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挑战丨如何消除与孩子越来越深的代沟?

这是生活书店2017年推送的第132篇文章

孩子和父母两代人之间的冲突在当今社会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父母面对与孩子无意义的争吵,负面情绪的发泄,多半只会加深两代人之间的代沟,其实,面对两代人之间的冲突是有科学有效地解决办法的。

今生生活君要和大家推荐的是德雷克斯家庭挑战系列中的《父母:挑战》,在家庭内部建立民主,以民主的父母之爱给予孩子健康发展的力量和动力。

两代人之间的冲突

文丨[美]鲁道夫·德雷克斯

一位母亲带着十六岁的女儿来进行治疗,她的女儿带有明显的焦虑症状。这位母亲抱怨女儿邋里邋遢,从来不收拾自己的衣服,把自己的东西扔得满屋子都是,并且无视自己应该承担的一切职责。这个女孩需要得到明确的通知,并且经过三番五次的要求和提醒,才会做她份内的家务。在治疗过程中,我明显发现,这个女孩——独生女——在家里娇生惯养,从未被教育过要独立承担责任。我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帮助她意识到并且愿意承担其作为家中一分子所应尽的义务。但是过了没多久,这个女孩反而开始抱怨。她说她的母亲甚至在她有机会做某件事情之前,总是习惯于逼迫和训诫她,她一直都没有承担自己职责的机会。换句话说,她的母亲会阻止她做这些事情,理由是,作为病人,她必然会把事情搞得一团糟。

我把这位母亲请过来,向她解释道,如果她希望女儿整洁有序并且乐于助人的话,她就需要给女儿更多的行动自由。我很确定地告诉她,除非她改变自己对待女儿的行为方式,否则我对此也无能为力。她答应采纳我的建议,给女儿更多管理自己事情的机会。但是我的病人告诉我,家里还是老样子。我和她母亲的谈话就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每当我的病人为自己能够轻松面对生活而提出抗议时,母亲都会强烈反对。最后,我不得不再次把这位母亲请过来,询问她为何在态度方面固执己见。她变得非常激动,并且拒绝承担责任。她坚持认为自己的女儿太古怪、太不可靠,因此不能放任不管。她声称如果她的女儿真的只能依靠自己的话,就一定会毫无秩序,并且把生活弄得一团糟。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之后,我才得以让这位母亲了解到本次治疗的重点所在——这个女孩应当体验到她的邋遢所带来的全部后果。

第二天,我接到病人的一个紧急电话:她的母亲精神崩溃了。这一发展呈现出该问题情境的一个新方面。病人所在的家庭原本拥有一处豪华的居所,但是由于形势所迫不得不缩减开支,搬到了一个比较简单的住处。父亲和正在上大学的女儿整天都活跃于家庭以外的生活,因而这位母亲对家庭幸福所做的贡献变得十分有限,她开始觉得自己不再被需要了。没有她,她的丈夫和女儿也可以生活得很好。随便一个管家就可以取代她的位置——只要她的女儿不再这么无助。很明显,这是她仅剩的唯一价值。她的女儿越笨拙、越邋遢,她自己的价值感就越大。一旦她的孩子学会了自立,她就彻底成了没用和多余的人。当然,她从未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行为背后的动机。当我向她解释了这一切之后,她认识到自己一直以来出于私利维持着女儿的缺点,并且无意识地助长了这些缺点。

自私霸道的爱、对孩子极度焦虑、怀疑孩子的能力、不公平的期望和不合理的要求——父母和孩子之间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在我们这个时代,这种冲突就如同性别之间的冲突一样典型。气质和外表虽有差异,却不足以解释父母和孩子之间为何如此缺乏合作。这些频繁摩擦的背后一定存在更深层的原因。通常来说,是权力之争引发了严重的利益冲突。

如今人们处处都会感受到威胁。个人的经济前景日益不明确,社会地位和政治影响也是如此,因此他的个人重要性经常受到挑战。他痛苦地意识到自己无足轻重地处于一个充满危险和羞辱的世界,所以不停地寻求防御和保护。正因如此,他的爱才会这样自私,并且紧张不安地急于为自己找到一条远离潜在危险的退路。所以他时刻都在关注着任何有可能增强自尊的办法。有什么能比从自己的孩子身上寻求这种确信来得更加自然呢?至少,他期望可以统治孩子们。然而不幸的是,他想错了。孩子也许年幼、弱小、尚未独立,但是如果有人敢冒险与孩子斗智斗勇的话,他很快就会发现,在这场竞赛中,孩子们更能够坚守住自己的阵地。他们从不考虑后果,因此在选择战术时毫不留情。

此外,他们的思维通常比成人更加敏捷、机智,并且有创造力。在意识不到自己意图的情况下,孩子们经过试探和摸索,几乎拥有取之不尽的资源,从中他们可以制定各种各样的作战策略。父母在这场斗争中陷得越深,自己的权威就损害得越重。随着处境变得日益不利,父母只能更加艰苦地战斗,从而维持自己的优越感和个人威望。他们不曾意识到,这样做其实事与愿违。他们仍然在使用一整套早已被证明无效的管教方法,(参考第四章“唠叨”“吹毛求疵”“体罚”。)其原因仅仅是这些方法看起来能够帮助他们在与孩子的斗争中赢得优越感。以前这些方法或许还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帮助父母维持表面的权威;但是,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随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平等,这一方向的努力便是徒劳了。现今,父母对孩子采取错误态度进而引发冲突的动机比以前更加明显。父母的地位,无论在家庭内外,都比以往更加不利,也更不稳固。

然而,更重要的是,如今小家庭日渐普遍化,因此情形变得更加复杂。这加剧了父母的不确定感和焦虑。他们的情感只能倾注在一个或两个孩子身上,他们个人的期望和要求也往往只能由一个孩子去实现。而以前的父母则是将爱和期望分配给一大群孩子。即使那样,其中也有一个孩子,通常是最大的或最小的孩子,可能会承受父母最多的情感。但是总体来说,在一个大家庭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冲突对于单个孩子的影响没有那么明显。孩子们彼此之间相处的时间更多,父母的注意力必须分布得更广。

当然,我们知道,两代人之间的冲突并不仅限于家庭之内,它在商业世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影响也同样明显。年长者觉得后生可畏,而年轻人又觉得自己被轻视。争吵和猜疑、虚荣和怨恨,两代人之间筑起了一道道墙。其结果是,年长者的保守想要阻挡年轻人的活力,年轻一代又希望将年长的绊脚石推到一边,然而年轻人的热情与年长者的谨慎结合起来反而对整个社会更加有益。可是,一旦不再具有年轻时候的品质,年长者就只是被推到了一边。我们无从辨别这些冲突是先从家庭而起,而后向外扩散,还是从外部渗透进了家庭。这两个过程同时发生,并行不悖。人类整体都受困于气馁之中,他们没有认识到人类合作的基本精神,反而掀起了一场追逐个人优越感的疯狂斗争。

对于优越感的追逐导致人们要求孩子达到完美。父母认识不到自身言行的影响,却倾向于放大孩子身上的每个缺点。他们经常贬低孩子,无意识地试图强调自己的能力并表现得高人一等,至少在孩子面前是这样。他们对待其他同伴通常也采取同样的策略。很多人试图通过诋毁和贬低其他人来鼓舞自己受挫的自尊。人们在不经意间很自私地只对其他人的缺点感兴趣,甚至面对自己的孩子也是如此。

文章开头的案例可以用来说明这一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这样的事例绝非罕见,亦非例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做到同时治疗母亲和女儿,治愈后者的神经官能症,同时,在她们之间建立一种新的更好的关系,从而通过另一种方式满足母亲的需要。

本文选自德雷克斯家庭挑战系列《父母:挑战》

新书推荐

《父母:挑战》

作    者:[美] 鲁道夫·德雷克斯 著

花莹莹 译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ISBN: 978-7-80768-192-2

长按扫码,直达购书页面

《婚姻:挑战》

作    者:[美] 鲁道夫·德雷克斯 著

甄颖 译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ISBN: 978-7-80768-190-8

长按扫码,直达购书页面

这是生活书店2017年推送的第132篇文章

孩子和父母两代人之间的冲突在当今社会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父母面对与孩子无意义的争吵,负面情绪的发泄,多半只会加深两代人之间的代沟,其实,面对两代人之间的冲突是有科学有效地解决办法的。

今生生活君要和大家推荐的是德雷克斯家庭挑战系列中的《父母:挑战》,在家庭内部建立民主,以民主的父母之爱给予孩子健康发展的力量和动力。

两代人之间的冲突

文丨[美]鲁道夫·德雷克斯

一位母亲带着十六岁的女儿来进行治疗,她的女儿带有明显的焦虑症状。这位母亲抱怨女儿邋里邋遢,从来不收拾自己的衣服,把自己的东西扔得满屋子都是,并且无视自己应该承担的一切职责。这个女孩需要得到明确的通知,并且经过三番五次的要求和提醒,才会做她份内的家务。在治疗过程中,我明显发现,这个女孩——独生女——在家里娇生惯养,从未被教育过要独立承担责任。我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帮助她意识到并且愿意承担其作为家中一分子所应尽的义务。但是过了没多久,这个女孩反而开始抱怨。她说她的母亲甚至在她有机会做某件事情之前,总是习惯于逼迫和训诫她,她一直都没有承担自己职责的机会。换句话说,她的母亲会阻止她做这些事情,理由是,作为病人,她必然会把事情搞得一团糟。

我把这位母亲请过来,向她解释道,如果她希望女儿整洁有序并且乐于助人的话,她就需要给女儿更多的行动自由。我很确定地告诉她,除非她改变自己对待女儿的行为方式,否则我对此也无能为力。她答应采纳我的建议,给女儿更多管理自己事情的机会。但是我的病人告诉我,家里还是老样子。我和她母亲的谈话就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每当我的病人为自己能够轻松面对生活而提出抗议时,母亲都会强烈反对。最后,我不得不再次把这位母亲请过来,询问她为何在态度方面固执己见。她变得非常激动,并且拒绝承担责任。她坚持认为自己的女儿太古怪、太不可靠,因此不能放任不管。她声称如果她的女儿真的只能依靠自己的话,就一定会毫无秩序,并且把生活弄得一团糟。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之后,我才得以让这位母亲了解到本次治疗的重点所在——这个女孩应当体验到她的邋遢所带来的全部后果。

第二天,我接到病人的一个紧急电话:她的母亲精神崩溃了。这一发展呈现出该问题情境的一个新方面。病人所在的家庭原本拥有一处豪华的居所,但是由于形势所迫不得不缩减开支,搬到了一个比较简单的住处。父亲和正在上大学的女儿整天都活跃于家庭以外的生活,因而这位母亲对家庭幸福所做的贡献变得十分有限,她开始觉得自己不再被需要了。没有她,她的丈夫和女儿也可以生活得很好。随便一个管家就可以取代她的位置——只要她的女儿不再这么无助。很明显,这是她仅剩的唯一价值。她的女儿越笨拙、越邋遢,她自己的价值感就越大。一旦她的孩子学会了自立,她就彻底成了没用和多余的人。当然,她从未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行为背后的动机。当我向她解释了这一切之后,她认识到自己一直以来出于私利维持着女儿的缺点,并且无意识地助长了这些缺点。

自私霸道的爱、对孩子极度焦虑、怀疑孩子的能力、不公平的期望和不合理的要求——父母和孩子之间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在我们这个时代,这种冲突就如同性别之间的冲突一样典型。气质和外表虽有差异,却不足以解释父母和孩子之间为何如此缺乏合作。这些频繁摩擦的背后一定存在更深层的原因。通常来说,是权力之争引发了严重的利益冲突。

如今人们处处都会感受到威胁。个人的经济前景日益不明确,社会地位和政治影响也是如此,因此他的个人重要性经常受到挑战。他痛苦地意识到自己无足轻重地处于一个充满危险和羞辱的世界,所以不停地寻求防御和保护。正因如此,他的爱才会这样自私,并且紧张不安地急于为自己找到一条远离潜在危险的退路。所以他时刻都在关注着任何有可能增强自尊的办法。有什么能比从自己的孩子身上寻求这种确信来得更加自然呢?至少,他期望可以统治孩子们。然而不幸的是,他想错了。孩子也许年幼、弱小、尚未独立,但是如果有人敢冒险与孩子斗智斗勇的话,他很快就会发现,在这场竞赛中,孩子们更能够坚守住自己的阵地。他们从不考虑后果,因此在选择战术时毫不留情。

此外,他们的思维通常比成人更加敏捷、机智,并且有创造力。在意识不到自己意图的情况下,孩子们经过试探和摸索,几乎拥有取之不尽的资源,从中他们可以制定各种各样的作战策略。父母在这场斗争中陷得越深,自己的权威就损害得越重。随着处境变得日益不利,父母只能更加艰苦地战斗,从而维持自己的优越感和个人威望。他们不曾意识到,这样做其实事与愿违。他们仍然在使用一整套早已被证明无效的管教方法,(参考第四章“唠叨”“吹毛求疵”“体罚”。)其原因仅仅是这些方法看起来能够帮助他们在与孩子的斗争中赢得优越感。以前这些方法或许还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帮助父母维持表面的权威;但是,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随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平等,这一方向的努力便是徒劳了。现今,父母对孩子采取错误态度进而引发冲突的动机比以前更加明显。父母的地位,无论在家庭内外,都比以往更加不利,也更不稳固。

然而,更重要的是,如今小家庭日渐普遍化,因此情形变得更加复杂。这加剧了父母的不确定感和焦虑。他们的情感只能倾注在一个或两个孩子身上,他们个人的期望和要求也往往只能由一个孩子去实现。而以前的父母则是将爱和期望分配给一大群孩子。即使那样,其中也有一个孩子,通常是最大的或最小的孩子,可能会承受父母最多的情感。但是总体来说,在一个大家庭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冲突对于单个孩子的影响没有那么明显。孩子们彼此之间相处的时间更多,父母的注意力必须分布得更广。

当然,我们知道,两代人之间的冲突并不仅限于家庭之内,它在商业世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影响也同样明显。年长者觉得后生可畏,而年轻人又觉得自己被轻视。争吵和猜疑、虚荣和怨恨,两代人之间筑起了一道道墙。其结果是,年长者的保守想要阻挡年轻人的活力,年轻一代又希望将年长的绊脚石推到一边,然而年轻人的热情与年长者的谨慎结合起来反而对整个社会更加有益。可是,一旦不再具有年轻时候的品质,年长者就只是被推到了一边。我们无从辨别这些冲突是先从家庭而起,而后向外扩散,还是从外部渗透进了家庭。这两个过程同时发生,并行不悖。人类整体都受困于气馁之中,他们没有认识到人类合作的基本精神,反而掀起了一场追逐个人优越感的疯狂斗争。

对于优越感的追逐导致人们要求孩子达到完美。父母认识不到自身言行的影响,却倾向于放大孩子身上的每个缺点。他们经常贬低孩子,无意识地试图强调自己的能力并表现得高人一等,至少在孩子面前是这样。他们对待其他同伴通常也采取同样的策略。很多人试图通过诋毁和贬低其他人来鼓舞自己受挫的自尊。人们在不经意间很自私地只对其他人的缺点感兴趣,甚至面对自己的孩子也是如此。

文章开头的案例可以用来说明这一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这样的事例绝非罕见,亦非例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做到同时治疗母亲和女儿,治愈后者的神经官能症,同时,在她们之间建立一种新的更好的关系,从而通过另一种方式满足母亲的需要。

本文选自德雷克斯家庭挑战系列《父母:挑战》

新书推荐

《父母:挑战》

作    者:[美] 鲁道夫·德雷克斯 著

花莹莹 译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ISBN: 978-7-80768-192-2

长按扫码,直达购书页面

《婚姻:挑战》

作    者:[美] 鲁道夫·德雷克斯 著

甄颖 译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ISBN: 978-7-80768-190-8

长按扫码,直达购书页面


相关文章

  • 代沟的主要责任在与父母子女参考
  • 1代沟的主要责任在于子女 代沟的主要责任在于子女代沟的主要责任在于子女/父母 论题阐述 论题阐述论题阐述 论题阐述 代沟,简单地说就是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因思想观念上的差距造成的心理距离.就象沟一样,隔开了一代一代的 人,影响两代人之间的理解和 ...查看


  •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课本活动题参考答案
  •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课本活动题参考答案 一. 材料 ①阅读书本P10秀怡的故事,请思考: 1.你认为秀怡有家吗?为什么? 2.我们从中体会到什么道理? 爱是一种责任.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不仅是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规定,不履行抚养义务要受到 ...查看


  • 代沟的主要责任在于父母
  • 代沟的主要责任在于父母 1.相对于孩子,父母是成熟的个体,孩子是不成熟的个体,因此,如果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代沟,责任肯定在于父母. 2.与孩子相比,父母在家庭中处于主导地位,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精神上,因此,父母在处理与孩子之间的关系问题上 ...查看


  • "50""80",如何拉近心灵的距离
  • 可怜天下父母心,做子女的无论何时都不应该忘记,是父母教会我们用筷子.吃东西:是父母教会我们系鞋带.穿衣服--乌鸦尚有反哺之情,父母的爱是需要儿女从心里.从行动上来回报的. "50后"的父母们发现:随着"80&q ...查看


  • 浅谈中学生与父母之间的代沟问题
  • 学术纵横 FAZHAN·XUESHUZONGHENG 浅谈中学生与父母之间的代沟问题 □ 摘 要:孩子进入青少年时期,由 张馗明 己的意见和观点,说出自己的理由,然后双方进行探讨和交流,甚至可以进行 第二,在心理上的差异,父母心理成熟,有主 ...查看


  • [当代大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代沟问题的调查]社会调查报告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关于当代大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代沟问题的调查报告 调查人员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飞行器学院 飞行器设计工程 13062137 谢尚快 飞行器学院 飞行器设计工程 13062103 刘俊文 飞行器学院 飞 ...查看


  • 心的距离,爱的距离
  • 心的距离,爱的距离 当我们和父母发生争执,抱怨父母和我们之间的代沟越来越深时,你是否觉得我们和父母的距离远了?可是,我们每天上学出门前父母的那一声叮咛,夜晚挑灯苦读时桌上那一杯热水又是否被我们忽略?原来,那最遥远的距离,最深的代沟里蕴含的却 ...查看


  • 代沟的主要责任在父母一辩稿
  • 谢谢主席,对方辩友,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 刚刚听了对方辩友的一辩陈词,其中对自己的责任不能正视甚至视而不见,却一味苛求父母.我着实为天下所有父母感到痛心,不知在做各位以为人父母的评委老师是否也有同感!但是我方依然很高兴去纠正对方辩友这种错 ...查看


  • 中学生和父母的关系及交流与沟通调查报告
  • 研究性学习报告 中学生和父母的关系及交流与沟通调查报告 摘要:通过学生与父母沟通状况的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大多数希望与父母成为朋友,并分担父母的心事,但在沟通中常发生冲突.作为子女,要理解父母.尊重父母,作为父母在与子女沟通时应注意一定技巧.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