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家风
吉林省蛟河市南岗子九年制学校
刘子华
谈到家风,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家庭或者家族的传统风尚。包括家德、家规、家训、家谱等等,曾经被人认为是落后封建思想的糟粕,但是现在我们发现它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构建和谐社会,对推进人们立德修身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的家族曾经是有家训的,但是在社会的大变革期和十年浩劫的双重作用下,家谱被烧了,家人也从家乡分散到全国各地,曾经一段时间相互之间联系也少了很多。现在能想到的家风,就是特别重视读书和子女教育。
关于老家的事,经常听父亲说,我们家族曾经是淮北平原的一个小镇上的望族,从清朝以来都在镇上管事,经营商业,农村也有些土地,是个耕读人家。据说家庭条件也不是太好,但和贫苦乡民比,还是好不少的。有一年为了供我二伯父去城里上中学,家里把仅有两匹马卖了。可见当时的境况和对学习的重视。经营商业也是信奉童叟无欺,平买平卖。据说在淮北战役期间,家乡总是处在国共军队拉锯状态。一次来了一队解放军,一个连长来到镇上,觉得要镇压下当地的地主,制造点声势,也调动下穷人积极性。他也不调查,认为谁家的房子好,谁家就应该是恶霸地主。于是当时下令就把我大爷爷抓起来,推出南门枪毙。人刚推出家门,一街两巷,呼啦啦一下跪下二三百人,有同宗的,也有异姓的,大多都是穷人,最后连长只得放人。试想没有好的品行,当时是必死了。所以我们家族是个本分的书香人家,做人做事仁义为先。后来土改开始,因为农村的27亩地被机械地高划为地主,从此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50年代末,为了生计,我三伯父带着我父亲来到了东北,从此开始了离乡背井的生活。
小时候,家住蛟河偏僻的农村,父辈们因为成分高,经常受到别人的歧视,但是记忆里每到傍晚,一天劳动之余,父亲总是倚在炕头的墙壁看一些书或报纸,有毛泽东选集,还有生产队上无人看的人民日报等报纸等,天长日久,那块墙壁
被磨蹭得很光滑。
父亲的读书是出了名的,很多乡邻都说他的理论水平高。据说曾经有位大队书记经常在大庭广众的场合拿父亲的出身成分说事,威胁他要好好改造,认清自己的身份,不要和其它群众套近乎。父亲有一次终于忍不住了,在大家伙面前,全是用的毛选上的话和马恩列斯的话,把这位不怎么学习、理论水平一般的大队书记批得哑口无言。据说这位书记回到家,见到自己的老母亲为这事痛哭失声,从那后再也无人敢于挑衅父亲了。还有一年春天里,公社的一位党委副书记来村里催农民提前春播,其实是瞎指挥,搞形式主义,在村头开会时,副书记耍上了官僚作风,父亲又据理力争,驳得他无言以对,最后在群众的哄笑声中,灰头土脸的登上吉普车跑了。
我父亲爱学习,好读书,在农村包产到户后,他接受新观念和新技术也是最快的,刚包产到户后,很多农民太接受化肥作为大田肥料。在我们村,是父亲第一个开始使用化肥,第一个使用除草农药,每一个用地膜覆盖,第一个实行免耕法,曾经被一些农民老把式讥笑为瞎胡闹和懒人。他还是第一个在村里种中草药,每一个采用先进方法种植黄烟,第一个用新式黄烟捆绑方法的人。父亲的爱学习让他总能走在一些农民的前头。父亲还是个环保爱好者,他很少去砍树,因为这样冬天我们家是所有人家中最冷的,我们冬季上山砍柴也不舍得砍树,只是采伐一些毛柴。
在农村时,我家和我三伯父家过年贴的对联,很多时候是这么付对子:“梓溪分事业,茨水润书田”,和别人家的对联不太一样,为什么呢?我们一问,才知道,这付对联很有历史,父辈们小时候,家里过年也贴这个对联,上联说的是我们这支刘姓家族是在明朝初年时从江西南昌梓溪迁过来的,所以说分事业;而茨水就是安徽省太和县的茨河,从先祖迁到太和后,就边种地,边供后代读书,是为茨水润书田。
父辈们特别重视我们学习,老人们在劳动之余聚会时,经常谈的是国家大事和怎样学习和教育子女,从上小学开始,就采取物质的、精神的措施鼓励我们上进,尽管在当时看,学得再好,好象上大学也和我们这样的人家没舍关系。我到
现在才知道是什让他们那么重视孩子的学习,这大概就是家风的影响吧。父辈们重视读书没有错,从1977年恢复高考,三伯父家的大哥就把握住了机会,1979年就以高分考上吉林工大,这件事给我们家族莫大的激励,父辈们供孩子们上学的劲头就更足了,大哥也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大家比学赶帮超,相继在学业上取得了成功,被乡邻传为佳话。
在教育培养子女上,我们家族特别重视女孩子的教育,不搞歧视。在我们父亲那一代,只有姑姑上过大学。但是在我们这一代,女孩都上到高中以上。我小妹在高三考大学阶段,先后复读了三年,当时村里很多乡邻都说我父亲:一个女孩家,早晚是人家的人,花这么多钱供有必要吗。但是父亲不为所动。
现在看由于父辈们对教育的重视,我们这一代都上了大专或大学,接受了高等教育,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和同龄人相比,我们家孩子的成长更多是家教的影响,也得益于社会发展进步和改革开放,这是我们家族的幸运和骄傲,也将是我们今后对子女进行教育的财富。
我心目中的家风
吉林省蛟河市南岗子九年制学校
刘子华
谈到家风,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家庭或者家族的传统风尚。包括家德、家规、家训、家谱等等,曾经被人认为是落后封建思想的糟粕,但是现在我们发现它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构建和谐社会,对推进人们立德修身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的家族曾经是有家训的,但是在社会的大变革期和十年浩劫的双重作用下,家谱被烧了,家人也从家乡分散到全国各地,曾经一段时间相互之间联系也少了很多。现在能想到的家风,就是特别重视读书和子女教育。
关于老家的事,经常听父亲说,我们家族曾经是淮北平原的一个小镇上的望族,从清朝以来都在镇上管事,经营商业,农村也有些土地,是个耕读人家。据说家庭条件也不是太好,但和贫苦乡民比,还是好不少的。有一年为了供我二伯父去城里上中学,家里把仅有两匹马卖了。可见当时的境况和对学习的重视。经营商业也是信奉童叟无欺,平买平卖。据说在淮北战役期间,家乡总是处在国共军队拉锯状态。一次来了一队解放军,一个连长来到镇上,觉得要镇压下当地的地主,制造点声势,也调动下穷人积极性。他也不调查,认为谁家的房子好,谁家就应该是恶霸地主。于是当时下令就把我大爷爷抓起来,推出南门枪毙。人刚推出家门,一街两巷,呼啦啦一下跪下二三百人,有同宗的,也有异姓的,大多都是穷人,最后连长只得放人。试想没有好的品行,当时是必死了。所以我们家族是个本分的书香人家,做人做事仁义为先。后来土改开始,因为农村的27亩地被机械地高划为地主,从此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50年代末,为了生计,我三伯父带着我父亲来到了东北,从此开始了离乡背井的生活。
小时候,家住蛟河偏僻的农村,父辈们因为成分高,经常受到别人的歧视,但是记忆里每到傍晚,一天劳动之余,父亲总是倚在炕头的墙壁看一些书或报纸,有毛泽东选集,还有生产队上无人看的人民日报等报纸等,天长日久,那块墙壁
被磨蹭得很光滑。
父亲的读书是出了名的,很多乡邻都说他的理论水平高。据说曾经有位大队书记经常在大庭广众的场合拿父亲的出身成分说事,威胁他要好好改造,认清自己的身份,不要和其它群众套近乎。父亲有一次终于忍不住了,在大家伙面前,全是用的毛选上的话和马恩列斯的话,把这位不怎么学习、理论水平一般的大队书记批得哑口无言。据说这位书记回到家,见到自己的老母亲为这事痛哭失声,从那后再也无人敢于挑衅父亲了。还有一年春天里,公社的一位党委副书记来村里催农民提前春播,其实是瞎指挥,搞形式主义,在村头开会时,副书记耍上了官僚作风,父亲又据理力争,驳得他无言以对,最后在群众的哄笑声中,灰头土脸的登上吉普车跑了。
我父亲爱学习,好读书,在农村包产到户后,他接受新观念和新技术也是最快的,刚包产到户后,很多农民太接受化肥作为大田肥料。在我们村,是父亲第一个开始使用化肥,第一个使用除草农药,每一个用地膜覆盖,第一个实行免耕法,曾经被一些农民老把式讥笑为瞎胡闹和懒人。他还是第一个在村里种中草药,每一个采用先进方法种植黄烟,第一个用新式黄烟捆绑方法的人。父亲的爱学习让他总能走在一些农民的前头。父亲还是个环保爱好者,他很少去砍树,因为这样冬天我们家是所有人家中最冷的,我们冬季上山砍柴也不舍得砍树,只是采伐一些毛柴。
在农村时,我家和我三伯父家过年贴的对联,很多时候是这么付对子:“梓溪分事业,茨水润书田”,和别人家的对联不太一样,为什么呢?我们一问,才知道,这付对联很有历史,父辈们小时候,家里过年也贴这个对联,上联说的是我们这支刘姓家族是在明朝初年时从江西南昌梓溪迁过来的,所以说分事业;而茨水就是安徽省太和县的茨河,从先祖迁到太和后,就边种地,边供后代读书,是为茨水润书田。
父辈们特别重视我们学习,老人们在劳动之余聚会时,经常谈的是国家大事和怎样学习和教育子女,从上小学开始,就采取物质的、精神的措施鼓励我们上进,尽管在当时看,学得再好,好象上大学也和我们这样的人家没舍关系。我到
现在才知道是什让他们那么重视孩子的学习,这大概就是家风的影响吧。父辈们重视读书没有错,从1977年恢复高考,三伯父家的大哥就把握住了机会,1979年就以高分考上吉林工大,这件事给我们家族莫大的激励,父辈们供孩子们上学的劲头就更足了,大哥也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大家比学赶帮超,相继在学业上取得了成功,被乡邻传为佳话。
在教育培养子女上,我们家族特别重视女孩子的教育,不搞歧视。在我们父亲那一代,只有姑姑上过大学。但是在我们这一代,女孩都上到高中以上。我小妹在高三考大学阶段,先后复读了三年,当时村里很多乡邻都说我父亲:一个女孩家,早晚是人家的人,花这么多钱供有必要吗。但是父亲不为所动。
现在看由于父辈们对教育的重视,我们这一代都上了大专或大学,接受了高等教育,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和同龄人相比,我们家孩子的成长更多是家教的影响,也得益于社会发展进步和改革开放,这是我们家族的幸运和骄傲,也将是我们今后对子女进行教育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