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告死亡申请人的顺位问题

宣告死亡申请人

的顺位问题

2014.4.10人民法院报

王新亮 冉志明

[案情]

虞某某在贩鱼返航途中因海难下落不明已四年,在此期间,其妻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且出于独占遗产的心理,故意不申请宣告虞某某死亡。虞某某的父母为维护自己的继承权,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宣告其子死亡。法院经审查,裁定不予受理。

[评析]

此案涉及宣告死亡申请人的顺位问题。

按照我国民法通则第二十三条和民事诉讼法关于宣告死亡案件的规定,宣告死亡制度的模式可以表示为“失踪”+“法定期间”+“申请”+“公告”=“判决”。判决内容为宣告被申请人为“死亡人”,发生与自然死亡相同的效果:主体资格消灭,婚姻关系消灭,遗产开始继承,债权债务开始清偿等。可见,不论是谁提出宣告死亡的申请,其法律效果都一样。死亡宣告制度的立法目的,是保护利害关系人的利益。

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民通意见》)第二十五条对申请宣告死亡的利害关系人及顺位作了严格要求,规定:申请宣告死亡的利害关系人的顺序是:(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四)其他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人。同时,顺序在先的申请人有排他效力,在先顺序的排除在后顺序的,同顺序的权利平等。

实务中遇到的问题和本案一样,某人失踪已达到民法通则规定宣告死亡的条件,其配偶不申请宣告死亡,其他利害关系人就不能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死亡,致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与民法通则的立法目的不一致。宣告死亡制度的目的在于消除当事人因长期下落不明而引起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不稳定状态以及给婚姻家庭关系带来的严重影响,从根本上实现保护被宣告死亡人的利害关系人利益的目的。利害关系人不论是配偶、父母、子女还是债权人、债务人,在地位上一律平等,不应有先后之分,这是民法“公平原则”题中之义。所以,从目的解释上看,宣告死亡的申请人应该没有顺序限制。

鉴于《民通意见》中有关申请宣告死亡的利害关系人顺序的规定过于绝对化,不利于保护一部分利害关系人应享有的合法权益,特别是遗产继承权、债权利益等,特提出两点建议:

1.建议修改《民通意见》第二十五条,将该条前两项合为一项,使配偶、父母、子女成为第一顺序的死亡宣告申请人,使其与继承法中的第一继承顺序相对应,实现保护继承人合法继承权的目的。

2.建议在《民通意见》增加一条规定,即允许后顺位利害关系人在能证明前顺位利害关系人有不法目的不申请宣告死亡,损害了后顺位者合法权益的情况下可行使宣告权,从而实现保护其他利害关系人的立法目的。

(作者单位: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

宣告死亡申请人

的顺位问题

2014.4.10人民法院报

王新亮 冉志明

[案情]

虞某某在贩鱼返航途中因海难下落不明已四年,在此期间,其妻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且出于独占遗产的心理,故意不申请宣告虞某某死亡。虞某某的父母为维护自己的继承权,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宣告其子死亡。法院经审查,裁定不予受理。

[评析]

此案涉及宣告死亡申请人的顺位问题。

按照我国民法通则第二十三条和民事诉讼法关于宣告死亡案件的规定,宣告死亡制度的模式可以表示为“失踪”+“法定期间”+“申请”+“公告”=“判决”。判决内容为宣告被申请人为“死亡人”,发生与自然死亡相同的效果:主体资格消灭,婚姻关系消灭,遗产开始继承,债权债务开始清偿等。可见,不论是谁提出宣告死亡的申请,其法律效果都一样。死亡宣告制度的立法目的,是保护利害关系人的利益。

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民通意见》)第二十五条对申请宣告死亡的利害关系人及顺位作了严格要求,规定:申请宣告死亡的利害关系人的顺序是:(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四)其他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人。同时,顺序在先的申请人有排他效力,在先顺序的排除在后顺序的,同顺序的权利平等。

实务中遇到的问题和本案一样,某人失踪已达到民法通则规定宣告死亡的条件,其配偶不申请宣告死亡,其他利害关系人就不能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死亡,致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与民法通则的立法目的不一致。宣告死亡制度的目的在于消除当事人因长期下落不明而引起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不稳定状态以及给婚姻家庭关系带来的严重影响,从根本上实现保护被宣告死亡人的利害关系人利益的目的。利害关系人不论是配偶、父母、子女还是债权人、债务人,在地位上一律平等,不应有先后之分,这是民法“公平原则”题中之义。所以,从目的解释上看,宣告死亡的申请人应该没有顺序限制。

鉴于《民通意见》中有关申请宣告死亡的利害关系人顺序的规定过于绝对化,不利于保护一部分利害关系人应享有的合法权益,特别是遗产继承权、债权利益等,特提出两点建议:

1.建议修改《民通意见》第二十五条,将该条前两项合为一项,使配偶、父母、子女成为第一顺序的死亡宣告申请人,使其与继承法中的第一继承顺序相对应,实现保护继承人合法继承权的目的。

2.建议在《民通意见》增加一条规定,即允许后顺位利害关系人在能证明前顺位利害关系人有不法目的不申请宣告死亡,损害了后顺位者合法权益的情况下可行使宣告权,从而实现保护其他利害关系人的立法目的。

(作者单位: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


相关文章

  • 2015政法干警民法学指导:宣告死亡的条件与程序
  •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打算报考2015政法干警考试的考生,从现在开始要准备备考了,为了帮助考生们顺利备考,中公政法干警考试网特此为大家带来宣告死亡的条件与程序的详细内容,以期各位考生对民法学有一个更好的复习. ...查看


  • 民法总则重点
  • 民法总则 第一章 民事法律关系 1.主合同法律关系无效. 消灭的从法律关系亦无效或消灭. 如,债权债务关系为主合同,担保.抵押为从合同. 2.调整性民事法律关系常实现的民事法律关系.如所有权法律关系.无因管理之债. 保护性民事法律关系:是指 ...查看


  • 论继承权丧失制度
  • 论继承权丧失制度 --以我国<继承法>第7条的修改为中心 翟云岭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 教授 , 刘耀东  2013-02-06 15:36:18 来源:<北方法学>2012年第5期 关键词: 继承权丧失:绝对失权: ...查看


  • 合同内容中出现的专有名词解释
  • 合同内容中出现的专有名词解释 抵押人 抵押人,是指为担保自己或他人履行债务,而向债权人提供抵押担保的人.抵押人可以为债务人本人,也可以是债务人和债权人以外的第三人.在抵押担保中,抵押人的确定应当以抵押合同为标准,抵押合同中与债权人相对应的一 ...查看


  • 文献查阅疾病谱与死亡谱
  • 2008年, 全国有医生明确诊断的慢性病病例数达到2. 6亿.过去十年, 平均每年新增近1000万例慢性病病例.--中国卫生部新闻办公室. 卫生部公布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 上世纪50年代, 我国城市居民疾病死亡原因依次为呼吸系统 ...查看


  • 死因监测工作管理制度.计划.总结等(模版)
  • 死因监测工作管理制度 例会制度 1.本院各科室临床医生,每两个月召开一次死因监测工作会议,主要内容为讨论死亡信息的收集.报告及<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等,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及时解决. 2.各科室临床医生每季度组织召开死亡报 ...查看


  • 2016民诉讲义增补部分-刘鹏飞
  • 万国教育 精品课课程资料 2016年精品课民事诉讼法授课提纲 刘鹏飞 新浪微博:小飞侠学长 PS:此讲义应和本人授课配合使用 ~听说下雨天,讲义和小飞侠的课更配哦~ 第一章基本理论.原则和制度 第一节基本理论 民事诉讼法的效力 考点三:民事 ...查看


  • 论知识产权质权人权利保护规则的局限与突破
  • 自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以下简称<担保法>)中首次规定知识产权质权至今,知识产权质权制度在成文法中已经有近二十年的历史.这段历史又可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 ...查看


  • 预告登记的破产保护效力
  • 作者:庄加园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5年02期 一.引言 我国<物权法>第20条所规定的预告登记本身并非实体法上的权利,而是作为担保手段,用以确保实现将来的物权变动.学界普遍认为,预告登记具有权利保全.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