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标准做好党的十八大精神三进入工作,是当前军队院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的重大政治任务。应从基本要求、基本途径和机制保障等方面进行努力,确保三进入工作扎实有效。 关键词:《概论》课程;十八大精神;三进入 中图分类号:G23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3-0027-02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是全党全军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作为军队院校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必须及时把党的十八大的基本思想、基本观点和基本要求纳入课程教学中,深入推进党的十八大精神“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工作(以下简称三进入)。 一、深入推进党的十八大精神三进入的基本要求 (一)注重统筹协调 在《概论》课程中推进三进入,统筹协调具有重要意义。要从全局和整体上统筹谋划相关工作,避免出现简单重复等问题。要确保教员及时、动态地更新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确保学员全面、系统地把握党的十八大精神,形成十八大精神三进入的合力。 第一,从整体和战略的高度谋划设计。要把做好党的十八大精神三进入作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工程来谋划,作为保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铸魂工程来实施,使其引领和贯穿整个教学工作,确保党的十八大精神真正成为人才培养的纲、学员成长的根。 第二,要结合实际情况,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推进党的十八大精神三进入,必须注重系统学习十八大精神,但又不能不分重点和主次,要针对学员的不同特点和要求,真正把握他们的年龄、经历、心理、需求等特点,合理确定学习内容、形式、目标和要求,不搞“一刀切”。 第三,要在与实践的结合中加以推进,处理好学习理论与解决问题的关系。推进党的十八大精神三进入,只有在走进矛盾、破解难题的过程中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注实践、走进实践将有效提升党的十八大精神三进入的效果,促使学员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把握党的十八大精神。 (二)体现教员的主导地位 提高教学质量,教员是关键。教员的课前准备、授课活动等直接关系着三进入的效果。在《概论》课程中推进三进入,前提是教员对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深刻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必须体现教员的主导地位。 一方面,教员作为三进入工作的主要责任者,要以极大的热情、深厚的感情和强烈的使命感,认真学好十八大精神,原原本本地研读十八大报告,要对其中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观点,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学习,一个观点一个观点地理解,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只有教员研究透、学习好、把握准党的十八大精神,才能引导学员理解十八大精神的实质内涵、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打牢“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思想根基,从而确保三进入工作的顺利进行。 另一方面,教员要充分利用各类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授课能力和授课艺术。教员重在讲重点、教方法、给思路,要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员学习兴趣、启发学员思考。教员只有拥有了坚定的政治信念、深厚的理论功底和高超的授课艺术,才能不断增强《概论》课程教学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吸引力,确保三进入工作的积极效果。 (三)确保学员的主体地位 学员是党的十八大精神三进入的主体,学员对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是检验三进入工作效果的最重要标准。因此,在《概论》课程中推进三进入,必须以学员为中心开展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学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引导学员自设问题、自我解惑、自我提高,使党的十八大精神转换为学员坚定的理想信念、自觉的行为规范和过硬的政治素养;要确立以学员为本的基本理念,充分重视学员的主体性地位,遵循人才成长的特定规律;要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持续关注学员的思想变化,始终紧贴学员的需求和兴趣开展教学,把满足学员的需求和兴趣,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和着眼点,回答和解决好学员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不断提高三进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深入推进党的十八大精神三进入的基本途径 (一)在更新教学内容上下工夫 在《概论》课程中推进三进入,必须坚持“党的创新理论每发展一步,学习研究宣传就跟进一步”的要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从更新教学内容入手,建立起有助于三进入的教学内容体系。 第一,着力构建“精、新、实”的教学内容。要突出党的十八大精神在《概论》课程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及时将党的十八大精神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帮助学员深刻理解、把握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结合学科性质和课程特点,认真制定《概论》课程教学三进入的实施方案,全面更新《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整合优化章节结构和专题设置,确保用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观点、新部署、新战略武装学员头脑;要抓住“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党的十八大主题,围绕“九个深刻领会”构设相关教学内容,引导学员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内涵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二,着力提高学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在加大党的十八大精神内容比例的同时,还要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教学,帮助学员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发展关系以及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发展关系,真正打牢学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第三,着眼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联系部队建设和发展实际,联系院校实际,联系学员实际,适时开设一批重点讲解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专题讲座,作为《概论》课程中推进三进入的重要内容,形成以系统讲授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概论》章节内容为主导,以重点阐述党的十八大基本观点、热点问题的专题讲座为补充的教学内容体系,力求突出重点、学出实效。 (二)在创新教学方法上下工夫 在《概论》课程推进三进入,必须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激发学员内在的学习动力。 第一,从单向灌输式向双向互动式转变。党的十八大精神三进入,不仅要求学员全面了解十八大的基本观点,更要准确把握其中蕴含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因此,做好三进入,必须要改变传统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积极采用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情境式、辩论式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启发学员主动思考问题、表达想法、创新观念,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从而更好地推进三进入工作。 第二,从课堂型教学向实践性教学转变。在《概论》课程中推进三进入,要有意识地将传统的封闭式、课堂型教学向开放式、实践性教学转变,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提升三进入的教学效果。要充分借鉴社会和部队的生动实践、鲜活经验和教学资源,把相关教学活动延伸到社会和部队,使学员走出课堂,走向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掌握理论;通过组织学员现地参观,使学员亲身感受我国改革开放及我军建设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巨大成就,使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帮助学员加深对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第三,从现实授课向网络教学转变。当今时代是网络时代,网络以其便利性、交互性、匿名性等特点深受认可和好评。在《概论》课程中推进三进入,离不开对网络教学方式的重视和利用。要充分利用全军军事训练信息网、全军政工网和校园网的网络平台,积极探索网上教学的方法途径,开辟“教授在线”、“论坛交流”等互动平台,让教员和学员开展对话交流、观点辩论,从而调动学员的学习热情;可在网上建立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资料库,通过“声”、“画” 、“动”等形式,把翔实的资料、丰富的内容展现在学员面前;也可建立网络自学平台,将教员授课提纲、教案和课件全部上网,为学员的学习提供便捷、长期的平台。 (三)在完善教材体系上下工夫 教材是学员学习知识的基本依据,也是教员实施教学的基本参考。没有科学、系统、完善的教材体系,必将影响党的十八大精神三进入的教学效果。要着眼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教材体系,及时做好《概论》课程各类教材的编写和修订工作,充分吸收党的十八大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注重时代性、把握层次性,把党的十八大精神及时编入到相关教材中;同时,要与开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结合起来,确保党的十八大精神进入教材时,不变味、不走样,最大限度地满足三进入教学需要。 三、深入推进党的十八大精神三进入的机制保障 (一)建立责任机制 在《概论》课程中推进三进入,军队院校必须加强领导,建立明确的责任机制,切实把三进入工作,纳入党委的议事日程和工作部署,坚持一级抓一级,以强有力的责任机制,确保三进入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二)建立激励机制 在《概论》课程中推进三进入,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将三进入工作的成效与教学工作评估和党建考核工作结合起来,作为单位和个人立功受奖、晋职晋衔的重要依据,要及时表彰三进入中的优秀教员,大力宣传三进入中的先进典型,从而增强院校及教员做好三进入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建立转化机制 在《概论》课程中推进三进入,关键是解决学员对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真信”、“真懂”、“真用”问题,目的是帮助学员提高用党的十八大精神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注重建立、完善学以致用的转化机制,将党的十八大精神转化为教员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整体跃升,转化为学员听党指挥、履行使命的素质能力,转化为推动部队建设科学发展、提高遂行多样化任务的强大动力。
摘 要:高标准做好党的十八大精神三进入工作,是当前军队院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的重大政治任务。应从基本要求、基本途径和机制保障等方面进行努力,确保三进入工作扎实有效。 关键词:《概论》课程;十八大精神;三进入 中图分类号:G23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3-0027-02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是全党全军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作为军队院校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必须及时把党的十八大的基本思想、基本观点和基本要求纳入课程教学中,深入推进党的十八大精神“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工作(以下简称三进入)。 一、深入推进党的十八大精神三进入的基本要求 (一)注重统筹协调 在《概论》课程中推进三进入,统筹协调具有重要意义。要从全局和整体上统筹谋划相关工作,避免出现简单重复等问题。要确保教员及时、动态地更新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确保学员全面、系统地把握党的十八大精神,形成十八大精神三进入的合力。 第一,从整体和战略的高度谋划设计。要把做好党的十八大精神三进入作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工程来谋划,作为保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铸魂工程来实施,使其引领和贯穿整个教学工作,确保党的十八大精神真正成为人才培养的纲、学员成长的根。 第二,要结合实际情况,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推进党的十八大精神三进入,必须注重系统学习十八大精神,但又不能不分重点和主次,要针对学员的不同特点和要求,真正把握他们的年龄、经历、心理、需求等特点,合理确定学习内容、形式、目标和要求,不搞“一刀切”。 第三,要在与实践的结合中加以推进,处理好学习理论与解决问题的关系。推进党的十八大精神三进入,只有在走进矛盾、破解难题的过程中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注实践、走进实践将有效提升党的十八大精神三进入的效果,促使学员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把握党的十八大精神。 (二)体现教员的主导地位 提高教学质量,教员是关键。教员的课前准备、授课活动等直接关系着三进入的效果。在《概论》课程中推进三进入,前提是教员对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深刻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必须体现教员的主导地位。 一方面,教员作为三进入工作的主要责任者,要以极大的热情、深厚的感情和强烈的使命感,认真学好十八大精神,原原本本地研读十八大报告,要对其中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观点,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学习,一个观点一个观点地理解,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只有教员研究透、学习好、把握准党的十八大精神,才能引导学员理解十八大精神的实质内涵、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打牢“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思想根基,从而确保三进入工作的顺利进行。 另一方面,教员要充分利用各类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授课能力和授课艺术。教员重在讲重点、教方法、给思路,要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员学习兴趣、启发学员思考。教员只有拥有了坚定的政治信念、深厚的理论功底和高超的授课艺术,才能不断增强《概论》课程教学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吸引力,确保三进入工作的积极效果。 (三)确保学员的主体地位 学员是党的十八大精神三进入的主体,学员对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是检验三进入工作效果的最重要标准。因此,在《概论》课程中推进三进入,必须以学员为中心开展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学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引导学员自设问题、自我解惑、自我提高,使党的十八大精神转换为学员坚定的理想信念、自觉的行为规范和过硬的政治素养;要确立以学员为本的基本理念,充分重视学员的主体性地位,遵循人才成长的特定规律;要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持续关注学员的思想变化,始终紧贴学员的需求和兴趣开展教学,把满足学员的需求和兴趣,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和着眼点,回答和解决好学员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不断提高三进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深入推进党的十八大精神三进入的基本途径 (一)在更新教学内容上下工夫 在《概论》课程中推进三进入,必须坚持“党的创新理论每发展一步,学习研究宣传就跟进一步”的要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从更新教学内容入手,建立起有助于三进入的教学内容体系。 第一,着力构建“精、新、实”的教学内容。要突出党的十八大精神在《概论》课程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及时将党的十八大精神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帮助学员深刻理解、把握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结合学科性质和课程特点,认真制定《概论》课程教学三进入的实施方案,全面更新《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整合优化章节结构和专题设置,确保用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观点、新部署、新战略武装学员头脑;要抓住“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党的十八大主题,围绕“九个深刻领会”构设相关教学内容,引导学员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内涵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二,着力提高学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在加大党的十八大精神内容比例的同时,还要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教学,帮助学员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发展关系以及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发展关系,真正打牢学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第三,着眼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联系部队建设和发展实际,联系院校实际,联系学员实际,适时开设一批重点讲解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专题讲座,作为《概论》课程中推进三进入的重要内容,形成以系统讲授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概论》章节内容为主导,以重点阐述党的十八大基本观点、热点问题的专题讲座为补充的教学内容体系,力求突出重点、学出实效。 (二)在创新教学方法上下工夫 在《概论》课程推进三进入,必须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激发学员内在的学习动力。 第一,从单向灌输式向双向互动式转变。党的十八大精神三进入,不仅要求学员全面了解十八大的基本观点,更要准确把握其中蕴含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因此,做好三进入,必须要改变传统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积极采用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情境式、辩论式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启发学员主动思考问题、表达想法、创新观念,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从而更好地推进三进入工作。 第二,从课堂型教学向实践性教学转变。在《概论》课程中推进三进入,要有意识地将传统的封闭式、课堂型教学向开放式、实践性教学转变,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提升三进入的教学效果。要充分借鉴社会和部队的生动实践、鲜活经验和教学资源,把相关教学活动延伸到社会和部队,使学员走出课堂,走向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掌握理论;通过组织学员现地参观,使学员亲身感受我国改革开放及我军建设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巨大成就,使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帮助学员加深对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第三,从现实授课向网络教学转变。当今时代是网络时代,网络以其便利性、交互性、匿名性等特点深受认可和好评。在《概论》课程中推进三进入,离不开对网络教学方式的重视和利用。要充分利用全军军事训练信息网、全军政工网和校园网的网络平台,积极探索网上教学的方法途径,开辟“教授在线”、“论坛交流”等互动平台,让教员和学员开展对话交流、观点辩论,从而调动学员的学习热情;可在网上建立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资料库,通过“声”、“画” 、“动”等形式,把翔实的资料、丰富的内容展现在学员面前;也可建立网络自学平台,将教员授课提纲、教案和课件全部上网,为学员的学习提供便捷、长期的平台。 (三)在完善教材体系上下工夫 教材是学员学习知识的基本依据,也是教员实施教学的基本参考。没有科学、系统、完善的教材体系,必将影响党的十八大精神三进入的教学效果。要着眼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教材体系,及时做好《概论》课程各类教材的编写和修订工作,充分吸收党的十八大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注重时代性、把握层次性,把党的十八大精神及时编入到相关教材中;同时,要与开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结合起来,确保党的十八大精神进入教材时,不变味、不走样,最大限度地满足三进入教学需要。 三、深入推进党的十八大精神三进入的机制保障 (一)建立责任机制 在《概论》课程中推进三进入,军队院校必须加强领导,建立明确的责任机制,切实把三进入工作,纳入党委的议事日程和工作部署,坚持一级抓一级,以强有力的责任机制,确保三进入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二)建立激励机制 在《概论》课程中推进三进入,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将三进入工作的成效与教学工作评估和党建考核工作结合起来,作为单位和个人立功受奖、晋职晋衔的重要依据,要及时表彰三进入中的优秀教员,大力宣传三进入中的先进典型,从而增强院校及教员做好三进入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建立转化机制 在《概论》课程中推进三进入,关键是解决学员对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真信”、“真懂”、“真用”问题,目的是帮助学员提高用党的十八大精神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注重建立、完善学以致用的转化机制,将党的十八大精神转化为教员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整体跃升,转化为学员听党指挥、履行使命的素质能力,转化为推动部队建设科学发展、提高遂行多样化任务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