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市管理执法局
“法治文化进机关”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省委十届五次
全会精神和市委全面推进法治咸宁建设的意见,根据《咸宁市开展法治文化进机关”活动实施方案》咸法治【2015】2号文件要求,现结合我局城市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
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全面推进法治咸宁建设决策部署,切实抓好机关法治文化建设,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形成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为加快推进省级战略咸宁实施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省级战略咸宁实施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目标
以“学习宪法、遵法守法”为主题,认真落实“六五”普法规划,与创建学习型机关、服务型机关相结合,广泛深入开展“法治文化进机关”活动,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
独特新颖的载体,在部门搭建机关法治文化建设平台,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和全体公务员的宪法和法律意识,促进机关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打造出富有时代精神的机关法治文化,为推进我市法治化进程奠定坚实基础。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法治文化进机关”活动领导
为推动法治文化进机关活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
立市城市管理执法局“法治文化进机关”活动的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及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局各科室负责人及局属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局法制宣传科,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局机关各科室和局属各二级单位要高度重视“法治文化进机关”活动这项工作,把开展“法治文化进机关”活动作为加强城市管理、转变机关作风的重要举措,增强依法行政的自觉性、主动性,将其作为当前一段时期内重要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制订工作方案,细化目标任务,完善相关制度,指定专人负责,确保“法治文化进机关”活动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二)健全机关法治教育制度。
加强法治教育制度建设,将法治教育内容纳入机关年度
学习计划。一是健全党委中心组学法制度,开展党委(党组)中心组宪法及法律法规专题学习,每年集中学法不少于6次,领导干部学法笔记不少于5千字,推动领导干部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二是建立支部学法登记制度,制定机关干部年度法治教育计划,落实学法培训任务,合理设置法治教育学习专题,邀请专家学者开展法制讲座,支部集中学法每年不少于4次,每季度至少1次,机关工作人员每年学法笔记应不少于3千字;三是健全机关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公务员年度述法考评制度,将领导干部、公务员学法用法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组织开展机关公务员年度述法考评,促进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常态化。
(三)强化机关法治教育培训。
通过培训,促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熟悉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进一步提高机关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一是举办法治讲座,按照每年执法单位不少于2次,其它单位不少于1次的标准,邀请市普法讲师团成员进机关讲授法制课;二是开展法律知识培训,把法律知识作为领导干部、公务员培训的必修课,利用“香城泉都”干部大讲堂对市直机关干部进行宪法、行政法、公务员法等法律法规的教育培训;三是推动单位无纸化学法用法考试全覆盖,使机关干部职工做到人人知法、懂法,个个尊法、守法,带头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四)加强机关法治文化阵地建设。
加强机关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要将法治文化建设与道德
文化、廉政文化有机结合。一是在办公楼大厅、走廊、服务窗口等公共区域,悬挂、张贴法治名言警句,设置法治宣传栏,利用机关LED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法治宣传标语、视频,扩大覆盖面,增强实效性;二是鼓励有条件的机关单位积极参与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如建设法治文化公园、广场、法治文化一条街、法治文化校园、法治文化楼道等),大力宣传宪法和部门法,传播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三是运用公共服务窗口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政府机关、社会服务机构在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单位和窗口岗位增加法治宣传教育功能,在实施社会管理和为公众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主动传播法律知识,解答群众法律疑问,满足群众法律需求。
(五)开展机关法治文化活动。
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活动,弘扬法治文化,传播法治精神。通过组织法律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学习法律、宣传法律的参与积极性;通过组织法治文化作品征集、评比活动,增强法治文化的感染力和渗透力,激发干部职工参与法治文化建设的热情;通过组织法治文艺演出等活动,倡导和鼓励干部职工参与法治文化活动,在休闲娱乐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法治教育,培养法治信仰。
(五)深化法治宣传教育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体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结合“六五” 普法,全面推进无纸化学法用法系统的普及运用。针对“六五”普法中期自查、检查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开展好全国
宪法日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增强社会宪法意识,大力弘扬法治精神。
2015年4月22日
市城市管理执法局
“法治文化进机关”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省委十届五次
全会精神和市委全面推进法治咸宁建设的意见,根据《咸宁市开展法治文化进机关”活动实施方案》咸法治【2015】2号文件要求,现结合我局城市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
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全面推进法治咸宁建设决策部署,切实抓好机关法治文化建设,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形成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为加快推进省级战略咸宁实施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省级战略咸宁实施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目标
以“学习宪法、遵法守法”为主题,认真落实“六五”普法规划,与创建学习型机关、服务型机关相结合,广泛深入开展“法治文化进机关”活动,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
独特新颖的载体,在部门搭建机关法治文化建设平台,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和全体公务员的宪法和法律意识,促进机关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打造出富有时代精神的机关法治文化,为推进我市法治化进程奠定坚实基础。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法治文化进机关”活动领导
为推动法治文化进机关活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
立市城市管理执法局“法治文化进机关”活动的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及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局各科室负责人及局属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局法制宣传科,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局机关各科室和局属各二级单位要高度重视“法治文化进机关”活动这项工作,把开展“法治文化进机关”活动作为加强城市管理、转变机关作风的重要举措,增强依法行政的自觉性、主动性,将其作为当前一段时期内重要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制订工作方案,细化目标任务,完善相关制度,指定专人负责,确保“法治文化进机关”活动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二)健全机关法治教育制度。
加强法治教育制度建设,将法治教育内容纳入机关年度
学习计划。一是健全党委中心组学法制度,开展党委(党组)中心组宪法及法律法规专题学习,每年集中学法不少于6次,领导干部学法笔记不少于5千字,推动领导干部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二是建立支部学法登记制度,制定机关干部年度法治教育计划,落实学法培训任务,合理设置法治教育学习专题,邀请专家学者开展法制讲座,支部集中学法每年不少于4次,每季度至少1次,机关工作人员每年学法笔记应不少于3千字;三是健全机关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公务员年度述法考评制度,将领导干部、公务员学法用法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组织开展机关公务员年度述法考评,促进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常态化。
(三)强化机关法治教育培训。
通过培训,促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熟悉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进一步提高机关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一是举办法治讲座,按照每年执法单位不少于2次,其它单位不少于1次的标准,邀请市普法讲师团成员进机关讲授法制课;二是开展法律知识培训,把法律知识作为领导干部、公务员培训的必修课,利用“香城泉都”干部大讲堂对市直机关干部进行宪法、行政法、公务员法等法律法规的教育培训;三是推动单位无纸化学法用法考试全覆盖,使机关干部职工做到人人知法、懂法,个个尊法、守法,带头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四)加强机关法治文化阵地建设。
加强机关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要将法治文化建设与道德
文化、廉政文化有机结合。一是在办公楼大厅、走廊、服务窗口等公共区域,悬挂、张贴法治名言警句,设置法治宣传栏,利用机关LED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法治宣传标语、视频,扩大覆盖面,增强实效性;二是鼓励有条件的机关单位积极参与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如建设法治文化公园、广场、法治文化一条街、法治文化校园、法治文化楼道等),大力宣传宪法和部门法,传播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三是运用公共服务窗口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政府机关、社会服务机构在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单位和窗口岗位增加法治宣传教育功能,在实施社会管理和为公众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主动传播法律知识,解答群众法律疑问,满足群众法律需求。
(五)开展机关法治文化活动。
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活动,弘扬法治文化,传播法治精神。通过组织法律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学习法律、宣传法律的参与积极性;通过组织法治文化作品征集、评比活动,增强法治文化的感染力和渗透力,激发干部职工参与法治文化建设的热情;通过组织法治文艺演出等活动,倡导和鼓励干部职工参与法治文化活动,在休闲娱乐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法治教育,培养法治信仰。
(五)深化法治宣传教育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体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结合“六五” 普法,全面推进无纸化学法用法系统的普及运用。针对“六五”普法中期自查、检查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开展好全国
宪法日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增强社会宪法意识,大力弘扬法治精神。
2015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