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例诊断报告要求

乙型肝炎病例诊断报告要求

★乙肝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WS 299-2008)》

一、诊断原则

乙肝的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学及影像学检查等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须依据血清HBV 标志和HBV DNA 检测结果。

二、诊断分类

根据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等将乙肝分为不同临床类型,包括急性乙肝、慢性乙肝、乙肝肝硬化、乙肝病毒相关的原发性肝细胞癌等。

三、诊断

(一)急性乙肝

1 近期出现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乏力和消化道症状,可有尿黄、眼黄和皮肤黄疸。 2 肝脏生化检查异常,主要是血清ALT 和AST 升高,可有血清胆红素升高。

3 HBsAg 阳性。

4 有明确的证据表明6 个月内曾检测血清HBsAg 阴性。

5 抗-HBc IgM 阳性1:1000 以上。

6 肝组织学符合急性病毒性肝炎改变。

7 恢复期血清HBsAg 阴性,抗HBs 阳性。

▲疑似急性乙肝病例

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同时符合1 和3。

◆同时符合2 和3。

▲确诊急性乙肝病例

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疑似病例同时符合4。(1、3、4或2、3、4)

◆疑似病例同时符合5。(1、3、5或2、3、5)

◆疑似病例同时符合6。(1、3、6或2、3、6)

◆疑似病例同时符合7。(1、3、7或2、3、7)

(二) 慢性乙肝

1、急性HBV 感染超过6 个月仍HBsAg 阳性或发现HBsAg 阳性超过6 个月。

2、 HBsAg 阳性持续时间不详,抗HBc IgM 阴性。

3、慢性肝病患者的体征如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和肝、脾肿大等。

4、血清ALT 反复或持续升高,可有血浆白蛋白降低和(或)球蛋白升高,或胆红素升高等。

5、肝脏病理学有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特点。

6、血清HBeAg 阳性或可检出HBV DNA,并排除其他导致ALT 升高的原因。

▲疑似慢性乙肝病例

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符合1 和3。

◆符合2 和3。

◆符合2 和4。

▲确诊慢性乙肝病例

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同时符合1、4 和6。

◆同时符合1、5 和6。

◆同时符合2、4 和6。

◆同时符合2、5 和6。

四、乙肝病例诊断、判定

对医院传染病相病相关科室(内、儿、传染病科等)门诊日志、住院病例等,在医院检验科核实这些病例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包括“乙肝两对半”和肝功谷丙转氨酶(ALT ),并进行结果判定。

▲若HBsAg 阳性且ALT ≥40, 判定为确诊病例;

▲若HBsAg 阳性且ALT

▲若无HBsAg 检测结果且ALT ≥40,判定为疑似病例;

▲若HBsAg 阳性,但无ALT 检测结果或无HBsAg 和ALT 的监测结果,填写“无法判断”。

五、乙肝确诊病例急慢性判定

▲若自就诊日起乙肝病程(本次就诊时间-首次发病时间的间隔)超过半年者或抗-HBcIgM 阴性,判定为慢性乙肝;

▲若自就诊日起乙肝病程不超过半年者或抗-HBcIgM 阳性(1:1000以上),判定为急性乙肝。

六、乙肝病例报告要求

1、医疗机构对乙肝病例进行诊断和网络直报时必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测结果等综合判断分类报告。

2、医疗机构诊断的乙肝病例,进行网络直报时必须在病例分类中明确“急性”或“慢性”病例,以便区分新发和既往病例,及时掌握新发乙肝病人的发病情况。

新发病例是指以前从未患过乙肝,首次发病的现症例;

急性肝炎是指半年内有过感染史的新发病例,其它所有病程超过半年尚未痊愈者(包括慢性肝炎的急性发作)均作为“慢性肝炎”报告。

3、乙肝病例只在首次确诊登记报告一次,对曾经(包括往年)在各级医疗机构就诊过的复诊病人,在门诊日志上注明“复诊”后,不再重复报告。

复诊病人是指可以提供既往就诊信息的病人。既往就诊信息包括门诊、急诊病历手册、住院病历、处方、就诊机构名称及具体就诊时间等。如患者或陪同人员能够提供以上就诊信息中的任一一项的纸质材料或口述情况均可视为复诊。

乙肝报告附卡

(必填信息)

1、HBsAg 阳性时间:□ >6个月 / □ 6个月内(包括6个月)由阴性转为阳性 / □既往未检测或结果不详

2、首次出现乙肝症状和体征的时间: 年 月 / □无症状

3、本次ALT U/L

4、抗-HBc IgM 1:1000检测结果:□阳性 /□阴性 /□未测

5、肝穿检测结果:□急性病变 /□慢性病变 /□未测

6、恢复期血清HBsAg 阴转,抗HBs 阳转:□是 /□否 /□未测

乙型肝炎病例诊断报告要求

★乙肝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WS 299-2008)》

一、诊断原则

乙肝的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学及影像学检查等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须依据血清HBV 标志和HBV DNA 检测结果。

二、诊断分类

根据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等将乙肝分为不同临床类型,包括急性乙肝、慢性乙肝、乙肝肝硬化、乙肝病毒相关的原发性肝细胞癌等。

三、诊断

(一)急性乙肝

1 近期出现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乏力和消化道症状,可有尿黄、眼黄和皮肤黄疸。 2 肝脏生化检查异常,主要是血清ALT 和AST 升高,可有血清胆红素升高。

3 HBsAg 阳性。

4 有明确的证据表明6 个月内曾检测血清HBsAg 阴性。

5 抗-HBc IgM 阳性1:1000 以上。

6 肝组织学符合急性病毒性肝炎改变。

7 恢复期血清HBsAg 阴性,抗HBs 阳性。

▲疑似急性乙肝病例

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同时符合1 和3。

◆同时符合2 和3。

▲确诊急性乙肝病例

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疑似病例同时符合4。(1、3、4或2、3、4)

◆疑似病例同时符合5。(1、3、5或2、3、5)

◆疑似病例同时符合6。(1、3、6或2、3、6)

◆疑似病例同时符合7。(1、3、7或2、3、7)

(二) 慢性乙肝

1、急性HBV 感染超过6 个月仍HBsAg 阳性或发现HBsAg 阳性超过6 个月。

2、 HBsAg 阳性持续时间不详,抗HBc IgM 阴性。

3、慢性肝病患者的体征如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和肝、脾肿大等。

4、血清ALT 反复或持续升高,可有血浆白蛋白降低和(或)球蛋白升高,或胆红素升高等。

5、肝脏病理学有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特点。

6、血清HBeAg 阳性或可检出HBV DNA,并排除其他导致ALT 升高的原因。

▲疑似慢性乙肝病例

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符合1 和3。

◆符合2 和3。

◆符合2 和4。

▲确诊慢性乙肝病例

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同时符合1、4 和6。

◆同时符合1、5 和6。

◆同时符合2、4 和6。

◆同时符合2、5 和6。

四、乙肝病例诊断、判定

对医院传染病相病相关科室(内、儿、传染病科等)门诊日志、住院病例等,在医院检验科核实这些病例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包括“乙肝两对半”和肝功谷丙转氨酶(ALT ),并进行结果判定。

▲若HBsAg 阳性且ALT ≥40, 判定为确诊病例;

▲若HBsAg 阳性且ALT

▲若无HBsAg 检测结果且ALT ≥40,判定为疑似病例;

▲若HBsAg 阳性,但无ALT 检测结果或无HBsAg 和ALT 的监测结果,填写“无法判断”。

五、乙肝确诊病例急慢性判定

▲若自就诊日起乙肝病程(本次就诊时间-首次发病时间的间隔)超过半年者或抗-HBcIgM 阴性,判定为慢性乙肝;

▲若自就诊日起乙肝病程不超过半年者或抗-HBcIgM 阳性(1:1000以上),判定为急性乙肝。

六、乙肝病例报告要求

1、医疗机构对乙肝病例进行诊断和网络直报时必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测结果等综合判断分类报告。

2、医疗机构诊断的乙肝病例,进行网络直报时必须在病例分类中明确“急性”或“慢性”病例,以便区分新发和既往病例,及时掌握新发乙肝病人的发病情况。

新发病例是指以前从未患过乙肝,首次发病的现症例;

急性肝炎是指半年内有过感染史的新发病例,其它所有病程超过半年尚未痊愈者(包括慢性肝炎的急性发作)均作为“慢性肝炎”报告。

3、乙肝病例只在首次确诊登记报告一次,对曾经(包括往年)在各级医疗机构就诊过的复诊病人,在门诊日志上注明“复诊”后,不再重复报告。

复诊病人是指可以提供既往就诊信息的病人。既往就诊信息包括门诊、急诊病历手册、住院病历、处方、就诊机构名称及具体就诊时间等。如患者或陪同人员能够提供以上就诊信息中的任一一项的纸质材料或口述情况均可视为复诊。

乙肝报告附卡

(必填信息)

1、HBsAg 阳性时间:□ >6个月 / □ 6个月内(包括6个月)由阴性转为阳性 / □既往未检测或结果不详

2、首次出现乙肝症状和体征的时间: 年 月 / □无症状

3、本次ALT U/L

4、抗-HBc IgM 1:1000检测结果:□阳性 /□阴性 /□未测

5、肝穿检测结果:□急性病变 /□慢性病变 /□未测

6、恢复期血清HBsAg 阴转,抗HBs 阳转:□是 /□否 /□未测


相关文章

  •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的监测方案
  •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 可以用国家免疫规划类疫苗进行预防,以保护易感者为主的能达到控制乃至消灭疾病发生的这类传染病.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脊髓灰质炎疫苗(OPV).麻疹疫苗(MV).百白破混合疫苗(DPT).乙肝疫苗(HepB).卡介 ...查看


  • 一.传染病防治知识
  • 一.传染病防治知识 一.法定传染病报告种类 法定传染病39种,其中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甲型H1N1流感按就流行性感冒报告. 甲类:鼠疫.霍乱 乙类中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 乙类:传染性非典型肺 ...查看


  • 急性传染病防控试题
  • 急性传染病防控试卷 一.判断题: 流感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重要措施.接种流感疫苗后都可产生保护性免疫.(错) (1) 接种流感疫苗的时间应在每年的流感流行前期进行.(对) (2) 流感的症状通常较普通感冒重,其潜伏期一般1~2周.(错 ...查看


  •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1]
  •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1.目的 传染病疫情报告是为各级政府提供传染病发生.发展信息的重要渠道.只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传染病报告制度,并且保证其正常运转,才能保证信息的通畅.这是政府决策者准确掌握事件动态.及时正确进行决策与有关部门及时采取预防控 ...查看


  • 我国药物性肝损伤诊断标准的使用情况
  • 摘要 分析我国药物性肝损伤诊断标准的使用情况.用中国期刊全文专题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进行检索,检索年限为1990-2015年,并记录文献中的诊断标准,分析目前中国药物性肝损伤诊断标准的使用现状.纳入文献609篇,其中包括 ...查看


  • 传染病网络直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培训资料
  • 传染病网络直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培训资料 一.培训内容 1.传染病防治.疫情报告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二.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条例> 三.传染病管理法规及工作 ...查看


  • 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汇编
  • 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提高报告的效率和质量,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本院为法 ...查看


  • 10.传染病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测试题 (传染病部分) 一.判断题(25题) 1.传染病疫情报告应当遵循属地化管理原则.( ) 2.单位和个人违反传染病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 3.国务院卫 ...查看


  •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
  •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 Lemology (供五年制临床本科专业使用) 前 言 传染病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课程之一,属内科学的一个专业,与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免疫学.流行病学和儿科学等具有密切的联系.它是一门研究传染病在人体内.外环境中发生.发展.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