长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期刊论文]-学术研究 2009(08)11. 李梅志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探析[期刊论文]-特区经济 2011(03)12. 汤鹏飞 长江经济带产业集群与区域合作研究[期刊论文]-时代经贸 2007(11)

13. 杨继涛 技术创新联盟与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关系研究[期刊论文]-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06)14. 刘志彪;郑江淮 服务业驱动长三角 200815. 查看详情

16. 广东省统计局 各市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kjglyj201120024.aspx


相关文章

  • 珠三角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展望
  • INDUSTRIAL ECONOMY 珠三角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展望 ■ 罗睿 中山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统计系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09) 08-168-01 肋",珠三 ...查看


  • 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重塑政府运动及其启示 AHP和ZOGP组合应用于公共部门人员选拔配置研究 B社区非营利组织与政府良性互动研究 CCIC公司学习型组织人力资源培训绩效评估研究 DM(直投)广告在我国的发展 ...查看


  • 论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广东经济的影响
  • 学 年 论 文 论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广东经济的影响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专业/班级: 国贸 学 号: 成 绩: 月日 题目 摘 要 从改革开放开始,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就形成了以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但是,2008年美国次 ...查看


  • 中国总部经济园市场调查报告目录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 ...查看


  • _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 SPECIAL FEATURE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从国家战略层面全面提升广州科学发展实力的研究 ◎ 朱小丹 摘 要:国务院批准实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从国家战略层面明确了广州作为国家中 ...查看


  • 资源环境毕业论文题目(802个)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三月二十 日 毕业 资源环境毕业论文题目 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 ...查看


  • 经济学系论文选题
  • 2012年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汇总 成协祥: 1.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体制改革的现状与问题 2.当前美国巨额财政赤字的成因和影响 3.WTO"蓝箱政策"改革对中国农业支持的影响 4.中日经贸关系的现状与前景 5.泉州市劳动 ...查看


  • 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几个问题
  • 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几个问题 韦伟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安徽合肥230053) 安徽参与泛长三角产业分工与合作,极为重要的方面是承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安徽能否把握新一轮产业转移黄金周期的历史机遇,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安徽的未来.本文认为, ...查看


  • 广东省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 广东省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广东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式 黄华华: 各位代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9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我省跨入新世纪以来最为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