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的作用与意义

  【摘要】当今社会人心日益浮躁,而阅读经典,不论是深度阅读还是浅阅读都是对我们人性的熏陶以及灵魂的净化。

  【关键词】阅读;经典;益处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7-241-01

  一、对提升自身修养有极大的帮助

  对提升学生民族文化素养的意义,平心而论,现代学生的一个不足,就是缺失阅读文化方面的知识与修养。缺乏这种阅读修养,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今天,艺术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积极地参加演讲、辩论,阅读报刊杂志,学会收集资料,交流等等。例如,西方文艺复兴的作品、近代世界经典名著、前苏联著名。有助于提高文化修养对提升思想品德素养的重要性。

  二、对现代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文化经典是古代中国人对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巨大作用。一方面滋养了古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另一方面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也产生过重要影响。17至18世纪,西方传教士把一些中国文化典籍介绍到欧洲,引发欧洲出现了空前的“中国热”。一些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如狄德罗、卢梭、霍尔巴赫、孟德斯鸠等人,都曾受惠于中国文化和思想。

  今天,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文化经典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和平崛起的思想基础。

  中国文化经典首先表现了很强的现实性。在《论语・子路》中,孔子就提醒过他的学生,学习经典,是为了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的运用,他指出:“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专对:指担任使节时独自随机应答);虽多,亦奚以为?”魏晋南北朝时的颜之推也说:“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图高谈虚论。”同样表明了注重现实的态度。到了清代,思想家顾炎武更大力倡导经世致用之学,主张“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可以说,积极入世,求真务实,是中国文化经典的底蕴,也是中国文化经典至今仍具有启发性的关键。

  也正是从这种现实性出发,民本思想成为贯穿中国文化经典的一条红线,从《论语》讲“为政以仁”,到《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再到《明夷待访录》对君主专制的批判,都体现了鲜明的民本主义主张,有助于我们今天理解“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治国思想。中国文化经典还表现了很鲜明的包容性。孔子讲“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中庸》也说:“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这个“和”包括和谐、和善、合作等多方面的意义。古代认为,只有和衷共济、同心同德,才能推动社会的前进。

  本着贵和精神,古人追求“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社会关系。《周易》就有“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的主张,而这样的思想与当今世界文化的多元开放趋势也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中国文化经典中对“和”的提倡,可以成为促进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明和谐共存局面形成的思想资源。

  中国文化经典又表现了对自然的亲和态度,这在今天也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众所周知,当今中国正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向工业国跨越。在这一过程中,环境破坏相当严重,资源的短缺与需求的不断扩大的矛盾日益尖锐,而这其实也是世界性的问题。面对这一艰巨的挑战,中国文化经典同样可以给我们丰富的启迪。因为中国古代一向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人是大自然和谐整体的一部分,主张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孟子就指出“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实际上,从夏、商、周以来,历代朝廷都颁布过关于保护山林、水道、植物、鸟兽和鱼类的法律规定,这在世界上都是比较早的,它体现的正是中国文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中国文化经典还有其他有价值的思想,比如对道德修养的倡导、对科学规律的尊重、对艺术审美的探究等等,因此,这是一个取之不尽的思想宝库。

  目前,国际社会矛盾重重,而任何世界性危机的克服,都不可能由某一个国家及某一种文化来独立承担,只有通过各国及各种文化的共同努力,才能创造人类和平共处的美好明天。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也日益加快,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弘扬传统文化,使之实现创造性转化,以适应现实的需要,也是当前中国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就这一点而言,今天的中学生可以说责无旁贷,任重道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通过学习中国文化经典,真正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内涵,才有可能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

  三、阅读经典有利于提高灵魂层次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古人对阅读的情有独钟。其实,对于任何人而言,阅读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读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和《果壳中的宇宙》,畅游在粒子、生命和星体的处境中,感受智慧的光泽,犹如攀登高山一样,瞬间眼前呈现出仿佛九叠画屏般的开阔视野。于是,便像李白在诗中所写到的“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阅读经典可以使我们内心平静,更有修为,更有素质。

  参考文献:

  [1]张鸣.中国人为什么看不起中国人[M].重庆出版社.

  [2]http:∥zhidao.baidu.com/link? url=w8vjXrh7 ubUr-JN8nAHH6111W4aopnhgM2awXstFFyd05y0fh 6R8osfloYcZ5NxQV3-o8h 8qlzFilRxla[DB/OL].

  【摘要】当今社会人心日益浮躁,而阅读经典,不论是深度阅读还是浅阅读都是对我们人性的熏陶以及灵魂的净化。

  【关键词】阅读;经典;益处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7-241-01

  一、对提升自身修养有极大的帮助

  对提升学生民族文化素养的意义,平心而论,现代学生的一个不足,就是缺失阅读文化方面的知识与修养。缺乏这种阅读修养,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今天,艺术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积极地参加演讲、辩论,阅读报刊杂志,学会收集资料,交流等等。例如,西方文艺复兴的作品、近代世界经典名著、前苏联著名。有助于提高文化修养对提升思想品德素养的重要性。

  二、对现代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文化经典是古代中国人对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巨大作用。一方面滋养了古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另一方面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也产生过重要影响。17至18世纪,西方传教士把一些中国文化典籍介绍到欧洲,引发欧洲出现了空前的“中国热”。一些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如狄德罗、卢梭、霍尔巴赫、孟德斯鸠等人,都曾受惠于中国文化和思想。

  今天,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文化经典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和平崛起的思想基础。

  中国文化经典首先表现了很强的现实性。在《论语・子路》中,孔子就提醒过他的学生,学习经典,是为了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的运用,他指出:“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专对:指担任使节时独自随机应答);虽多,亦奚以为?”魏晋南北朝时的颜之推也说:“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图高谈虚论。”同样表明了注重现实的态度。到了清代,思想家顾炎武更大力倡导经世致用之学,主张“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可以说,积极入世,求真务实,是中国文化经典的底蕴,也是中国文化经典至今仍具有启发性的关键。

  也正是从这种现实性出发,民本思想成为贯穿中国文化经典的一条红线,从《论语》讲“为政以仁”,到《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再到《明夷待访录》对君主专制的批判,都体现了鲜明的民本主义主张,有助于我们今天理解“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治国思想。中国文化经典还表现了很鲜明的包容性。孔子讲“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中庸》也说:“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这个“和”包括和谐、和善、合作等多方面的意义。古代认为,只有和衷共济、同心同德,才能推动社会的前进。

  本着贵和精神,古人追求“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社会关系。《周易》就有“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的主张,而这样的思想与当今世界文化的多元开放趋势也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中国文化经典中对“和”的提倡,可以成为促进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明和谐共存局面形成的思想资源。

  中国文化经典又表现了对自然的亲和态度,这在今天也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众所周知,当今中国正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向工业国跨越。在这一过程中,环境破坏相当严重,资源的短缺与需求的不断扩大的矛盾日益尖锐,而这其实也是世界性的问题。面对这一艰巨的挑战,中国文化经典同样可以给我们丰富的启迪。因为中国古代一向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人是大自然和谐整体的一部分,主张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孟子就指出“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实际上,从夏、商、周以来,历代朝廷都颁布过关于保护山林、水道、植物、鸟兽和鱼类的法律规定,这在世界上都是比较早的,它体现的正是中国文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中国文化经典还有其他有价值的思想,比如对道德修养的倡导、对科学规律的尊重、对艺术审美的探究等等,因此,这是一个取之不尽的思想宝库。

  目前,国际社会矛盾重重,而任何世界性危机的克服,都不可能由某一个国家及某一种文化来独立承担,只有通过各国及各种文化的共同努力,才能创造人类和平共处的美好明天。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也日益加快,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弘扬传统文化,使之实现创造性转化,以适应现实的需要,也是当前中国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就这一点而言,今天的中学生可以说责无旁贷,任重道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通过学习中国文化经典,真正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内涵,才有可能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

  三、阅读经典有利于提高灵魂层次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古人对阅读的情有独钟。其实,对于任何人而言,阅读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读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和《果壳中的宇宙》,畅游在粒子、生命和星体的处境中,感受智慧的光泽,犹如攀登高山一样,瞬间眼前呈现出仿佛九叠画屏般的开阔视野。于是,便像李白在诗中所写到的“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阅读经典可以使我们内心平静,更有修为,更有素质。

  参考文献:

  [1]张鸣.中国人为什么看不起中国人[M].重庆出版社.

  [2]http:∥zhidao.baidu.com/link? url=w8vjXrh7 ubUr-JN8nAHH6111W4aopnhgM2awXstFFyd05y0fh 6R8osfloYcZ5NxQV3-o8h 8qlzFilRxla[DB/OL].


相关文章

  • 小学生升初中时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 小学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1.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往返答:对于熬头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讲,是下笔点题,点见于文字章的中间,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导致 ...查看


  • 中考语文阅读全攻略
  • 中考阅读致胜 如何在"中考"中取得"阅读"高分?这是许多老师和同学都在思考的问题.下面30招 从几个方面谈: (一)整体解读15招 1.理解主旨5招 (1)细观眉目(通过研究文章标题或副标题理解文章主 ...查看


  • 怎样提高你的阅读效果
  • 阅读是阅读者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进行加工编码,获得知识意义的活动过程.人类知识的传递大量的是通过阅读活动来实现的.因而,阅读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智力的基础和前提,同时也是人类信息传递的主要途径.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理论的系统掌握和应 ...查看


  • 教师朗读对学生阅读理解的作用
  • 第!!卷第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H2IA5;02=JI0/;5/79AK20099B.BB!##$年%月 :9'!##$L 教师朗读对学生阅读理解的作用 薛爱锋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山西吕梁!) [摘要]通过对比,了解教师朗读对学生 ...查看


  • 文学阅读A
  • 文学阅读A 试卷A (总分100分) 一.判断(每题2分,共10分) 1.文学阅读就是一种从书面言语中获得形象的心理过程.( ) 2.一般说来,阅读身份主要是在现实的阅读活动中形成并体现出来的,因而读者在进入实际阅读活动之前所具有的原来身份 ...查看


  • 广东2013年自考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04579)考试大纲
  • 目 录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 第一节 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第二节 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 第二章 中学语文课程的内容及文本 第一节 中学语文课程的内容的依据及构成 第二节 中学语文课程的 ...查看


  • 标题的含义以及作用
  • 标题的含义以及作用• 综述:一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中心 (一)联系表层含义 内容(词语的含义,点明写作对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二)体会深层含义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象征. 双关等),和文章内容相关的引申义,双关. 二标题的作 ...查看


  • 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体作用略析
  • [摘 要]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着主体作用.本文试从提升学生主体对话能力的角度出发,探讨教师在学生与文本对话能力方面应发挥的主体性作用. [关键词]对话:阅读能力:教师:主体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查看


  •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一
  •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一. 散文的特点 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 形式上:(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