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起跑后的加速跑

作者:王广春

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09期

  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识码:A

  起跑后的加速跑是指起跑蹬离起跑器后即进入加速跑阶段。其任务是在最短的距离内尽快发挥速度,不断地加大步长和步频,顺利转入途中跑的过渡阶段,其技术与途中跑有明显的区别。鉴于当前对短跑技术的研究多偏重于途中的跑或起跑,教学训练中对加速跑技术又来引起足够重视好状况,笔者仅从理论上对加速跑的技术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以正确合理的加速跑技术应用于教学训练,促进跑的加速能力和速度水平的提高。

  1 加速跑的准备

  加速跑与蹲踞式起跑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相辅相成。起跑是加速跑的准备和前奏,加速跑的技术与加速能力,又直接体现了起跑的效果。加速跑前的心理准备和动作准备主要体现在起跑时的心理状态和预备动作上。

  1.1 心理准备

  短跑属于极限强度的运动,不仅内脏器官和运动器官要使出极大的能量,而且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之中,所以必须消除紧张心理,起跑前以深呼吸进行调整是非常必要的。另外,精神要高度集中,因为短跑是比速度的项目,0.1S甚至0.01S对运动员取胜都是互关重要的。无论任何客观原因引起注意力分散,都是会引起运动员反应速度加长,起动速度减慢。实践证明,精神集中在鸣枪和起运动作上,较之单纯的集中在鸣枪信号上,效果要好得多。

  1.2 动作准备

  预备姿势正确,主要体现在身体重心位置适当和两腿膝关节角度上。两腿大小腿形成合理夹角,才能使起动动作获得一触即发的最佳效果。

  预备动作是起跑和起跑后加速度的准备,技术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起跑速度和加速跑技术。合理的预备姿势应该是。

  1.2.1 两腿大小腿夹角是关键技术,前膝角90°~120°,后膝角120°~130。因为120°左右是爆发式用力的最佳角度,这是国外专家经过几千名运动员测定的结果,后腿处于一触即发的合理角度,首先蹬离起跑器,而前腿因所处的位置和条件的关系,膝角有一个由小变大的过程,腿蹬伸的较充分,作用在起跑器上的时间也比较长。

  1.2.2 身体重心高度要适当,臀部稍高于肩0.10-0.20m,才能保证支撑反作用力有效地通过身体重心,身体重心太高会形成后蹬角度过大,影响加速跑速度的发挥。

  2 加速跑技术分析

  蹬离起跑器后,第一步着地即进入加速阶段,距离25m左右,其技术是大幅度的摆臂与爆发式用力后蹬相结合,尽量缩短支撑时间,促进两腿的快速交替,步幅逐步加大,动作频率逐步加快,支撑时间逐步缩短,而腾空时间逐步加长,一旦人体获得一定的初速度后,就通步抬上体,采用摆动式跑法。

  在蹬离起跑器后,第一、二、三步开始形成加速,第一步最短,一般为4脚半长,身体姿势大约与地面形成45°角。躯干的前倾是运动员加速的直接结果,也是身体向前运动的需要。无论哪一项体育运动,起动时都要充分完成两个动作,一个是屈膝下蹲,拉长伸肌群,积蓄力量,为起动做好准备,二个是上体前倾,缩小后蹬角度,使支撑反作用力度更加向前,增加水平分力,形成加速的最佳状态,为保持身体的适度前倾,摆腿与摆臂动作应重点强调向前,否则就会形成身体的过早抬起。

  起跑后第一步不易过大,着地点应在身体重心投影点附近,因为着地点前面着地,支撑反作用力是向后的,会形成制动。另外要特别强调的是第一步不能有任何停顿,否则就会影响加速动作的连续性和速度的发挥。

  起跑后的最初几步,摆动腿着地的,膝关节仍保持最大的弯曲度,小腿与地面的夹角成锐角。这样才能保证快速移过支撑点,进入后蹬,为加快步频和缩短支撑时间,创造有利条件。所以,在加速阶段,速度的取得主要靠后蹬。

  在加速跑阶段,人体要摆脱静止状态,获得初速度,需要爆发式用力来克服人体的质量惯性。从加速跑的最初几步支撑腿、髋、膝、踝关节角度变化,可看出其做功状态。在着地支撑阶段,髋、膝、踝关节角度大致相同,约为90°~100°,在蹬伸阶段,髋关节角度变化最大,增加70°左右,而膝、踝关节仅增加40°左右。这时髋关节肌群做功,明显大于膝、踝关节肌群,所以起跑后的加速跑阶段最初几步,显然是髋关节的肌肉做功起主要作用。随着速度的加快,髋部肌群的作用逐步减少,而控制上、下肢协调动作的腰部作用逐步加大。同时,膝、踝关节的肌力作用明显增大,据有关资料证明,短跑运动腱将的骶屈肌肌力达221kg左右,大腿伸肌群肌力达150kg左右。所以短跑运动员的肌肉力量要均衡发展,不仅要重视髋部大肌群的力量训练,也应该重视踝关节等小肌肉群的力量训练。

  加速跑阶段,步长变化是有规律的增长,后腿蹬离起跑器后的第一步步长为3脚半至4脚长,第二步约为4脚至4脚半长,以后的步长变化,每步以半个脚掌的长度逐步增加,至加速跑段结束,步长可达7脚半至升8脚长,接近途中跑的步长。如果运动员在加速跑阶段,出现重复步或一步大、一步小的现象则属于技术问题或两腿力量不一致。

  加速跑阶段,身体姿势由前倾较大而逐步抬起上体,身体姿势逐步恢复正常,进入途中跑。身体姿势前倾,积极的一面是有利于起动和最初的加速度,增大水平分力,克服重力的阻力作用;消极的一面是影响摆动腿的前摆和带动同侧骨盆向前,影响步长,同时身体前倾会压迫支撑腿,使其支撑时间加长,影响动作频率。另外,也会造成动作紧张,消耗过多能量,影响后程跑速。所以我们应尽量利用其积极的一面,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起动最初的加速时,要有较大的身体最前倾姿势,一旦人体获得一定的初速度后,就逐步抬起上体,以便尽早地过渡到摆动式步伐。这样也可以早些消除动作紧张,使加速跑的动作比较放松,不过分消耗能量并使加速跑和途中跑技术衔接自然连贯。

  3 加速跑的技术特点

  综上所述,加速跑的技术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a.最初阶段身体保持较大前倾,以克服静止状态的惯性,增加水平分力,头不要过早抬起,以免造成上体过早抬起,而后随着步长的加大,步频的加快逐步抬起上体,以消除动作的紧张,放松、自然地转入途中跑。

  b.步长逐步加大。随着上体逐步抬起和支撑时间的缩短,腾空时间的加长,摆腿幅度加大,步长逐步加大,一般在10步之内步长增加0.10-0.15m,接近一级水平的运动员,第1步步长可达2m以上。

  c.速度逐步加快。随着上体逐步抬起,支撑时间缩短,频率逐步加快,步长逐步加大而使速度加快。一般一级以上水平的短跑运动员,起跑后10m,速度接近9m/s,20m处达10m/s,30m处可达10.5m/s,加速跑结束时,速度可达最高速度的95%。

  d.逐步增加后蹬角度。随着上体逐步抬起和步长加大,后蹬角度由45°左右增至50°左右。

  e.加速跑段速度的取得主要靠后蹬,应缩短典型的加速跑的距离,尽快过渡到摆动式跑法继续加速,使整个加速跑阶段比较轻松,途中跑衔接自然。

  f.两脚着地点的轨道则开始沿着两条相距不宽的直线跑进,逐渐合拢到沿一直成两侧跑型。

  g.加速跑结束,应顺惯性“自然跑进”1~2步,以消除紧张,顺惯性自然跑进时,不应降低跑速,而是为途中跑进一步发挥速度和高速跑进创造良好条件。

作者介绍:王广春(1968-),男,湖南衡阳人,郴州师专体育系,讲师。湖南 彬州 423000

作者:王广春

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09期

  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识码:A

  起跑后的加速跑是指起跑蹬离起跑器后即进入加速跑阶段。其任务是在最短的距离内尽快发挥速度,不断地加大步长和步频,顺利转入途中跑的过渡阶段,其技术与途中跑有明显的区别。鉴于当前对短跑技术的研究多偏重于途中的跑或起跑,教学训练中对加速跑技术又来引起足够重视好状况,笔者仅从理论上对加速跑的技术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以正确合理的加速跑技术应用于教学训练,促进跑的加速能力和速度水平的提高。

  1 加速跑的准备

  加速跑与蹲踞式起跑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相辅相成。起跑是加速跑的准备和前奏,加速跑的技术与加速能力,又直接体现了起跑的效果。加速跑前的心理准备和动作准备主要体现在起跑时的心理状态和预备动作上。

  1.1 心理准备

  短跑属于极限强度的运动,不仅内脏器官和运动器官要使出极大的能量,而且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之中,所以必须消除紧张心理,起跑前以深呼吸进行调整是非常必要的。另外,精神要高度集中,因为短跑是比速度的项目,0.1S甚至0.01S对运动员取胜都是互关重要的。无论任何客观原因引起注意力分散,都是会引起运动员反应速度加长,起动速度减慢。实践证明,精神集中在鸣枪和起运动作上,较之单纯的集中在鸣枪信号上,效果要好得多。

  1.2 动作准备

  预备姿势正确,主要体现在身体重心位置适当和两腿膝关节角度上。两腿大小腿形成合理夹角,才能使起动动作获得一触即发的最佳效果。

  预备动作是起跑和起跑后加速度的准备,技术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起跑速度和加速跑技术。合理的预备姿势应该是。

  1.2.1 两腿大小腿夹角是关键技术,前膝角90°~120°,后膝角120°~130。因为120°左右是爆发式用力的最佳角度,这是国外专家经过几千名运动员测定的结果,后腿处于一触即发的合理角度,首先蹬离起跑器,而前腿因所处的位置和条件的关系,膝角有一个由小变大的过程,腿蹬伸的较充分,作用在起跑器上的时间也比较长。

  1.2.2 身体重心高度要适当,臀部稍高于肩0.10-0.20m,才能保证支撑反作用力有效地通过身体重心,身体重心太高会形成后蹬角度过大,影响加速跑速度的发挥。

  2 加速跑技术分析

  蹬离起跑器后,第一步着地即进入加速阶段,距离25m左右,其技术是大幅度的摆臂与爆发式用力后蹬相结合,尽量缩短支撑时间,促进两腿的快速交替,步幅逐步加大,动作频率逐步加快,支撑时间逐步缩短,而腾空时间逐步加长,一旦人体获得一定的初速度后,就通步抬上体,采用摆动式跑法。

  在蹬离起跑器后,第一、二、三步开始形成加速,第一步最短,一般为4脚半长,身体姿势大约与地面形成45°角。躯干的前倾是运动员加速的直接结果,也是身体向前运动的需要。无论哪一项体育运动,起动时都要充分完成两个动作,一个是屈膝下蹲,拉长伸肌群,积蓄力量,为起动做好准备,二个是上体前倾,缩小后蹬角度,使支撑反作用力度更加向前,增加水平分力,形成加速的最佳状态,为保持身体的适度前倾,摆腿与摆臂动作应重点强调向前,否则就会形成身体的过早抬起。

  起跑后第一步不易过大,着地点应在身体重心投影点附近,因为着地点前面着地,支撑反作用力是向后的,会形成制动。另外要特别强调的是第一步不能有任何停顿,否则就会影响加速动作的连续性和速度的发挥。

  起跑后的最初几步,摆动腿着地的,膝关节仍保持最大的弯曲度,小腿与地面的夹角成锐角。这样才能保证快速移过支撑点,进入后蹬,为加快步频和缩短支撑时间,创造有利条件。所以,在加速阶段,速度的取得主要靠后蹬。

  在加速跑阶段,人体要摆脱静止状态,获得初速度,需要爆发式用力来克服人体的质量惯性。从加速跑的最初几步支撑腿、髋、膝、踝关节角度变化,可看出其做功状态。在着地支撑阶段,髋、膝、踝关节角度大致相同,约为90°~100°,在蹬伸阶段,髋关节角度变化最大,增加70°左右,而膝、踝关节仅增加40°左右。这时髋关节肌群做功,明显大于膝、踝关节肌群,所以起跑后的加速跑阶段最初几步,显然是髋关节的肌肉做功起主要作用。随着速度的加快,髋部肌群的作用逐步减少,而控制上、下肢协调动作的腰部作用逐步加大。同时,膝、踝关节的肌力作用明显增大,据有关资料证明,短跑运动腱将的骶屈肌肌力达221kg左右,大腿伸肌群肌力达150kg左右。所以短跑运动员的肌肉力量要均衡发展,不仅要重视髋部大肌群的力量训练,也应该重视踝关节等小肌肉群的力量训练。

  加速跑阶段,步长变化是有规律的增长,后腿蹬离起跑器后的第一步步长为3脚半至4脚长,第二步约为4脚至4脚半长,以后的步长变化,每步以半个脚掌的长度逐步增加,至加速跑段结束,步长可达7脚半至升8脚长,接近途中跑的步长。如果运动员在加速跑阶段,出现重复步或一步大、一步小的现象则属于技术问题或两腿力量不一致。

  加速跑阶段,身体姿势由前倾较大而逐步抬起上体,身体姿势逐步恢复正常,进入途中跑。身体姿势前倾,积极的一面是有利于起动和最初的加速度,增大水平分力,克服重力的阻力作用;消极的一面是影响摆动腿的前摆和带动同侧骨盆向前,影响步长,同时身体前倾会压迫支撑腿,使其支撑时间加长,影响动作频率。另外,也会造成动作紧张,消耗过多能量,影响后程跑速。所以我们应尽量利用其积极的一面,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起动最初的加速时,要有较大的身体最前倾姿势,一旦人体获得一定的初速度后,就逐步抬起上体,以便尽早地过渡到摆动式步伐。这样也可以早些消除动作紧张,使加速跑的动作比较放松,不过分消耗能量并使加速跑和途中跑技术衔接自然连贯。

  3 加速跑的技术特点

  综上所述,加速跑的技术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a.最初阶段身体保持较大前倾,以克服静止状态的惯性,增加水平分力,头不要过早抬起,以免造成上体过早抬起,而后随着步长的加大,步频的加快逐步抬起上体,以消除动作的紧张,放松、自然地转入途中跑。

  b.步长逐步加大。随着上体逐步抬起和支撑时间的缩短,腾空时间的加长,摆腿幅度加大,步长逐步加大,一般在10步之内步长增加0.10-0.15m,接近一级水平的运动员,第1步步长可达2m以上。

  c.速度逐步加快。随着上体逐步抬起,支撑时间缩短,频率逐步加快,步长逐步加大而使速度加快。一般一级以上水平的短跑运动员,起跑后10m,速度接近9m/s,20m处达10m/s,30m处可达10.5m/s,加速跑结束时,速度可达最高速度的95%。

  d.逐步增加后蹬角度。随着上体逐步抬起和步长加大,后蹬角度由45°左右增至50°左右。

  e.加速跑段速度的取得主要靠后蹬,应缩短典型的加速跑的距离,尽快过渡到摆动式跑法继续加速,使整个加速跑阶段比较轻松,途中跑衔接自然。

  f.两脚着地点的轨道则开始沿着两条相距不宽的直线跑进,逐渐合拢到沿一直成两侧跑型。

  g.加速跑结束,应顺惯性“自然跑进”1~2步,以消除紧张,顺惯性自然跑进时,不应降低跑速,而是为途中跑进一步发挥速度和高速跑进创造良好条件。

作者介绍:王广春(1968-),男,湖南衡阳人,郴州师专体育系,讲师。湖南 彬州 423000


相关文章

  • 初中蹲踞式起跑及起跑后的加速跑
  • 初中蹲踞式起跑及起跑后的加速跑(3-1) 上课教师: 2015年3月 蹲踞式起跑及起跑后的加速跑教学设计(3-1)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蹲踞式起跑及起跑后的加速跑"为教材教学内容,以游戏活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贯彻新课 ...查看


  • [蹲踞式起跑及起跑后的加速跑]教学设计
  • <蹲踞式起跑及起跑后的加速跑>教学设计 黄图盛中学 郑仲喜 一.指导思想: 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引领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心理 ...查看


  • 蹲踞式起跑及起跑后的加速跑的教案
  • 蹲踞式起跑及起跑后的加速跑的教案 任课教师: 年级: 任课教师:粟姸 媚 年级: 年级 人数 七 教学类容:蹲距式起跑及起跑后的加速跑 教学类容:蹲距式起跑及起跑后的加速跑 认知目标:学生知道短跑时起跑的正确身体姿势和要求: 技能目标: 学 ...查看


  • 短跑的教学方法
  • 短跑的教学方法 (一).简介短跑项目的发展概况和技术组成.锻炼价值以及难.重点: (二).各技术环节的讲解和示范: (三).学习直道途中跑技术 1.学习原地摆掮练习:原地--引进走动--跑动中 2.中速跑60-30m ×2: 3.加速跑30 ...查看


  • 短跑周训练计划
  • 短跑周训练计划(注:素质练习每天都要) 提高最大速度跑能力的练习: 1.定时跑 30-60m,3-4次×(2-3)组 2.短距离接力 2人×50米或4人×50米,3-4次×(2-3)组 3.让距离追赶跑 60-100米 3-5次×3组 4. ...查看


  • 短跑的速度训练
  • 短跑运动员速度的有效训练 速度是短跑运动员最重要的身体素质.高校业余训练存在时间无法保证.训练条件差等特点,如何提高短跑速度,笔者根据多年教学.训练实践经验及有关资料,从几方面总结分述如下: 一.提高起跑时的反应速度和起动速度 短跑起跑时反 ...查看


  • 蹲踞式起跑及起跑后的加速跑
  • 蹲踞式起跑及起跑后的加速跑 教学设计 一. 指导思想 本课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参与运动,从而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通过练习使学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和价值. 二. 教与学过程的设计 本课教学从学 ...查看


  • [短距离跑]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 <短距离跑>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引导学生自主学 ...查看


  • 短跑技术教学教案
  • 短跑技术教学教案(一) 教学 内容 短跑: 跑的专门性练习, 直道途 中跑技术 知识传 授目标 能力培 养目标 情感教 育目标 重点 难点 课型 实践 场地 器材 田径场 1. 学习短跑直道途中跑技术,让学生建立短跑技术概念. 2. 学习短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