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上网之度,营造未来之赢
——关于黄石市民对中小学生上网的调查报告
(□教育信息与技术学院0903班)
【前言】
中国乃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互联网业借助这庞大的人群,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中国有4000万家中小型企业,300万个门户网站。网名数量已经增长到4亿,而且还在不断增长,而这些网民大多数都是8—30岁的年龄段,其中中小学生占了其中一大部分的比例。随之问题也逐渐出现,中小学生上网的问题日趋得到了人们的关注。
随着新课改的要求,很多学校要求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但中小学生是否合理利用了网络资源呢。很多家长看待这个问题有不同的态度。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大学副校长褚健呼吁应大力鼓励中小学生使用网络,缩短与发达国家的知识鸿沟。鉴于中国当前各地网络普及程度的巨大差异,促进中小学生上网值得鼓励。但前提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给中小学生使用网络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资源环境。解决中小学生上网问题,“堵不如疏”,关键在于“度”的把握。根据有关机构的研究结果显示,当前我国不同地区城乡青少年之间在信息通信技术的获得上还存在着较大差距,青少年之间的数字鸿沟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普及而日益明显。那么在市民眼中他们对下一代网络使用的关注度是怎么样的呢。对此我们展开了《 关于黄石市民对中小学生上网看法的调查》,针对这次调查我发现了一些中小学生用网的一些问题,引申思考了在上网方面如何教育下一代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 中小学生 市民 看法 影响 发展
一调查现状
1名词解释:新课改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课改”的全称,建国以后课改已有过好多次。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目前各地中小学生正处于新课改阶段。
2调查原因
目前网络技术日趋发达,家庭电脑也得到了普及,很多中小学生很早就接触了电脑,然而网络的庞大体系和多样的信息库是否影响着这一代的中小学生,很多学生借助电脑学习,查阅资料,开阔视野。然而也有很多学生借助电脑来玩游戏,聊天。那么中小学生接触网络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黄石市民对待中小学生上网问题的重视度和关心程度又有多少呢。
为了解除这些疑惑,我们开展了《关于黄石市民对中小学生上网看法》的调查,调查范围是黄石市,调查对象是黄石市民。
二、调查方法和过程
调查时间:7月15日—7月21日
调查地点:黄石市区
调查方式:问卷法 访谈法 文献法
问卷回收率: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300份回收率:100%
本次调查针对访谈的结果,针对性的拟定问卷,在黄石地区对市民进行问卷为主的调查。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 黄石市民眼中中小学生上网情况
1)对待中小学生上网的态度
如图数据分析可见,市民不支持中小学生上网占了56.8%这一相当大的比例,38.2%的市民则选择支持,从这两个数据还有我们在发放问卷时候市民的反应可以看出,中小学生上网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黄石市民的高度重视。而仍然存在极少数人的不关心。
2)市民身边中小学生上网的状况
从表中不难发现在市民周围的中小学生85.4%接触网络,而其中的44.6%经常的上网。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61.1%的市民也表示学生小学阶段就可以接触网络。34.6%的市民还是认为应该在初中等孩子较大一些有自制力的时期再开始接触网络。而42.5%则认为学生应该高中或高中以后接触网络。
那么中小学生上网又是受哪些人群的影响最大呢,
同学家庭成员社会人士
从这道题我们看出61.1%的市民
认为是同学之间的影响,学生学习生活中互相接触互相影响。而23.9%认为是家庭成员影响最大。与中小学生接触最多的人群就是学生和家长,学生在学校和家庭时间生活最长,不难看出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善0204060
数据表明
48.2%的市民认为学生沉迷网络耽误学习的原因在于家长的监督不到位,55%的市民则认为是因为网吧的违规经营。网吧给人们提供了良好的上网场所,但是由于他们的违规经营,允许未成年进入网吧,这样未成年上网成瘾,而且接触了社会上不良人士。也有24.6%的认为是
学校的管理制度不完善。29.6%认为是孩子学习压力过重,产生了抵抗情绪。看来为了减少学生沉迷网络这个现象,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家庭和学校教育机关监督好,才能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那么中小学生接触网络又是为什么呢
,
50.7%的市民认为是因为中小学生自制力差
而随波逐流。30.7%市民认为他们是为了打发时间。中小学生阶段的学习不是很紧张,课程也不是很多,所以有很多时间又自己安排,但是市民发现大多数同学用于上网。而仅仅8.2%的市民认为他们上网时因为学习要求。跟数据分析,学生上网用于学习是少数的。
10.4%的市民认为中小学生上网时为了逃避现实。看来还是存在一部分中小学生没有活在现实社会中,他们需要家长和社会上的人拉一把,要知道活在虚拟世界是不真实的。
而在多选题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些中小学生上网的人群中上网用于聊天、看电影、玩游戏的同学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重。用于看新闻的仅仅占了7.5%。新闻报纸上也曾反映,现在的学生极度不关心国家大事,把自己的精力都投放在了玩上。
上网的途径有很多,不局限在用电脑。那么市民怎样看待中小学生用手机上网的问题呢。如
无所谓
缓解学习压力
有影响但不是很严重
严重影响学习
020406080
图分析
显而易见57.5%的市民认为,中小学生用手机上网严重影响了学习,现在科技发展速度猛烈,很多小学生就拥有手机了,在我身边就有很多中小学生每天都聊天,现在手机又增强了农场牧场等功能,更加耗费了大量的课余时间。有30.7的市民认为有影响但是不严重。看来学生玩手机多少对自己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影响。
8.6%市民认为手机上网可以缓解压力。
(二)新课改的背景下,网络对中小学生发展的问题
众所周之新课改之风已经吹遍了全国各地,应学习需求学校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
而对待这一现象,43.2%的市民认10%为学生可以有效的利用资源,利于学习,如果要是在学校的监督的情况下学习,那么可以反映出用网络进行学习是可取的,但是每个人的自制力是不同的,19.3%的市民认为这个学习方法增加了学生上网的借口,很多同学以上网学习为借口,玩游戏。浪费了时间和精力。27.5%的市民认为这个方法增加了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目前很多同学一有不会的问题就直接百度或者查阅资料,他们节约了解决问题的时间,却忽略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过程。时间长了,便产生了依赖性。也有10%的市民表示不清楚。
无论是上网玩游戏、查阅资料还是学习,对中小学生都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好的或坏的影响。今后不从事网络方面的
工作,无所谓
受网上不良信息的影
响,易误入歧途
适应信息时代的快速发
展
020406080
61.8%的市民认为中小学生上网时适应时代快速发
展的表现,的确,现在很多领域都涉及到了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但是36 . 4%的市民认为中小学生过早的接触网络会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容易误入歧途。看来对于中小学生接触网络这个问题真的要把握好度,才能有利于中小学生的发展。仅有1.8%市民表示今后学生不会从事网络方面的工作,无所谓。
四、建议与对策
从这次问卷调查的结果看来中小学生上网的问题已经引起了黄石市民的高度重视,根据本人的分析和走访的情况结合,不仅在中小学生上网的问题上,黄石市民对中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问题也有很大的关注度。学生的成长是受很多因素制约着的。关心下一代的发展是现在的热点问题,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
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全面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为基本目标,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国家培养下一代的精神可以看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要求是很高的,那么我们就需要重视每一步的落实。下面我根据这次调查的结果提出几点关于中小学生接触网络及其影响发展的几点建议
1、控制网吧开放对象,控制中小学生在校、家的上网上时间
在上面的调查结果分析中,已经清楚的反映出,中小学生上网成瘾是由于周围的人和环境的影响,而提供上网场所的违规经营的网吧是最大的祸患,建议加强对黑网吧的打击和消除,对网吧的管理制度需要有严格的规定。首先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上网环境。其次要控制中小学生的上网时间,这就需要学校和家长的互相配合,和沟通。在走访中部分市民表示家长表示把孩子放在学校是比较放心的,而且家长们也经常和学校老师保持沟通。但也有一部分市民表示有的家长过于溺爱孩子,过于放纵学生。这样反而害了学生。看来把握学生上网的度是非常重要的。
2、学校开展关于青少年接触网络的一系列讲座,家长积极配合。
中小学生之所以上网成瘾,原因在于不清楚网络对自己的好处和坏处,过于沉溺网络反而害了自己。这就需要学校做大力宣传,举出各种因沉溺上网的问题少年,让中小学生有要适度上网的观念。如果从小就培养学生健康上网的好习惯,就会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3、学校开展更多精彩的课余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充满热情的置身于生活中。 中小学生的课余时间比较多,之所以选择上网游戏,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打发时间。如果学校适当的增加学生的课余活动,开展知识竞赛等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又增强了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远离网络。
五结语
中国的发展迅速,下一代的发展不容忽视,这就需要广大人民的重视,从身边做起。中小学生在利用网络给他们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增长知识的同时,也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侵害.要解决此问题,首先,要让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合理、规范获取网络信息资源;其次,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强网络管理,加大对不良信息提供者的打击力度,规范信息服务市场的运作方式,重视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网络法制观念的教育,同时,建立一些更适合于青少年学生使用的网站;第三,教师、家长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上网,在利用网络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
发展.
把握上网之度,营造未来之赢
——关于黄石市民对中小学生上网的调查报告
(□教育信息与技术学院0903班)
【前言】
中国乃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互联网业借助这庞大的人群,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中国有4000万家中小型企业,300万个门户网站。网名数量已经增长到4亿,而且还在不断增长,而这些网民大多数都是8—30岁的年龄段,其中中小学生占了其中一大部分的比例。随之问题也逐渐出现,中小学生上网的问题日趋得到了人们的关注。
随着新课改的要求,很多学校要求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但中小学生是否合理利用了网络资源呢。很多家长看待这个问题有不同的态度。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大学副校长褚健呼吁应大力鼓励中小学生使用网络,缩短与发达国家的知识鸿沟。鉴于中国当前各地网络普及程度的巨大差异,促进中小学生上网值得鼓励。但前提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给中小学生使用网络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资源环境。解决中小学生上网问题,“堵不如疏”,关键在于“度”的把握。根据有关机构的研究结果显示,当前我国不同地区城乡青少年之间在信息通信技术的获得上还存在着较大差距,青少年之间的数字鸿沟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普及而日益明显。那么在市民眼中他们对下一代网络使用的关注度是怎么样的呢。对此我们展开了《 关于黄石市民对中小学生上网看法的调查》,针对这次调查我发现了一些中小学生用网的一些问题,引申思考了在上网方面如何教育下一代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 中小学生 市民 看法 影响 发展
一调查现状
1名词解释:新课改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课改”的全称,建国以后课改已有过好多次。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目前各地中小学生正处于新课改阶段。
2调查原因
目前网络技术日趋发达,家庭电脑也得到了普及,很多中小学生很早就接触了电脑,然而网络的庞大体系和多样的信息库是否影响着这一代的中小学生,很多学生借助电脑学习,查阅资料,开阔视野。然而也有很多学生借助电脑来玩游戏,聊天。那么中小学生接触网络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黄石市民对待中小学生上网问题的重视度和关心程度又有多少呢。
为了解除这些疑惑,我们开展了《关于黄石市民对中小学生上网看法》的调查,调查范围是黄石市,调查对象是黄石市民。
二、调查方法和过程
调查时间:7月15日—7月21日
调查地点:黄石市区
调查方式:问卷法 访谈法 文献法
问卷回收率: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300份回收率:100%
本次调查针对访谈的结果,针对性的拟定问卷,在黄石地区对市民进行问卷为主的调查。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 黄石市民眼中中小学生上网情况
1)对待中小学生上网的态度
如图数据分析可见,市民不支持中小学生上网占了56.8%这一相当大的比例,38.2%的市民则选择支持,从这两个数据还有我们在发放问卷时候市民的反应可以看出,中小学生上网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黄石市民的高度重视。而仍然存在极少数人的不关心。
2)市民身边中小学生上网的状况
从表中不难发现在市民周围的中小学生85.4%接触网络,而其中的44.6%经常的上网。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61.1%的市民也表示学生小学阶段就可以接触网络。34.6%的市民还是认为应该在初中等孩子较大一些有自制力的时期再开始接触网络。而42.5%则认为学生应该高中或高中以后接触网络。
那么中小学生上网又是受哪些人群的影响最大呢,
同学家庭成员社会人士
从这道题我们看出61.1%的市民
认为是同学之间的影响,学生学习生活中互相接触互相影响。而23.9%认为是家庭成员影响最大。与中小学生接触最多的人群就是学生和家长,学生在学校和家庭时间生活最长,不难看出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善0204060
数据表明
48.2%的市民认为学生沉迷网络耽误学习的原因在于家长的监督不到位,55%的市民则认为是因为网吧的违规经营。网吧给人们提供了良好的上网场所,但是由于他们的违规经营,允许未成年进入网吧,这样未成年上网成瘾,而且接触了社会上不良人士。也有24.6%的认为是
学校的管理制度不完善。29.6%认为是孩子学习压力过重,产生了抵抗情绪。看来为了减少学生沉迷网络这个现象,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家庭和学校教育机关监督好,才能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那么中小学生接触网络又是为什么呢
,
50.7%的市民认为是因为中小学生自制力差
而随波逐流。30.7%市民认为他们是为了打发时间。中小学生阶段的学习不是很紧张,课程也不是很多,所以有很多时间又自己安排,但是市民发现大多数同学用于上网。而仅仅8.2%的市民认为他们上网时因为学习要求。跟数据分析,学生上网用于学习是少数的。
10.4%的市民认为中小学生上网时为了逃避现实。看来还是存在一部分中小学生没有活在现实社会中,他们需要家长和社会上的人拉一把,要知道活在虚拟世界是不真实的。
而在多选题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些中小学生上网的人群中上网用于聊天、看电影、玩游戏的同学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重。用于看新闻的仅仅占了7.5%。新闻报纸上也曾反映,现在的学生极度不关心国家大事,把自己的精力都投放在了玩上。
上网的途径有很多,不局限在用电脑。那么市民怎样看待中小学生用手机上网的问题呢。如
无所谓
缓解学习压力
有影响但不是很严重
严重影响学习
020406080
图分析
显而易见57.5%的市民认为,中小学生用手机上网严重影响了学习,现在科技发展速度猛烈,很多小学生就拥有手机了,在我身边就有很多中小学生每天都聊天,现在手机又增强了农场牧场等功能,更加耗费了大量的课余时间。有30.7的市民认为有影响但是不严重。看来学生玩手机多少对自己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影响。
8.6%市民认为手机上网可以缓解压力。
(二)新课改的背景下,网络对中小学生发展的问题
众所周之新课改之风已经吹遍了全国各地,应学习需求学校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
而对待这一现象,43.2%的市民认10%为学生可以有效的利用资源,利于学习,如果要是在学校的监督的情况下学习,那么可以反映出用网络进行学习是可取的,但是每个人的自制力是不同的,19.3%的市民认为这个学习方法增加了学生上网的借口,很多同学以上网学习为借口,玩游戏。浪费了时间和精力。27.5%的市民认为这个方法增加了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目前很多同学一有不会的问题就直接百度或者查阅资料,他们节约了解决问题的时间,却忽略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过程。时间长了,便产生了依赖性。也有10%的市民表示不清楚。
无论是上网玩游戏、查阅资料还是学习,对中小学生都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好的或坏的影响。今后不从事网络方面的
工作,无所谓
受网上不良信息的影
响,易误入歧途
适应信息时代的快速发
展
020406080
61.8%的市民认为中小学生上网时适应时代快速发
展的表现,的确,现在很多领域都涉及到了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但是36 . 4%的市民认为中小学生过早的接触网络会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容易误入歧途。看来对于中小学生接触网络这个问题真的要把握好度,才能有利于中小学生的发展。仅有1.8%市民表示今后学生不会从事网络方面的工作,无所谓。
四、建议与对策
从这次问卷调查的结果看来中小学生上网的问题已经引起了黄石市民的高度重视,根据本人的分析和走访的情况结合,不仅在中小学生上网的问题上,黄石市民对中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问题也有很大的关注度。学生的成长是受很多因素制约着的。关心下一代的发展是现在的热点问题,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
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全面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为基本目标,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国家培养下一代的精神可以看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要求是很高的,那么我们就需要重视每一步的落实。下面我根据这次调查的结果提出几点关于中小学生接触网络及其影响发展的几点建议
1、控制网吧开放对象,控制中小学生在校、家的上网上时间
在上面的调查结果分析中,已经清楚的反映出,中小学生上网成瘾是由于周围的人和环境的影响,而提供上网场所的违规经营的网吧是最大的祸患,建议加强对黑网吧的打击和消除,对网吧的管理制度需要有严格的规定。首先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上网环境。其次要控制中小学生的上网时间,这就需要学校和家长的互相配合,和沟通。在走访中部分市民表示家长表示把孩子放在学校是比较放心的,而且家长们也经常和学校老师保持沟通。但也有一部分市民表示有的家长过于溺爱孩子,过于放纵学生。这样反而害了学生。看来把握学生上网的度是非常重要的。
2、学校开展关于青少年接触网络的一系列讲座,家长积极配合。
中小学生之所以上网成瘾,原因在于不清楚网络对自己的好处和坏处,过于沉溺网络反而害了自己。这就需要学校做大力宣传,举出各种因沉溺上网的问题少年,让中小学生有要适度上网的观念。如果从小就培养学生健康上网的好习惯,就会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3、学校开展更多精彩的课余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充满热情的置身于生活中。 中小学生的课余时间比较多,之所以选择上网游戏,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打发时间。如果学校适当的增加学生的课余活动,开展知识竞赛等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又增强了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远离网络。
五结语
中国的发展迅速,下一代的发展不容忽视,这就需要广大人民的重视,从身边做起。中小学生在利用网络给他们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增长知识的同时,也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侵害.要解决此问题,首先,要让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合理、规范获取网络信息资源;其次,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强网络管理,加大对不良信息提供者的打击力度,规范信息服务市场的运作方式,重视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网络法制观念的教育,同时,建立一些更适合于青少年学生使用的网站;第三,教师、家长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上网,在利用网络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