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水资源论证上岗培训的意义
按照水利部17号令的规定,从事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技术人员,应当取得上岗培训证书。这既是全面提高队伍素质的需要,也是贯彻中央治水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由水利部组织的全国第二十二期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上岗培训班于10月15日在郑州正式开班。来自全国拥有甲级、乙级资质单位的管理领导和技术骨干共121人参加了培训。
在培训开班会上,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陈晓军助理巡视员结合我国水资源论证制度的管理工作实际及前二十一期的培训经验,分析了当前我们从事水资源论证工作面临的局势和承担的任务,从法律依据、必要性和目的三个方面阐述了此次上岗培训的重要性,对如何通过培训来规范我们的管理水平及业务技能提高的重要性作了精辟论述,特别强调了要通过学习认识到水资源论证上岗培训从规范阶段转向发展阶段,从过去的普及阶段转向新的提高阶段,不断提高全国水资源从业人员规范管理、依法从业、科学配置的业务技能及综合素质。最后对参培学员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一是集中精力认真学习。上岗培训是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的重要手段。二是理论联系实际,加深理解,增强能力。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工作能力和决策水平,更好地履行本职工作职责。三是共同研讨、共同提高。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是一项新制度,还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和提高。
此次培训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在全国培养大批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硬的管理骨干和技术骨干,提高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水平,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培训内容主要有:《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法规及有关文件汇编》、《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试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技术标准汇编》、《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培训教材》等。19日培训结束后,还针对所培训内容进行了结业考试。
对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进行科学论证,是新水法确立的重要制度,也是近年来国务院反复强调需要重点加强的领域之一。通过接受这几天的紧张培训,让我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方面得到了加深,也学到一些新的水资源论证管理知识与从业技能,也找到了一些新的学习理念,打开了新的工作思路,深感受益:
理解了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上岗培训是加强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实施的客观需要。现如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为适应水资源管理保护形势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定,我国自2002年开始,建立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自2002年5月《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水利部15号令)正式实施以来,水利部相继颁布了《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管理办法(水利部17号令)》(试行),出台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审查工作管理规定》、《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评审专家工作章程》,
制定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业务范围划分方案》。从事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技术人员取得上岗培训证书,这既是全面提高队伍素质的需要,也是贯彻中央治水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更是加强提高政策水平、业务素质的论证工作队伍建设,是促进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科学利用和有效保护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生态恶化问题的迫切需要。
水资源论证和管理工作,是政府主管部门和论证从业单位科学决策的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围绕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强对新观念、新知识、新方法的学习,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一方面是观念上个转变,正确认识国情、省情、市情与水情的关系,树立科学发展观。要在科学认识自然的基础上,正确认识水情,全面科学分析水情,摒弃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观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另一方面树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科学观。掌握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的核心是资源配置,科学合理地界定用水户的水使用权。在水资源配置中,自觉实践新的治水思路,学会运用新的治水观念和方法,分析解决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实际问题。把握正确的方法和技术路线。水资源论证不同于以往的前期设计和勘探工作,也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水文学方面的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它是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多种水源科学配置、讲求用水高效、突出科学保护而建立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制度,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和专业知识的学习,
全面掌握论证制度的精髓,领会技术路线和基本要求,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决策能力。
18日上午,参加培训的学员,根据三年来对水资源论证工作的实践经验,结合工作实践,畅所欲言,共同交流了我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亟待完善的地方,本着为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促进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事业献计献策。
通过参加“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上岗培训”的学习,使我加深了对新时期治水新思路和方针政策的理解,基本掌握建了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的工作要求,决心把学到的知识和观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坚持把学到的知识充分运用于实践,不断提高工作能力。
理解水资源论证上岗培训的意义
按照水利部17号令的规定,从事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技术人员,应当取得上岗培训证书。这既是全面提高队伍素质的需要,也是贯彻中央治水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由水利部组织的全国第二十二期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上岗培训班于10月15日在郑州正式开班。来自全国拥有甲级、乙级资质单位的管理领导和技术骨干共121人参加了培训。
在培训开班会上,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陈晓军助理巡视员结合我国水资源论证制度的管理工作实际及前二十一期的培训经验,分析了当前我们从事水资源论证工作面临的局势和承担的任务,从法律依据、必要性和目的三个方面阐述了此次上岗培训的重要性,对如何通过培训来规范我们的管理水平及业务技能提高的重要性作了精辟论述,特别强调了要通过学习认识到水资源论证上岗培训从规范阶段转向发展阶段,从过去的普及阶段转向新的提高阶段,不断提高全国水资源从业人员规范管理、依法从业、科学配置的业务技能及综合素质。最后对参培学员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一是集中精力认真学习。上岗培训是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的重要手段。二是理论联系实际,加深理解,增强能力。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工作能力和决策水平,更好地履行本职工作职责。三是共同研讨、共同提高。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是一项新制度,还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和提高。
此次培训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在全国培养大批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硬的管理骨干和技术骨干,提高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水平,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培训内容主要有:《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法规及有关文件汇编》、《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试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技术标准汇编》、《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培训教材》等。19日培训结束后,还针对所培训内容进行了结业考试。
对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进行科学论证,是新水法确立的重要制度,也是近年来国务院反复强调需要重点加强的领域之一。通过接受这几天的紧张培训,让我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方面得到了加深,也学到一些新的水资源论证管理知识与从业技能,也找到了一些新的学习理念,打开了新的工作思路,深感受益:
理解了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上岗培训是加强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实施的客观需要。现如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为适应水资源管理保护形势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定,我国自2002年开始,建立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自2002年5月《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水利部15号令)正式实施以来,水利部相继颁布了《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管理办法(水利部17号令)》(试行),出台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审查工作管理规定》、《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评审专家工作章程》,
制定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业务范围划分方案》。从事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技术人员取得上岗培训证书,这既是全面提高队伍素质的需要,也是贯彻中央治水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更是加强提高政策水平、业务素质的论证工作队伍建设,是促进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科学利用和有效保护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生态恶化问题的迫切需要。
水资源论证和管理工作,是政府主管部门和论证从业单位科学决策的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围绕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强对新观念、新知识、新方法的学习,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一方面是观念上个转变,正确认识国情、省情、市情与水情的关系,树立科学发展观。要在科学认识自然的基础上,正确认识水情,全面科学分析水情,摒弃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观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另一方面树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科学观。掌握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的核心是资源配置,科学合理地界定用水户的水使用权。在水资源配置中,自觉实践新的治水思路,学会运用新的治水观念和方法,分析解决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实际问题。把握正确的方法和技术路线。水资源论证不同于以往的前期设计和勘探工作,也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水文学方面的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它是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多种水源科学配置、讲求用水高效、突出科学保护而建立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制度,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和专业知识的学习,
全面掌握论证制度的精髓,领会技术路线和基本要求,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决策能力。
18日上午,参加培训的学员,根据三年来对水资源论证工作的实践经验,结合工作实践,畅所欲言,共同交流了我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亟待完善的地方,本着为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促进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事业献计献策。
通过参加“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上岗培训”的学习,使我加深了对新时期治水新思路和方针政策的理解,基本掌握建了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的工作要求,决心把学到的知识和观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坚持把学到的知识充分运用于实践,不断提高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