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导学案

第2课 “贞观之治”

1.熟记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

2.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唐太宗和武则天的简单评价,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认识唐太宗、武则天二帝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4.重点:“贞观之治”和女皇武则天。

1.唐朝的建立

(1)隋朝的灭亡:隋炀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隋朝陷于瓦解。618年, 隋炀帝 在 江都 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2)唐朝建立: 618 年,在太原起兵反隋的贵族李渊,进入 长安 ,建立唐朝。李渊就是 唐高祖 。

(3)李世民即位:唐高祖退位后,传位李世民,他就是 唐太宗 ,年号 贞观 。

2.“贞观之治”

(1)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①唐太宗吸取 隋亡 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②政府要 轻徭薄赋 ,发展生产。③皇帝要 勤于政事 ,善听正确意见。④大臣要 廉洁奉公 ,统治才能巩固。

(2)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①经济上:唐太宗重视 发展生产 ,减轻农民的 赋税劳役 ;同时注意 “戒奢从简” 。 ②政治上:下令 合并州县 ,革除 “民少吏多” 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

③用人上:唐太宗注意 任用贤才 和 虚心纳谏 。他任命富于谋略的 房玄龄 和善断大事的 杜如晦 做宰相,人称 “房谋杜断” ,重用敢于直言的 魏征 。 *想一想: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一下唐太宗和汉文帝有什么共同之处?

注意吸取历史经验教训,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3)治世局面的形成:贞观年间,政治比较 清明 ,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 “贞观之治” 。

*

3.女皇武则天

(1)称帝:武则天本是 唐高宗 的皇后,晚年称帝,改国号为 周 ,是我国历史上 唯一 的女皇帝。

(2)政绩: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 农业生产 、 选拔贤才 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

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探究问题一】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提示:可以从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措施和“贞观之治”的表现来回答。)

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形成开明的政治思想,认识到君民关系如同舟水,要保住自己的统治就必须让百姓能生存下去。为此,他实行了一系列开明政策和措施:①任用贤良,虚怀纳谏,保证了唐朝政治稳定和各种政策的施行;②唐太宗大力精简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和官员,提高行政效率,节省了财政开支,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③兴办学校,发展科举,为一般地主阶级提供了做官的途径,扩大了唐朝统治的阶级基础。唐太宗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开明政策和措施,使经济迅速恢复发展,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有所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形成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探究问题二】关于唐太宗李世民,人们曾这样评价他,“一位智勇兼备的统帅,一位兼听纳谏的君主”,那你如何评价唐太宗?(提示:可以从唐太宗的治国思想、表现等方面来回答。)

唐太宗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并且富有远见的政治家,他亲身经历了隋末严峻的阶级斗争的洗礼,吸取隋末农民起义的严重教训,他认识到:国家要长治久安,帝王必须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政府要轻徭薄赋。这种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

【探究问题三】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评价武则天呢?(提示:可以从武则天称帝、采取的措施和出现的结果等方面来总结她的功绩,还要看到她的过失,从正反两方面回答此题。)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唐高宗李治的皇后。690年,武则天正式改唐为周,自称大周圣神皇帝。在其统治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社会经济继续得到发展。人称她的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当然,武则天也有独裁、专制的一面,但总的来说,她不失为一位有作为的女皇帝、女政治家。

3.对本课内容仍存有的疑问,由老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解决。

见《导学测评》P2

第2课 “贞观之治”

1.熟记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

2.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唐太宗和武则天的简单评价,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认识唐太宗、武则天二帝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4.重点:“贞观之治”和女皇武则天。

1.唐朝的建立

(1)隋朝的灭亡:隋炀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隋朝陷于瓦解。618年, 隋炀帝 在 江都 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2)唐朝建立: 618 年,在太原起兵反隋的贵族李渊,进入 长安 ,建立唐朝。李渊就是 唐高祖 。

(3)李世民即位:唐高祖退位后,传位李世民,他就是 唐太宗 ,年号 贞观 。

2.“贞观之治”

(1)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①唐太宗吸取 隋亡 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②政府要 轻徭薄赋 ,发展生产。③皇帝要 勤于政事 ,善听正确意见。④大臣要 廉洁奉公 ,统治才能巩固。

(2)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①经济上:唐太宗重视 发展生产 ,减轻农民的 赋税劳役 ;同时注意 “戒奢从简” 。 ②政治上:下令 合并州县 ,革除 “民少吏多” 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

③用人上:唐太宗注意 任用贤才 和 虚心纳谏 。他任命富于谋略的 房玄龄 和善断大事的 杜如晦 做宰相,人称 “房谋杜断” ,重用敢于直言的 魏征 。 *想一想: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一下唐太宗和汉文帝有什么共同之处?

注意吸取历史经验教训,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3)治世局面的形成:贞观年间,政治比较 清明 ,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 “贞观之治” 。

*

3.女皇武则天

(1)称帝:武则天本是 唐高宗 的皇后,晚年称帝,改国号为 周 ,是我国历史上 唯一 的女皇帝。

(2)政绩: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 农业生产 、 选拔贤才 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

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探究问题一】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提示:可以从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措施和“贞观之治”的表现来回答。)

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形成开明的政治思想,认识到君民关系如同舟水,要保住自己的统治就必须让百姓能生存下去。为此,他实行了一系列开明政策和措施:①任用贤良,虚怀纳谏,保证了唐朝政治稳定和各种政策的施行;②唐太宗大力精简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和官员,提高行政效率,节省了财政开支,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③兴办学校,发展科举,为一般地主阶级提供了做官的途径,扩大了唐朝统治的阶级基础。唐太宗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开明政策和措施,使经济迅速恢复发展,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有所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形成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探究问题二】关于唐太宗李世民,人们曾这样评价他,“一位智勇兼备的统帅,一位兼听纳谏的君主”,那你如何评价唐太宗?(提示:可以从唐太宗的治国思想、表现等方面来回答。)

唐太宗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并且富有远见的政治家,他亲身经历了隋末严峻的阶级斗争的洗礼,吸取隋末农民起义的严重教训,他认识到:国家要长治久安,帝王必须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政府要轻徭薄赋。这种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

【探究问题三】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评价武则天呢?(提示:可以从武则天称帝、采取的措施和出现的结果等方面来总结她的功绩,还要看到她的过失,从正反两方面回答此题。)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唐高宗李治的皇后。690年,武则天正式改唐为周,自称大周圣神皇帝。在其统治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社会经济继续得到发展。人称她的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当然,武则天也有独裁、专制的一面,但总的来说,她不失为一位有作为的女皇帝、女政治家。

3.对本课内容仍存有的疑问,由老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解决。

见《导学测评》P2


相关文章

  • [贞观长歌]82全集
  • <贞观长歌>82全集 <贞观长歌>由峨眉电影制片厂.中央电视台.中外名人文化产业集团.北京锦绣江山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手打造的八十二集电视连续剧<贞观长歌>(上下部)已于制作完成.该剧虽然是属于戏说剧的 ...查看


  • 贞观之治教学设计
  • <贞观之治>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了解贞观之治的基本史实. 2.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材料分析和历史故事, ...查看


  • 总结贞观之治间和谐表现
  • 篇一:第2课 贞观之治 知识总结与梳理 第2 课 贞观之治 知识总结与梳理 1. 隋朝灭亡与唐 朝建立:618年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同年李 渊(唐高祖)建立 唐朝,后传位于李世民(唐太宗),改年号为贞观. 2. 贞观之治局面 的形成原因: ...查看


  • [贞观之治]一课说课稿
  • <贞观之治>一课说课稿 425000 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岚角山中学 李文君 历史教师 中二 [1**********]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查看


  • 七年级历史贞观之治教案新人教版
  • 第2课贞观之治 [课标内容] 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唐太宗与玄武门之变,轻徭薄赋.知人善任,重视纳谏:加强中央权力,完善科举制度:贞观之治. ①通过分析唐太宗的执政措施和 ...查看


  • 贞观之谜和[贞观政要]
  • 在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中,"贞观之治"一直为史家所称颂.但如果仔细推究,就可以发现"贞观之治"的盛世之说颇有疑点. 在古代的王朝中,所谓"盛世"各有特点,但有一 ...查看


  • [贞观之治]说课稿
  • 贞观之治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贞观之治>.我将按照说教材.说创新支点.说教法.说学情学法.说教学程序和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 说教材 1.教材地位 本课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查看


  • 贞观之治的形成
  • 贞观之治形成 大唐帝国的开创者,唐高祖李渊,在位9年(武德元年-九年618-626年).因为武德九 年(626年)六月四日玄武门事变,李渊提早结束了他的帝王生涯.这年八月八日,他传位 儿子,自己做了太上皇.他的继位人,就是太宗李世民. 唐太 ...查看


  • 西汉初期的"黄老思想"新探
  • 历史学研究ILSCIENCES SOCA NINANJNIG No.4 Apr.2007 西汉初期的"黄老之治"新探 孙景坛 ( 摘要:传统至今,"等哲学思想解释西汉初期的"黄老之治",并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