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第九册语文《黄鹤楼送别》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借助课文语言理解诗句意思。
2.技能目标: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古诗。
3. 情感目标:品读文、诗,体会诗文意境和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
教学重、难点:
1. 借助课文语言理解诗句意思, 做到诗文交融。
2. 在品读中体会诗文意境和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
教学准备:
简单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出中心情感“依依惜别”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5课《黄鹤楼送别》,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读懂了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什么情感?能用一个词语来说说吗?
3.课文是怎么通过描写两个好朋友的送别经过来表现两人之间依依惜别之情的呢?
二、学习1、2小节,品味“赏景藏情”
1.自由读1、2小节,边读边注意体会好朋友即将分别时的心情。
2.哪个句子写出了好朋友即将分别时的心情?(出示句子)指名
苏教版第九册语文《黄鹤楼送别》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借助课文语言理解诗句意思。
2.技能目标: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古诗。
3. 情感目标:品读文、诗,体会诗文意境和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
教学重、难点:
1. 借助课文语言理解诗句意思, 做到诗文交融。
2. 在品读中体会诗文意境和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
教学准备:
简单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出中心情感“依依惜别”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5课《黄鹤楼送别》,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读懂了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什么情感?能用一个词语来说说吗?
3.课文是怎么通过描写两个好朋友的送别经过来表现两人之间依依惜别之情的呢?
二、学习1、2小节,品味“赏景藏情”
1.自由读1、2小节,边读边注意体会好朋友即将分别时的心情。
2.哪个句子写出了好朋友即将分别时的心情?(出示句子)指名
相关文章
-
黄鹤楼送别说课稿
黄鹤楼送别说课 一 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 级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 题是走进名著.林冲棒打洪教头是出 自于长篇小说水浒传,少年王冕是出 自于吴敬梓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苏 教版的编委旨在通过本单 ...查看
-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3.感悟 ...查看
-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教学目标
12 唐诗五首教学目标 第1课时 <野望><黄鹤楼>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意,体会情感,背诵诗篇.(重点) 2.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难点) 3.明确写景手法的提问方式,积累写景手法的专业术语.(重难点) ...查看
-
人教版四下诗画送别·教学设计
<诗画送别>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①学生在语文素养积累中已背诵了<赠汪伦>.<赋得古原草送别>.<别董大>.<山中送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 ...查看
-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
语文四年级上册 20 古诗两首 一.教学内容 20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课本页码100--102页,教参页码139- 143 页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生字词,读懂诗句,理解诗意. 2.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 ...查看
-
25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26 黄鹤楼送别 教材分析: <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第九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以"文包诗"的形式再现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诗的创作情境.诗文互照,情景同现,是一篇形式新颖,能培养学生联系 ...查看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说课稿 一.说教学内容: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选自人教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人间真情专题中,是一篇精读课文,为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 ...查看
-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赠汪伦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赠汪伦> 教学设计: <赠汪伦>是一首千古传诵的送别诗.在教学过程中,本课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进行了古诗教学新的尝试,把<大纲>要求掌握的另外6首送别诗,归纳整理,并提供 ...查看
-
怎样教"文包诗"
怎样教"文包诗" 作者:李苏琴 来源:<语文世界(教师版)>2013年第07期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的独创,短文大都编成了一个饶有趣味的小故事,以讲故事的形式,在课文的开头.中间或结尾自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