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区间无缝线路养护与维修
摘要: 文章从跨区间无缝线路铺设前的线路整修、铺设初期的整修、线路养护维修、无缝道岔养护维修、故障处理、技术管理、技术培训、常备器具、材料几方面对跨区间无缝线路的养护与维修工作进行了论述, 明确了维修工作的重点和方法。
关键词: 跨区间; 无缝线路; 养护; 维修
跨区间无缝线路是轨道结构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 是实现轨道结构现代化的最佳选择, 它以无可非议的优越性得到各国铁路的承认。它具有轨道结构强度高、行车条件好、无缝线路工况佳、养护维修材料
和劳力消耗少的优点。跨区间无缝线路与普通无缝线路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 因此, 普通无缝线路的设计计算、施工养护的理论和方法, 也适用于跨区间无缝线路。然而, 跨区间无缝线路作为一种新型的轨道,在其结构条件、受力状态、及施工养护等方面也有其新的特点。加强跨区间无缝线路的养护与维修工作保证行车安全、充分发挥效能的关键。
一、认真做好铺设前的线路整修工作
无缝线路铺轨之前的整修工作是列车安全运行的基础, 是跨区间无缝线路发挥效能的关键, 因此必须认真做好此项工作。该项工作应于铺轨前不少于15 天完成, 整修工作的主要内容有:
1、全面起好线路
大平, 消灭前后高低和水平不良处所, 要求特别注意消灭低接头, 对现有接头位置, 在轨枕上作出标记, 以便换轨后加强捣固。
2、全面拨正线路方向, 拨好曲线园度, 消灭曲线“鹅头”和反弯, 测量调整线路限界。
3、整治路基病害, 清筛不洁道床, 消灭翻浆冒泥, 解决岔区排水。
4、翻修基础不良道口, 疏通排水, 加强捣固, 做好几何尺寸。
5、均匀、补充道碴, 村镇行人过道及桥头道床要采取挡护措施。
二、加强铺设初期的整修工作
搞好铺设初期的线路整修, 是发挥无缝线路优越性的
基础工作, 必须高度重视。初期整修工作的主要内容有:
1、全面加强线路: 要组织力量, 及时安排以起道、拨道、改道、封碴和夯拍道床为主要内容的全 面整修工作, 使无缝线路尽快得到加强和稳固。
2、成段综合整修扣件:在接管线路后, 首先安排全面复紧一次轨枕扣件, 以锁定线路。之后, 要按照“全、正、靠、润、紧”的标准进行扣件整修, 同时改正轨距和不良方向, 要组织专业组, 逐根整修, 按公里验收。
3、整治钢轨原始弯曲: 新铺钢轨存在大量原始弯曲, 其中包括活弯和死弯。应组织专业组采用“一拨”( 拨正不良方向) ; “二改”( 改正轨距和不合适扣件) ; “三串”( 串动影响扣件组装的轨枕) ; “四调”( 调直死弯) 的方法, 整治钢轨原始弯曲, 调直死弯的工作可集中进行, 作业时轨温不得低于35℃。
4、进行应力放散: 对锁定轨温偏高或偏低的地段, 应制定施工方案, 适时进行应力放散或调整。
三、线路养护维修
养护维修工作中应严格控制锁定轨温变化, 进行无缝线路养护维修作业, 必须测量和掌握轨温, 观测钢轨位移, 按实际锁定轨温安排作业, 并严格遵守无缝线
路维修作业轨温条件”和“两清、三测、四不超” 制度。定期做好无缝线路锁定工作, 保持无缝线路经常处于稳定状态; 养护维修工作中应注意强化轨道整体结构, 要注重做好补充均匀道碴、堆高碴肩、夯拍道床、整修扣件、复紧螺栓等提高线路阻力的作业, 以及进行必要的设备加强工作, 强化轨道整体结构, 提高轨道抗变形的能力; 养护维修工作中应保持轨道的平顺性, 在养护维修工作中, 要坚持设备检查制度, 根据实际状态安排作业计划, 要注重整治道床板结翻浆、轨枕空吊板、轨向不良及几何尺寸超限等方面的作业, 并有计划地安排钢轨打磨、焊补及整治死弯等修理作业, 努力提高轨道的平顺性。
四、无缝道岔养护维修
无缝道岔养护维修工作应严格控制锁定轨温变化: 每一个岔区为一个单元轨节, 应加强岔区的锁定工作, 保持锁定轨温变化不得超过±5℃; 要经常检查防止道岔纵爬横移, 要经常保持道床断面, 切实做好 扣件养护, 及时消除道床翻浆、排水不良、几何尺寸超限等病害, 提高线路阻力, 达到下部稳、上部准、纵不爬、横不移; 必须保证保持道岔整体结构性能, 要加强检查、养护工作, 保证各部配件齐全、有效,
经常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五、故障处理
1. 无缝线路胀轨跑道的防治及处理认真执行《铁路线路修理规__则》及《铁路工务安全规则》中有关胀轨跑道的处理方法及防护办法, 做到正确判断、适时防护, 确保行车安全。凡发生胀轨预兆或胀轨跑道的地段, 均应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全面调查分析, 查明原因, 详实登记表、卡, 并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恢复原无缝线路状态, 核实锁定轨温, 以及制定防范技术措施。进行紧急和临时处理时, 应测量断缝宽度, 并在断缝两侧各3.5m 处的轨头非工作边上冲打标记。进行永久处理时, 要丈量两个标记间的距离, 经计算与原锁定轨温相比不大于±3℃时, 可直接焊复, 按原锁定轨温掌握; 否则, 应放散应力后再行焊复。每次断轨处理后, 均应详实登记有关表、卡, 以及制定防范措施。
2. 无缝道岔的故障处理无缝道岔中尖轨、辙叉及钢轨发生重伤或磨耗需要更换时, 应直接进行永久处理; 当尖轨、钢轨损坏时, 可临时更换普通尖轨、钢轨, 采用夹板联结、冻结接头; 当可动心轨辙叉损
坏时, 在岔枕上更换一组特制垫板, 换入一根短轨( 长度13.26m) , 两端用夹板联结、冻结接头, 开通直股, 限速25km/h。在以上采取临时措施后, 应尽快安排进行永久处理; 当焊缝发生重伤时, 可先用夹板加 固、而后进行永久处理; 当焊缝发生折断时, 可先锯切掉焊筋或折断部, 插入长度4.8m 的短轨, 用普通夹板或插入短轨头用长孔夹板联结, 并根据现场情况决定开通时是否限速。
3. 胶接绝缘接头的故障处理当胶接绝缘接头拉开离缝时, 应立即拧紧胶接绝缘接头两侧各50m 线路的扣件, 并尽快安排临时处理或直接进行永久处理; 当工、电双方共同确认胶接绝缘接头失效时, 可先插入一根备用的胶接绝缘钢轨( 线路上使用长度为3.25m +3.75m,两组道岔间使用长度为3.00m+1.8m) 进行临时处理; 无备用胶接绝缘钢轨时, 也可换入两根不短于6m 的钢轨, 安装普通绝缘材料, 用夹板联结进行临时处理; 经临时处理之后, 应尽快用长一级的胶接绝缘钢轨进行永久处理。
六、技术管理
应认真执行《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的有关规定。工务
段应有完整的无缝线路铺设资料、无缝线路及无缝道岔技术卡片, 胀轨、断轨、爬行观测及应力放散等原始记录。技术卡片每年登记、复制、印发一次, 正确反映无缝线路的实际状况; 领工区、工区应有无缝线路、无缝道岔技术卡片及爬行观测记录; 根据钢轨爬行及轨长标定观测分折, 每半年核定一次实际锁定轨温, 并通知领工区、工区, 工区应将实际锁定轨温标注( 或挂牌) 在线路设备图板上。
七、技术培训工作
在跨区间无缝线路铺设之前及每年入夏、入冬之前, 应有计划地举办专题学习班, 培训领工员、工长、生产骨干及机关生产技术人员, 并通过定期考试、知识竞赛等形式, 不断提高技术业务和生产管理水
平; 各领工区、工区要把学习无缝线路基本知识、养护标准和方法, 作为业务学习的主要内容, 并通过安全、质量分析会及每天布置工作时, 结合实际分析无缝线路技术状态及其发展变化, 并努力提高无缝养护维修作业中的技术含量。
八、常备器具、材料
按《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的规定“无缝线路常备材料、
工具数量标准”和防胀备品规定, 备齐各种备用器具、材料, 并经检查核实, 专项保管; 跨区间及区间无缝线路区段增加以下备用材料: 临时处理胶接轨: 长度3.25m+3.75m( 两端带螺栓孔) , 每个领工区备用1 根; 临时处理胶接轨: 长度3.0m+1.8m( 两端无孔) , 每个有无缝道岔的工区备用1根; 永久处理胶接轨: 长度3.8m+4.4m( 两端无孔) , 每个领工区备用2
根; 可动心轨提速道岔的尖轨、基本轨、辙叉、岔枕的备用材料另行安排。
各种备用器具、材料, 要定置管理, 不得乱拉乱用, 每年入夏、入冬前分别进行两次检查, 发现缺少、失效应及时补充、修理或更新, 确保故障处理的正常使用。
无缝线路养护维修
日期:2007-4-12 来源:中华铁道网
无缝线路养护维修(maintenance of jointless track)有别于非无缝线路养护维修的
要点。应根据季节特点、锁定轨温和线路状态,合理安排全年维修计划。
作业安排 一般在气温较低的季节安排锁定轨温较低或薄弱地段的综合维修;气温较高的季节,安排锁定轨温较高地段的综合维修。高温季节应不安排综合维修和其他影响线路稳定性的作业。如必须进行综合维修或成段保养时,应有计划地先放散后作业,以后要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重新做好放散和锁定线路工作。其其保养和临时补修,可采取调整作业时间的办法进行。高温季节可安排矫直钢轨硬弯、钢轨打磨、焊补等不动道床的作业。在较低温度下,如需更换钢轨或夹板时,可采用钢轨拉伸器配合作业。无缝线路综合维修计划,以每段长轨条或单元轨条(跨区间及全区间无缝线路,以一次铺设锁定的轨条长度为一个单元轨条)为单位安排作业,遇有跨工区的长轨条或单元轨条时,应由两工区协同安排。 维修要求 进行无缝线路维修必须掌握轨温,观测钢轨位移,分析锁定轨温变化,按实际锁定轨温,根据作业轨温条件进行维修,严格执行“维修作业半日一清,临时补修作业一撬一清”和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测量轨温的制度,并注意做好以下各项工作:①在维修地段按需要备好道碴;②起道前应先拨正线路方向;③起、拨道机不得安放在铝热焊缝处;
④列车通过前,起道、拨道应做好顺坡、顺撬;⑤扒开的道床应及时回填、夯实。 应力放散 无缝线路的锁定轨温必须准确、均匀,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做好放散或调整:①实际锁定轨温不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以内,或左右股长轨条的实际锁定轨温相差超过5℃;②锁定轨温不清楚或不准确;③跨区间和全区间无缝线路的两相邻单元轨条的锁定轨温差超过5 ℃,同一区间内单元轨条的最高、最低锁定轨温相差超过10℃;④铺设或维修方法不当,使长轨条产生不正常的伸缩;⑤固定区或无缝道岔出现严重不均匀或不正常的位移;⑥夏季线路轨向严重不良,碎弯多;⑦通过测试,发现温度力分布严重不匀;⑧因处理线路故障或施工改变了原锁定轨温;⑨低温铺设长轨条时,拉伸不到位或拉伸不均匀。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和调整由工务段负责安排,施工前要制订施工计划及安全措施,组织人力,备齐料具,充分做好施工准备。无缝线路应力放散方法,应根据具体条件决定,一般采用滚筒配合撞轨法。总的放散量要达到计算数值,沿钢轨全长放散量要均匀,确定锁定轨温要准确。应力调整一般采用列车碾压法。放散或调整应力时,应每隔50~100m 设一位移观测点,观测钢轨位移量,及时排除影响放散的障碍,达到放散均匀。应力放散和调整后,应按实际锁
定轨温及时修改有关技术资料和位移观测标记。
防胀与防断 ①预防胀轨跑道(参见无缝线路胀轨跑道)和长轨条折断是无缝线路养护维修的根本任务。防胀工作首先要保持设备状态完好,特别是道床必须饱满、密实、清洁,按规定加宽、堆高碴肩,有足够的横向阻力;各种扣件和防爬设备完整并作用良好,保持正常的轨道框架刚度;轨向顺至,及时消除超过限度的原始弯曲。其次,各项作业必须严守规章,防止作业不当,特别是违章作业。高温季节要加强轨道的监控,尤其是轨向的监控,发现胀轨预兆,应立即采取措施,必要时应使列车慢行通过,切不可存在侥幸心理,冒险放行列车。还应做好锁定轨温的日常技术管理工作。②防止长轨条折断,首先应严格焊接工艺,提高焊接质量,对焊缝病害要及时整治。同时要提高线路质量,消灭空吊板和爬行等病害,对高温锁定的无缝线路要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放散应力。加强钢轨探伤,发现钢轨或焊缝重
伤,及时上好臌包夹板和急救器,或在钢轨上钻孔,上夹板和高强度螺栓加固,如重伤范围
较长,不能加固时,应切除重伤部分,插入短轨焊复。
无缝道岔伤损部件的更换 一般无缝道岔的辙叉、尖轨及钢轨伤损或磨耗超限需要更换时,可先更换为普通辙叉、尖轨及钢轨,采用冻结接头(参见轨道维修标准和要求之钢轨伤
损标准和维修要求)进行临时处理,并尽快恢复结构。
桥上作业注意事项 桥上无缝线路养护工作应注意做好以下各点:①按照设计文件规定,保持扣件布置方式和拧紧程度。②单根抽换桥枕,在实际锁定轨温+10℃~-20℃范围内进行,允许起道量60mm ;上盖板油漆、更换铆钉或成段更换、方正桥枕等需要起道作业时,允许在实际锁定轨温+5℃~-15℃范围内进行。③桥上钢轨焊缝应加强检查,发现伤损应及时处理。④桥上伸缩调节器(温度调节器)的伸缩量应定期检查,发现异常爬行,应及时分析原因并整治。伸缩调节器的尖轨与基本轨出现飞边,应及时打磨。⑤定期测量长轨条的
爬行量,并做好记录,固定区爬行量超过10mm 时,应分析原因,及时整治。
跨区间无缝线路养护与维修
摘要: 文章从跨区间无缝线路铺设前的线路整修、铺设初期的整修、线路养护维修、无缝道岔养护维修、故障处理、技术管理、技术培训、常备器具、材料几方面对跨区间无缝线路的养护与维修工作进行了论述, 明确了维修工作的重点和方法。
关键词: 跨区间; 无缝线路; 养护; 维修
跨区间无缝线路是轨道结构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 是实现轨道结构现代化的最佳选择, 它以无可非议的优越性得到各国铁路的承认。它具有轨道结构强度高、行车条件好、无缝线路工况佳、养护维修材料
和劳力消耗少的优点。跨区间无缝线路与普通无缝线路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 因此, 普通无缝线路的设计计算、施工养护的理论和方法, 也适用于跨区间无缝线路。然而, 跨区间无缝线路作为一种新型的轨道,在其结构条件、受力状态、及施工养护等方面也有其新的特点。加强跨区间无缝线路的养护与维修工作保证行车安全、充分发挥效能的关键。
一、认真做好铺设前的线路整修工作
无缝线路铺轨之前的整修工作是列车安全运行的基础, 是跨区间无缝线路发挥效能的关键, 因此必须认真做好此项工作。该项工作应于铺轨前不少于15 天完成, 整修工作的主要内容有:
1、全面起好线路
大平, 消灭前后高低和水平不良处所, 要求特别注意消灭低接头, 对现有接头位置, 在轨枕上作出标记, 以便换轨后加强捣固。
2、全面拨正线路方向, 拨好曲线园度, 消灭曲线“鹅头”和反弯, 测量调整线路限界。
3、整治路基病害, 清筛不洁道床, 消灭翻浆冒泥, 解决岔区排水。
4、翻修基础不良道口, 疏通排水, 加强捣固, 做好几何尺寸。
5、均匀、补充道碴, 村镇行人过道及桥头道床要采取挡护措施。
二、加强铺设初期的整修工作
搞好铺设初期的线路整修, 是发挥无缝线路优越性的
基础工作, 必须高度重视。初期整修工作的主要内容有:
1、全面加强线路: 要组织力量, 及时安排以起道、拨道、改道、封碴和夯拍道床为主要内容的全 面整修工作, 使无缝线路尽快得到加强和稳固。
2、成段综合整修扣件:在接管线路后, 首先安排全面复紧一次轨枕扣件, 以锁定线路。之后, 要按照“全、正、靠、润、紧”的标准进行扣件整修, 同时改正轨距和不良方向, 要组织专业组, 逐根整修, 按公里验收。
3、整治钢轨原始弯曲: 新铺钢轨存在大量原始弯曲, 其中包括活弯和死弯。应组织专业组采用“一拨”( 拨正不良方向) ; “二改”( 改正轨距和不合适扣件) ; “三串”( 串动影响扣件组装的轨枕) ; “四调”( 调直死弯) 的方法, 整治钢轨原始弯曲, 调直死弯的工作可集中进行, 作业时轨温不得低于35℃。
4、进行应力放散: 对锁定轨温偏高或偏低的地段, 应制定施工方案, 适时进行应力放散或调整。
三、线路养护维修
养护维修工作中应严格控制锁定轨温变化, 进行无缝线路养护维修作业, 必须测量和掌握轨温, 观测钢轨位移, 按实际锁定轨温安排作业, 并严格遵守无缝线
路维修作业轨温条件”和“两清、三测、四不超” 制度。定期做好无缝线路锁定工作, 保持无缝线路经常处于稳定状态; 养护维修工作中应注意强化轨道整体结构, 要注重做好补充均匀道碴、堆高碴肩、夯拍道床、整修扣件、复紧螺栓等提高线路阻力的作业, 以及进行必要的设备加强工作, 强化轨道整体结构, 提高轨道抗变形的能力; 养护维修工作中应保持轨道的平顺性, 在养护维修工作中, 要坚持设备检查制度, 根据实际状态安排作业计划, 要注重整治道床板结翻浆、轨枕空吊板、轨向不良及几何尺寸超限等方面的作业, 并有计划地安排钢轨打磨、焊补及整治死弯等修理作业, 努力提高轨道的平顺性。
四、无缝道岔养护维修
无缝道岔养护维修工作应严格控制锁定轨温变化: 每一个岔区为一个单元轨节, 应加强岔区的锁定工作, 保持锁定轨温变化不得超过±5℃; 要经常检查防止道岔纵爬横移, 要经常保持道床断面, 切实做好 扣件养护, 及时消除道床翻浆、排水不良、几何尺寸超限等病害, 提高线路阻力, 达到下部稳、上部准、纵不爬、横不移; 必须保证保持道岔整体结构性能, 要加强检查、养护工作, 保证各部配件齐全、有效,
经常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五、故障处理
1. 无缝线路胀轨跑道的防治及处理认真执行《铁路线路修理规__则》及《铁路工务安全规则》中有关胀轨跑道的处理方法及防护办法, 做到正确判断、适时防护, 确保行车安全。凡发生胀轨预兆或胀轨跑道的地段, 均应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全面调查分析, 查明原因, 详实登记表、卡, 并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恢复原无缝线路状态, 核实锁定轨温, 以及制定防范技术措施。进行紧急和临时处理时, 应测量断缝宽度, 并在断缝两侧各3.5m 处的轨头非工作边上冲打标记。进行永久处理时, 要丈量两个标记间的距离, 经计算与原锁定轨温相比不大于±3℃时, 可直接焊复, 按原锁定轨温掌握; 否则, 应放散应力后再行焊复。每次断轨处理后, 均应详实登记有关表、卡, 以及制定防范措施。
2. 无缝道岔的故障处理无缝道岔中尖轨、辙叉及钢轨发生重伤或磨耗需要更换时, 应直接进行永久处理; 当尖轨、钢轨损坏时, 可临时更换普通尖轨、钢轨, 采用夹板联结、冻结接头; 当可动心轨辙叉损
坏时, 在岔枕上更换一组特制垫板, 换入一根短轨( 长度13.26m) , 两端用夹板联结、冻结接头, 开通直股, 限速25km/h。在以上采取临时措施后, 应尽快安排进行永久处理; 当焊缝发生重伤时, 可先用夹板加 固、而后进行永久处理; 当焊缝发生折断时, 可先锯切掉焊筋或折断部, 插入长度4.8m 的短轨, 用普通夹板或插入短轨头用长孔夹板联结, 并根据现场情况决定开通时是否限速。
3. 胶接绝缘接头的故障处理当胶接绝缘接头拉开离缝时, 应立即拧紧胶接绝缘接头两侧各50m 线路的扣件, 并尽快安排临时处理或直接进行永久处理; 当工、电双方共同确认胶接绝缘接头失效时, 可先插入一根备用的胶接绝缘钢轨( 线路上使用长度为3.25m +3.75m,两组道岔间使用长度为3.00m+1.8m) 进行临时处理; 无备用胶接绝缘钢轨时, 也可换入两根不短于6m 的钢轨, 安装普通绝缘材料, 用夹板联结进行临时处理; 经临时处理之后, 应尽快用长一级的胶接绝缘钢轨进行永久处理。
六、技术管理
应认真执行《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的有关规定。工务
段应有完整的无缝线路铺设资料、无缝线路及无缝道岔技术卡片, 胀轨、断轨、爬行观测及应力放散等原始记录。技术卡片每年登记、复制、印发一次, 正确反映无缝线路的实际状况; 领工区、工区应有无缝线路、无缝道岔技术卡片及爬行观测记录; 根据钢轨爬行及轨长标定观测分折, 每半年核定一次实际锁定轨温, 并通知领工区、工区, 工区应将实际锁定轨温标注( 或挂牌) 在线路设备图板上。
七、技术培训工作
在跨区间无缝线路铺设之前及每年入夏、入冬之前, 应有计划地举办专题学习班, 培训领工员、工长、生产骨干及机关生产技术人员, 并通过定期考试、知识竞赛等形式, 不断提高技术业务和生产管理水
平; 各领工区、工区要把学习无缝线路基本知识、养护标准和方法, 作为业务学习的主要内容, 并通过安全、质量分析会及每天布置工作时, 结合实际分析无缝线路技术状态及其发展变化, 并努力提高无缝养护维修作业中的技术含量。
八、常备器具、材料
按《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的规定“无缝线路常备材料、
工具数量标准”和防胀备品规定, 备齐各种备用器具、材料, 并经检查核实, 专项保管; 跨区间及区间无缝线路区段增加以下备用材料: 临时处理胶接轨: 长度3.25m+3.75m( 两端带螺栓孔) , 每个领工区备用1 根; 临时处理胶接轨: 长度3.0m+1.8m( 两端无孔) , 每个有无缝道岔的工区备用1根; 永久处理胶接轨: 长度3.8m+4.4m( 两端无孔) , 每个领工区备用2
根; 可动心轨提速道岔的尖轨、基本轨、辙叉、岔枕的备用材料另行安排。
各种备用器具、材料, 要定置管理, 不得乱拉乱用, 每年入夏、入冬前分别进行两次检查, 发现缺少、失效应及时补充、修理或更新, 确保故障处理的正常使用。
无缝线路养护维修
日期:2007-4-12 来源:中华铁道网
无缝线路养护维修(maintenance of jointless track)有别于非无缝线路养护维修的
要点。应根据季节特点、锁定轨温和线路状态,合理安排全年维修计划。
作业安排 一般在气温较低的季节安排锁定轨温较低或薄弱地段的综合维修;气温较高的季节,安排锁定轨温较高地段的综合维修。高温季节应不安排综合维修和其他影响线路稳定性的作业。如必须进行综合维修或成段保养时,应有计划地先放散后作业,以后要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重新做好放散和锁定线路工作。其其保养和临时补修,可采取调整作业时间的办法进行。高温季节可安排矫直钢轨硬弯、钢轨打磨、焊补等不动道床的作业。在较低温度下,如需更换钢轨或夹板时,可采用钢轨拉伸器配合作业。无缝线路综合维修计划,以每段长轨条或单元轨条(跨区间及全区间无缝线路,以一次铺设锁定的轨条长度为一个单元轨条)为单位安排作业,遇有跨工区的长轨条或单元轨条时,应由两工区协同安排。 维修要求 进行无缝线路维修必须掌握轨温,观测钢轨位移,分析锁定轨温变化,按实际锁定轨温,根据作业轨温条件进行维修,严格执行“维修作业半日一清,临时补修作业一撬一清”和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测量轨温的制度,并注意做好以下各项工作:①在维修地段按需要备好道碴;②起道前应先拨正线路方向;③起、拨道机不得安放在铝热焊缝处;
④列车通过前,起道、拨道应做好顺坡、顺撬;⑤扒开的道床应及时回填、夯实。 应力放散 无缝线路的锁定轨温必须准确、均匀,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做好放散或调整:①实际锁定轨温不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以内,或左右股长轨条的实际锁定轨温相差超过5℃;②锁定轨温不清楚或不准确;③跨区间和全区间无缝线路的两相邻单元轨条的锁定轨温差超过5 ℃,同一区间内单元轨条的最高、最低锁定轨温相差超过10℃;④铺设或维修方法不当,使长轨条产生不正常的伸缩;⑤固定区或无缝道岔出现严重不均匀或不正常的位移;⑥夏季线路轨向严重不良,碎弯多;⑦通过测试,发现温度力分布严重不匀;⑧因处理线路故障或施工改变了原锁定轨温;⑨低温铺设长轨条时,拉伸不到位或拉伸不均匀。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和调整由工务段负责安排,施工前要制订施工计划及安全措施,组织人力,备齐料具,充分做好施工准备。无缝线路应力放散方法,应根据具体条件决定,一般采用滚筒配合撞轨法。总的放散量要达到计算数值,沿钢轨全长放散量要均匀,确定锁定轨温要准确。应力调整一般采用列车碾压法。放散或调整应力时,应每隔50~100m 设一位移观测点,观测钢轨位移量,及时排除影响放散的障碍,达到放散均匀。应力放散和调整后,应按实际锁
定轨温及时修改有关技术资料和位移观测标记。
防胀与防断 ①预防胀轨跑道(参见无缝线路胀轨跑道)和长轨条折断是无缝线路养护维修的根本任务。防胀工作首先要保持设备状态完好,特别是道床必须饱满、密实、清洁,按规定加宽、堆高碴肩,有足够的横向阻力;各种扣件和防爬设备完整并作用良好,保持正常的轨道框架刚度;轨向顺至,及时消除超过限度的原始弯曲。其次,各项作业必须严守规章,防止作业不当,特别是违章作业。高温季节要加强轨道的监控,尤其是轨向的监控,发现胀轨预兆,应立即采取措施,必要时应使列车慢行通过,切不可存在侥幸心理,冒险放行列车。还应做好锁定轨温的日常技术管理工作。②防止长轨条折断,首先应严格焊接工艺,提高焊接质量,对焊缝病害要及时整治。同时要提高线路质量,消灭空吊板和爬行等病害,对高温锁定的无缝线路要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放散应力。加强钢轨探伤,发现钢轨或焊缝重
伤,及时上好臌包夹板和急救器,或在钢轨上钻孔,上夹板和高强度螺栓加固,如重伤范围
较长,不能加固时,应切除重伤部分,插入短轨焊复。
无缝道岔伤损部件的更换 一般无缝道岔的辙叉、尖轨及钢轨伤损或磨耗超限需要更换时,可先更换为普通辙叉、尖轨及钢轨,采用冻结接头(参见轨道维修标准和要求之钢轨伤
损标准和维修要求)进行临时处理,并尽快恢复结构。
桥上作业注意事项 桥上无缝线路养护工作应注意做好以下各点:①按照设计文件规定,保持扣件布置方式和拧紧程度。②单根抽换桥枕,在实际锁定轨温+10℃~-20℃范围内进行,允许起道量60mm ;上盖板油漆、更换铆钉或成段更换、方正桥枕等需要起道作业时,允许在实际锁定轨温+5℃~-15℃范围内进行。③桥上钢轨焊缝应加强检查,发现伤损应及时处理。④桥上伸缩调节器(温度调节器)的伸缩量应定期检查,发现异常爬行,应及时分析原因并整治。伸缩调节器的尖轨与基本轨出现飞边,应及时打磨。⑤定期测量长轨条的
爬行量,并做好记录,固定区爬行量超过10mm 时,应分析原因,及时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