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沈茂德校长给教师的十条建议]

学习《沈茂德校长给教师的十条建议》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一个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获得真知的人,社会上给予教师这么高的赞誉,然而,作为教师,面对汹涌而来的新世纪大潮,我们又是困惑的。因为,时代在变,对教师的要求也在变,我不禁在问自己:今天的我们,怎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呢?

对此,江苏省天一中学的沈茂德校长给我们提出了十条建议:

第一条:关爱学生,让学生喜欢你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过,教育者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开始就已结束。

在学习生活中,如果每个孩子都感觉自己是老师的“最爱”,让每个孩子在教室里都能不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那么,这样的老师必定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尊重。要让学生喜欢你,你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给予学生最温暖的关怀,倾听学生的心声,对学生提出最中肯的建议,甚至批评。在学生的进步中,你还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学生的成长,聆听花开的声音。教师对学生要多一些适时、适性的鼓励,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充满自信地行走在校园里,在各种场合、各种活动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展示自己的才华,这样的教师必定会深受学生喜欢。

第二条:坚守信仰,做一个纯洁的教师

教师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尚在成长中,他们的前行需要灯塔的指引,他们的成长需要老师的呵护。教师应心无旁骛,凝心聚力,专注于学生,专注于教育。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帮助学生成长,应是教师的天职。不可否认,在当今这个浮躁、功利的社会,教师难免会有些困惑、会遇到一些难题,教师也是普通人,也会有内心的不安,但只要坚守信仰,保持内心的平静,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教师就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第三条:多读书多思考,让“根”扎得更深

我一直认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天下友”是每一个教师成长与进步的三个重要方面,而“读万卷书”是最基础的一个方面。一位教师如果每天除了上课还是上课,不关注教育动向,没有广泛的阅读,不参与教育研讨,没有深度的教育反思,随遇而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么他一定是一位落伍的教师、呆板的教师、缺乏情趣的教师、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我坚信,只有热爱读书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热爱学习的学生;只有不断充实自己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更有底蕴的优秀学生。今天的教师,确实需要一日三省:今天我读书

了吗?这个星期我读完了几本书?这个月我在阅读中有哪些收获?

第四条:修炼内心,使自己“雅”起来

从根本上说,教育的要义不在“制器”,而在“育人”,即在传授各种专门知识的同时,促进人智慧的生成和德性的成长,由此增进对社会的关怀,对人类精神价值的思索,最终拥有广阔的视野、完满的人格。审视东西方,但凡做出划时代贡献的人,无不具有广泛的兴趣和博雅的气质,无不超越了单一知识的束缚,实现了自己创造力的最自由的发挥。可以肯定地说,学生博雅之气的养成,教师是重要的影响者。这里的“雅”,指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显现出的文雅、与学生相处时表现出的儒雅以及个人内心价值追求的高雅。教师的“雅”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历经长久修炼、文化浸染,逐渐积淀的一种品质修养,它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言谈举止中,自然散发出来的那种内敛、旷达、乐观、优美;与学生相处中,流露出来的那种深情、文质彬彬、阳光敦厚、严谨笃学。当我们成为一名教师,这样的修炼就应该伴随着整个职业生涯。

第五条:为“种子”发芽营造良好生态

回应“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认为,我们并不缺乏拔尖人才的种子,我们尚需致力于拔尖人才成长的生态建设。

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认为,要育人,首先要精心培育育人的沃土。我认为,对学校而言,所谓的“沃土”,最关键的是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营造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自由与创新的学校文化,二是拥有一流的教师团队。当我们逐步改善“种子”萌芽、“小苗”茁壮成长的“气候”和“土壤”时,孩子们的个性发展就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孩子们的创新思维的火花就会不断闪现。那么,人口众多的中华民族,必然会出现一个“群星灿烂”的美景。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扪心自问:今天,我发现了学生的哪些优点或特长?我为学生的个性成长做了哪些努力?

第六条:不断向学生的“油箱注油”

没有任何人能强迫学生用功学习,也没有任何人能强迫学生全身心投入某项活动,除非他自己有强烈的兴趣、探索的内驱力。内驱力,是每一个人事业发展的原动力。当学生的内心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有了清晰的人生规划和阶段目标,并具有了克服任何困难的勇气和坚持追求的毅力,那么,他们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此外,我们还应注意到,学生群体中存在着影响学生成长的一种文化力量,或者说是同伴影响力——这种文化力量不仅仅存在于一个班级内,也可能存在于一个小组、一个宿舍中。

良好的氛围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在教育实践中,倘若我们真心追求“两高”目

标,即高升学率与师生高素质的统一、“建高原”与“筑高峰”的统一,那我们必定应该着力于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变。我们不应着力于题海训练,不应计较某次考试成绩的高低,而应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生活、学习需求,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关注学生小组、宿舍、教室的氛围,并予以适时、适性的帮助和指导。简而言之,教师应在学生行进时,不断地向他们的“油箱注油”。

第七条: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积极的生活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不少孩子变得越来越“懒惰”,他们不喜欢学习、不喜欢运动,而向往穿名牌、网上冲浪、度假休闲,一些青少年已大大提前享受着此年龄段不应有的生活待遇。青少年学生倘若没有了人生目标,就会无所追求、虚度人生。

人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他没有梦想;人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的潜力;人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他缺乏执著精神。教师不仅应该是学生学业的指导者,更应该是学生兴趣、特长、智慧发展的指导者。

时刻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点燃他们的梦想,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积极的生活者,这应该是教师的重要责任。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除了家长、老师,学生还会受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偶像,是重要影响之一。每一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偶像,但是,对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们而言,教师应给予适时、恰当的引导。我们不能把“偶像”强加给学生,但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众多身边的榜样,让他们领略同伴的魅力,激励他们不断向上。

第八条:积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教学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是在每个孩子身上发现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人发展源泉的“机灵点”,做到使孩子能够最充分地显示和发展他的天赋素质,达到他的年龄可能达到的最卓越成绩。作为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当孩子们走出校园,我们希望看到他们在不同领域展现出他们的才能。因此,教师需要每日自省:我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点燃了孩子们对未来的无限向往?我的努力,是否在为孩子们的发展提供最大限度的帮助?我的课堂,是否为每个孩子的成长提供了个性发展的平台?

第九条:认同学校文化

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高位发展,需要每一位教职员工全面认识、深刻理解在长期教育实践中逐步积淀的一些校本哲学。我们相信:改变一个学生首先要改变他的人生目标,

改变一个教师首先要改变他的价值追求,改变一所学校首先要改变它的校园精神。我们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其基本含义是:每一个学生是一个生命,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得到尊重;每一个学生都是个性化的学生,学校应该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提供帮助;每一个学生还是发展中的人,我们应该用真挚的情感呵护他,耐心等待他的成长、成熟、成功。我们相信:教育是农业,“农作物”的生长需要良好的“气候”和“土壤”。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就是为学生营造一种氛围、构建一种生态,让“农作物”健康快乐地生长。

倘若我们认同“教育是农业”,那么,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必须把握以下基本原则:因材施教,是教育实践中最基本的原则;把握教育的“节气”,需要教育智慧;对学生要进行“适时的引导,适性的鼓励,适度的批评与矫正”。教师不仅需要有热情与决心,更需要有农夫辛勤耕耘的习惯和等待农作物成长的耐心。

第十条: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做起

在我看来,素质教育,其实是一种朴素的追求:其一,能够尊重他人与恪守公民应该遵循的社会秩序;其二,明晰每一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其三,养成一种语言与行为的习惯;其四,具有创新与创业的意识和能力。如果认同这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那么,教师就完全能有的放矢地落实到每天的校园生活中。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习惯其实是一个人储存在身体内的一种力量,一个人有了好习惯,他每天就可以得到利息;一个人有了坏习惯,他可能要终身付出利息。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习惯。从行为到习惯形成的过程,也就是素质教育一步步落实的过程。

学生习惯的养成需要体验、熏陶、引导,在此过程中还可能出现反复。作为教师,需要不断寻找学生终身发展需要的关键素质,并千方百计加以培养,使其成为习惯。

有人说,当学生走出校门,他们所带走的最重要的东西并不是知识,而是这所学校给他留下的信念、习惯和能力,而这些,并不是用一张张试卷就能衡量的。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素质教育就是从培养学生一个个良好的习惯做起。

学习《沈茂德校长给教师的十条建议》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一个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获得真知的人,社会上给予教师这么高的赞誉,然而,作为教师,面对汹涌而来的新世纪大潮,我们又是困惑的。因为,时代在变,对教师的要求也在变,我不禁在问自己:今天的我们,怎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呢?

对此,江苏省天一中学的沈茂德校长给我们提出了十条建议:

第一条:关爱学生,让学生喜欢你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过,教育者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开始就已结束。

在学习生活中,如果每个孩子都感觉自己是老师的“最爱”,让每个孩子在教室里都能不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那么,这样的老师必定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尊重。要让学生喜欢你,你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给予学生最温暖的关怀,倾听学生的心声,对学生提出最中肯的建议,甚至批评。在学生的进步中,你还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学生的成长,聆听花开的声音。教师对学生要多一些适时、适性的鼓励,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充满自信地行走在校园里,在各种场合、各种活动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展示自己的才华,这样的教师必定会深受学生喜欢。

第二条:坚守信仰,做一个纯洁的教师

教师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尚在成长中,他们的前行需要灯塔的指引,他们的成长需要老师的呵护。教师应心无旁骛,凝心聚力,专注于学生,专注于教育。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帮助学生成长,应是教师的天职。不可否认,在当今这个浮躁、功利的社会,教师难免会有些困惑、会遇到一些难题,教师也是普通人,也会有内心的不安,但只要坚守信仰,保持内心的平静,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教师就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第三条:多读书多思考,让“根”扎得更深

我一直认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天下友”是每一个教师成长与进步的三个重要方面,而“读万卷书”是最基础的一个方面。一位教师如果每天除了上课还是上课,不关注教育动向,没有广泛的阅读,不参与教育研讨,没有深度的教育反思,随遇而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么他一定是一位落伍的教师、呆板的教师、缺乏情趣的教师、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我坚信,只有热爱读书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热爱学习的学生;只有不断充实自己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更有底蕴的优秀学生。今天的教师,确实需要一日三省:今天我读书

了吗?这个星期我读完了几本书?这个月我在阅读中有哪些收获?

第四条:修炼内心,使自己“雅”起来

从根本上说,教育的要义不在“制器”,而在“育人”,即在传授各种专门知识的同时,促进人智慧的生成和德性的成长,由此增进对社会的关怀,对人类精神价值的思索,最终拥有广阔的视野、完满的人格。审视东西方,但凡做出划时代贡献的人,无不具有广泛的兴趣和博雅的气质,无不超越了单一知识的束缚,实现了自己创造力的最自由的发挥。可以肯定地说,学生博雅之气的养成,教师是重要的影响者。这里的“雅”,指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显现出的文雅、与学生相处时表现出的儒雅以及个人内心价值追求的高雅。教师的“雅”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历经长久修炼、文化浸染,逐渐积淀的一种品质修养,它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言谈举止中,自然散发出来的那种内敛、旷达、乐观、优美;与学生相处中,流露出来的那种深情、文质彬彬、阳光敦厚、严谨笃学。当我们成为一名教师,这样的修炼就应该伴随着整个职业生涯。

第五条:为“种子”发芽营造良好生态

回应“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认为,我们并不缺乏拔尖人才的种子,我们尚需致力于拔尖人才成长的生态建设。

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认为,要育人,首先要精心培育育人的沃土。我认为,对学校而言,所谓的“沃土”,最关键的是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营造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自由与创新的学校文化,二是拥有一流的教师团队。当我们逐步改善“种子”萌芽、“小苗”茁壮成长的“气候”和“土壤”时,孩子们的个性发展就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孩子们的创新思维的火花就会不断闪现。那么,人口众多的中华民族,必然会出现一个“群星灿烂”的美景。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扪心自问:今天,我发现了学生的哪些优点或特长?我为学生的个性成长做了哪些努力?

第六条:不断向学生的“油箱注油”

没有任何人能强迫学生用功学习,也没有任何人能强迫学生全身心投入某项活动,除非他自己有强烈的兴趣、探索的内驱力。内驱力,是每一个人事业发展的原动力。当学生的内心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有了清晰的人生规划和阶段目标,并具有了克服任何困难的勇气和坚持追求的毅力,那么,他们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此外,我们还应注意到,学生群体中存在着影响学生成长的一种文化力量,或者说是同伴影响力——这种文化力量不仅仅存在于一个班级内,也可能存在于一个小组、一个宿舍中。

良好的氛围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在教育实践中,倘若我们真心追求“两高”目

标,即高升学率与师生高素质的统一、“建高原”与“筑高峰”的统一,那我们必定应该着力于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变。我们不应着力于题海训练,不应计较某次考试成绩的高低,而应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生活、学习需求,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关注学生小组、宿舍、教室的氛围,并予以适时、适性的帮助和指导。简而言之,教师应在学生行进时,不断地向他们的“油箱注油”。

第七条: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积极的生活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不少孩子变得越来越“懒惰”,他们不喜欢学习、不喜欢运动,而向往穿名牌、网上冲浪、度假休闲,一些青少年已大大提前享受着此年龄段不应有的生活待遇。青少年学生倘若没有了人生目标,就会无所追求、虚度人生。

人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他没有梦想;人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的潜力;人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他缺乏执著精神。教师不仅应该是学生学业的指导者,更应该是学生兴趣、特长、智慧发展的指导者。

时刻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点燃他们的梦想,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积极的生活者,这应该是教师的重要责任。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除了家长、老师,学生还会受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偶像,是重要影响之一。每一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偶像,但是,对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们而言,教师应给予适时、恰当的引导。我们不能把“偶像”强加给学生,但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众多身边的榜样,让他们领略同伴的魅力,激励他们不断向上。

第八条:积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教学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是在每个孩子身上发现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人发展源泉的“机灵点”,做到使孩子能够最充分地显示和发展他的天赋素质,达到他的年龄可能达到的最卓越成绩。作为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当孩子们走出校园,我们希望看到他们在不同领域展现出他们的才能。因此,教师需要每日自省:我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点燃了孩子们对未来的无限向往?我的努力,是否在为孩子们的发展提供最大限度的帮助?我的课堂,是否为每个孩子的成长提供了个性发展的平台?

第九条:认同学校文化

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高位发展,需要每一位教职员工全面认识、深刻理解在长期教育实践中逐步积淀的一些校本哲学。我们相信:改变一个学生首先要改变他的人生目标,

改变一个教师首先要改变他的价值追求,改变一所学校首先要改变它的校园精神。我们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其基本含义是:每一个学生是一个生命,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得到尊重;每一个学生都是个性化的学生,学校应该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提供帮助;每一个学生还是发展中的人,我们应该用真挚的情感呵护他,耐心等待他的成长、成熟、成功。我们相信:教育是农业,“农作物”的生长需要良好的“气候”和“土壤”。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就是为学生营造一种氛围、构建一种生态,让“农作物”健康快乐地生长。

倘若我们认同“教育是农业”,那么,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必须把握以下基本原则:因材施教,是教育实践中最基本的原则;把握教育的“节气”,需要教育智慧;对学生要进行“适时的引导,适性的鼓励,适度的批评与矫正”。教师不仅需要有热情与决心,更需要有农夫辛勤耕耘的习惯和等待农作物成长的耐心。

第十条: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做起

在我看来,素质教育,其实是一种朴素的追求:其一,能够尊重他人与恪守公民应该遵循的社会秩序;其二,明晰每一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其三,养成一种语言与行为的习惯;其四,具有创新与创业的意识和能力。如果认同这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那么,教师就完全能有的放矢地落实到每天的校园生活中。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习惯其实是一个人储存在身体内的一种力量,一个人有了好习惯,他每天就可以得到利息;一个人有了坏习惯,他可能要终身付出利息。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习惯。从行为到习惯形成的过程,也就是素质教育一步步落实的过程。

学生习惯的养成需要体验、熏陶、引导,在此过程中还可能出现反复。作为教师,需要不断寻找学生终身发展需要的关键素质,并千方百计加以培养,使其成为习惯。

有人说,当学生走出校门,他们所带走的最重要的东西并不是知识,而是这所学校给他留下的信念、习惯和能力,而这些,并不是用一张张试卷就能衡量的。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素质教育就是从培养学生一个个良好的习惯做起。


相关文章

  • 盖伦生平简介
  • 盖伦生平简介 盖伦(Galen), 希腊名Γαληνός, Galēnos,拉丁名Aelius Galenus 或Claudius Galenus,古罗马最伟大的医生, 于公元129年9月22日出生于帕加马(Pergamon),小亚细亚北部 ...查看


  • 大宋朝第一美女茂德帝姬为什么会死的那么惨
  • 大宋朝第一美女茂德帝姬为何会死的那么惨 茂德帝姬赵福金 茂德帝姬赵福金,今天的人们或许对她很陌生,其实帝姬就是公主的意思,这位,茂德帝姬就是北宋末年宋徽宗的第四个女儿,宋徽宗多才多艺,也是创意无穷,他嫌公主这和称号不吉利,于是就改公主为帝姬 ...查看


  • 中国人才研究会三十年优秀团队---- 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简介
  • [附件一] :本专业委员会主要业绩简介 [附件二] :海峡两岸联手合著<超常人才教育丛书>简介 [附件三] :超常人才全人教育新理念简介 [附件一] : 本专业委员会主要业绩简介 一.引言 :成立了---休眠了---激活了 本专 ...查看


  • 语文应该这样学
  • 语文应该这样学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一直有块心病难除:一届届高中学生辛辛苦苦地学语文,语文老师也辛辛苦苦地教课文.出练习.编试卷.作批改.搞讲评,苦口婆心地反复指导,结果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却越来越小. 其实一代代的教育家,特别是语文教育家 ...查看


  • 北京大学2010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推荐学生名单
  • 附:北京大学 2010 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推荐学生名单(来源:北大招生网) 校 学 地 区 中学 长 生 姓 姓 名 名 刘 彭 芝 刘頔,理科学生,15 岁完成纪实文学<阳光正浓--奔儿头的精华>,该 ...查看


  • 给校长的建议
  • 理论LILUN理论世界 给校长的建议 □肖 在文明世界中,校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职位.这是社会进步方面发挥因为在现代国家,教育在经济发展. 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置身于建设现代国家的努力之中,您能够成为校长,是一种幸运,是一种福分,是 ...查看


  • 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
  • 在认真总结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基础上,学校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三中领导班子深入调研,采取谈话.发放征求意见表等方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此次民主生活会召开之前,领导班子成员又结合分管工作,广泛征求全体教 ...查看


  • 值日校长阶段工作总结
  • 值日校长阶段工作总结 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值日校长工作开展一段时间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各位值日校长本着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了值日校长工作,共接待校长助理40位,收回校长助理一日工作记录反馈单35份,对学校各方面 ...查看


  • 关于编制[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10点建议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已经颁布实施,我省正在按照中央部署,编制<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我省〈教育规划纲要〉),这对于我省未来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具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