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山东人民版·八年级上册导学案

初中思想品德·山东人民版·八年级

第一单元 让爱驻我家

单元导航

【内容概要】

本单元以“爱”为情感主线,从爱家庭上升到爱国家,从与父母平等沟通延伸到维护民族大家庭的团结。把爱国和爱家统整在一个单元里,有利于我们在情感上得到升华。

第一课“相亲相爱一家人”,是通过对家庭亲情的认识和感知,引导我们感受家庭生活的温暖,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进而把孝敬父母的意识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行为,克服“逆反心理”,学会主动与父母沟通,与家庭成员共建和谐幸福的家庭生活。

第二课“我们共有一个家”,是让我们认同祖国文化,珍惜民族大家庭的团结,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增强报效祖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课标要求】

围绕培养我们“爱家庭、爱国家”的积极态度情感这一主题,本单元有机整合了“我与他人的关系”和“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两个生活层面中的有关心理、品德以及国情的内容标准,并适当的体现了相关的法律知识。在第一课“相亲相爱一家人”中,落实的是《课程标准》中“二1.1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和“二2.1理解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能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并适当体现了“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这一法律知识。在第二课“我们共有一个家”中,落实的是《课程标准》中“三4.6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维护国家的稳定和民族团结”和“三1.6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

【学法指导】

运用“体验法”。结合对父母的爱的亲身体验,积极与同伴交流,在活动中感受父母为家庭付出的艰辛,增强爱家和爱父母的情感。同时把自己与父母交往过程中存在的困惑、矛盾进行互助,从而学会正确的沟通方法,纠正自己的一些错误思想和行为,最终落脚点是把孝心转化为具体的孝行,运用到与父母的交往实践中。

运用“联系法”。充分利用已有的历史、地理知识,学会搜集、整理相关的信息资料。如关于祖国壮丽河山、灿烂文化方面的,关于民族团结方面的,关于中华民族起源方面的,关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方面的史实等,呈现形式可以是文字、图片、图表等。然后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分组展示、讨论、交流,最终落脚到具体的行动上。

第一课 相亲相爱一家人

家,温馨的港湾

【问题导学】

一位平凡的母亲,一个患有重度脂肪肝的母亲——陈玉

蓉,为了能提供健康的肝源移植给肝硬化的儿子,抱着“割

肝救子”的坚定信念,一连7个多月,每天坚持走10公里,

风雨无阻,成功为肝脏减肥。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

颁奖辞:这是一场命运的马拉松。她忍住饥饿和疲倦,不

敢停住脚步。上苍用疾病考验人类的亲情,她就舍出血肉,

付出艰辛,守住信心。她是母亲,她的脚步为人们丈量出一

份伟大的亲情。

父爱如山,母爱似水。从“暴走妈妈”陈玉蓉的事迹中,你感受到父母如山似水的爱了吗?我们对家庭又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呢?

【自主学习】

★教材导读

怎样孝敬父母?

1、感受家庭的温馨。请你阅读教材中四幅家庭生活的图片和“读一读”,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说说家庭的温馨体现在哪里?

2、体会父母的关爱。请你阅读教材中父母竭尽全力为残疾的大增争取幸福的案例,思考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在自己的成长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3、树立孝敬责任感。请你阅读教材中的“名言警句”和“相关链接”,思考为什么孝敬父母是道德责任和法律义务?

4、回报父母养育恩。请你阅读教材中儿子抱自己病中的母亲的案例,思考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应怎样以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自我检测

1、“纵然游遍美丽的宫殿享尽富贵荣华,但是无论我在哪里,都怀念我的家。”诗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 )

A.家庭成员间因血缘关系而没有任何矛盾

B.家中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C.家中有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

D.回到家中可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2、8分52秒,这是一位47岁的母亲从医院住院部负一楼爬至19楼所耗费的时间。190层楼,是这位母亲为挽救身患尿毒症的女儿需每日往返5次的路程。她的目标只有一个——迅速减肥,降低体内脂肪肝,以达到为女儿捐肾的标准。湖南怀化坚强妈妈张跃国拼命减肥只为换肾救女的动人事迹告诉我们( )

A. 父母可以满足子女的一切要求

B.父母教会子女如何做人

C.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

D.父母教给子女基本的生活技能

3、认真观察和理解《尽孝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哪一传统美德?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2)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怎样关心和孝敬父母?

★收获与问题

通过自主学习,你对本课时的学习有哪些收获?出现哪些疑问或者不懂的问题?请概括写在下面方框内,以便和同学、老师分享与交流。

【互动探究】

★交流互助

请四人小组先尝试解决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要求:①提出自己学习中的问题和小组同学交流。②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③讨论中及时记录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观点碰撞

1、材料一:2009年北京大学自主招生政策中强调:

“如果发现日常生活中有不孝敬父母行为的学生,一经查

实,北大自主招生将不会录取。”

材料二:2011年1月5日《山东商报》报道,新修订

的《老年法》草案在“精神慰藉”一章中规定“家庭成员

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特别强调“与老年人

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

问题:您觉得“常回家看看”入法和“不招录不孝学生”的政策有道理吗?谈谈你的认识。

2、《妈妈爱吃鱼头,我从小就知道》

问题:你觉得图中“孝子”的言行是孝敬父母的表现吗?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应当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孝行?

★问题归结

将你将小组讨论中出现的新问题写出来,并在全班展示中研讨。

【展示分享】

展示一:爱的感言——身在福中要知福

内容:自己在家庭中印象最深、令自己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当时父母的言行和自己内心真切的感受有哪些?

要求:在感激父母抚育、理解父母心情的基础上,把你最想对父母说的话写下来。可以用诗歌、散文等形式,要写出自己的情感体验,避免说空话。

展示二:孝行计划——心动不如行动

内容:与其做明天的孝子,不如定今天的孝行。你打算在一周内如何孝敬父母呢?请制定切实可行的孝敬父母周计划。

要求: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自己该怎样孝敬父母?在一周内能为父母做什么?怎样落实小计划?

【归纳总结】

★知识小结

用自己喜欢的一种方式(如文字叙述、列表、知识树等),把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用心整理一下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哦!

★误区警示

1、 我们青少年现在学习任务紧张,等将来有了经济来源再回报父母。

2、 孝敬父母就是对父母言听计从,父母做任何事都是对的。

【深化拓展】

★基础反思

1、“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惫的时候/我会想到它/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歌词中道出了家庭中最重要的是( )

A.成员间的血缘关系

B.家人间平等相处、相互关爱,充满亲情

C.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

D.父母的地位和工作收入

2、“十月怀胎娘遭难,坐不稳来睡不安。一时临盆将儿产,娘命如到鬼门关。白昼为儿受苦难,夜晚怕儿受风寒。枕头就是娘手腕,抱儿难以把身翻。每夜五更难合眼,娘睡湿处儿睡干„„”《劝孝歌》告诉我们( )

A.父母抚养子女天经地义

B.父母对子女的爱会得到回报

C.子女不可能像父母那样付出爱心

D.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

3、对右图漫画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孝敬父母,是长大以后的事

B.搬运沉重的物品是父母的事

C.孝敬父母要从小做起,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D.中学生只要管好学习不必做家务

★能力提升

4、2010年10月29日,以孝敬父母为主题的刘一祯音乐会在北京大学唱响,并相继在湖南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巡回公演。中华孝亲敬老楷模、著名歌唱家刘一祯立志“唱遍中国,孝行天下”,她始终坚持用歌声和行动宣扬“孝”的美德,《蝶恋花·母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父老乡亲》等一首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诉说着母亲的故事,表达着对父母的孝心。音乐会受到热捧说明( )

①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是否孝敬父母是评选道德楷模的唯一条件 ③一个人没有孝敬父母之心,很难做出对他人、对国家、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④我们应以爱和孝敬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5、对漫画《常回家看看》理解正确的是

( )

①是孝敬父母的体现,履行了做人的本分

②孝敬父母就不应该给父母增添劳累和负担

③孝敬父母应体贴父母的辛劳,分担父母的

忧愁 ④孝敬父母要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小事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

6、电视剧《我的丑娘》中有如下几个镜头:

镜头一:丑娘出现在进城打工儿子的婚礼上,当新娘问新郎老太太是谁时,新郎说:“问路的。”

镜头二:儿子有了自己的孩子,正为找不到带孩子的人而发愁时,丑娘以保姆的身份来到了儿子的家。

镜头三:当身心疲惫的丑娘病倒住院时,良心发现的儿子终于说出真相。

该剧中儿子的做法,在“当代中学生论坛”上引发了大家的讨论,请把你的观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甲的观点:即使我的娘再丑,我也会尽我的所能孝敬她,因为她赋予了我生命。

(1)你的观点是 。

乙的观点:良心发现的儿子开始孝敬妈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呢?

(2)你的观点是

【创新实践】

7.某校八年级(2)班决定召开一次以“感恩父母”为主要内容的班会,以帮助同学们知恩、感恩、报恩。假如你是该班同学,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请你为这次班会设计主题。

(2)假如你是班会发言者,请你设计发言提纲。

(3)假如你是班会主持者,请在班会结束时向同学们发出感恩倡议。

答案

第一课 相亲相爱一家人

家,温馨的港湾

★自我检测

1、B 2、C

3、(1)体现了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孝敬父母不仅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国法律规定子女应尽的义务。

(2)如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对父母有礼貌,不随意顶撞;理解父母的心意,听取父母的教诲;关心父母的健康,体贴父母的辛劳,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向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等等。

★观点碰撞

1、提示:主要从为什么孝敬父母的角度来认识,可从生活上父母抚养照顾我们、思想上父母关怀教育我们、道德上孝敬父母是传统美德和做人本分、法律上孝敬父母是法定义务等方面来阐述。

2、提示:主要从如何孝敬父母的角度来认识。孝敬父母不仅包括孝心,更要有孝行。孝敬父母的基本要求是尊重父母,热爱父母,回报父母。尊重是基本的态度,热爱是感情基础,回报是行动体现。

★知识小结

①家中有亲情 ②抚养照顾 ③关怀教育 ④做人本分、传统美德、法律义务 ⑤尊重父母 ⑥热爱父母 ⑦回报父母

★误区警示

1、孝敬父母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让父母放心,是孝敬父母的表现,理解、关心父母,为父母分忧,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这些都是孝敬父母的重要表现。感恩父母应从现在做起,孝敬父母应从小事做起。

2、孝敬父母不是盲目顺从,而是在平等基础上对父母的尊敬和侍奉,是在道德和法律基础上对父母辛勤劳动和养育之恩的报答。如果父母做出不道德的事,我们要勇于批评和制

止。如果父母触犯法律,我们要依法办事,不能包庇其违法行为。

★深化拓展

1、B 2、D 3、C 4、C 5、A

6、[解析]本题以电视剧《我的丑娘》中的情节为背景,以学生们的讨论观点为素材,形式新奇灵活,重在考查同学们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是考查为什么要孝敬父母,可从情感、道德和法律三个角度来作答。第(2)问是考查怎样孝敬父母,可从孝心和孝行两个方面在作答。

[答案](1)父母不仅在生活上抚养、照顾我们,教给我们基本的生活技能,还从思想品德上关怀、教育我们,引导我们确立人生目标,教我们如何做人。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父母的呵护、教诲和影响;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是法律规定子女应尽的义务。

(2)孝敬父母就要尊重父母,热爱父母,回报父母。我们孝敬父母,就要做到日常生活中对父母有礼貌,理解父母的心意,听取父母的教诲,关心父母的健康,体贴父母的辛劳,分担父母的忧愁,不向父母提过分的要求。

7、(1)感恩父母,从小事做起;理解中感恩父母。

(2)一是感受父母在自己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认识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二是收集古今中外关于“孝”的名言警句,理解和认识孝敬父母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还是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三是从行动中,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回报父母。

(3)本题具有开放性,学生可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从以下三个方面设计:一是家庭生活中,对父母进行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二是学校生活中,力争让自己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回报父母;三是社会生活中,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做到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要尊敬他人的父母。

初中思想品德·山东人民版·八年级

第一单元 让爱驻我家

单元导航

【内容概要】

本单元以“爱”为情感主线,从爱家庭上升到爱国家,从与父母平等沟通延伸到维护民族大家庭的团结。把爱国和爱家统整在一个单元里,有利于我们在情感上得到升华。

第一课“相亲相爱一家人”,是通过对家庭亲情的认识和感知,引导我们感受家庭生活的温暖,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进而把孝敬父母的意识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行为,克服“逆反心理”,学会主动与父母沟通,与家庭成员共建和谐幸福的家庭生活。

第二课“我们共有一个家”,是让我们认同祖国文化,珍惜民族大家庭的团结,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增强报效祖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课标要求】

围绕培养我们“爱家庭、爱国家”的积极态度情感这一主题,本单元有机整合了“我与他人的关系”和“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两个生活层面中的有关心理、品德以及国情的内容标准,并适当的体现了相关的法律知识。在第一课“相亲相爱一家人”中,落实的是《课程标准》中“二1.1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和“二2.1理解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能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并适当体现了“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这一法律知识。在第二课“我们共有一个家”中,落实的是《课程标准》中“三4.6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维护国家的稳定和民族团结”和“三1.6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

【学法指导】

运用“体验法”。结合对父母的爱的亲身体验,积极与同伴交流,在活动中感受父母为家庭付出的艰辛,增强爱家和爱父母的情感。同时把自己与父母交往过程中存在的困惑、矛盾进行互助,从而学会正确的沟通方法,纠正自己的一些错误思想和行为,最终落脚点是把孝心转化为具体的孝行,运用到与父母的交往实践中。

运用“联系法”。充分利用已有的历史、地理知识,学会搜集、整理相关的信息资料。如关于祖国壮丽河山、灿烂文化方面的,关于民族团结方面的,关于中华民族起源方面的,关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方面的史实等,呈现形式可以是文字、图片、图表等。然后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分组展示、讨论、交流,最终落脚到具体的行动上。

第一课 相亲相爱一家人

家,温馨的港湾

【问题导学】

一位平凡的母亲,一个患有重度脂肪肝的母亲——陈玉

蓉,为了能提供健康的肝源移植给肝硬化的儿子,抱着“割

肝救子”的坚定信念,一连7个多月,每天坚持走10公里,

风雨无阻,成功为肝脏减肥。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

颁奖辞:这是一场命运的马拉松。她忍住饥饿和疲倦,不

敢停住脚步。上苍用疾病考验人类的亲情,她就舍出血肉,

付出艰辛,守住信心。她是母亲,她的脚步为人们丈量出一

份伟大的亲情。

父爱如山,母爱似水。从“暴走妈妈”陈玉蓉的事迹中,你感受到父母如山似水的爱了吗?我们对家庭又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呢?

【自主学习】

★教材导读

怎样孝敬父母?

1、感受家庭的温馨。请你阅读教材中四幅家庭生活的图片和“读一读”,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说说家庭的温馨体现在哪里?

2、体会父母的关爱。请你阅读教材中父母竭尽全力为残疾的大增争取幸福的案例,思考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在自己的成长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3、树立孝敬责任感。请你阅读教材中的“名言警句”和“相关链接”,思考为什么孝敬父母是道德责任和法律义务?

4、回报父母养育恩。请你阅读教材中儿子抱自己病中的母亲的案例,思考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应怎样以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自我检测

1、“纵然游遍美丽的宫殿享尽富贵荣华,但是无论我在哪里,都怀念我的家。”诗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 )

A.家庭成员间因血缘关系而没有任何矛盾

B.家中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C.家中有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

D.回到家中可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2、8分52秒,这是一位47岁的母亲从医院住院部负一楼爬至19楼所耗费的时间。190层楼,是这位母亲为挽救身患尿毒症的女儿需每日往返5次的路程。她的目标只有一个——迅速减肥,降低体内脂肪肝,以达到为女儿捐肾的标准。湖南怀化坚强妈妈张跃国拼命减肥只为换肾救女的动人事迹告诉我们( )

A. 父母可以满足子女的一切要求

B.父母教会子女如何做人

C.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

D.父母教给子女基本的生活技能

3、认真观察和理解《尽孝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哪一传统美德?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2)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怎样关心和孝敬父母?

★收获与问题

通过自主学习,你对本课时的学习有哪些收获?出现哪些疑问或者不懂的问题?请概括写在下面方框内,以便和同学、老师分享与交流。

【互动探究】

★交流互助

请四人小组先尝试解决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要求:①提出自己学习中的问题和小组同学交流。②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③讨论中及时记录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观点碰撞

1、材料一:2009年北京大学自主招生政策中强调:

“如果发现日常生活中有不孝敬父母行为的学生,一经查

实,北大自主招生将不会录取。”

材料二:2011年1月5日《山东商报》报道,新修订

的《老年法》草案在“精神慰藉”一章中规定“家庭成员

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特别强调“与老年人

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

问题:您觉得“常回家看看”入法和“不招录不孝学生”的政策有道理吗?谈谈你的认识。

2、《妈妈爱吃鱼头,我从小就知道》

问题:你觉得图中“孝子”的言行是孝敬父母的表现吗?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应当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孝行?

★问题归结

将你将小组讨论中出现的新问题写出来,并在全班展示中研讨。

【展示分享】

展示一:爱的感言——身在福中要知福

内容:自己在家庭中印象最深、令自己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当时父母的言行和自己内心真切的感受有哪些?

要求:在感激父母抚育、理解父母心情的基础上,把你最想对父母说的话写下来。可以用诗歌、散文等形式,要写出自己的情感体验,避免说空话。

展示二:孝行计划——心动不如行动

内容:与其做明天的孝子,不如定今天的孝行。你打算在一周内如何孝敬父母呢?请制定切实可行的孝敬父母周计划。

要求: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自己该怎样孝敬父母?在一周内能为父母做什么?怎样落实小计划?

【归纳总结】

★知识小结

用自己喜欢的一种方式(如文字叙述、列表、知识树等),把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用心整理一下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哦!

★误区警示

1、 我们青少年现在学习任务紧张,等将来有了经济来源再回报父母。

2、 孝敬父母就是对父母言听计从,父母做任何事都是对的。

【深化拓展】

★基础反思

1、“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惫的时候/我会想到它/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歌词中道出了家庭中最重要的是( )

A.成员间的血缘关系

B.家人间平等相处、相互关爱,充满亲情

C.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

D.父母的地位和工作收入

2、“十月怀胎娘遭难,坐不稳来睡不安。一时临盆将儿产,娘命如到鬼门关。白昼为儿受苦难,夜晚怕儿受风寒。枕头就是娘手腕,抱儿难以把身翻。每夜五更难合眼,娘睡湿处儿睡干„„”《劝孝歌》告诉我们( )

A.父母抚养子女天经地义

B.父母对子女的爱会得到回报

C.子女不可能像父母那样付出爱心

D.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

3、对右图漫画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孝敬父母,是长大以后的事

B.搬运沉重的物品是父母的事

C.孝敬父母要从小做起,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D.中学生只要管好学习不必做家务

★能力提升

4、2010年10月29日,以孝敬父母为主题的刘一祯音乐会在北京大学唱响,并相继在湖南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巡回公演。中华孝亲敬老楷模、著名歌唱家刘一祯立志“唱遍中国,孝行天下”,她始终坚持用歌声和行动宣扬“孝”的美德,《蝶恋花·母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父老乡亲》等一首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诉说着母亲的故事,表达着对父母的孝心。音乐会受到热捧说明( )

①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是否孝敬父母是评选道德楷模的唯一条件 ③一个人没有孝敬父母之心,很难做出对他人、对国家、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④我们应以爱和孝敬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5、对漫画《常回家看看》理解正确的是

( )

①是孝敬父母的体现,履行了做人的本分

②孝敬父母就不应该给父母增添劳累和负担

③孝敬父母应体贴父母的辛劳,分担父母的

忧愁 ④孝敬父母要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小事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

6、电视剧《我的丑娘》中有如下几个镜头:

镜头一:丑娘出现在进城打工儿子的婚礼上,当新娘问新郎老太太是谁时,新郎说:“问路的。”

镜头二:儿子有了自己的孩子,正为找不到带孩子的人而发愁时,丑娘以保姆的身份来到了儿子的家。

镜头三:当身心疲惫的丑娘病倒住院时,良心发现的儿子终于说出真相。

该剧中儿子的做法,在“当代中学生论坛”上引发了大家的讨论,请把你的观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甲的观点:即使我的娘再丑,我也会尽我的所能孝敬她,因为她赋予了我生命。

(1)你的观点是 。

乙的观点:良心发现的儿子开始孝敬妈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呢?

(2)你的观点是

【创新实践】

7.某校八年级(2)班决定召开一次以“感恩父母”为主要内容的班会,以帮助同学们知恩、感恩、报恩。假如你是该班同学,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请你为这次班会设计主题。

(2)假如你是班会发言者,请你设计发言提纲。

(3)假如你是班会主持者,请在班会结束时向同学们发出感恩倡议。

答案

第一课 相亲相爱一家人

家,温馨的港湾

★自我检测

1、B 2、C

3、(1)体现了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孝敬父母不仅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国法律规定子女应尽的义务。

(2)如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对父母有礼貌,不随意顶撞;理解父母的心意,听取父母的教诲;关心父母的健康,体贴父母的辛劳,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向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等等。

★观点碰撞

1、提示:主要从为什么孝敬父母的角度来认识,可从生活上父母抚养照顾我们、思想上父母关怀教育我们、道德上孝敬父母是传统美德和做人本分、法律上孝敬父母是法定义务等方面来阐述。

2、提示:主要从如何孝敬父母的角度来认识。孝敬父母不仅包括孝心,更要有孝行。孝敬父母的基本要求是尊重父母,热爱父母,回报父母。尊重是基本的态度,热爱是感情基础,回报是行动体现。

★知识小结

①家中有亲情 ②抚养照顾 ③关怀教育 ④做人本分、传统美德、法律义务 ⑤尊重父母 ⑥热爱父母 ⑦回报父母

★误区警示

1、孝敬父母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让父母放心,是孝敬父母的表现,理解、关心父母,为父母分忧,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这些都是孝敬父母的重要表现。感恩父母应从现在做起,孝敬父母应从小事做起。

2、孝敬父母不是盲目顺从,而是在平等基础上对父母的尊敬和侍奉,是在道德和法律基础上对父母辛勤劳动和养育之恩的报答。如果父母做出不道德的事,我们要勇于批评和制

止。如果父母触犯法律,我们要依法办事,不能包庇其违法行为。

★深化拓展

1、B 2、D 3、C 4、C 5、A

6、[解析]本题以电视剧《我的丑娘》中的情节为背景,以学生们的讨论观点为素材,形式新奇灵活,重在考查同学们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是考查为什么要孝敬父母,可从情感、道德和法律三个角度来作答。第(2)问是考查怎样孝敬父母,可从孝心和孝行两个方面在作答。

[答案](1)父母不仅在生活上抚养、照顾我们,教给我们基本的生活技能,还从思想品德上关怀、教育我们,引导我们确立人生目标,教我们如何做人。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父母的呵护、教诲和影响;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是法律规定子女应尽的义务。

(2)孝敬父母就要尊重父母,热爱父母,回报父母。我们孝敬父母,就要做到日常生活中对父母有礼貌,理解父母的心意,听取父母的教诲,关心父母的健康,体贴父母的辛劳,分担父母的忧愁,不向父母提过分的要求。

7、(1)感恩父母,从小事做起;理解中感恩父母。

(2)一是感受父母在自己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认识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二是收集古今中外关于“孝”的名言警句,理解和认识孝敬父母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还是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三是从行动中,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回报父母。

(3)本题具有开放性,学生可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从以下三个方面设计:一是家庭生活中,对父母进行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二是学校生活中,力争让自己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回报父母;三是社会生活中,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做到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要尊敬他人的父母。


相关文章

  • 6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鲁教版五四学制2016)
  • 鲁教版6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五四学制) 第一单元 走进新的学习生活知识点总结 山东新泰市石莱镇初级中学 周光河 知识点总结: 第1课我是中学生啦 1.面对新生活,我们有哪些新感受? ①新老师.新同学.新环境.新鲜事,都让我们好奇.激动和兴奋 ...查看


  • [征稿启事]梁衡先生教材经典篇目解读论文大赛 征稿启事
  • 梁衡先生教材经典篇目解读论文大赛 征稿启事 梁衡先生是我国著名散文家,经典作品<晋祠>是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经典篇目,给我们一代人都留下了深刻记忆.之后,又有<觅渡><把栏杆拍遍><夏感>等三十余 ...查看


  • 初中思想品德七至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本(人教版)目录大全(正式版)
  • <思想品德>总目录 七年级 上册 第一单元 笑迎新生活.....................2 第一课 珍惜新起点.....................3 新学校,新同学........................4 ...查看


  • 大塔初中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学计划
  • 大塔初中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设置为跨越代沟.因为进入八年级后在学习生活方面比七年级成熟了.而在人际交往中的亲子师生之间的相处,渐渐出现了所谓的代沟问题.解决代沟问题增加相互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以尽快适应八年级学习 ...查看


  • 六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综合训练(一)
  •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综合训练(一) 说明: 1.本试卷共6页,1--3页为选择题,4--6页为非选择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形式为开卷. 2.选择题答案填在第4的答案表中.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查看


  • 广州各区期末试卷(初中)
  • 初一试题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语文) http://bbs.eduu.com/thread-1780967-1-1.html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2(语文)http://bbs.eduu.com/thread-17 ...查看


  •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学案
  • 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学案 课题 主备人 郝丽萍 第七课 友好交往礼为先 第一框 礼貌显魅力 审核人 使用 日期 年级 八 (上) 班级 总课时 学生 人数 学习目标.重点: 预习 纲要 礼貌的含义→礼貌的重要性→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有 礼貌的人? ...查看


  • 2013九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期末试卷
  • 2013九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期末试卷(附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2.学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密封线内指定的位置.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最佳 ...查看


  • 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思品课设计中的创新运用
  • 摘 要: "问题式"教学绝不是"问答式"教学,而是课堂对话频生,师生共同感受到在教育活动中自我与他人的充分表现,感知思想品德课堂中充满的教与学的乐趣. 关键词:问题:提问:课堂对话 初中思想品德是德育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