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环境规划无形中透露出我们在教育上的思考。我们应该回到以孩子为本位的教育立场,提供给孩子人性化的教学环境,让孩子能充分地在属于他们自己的学习环境中自由地探索。
一、室内环境的规划
我们曾看到过这样的“画面”:教室中央,椅并椅、肩并肩,整整齐齐地坐了几排小朋友。除了第一排的幼儿外,其余每个人不是抬头仰望,就是左摇右晃,以期能看到老师手中一本小小的图画书;其间有人站了起来,马上有人推他,有人则大喊:“看不见啦!”老师放下图画书高声说:“不要吵!你坐下来。”过了五分钟,坐在后排的幼儿,有人开始东张西望;有人开始谈话;有人干脆“爬”下椅子,坐在地上玩椅子。教室里的杂音越来越大,老师猛抬头,喊着:“老师在讲故事,你们怎么可以这么吵。你手上拿什么东西,给我;你坐起来……你们都不想听故事,是吧?那老师不说了!”
让我们仔细思考这个“画面”,为什么幼儿会不想听故事?为什么老师要骂个不停?如果老师手中的图画书能大一点,如果幼儿的座位是排成类似半圆形,而非一排排的话,一切负面的行为是否都会“烟消云散”呢?不当的环境安排,使得老师必须分心在许多琐事上,而无法专注于教学的质量。
幼儿具有注意时间短,充满好奇心与想像力,随时都想看、想听、想吃、想闻、更想动手做的特质。当老师“忘了”这些特质时,教室里就可能出现这样一些画面:老师面对着三十几个幼儿,手中拿着一张小彩色纸,要求他们逐步跟着折纸;折好第3个步骤时,有人开始跟不上:“老师我不会”的求救声四起,空气中弥漫着不安与躁动。老师高喊“不要吵!老师在讲话,你们怎么可以说话。”最后只有两个人自行完成作品,老师带着怒意,一一替其他孩子折出一件件“作品”。
因此,作为一个幼教工作者,必须认清幼儿的特质,提供一个能帮助孩子身心健全发展的理想环境,让每个幼儿在进入这个“环境”后,能够如鱼得水,深刻体会到“这里”是专门为他准备的地方,他每天都可以在这个环境中:按自己的兴趣、能力与发展阶段,找寻他最“需要”的东西,从容地学习;拥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充分展现自我;从亲身体验或探索事物中,获得成就感;愉快地成长,不用担心会遭受斥责或赶不上别人;与同伴分享经验;觉得被爱,肯定自己也接纳他人。
二、学习区域的规划
我们可以按照发现学习的做法将教室布置成多个学习区,每个区角内都放置各种各样的教具。老师需根据不同教学主题做情境布置,并适时增减或更换角落里的教材教具。也可利用教室以外的空间,或结合各班教室设计出大角落。学习区域的规划给幼儿的印象是:
1、这是一个好地。东西要丰富、清楚、可更换的,(一定要是一个适合幼儿学习、不搪塞他的好地方。)
2、你属于这里(所有不安全的东西要过滤掉,要教孩子怎样用或怎样拿一些物品而不会掉落,要考虑某些物品怎样去使用。)在学习区可以做标识、颜色区分等各种孩子能懂的东西来让孩子玩完玩具后放回原处;还可以用篮子来让幼儿分类,这样在放学前,玩具等物品就会放得整整齐齐。桌子是不是圆角的等一些安全、便利的问题在进入“你属于这里”前都应解决。
3、这是一个你可以信赖的地方。每一个区角都需要桌子,让孩子变成一个自给自足的人,吃饭时孩子可搬动,而且要分散,材料、区角要多于幼儿。
4、这是一个你可以探索和尝试的安全的地方。很重要的观念:你能不能不说话,你的环境会说话,要有很多工具书教孩子做胶泥工等,不是我告诉他,而是他告诉我。例:语言区要有一个区域让孩子写前练习,如:我这把伞少一个勾勾,你可不可以帮我画上,画字而不是写字,还要包括听跟说,东西是可以吸引孩子学习的。
5、学习区需要规则。有了规则,孩子就能学习了,教学也能顺畅;教室中每个人都能用自己的方式和速度来学习。
首先是使用时间。老师可以用不同的乐曲节奏做为“讯号”,告知幼儿学习区活动开始或即将结束了。
其次是使用人数。在学习区的开放之初,年龄愈小的孩子,愈会有一窝蜂抢着参与 的情况,老师设置的角落玩具以种类少、数量多为宜,让幼儿容易熟悉玩具功能,也不易有抢夺玩具的现象。另外,老师可以使用插卡挂牌、标示,或安排其他方式来帮助幼儿建立“先来先玩”及“轮流等待”的集体常规。如:用插卡的方式,让幼儿将自己的名牌插入袋内。插满后,后到者就得等会儿再来。要换区的幼儿则将名牌抽出,另寻空位。学习区活动结束时,请幼儿各自将名牌放回原位。
第三是教材、玩具使用方式。为了让每个人皆能充分利用各区的教材与设施,老师必须和幼儿一起建立各区的使用规则。例如:按各区特色,要求幼儿每次使用一件或一种玩具;使用完的,按照该区收拾方式,立即物归原处。不同区域的物品,除非特殊需要,避免混杂使用,以免造成收拾上的困扰。
第四是人际互动规范。当一群幼儿聚集在一处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抢夺、争执、破坏状况,老师必须引导幼儿面对问题,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处理的基本原则是让幼儿参与解决问题,而非一味摆出成人的权威横加制止。例如:建构区的人太多,造成抢玩具、霸占玩具、丢玩具等情形时,老师眼睛要够亮,要让孩子有台阶下,他就会改掉坏毛病(把看见的放在心里,找机会背后跟他说);也可在活动结束后,请幼儿围坐一圈,大家一起讨论刚才的状况,引导幼儿参与决定,建立使用规则。再例如:抢夺玩具的幼儿须先将玩具还给先玩的人,或先暂时休息5分钟(坐在一旁);两个人同时拿到一样玩具时,用猜拳决定谁先玩;不收拾的人,请他回来收好,明天暂时不能到这一区来玩等等。
学习区的使用规则繁多,老师不要一股脑全塞给幼儿,要求其遵守,最好是分段介绍给幼儿。比如:在第一阶段时,先介绍教材、玩具的使用方法;在第二阶段时,则可以 先仔细观察孩子学习、互动情况,其中可能会发现一些“不愉快”或“不好”的人际冲突,这些情况正是说明人际互动规范的最佳“题材”。最后,在使用初期的第三阶段,则介绍使用时间与人数。
总之,将良好的环境引入到幼儿的教育活动中,通过幼儿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能让每个幼儿在参与活动的同时,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同时,幼儿给予教师的启发、启示,和教师帮助幼儿进行的知识经验的整合,又使教师与幼儿之间产生积极、良好的互动效应。
幼儿园的环境规划无形中透露出我们在教育上的思考。我们应该回到以孩子为本位的教育立场,提供给孩子人性化的教学环境,让孩子能充分地在属于他们自己的学习环境中自由地探索。
一、室内环境的规划
我们曾看到过这样的“画面”:教室中央,椅并椅、肩并肩,整整齐齐地坐了几排小朋友。除了第一排的幼儿外,其余每个人不是抬头仰望,就是左摇右晃,以期能看到老师手中一本小小的图画书;其间有人站了起来,马上有人推他,有人则大喊:“看不见啦!”老师放下图画书高声说:“不要吵!你坐下来。”过了五分钟,坐在后排的幼儿,有人开始东张西望;有人开始谈话;有人干脆“爬”下椅子,坐在地上玩椅子。教室里的杂音越来越大,老师猛抬头,喊着:“老师在讲故事,你们怎么可以这么吵。你手上拿什么东西,给我;你坐起来……你们都不想听故事,是吧?那老师不说了!”
让我们仔细思考这个“画面”,为什么幼儿会不想听故事?为什么老师要骂个不停?如果老师手中的图画书能大一点,如果幼儿的座位是排成类似半圆形,而非一排排的话,一切负面的行为是否都会“烟消云散”呢?不当的环境安排,使得老师必须分心在许多琐事上,而无法专注于教学的质量。
幼儿具有注意时间短,充满好奇心与想像力,随时都想看、想听、想吃、想闻、更想动手做的特质。当老师“忘了”这些特质时,教室里就可能出现这样一些画面:老师面对着三十几个幼儿,手中拿着一张小彩色纸,要求他们逐步跟着折纸;折好第3个步骤时,有人开始跟不上:“老师我不会”的求救声四起,空气中弥漫着不安与躁动。老师高喊“不要吵!老师在讲话,你们怎么可以说话。”最后只有两个人自行完成作品,老师带着怒意,一一替其他孩子折出一件件“作品”。
因此,作为一个幼教工作者,必须认清幼儿的特质,提供一个能帮助孩子身心健全发展的理想环境,让每个幼儿在进入这个“环境”后,能够如鱼得水,深刻体会到“这里”是专门为他准备的地方,他每天都可以在这个环境中:按自己的兴趣、能力与发展阶段,找寻他最“需要”的东西,从容地学习;拥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充分展现自我;从亲身体验或探索事物中,获得成就感;愉快地成长,不用担心会遭受斥责或赶不上别人;与同伴分享经验;觉得被爱,肯定自己也接纳他人。
二、学习区域的规划
我们可以按照发现学习的做法将教室布置成多个学习区,每个区角内都放置各种各样的教具。老师需根据不同教学主题做情境布置,并适时增减或更换角落里的教材教具。也可利用教室以外的空间,或结合各班教室设计出大角落。学习区域的规划给幼儿的印象是:
1、这是一个好地。东西要丰富、清楚、可更换的,(一定要是一个适合幼儿学习、不搪塞他的好地方。)
2、你属于这里(所有不安全的东西要过滤掉,要教孩子怎样用或怎样拿一些物品而不会掉落,要考虑某些物品怎样去使用。)在学习区可以做标识、颜色区分等各种孩子能懂的东西来让孩子玩完玩具后放回原处;还可以用篮子来让幼儿分类,这样在放学前,玩具等物品就会放得整整齐齐。桌子是不是圆角的等一些安全、便利的问题在进入“你属于这里”前都应解决。
3、这是一个你可以信赖的地方。每一个区角都需要桌子,让孩子变成一个自给自足的人,吃饭时孩子可搬动,而且要分散,材料、区角要多于幼儿。
4、这是一个你可以探索和尝试的安全的地方。很重要的观念:你能不能不说话,你的环境会说话,要有很多工具书教孩子做胶泥工等,不是我告诉他,而是他告诉我。例:语言区要有一个区域让孩子写前练习,如:我这把伞少一个勾勾,你可不可以帮我画上,画字而不是写字,还要包括听跟说,东西是可以吸引孩子学习的。
5、学习区需要规则。有了规则,孩子就能学习了,教学也能顺畅;教室中每个人都能用自己的方式和速度来学习。
首先是使用时间。老师可以用不同的乐曲节奏做为“讯号”,告知幼儿学习区活动开始或即将结束了。
其次是使用人数。在学习区的开放之初,年龄愈小的孩子,愈会有一窝蜂抢着参与 的情况,老师设置的角落玩具以种类少、数量多为宜,让幼儿容易熟悉玩具功能,也不易有抢夺玩具的现象。另外,老师可以使用插卡挂牌、标示,或安排其他方式来帮助幼儿建立“先来先玩”及“轮流等待”的集体常规。如:用插卡的方式,让幼儿将自己的名牌插入袋内。插满后,后到者就得等会儿再来。要换区的幼儿则将名牌抽出,另寻空位。学习区活动结束时,请幼儿各自将名牌放回原位。
第三是教材、玩具使用方式。为了让每个人皆能充分利用各区的教材与设施,老师必须和幼儿一起建立各区的使用规则。例如:按各区特色,要求幼儿每次使用一件或一种玩具;使用完的,按照该区收拾方式,立即物归原处。不同区域的物品,除非特殊需要,避免混杂使用,以免造成收拾上的困扰。
第四是人际互动规范。当一群幼儿聚集在一处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抢夺、争执、破坏状况,老师必须引导幼儿面对问题,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处理的基本原则是让幼儿参与解决问题,而非一味摆出成人的权威横加制止。例如:建构区的人太多,造成抢玩具、霸占玩具、丢玩具等情形时,老师眼睛要够亮,要让孩子有台阶下,他就会改掉坏毛病(把看见的放在心里,找机会背后跟他说);也可在活动结束后,请幼儿围坐一圈,大家一起讨论刚才的状况,引导幼儿参与决定,建立使用规则。再例如:抢夺玩具的幼儿须先将玩具还给先玩的人,或先暂时休息5分钟(坐在一旁);两个人同时拿到一样玩具时,用猜拳决定谁先玩;不收拾的人,请他回来收好,明天暂时不能到这一区来玩等等。
学习区的使用规则繁多,老师不要一股脑全塞给幼儿,要求其遵守,最好是分段介绍给幼儿。比如:在第一阶段时,先介绍教材、玩具的使用方法;在第二阶段时,则可以 先仔细观察孩子学习、互动情况,其中可能会发现一些“不愉快”或“不好”的人际冲突,这些情况正是说明人际互动规范的最佳“题材”。最后,在使用初期的第三阶段,则介绍使用时间与人数。
总之,将良好的环境引入到幼儿的教育活动中,通过幼儿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能让每个幼儿在参与活动的同时,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同时,幼儿给予教师的启发、启示,和教师帮助幼儿进行的知识经验的整合,又使教师与幼儿之间产生积极、良好的互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