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礼仪培训

茶艺应有的礼仪

第一条 必须仪表端庄、整洁。具体要求是:

1、头发:女头发要经常清洗,工作时要全部盘起,前不过眉,旁不过耳,男头发不宜太长。

2、指甲:指甲不能太长,应经常注意修剪。女涂指甲油要尽量用淡色。

3、口腔:保持清洁,上班前不能喝酒或吃有异味食品。

4、女化妆应给人清洁健康的印象,不能浓妆艳抹。

5、无异味,除了臭味,还包括香味。

第二条 服装应清洁、方便,不追求修饰。具体要求是:

1、衬衫:无论是什么颜色,衬衫的领子与袖口不得污秽。

2、服装上不得挂规定以外的挂饰,衣袋内不得装过多物品。

3、不得带手链,大耳环等饰品,允许带耳钉。

4、头饰简单不夸张。

5、鞋子应保持清洁,如有破损应及时修补,不得穿带钉子的鞋。

6、不宜穿得过分雍肿。

第三条 应保持优雅的姿势和动作,具体要求是:

1、站姿:两脚脚跟着地,脚尖离开约45度,腰背挺直,胸膛自然,颈脖伸直,头微向下,使人看清你的面孔。两臂自然,不耸肩,身体重心在两脚中间。会见客户或出席仪式站立场合,或在长辈、上级面前,不得把手交叉抱在胸前。

2、坐姿:轻盈和缓的步履,从容自如地走到座位前,后腿能够碰到椅子,然后轻而稳的落座,应尽量坐端正,把双腿平行放好,不得傲慢地把腿向前伸或向后伸,或俯视前方。要移动椅子的位置时,应先把椅子放在应放的地方,然后再坐。身着裙装的女士落座时,应用手将裙子后摆向前抚平再坐,显得自重和文雅。

3、行姿:步行时必须成一直线前进,要步履稳健,步幅自然适度,节奏适中。行走时头部要抬起,目光平时前方,双臂自然下垂,随着步幅大小与步履的快慢而摆动。

4、蹲姿:弯下膝盖,两个膝盖并起来,臀部重心落在单脚上,上体保持直线,起身自然幽雅。

5、与社员相遇应点头行礼表示致意。

6、握手时用普通站姿,并目视对方眼睛。握手时脊背要挺直,不弯腰低头,要大方热情,不卑不亢。伸手时同性间应先向地位低或年纪轻的,异性间应先向男方伸手。

7、出入房间的礼貌:进人房间,要先轻轻敲门,听到应答再进。进人后,回手关门,不能大力、粗暴。进人房间后,如对方正在讲话,要稍等静候,不要中途插话,如有急事要打断说话,出要看住机会。而且要

说:“对不起,打断您们的谈话”。

8、递交物件时,如递文件等,要把正面、文字对着对方的方向递上去,如是钢笔,要把笔尖向自己,使对方容易接着;至于刀子或剪刀等利器,应把刀尖向着自己。

9、走通道、走廊时要放轻脚步。无论自己的茶楼,还是对访问的茶楼,在通道和走廊里不能一边走一边大声说话,更不得唱歌或吹口哨等。在通道、走廊里遇到上司或客户要礼让,不能抢行。

第四条 正确使用物品和设备,提高工作效率。

1.物品不能野蛮对待,挪为私用。

2.及时清理、整理帐簿和文件、对墨水瓶、印章盒等盖子使用后及时关闭。

3.借用他人的东西,使用后及时送还或归放原处。

4.不能摆放与茶艺无关的物品。

5.以职位称呼社长及管理人员。

6.未经同意不得随意翻看社长的文件、资料等。

第五条 正确、迅速、谨慎地打、接电话。

1.电话来时,听到铃响,至少在第二声铃响前接电话。通话时先问候。

2.通话简明扼要,不得在电话中聊天。

第六条 接待工作及其要求:

1.在规定的时间内,不缺席。点到的,两分钟内到位服务。

2.有老师来访,马上起来接待,并让座。

3.来者多时以序进行,不能先接待熟悉客户。

4.对事前已通知来的老师,要表示欢迎。

5.应记住常来的老师。

6.接待老师时应主动、热情、大方、微笑服务。

第七条 介绍和被介绍的方式和方法:

1.直接见面介绍的场合下,应先把地位低者介绍给地位高者。苦难以判断,可把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

2.把一个人介绍给很多人时,应先介绍其中地位最高的或酌情而定。

3.男女间的介绍。应先把男性介绍给女性。男女地位、年龄有很大差别时,若女性年轻可先把女性介绍给男性。

第八条 饮茶礼仪

1、 如论是主人还是客人,都不应大口吞咽茶水,或喝得咕噜咕噜响。应慢慢地小口地仔细品饮。

2、 我国旧时有以三请茶作为提醒客人,应当告辞了的做法,因此在招待时,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劝其

饮茶。

3、 伸掌礼:这是品茗过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礼节,表示“请”与“谢谢”,主客双方都可采用。两人面对面时,

均伸右掌行礼对答。两人并坐时,右侧一方伸右掌行礼,左侧方伸左掌行礼。伸掌姿势为:将手斜伸在所敬奉的物品旁边,四指自然并拢,虎口稍分开,手掌略向内凹,手心中要有含着一个小气团的感觉,手腕要含蓄用力,不至显得轻浮。行伸掌礼同时应欠身点头微笑,讲究一气呵成。

4、 叩指礼:当别人为你斟茶时,你要以食指和中指轻叩桌面表示致谢。(起源于清代,传说乾隆南巡广

东,有一次微服到广州一家茶馆饮茶,竟客串店小二,为随员斟茶,按照清朝规定,受皇上恩赐,应叩头致谢,但当时却不便如此行礼。一位侍臣灵机移动,以手代头,用食指和中指轻叩茶桌,表示叩头致谢,逐流传至今。)

5、 寓意礼:这是寓意美好祝福的礼仪动作,最常见的有:

凤凰三点头。用手提壶把,高冲低斟反复三次,寓意向来宾鞠躬三次,以示欢迎。高冲低斟是指右手提壶靠近茶杯口注水,再提腕使开水壶提升,此时水流如“酿泉泄出于两峰之间”,接着仍压腕将开水壶靠近茶杯口继续注水。如此反复三次,恰好注入所需水量,即提腕断流收水。

双手回旋。在进行回转注水、斟茶、温杯、烫壶等动作时用双手回旋。若用右手则必须按逆时针方向,若用左手则必须按顺时针方向,类似于招呼手势,寓意“来、来、来”表示欢迎。反之则变成暗示挥斥“去,去、去”了。

6、 放置茶壶时壶嘴不能正对他人,否则表示请人赶快离开。

7、 斟茶时只斟七分即可,暗寓“七分茶三分情”之意。俗话说:“茶满欺客”,茶满不便于握杯啜饮。

8、 尽管不少国家有饮茶的习惯,但饮茶的讲究却是干奇百怪的。日本人崇尚茶道,作为陶冶人的性灵的

一种艺术。以茶道招待客人,重在渲染一种气氛。至于茶则每人小小的一碗,或全体参加者轮流饮用一碗,不能喝了一碗又一碗的。

9、 到中国茶馆里去寻访民俗的外宾,越来越多了。在茶馆里遇上外宾同桌饮茶,应以礼相待。既不要过

份冷淡,也不要过于热情,作到不亢不卑就行了。

10、 我国汉族同胞还有种种以茶代礼的风俗。南宋都城杭州,每逢立夏,家家各烹新茶,并配以各色细果,

馈送亲友毗邻,叫做"七家茶"。这种风俗,就是在茶杯内放两颗"青果"即橄榄或金桔,表示新春吉祥如意的意思。

12、在往高杯倒水、续水时,如果不便或没有把握一并将杯子和杯盖拿在左手上,可把杯盖翻放在桌上或

茶几上,只是端起高杯来倒水.服务员在倒、续完水后要把杯盖盖上。注意,切不可把杯盖扣放在桌面或茶几上,这样既不卫生,也不礼貌。 倒水、续水都应注意按礼宾顺序和顺时针方向为宾客服务。

13、端茶给客人时,要双手捧送表示尊重,切忌单手握杯送茶。

茶艺应有的礼仪

第一条 必须仪表端庄、整洁。具体要求是:

1、头发:女头发要经常清洗,工作时要全部盘起,前不过眉,旁不过耳,男头发不宜太长。

2、指甲:指甲不能太长,应经常注意修剪。女涂指甲油要尽量用淡色。

3、口腔:保持清洁,上班前不能喝酒或吃有异味食品。

4、女化妆应给人清洁健康的印象,不能浓妆艳抹。

5、无异味,除了臭味,还包括香味。

第二条 服装应清洁、方便,不追求修饰。具体要求是:

1、衬衫:无论是什么颜色,衬衫的领子与袖口不得污秽。

2、服装上不得挂规定以外的挂饰,衣袋内不得装过多物品。

3、不得带手链,大耳环等饰品,允许带耳钉。

4、头饰简单不夸张。

5、鞋子应保持清洁,如有破损应及时修补,不得穿带钉子的鞋。

6、不宜穿得过分雍肿。

第三条 应保持优雅的姿势和动作,具体要求是:

1、站姿:两脚脚跟着地,脚尖离开约45度,腰背挺直,胸膛自然,颈脖伸直,头微向下,使人看清你的面孔。两臂自然,不耸肩,身体重心在两脚中间。会见客户或出席仪式站立场合,或在长辈、上级面前,不得把手交叉抱在胸前。

2、坐姿:轻盈和缓的步履,从容自如地走到座位前,后腿能够碰到椅子,然后轻而稳的落座,应尽量坐端正,把双腿平行放好,不得傲慢地把腿向前伸或向后伸,或俯视前方。要移动椅子的位置时,应先把椅子放在应放的地方,然后再坐。身着裙装的女士落座时,应用手将裙子后摆向前抚平再坐,显得自重和文雅。

3、行姿:步行时必须成一直线前进,要步履稳健,步幅自然适度,节奏适中。行走时头部要抬起,目光平时前方,双臂自然下垂,随着步幅大小与步履的快慢而摆动。

4、蹲姿:弯下膝盖,两个膝盖并起来,臀部重心落在单脚上,上体保持直线,起身自然幽雅。

5、与社员相遇应点头行礼表示致意。

6、握手时用普通站姿,并目视对方眼睛。握手时脊背要挺直,不弯腰低头,要大方热情,不卑不亢。伸手时同性间应先向地位低或年纪轻的,异性间应先向男方伸手。

7、出入房间的礼貌:进人房间,要先轻轻敲门,听到应答再进。进人后,回手关门,不能大力、粗暴。进人房间后,如对方正在讲话,要稍等静候,不要中途插话,如有急事要打断说话,出要看住机会。而且要

说:“对不起,打断您们的谈话”。

8、递交物件时,如递文件等,要把正面、文字对着对方的方向递上去,如是钢笔,要把笔尖向自己,使对方容易接着;至于刀子或剪刀等利器,应把刀尖向着自己。

9、走通道、走廊时要放轻脚步。无论自己的茶楼,还是对访问的茶楼,在通道和走廊里不能一边走一边大声说话,更不得唱歌或吹口哨等。在通道、走廊里遇到上司或客户要礼让,不能抢行。

第四条 正确使用物品和设备,提高工作效率。

1.物品不能野蛮对待,挪为私用。

2.及时清理、整理帐簿和文件、对墨水瓶、印章盒等盖子使用后及时关闭。

3.借用他人的东西,使用后及时送还或归放原处。

4.不能摆放与茶艺无关的物品。

5.以职位称呼社长及管理人员。

6.未经同意不得随意翻看社长的文件、资料等。

第五条 正确、迅速、谨慎地打、接电话。

1.电话来时,听到铃响,至少在第二声铃响前接电话。通话时先问候。

2.通话简明扼要,不得在电话中聊天。

第六条 接待工作及其要求:

1.在规定的时间内,不缺席。点到的,两分钟内到位服务。

2.有老师来访,马上起来接待,并让座。

3.来者多时以序进行,不能先接待熟悉客户。

4.对事前已通知来的老师,要表示欢迎。

5.应记住常来的老师。

6.接待老师时应主动、热情、大方、微笑服务。

第七条 介绍和被介绍的方式和方法:

1.直接见面介绍的场合下,应先把地位低者介绍给地位高者。苦难以判断,可把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

2.把一个人介绍给很多人时,应先介绍其中地位最高的或酌情而定。

3.男女间的介绍。应先把男性介绍给女性。男女地位、年龄有很大差别时,若女性年轻可先把女性介绍给男性。

第八条 饮茶礼仪

1、 如论是主人还是客人,都不应大口吞咽茶水,或喝得咕噜咕噜响。应慢慢地小口地仔细品饮。

2、 我国旧时有以三请茶作为提醒客人,应当告辞了的做法,因此在招待时,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劝其

饮茶。

3、 伸掌礼:这是品茗过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礼节,表示“请”与“谢谢”,主客双方都可采用。两人面对面时,

均伸右掌行礼对答。两人并坐时,右侧一方伸右掌行礼,左侧方伸左掌行礼。伸掌姿势为:将手斜伸在所敬奉的物品旁边,四指自然并拢,虎口稍分开,手掌略向内凹,手心中要有含着一个小气团的感觉,手腕要含蓄用力,不至显得轻浮。行伸掌礼同时应欠身点头微笑,讲究一气呵成。

4、 叩指礼:当别人为你斟茶时,你要以食指和中指轻叩桌面表示致谢。(起源于清代,传说乾隆南巡广

东,有一次微服到广州一家茶馆饮茶,竟客串店小二,为随员斟茶,按照清朝规定,受皇上恩赐,应叩头致谢,但当时却不便如此行礼。一位侍臣灵机移动,以手代头,用食指和中指轻叩茶桌,表示叩头致谢,逐流传至今。)

5、 寓意礼:这是寓意美好祝福的礼仪动作,最常见的有:

凤凰三点头。用手提壶把,高冲低斟反复三次,寓意向来宾鞠躬三次,以示欢迎。高冲低斟是指右手提壶靠近茶杯口注水,再提腕使开水壶提升,此时水流如“酿泉泄出于两峰之间”,接着仍压腕将开水壶靠近茶杯口继续注水。如此反复三次,恰好注入所需水量,即提腕断流收水。

双手回旋。在进行回转注水、斟茶、温杯、烫壶等动作时用双手回旋。若用右手则必须按逆时针方向,若用左手则必须按顺时针方向,类似于招呼手势,寓意“来、来、来”表示欢迎。反之则变成暗示挥斥“去,去、去”了。

6、 放置茶壶时壶嘴不能正对他人,否则表示请人赶快离开。

7、 斟茶时只斟七分即可,暗寓“七分茶三分情”之意。俗话说:“茶满欺客”,茶满不便于握杯啜饮。

8、 尽管不少国家有饮茶的习惯,但饮茶的讲究却是干奇百怪的。日本人崇尚茶道,作为陶冶人的性灵的

一种艺术。以茶道招待客人,重在渲染一种气氛。至于茶则每人小小的一碗,或全体参加者轮流饮用一碗,不能喝了一碗又一碗的。

9、 到中国茶馆里去寻访民俗的外宾,越来越多了。在茶馆里遇上外宾同桌饮茶,应以礼相待。既不要过

份冷淡,也不要过于热情,作到不亢不卑就行了。

10、 我国汉族同胞还有种种以茶代礼的风俗。南宋都城杭州,每逢立夏,家家各烹新茶,并配以各色细果,

馈送亲友毗邻,叫做"七家茶"。这种风俗,就是在茶杯内放两颗"青果"即橄榄或金桔,表示新春吉祥如意的意思。

12、在往高杯倒水、续水时,如果不便或没有把握一并将杯子和杯盖拿在左手上,可把杯盖翻放在桌上或

茶几上,只是端起高杯来倒水.服务员在倒、续完水后要把杯盖盖上。注意,切不可把杯盖扣放在桌面或茶几上,这样既不卫生,也不礼貌。 倒水、续水都应注意按礼宾顺序和顺时针方向为宾客服务。

13、端茶给客人时,要双手捧送表示尊重,切忌单手握杯送茶。


相关文章

  • 礼仪常识全知道
  • 分 享 一部众人公认足以信赖的礼仪范本,助您成功步入社交领域的第一护照. 第一章 个人形象礼仪仪容礼仪 个人仪容要求 面部的清洁 面部粉底的涂抹 眼部化妆 眉形美化 唇部美化 面颊化妆 美发与发饰佩戴 发型修饰 表情礼仪 对眼神的要求 四种 ...查看


  • 设备维修中心员工培训管理办法
  • 设备维修中心员工培训管理办法 (草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促进设备维修中心员工培训工作持续.系统.稳定的进行,通过知识.经验.能力的传播,提升员工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使之适应中心发展的需要,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 ...查看


  • 如何制定培训管理制度
  • ××××集团有限公司 培训管理制度(试行) 第一章 总则 一.本制度是公司培训指导性文件,是公司开展员工培训工作的依据. 二.公司从总体上按培训组织主体分为内部培训和外派培训:内部培训分为新员工入司培训 和在职培训; 在职培训又分为A.B. ...查看


  • 内部培训师管理
  • 山东华伟集团 内部培训师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满足公司内部培训的需要,促进内部培训课程的开发,规范内部培训师的选拔和培养,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对内部员工.供应商.销售商(代理商).服务商以及客户的培训师资的管理 ...查看


  • 2016年教育培训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
  • 2016年版中国教育培训行业深度调研及发 展趋势分析报告 报告编号:1672913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 ...查看


  • 培训方案的设计与研究
  • 企业人 力资源 中国电力教育 2009年4月下 总第135期 培训方案的设计与研究 桂英哲 摘要:培训方案设计是一项必要并且重要的工作,一个完整的培训方案应该具备几个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培训方案的设计要具体详尽.重点突出.有特色.有亮点.培 ...查看


  • 人力资源阶段测试3A
  • 人力资源阶段性测试三(A ) 一.单选题 1.企业若要进行全员培训,应采用( ). A 岗前培训 B 脱产培训 C 在岗培训 D 轮岗培训 2.在入职教育中,由新员工的直属上司执行( )的指导. A 技术性 B 共同性 C 基础性 D 特定 ...查看


  • 公司培训管理制度
  • 某品牌XXXX有限公司 培 训 管 理 制 度 人力资源部 2012年7月16日 一. 目的 为规范.有效地组织公司各类员工培训,推动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不断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和岗位技能,以满足公司可持续经营发展的需要,同时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 ...查看


  • [社交礼仪]课程教学大纲
  • <社交礼仪>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3100075 总学时: 30学时 执笔者: 修(制)订日期:2012年9月 适用专业: 审阅者: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为使广大学生更好地"知书达礼",提高自身的礼仪修养 ...查看


  • 培训管理制度
  • 培训管理制度 一.总则 1.为打造最优秀的企业员工团队,建立学习型企业,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适应公司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提高全员整体素质与工作能力,改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指导公司各部门.各公司(即所属各子公司.各分公司)深入细致.有序高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