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空中楼阁]教学设计7

一、教学目的:

1、在景物描写中用两相对应的方法表现景物特点。

2、了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景物描写中两相对应的方法和比喻的手法。

2、难点: 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时数:

阅读课文  一课时

四、教学步骤 :

预习思考题:

1、本文寄托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2、作者对小屋的描写是如何由实而虚,虚实结合的?

词语注释:

俯仰天地: 随宜应付一切。

游目骋怀: 放眼观看, 使人开怀。

绚烂: 灿烂。

柔静: 柔和恬静。

宁谧: 安宁、安静。

缥缈: 形容隐隐约约, 若有若无. 也作飘渺。

作者简介:

李乐薇,江苏人,现代作家。早年肄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后一直在台湾从事文化教育工作。以散文见长,文笔清丽脱俗,语言优美动人,风格柔和温婉而富于感情。\par

解题:

文章题目一语双关: 既指“我”家居的“小屋”建于山上,在烟雾迷朦中,犹如耸入天际的楼阁,又指幻景中的“空中楼阁”,理想中“独立”、“安静”的生活环境。从全文看,这小屋应是虚构的。作者特意让小屋踞于“高高的山坡”上,强调“山路和山坡不便行车”,暗含远离“人境”,“不闻车马暄”之意;文章的最后,作者又特意强调“这空中楼阁占了地利之便,可以省去许多室内设计和其他装饰”,不必养鸟,无需挂画总之,不要人为的“文明”,只要“自然”,表明了作者对超然物外的“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

结构:

第一部分: (1--8自然段)立足小屋之外,看小屋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1、(1--3自然段)写小屋和山的关系。

小屋“点破了山的寂寞”,给山川美景增添了“一点生气,一点情调”。这是立足于山外,是远观,看全景。

2、(4--7自然段)写小屋和树的关系。

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使小屋更显得“含蓄而有风度”。这是立足山上,是近看,看局部。

3、(8自然段)继续写小屋和树的关系。

立足点又移到远远的山下,仰望远观,“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仿佛“凌空而起”,更加“姿态翩然”了。

第二部分: (9--18自然段)立足于小屋,看周围环境和小屋的关系。

1、(9--10自然段)写小屋的花园和山上的云霞。

花园极小,“领土”有限,可是小屋的“领空”却是无限的;花园里繁花绚烂,天上的云霞也如花一样绚烂。

2、(11--12自然段)写小屋的空气和光线。

因为在山上,空气特别清新,而光线则富于变化,富于“浪漫的文学性”。

3、(13--14自然段)写小屋和外界的交通。

小屋在高高的山坡上,只有一条山路和外界交通,环境是“独立的、安静的”。

4、(15--18自然段)写夜晚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

缥缈若“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点明了题意。

写作特点:

虚实结合,由实到虚。

文章前一部分重在自然景物的真实描写,尽管有着丰富的联想、想象,但写的是确确实实的山、树、房屋的形势、情姿。后一部分则重在人对自然景物的感受。明明是极小的“袖珍型”花园,有限的围墙,而“我”却因有无限的“领空”可供“游目骋怀”而陶醉;明明是小屋在“山的怀抱中”,晨暮昏晓光线变化,“我”则以为“如在花蕊中一般”,那“花蕊”会“绽开”,也会“收拢”;明明是“高高的山坡”,崎岖的“山路”,“我”却叫它“幸福的阶梯”,“空中走廊”;夜幕深垂,小屋仍是小屋,“我”却觉得它仿佛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文章就这样由实入虚,将现实的自然景观,融进迷离朦胧的诗一般的意境,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一、教学目的:

1、在景物描写中用两相对应的方法表现景物特点。

2、了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景物描写中两相对应的方法和比喻的手法。

2、难点: 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时数:

阅读课文  一课时

四、教学步骤 :

预习思考题:

1、本文寄托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2、作者对小屋的描写是如何由实而虚,虚实结合的?

词语注释:

俯仰天地: 随宜应付一切。

游目骋怀: 放眼观看, 使人开怀。

绚烂: 灿烂。

柔静: 柔和恬静。

宁谧: 安宁、安静。

缥缈: 形容隐隐约约, 若有若无. 也作飘渺。

作者简介:

李乐薇,江苏人,现代作家。早年肄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后一直在台湾从事文化教育工作。以散文见长,文笔清丽脱俗,语言优美动人,风格柔和温婉而富于感情。\par

解题:

文章题目一语双关: 既指“我”家居的“小屋”建于山上,在烟雾迷朦中,犹如耸入天际的楼阁,又指幻景中的“空中楼阁”,理想中“独立”、“安静”的生活环境。从全文看,这小屋应是虚构的。作者特意让小屋踞于“高高的山坡”上,强调“山路和山坡不便行车”,暗含远离“人境”,“不闻车马暄”之意;文章的最后,作者又特意强调“这空中楼阁占了地利之便,可以省去许多室内设计和其他装饰”,不必养鸟,无需挂画总之,不要人为的“文明”,只要“自然”,表明了作者对超然物外的“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

结构:

第一部分: (1--8自然段)立足小屋之外,看小屋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1、(1--3自然段)写小屋和山的关系。

小屋“点破了山的寂寞”,给山川美景增添了“一点生气,一点情调”。这是立足于山外,是远观,看全景。

2、(4--7自然段)写小屋和树的关系。

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使小屋更显得“含蓄而有风度”。这是立足山上,是近看,看局部。

3、(8自然段)继续写小屋和树的关系。

立足点又移到远远的山下,仰望远观,“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仿佛“凌空而起”,更加“姿态翩然”了。

第二部分: (9--18自然段)立足于小屋,看周围环境和小屋的关系。

1、(9--10自然段)写小屋的花园和山上的云霞。

花园极小,“领土”有限,可是小屋的“领空”却是无限的;花园里繁花绚烂,天上的云霞也如花一样绚烂。

2、(11--12自然段)写小屋的空气和光线。

因为在山上,空气特别清新,而光线则富于变化,富于“浪漫的文学性”。

3、(13--14自然段)写小屋和外界的交通。

小屋在高高的山坡上,只有一条山路和外界交通,环境是“独立的、安静的”。

4、(15--18自然段)写夜晚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

缥缈若“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点明了题意。

写作特点:

虚实结合,由实到虚。

文章前一部分重在自然景物的真实描写,尽管有着丰富的联想、想象,但写的是确确实实的山、树、房屋的形势、情姿。后一部分则重在人对自然景物的感受。明明是极小的“袖珍型”花园,有限的围墙,而“我”却因有无限的“领空”可供“游目骋怀”而陶醉;明明是小屋在“山的怀抱中”,晨暮昏晓光线变化,“我”则以为“如在花蕊中一般”,那“花蕊”会“绽开”,也会“收拢”;明明是“高高的山坡”,崎岖的“山路”,“我”却叫它“幸福的阶梯”,“空中走廊”;夜幕深垂,小屋仍是小屋,“我”却觉得它仿佛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文章就这样由实入虚,将现实的自然景观,融进迷离朦胧的诗一般的意境,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相关文章

  • [我的空中楼阁]教学设计
  • 祝 宇 李朝霞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我的空中楼阁>是台湾作家李乐薇的作品.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令人回味无穷的抒情散文,其多侧面.多角度的取材,定景换点.寄情于景.托物言志的写法,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清新淡雅且富于诗 ...查看


  • [我的空中楼阁]说课稿
  • <我的空中楼阁>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我的空中楼阁>,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教具准备.板书这几个方面进行今天的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课文<我的空中 ...查看


  • [我的空中楼阁]优秀教案
  •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文章主旨,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培养热爱大自然.回归大自然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托 ...查看


  • 我的空中楼阁说课稿 1
  • <我的空中楼阁>说课稿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我的空中楼阁>的教学设设计及其依据,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几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一)课文在教材中的地位和 ...查看


  • 大科技:科学之谜--空中飞屋
  • 施 绣/文 远处一栋别墅被飞碟"绑架"抬走了--怎么办? 别墅被飞碟绑架! 现在的时间是2014年春天,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一群人打算到风景区的一栋别墅旅游度假.但是在远处就看到别墅周围异常,不久,一架飞碟形状的巨大圆盘 ...查看


  • 空中英语课堂伴我成长论文
  • 征文类别:论文类 标 题:小学空中英语课堂伴我成长 姓 名:龚 单 位: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安阳镇居峪完全小学 通信地址: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安阳镇居峪完全小学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丽 0719-7680065 [email protected] ...查看


  • 空中花朵--降落伞的阅读答案
  • 篇一:空中花朵--降落伞的阅读答案 篇二:空中花朵--降落伞的阅读答案 观看跳伞表演十分有趣.降落伞从空中缓缓飘落,好像是一朵盛开的鲜花,特别美丽.那么,降落伞是怎么发明出来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讲一讲法国人卢诺尔曼的故事了. 卢诺尔曼 ...查看


  • 26种垂直农场设计方案
  • 26种垂直农场设计方案:空中农场可自给自足 据国外媒体报道, 据预言, 到2050年全球城市人口的比例将提高到80%.随着城市人口的激增,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研究市内农业技术.然而, 城市的绿化空间本来就极为有限, 不可能再有多余的水平空间 ...查看


  • 供应链竞争优势何在
  • 供应链竞争优势何在? --空中客车的供应链优势研究 14108131 王遐伟 Individual businesses no longer compete as stand-alone entities, but rather as su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