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 教学设计

第十课 尊重劳动者 珍惜劳动成果

一、【课标与教材】

1、【课标依据】:

(1)勤俭节约、珍惜资源、热爱劳动。

(2)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任地做出选择。

(3)能够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信息、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4)了解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的道德规范。

2、【教材内容分析】:

第十课《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包括两部分内容,“可敬的劳动者”和“珍惜劳动成果”。第一部分赞叹了劳动者(包括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的伟大与光荣,使学生树立尊重劳动光荣,鄙视劳动可耻的思想;第二部分分

析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使学生懂得如何珍惜劳动成果,如何尊重劳动者。

3、【教材地位】:

第四单元的主题是“劳动创造世界”,第九课说明了劳动的意义。 本课主要讲述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尊重劳动者和珍惜劳动成果。这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劳动的认识,起到“承上”的作用。

以这一课的正确认识为基础,第十一课“乐于劳动、善于劳动”将引导学生做快乐的、新型的劳动者,所以本课也起到了“启下”的作用。

4、【教学重难点】:依据课程标准,和初几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本课的某某作为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1)劳动虽然有分工不同,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2)珍惜劳动成果。

难点:劳动虽然有分工不同,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1、引导学生树立珍惜劳动成果、节约资源的意识,培养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高尚品德。2、树立平等的劳动观,尊敬劳动者。

2、能力:1、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歧视、轻视劳动和劳动者的现象和行为是错误的。2、知道浪费劳动成果的行为是错误的,引导学生养成文明消费的习惯。

3、知识:使学生懂得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是人类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都是最可敬最可爱的人。

三、【学情分析】:

1、生活实际:学生参加劳动的机会少,没有实际的劳动经验和体会,所以对本课内容缺乏亲身体验和感性认识。而且生活中普遍存在着浪费的现象和行为,中学生的勤俭节约意识有待提高。

2、社会实际:社会上确实存在一些对某些行业的劳动及劳动者的歧视、不尊重的思想和行为,会对学生产生一些不良影响。

3、学习实际:学生对“劳动有分工不同,无高低贵贱之分”的理解有难度;对什么是浪费、什么是节俭的判断标准难以把握;对国情的了解不深入;在生活中落实勤劳节俭的行为对学生来讲也有一定难度。

四、【教学方法和媒体】

创设情境,启发引导,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教学准备:

教师:

1、搜集表现劳动者的艺术作品(歌曲、诗歌、画作、图片等)。

2、熟悉我国党和政府尊重劳动、劳动者的举措,并准备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

3、准备好能体现我国国情的图片、文字和数据资料。

学生:

1、搜集我国劳动模范人物的事迹,搜集古今中外珍惜劳动成果、勤俭节约的名言、故事资料。

2、调查日常生活中是否存在歧视劳动、劳动者,浪费劳动成果的思想和行为。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歌曲导入《劳动创造最光荣》),说说你听了这首歌的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

【讲授新课】

《父亲》那布满皱纹的黝黑的脸上,沁满汗珠,额头鼓着青筋,嘴唇干裂,牙齿残缺不齐,那变形的指甲,松树皮似的手上,拿着一个盛满清水的瓷碗。“父亲”在烈日下劳作,而又无哀无怨的充满慈祥的表情,使每一个有良知的人心都颤动了。

这幅画作体现了艺术家怎样的情感?

(学生自由发言)

说说你身边的劳动者,他们的劳动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

【屏显】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我们幸福生活的缔造者。没有他们的劳动,就没有我们幸福的生活,也没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他们是最值得我们尊敬和爱戴的人。

【看图片, 谈认识】

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认识?

国家表彰奖励劳动者的相关法律规定和举措有哪些?

【屏显】《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一章第六条

国家提倡劳动者参加社会义务劳动,开展劳动竞赛和合理化建议活动,鼓励和保护劳动者进行科学研究、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表彰和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国务院关于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 2005年4月 国务院决定授予2124人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授予845人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国务院希望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珍惜荣誉,再接再厉,继续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模范表率作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劳动状元榜】你知道的劳动模范有哪些?

(学生举例)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党和政府非常尊重劳动者,为此采取了很多具体的措施,你知道有哪些?我们这么做有什么重要意义?

【屏显】(1)党和政府历来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每五年进行一次全国劳动模范的评选,每年进行一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颁发。(2)这些措施使一

批批杰出的劳动者展现在人们面前,成为巨大的精神动力,推动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劳动者是可敬的,我们要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

说说哪些劳动者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学生举例)

【回归生活】生活中有没有歧视劳动和劳动者的思想和行为?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任何一项劳动都是崇高的,崇高的事业只有劳动。----卡莱尔

凡职业没有不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是没有不可敬的。----梁启超

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生活中的劳动却存在着分工上的差异。

(1)各个时期、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

富,为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应该受到人们的尊重。

(2)劳动虽然有分工不同,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都是社会和人民的需要。不论何种劳动,都值得我们尊敬;不论从事何种职业,都是平等的劳动者。

(3)凡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人民服务的劳动者,只要他们的劳动对社会有益,就都是光荣的,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

针对我们对劳动的各种认识,我们对劳动应该树立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学生交流)

结合回答,总结:

【屏显】我们应该尊重劳动劳动、尊重劳动者,要以劳动为荣,与一切轻视劳动、歧视劳动者的观念和行为坚决决裂,要坚决反对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的思想和行为。

【自然过渡】社会上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为社会创造了这么多,为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当我们面对这血汗凝结成的果实,我们应该怎么办?

【珍惜劳动成果】

这让我想到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谁还能记得这首古诗描述和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

在这首的感染之下,我们再接再厉:

【我讲勤俭故事】(学生举例)

【屏显】

毛泽东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

雷锋看见路上有一颗螺丝钉,踢了一脚就走开了。书记却把钉子拾起来,装进衣袋。几天后,雷锋要到一家工厂送信,书记掏出那颗螺丝钉:“小雷,把它送到工厂去吧。咱们国家底子薄,要搞建设就得艰苦奋斗呀。”雷锋听了就用旧木板钉了一个“节约箱”,把捡到的破铜烂铁、边角料、螺丝钉装进去。许多次,雷锋就是从这个“节约箱”里找到了要用的材料。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

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用牙膏要挤到一点儿不剩。 虽然这种美德辈辈流传,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存在。

【问题在现】

在生活中,存在哪些浪费劳动成果的现象和行为?

家庭生活中

学校生活中

社会生活中

【屏显】饭菜浪费惊人:上海市环保局于做过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0%的消费者表示有过食物剩余现象,仅20%的消费者表示有适度点餐的意识,28%的消费者表示出外就餐时从不考虑餐后打包,只有20%的消费者有打包习惯。 2005年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及相关监测机构调查显示,大学生每学期人均消费支出4819元,其中不包括学习相关费用。沈阳市统计局公布的沈阳市农民一年的人均纯收入是5050元。如果把4819乘以2,然后再与5050乘以2对比,数字差为262。这意味着一个沈阳大学生一个学期的消费接近于一个农民一年的纯收入,一个沈阳大学生一年的消费约等于一个农民两年的收入。

对于浪费劳动成果的现象、行为,我们应该怎样评价?

第十课 尊重劳动者 珍惜劳动成果

一、【课标与教材】

1、【课标依据】:

(1)勤俭节约、珍惜资源、热爱劳动。

(2)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任地做出选择。

(3)能够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信息、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4)了解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的道德规范。

2、【教材内容分析】:

第十课《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包括两部分内容,“可敬的劳动者”和“珍惜劳动成果”。第一部分赞叹了劳动者(包括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的伟大与光荣,使学生树立尊重劳动光荣,鄙视劳动可耻的思想;第二部分分

析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使学生懂得如何珍惜劳动成果,如何尊重劳动者。

3、【教材地位】:

第四单元的主题是“劳动创造世界”,第九课说明了劳动的意义。 本课主要讲述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尊重劳动者和珍惜劳动成果。这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劳动的认识,起到“承上”的作用。

以这一课的正确认识为基础,第十一课“乐于劳动、善于劳动”将引导学生做快乐的、新型的劳动者,所以本课也起到了“启下”的作用。

4、【教学重难点】:依据课程标准,和初几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本课的某某作为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1)劳动虽然有分工不同,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2)珍惜劳动成果。

难点:劳动虽然有分工不同,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1、引导学生树立珍惜劳动成果、节约资源的意识,培养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高尚品德。2、树立平等的劳动观,尊敬劳动者。

2、能力:1、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歧视、轻视劳动和劳动者的现象和行为是错误的。2、知道浪费劳动成果的行为是错误的,引导学生养成文明消费的习惯。

3、知识:使学生懂得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是人类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都是最可敬最可爱的人。

三、【学情分析】:

1、生活实际:学生参加劳动的机会少,没有实际的劳动经验和体会,所以对本课内容缺乏亲身体验和感性认识。而且生活中普遍存在着浪费的现象和行为,中学生的勤俭节约意识有待提高。

2、社会实际:社会上确实存在一些对某些行业的劳动及劳动者的歧视、不尊重的思想和行为,会对学生产生一些不良影响。

3、学习实际:学生对“劳动有分工不同,无高低贵贱之分”的理解有难度;对什么是浪费、什么是节俭的判断标准难以把握;对国情的了解不深入;在生活中落实勤劳节俭的行为对学生来讲也有一定难度。

四、【教学方法和媒体】

创设情境,启发引导,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教学准备:

教师:

1、搜集表现劳动者的艺术作品(歌曲、诗歌、画作、图片等)。

2、熟悉我国党和政府尊重劳动、劳动者的举措,并准备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

3、准备好能体现我国国情的图片、文字和数据资料。

学生:

1、搜集我国劳动模范人物的事迹,搜集古今中外珍惜劳动成果、勤俭节约的名言、故事资料。

2、调查日常生活中是否存在歧视劳动、劳动者,浪费劳动成果的思想和行为。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歌曲导入《劳动创造最光荣》),说说你听了这首歌的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

【讲授新课】

《父亲》那布满皱纹的黝黑的脸上,沁满汗珠,额头鼓着青筋,嘴唇干裂,牙齿残缺不齐,那变形的指甲,松树皮似的手上,拿着一个盛满清水的瓷碗。“父亲”在烈日下劳作,而又无哀无怨的充满慈祥的表情,使每一个有良知的人心都颤动了。

这幅画作体现了艺术家怎样的情感?

(学生自由发言)

说说你身边的劳动者,他们的劳动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

【屏显】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我们幸福生活的缔造者。没有他们的劳动,就没有我们幸福的生活,也没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他们是最值得我们尊敬和爱戴的人。

【看图片, 谈认识】

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认识?

国家表彰奖励劳动者的相关法律规定和举措有哪些?

【屏显】《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一章第六条

国家提倡劳动者参加社会义务劳动,开展劳动竞赛和合理化建议活动,鼓励和保护劳动者进行科学研究、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表彰和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国务院关于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 2005年4月 国务院决定授予2124人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授予845人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国务院希望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珍惜荣誉,再接再厉,继续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模范表率作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劳动状元榜】你知道的劳动模范有哪些?

(学生举例)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党和政府非常尊重劳动者,为此采取了很多具体的措施,你知道有哪些?我们这么做有什么重要意义?

【屏显】(1)党和政府历来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每五年进行一次全国劳动模范的评选,每年进行一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颁发。(2)这些措施使一

批批杰出的劳动者展现在人们面前,成为巨大的精神动力,推动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劳动者是可敬的,我们要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

说说哪些劳动者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学生举例)

【回归生活】生活中有没有歧视劳动和劳动者的思想和行为?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任何一项劳动都是崇高的,崇高的事业只有劳动。----卡莱尔

凡职业没有不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是没有不可敬的。----梁启超

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生活中的劳动却存在着分工上的差异。

(1)各个时期、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

富,为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应该受到人们的尊重。

(2)劳动虽然有分工不同,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都是社会和人民的需要。不论何种劳动,都值得我们尊敬;不论从事何种职业,都是平等的劳动者。

(3)凡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人民服务的劳动者,只要他们的劳动对社会有益,就都是光荣的,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

针对我们对劳动的各种认识,我们对劳动应该树立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学生交流)

结合回答,总结:

【屏显】我们应该尊重劳动劳动、尊重劳动者,要以劳动为荣,与一切轻视劳动、歧视劳动者的观念和行为坚决决裂,要坚决反对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的思想和行为。

【自然过渡】社会上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为社会创造了这么多,为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当我们面对这血汗凝结成的果实,我们应该怎么办?

【珍惜劳动成果】

这让我想到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谁还能记得这首古诗描述和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

在这首的感染之下,我们再接再厉:

【我讲勤俭故事】(学生举例)

【屏显】

毛泽东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

雷锋看见路上有一颗螺丝钉,踢了一脚就走开了。书记却把钉子拾起来,装进衣袋。几天后,雷锋要到一家工厂送信,书记掏出那颗螺丝钉:“小雷,把它送到工厂去吧。咱们国家底子薄,要搞建设就得艰苦奋斗呀。”雷锋听了就用旧木板钉了一个“节约箱”,把捡到的破铜烂铁、边角料、螺丝钉装进去。许多次,雷锋就是从这个“节约箱”里找到了要用的材料。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

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用牙膏要挤到一点儿不剩。 虽然这种美德辈辈流传,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存在。

【问题在现】

在生活中,存在哪些浪费劳动成果的现象和行为?

家庭生活中

学校生活中

社会生活中

【屏显】饭菜浪费惊人:上海市环保局于做过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0%的消费者表示有过食物剩余现象,仅20%的消费者表示有适度点餐的意识,28%的消费者表示出外就餐时从不考虑餐后打包,只有20%的消费者有打包习惯。 2005年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及相关监测机构调查显示,大学生每学期人均消费支出4819元,其中不包括学习相关费用。沈阳市统计局公布的沈阳市农民一年的人均纯收入是5050元。如果把4819乘以2,然后再与5050乘以2对比,数字差为262。这意味着一个沈阳大学生一个学期的消费接近于一个农民一年的纯收入,一个沈阳大学生一年的消费约等于一个农民两年的收入。

对于浪费劳动成果的现象、行为,我们应该怎样评价?


相关文章

  • 第十课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
  • 第十课 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 尊重劳动者 济南实验初级中学 李 靖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尊重劳动者,树立平等的劳动观:培养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尊敬之情. 能力目标:能够清楚的认识并抵制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的思想和行为.理解劳动光 ...查看


  • 10.我家的电器
  • 品德与社会 四年级 上册 10.我家的电器 教材分析: 本活动内容是根据<课程标准>"我是中国人"第10条和"我的家乡" 第4条中"通过身边的身边的生活用品,探究工业与人们生活的 ...查看


  • 学会分享教案
  •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第三课<说声"谢谢">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通过"你会表示感谢吗"."小记者在行动".&quo ...查看


  • 科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 第一单元 我学习,我快乐 活动主题一 时光老人对我说 教学目标:学会珍惜时间,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在实践中学会提高效率. 教学重点:学会珍惜时间,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在实践中学会提高效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分钟能做什么 ...查看


  • 11.[工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 11.<工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学情分析 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为人们提供的产品越来越充足,产品质量越来越优良,日常生活越来越方便.这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着亲身经历和体验,但大多数学生是"家庭--学校"两点 ...查看


  • 三年级[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腾云第四希望小学孙伟
  • 三年级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 大坞镇腾云第四希望小学 孙伟 电话 : [1**********]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播放食堂吃饭的录像. "大家看学校食堂吃到哪些饭菜?怎么样?"板书课 ...查看


  • 2011--2012三年级下册品社教案34
  • 第三单元 共享友爱阳光 一.教学目标 1.感受与同学间的友爱之情,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 2.体会真诚相待.相互理解.讲信用的可贵. 3.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互相关心. 4.宽厚待人,学会自己处理与同学之间的矛盾. ...查看


  • 五一劳动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2篇
  • 五一劳动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2篇 1.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奇迹 2.五一劳动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奇迹"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主题活动设计方案 指导思想 劳动造就了双手,双手从事着劳动.手很平凡,人人都有:手也不平 ...查看


  •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精品版)
  •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2017.02 第一单元 我学习,我快乐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学会科学安排合理利用时间,初步做到生活有规律,学习和做事讲效率. 2.在实践中学会提高效率. 3.帮助学生掌握一些适合自己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