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黄庭坚放在了佛经里

  下午在书店里翻碑帖,发现了陆机的《平复帖》,觉得真是好,每一个笔画都是心情舒展的写意。一转身,又发现黄庭坚的草书,惊艳其云彩一般的布局和走动。最后,又发现黄庭坚的小楷,耳朵里某根弦乐响了一下,是的,我听到了心动的声音。   黄庭坚的好在于,他将墨汁在纸上走动时的感觉和内心打通。尤其是他的行书和草书,将束缚人的节奏完全抛弃,长长的撇和捺像极了尘世间行走的双腿,看上去拟人得很,恨不能一步迈出纸边,去更遥远的地方。   书法最终还是停在意味里。   唐时的馆阁体,那是对人性的束缚,虽然好看,但只是为了公文书写的统一和实用。对于意味,尤其特定在丰富的文人书法里,无一不是打破旧有的格局,用自己的识见、人生况味来书写。   我最近读到了释然居士的字,拙朴,随心,有一股黄庭坚的味道,却又浅尝辄止。   释然先生,熟人称之“释然大师”,他修禅多年,熟读各种佛教经典。但又不止于此,他是哲学从业者。对人类学和社会学也有涉猎,是一个典型的学者。这样的人如果开始练习书法,断不会从唐楷开始。   唐时的字,对于文人来说,一般是轻取,三两笔便掠过,生怕不小心陷入进去,有了匠气。   文人写字,一般只看得上文人,比如陆机,比如钟繇,比如明时的黄道周,又比如黄庭坚。是啊,这些人的字,多数并不规矩,甚至有些失范,但是这些人的字有身世感。   有一次,看到一个女人写文章,说下雨天的时候,看苏东坡的一幅字,眼睛湿润了,想哭。当时便觉得这人矫情了。可是,昨天我看到黄庭坚的草书时,便被打动了,怎么说呢,《花气袭人帖》有一种中年情怀,都说中年人被世俗浸泡得久了,早已经不再敏感,这其实是世人的误解。也只有在世俗中都历练过了,也才最珍惜单纯和善良。   释然居士的字,其实就是黄庭坚所写道的“中年情怀”。   繁琐却充满了生命的密码,这是书法所能传递出的况味。   观释然居士的前后几年的作品,会发现他书写的变化。一开始,释然居士的书写停在一个字上,那便是“释”。既是释放的释,又是解释的释。这和他的从业背景有关,长时间的阅读和人生积累,让他对书法的理解比一些专业书法从业者更在意情绪和意味的表达。释然写《心经》,上下之间的两个字,常常有相互扶持的姿势,又或者,即使是单个字的书写,入笔和收笔都有一些意犹未尽的势能。这些字的形状整体来看还是在追求好看,“将字写得好看”是释然当时下笔时的一个意念。然而,佛经讲究的是我手写我心。这种释放式的书写,纵然也起到了治愈自己的功效,但终究是一种小念头,有执著的元素在里面。   也正是由于写佛经,释然的字渐渐变化。这种变化既有来自心理的内因。一个字写得久了,墨汁在纸上流动的次数多了,多了熟悉,便有了去繁的冲动。也就是说,一个字经过重复地训练,首先是写在纸上,渐渐写在了心里,到最后无论如何写,也不会太难看。那么好了,不必追求好看了。自然,起笔不必费力,收笔也不必讨巧,自然而然即可。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书写,释然居士的一些字幅的墨迹突然变化了。因为不再追求光滑,不再刻意地求字形的好看和笔画的来历,而变得陌生,更听从于他的内心。   很多专业书法家也讲究“以手写心”,他们讲的这四个字的意思也是想说书法要避免刻意地好看与模仿,而独独少了体温。试想一下,一个十岁的孩子,即使有再高的天赋,即使字形模仿得如何肖似,但也写不出一个老年人的心态和趣味。   而现在释然居士的“以手写心”似乎更多的是写自己的内悟。大道自小道来,但却绝尘而去。佛法自一杯茶水始,却也如莲花般开过即逝,无法言说。那么,又该如何用书法的形式来表达个体对佛经的感悟呢。释然的尝试便是从漂亮到随意的转化,这转化到了后来便定下了风格。一个人对某种结构的喜欢,终会定下的。比如释然居士最近的字形,基本是变化了的黄山谷。他喜欢黄庭坚,但又怕靠得太近,就故意远了些。但仍可以看出是在借势。   这就是释然居士书法的“然”字,他努力避开了书法“释放”情绪这一境界,而跃到了“当然”或“必然”的“然”字这里。然,是本来,是本心。他自己起笔名“释然”的时候,自然是想先释而后然。释放了就当然了。   黄庭坚是一个很性情的人,他安静时用小楷抄佛经,郁闷时给友人用狂草写信,又或者抄《史记》来平心静气。总之是一个有棱角的人。看他的帖子也是,每一个字,都长着长长的腿,他似乎想逃离规范他自己的时代。   释然居士避开了黄庭坚的棱角,在字形结体上他往笨拙上用力。他写《菜根谭》里的句子,撇和捺都尽量地左右伸展,而不是向下,这样的结体,便避开了黄山谷的张扬内敛,且多了些隶书的意味。最重要的是,他将字形的上下空间缩小,整体给阅读者的感觉更克制了些,像是佛教里简朴的味道。   又比如他写苏东坡《庐山烟雨》和《题西林壁》,整体字形均向内收紧。相比较之下,《题西林壁》更接近苏东坡的原意,他故意用了侧锋,这样字形看起来便有了方向感,正应了诗中的意思: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论是《菜根谭》的内容,还是苏东坡的绝句,比之释然先生的前期作品,都做了靠近本心,都是释放之后的“然”。   释然居士的“然”,是沉淀过后以手写心境的然。我想到他吟唱佛经时的静心平和,又想到他写下这些内容时思绪的停滞和流动。他的书写,是将多年阅读临摹碑帖的经验化成最为简单的念头,在笔落在纸上时一挥而就。用随心所欲来形容也不为过。   那么,笔在纸上行走时,脑子瞬间闪过的念头,是最为喜欢的音乐,还是经文的意旨,又或者是黄庭坚的书法的格局。这所有的内容杂糅在一起,便有了他自己的书法样式。   私下里,我们都十分尊重释然居士,是因他的生活气场。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对佛教经典的研读,让他有与众不同的场域。他写的《心经》,每一字都是音乐,是晴朗的月夜,是有疗效的安魂药。所以,当他的书写出现变化,我们都觉得惊喜。   他的变化是把心里的某种执著放下了,是他对佛法的感悟又进了一层,又或者是他对美好的认知,又借助于书法获得了表达。   书法说到底是一种表达的方式,它和音乐、绘画一样,都是将自己所经历的生活沉淀成某个形体优美的字,某句闪着光泽的诗句,写下来。   当释然居士从“释”过渡到“然”,当他将黄庭坚的书法的精髓放置到了佛经里,用因果用声色煮得沸腾了,再打捞出来,经过自己的内心,成为他自己的书写方式。我觉得,他找到了自己。   释然居士曾出版过随笔集《卑微者的生存智慧》《赤贫的精神》等著作,他在很早的时候,便开始思考生活在低维度的人的生活方式,这些梳理使得他与泥泞的生活相距很近。而又在同时,他又熟悉各种佛学的经典,用文化研究的方式,使自己入得泥泞又出得莲花。   世间的事,复杂也好,单纯也好,多是他者在自己内心的投射。有人通过唱歌找到自己,有人通过演戏找到自己。而释然居士,通过书法,通过笔墨在纸上行走时的感受找到了自己。这些都是可喜的。

  下午在书店里翻碑帖,发现了陆机的《平复帖》,觉得真是好,每一个笔画都是心情舒展的写意。一转身,又发现黄庭坚的草书,惊艳其云彩一般的布局和走动。最后,又发现黄庭坚的小楷,耳朵里某根弦乐响了一下,是的,我听到了心动的声音。   黄庭坚的好在于,他将墨汁在纸上走动时的感觉和内心打通。尤其是他的行书和草书,将束缚人的节奏完全抛弃,长长的撇和捺像极了尘世间行走的双腿,看上去拟人得很,恨不能一步迈出纸边,去更遥远的地方。   书法最终还是停在意味里。   唐时的馆阁体,那是对人性的束缚,虽然好看,但只是为了公文书写的统一和实用。对于意味,尤其特定在丰富的文人书法里,无一不是打破旧有的格局,用自己的识见、人生况味来书写。   我最近读到了释然居士的字,拙朴,随心,有一股黄庭坚的味道,却又浅尝辄止。   释然先生,熟人称之“释然大师”,他修禅多年,熟读各种佛教经典。但又不止于此,他是哲学从业者。对人类学和社会学也有涉猎,是一个典型的学者。这样的人如果开始练习书法,断不会从唐楷开始。   唐时的字,对于文人来说,一般是轻取,三两笔便掠过,生怕不小心陷入进去,有了匠气。   文人写字,一般只看得上文人,比如陆机,比如钟繇,比如明时的黄道周,又比如黄庭坚。是啊,这些人的字,多数并不规矩,甚至有些失范,但是这些人的字有身世感。   有一次,看到一个女人写文章,说下雨天的时候,看苏东坡的一幅字,眼睛湿润了,想哭。当时便觉得这人矫情了。可是,昨天我看到黄庭坚的草书时,便被打动了,怎么说呢,《花气袭人帖》有一种中年情怀,都说中年人被世俗浸泡得久了,早已经不再敏感,这其实是世人的误解。也只有在世俗中都历练过了,也才最珍惜单纯和善良。   释然居士的字,其实就是黄庭坚所写道的“中年情怀”。   繁琐却充满了生命的密码,这是书法所能传递出的况味。   观释然居士的前后几年的作品,会发现他书写的变化。一开始,释然居士的书写停在一个字上,那便是“释”。既是释放的释,又是解释的释。这和他的从业背景有关,长时间的阅读和人生积累,让他对书法的理解比一些专业书法从业者更在意情绪和意味的表达。释然写《心经》,上下之间的两个字,常常有相互扶持的姿势,又或者,即使是单个字的书写,入笔和收笔都有一些意犹未尽的势能。这些字的形状整体来看还是在追求好看,“将字写得好看”是释然当时下笔时的一个意念。然而,佛经讲究的是我手写我心。这种释放式的书写,纵然也起到了治愈自己的功效,但终究是一种小念头,有执著的元素在里面。   也正是由于写佛经,释然的字渐渐变化。这种变化既有来自心理的内因。一个字写得久了,墨汁在纸上流动的次数多了,多了熟悉,便有了去繁的冲动。也就是说,一个字经过重复地训练,首先是写在纸上,渐渐写在了心里,到最后无论如何写,也不会太难看。那么好了,不必追求好看了。自然,起笔不必费力,收笔也不必讨巧,自然而然即可。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书写,释然居士的一些字幅的墨迹突然变化了。因为不再追求光滑,不再刻意地求字形的好看和笔画的来历,而变得陌生,更听从于他的内心。   很多专业书法家也讲究“以手写心”,他们讲的这四个字的意思也是想说书法要避免刻意地好看与模仿,而独独少了体温。试想一下,一个十岁的孩子,即使有再高的天赋,即使字形模仿得如何肖似,但也写不出一个老年人的心态和趣味。   而现在释然居士的“以手写心”似乎更多的是写自己的内悟。大道自小道来,但却绝尘而去。佛法自一杯茶水始,却也如莲花般开过即逝,无法言说。那么,又该如何用书法的形式来表达个体对佛经的感悟呢。释然的尝试便是从漂亮到随意的转化,这转化到了后来便定下了风格。一个人对某种结构的喜欢,终会定下的。比如释然居士最近的字形,基本是变化了的黄山谷。他喜欢黄庭坚,但又怕靠得太近,就故意远了些。但仍可以看出是在借势。   这就是释然居士书法的“然”字,他努力避开了书法“释放”情绪这一境界,而跃到了“当然”或“必然”的“然”字这里。然,是本来,是本心。他自己起笔名“释然”的时候,自然是想先释而后然。释放了就当然了。   黄庭坚是一个很性情的人,他安静时用小楷抄佛经,郁闷时给友人用狂草写信,又或者抄《史记》来平心静气。总之是一个有棱角的人。看他的帖子也是,每一个字,都长着长长的腿,他似乎想逃离规范他自己的时代。   释然居士避开了黄庭坚的棱角,在字形结体上他往笨拙上用力。他写《菜根谭》里的句子,撇和捺都尽量地左右伸展,而不是向下,这样的结体,便避开了黄山谷的张扬内敛,且多了些隶书的意味。最重要的是,他将字形的上下空间缩小,整体给阅读者的感觉更克制了些,像是佛教里简朴的味道。   又比如他写苏东坡《庐山烟雨》和《题西林壁》,整体字形均向内收紧。相比较之下,《题西林壁》更接近苏东坡的原意,他故意用了侧锋,这样字形看起来便有了方向感,正应了诗中的意思: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论是《菜根谭》的内容,还是苏东坡的绝句,比之释然先生的前期作品,都做了靠近本心,都是释放之后的“然”。   释然居士的“然”,是沉淀过后以手写心境的然。我想到他吟唱佛经时的静心平和,又想到他写下这些内容时思绪的停滞和流动。他的书写,是将多年阅读临摹碑帖的经验化成最为简单的念头,在笔落在纸上时一挥而就。用随心所欲来形容也不为过。   那么,笔在纸上行走时,脑子瞬间闪过的念头,是最为喜欢的音乐,还是经文的意旨,又或者是黄庭坚的书法的格局。这所有的内容杂糅在一起,便有了他自己的书法样式。   私下里,我们都十分尊重释然居士,是因他的生活气场。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对佛教经典的研读,让他有与众不同的场域。他写的《心经》,每一字都是音乐,是晴朗的月夜,是有疗效的安魂药。所以,当他的书写出现变化,我们都觉得惊喜。   他的变化是把心里的某种执著放下了,是他对佛法的感悟又进了一层,又或者是他对美好的认知,又借助于书法获得了表达。   书法说到底是一种表达的方式,它和音乐、绘画一样,都是将自己所经历的生活沉淀成某个形体优美的字,某句闪着光泽的诗句,写下来。   当释然居士从“释”过渡到“然”,当他将黄庭坚的书法的精髓放置到了佛经里,用因果用声色煮得沸腾了,再打捞出来,经过自己的内心,成为他自己的书写方式。我觉得,他找到了自己。   释然居士曾出版过随笔集《卑微者的生存智慧》《赤贫的精神》等著作,他在很早的时候,便开始思考生活在低维度的人的生活方式,这些梳理使得他与泥泞的生活相距很近。而又在同时,他又熟悉各种佛学的经典,用文化研究的方式,使自己入得泥泞又出得莲花。   世间的事,复杂也好,单纯也好,多是他者在自己内心的投射。有人通过唱歌找到自己,有人通过演戏找到自己。而释然居士,通过书法,通过笔墨在纸上行走时的感受找到了自己。这些都是可喜的。


相关文章

  • 佛教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
  • 佛教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 问:佛教传来中国将近两千年,思想体系发展演变成十多个派别,可说是学术成果灿烂辉煌,他对中国的思想文化起过什么样的影响和作用? 答:佛教各宗派学说,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广泛的弘扬,对中国思想界曾起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举宋 ...查看


  • 庐山东林寺导游词3篇
  • [山东导游词] 学习啦编辑:刘园 2016-04-25本文已影响 668人 东林寺建寺者为名僧慧远(334-416年),俗姓贾,山西雁门楼烦(今山西宁武附近)人下面是学习啦为大家带来的庐山东林寺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庐山东林寺导游词范 ...查看


  • 苏轼的诗: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原文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译文 游览蕲水清泉 ...查看


  • 核舟记一句一译
  • <核舟记>一句一译 1.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译:明朝有个手艺特别精巧的人,名叫王叔远,(他)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房屋 ...查看


  • 七年级下册历史重点复习资料
  •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 1.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统一:589年,隋灭陈朝,结束分裂局面,统一中国. 隋文帝治国措施: ①改革政权机构,选拔人 ...查看


  • 语文文言文翻译
  • 晋朝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有一天,他沿着小溪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突然遇见一片桃花林,夹着溪的两岸长达数百步.其中没有别的什么树木,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缤纷.渔人对此感到很惊奇,再向前行进,想要走到桃林尽头.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 ...查看


  • 佛经里的腊八:牧羊女善生供佛乳粥的故事
  • 牧羊女供养乳粥 (图片来源:资料) 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前为太子,舍弃王位,出家修行.先四处参访,后来六年专修苦行,身体虚弱,骨瘦如柴.他认识到苦修不能得道,便决定乞食,增加体力. 清晨时分,菩萨穿好了袈裟,准备到村中乞食.前一天晚上,这里的守 ...查看


  • 四川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历史复习提纲1
  • 川教版七年级下历史复习提纲 第六学习主题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基础考点] 1. 581 2. 589年,隋朝灭掉陈朝统一南北. 3.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4. 618年,李渊和儿子李世民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 ...查看


  •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翻译(10篇)
  •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紧靠着两岸生长有几百步.其中没有其他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渔人感到很惊奇.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林子的尽头是溪流的源头,于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