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建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价体系

作者:林国标 《 光明日报 》( 2014年12月10日   13 版)

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和发展,需要我们思考这样的问题:衡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败得失的标准是什么?该如何总结其阶段性成果,如何发现和矫正可能出现的错误?如何根据时代的变化而调整相应的策略?要想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研究,并推进其实践,我们需要认识到评价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活动中的必要性及意义,更需要建立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

树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价意识

评价就是人类依据设定的价值目标对自身行为进行持续性的反思、调整、修正、总结及进行新的建构的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离不开评价。

一般来说,一套评价体系大体应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程序等等。但在构建评价体系和进行评价活动之前,首先必须具备基本的心理和思想前提,即在大众中普遍地树立起时代性的评价意识。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这种评价的存在,也没有意识到这种评价的意义。迄今为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价还未被正式提出,也没有引起各方面的重视,这与人们对评价的理解有一定的关系。按以往的理解,如果评价是一种价值评价,马克思主义具有先天的、不言自明的合理性和正义性,其价值合理性不用怀疑,因而无须评价;如果评价是一种事实性评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宏大的历史过程,没有合适的主体与手段来对之进行评价,因而无法评价。这样,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面临一种相互矛盾的境地。一方面,现实情况决定了评价不容缺失,每一种阶段性、创新性理论的提出都需要对前一阶段工作进行反思与总结,同时为下一步工作构建新的方向和路径。另一方面,又不能不说,我们始终缺失着自觉的、系统的评价。我们始终没有建立起思想理论建设的避错、纠错机制,历史上种种对马克思主义的片面理解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出现就是因为缺乏某种理论的反省和思想的监察。因此,要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必须树立一种根本的意识,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价意识。确立评价意识就是确认评价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活动中的必要性。

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价维度

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着手来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价维度。根据当前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以分解为三个方面的评价维度,即民族化、时代化、大众化。

从民族化来看,它的总体要求是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本土的具体实践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促使马克思主义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它关注中国的经验、中国的现实、中国大众的生动实践。基于此,民众的民族自豪感、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认同、传统经典的学习与普及等可以用来作为评价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程度的参考维度。

从时代化来看,它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使马克思主义紧跟时代步伐。其根本要求是要反映时代精神,回答时代课题,引领时代潮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基于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指导地位的确立,对“中国特色”“中国模式”的解释与宣传,对世界优秀文化的吸收和借鉴等,可以用来作为评价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程度的主要维度。

从大众化来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涵: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要始终关注人民大众利益,要以人民大众为本,关注大众需求,回应大众关切,解答大众疑惑。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深入浅出,即要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手段、风格、话语来阐释、传播、宣传马克思主义。基于此,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制度化、常态化,大众化、通俗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民生与社会公平的建设,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等可以作为评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程度的主要参考维度。

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价方法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价方法,依据评价主体类型的不同,主要有两种:国家评价与大众评价。国家评价是一种终极性评价,其评价结论无论是肯定性的还是否定性的,都是对事件发展的阶段性总结,具有权威性。国家评价的作用就在于提供给人们稳定的价值判断,并且赋予事件以质的规定性,为清楚明白地认识历史与现实提供规范。大众评价则是一种即时性评价,其特点在于它的随时随地性。这种评价的主体并非是游离于事件之外的某种权威机构,而是芸芸大众。其功能就在于随时影响事件的走向。它深刻地体现了人类所独具的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特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总体过程,它是一首宏大的而且书写不完的史诗,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过程。似乎只有国家才具有相应的能力和资源对之进行评价。但同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漫漫征途中,由于每个时期都有它特定的矛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的大过程中,会有各种小过程,会有实践主体的多样化行为,会有个体之间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会有群众对组织、集体的监督与诉求,会有阶段性的总结和评价,这样,自然就形成了大众评价。人类宏大事件往往无法依赖单一的评价形式来推动其进程。因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能保证其正常运行并不断前进的是国家评价与大众评价的相辅相成。可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价方法,只能是国家评价与大众评价两种模式的互动与互补。

这样,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价体系,实际上就是构建作为一种国家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的自我完善、自我调整、自我发展的机制。

作者:林国标 《 光明日报 》( 2014年12月10日   13 版)

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和发展,需要我们思考这样的问题:衡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败得失的标准是什么?该如何总结其阶段性成果,如何发现和矫正可能出现的错误?如何根据时代的变化而调整相应的策略?要想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研究,并推进其实践,我们需要认识到评价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活动中的必要性及意义,更需要建立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

树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价意识

评价就是人类依据设定的价值目标对自身行为进行持续性的反思、调整、修正、总结及进行新的建构的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离不开评价。

一般来说,一套评价体系大体应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程序等等。但在构建评价体系和进行评价活动之前,首先必须具备基本的心理和思想前提,即在大众中普遍地树立起时代性的评价意识。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这种评价的存在,也没有意识到这种评价的意义。迄今为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价还未被正式提出,也没有引起各方面的重视,这与人们对评价的理解有一定的关系。按以往的理解,如果评价是一种价值评价,马克思主义具有先天的、不言自明的合理性和正义性,其价值合理性不用怀疑,因而无须评价;如果评价是一种事实性评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宏大的历史过程,没有合适的主体与手段来对之进行评价,因而无法评价。这样,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面临一种相互矛盾的境地。一方面,现实情况决定了评价不容缺失,每一种阶段性、创新性理论的提出都需要对前一阶段工作进行反思与总结,同时为下一步工作构建新的方向和路径。另一方面,又不能不说,我们始终缺失着自觉的、系统的评价。我们始终没有建立起思想理论建设的避错、纠错机制,历史上种种对马克思主义的片面理解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出现就是因为缺乏某种理论的反省和思想的监察。因此,要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必须树立一种根本的意识,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价意识。确立评价意识就是确认评价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活动中的必要性。

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价维度

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着手来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价维度。根据当前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以分解为三个方面的评价维度,即民族化、时代化、大众化。

从民族化来看,它的总体要求是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本土的具体实践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促使马克思主义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它关注中国的经验、中国的现实、中国大众的生动实践。基于此,民众的民族自豪感、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认同、传统经典的学习与普及等可以用来作为评价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程度的参考维度。

从时代化来看,它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使马克思主义紧跟时代步伐。其根本要求是要反映时代精神,回答时代课题,引领时代潮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基于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指导地位的确立,对“中国特色”“中国模式”的解释与宣传,对世界优秀文化的吸收和借鉴等,可以用来作为评价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程度的主要维度。

从大众化来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涵: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要始终关注人民大众利益,要以人民大众为本,关注大众需求,回应大众关切,解答大众疑惑。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深入浅出,即要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手段、风格、话语来阐释、传播、宣传马克思主义。基于此,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制度化、常态化,大众化、通俗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民生与社会公平的建设,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等可以作为评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程度的主要参考维度。

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价方法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价方法,依据评价主体类型的不同,主要有两种:国家评价与大众评价。国家评价是一种终极性评价,其评价结论无论是肯定性的还是否定性的,都是对事件发展的阶段性总结,具有权威性。国家评价的作用就在于提供给人们稳定的价值判断,并且赋予事件以质的规定性,为清楚明白地认识历史与现实提供规范。大众评价则是一种即时性评价,其特点在于它的随时随地性。这种评价的主体并非是游离于事件之外的某种权威机构,而是芸芸大众。其功能就在于随时影响事件的走向。它深刻地体现了人类所独具的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特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总体过程,它是一首宏大的而且书写不完的史诗,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过程。似乎只有国家才具有相应的能力和资源对之进行评价。但同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漫漫征途中,由于每个时期都有它特定的矛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的大过程中,会有各种小过程,会有实践主体的多样化行为,会有个体之间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会有群众对组织、集体的监督与诉求,会有阶段性的总结和评价,这样,自然就形成了大众评价。人类宏大事件往往无法依赖单一的评价形式来推动其进程。因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能保证其正常运行并不断前进的是国家评价与大众评价的相辅相成。可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价方法,只能是国家评价与大众评价两种模式的互动与互补。

这样,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价体系,实际上就是构建作为一种国家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的自我完善、自我调整、自我发展的机制。


相关文章

  • 企业业绩评价体系
  • 构建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问题研究 一.构建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国际上对企业绩效评价问题的理论研究由来已久.特别是现代公司制诞生以后,出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由于资本所有者与企业经营者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地位,资本所有者为了维护自己的 ...查看


  •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及管理的研究 1
  • 摘要: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卫生医疗机构服务体系的主体,是缓解我国人民群众就医难看病难的主力军,所以建立健全我国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体系是非常必要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竞争无处不在,现在的绩效管理理念规定人员评定以实际业绩为准,所 ...查看


  • 识别组织的人员能力
  • 组织人员能力识别和增长工作 一.必要性 人力资源是组织所有资源中最具有生命力的部分,是组织的软实力.组织的发展就是人的发展推动的,在实践过程中造就适应新军事变革的人才队伍是组织人力资源的总方针. 人员能力标准在整个岗位资格体系中,起着重要的 ...查看


  • 中国社会建立健全社会责任评价机制
  • 中 国 社 会 建 立 健 全 社 会 责 任 评 价 机 制 目录 浅谈中国信用缺失现象 1 中国自古就讲诚信................................................................ ...查看


  • 实验教学研究方法(1):测量与评价
  • 实验教学研究方法(1):测量与评价 艾 伦 测量与评价是实验教学问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形成科学判断的基础.掌握测量与评价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才能更好地达成实验教学的目标. 实验教学:测量:评价:正交性:完备性:指标 Research Me ...查看


  • 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GB/T28001-2011/OHSAS18001:2007代替GB/T28001-2001 2011年12月30日公布 2012年02月01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 发布 前言 ...查看


  • 政府审计与反腐败
  • 政府审计与反腐败 摘要:腐败是一种滥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 腐败现象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反腐败一直是各国政府关注的重点.各国经验表明, 反腐败需要立法.行政.司法.审计.制度.新闻媒体等方面联合出击.反腐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需要 ...查看


  • 石化行业HSE标准[1]
  • Q /SHS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 /SHS 0001.1-2001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安全.环境与健康(HSE )管理体系 Safety,environment and health management system o ...查看


  • 论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宪法学研究(1982
  • 作者:韩大元 法学家 2003年03期 在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进程中现行宪法发挥了重要的功能,对整个社会生活领域产生 了重要的影响.可以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每一项成果中包含着宪法所发挥的功能.随 着社会结构的演变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宪法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