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降水量线学案
降水是气候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之一 ,降水的考点集中在降水特点归纳描述和降水特点成因分析两个方面,其中难点是降水特点的成因分析。 一.降水的形成
降落到地面的雨、雪、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水量一般用毫米表示。在地图上,用线把降
(4)台风雨
台风活动带来的降水现象,称为台风雨 台风中心气流辐合上升形成降雨 三.降水特点(归纳描述)
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叫做等降水量线。
二.降水的形成必须具备二个条件:
(1)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
(2)发生降温过程并有促使水汽凝结的凝结核;
三.降水的类型
降水的类型大体分为对流雨、台风雨,地形雨和锋面雨四种
(1)对流雨
空气强烈受热,湿热空气膨胀上升到达一定高度,空气中水汽冷却凝结形成的降水,叫做对流雨。赤道地区全年以对流雨为主,其他地区夏季午后也可发生对流雨。 (2)地形雨
暖湿空气在行进途中遇到山地阻挡,被迫沿着山坡爬升。在上升过程中,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降水,叫做地形雨。地形雨多发生在山地的迎风坡。 (3)锋面雨
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中间的交界面叫锋面。在锋面上,暖湿空气被迫抬升到干冷空气上,其中的水汽在抬升过程中冷却凝结形成降水,叫做锋面雨。
降水总量多少
空间分布特点(等降水量线图和空间变化趋势)
例如:我国降水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时间变化特点(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例我国降水特点,夏秋多,冬春少,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
(08全国卷Ⅱ36) D湖泊(图a)的湖面海拔约3 800米,降水资料如图b所示。
(2)归纳D湖沿岸地区的降水特征
答案:年降水量约600(580~620之间皆可)毫米,集中于夏季(1~3月或12月至次年3月)。
四.降水的影响因素
一. 海陆位置
一般来水,距海越近的地区,受海洋的影响较大,距海越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较少;全球的气压带不管是热力原因形成的还是动力原因形成的,高气压带盛行的是下沉气流,在下沉过程中气温不断升高,水汽的饱和含量不断降低,空气越来越干燥,不可能形成降水,多晴朗天气。
如热带沙漠地区,全年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之下,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我国的长江流域盛夏的伏旱天气的形成;南极地区成为少与带;
所以降水分布的普遍规律是沿海多,内陆少。比如我国的降水分布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以及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从东部向西降水逐渐减少等都是受到距海远近的影响。
二. 地形
1. 山脉走向与降水。山脉走向对海洋水汽有阻挡作用和引导作用,如果山脉走向与海洋水汽 来向垂直,就会阻挡水汽的进入,使大陆内侧降水明显减少,
如北美大陆西部,由于科迪勒拉山系南北纵列,与来自太平洋的湿润的西风气流垂直,阻挡了西风的进入,使降水集中在西部海岸,中东部地区就难以受到它的影响了;欧洲西部地区,阿尔卑斯山脉东西走向,与西风气流来向一致,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的进入,降水的分布较广泛,海洋性特征明显。
我国西北地区除了深居内陆外,也因为受到山岭的层层阻挡,海洋水汽难以进入,使其更加干旱。
2.迎风坡、背风坡与降水。海洋湿润气流在运行过程中,如果遇到山脉的阻挡,就会沿着迎风坡上升,在一定的高度上冷却达到过饱和状态,出现凝结降雨,即地形雨,当该气流越过山顶后,在下沉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饱和水汽含量不断降低,出现干热的天气,即雨影区。
山地降水一般比平地多 ,就是因为山地有促使气流上升的条件,而平地没有,降水较少。如南美南段,西部是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形成海洋性气候,东部位于背风坡,降水少,形成独特的沙漠气候;再如我国的福建西部的武夷山降水就要比东部沿海地区多;台湾东部比西部多,海南岛东部比西部多。
其次地势高低对降水的影响。降水在山地一定高度的范围内,是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加,在达到最大降水高度后,随高度的升高降水减少。
如,喜马拉雅山从山脚下与山顶的降水量有明显的差别:开始,随着高度的增加降水增加,到了海拔1000~1500米左右,降水达到最大,而后降水量就随高度增高而减少。
3.地形类型与降水。不同的地形对气流的运行有不同的作用,因此降水的分布也不同。平原地形有利于海洋水汽的进入,带来丰富的水汽,降水面积较广,如我国的东部平原地区,欧洲中部,美国中东部;在山地则迎风坡在一定的高度上降水较多,背风坡较少,河谷地带由于地势低,温度高而降水少,如横断山区;盆地由于地形封闭,周围高山环绕,海洋水汽难以进入,降水也较少,如塔里木盆地;高原因为地势高,海洋水汽也难以爬上高原面形成降水,所以高原上的降水也不多,如东非高原,青藏高原,巴西高原等降水都不多。
三. 气压带
在低气压控制地区,盛行上升气流,上升冷却容易达到过饱和状态,往往会凝结降雨,形成多雨区,如赤道地区,全年处在低气压控制下,终年多雨。
四. 风带
全球的风带包括极地东风带、西风带、信风带,而对降水影响较大的是西风带和信风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把海洋水汽带到大陆形成降水。
根据风带与大陆的关系,又可以分为迎风岸和背风岸,迎风岸常常受到风带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的影响,降水较多,而背风岸的风从陆地吹向海洋空气干燥,降水很少;例如:中纬度的大陆西岸是西风的迎风岸,降水多,如欧洲西部,南北美洲的西部海岸;低纬度的大陆东岸是信风的迎风岸,降水多,如马达加斯加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都与信风有关,而西部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热带草原气候的干季则与信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有关。
五. 季风
在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的性质不同,对降水的影响也不同。夏季风从海洋吹向 陆地,把大量的海洋水汽带到了陆地上,就有可能形成降水天气;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性质是干燥的,一般不会形成降水,天气晴朗。如东亚季风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南亚季风区,在西南季风影响的季节形成雨季,东北季风控制时候形成旱季。
六. 气旋、锋面
特殊的大气运动也是形成降水的重要因素,在气旋控制下,盛行的是旋转上升气流,往往能达到过饱和状态,形成降水,如中纬度地区就多气旋雨,台风、飓风也带来大量的降水;在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交汇地区,往往会形成锋面雨,在锋面附近暖空气上升也会达到过饱和状态,从而形成降水。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就是以锋面雨为主,4、5月份在南部沿海形成暖锋降水,6、7月份在长江流域形成准静止锋降水,7、8月份在华北、东北形成冷锋降水;在副极地也会因为东风和西风相汇而形成极锋,形成锋面雨。
七 洋流
洋流分为寒流和暖流,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欧洲海洋性气候的形成,马达加斯加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都与沿岸暖流有关,而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都与寒流关系密切,南美西海岸的阿塔卡玛沙漠成为世界上最干燥,最狭长,分布纬度最低就是秘鲁寒流的功劳。
八. 下垫面与 人类活动
下垫面在局部地区也会对降水产生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大气中水汽含量来影响的,如果地表植被覆盖率高,或者水面宽广,就会增大蒸发量,空气中湿度增大,从而增加降水量,反之,如果地面的植被破坏,水面减少,空气就会变得干燥,导致降
水减少;在排干沼泽和湖泊的地区,降水也减少,而在森林地区,湖泊和大型水库附近降水明显增多。
人类活动主要是通过改变下垫面的状况来影响降水的,如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修建水库和水利工程,退田还湖,扩大水面和湿地都将会使空气的湿度增加,降水增多;反之,乱砍滥伐,过度放牧,破坏植被,围湖造田,开垦排干沼泽会使空气湿度减小,图中天气现象的成因主要是:( ) A、低压 B、高压 C、暧锋
D、准静止锋 图2 降水减少,气候的大陆性增强。另外,人工降雨也是在干旱季节增加局部地区降水的有效形式。
九.各种因素对降水的综合影响
降水的影响因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降水的多少与分布往往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当
然,影响某个地区的降水因素往往是多方面的,各个因素之间相互发生作用使当地的降水更加复杂,我们在分析的时候要找到其主导因素,还要从综合的角度全面分析,才能搞清某个地区的降水类型和特征;比如欧洲西部的海洋性气候降水特征的形成,就是受到海陆位置、西风、北大西洋暖流、平原与山脉东西走向、地势低平、海岸曲折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等降水量线的应用:
1、等降水量线与其它知识点的联系十分广泛 ①它往往能表明一个地方的气候,比如说: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区分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
区的一条重要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区分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一条重要界线,也能对判定一个地域的气候类型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②能体现出一个地方的地形特点,比如说在一座山的两侧,降水多的是迎风坡,降水少的是北
风坡;还能体现出区域内地形的相对高度的变化;如下题:
例1、乙地等值线密集,主要原因是:( )
A、相对高度变化大 B、地势高
C、西南季风影响大
D、位于背风坡 【解析】从图上我们很容易看出此等值线为等降水量线,等降水量线密集可以体现出相对高度变化大,因此答案为A。第3点会有对等降水量线的疏密程度的一个说明。
③还能体现出一种天气现象的成因,请看下面一个题目:
例2、读“某区域6月15日—7月15日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回答下题
【解析】通过此题,我们可以看出在长江流域在六月下旬以后的一个月内持续性降水超过了一百毫米,最多的区域甚至超过了两百毫米,再根据经纬度我们知道此区域为长江流域,此时应该为梅雨季节,因此我们可以判定答案为D。
④等降水量线还常常与气压带风带以及洋流有着紧密联系,在考题中也常有出现,如如下题 例3、图中海域年降水量较少的原因是:( )
A、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 B、安第斯山脉的影响 C、秘鲁寒流的影响
D、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
【解析】图中海域不是副热带地区因此排除D,如果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图示区域降水会明显增多而不是降水少排除A,安第斯山脉的影响也不会使此海域降水减少,因此只有秘鲁寒流使得该区域降温减湿。
当然等降水量线有联系的运用还有很多,这里只举几个案例加以说明。
2、等降水量线疏密程度意味着什么? 图3
等降水量线的疏密程度与其它等值线一样也有着其特殊的意义,在同一幅地图上,等降水量线越稀疏,表明该区域内的降水量的变化越小,也表明该区域内的地形与地面状况变化较小;而等降水线越密集表表明该区域内的降水量的变化越大,也表明该区域内的地形与地面状况变化较大。比如说例1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个问题
3、等降水量线的延伸方向意味着什么?
⑴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降水自沿海向内陆减少
⑵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一一多雨一侧为迎风坡,少雨一侧为背风坡
例:下图是我国新疆年等降水量线分布状况:A地处于伊犁河谷的天山迎风坡;B地则位于地形封闭的吐鲁番盆地,因此A地降水大于B地。
⑶等降水量线呈封闭曲线——地形或城市“雨岛”影响 例:分析下图200mm等降水量线弯曲的原因
4.如何解有关等降水量线题的一般方法 (1)、看数值:看数值可以得出一地降水量的多少然后根据据此可以判定此区域的气候类型;也可以根据纬度大致相同的不同陆域的降水量差异判定降水量多的往往是更靠近海洋,因为降水量大致与海岸线平行,降水自沿海向内陆减少,如可是海域的话,我们就可据此判定两海域的盐度差异,进而可以判定轮船吃水的深浅;还可以根据降水的较大差异判定山的迎风坡与背风坡。总之看数值要多与其它知识的联系,要注意知识的迁移。如:
例5:台湾海峡的降水量是比较小的,为什么? 【解析】因其处在背风地带,雨影区。 (2)、看疏密程度:等降水量线密集表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地形地势相对复杂,等降水量线稀疏表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小,地形地势相对单一。如例等降水量线比较稀疏就表明此区域是一个平原。
3、看延伸方向:由于降水与地形地势以及地面状况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等降水量线也体现出这种紧密联系,其延伸方向也体现出地形地势及地面状况的不同如例2中的3 个等降水量线的闭合圈就相应的表明三个不同的湖泊(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有着更为湿润的环境。
要探究这类题的考试方向
(1)、多注意区域对比:降水量的差异在不同的区域是有着不同的,因此我们在复习时要多注意不同区域的降水特点,对其形成原因要有着充分而全面的认识。
(2)、多注意一地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由于全球变暖以及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很多地区的降水规律性不再显得那么有规律,一地的降水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加大了。因此对此我们也要多加留意。
(3)、多注意与其它知识点的综合:这类题的新题型每年在不断的创新,知识点的联系也更多,因此同学们在复习要注意多种知识与其联系的可能性。
练习
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
第23—25题
1.甲地和乙地的年降水量分别是(单位:mm/年)
A.>400,>25 B.25 C.>400,
图3是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2一3题。
2.①地降水丰富的原因是
A.位于沿海地区,且有暖流经过 B.处在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C.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D.冷暖气团长期在此地交汇,多锋面雨 3.关于③④⑤所代表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③的长度大于④ B.③的水能资源比⑤丰富 C.③、⑤都流人太平洋
D.⑤是国际河流,④只流经一个国家
中国正在不断加强对南极的考察研究。读“南极地区等降水量线图”。回答4—6题。
4.2005年1月,我国南极考察队经过对南极内陆冰盖的考察,确认南极大陆冰盖的最高点(80°22′00″S,70°21′11″E),这一点位于我国南极长城站(62°12′59″S,58°57′52″W)的 A.东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北方向
5.关于南极地区降水量分布特点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极地区降水从内陆向沿海逐渐减少
B.我国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 年降水量多于长城站地区 C.南极地区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地势高耸,常年为冷高压控制 D.南极地区的降水主要以对流雨为主 6.关于南极地区自然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淡水资源最集中的地区
B.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均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北极地区是 海洋,南极地区是陆地 C.南极地区是地球上风力最大和风暴最多的地区 D.南极地区河流呈放射状分布
下图是某地年等降雨量线示意,完成7—8题。
7.丁地附近海域的洋流可能是
A.加利福尼亚寒流 B.日本暖流 C.东澳大利亚暖流 D.本格拉寒流 8.为使甲地农业生产保持高产稳产,须采取的途径是
A.改良土壤 B.大量使用农药 C.跨流域调水 D.机械化
下图是我国局部地区年等降水量线图(图中虚线表示省级行政区的界线),读图回答9~10题(双项选择)
9.有关甲地的正确说法是
200mm A、年降水量多于400mm B、年降水量少于400mm C、位于祁连山地 D、可能是河套平原
10.离甲地较近的灌溉农业区 A、有塞上江南之称
B、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谷子 C、有第二亚欧大陆桥经过
D、冰雪融水是主要的灌溉水源
11.读图“我国东南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和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
⑴左图为_________________(1、7)月等温线,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⑵比较图中①、②两地的年降水量大小,并分析原因。
⑶比较图中①、③两地的该月平均气温大小,并分析原因。
⑷图中④、⑤两地适合晒盐的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左图中阴影区域农村用能短缺,生活燃料消费结构中,生物能源大约占80%。长期以来,农民对柴薪的消费量大大超过柴薪资源的合理提供量,给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该区域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应如何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答案:1到5 C C B A C 6到10 D,C, C AC,CD
11.(1)7月 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2)1>2,因1为武夷山迎风坡 (3)1
等降水量线学案
降水是气候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之一 ,降水的考点集中在降水特点归纳描述和降水特点成因分析两个方面,其中难点是降水特点的成因分析。 一.降水的形成
降落到地面的雨、雪、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水量一般用毫米表示。在地图上,用线把降
(4)台风雨
台风活动带来的降水现象,称为台风雨 台风中心气流辐合上升形成降雨 三.降水特点(归纳描述)
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叫做等降水量线。
二.降水的形成必须具备二个条件:
(1)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
(2)发生降温过程并有促使水汽凝结的凝结核;
三.降水的类型
降水的类型大体分为对流雨、台风雨,地形雨和锋面雨四种
(1)对流雨
空气强烈受热,湿热空气膨胀上升到达一定高度,空气中水汽冷却凝结形成的降水,叫做对流雨。赤道地区全年以对流雨为主,其他地区夏季午后也可发生对流雨。 (2)地形雨
暖湿空气在行进途中遇到山地阻挡,被迫沿着山坡爬升。在上升过程中,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降水,叫做地形雨。地形雨多发生在山地的迎风坡。 (3)锋面雨
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中间的交界面叫锋面。在锋面上,暖湿空气被迫抬升到干冷空气上,其中的水汽在抬升过程中冷却凝结形成降水,叫做锋面雨。
降水总量多少
空间分布特点(等降水量线图和空间变化趋势)
例如:我国降水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时间变化特点(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例我国降水特点,夏秋多,冬春少,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
(08全国卷Ⅱ36) D湖泊(图a)的湖面海拔约3 800米,降水资料如图b所示。
(2)归纳D湖沿岸地区的降水特征
答案:年降水量约600(580~620之间皆可)毫米,集中于夏季(1~3月或12月至次年3月)。
四.降水的影响因素
一. 海陆位置
一般来水,距海越近的地区,受海洋的影响较大,距海越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较少;全球的气压带不管是热力原因形成的还是动力原因形成的,高气压带盛行的是下沉气流,在下沉过程中气温不断升高,水汽的饱和含量不断降低,空气越来越干燥,不可能形成降水,多晴朗天气。
如热带沙漠地区,全年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之下,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我国的长江流域盛夏的伏旱天气的形成;南极地区成为少与带;
所以降水分布的普遍规律是沿海多,内陆少。比如我国的降水分布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以及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从东部向西降水逐渐减少等都是受到距海远近的影响。
二. 地形
1. 山脉走向与降水。山脉走向对海洋水汽有阻挡作用和引导作用,如果山脉走向与海洋水汽 来向垂直,就会阻挡水汽的进入,使大陆内侧降水明显减少,
如北美大陆西部,由于科迪勒拉山系南北纵列,与来自太平洋的湿润的西风气流垂直,阻挡了西风的进入,使降水集中在西部海岸,中东部地区就难以受到它的影响了;欧洲西部地区,阿尔卑斯山脉东西走向,与西风气流来向一致,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的进入,降水的分布较广泛,海洋性特征明显。
我国西北地区除了深居内陆外,也因为受到山岭的层层阻挡,海洋水汽难以进入,使其更加干旱。
2.迎风坡、背风坡与降水。海洋湿润气流在运行过程中,如果遇到山脉的阻挡,就会沿着迎风坡上升,在一定的高度上冷却达到过饱和状态,出现凝结降雨,即地形雨,当该气流越过山顶后,在下沉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饱和水汽含量不断降低,出现干热的天气,即雨影区。
山地降水一般比平地多 ,就是因为山地有促使气流上升的条件,而平地没有,降水较少。如南美南段,西部是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形成海洋性气候,东部位于背风坡,降水少,形成独特的沙漠气候;再如我国的福建西部的武夷山降水就要比东部沿海地区多;台湾东部比西部多,海南岛东部比西部多。
其次地势高低对降水的影响。降水在山地一定高度的范围内,是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加,在达到最大降水高度后,随高度的升高降水减少。
如,喜马拉雅山从山脚下与山顶的降水量有明显的差别:开始,随着高度的增加降水增加,到了海拔1000~1500米左右,降水达到最大,而后降水量就随高度增高而减少。
3.地形类型与降水。不同的地形对气流的运行有不同的作用,因此降水的分布也不同。平原地形有利于海洋水汽的进入,带来丰富的水汽,降水面积较广,如我国的东部平原地区,欧洲中部,美国中东部;在山地则迎风坡在一定的高度上降水较多,背风坡较少,河谷地带由于地势低,温度高而降水少,如横断山区;盆地由于地形封闭,周围高山环绕,海洋水汽难以进入,降水也较少,如塔里木盆地;高原因为地势高,海洋水汽也难以爬上高原面形成降水,所以高原上的降水也不多,如东非高原,青藏高原,巴西高原等降水都不多。
三. 气压带
在低气压控制地区,盛行上升气流,上升冷却容易达到过饱和状态,往往会凝结降雨,形成多雨区,如赤道地区,全年处在低气压控制下,终年多雨。
四. 风带
全球的风带包括极地东风带、西风带、信风带,而对降水影响较大的是西风带和信风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把海洋水汽带到大陆形成降水。
根据风带与大陆的关系,又可以分为迎风岸和背风岸,迎风岸常常受到风带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的影响,降水较多,而背风岸的风从陆地吹向海洋空气干燥,降水很少;例如:中纬度的大陆西岸是西风的迎风岸,降水多,如欧洲西部,南北美洲的西部海岸;低纬度的大陆东岸是信风的迎风岸,降水多,如马达加斯加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都与信风有关,而西部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热带草原气候的干季则与信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有关。
五. 季风
在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的性质不同,对降水的影响也不同。夏季风从海洋吹向 陆地,把大量的海洋水汽带到了陆地上,就有可能形成降水天气;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性质是干燥的,一般不会形成降水,天气晴朗。如东亚季风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南亚季风区,在西南季风影响的季节形成雨季,东北季风控制时候形成旱季。
六. 气旋、锋面
特殊的大气运动也是形成降水的重要因素,在气旋控制下,盛行的是旋转上升气流,往往能达到过饱和状态,形成降水,如中纬度地区就多气旋雨,台风、飓风也带来大量的降水;在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交汇地区,往往会形成锋面雨,在锋面附近暖空气上升也会达到过饱和状态,从而形成降水。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就是以锋面雨为主,4、5月份在南部沿海形成暖锋降水,6、7月份在长江流域形成准静止锋降水,7、8月份在华北、东北形成冷锋降水;在副极地也会因为东风和西风相汇而形成极锋,形成锋面雨。
七 洋流
洋流分为寒流和暖流,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欧洲海洋性气候的形成,马达加斯加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都与沿岸暖流有关,而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都与寒流关系密切,南美西海岸的阿塔卡玛沙漠成为世界上最干燥,最狭长,分布纬度最低就是秘鲁寒流的功劳。
八. 下垫面与 人类活动
下垫面在局部地区也会对降水产生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大气中水汽含量来影响的,如果地表植被覆盖率高,或者水面宽广,就会增大蒸发量,空气中湿度增大,从而增加降水量,反之,如果地面的植被破坏,水面减少,空气就会变得干燥,导致降
水减少;在排干沼泽和湖泊的地区,降水也减少,而在森林地区,湖泊和大型水库附近降水明显增多。
人类活动主要是通过改变下垫面的状况来影响降水的,如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修建水库和水利工程,退田还湖,扩大水面和湿地都将会使空气的湿度增加,降水增多;反之,乱砍滥伐,过度放牧,破坏植被,围湖造田,开垦排干沼泽会使空气湿度减小,图中天气现象的成因主要是:( ) A、低压 B、高压 C、暧锋
D、准静止锋 图2 降水减少,气候的大陆性增强。另外,人工降雨也是在干旱季节增加局部地区降水的有效形式。
九.各种因素对降水的综合影响
降水的影响因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降水的多少与分布往往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当
然,影响某个地区的降水因素往往是多方面的,各个因素之间相互发生作用使当地的降水更加复杂,我们在分析的时候要找到其主导因素,还要从综合的角度全面分析,才能搞清某个地区的降水类型和特征;比如欧洲西部的海洋性气候降水特征的形成,就是受到海陆位置、西风、北大西洋暖流、平原与山脉东西走向、地势低平、海岸曲折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等降水量线的应用:
1、等降水量线与其它知识点的联系十分广泛 ①它往往能表明一个地方的气候,比如说: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区分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
区的一条重要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区分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一条重要界线,也能对判定一个地域的气候类型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②能体现出一个地方的地形特点,比如说在一座山的两侧,降水多的是迎风坡,降水少的是北
风坡;还能体现出区域内地形的相对高度的变化;如下题:
例1、乙地等值线密集,主要原因是:( )
A、相对高度变化大 B、地势高
C、西南季风影响大
D、位于背风坡 【解析】从图上我们很容易看出此等值线为等降水量线,等降水量线密集可以体现出相对高度变化大,因此答案为A。第3点会有对等降水量线的疏密程度的一个说明。
③还能体现出一种天气现象的成因,请看下面一个题目:
例2、读“某区域6月15日—7月15日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回答下题
【解析】通过此题,我们可以看出在长江流域在六月下旬以后的一个月内持续性降水超过了一百毫米,最多的区域甚至超过了两百毫米,再根据经纬度我们知道此区域为长江流域,此时应该为梅雨季节,因此我们可以判定答案为D。
④等降水量线还常常与气压带风带以及洋流有着紧密联系,在考题中也常有出现,如如下题 例3、图中海域年降水量较少的原因是:( )
A、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 B、安第斯山脉的影响 C、秘鲁寒流的影响
D、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
【解析】图中海域不是副热带地区因此排除D,如果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图示区域降水会明显增多而不是降水少排除A,安第斯山脉的影响也不会使此海域降水减少,因此只有秘鲁寒流使得该区域降温减湿。
当然等降水量线有联系的运用还有很多,这里只举几个案例加以说明。
2、等降水量线疏密程度意味着什么? 图3
等降水量线的疏密程度与其它等值线一样也有着其特殊的意义,在同一幅地图上,等降水量线越稀疏,表明该区域内的降水量的变化越小,也表明该区域内的地形与地面状况变化较小;而等降水线越密集表表明该区域内的降水量的变化越大,也表明该区域内的地形与地面状况变化较大。比如说例1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个问题
3、等降水量线的延伸方向意味着什么?
⑴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降水自沿海向内陆减少
⑵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一一多雨一侧为迎风坡,少雨一侧为背风坡
例:下图是我国新疆年等降水量线分布状况:A地处于伊犁河谷的天山迎风坡;B地则位于地形封闭的吐鲁番盆地,因此A地降水大于B地。
⑶等降水量线呈封闭曲线——地形或城市“雨岛”影响 例:分析下图200mm等降水量线弯曲的原因
4.如何解有关等降水量线题的一般方法 (1)、看数值:看数值可以得出一地降水量的多少然后根据据此可以判定此区域的气候类型;也可以根据纬度大致相同的不同陆域的降水量差异判定降水量多的往往是更靠近海洋,因为降水量大致与海岸线平行,降水自沿海向内陆减少,如可是海域的话,我们就可据此判定两海域的盐度差异,进而可以判定轮船吃水的深浅;还可以根据降水的较大差异判定山的迎风坡与背风坡。总之看数值要多与其它知识的联系,要注意知识的迁移。如:
例5:台湾海峡的降水量是比较小的,为什么? 【解析】因其处在背风地带,雨影区。 (2)、看疏密程度:等降水量线密集表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地形地势相对复杂,等降水量线稀疏表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小,地形地势相对单一。如例等降水量线比较稀疏就表明此区域是一个平原。
3、看延伸方向:由于降水与地形地势以及地面状况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等降水量线也体现出这种紧密联系,其延伸方向也体现出地形地势及地面状况的不同如例2中的3 个等降水量线的闭合圈就相应的表明三个不同的湖泊(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有着更为湿润的环境。
要探究这类题的考试方向
(1)、多注意区域对比:降水量的差异在不同的区域是有着不同的,因此我们在复习时要多注意不同区域的降水特点,对其形成原因要有着充分而全面的认识。
(2)、多注意一地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由于全球变暖以及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很多地区的降水规律性不再显得那么有规律,一地的降水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加大了。因此对此我们也要多加留意。
(3)、多注意与其它知识点的综合:这类题的新题型每年在不断的创新,知识点的联系也更多,因此同学们在复习要注意多种知识与其联系的可能性。
练习
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
第23—25题
1.甲地和乙地的年降水量分别是(单位:mm/年)
A.>400,>25 B.25 C.>400,
图3是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2一3题。
2.①地降水丰富的原因是
A.位于沿海地区,且有暖流经过 B.处在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C.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D.冷暖气团长期在此地交汇,多锋面雨 3.关于③④⑤所代表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③的长度大于④ B.③的水能资源比⑤丰富 C.③、⑤都流人太平洋
D.⑤是国际河流,④只流经一个国家
中国正在不断加强对南极的考察研究。读“南极地区等降水量线图”。回答4—6题。
4.2005年1月,我国南极考察队经过对南极内陆冰盖的考察,确认南极大陆冰盖的最高点(80°22′00″S,70°21′11″E),这一点位于我国南极长城站(62°12′59″S,58°57′52″W)的 A.东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北方向
5.关于南极地区降水量分布特点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极地区降水从内陆向沿海逐渐减少
B.我国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 年降水量多于长城站地区 C.南极地区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地势高耸,常年为冷高压控制 D.南极地区的降水主要以对流雨为主 6.关于南极地区自然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淡水资源最集中的地区
B.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均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北极地区是 海洋,南极地区是陆地 C.南极地区是地球上风力最大和风暴最多的地区 D.南极地区河流呈放射状分布
下图是某地年等降雨量线示意,完成7—8题。
7.丁地附近海域的洋流可能是
A.加利福尼亚寒流 B.日本暖流 C.东澳大利亚暖流 D.本格拉寒流 8.为使甲地农业生产保持高产稳产,须采取的途径是
A.改良土壤 B.大量使用农药 C.跨流域调水 D.机械化
下图是我国局部地区年等降水量线图(图中虚线表示省级行政区的界线),读图回答9~10题(双项选择)
9.有关甲地的正确说法是
200mm A、年降水量多于400mm B、年降水量少于400mm C、位于祁连山地 D、可能是河套平原
10.离甲地较近的灌溉农业区 A、有塞上江南之称
B、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谷子 C、有第二亚欧大陆桥经过
D、冰雪融水是主要的灌溉水源
11.读图“我国东南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和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
⑴左图为_________________(1、7)月等温线,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⑵比较图中①、②两地的年降水量大小,并分析原因。
⑶比较图中①、③两地的该月平均气温大小,并分析原因。
⑷图中④、⑤两地适合晒盐的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左图中阴影区域农村用能短缺,生活燃料消费结构中,生物能源大约占80%。长期以来,农民对柴薪的消费量大大超过柴薪资源的合理提供量,给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该区域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应如何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答案:1到5 C C B A C 6到10 D,C, C AC,CD
11.(1)7月 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2)1>2,因1为武夷山迎风坡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