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督导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通过督导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陶金坪乡学校 彭双元

内容提要:学校内部督导是校长对本校教育教学进行控制的一种形式,在专门的督导机构和专职督导者实行一级督一级的逐级督导的同时, 由学校校长根据工作需要组织本校的一些老教师、教研组长和中层干部对学校工作进行内部督导。开展校内教育督导工作, 推动学校工作向前发展, 使学校工作目标更明确, 实施时更有计划性, 使学校工作走上正规化、法制化的道路。同时有利于各部门创造性地工作, 并能及时总结经验, 在工作中加以推广和应用。学校内教育督导是学校内一项全新的工作, 它不同于国家、省、市、县各级督导部门对学校工作的督导。它督导的重点是“督教”和“督学”, 重点是“导”, 重在“导”的效果。要不断使学校内教育督导达到科学、规范, 才能真正推动学校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关键词:

学校内部督导 督导的三个层面“督管”“督教”和“督学”

一、学校内部督导的含义

学校内教育督导是校长对本校教育教学进行控制的一种形式, 是指学校内教育督导组织及其成员根据教育科学理论和国家的教育法规政策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 对各处室、年级组、教研组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进行的监督、检查、评价和指

导, 以促使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学校内教育督导没有专职督导者, 而是由本校的一些老教师、教研组长和中层干部组成的, 它督导的重点是“督管理”“督教师的教”和“督学生的学”。

二、学校内部督导的必要性

从管理体制上讲, 教育事业实行科学管理的保障是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行政系统。“三位一体”的教育行政系统是指教育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三位一体。这里, 教育督导系统是构成健全的教育行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说, 只有决策、执行两系统而没有监督系统, 必然会使教育决策缺乏科学论证, 执行缺乏检查督导。 我国过去学校的教育管理是只重视决策, 执行功能比较单一的管理。决策由校级领导班子完成, 执行由中层职能处室完成。因此常常出现学校领导忙于下达命令、指示, 传达上级会议精神, 而很少照顾到下面如何贯彻执行, 贯彻政策怎么样, 应给予什么样的指导, 这样决策系统很难及时得到信息反馈。而执行系统由于是自己评价自己, 因此常常报喜不报忧, 最终导致决策和执行缺乏科学的依据。因此只有“三位一体”的教育行政系统具有相应的承担机构, 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 教育行政管理才能形成一个功能齐全、结构完整的系统, 才能有效地运转。教育督导就是实施行政监督, 同时兼有信息反馈功能, 在学校教育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三、抓主要环节, 提高“学校内教育督导”的效果

学校内教育督导的全过程应包括计划、执行、检查和总结这四个环节。每个环节在教育督导过程中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真正

达到学校内教育督导的目的, 应该明确目的, 统一思想, 在实效上下功夫; 紧扣计划, 着眼整体, 在结合渗透上多探索。

1. 明确目的, 统一思想, 在实效上下功夫。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 人们往往把学校内教育督导看着是校长派人来“查问题、找岔子、整教师”的, 因此教师常常抱着等查待整、防卫、对抗等消极心态。还有一些教师认为从教育督导中可以为自己捞取好处。其实这两种观点均是错误的。教育督导作为一种现代教育基本制度, 它不仅是监督、评价的角色, 也是研究、倡导的角色和协调、支持的角色。学校内教育督导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这种机制协调学校内外关系, 遵循教育规律, 不断改进和加强学校的各项工作, 提高教育质量。通过这种机制能够督出干劲, 督出成效来。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 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外因是条件, 内因是依据, 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学校内教育督导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校管理者不断改进工作态度和方法, 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使教师不断调整教育教学策略, 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因此学校内教育督导只有通过督导者和被督导者的共同努力, 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 我们在开展督导工作前, 必须做细致扎实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教育法规政策, 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教育科学、管理科学的有关知识。不断提高大家的思想认识, 明确工作目的和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使督导者能客观、公正、科学地开展自己的工作, 使被督导者能认真、积极地参加到这一工作中, 以便使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2. 紧扣计划, 着眼整体, 在结合渗透上多探索。

学校内教育督导在我国还是一项新的工作, 因此必须处理好它与学校日常工作之间的关系, 否则就会成为学校正常工作以外, 又增加的一项任务, 增添了新的麻烦, 使学校各部门产生了应付心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不在学校内教育工作本身, 而是由于对开展这项工作组织得欠妥, 工作方法不甚得法。我们不应把实施学校内教育督导和开展学校其他工作分成两回事, 而应着眼学校工作整体, 有意识地把两者结合起来, 将督导工作融化和贯穿在学校工作的全过程, 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各项管理工作逐步按校内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 纳入依法治校的轨道。这样才能达到两者并轨, 互相促进, 相得益彰。

(1)学校学年计划和学期计划应和校内教育督导计划相结合, 相互渗透。

学校计划的制订应以校内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为标准, 即把各项标准要求分解到各个部门中去, 结合实际情况, 列入工作计划。而各部门制订的计划中也应参照督导评估的指标体系来安排。 在通常情况下教育督导每一年为一个周期, 对学校各部门督导一次, 也就是每学期督导处室、教研组、年级组、学区小学。这些应在学校工作计划和校内教育督导计划中作出详细安排, 避免工作的盲目性的随意性; 同时也避免和其他工作相冲突。

学校管理目标, 教育目标和校内教育督导指标体系实际上是一致的。因此在日常工作中, 我们始终瞄准目标, 这样无论是学校工作检

查, 还是校内教育督导检查, 均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肯定会达到学校既定的目标。

(2)个人自查自评和学校的期终或学年末总体评比相结合。 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应根据学校制订的督导评估标准, 认真工作, 每周一小结, 每月一次总结, 期中期末时结合学校工作进行书面总结, 在总结中发现问题, 在总结中不断提高。而不应把总结当作学校督导者的工作, 应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主动性。学校进行督导工作时, 应充分尊重和结合个人自查自评的结果。只有被督导者的积极参与, 认真配合, 这样的督导工作才能收到实效。

(3)学校督导工作应和学校其他活动统筹兼顾, 结合渗透, 力求实效。

学校每学期难免有这样那样的活动, 如卫生大检查, 创建文明学校、模范学校, 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 对施教区进行公开教学活动等。那么学校可以在进行这些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 开展督导工作。如果在开展其他活动前开展督导工作, 那就为其他活动做好了准备工作; 如果在活动中开展督导工作, 那就可以节省人力、物力、时间; 如果在活动后开展督导工作, 那就可以促进活动成果的保持。无论采取哪一种督导方式均应结合实际情况, 作统筹安排。

(4)督导评估资料的整理与学校档案工作相结合。尽可能按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分类整理检查, 以保证资料内容真、全, 同时应参照学校档案进行督导资料的保管和使用。

总之, 如果这样开展校内教育督导工作, 此项工作就不会游离于

学校正常工作之外, 就不会增加各部门的工作负担而影响学校的正常工作秩序; 这样就会推动学校工作向前发展, 使学校工作目标更明确, 实施时更有计划性, 使学校工作和校内教育督导工作走上正规化、法制化的道路。同时有利于各部门创造性地工作, 并能及时总结经验, 在工作中加以推广和应用。学校内教育督导是学校内一项全新的工作, 它不同于国家、省、市、县各级督导部门对学校工作的督导。它督导的重点是“督教”和“督学”, 重点是“导”, 重在“导”的效果。要不断使学校内教育督导达到科学、规范, 才能真正推动学校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通过督导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陶金坪乡学校 彭双元

内容提要:学校内部督导是校长对本校教育教学进行控制的一种形式,在专门的督导机构和专职督导者实行一级督一级的逐级督导的同时, 由学校校长根据工作需要组织本校的一些老教师、教研组长和中层干部对学校工作进行内部督导。开展校内教育督导工作, 推动学校工作向前发展, 使学校工作目标更明确, 实施时更有计划性, 使学校工作走上正规化、法制化的道路。同时有利于各部门创造性地工作, 并能及时总结经验, 在工作中加以推广和应用。学校内教育督导是学校内一项全新的工作, 它不同于国家、省、市、县各级督导部门对学校工作的督导。它督导的重点是“督教”和“督学”, 重点是“导”, 重在“导”的效果。要不断使学校内教育督导达到科学、规范, 才能真正推动学校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关键词:

学校内部督导 督导的三个层面“督管”“督教”和“督学”

一、学校内部督导的含义

学校内教育督导是校长对本校教育教学进行控制的一种形式, 是指学校内教育督导组织及其成员根据教育科学理论和国家的教育法规政策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 对各处室、年级组、教研组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进行的监督、检查、评价和指

导, 以促使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学校内教育督导没有专职督导者, 而是由本校的一些老教师、教研组长和中层干部组成的, 它督导的重点是“督管理”“督教师的教”和“督学生的学”。

二、学校内部督导的必要性

从管理体制上讲, 教育事业实行科学管理的保障是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行政系统。“三位一体”的教育行政系统是指教育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三位一体。这里, 教育督导系统是构成健全的教育行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说, 只有决策、执行两系统而没有监督系统, 必然会使教育决策缺乏科学论证, 执行缺乏检查督导。 我国过去学校的教育管理是只重视决策, 执行功能比较单一的管理。决策由校级领导班子完成, 执行由中层职能处室完成。因此常常出现学校领导忙于下达命令、指示, 传达上级会议精神, 而很少照顾到下面如何贯彻执行, 贯彻政策怎么样, 应给予什么样的指导, 这样决策系统很难及时得到信息反馈。而执行系统由于是自己评价自己, 因此常常报喜不报忧, 最终导致决策和执行缺乏科学的依据。因此只有“三位一体”的教育行政系统具有相应的承担机构, 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 教育行政管理才能形成一个功能齐全、结构完整的系统, 才能有效地运转。教育督导就是实施行政监督, 同时兼有信息反馈功能, 在学校教育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三、抓主要环节, 提高“学校内教育督导”的效果

学校内教育督导的全过程应包括计划、执行、检查和总结这四个环节。每个环节在教育督导过程中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真正

达到学校内教育督导的目的, 应该明确目的, 统一思想, 在实效上下功夫; 紧扣计划, 着眼整体, 在结合渗透上多探索。

1. 明确目的, 统一思想, 在实效上下功夫。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 人们往往把学校内教育督导看着是校长派人来“查问题、找岔子、整教师”的, 因此教师常常抱着等查待整、防卫、对抗等消极心态。还有一些教师认为从教育督导中可以为自己捞取好处。其实这两种观点均是错误的。教育督导作为一种现代教育基本制度, 它不仅是监督、评价的角色, 也是研究、倡导的角色和协调、支持的角色。学校内教育督导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这种机制协调学校内外关系, 遵循教育规律, 不断改进和加强学校的各项工作, 提高教育质量。通过这种机制能够督出干劲, 督出成效来。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 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外因是条件, 内因是依据, 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学校内教育督导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校管理者不断改进工作态度和方法, 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使教师不断调整教育教学策略, 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因此学校内教育督导只有通过督导者和被督导者的共同努力, 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 我们在开展督导工作前, 必须做细致扎实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教育法规政策, 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教育科学、管理科学的有关知识。不断提高大家的思想认识, 明确工作目的和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使督导者能客观、公正、科学地开展自己的工作, 使被督导者能认真、积极地参加到这一工作中, 以便使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2. 紧扣计划, 着眼整体, 在结合渗透上多探索。

学校内教育督导在我国还是一项新的工作, 因此必须处理好它与学校日常工作之间的关系, 否则就会成为学校正常工作以外, 又增加的一项任务, 增添了新的麻烦, 使学校各部门产生了应付心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不在学校内教育工作本身, 而是由于对开展这项工作组织得欠妥, 工作方法不甚得法。我们不应把实施学校内教育督导和开展学校其他工作分成两回事, 而应着眼学校工作整体, 有意识地把两者结合起来, 将督导工作融化和贯穿在学校工作的全过程, 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各项管理工作逐步按校内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 纳入依法治校的轨道。这样才能达到两者并轨, 互相促进, 相得益彰。

(1)学校学年计划和学期计划应和校内教育督导计划相结合, 相互渗透。

学校计划的制订应以校内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为标准, 即把各项标准要求分解到各个部门中去, 结合实际情况, 列入工作计划。而各部门制订的计划中也应参照督导评估的指标体系来安排。 在通常情况下教育督导每一年为一个周期, 对学校各部门督导一次, 也就是每学期督导处室、教研组、年级组、学区小学。这些应在学校工作计划和校内教育督导计划中作出详细安排, 避免工作的盲目性的随意性; 同时也避免和其他工作相冲突。

学校管理目标, 教育目标和校内教育督导指标体系实际上是一致的。因此在日常工作中, 我们始终瞄准目标, 这样无论是学校工作检

查, 还是校内教育督导检查, 均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肯定会达到学校既定的目标。

(2)个人自查自评和学校的期终或学年末总体评比相结合。 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应根据学校制订的督导评估标准, 认真工作, 每周一小结, 每月一次总结, 期中期末时结合学校工作进行书面总结, 在总结中发现问题, 在总结中不断提高。而不应把总结当作学校督导者的工作, 应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主动性。学校进行督导工作时, 应充分尊重和结合个人自查自评的结果。只有被督导者的积极参与, 认真配合, 这样的督导工作才能收到实效。

(3)学校督导工作应和学校其他活动统筹兼顾, 结合渗透, 力求实效。

学校每学期难免有这样那样的活动, 如卫生大检查, 创建文明学校、模范学校, 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 对施教区进行公开教学活动等。那么学校可以在进行这些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 开展督导工作。如果在开展其他活动前开展督导工作, 那就为其他活动做好了准备工作; 如果在活动中开展督导工作, 那就可以节省人力、物力、时间; 如果在活动后开展督导工作, 那就可以促进活动成果的保持。无论采取哪一种督导方式均应结合实际情况, 作统筹安排。

(4)督导评估资料的整理与学校档案工作相结合。尽可能按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分类整理检查, 以保证资料内容真、全, 同时应参照学校档案进行督导资料的保管和使用。

总之, 如果这样开展校内教育督导工作, 此项工作就不会游离于

学校正常工作之外, 就不会增加各部门的工作负担而影响学校的正常工作秩序; 这样就会推动学校工作向前发展, 使学校工作目标更明确, 实施时更有计划性, 使学校工作和校内教育督导工作走上正规化、法制化的道路。同时有利于各部门创造性地工作, 并能及时总结经验, 在工作中加以推广和应用。学校内教育督导是学校内一项全新的工作, 它不同于国家、省、市、县各级督导部门对学校工作的督导。它督导的重点是“督教”和“督学”, 重点是“导”, 重在“导”的效果。要不断使学校内教育督导达到科学、规范, 才能真正推动学校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相关文章

  • 服装督导工作计划范文(共9篇)
  • 篇一:服装督导工作计划 服装督导工作计划 服装专卖店督导的主要工作: 监督专卖店内所有员工的训练.工作考核.薪资考核和工作热忱. 监督招募和人员保留活动,以维持适当的人力,以使顾客满意活动可热烈专注的执行. 监督专卖店内执行业新产品推出. ...查看


  • 十条关于改进高校督导工作的建议
  • 十条关于改进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建议 段 新(duanxinxyz ) 摘要:教学督导工作是个新生事物,是高校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高校教学质量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为了进一步改进与完善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建议从优化队伍.健全制度 ...查看


  • 2015 年区督导室工作总结
  • 绿园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在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围绕政府教育工作目标和教育行政工作重点,注重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坚持督导评估与服务指导相结合,坚持督政.督教.督学相结合,不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服务教 ...查看


  • 赤峰市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实施办法
  • 赤峰市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实施办法 (试行)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工作的意见>(教督„2012‟9号,以下简称<意见>)和<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实施办法(试行)>(内教 ...查看


  • 对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督导评价三个基本职能的分析
  • 摘要:我国<教育督导条例>提出,应积极构建督政.督学.监测"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教育督导评价体系.在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督导评价要以督政为主.督学为本,开展质量监测.应坚持督政为主,强化乡镇人民政府.县直相关职 ...查看


  • 学校健康教育督导工作计划
  • 2009年秋期学校健康教育督导工作计划 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认真贯彻<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健康意识和疾病预防能力,全面推进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特制定2009年秋期学校健康教育督导工作计划,请 ...查看


  • 关于建立校园安全督导检查长效机制的通知
  • 关于建立校园安全督导检查长效机制的通知 豫政教督[2010]9号 各省辖市.重点扩权县(市)人民政府: 为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和周永康同志在全国综治维稳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及<中央政法委关于迅速加 ...查看


  • 关于开展普通高中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的工作汇报
  • 2013年1月10日 星期四欢迎来访吉林教育督导网! 教育督导督导经验交流 关于开展普通高中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的工作汇报 2012-12-27 09:41:21 来源:吉林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 通化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2012年12月2 ...查看


  •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实施方案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关于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促进学院的教风和学风建设,贯彻 "以评促改, 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 加强对教学过程的动态监控,维护和稳定教学工作秩序,充分调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