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可以言新媒体所不能言,为新媒体所不能为。而这些新媒体所不能言,所不能为的东西,将被证明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
全球化对文学的影响
希利斯•米勒在当今健在的文学批评家里面,算得上是屈指可数的几个大师之一了。今年秋天清华大学王宁主持的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会议上,他作了题为《全球化和新电子技术时代文学研究辩》的发言,会后他修改文字,撰成文章,并且发给我一个副本。他之辩护的不是广泛意义上的文学,就像理查•罗蒂所言,泛指一切想像性质的作品,这样理所当然也可以把电子时代的一切大众文化包括在内。米勒为之辩护的是书面文学,即白纸黑字的印刷文学――它在今天的网络时代,已是明日黄花了吗?米勒对此表明的鲜明立场,应能澄清何以国内学界每把他当作鼓吹文学研究改弦易辙,转事文化研究的代言人,其实是误解他老人家了。
米勒认为当今全球化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全球化发生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速度和方式也各不相同。第二,全球化是异态纷呈而不是单一的事件。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就不相同,科学技术的全球化则又是另一种模样,更不用说还有环境恶化的全球化,它的直接结果就是全球气候变暖。第三,这一切全球化形式的公分母是电子通讯技术。就像当初《共产党宣言》精辟地预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突飞猛进之下,旧的制度分崩离析之际,必有一种全新的“世界文学”出现,米勒认为,今天出现的不是歌德率先提出的“世界文学”,而是一种世界范围的新媒体文化:电视、电影、流行音乐、互联网、电子邮件、播客、博客、音像、网络游戏,以及电子邮件传输的数码照片等等。这些新技术显然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预见到的,而正是这些新的技术形式,使我们的世界变成了地球村。
那么,文学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里,它又能出演怎样一个角色呢?文学似乎已经是过去的事情,就像黑格尔曾经预言要消亡的艺术。要之,文学研究就无异于钻研古董。或者说好听点,文学是从虚拟现实的主位上退下来,成为想像性真理的许多供应商中的一个。所以文学和电影、互联网、网络游戏和流行音乐一样,是电子通讯的另一种形式?米勒照例引德里达的术语,谓之“人工真实性”(artifactualities)。
米勒称文学是虚拟现实传播交流的一个媒体,这是说,当我们阅读印刷的文本诸如小说和诗歌,页面上的文字即提供了访问窗口,如果我是一个熟练读者,这个窗口便会把我引入恍如“真实”的形形色色人等及其悲欢离合故事,仿佛我可以看到他们、闻到他们、触摸到他们,然而这一切发生在白纸黑字上面。同理,电视新闻仿佛是向我直接展示了事件真相,就像它们如实发生的那样,但是电视的形象其实是精心筛选下来的,是剪辑又拼贴下来的结果。所以它提供的是一个“伪真实”(pseudo-reality),是技术制造出来的幽灵鬼影欢蹦乱跳在电视屏幕上。就此而言,文学这一传统媒介,同以计算机为代表的虚拟世界新媒介,应是异曲同工的。这里可以见出虚构的魅力。米勒据今年9月5日《纽约时报》的报道举例说,2005年夏游戏《魔兽世界》(World of Warcraft)面世之际,就有150万中国玩家订购这个游戏,一年之后,中国玩家的数量翻上一番,达300万。这个数字叫米勒大吃一惊。这是为什么?他的解释是:就像欧洲17世纪末叶小说面世之初就大受欢迎,《魔兽世界》的巨大成功,正也可见出人类委实是需要虚构的东西。而比较传统文学,这些新媒体大都具有一些平易近人的特点,比如容易翻译、容易传输、容易适应世界的每一种不同文化。现代印刷文学则更多被圈定在母语上面,受制于本土地方文化的约束。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曾说人类天生喜欢模仿。他从模仿中得到快感,因为模仿就是求知。米勒则戏拟说,人类天生需要虚构,虚构就是虚构,它什么也不模仿。虚构创造出来的新的世界,一时间使我们的“真实世界”相形失色,使它被置换、被遗忘,甚至被遗弃了。
除了文学失却主位,沦落为进入虚拟世界的许多方式之一,米勒认为全球化对于文学还有两个重要影响。其一是马克思曾经预见到的,那就是世界各地任何一种民族文学,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都存在着其语言的其他国家文学。这是因为翻译传播的飞速发展,也是因为全球语言的重新整合。比如“英语文学”,在今天它肯定不仅仅是英国文学、美国文学的专利,毋宁说它指的是用英语写作的世界文学。所以,孤立地研究英国文学或美国文学,已变得不合时宜。第二个影响在于文学研究。米勒发现随着全球化的电子技术神速进展,曾经是文学研究首要条件的大学的语境,现在似乎变得无足轻重了。任何人,任何地方,只要有一台联网电脑,就可以访问浩如烟海的学术数据和信息,而不必一定要泡在图书馆里。所以文学的研究方式,正在历经巨变。对此米勒举例说,他引《共产党宣言》,只消借助Google搜索,须臾之间便得完成,而不必再来翻阅本本。同样亨利•詹姆斯的小说几乎都贴在网上,供人免费阅读。此外米勒交代2005-2006年度他参加一个雄心勃勃的叙事学研究项目,项目总部是在奥斯陆,但是他本人一年里在那里统共才待了三个星期。研究成果都是在电脑上撰写出来,瞬息间用电子邮件发往世界的四面八方。所以他感叹他作为文学学生的职业生涯,短短几年之间,已经被电脑改变得完全是另一派模样了。
文学的魅力媒体文化不能比
传统的文学研究方式恐怕未必如米勒想像的那样悲观。仅就知识产权的考虑计,较为晚近的文本就远不是网上免费张贴、浏览之间唾手可得。别的不说,假如我们想参考米勒本人的研究成果,该去的地方肯定是图书馆而不是网络。但米勒认为文学的数字化意味着文学作为印刷文本正在走向消失。这似乎也不必大惊小怪。他指出,从文学史上看,文学由印刷文本形式占据主导地位,其历史不过是短短的三百多年,它的起端是17世纪末叶的西方世界,这也是现代民主的起步阶段。这样来看,文学正成了哈贝马斯所说的“公共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说家多多少少有了写作和虚构的自由。在这之前,文学的主导形式是口传和抄本。今天,又当何论呢?
今天有相当一部分文学工作者转向所谓的文化研究,来研究新媒体的语境和影响,也是情有可原。但是米勒声明,他现在想做辩护的不是图像替代文字的文化研究,而是正在消失的老式印刷书本形式的文学和文学研究。换言之,他要在全球化和数字媒介时代来为文学辩。就此而言,米勒发现他是站在欧美“现代主义”文学的立场上面,理由是这一脉文学多多少少把文学的本质彰显了出来。他声明他相信文学可以言新媒体所不能言,为新媒体所不能为。而这些新媒体所不能言,所不能为的东西,将被证明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
那么,传统印刷文学里的这些为新媒体不可言、不可为的东西,又是什么?为说明这个问题,米勒将经典小说和这些小说改编的电影做了一个比较:即便是改编得最好的电影,诸如近年来英国根据简•奥斯丁、狄更斯、乔治•爱略特、托马斯•哈代等人小说改编的作品。这些电影不像好莱坞的作风,大都忠实于原著,评价也好。可是米勒认为它们仍然无法传达原作的一个基本特征,这就是所谓的“自由间接话语”,即作家如何以叙事人的反讽式语言,用过去时态的第三人称,将小说人物现时态的内在语言复现出来。这样一种叙述语言,米勒认为从根本上说是无从捉摸的。我们无法知道我们究竟是在读叙述人的语言呢,还是在读小说人物的语言。所以,我们读纸质文本,如果是好读者,一定要有种幽默反讽的禀赋,这和玩网络游戏、听流行歌曲和看电影电视不一样。此外,印刷文本的文学,即便是最简单、最直截了当的虚构句子,也必然掩藏着一个秘密。文学的秘密永远不会见诸光天化日,总是掩藏在讲述它的故事背后。
说到这个掩藏起来的秘密,米勒集中分析了美国诗人史蒂文斯的一首短诗《康涅狄克的河中之河》,另外他还举了卡夫卡的例子。米勒称当卡夫卡用“他”来替代“我”的时候,他就变成了小说家。他引卡夫卡的名言:“我不经意间写下诸如此类的句子:‘他朝窗外望去’,这个句子已经就是完美的了。”何以言之?米勒认为,这里“完美”一语是指这个句子的含义一切尽在语境之中,它是一种文学的完美,因为它创造了一个奇妙的虚拟或者说虚构世界。诸如此类的还有卡夫卡短篇小说《判决》中的第一段话:“他胳膊肘支着桌子,从窗口望出去,看到了河流、桥梁,和河对岸青青的高地。”《判决》可以理解为卡夫卡的传记,小说最后父亲说:“你听着:我现在判你去投河淹死!”名叫格奥尔格的主人公感到自己被赶出了房间,冲到河边翻过栏杆,临跳水前还低声喊道:“亲爱的父母亲,我可一直是爱着你们的。”米勒提请人注意卡夫卡在他的日记里交代过此则小说是他一个通宵写成的,它既是作者“真实生活”里畏父情结的再现,又似凤凰再生,逐字逐句构筑出了一个独一无二的虚拟的真实。写作由是观之,就其神秘性而言,便是一种不可能的行为,好似揪住自己的鞋带把自己拔离地面,好似用自己的背驮着自己前行。而卡夫卡就是这样一个作家。
米勒的结论是,新媒体诸如电影、电视、网络游戏、流行音乐等等,与语词的魅力其实是没法比较的。对于大多数理论家来说,文学的外部世界是种族、民族、语言、道德和性别问题,但是米勒要用德里达的术语来表示,这个外部世界或者说“他者”,就是“所有其他”(tout autre)。假如说《魔兽世界》掩藏着一个上述德里达意义上的秘密,那纯属笑谈。所以米勒相信,印刷的文学在人类文化中自有它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行为功能,即便是在全球化新技术新媒介占据主导地位的今天。米勒的这个结论,也是本文作者愿意举双手赞成的。
文学可以言新媒体所不能言,为新媒体所不能为。而这些新媒体所不能言,所不能为的东西,将被证明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
全球化对文学的影响
希利斯•米勒在当今健在的文学批评家里面,算得上是屈指可数的几个大师之一了。今年秋天清华大学王宁主持的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会议上,他作了题为《全球化和新电子技术时代文学研究辩》的发言,会后他修改文字,撰成文章,并且发给我一个副本。他之辩护的不是广泛意义上的文学,就像理查•罗蒂所言,泛指一切想像性质的作品,这样理所当然也可以把电子时代的一切大众文化包括在内。米勒为之辩护的是书面文学,即白纸黑字的印刷文学――它在今天的网络时代,已是明日黄花了吗?米勒对此表明的鲜明立场,应能澄清何以国内学界每把他当作鼓吹文学研究改弦易辙,转事文化研究的代言人,其实是误解他老人家了。
米勒认为当今全球化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全球化发生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速度和方式也各不相同。第二,全球化是异态纷呈而不是单一的事件。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就不相同,科学技术的全球化则又是另一种模样,更不用说还有环境恶化的全球化,它的直接结果就是全球气候变暖。第三,这一切全球化形式的公分母是电子通讯技术。就像当初《共产党宣言》精辟地预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突飞猛进之下,旧的制度分崩离析之际,必有一种全新的“世界文学”出现,米勒认为,今天出现的不是歌德率先提出的“世界文学”,而是一种世界范围的新媒体文化:电视、电影、流行音乐、互联网、电子邮件、播客、博客、音像、网络游戏,以及电子邮件传输的数码照片等等。这些新技术显然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预见到的,而正是这些新的技术形式,使我们的世界变成了地球村。
那么,文学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里,它又能出演怎样一个角色呢?文学似乎已经是过去的事情,就像黑格尔曾经预言要消亡的艺术。要之,文学研究就无异于钻研古董。或者说好听点,文学是从虚拟现实的主位上退下来,成为想像性真理的许多供应商中的一个。所以文学和电影、互联网、网络游戏和流行音乐一样,是电子通讯的另一种形式?米勒照例引德里达的术语,谓之“人工真实性”(artifactualities)。
米勒称文学是虚拟现实传播交流的一个媒体,这是说,当我们阅读印刷的文本诸如小说和诗歌,页面上的文字即提供了访问窗口,如果我是一个熟练读者,这个窗口便会把我引入恍如“真实”的形形色色人等及其悲欢离合故事,仿佛我可以看到他们、闻到他们、触摸到他们,然而这一切发生在白纸黑字上面。同理,电视新闻仿佛是向我直接展示了事件真相,就像它们如实发生的那样,但是电视的形象其实是精心筛选下来的,是剪辑又拼贴下来的结果。所以它提供的是一个“伪真实”(pseudo-reality),是技术制造出来的幽灵鬼影欢蹦乱跳在电视屏幕上。就此而言,文学这一传统媒介,同以计算机为代表的虚拟世界新媒介,应是异曲同工的。这里可以见出虚构的魅力。米勒据今年9月5日《纽约时报》的报道举例说,2005年夏游戏《魔兽世界》(World of Warcraft)面世之际,就有150万中国玩家订购这个游戏,一年之后,中国玩家的数量翻上一番,达300万。这个数字叫米勒大吃一惊。这是为什么?他的解释是:就像欧洲17世纪末叶小说面世之初就大受欢迎,《魔兽世界》的巨大成功,正也可见出人类委实是需要虚构的东西。而比较传统文学,这些新媒体大都具有一些平易近人的特点,比如容易翻译、容易传输、容易适应世界的每一种不同文化。现代印刷文学则更多被圈定在母语上面,受制于本土地方文化的约束。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曾说人类天生喜欢模仿。他从模仿中得到快感,因为模仿就是求知。米勒则戏拟说,人类天生需要虚构,虚构就是虚构,它什么也不模仿。虚构创造出来的新的世界,一时间使我们的“真实世界”相形失色,使它被置换、被遗忘,甚至被遗弃了。
除了文学失却主位,沦落为进入虚拟世界的许多方式之一,米勒认为全球化对于文学还有两个重要影响。其一是马克思曾经预见到的,那就是世界各地任何一种民族文学,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都存在着其语言的其他国家文学。这是因为翻译传播的飞速发展,也是因为全球语言的重新整合。比如“英语文学”,在今天它肯定不仅仅是英国文学、美国文学的专利,毋宁说它指的是用英语写作的世界文学。所以,孤立地研究英国文学或美国文学,已变得不合时宜。第二个影响在于文学研究。米勒发现随着全球化的电子技术神速进展,曾经是文学研究首要条件的大学的语境,现在似乎变得无足轻重了。任何人,任何地方,只要有一台联网电脑,就可以访问浩如烟海的学术数据和信息,而不必一定要泡在图书馆里。所以文学的研究方式,正在历经巨变。对此米勒举例说,他引《共产党宣言》,只消借助Google搜索,须臾之间便得完成,而不必再来翻阅本本。同样亨利•詹姆斯的小说几乎都贴在网上,供人免费阅读。此外米勒交代2005-2006年度他参加一个雄心勃勃的叙事学研究项目,项目总部是在奥斯陆,但是他本人一年里在那里统共才待了三个星期。研究成果都是在电脑上撰写出来,瞬息间用电子邮件发往世界的四面八方。所以他感叹他作为文学学生的职业生涯,短短几年之间,已经被电脑改变得完全是另一派模样了。
文学的魅力媒体文化不能比
传统的文学研究方式恐怕未必如米勒想像的那样悲观。仅就知识产权的考虑计,较为晚近的文本就远不是网上免费张贴、浏览之间唾手可得。别的不说,假如我们想参考米勒本人的研究成果,该去的地方肯定是图书馆而不是网络。但米勒认为文学的数字化意味着文学作为印刷文本正在走向消失。这似乎也不必大惊小怪。他指出,从文学史上看,文学由印刷文本形式占据主导地位,其历史不过是短短的三百多年,它的起端是17世纪末叶的西方世界,这也是现代民主的起步阶段。这样来看,文学正成了哈贝马斯所说的“公共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说家多多少少有了写作和虚构的自由。在这之前,文学的主导形式是口传和抄本。今天,又当何论呢?
今天有相当一部分文学工作者转向所谓的文化研究,来研究新媒体的语境和影响,也是情有可原。但是米勒声明,他现在想做辩护的不是图像替代文字的文化研究,而是正在消失的老式印刷书本形式的文学和文学研究。换言之,他要在全球化和数字媒介时代来为文学辩。就此而言,米勒发现他是站在欧美“现代主义”文学的立场上面,理由是这一脉文学多多少少把文学的本质彰显了出来。他声明他相信文学可以言新媒体所不能言,为新媒体所不能为。而这些新媒体所不能言,所不能为的东西,将被证明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
那么,传统印刷文学里的这些为新媒体不可言、不可为的东西,又是什么?为说明这个问题,米勒将经典小说和这些小说改编的电影做了一个比较:即便是改编得最好的电影,诸如近年来英国根据简•奥斯丁、狄更斯、乔治•爱略特、托马斯•哈代等人小说改编的作品。这些电影不像好莱坞的作风,大都忠实于原著,评价也好。可是米勒认为它们仍然无法传达原作的一个基本特征,这就是所谓的“自由间接话语”,即作家如何以叙事人的反讽式语言,用过去时态的第三人称,将小说人物现时态的内在语言复现出来。这样一种叙述语言,米勒认为从根本上说是无从捉摸的。我们无法知道我们究竟是在读叙述人的语言呢,还是在读小说人物的语言。所以,我们读纸质文本,如果是好读者,一定要有种幽默反讽的禀赋,这和玩网络游戏、听流行歌曲和看电影电视不一样。此外,印刷文本的文学,即便是最简单、最直截了当的虚构句子,也必然掩藏着一个秘密。文学的秘密永远不会见诸光天化日,总是掩藏在讲述它的故事背后。
说到这个掩藏起来的秘密,米勒集中分析了美国诗人史蒂文斯的一首短诗《康涅狄克的河中之河》,另外他还举了卡夫卡的例子。米勒称当卡夫卡用“他”来替代“我”的时候,他就变成了小说家。他引卡夫卡的名言:“我不经意间写下诸如此类的句子:‘他朝窗外望去’,这个句子已经就是完美的了。”何以言之?米勒认为,这里“完美”一语是指这个句子的含义一切尽在语境之中,它是一种文学的完美,因为它创造了一个奇妙的虚拟或者说虚构世界。诸如此类的还有卡夫卡短篇小说《判决》中的第一段话:“他胳膊肘支着桌子,从窗口望出去,看到了河流、桥梁,和河对岸青青的高地。”《判决》可以理解为卡夫卡的传记,小说最后父亲说:“你听着:我现在判你去投河淹死!”名叫格奥尔格的主人公感到自己被赶出了房间,冲到河边翻过栏杆,临跳水前还低声喊道:“亲爱的父母亲,我可一直是爱着你们的。”米勒提请人注意卡夫卡在他的日记里交代过此则小说是他一个通宵写成的,它既是作者“真实生活”里畏父情结的再现,又似凤凰再生,逐字逐句构筑出了一个独一无二的虚拟的真实。写作由是观之,就其神秘性而言,便是一种不可能的行为,好似揪住自己的鞋带把自己拔离地面,好似用自己的背驮着自己前行。而卡夫卡就是这样一个作家。
米勒的结论是,新媒体诸如电影、电视、网络游戏、流行音乐等等,与语词的魅力其实是没法比较的。对于大多数理论家来说,文学的外部世界是种族、民族、语言、道德和性别问题,但是米勒要用德里达的术语来表示,这个外部世界或者说“他者”,就是“所有其他”(tout autre)。假如说《魔兽世界》掩藏着一个上述德里达意义上的秘密,那纯属笑谈。所以米勒相信,印刷的文学在人类文化中自有它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行为功能,即便是在全球化新技术新媒介占据主导地位的今天。米勒的这个结论,也是本文作者愿意举双手赞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