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五月份月考试题
(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出题人:杨梅)
一、 语言的积累及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归省xǐng晦huì暗烧灼zhuó戛jiá然而止
B.瞋chēn视羁jī绊惬qiâ意参cī差不齐
C.挣zheng脱冗rng杂阐chan述叱咤zha风云
D.亢kàng奋颤chàn栗粲chàn然浑身解jiã数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怠慢缥缈蓦然大彻大悟B撺掇颦蹙徘徊悲欢离合
C弄潮褶裙惊鸿尽态极妍D弥散惆怅静木息息相通
3.下列句子中划线熟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诺曼底登陆60周年纪念活动中,各国领导人都强调: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要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B离散了半个多世纪后,海峡两岸这对已经进入垂暮之年的亲兄弟终于破镜重圆了。
C近日,在世界杯足球赛亚洲区预选赛上,中国队与马来西亚队的比赛以4∶0的比分戛然而止。
D作为一名学生,每天必须按时到校上课,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圆满完成学习任务。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能否解决朝鲜无核化问题,是“六方会谈”能取得实质性成果的保证。
B2008年夏季的北京,鸟语花香、景色宜人,是举办奥运会的最佳时期。
C通过参拜靖国神社,使日本首相小泉受到亚洲人民的强烈谴责和反对。
D台湾问题是当前中国政治发展中的最大疙瘩,不解决它就不能保证中国政局的稳定。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这一语法现象的是()
A.会宾客大宴B.施八尺屏障
C.京中有善口技者D.不能名其一处也
(3)选出翻译有误的一项()
A.满坐寂然译:全场静悄悄的。
B.宾客意少舒译:宾客的心情稍微舒服了一些。
C.奋袖出臂译:扬起袖子,露出手臂。
D.众宾团坐译:客人们围坐在一起。
(4)选出下面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
(5)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众集团坐。
B.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
C.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D.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6)下列句子与原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少顷儿醒,大啼。
B.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C.少顷,夫齁声起。
D.未几,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
2.下面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1分)
A.会宾客大宴B.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C.宾客意稍舒,稍稍正坐D.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3.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古今用法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1分)
A.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B.凡所应有.于所不有
C.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D.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4.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都错误的一项是()(2分)
①会宾客大宴(举行宴会)
②众客团坐(挤在一起坐)
③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斜着眼看)
④虽人有百手(虽然)
⑤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扬起,举起)
⑥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大腿)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④⑤⑥
5.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以为妙绝手有百指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妇拍而呜之
A.BCD
群响毕绝不能指其一端微闻有鼠作作索索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6.下列表时间的词语分类有误的一项是()(2分)
少顷既而是时一时未几忽俄而忽然
A.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是时
B.表示突然发生:忽,忽然
C.表示过了很断奶时间就发生:少顷俄而未几
D.表示相继发生:既而一时
7.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京中/有善口技者B.口技人坐/屏障中
C.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D.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8.下列句子翻译有错误的两项是()()(2分)
A.会宾客大宴译文:开会时为宾客摆宴席。
B.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译文:宾客们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些,身子渐渐坐正了。
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译文:其中夹杂着用力拉倒房屋的声音。
D.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译文: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都婷止了。
9.填空、默写(6分)
(1)本文节选自《》。题目为后人所拟。这部书是清代编选的笔记小说。
(2)本文的作者是,字铁崖,福建晋江人,代顺治年间进士。
(3)当是时,,口中呜声,,大儿初醒声,。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二、整体感悟(6分)
1.文中是怎样描写听众反应的?想一想这些描写起什么作用?(3分)
2.文中前后两次交代极简单的道具,起什么作用?(3分)
一、1.(1)A(2)B(3)B(4)A
点拨:根据语境准确认读多音字。
2.B点拨:“坐”通“座”
3.B点拨:“但”“虽”“走”均属古今异义。
4.B点拨:团坐:围绕而坐。侧目:偏着头看,形容听得入神。虽:即使。
5.C点拨:A项前一个“绝”意为“极点”,后一个意为“消失”;B项前一个“指”意为“手指”,后一个为“指出”,D项前一个“之”意为“他”后一个为“的”。
6.D点拨:“一时”表示同时发生。
7.B点拨:口技人/坐屏障中
8.AC点拨:A项“会”理解有误,C项“力拉”是拟声词。
9.(1)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涨潮(2)林嗣环清(3)妇手拍儿声儿含乳啼声夫叱大儿声
二、1.文中三次描述听众的反应。作者每写口技人精彩表演后,即写听众的反应。这些描述,生动地刻画出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出口技表演对观众有巨大的吸引力,从而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点拨:认识侧面描写及其作用。
2.在结构上前后照应,使结构完整,更表明口技不是靠其他器物发声,而仅仅靠一张嘴发声,突出其技艺在“口”,也具有侧面烘托,表现口技之“善”的作用。
点拨:从另一角度认识侧面烘托及作用。
三、1.(1)jian夹杂(2)ye拉
2.C点拨:相比之下,C项的理解更为准确。如:对双重否定“无不”及关键词“股”“走”等。
3.(1)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2)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3)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点拨:这种理解性默写的题型,近几年中考题对古诗文的考查,时有涉及。
4.排比双重否定侧面
四、1.(1)邀请偕同(2)不久(3)小技(客气说法)(4)清楚地听,没有差错
2.群鸡乱鸣声,父呼其子并谓其子声,子饲其猪声,群猪争食声,吃食声,父烧汤声,进火倾水声,猪被缚声,杀猪声,猪被杀声,出血声,燖剥声,肉上案声,买卖数钱声,买肉声。 点拨:从模拟的声音之多,表现的技艺之高;从模拟的声响之有序,表现的叙事有条理可以看出。
口技
[基础积累与运用]
几欲先走()犬吠()夫叱大儿声()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一词多义现象。
(1)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2)作作索索()百千齐作()
(3)众宾团坐()满坐寂然()
(4)妇抚儿乳()儿含乳啼()
(5)以为妙绝()群响毕绝()
(6)于厅事之东北角()妇拍而呜之()
(7)众妙毕备()以为妙绝()
(8)其夫呓语()不能指其一端()
3.解释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妇抚儿乳
(2)不能名其一处也
(3)不能指其一端
(4)京中有善口技者
(5)忽然抚尺一下
(6)宾客意少舒
4.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1)会宾客大宴古义:今义:
(2)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古义:今义: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古义:今义:
(4)两股战战古义:今义:
(5)几欲先走古义:今义:
5.填空。
(1)《口技》一文选自《》,该书是朝编选的笔记小说,《口技》的作者,字,(朝代)人。
(2)“京中有善口技者”中“善”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3)“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一句有什么作用?
6.翻译句子。
(1)京中有善口技者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3)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7.辨析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将它们分别填在横线上。
少顷、既而、是时、一时、未几、忽、俄而、忽然
①.表示突然发生:_________②表示同时发生:_________③表示相继发生:_________④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_________⑤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施八尺屏障()
(2)但闻()
(3)众妙毕备()
(4)意少舒()
(5)虽人有百手()
(6)奋袖出臂()
2.文章首尾为什么都交待“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3.中主要是从哪两方面来写失火、救火场景的?
4.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5.下面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俄而是表示时间的词语,具有衔接前后事件的作用。
B.这段写声音的顺序是由小到大,从屋内到屋外。
C.这段用五个百千极力渲染火场和大厅里声音的嘈杂,从而表现口技者技艺高超。
D.这段主要内容是写表演者以口技摹拟失火、救火时发出的各种声音。
6.用原文回答问题。
①哪些声音直接地表现了火势的凶猛?
②哪些声音表现了大火中人们的行动?
③作者是怎样盛赞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的?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
1.yìhōujiànyâhǔjīfâichì
2.(1)手指;指出。(2)拟声词;本意为起来,在些译为发出来。(3)坐着;同“座”,座位。(4)喂奶;奶头。(5)极点;消失。(6)的;代词,他。(7)妙处;好,奇妙。(8)他的;其中。
3.(1)“乳”,名词作动词,喂奶。(2)“名”,名词作动词,说出。(3)“指”,名词作动词,指出。(4)“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5)“下”,方位名词作动词,落,拍。(6)“少”,形容词作副词,稍略。
4.(1)古义:适逢,正赶上;今义:合拢,聚在一起。(2)古义:隐隐约约;今义:小,细微。(3)古义:中间夹杂;今义:里面。(4)古义:大腿;今义:量词或一种组织单位。(5)古义:跑;今义:行走。
5.(1)《虞初新志》清张潮林嗣环铁崖明末清初(2)统领全文,点明主旨,为下文埋下伏笔。
(3)侧面烘托口技者的高超技艺。
6.(1)京城中有一个擅长口技的人。(2)中间夹着噼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3)客人们的情绪稍微放松了一些,慢慢地坐端正了。
7.①忽、忽然②一时③既而④是时⑤俄而、少顷、未几
[?
七年级下册五月份月考试题
(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出题人:杨梅)
一、 语言的积累及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归省xǐng晦huì暗烧灼zhuó戛jiá然而止
B.瞋chēn视羁jī绊惬qiâ意参cī差不齐
C.挣zheng脱冗rng杂阐chan述叱咤zha风云
D.亢kàng奋颤chàn栗粲chàn然浑身解jiã数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怠慢缥缈蓦然大彻大悟B撺掇颦蹙徘徊悲欢离合
C弄潮褶裙惊鸿尽态极妍D弥散惆怅静木息息相通
3.下列句子中划线熟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诺曼底登陆60周年纪念活动中,各国领导人都强调: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要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B离散了半个多世纪后,海峡两岸这对已经进入垂暮之年的亲兄弟终于破镜重圆了。
C近日,在世界杯足球赛亚洲区预选赛上,中国队与马来西亚队的比赛以4∶0的比分戛然而止。
D作为一名学生,每天必须按时到校上课,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圆满完成学习任务。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能否解决朝鲜无核化问题,是“六方会谈”能取得实质性成果的保证。
B2008年夏季的北京,鸟语花香、景色宜人,是举办奥运会的最佳时期。
C通过参拜靖国神社,使日本首相小泉受到亚洲人民的强烈谴责和反对。
D台湾问题是当前中国政治发展中的最大疙瘩,不解决它就不能保证中国政局的稳定。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这一语法现象的是()
A.会宾客大宴B.施八尺屏障
C.京中有善口技者D.不能名其一处也
(3)选出翻译有误的一项()
A.满坐寂然译:全场静悄悄的。
B.宾客意少舒译:宾客的心情稍微舒服了一些。
C.奋袖出臂译:扬起袖子,露出手臂。
D.众宾团坐译:客人们围坐在一起。
(4)选出下面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
(5)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众集团坐。
B.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
C.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D.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6)下列句子与原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少顷儿醒,大啼。
B.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C.少顷,夫齁声起。
D.未几,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
2.下面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1分)
A.会宾客大宴B.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C.宾客意稍舒,稍稍正坐D.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3.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古今用法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1分)
A.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B.凡所应有.于所不有
C.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D.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4.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都错误的一项是()(2分)
①会宾客大宴(举行宴会)
②众客团坐(挤在一起坐)
③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斜着眼看)
④虽人有百手(虽然)
⑤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扬起,举起)
⑥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大腿)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④⑤⑥
5.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以为妙绝手有百指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妇拍而呜之
A.BCD
群响毕绝不能指其一端微闻有鼠作作索索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6.下列表时间的词语分类有误的一项是()(2分)
少顷既而是时一时未几忽俄而忽然
A.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是时
B.表示突然发生:忽,忽然
C.表示过了很断奶时间就发生:少顷俄而未几
D.表示相继发生:既而一时
7.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京中/有善口技者B.口技人坐/屏障中
C.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D.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8.下列句子翻译有错误的两项是()()(2分)
A.会宾客大宴译文:开会时为宾客摆宴席。
B.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译文:宾客们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些,身子渐渐坐正了。
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译文:其中夹杂着用力拉倒房屋的声音。
D.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译文: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都婷止了。
9.填空、默写(6分)
(1)本文节选自《》。题目为后人所拟。这部书是清代编选的笔记小说。
(2)本文的作者是,字铁崖,福建晋江人,代顺治年间进士。
(3)当是时,,口中呜声,,大儿初醒声,。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二、整体感悟(6分)
1.文中是怎样描写听众反应的?想一想这些描写起什么作用?(3分)
2.文中前后两次交代极简单的道具,起什么作用?(3分)
一、1.(1)A(2)B(3)B(4)A
点拨:根据语境准确认读多音字。
2.B点拨:“坐”通“座”
3.B点拨:“但”“虽”“走”均属古今异义。
4.B点拨:团坐:围绕而坐。侧目:偏着头看,形容听得入神。虽:即使。
5.C点拨:A项前一个“绝”意为“极点”,后一个意为“消失”;B项前一个“指”意为“手指”,后一个为“指出”,D项前一个“之”意为“他”后一个为“的”。
6.D点拨:“一时”表示同时发生。
7.B点拨:口技人/坐屏障中
8.AC点拨:A项“会”理解有误,C项“力拉”是拟声词。
9.(1)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涨潮(2)林嗣环清(3)妇手拍儿声儿含乳啼声夫叱大儿声
二、1.文中三次描述听众的反应。作者每写口技人精彩表演后,即写听众的反应。这些描述,生动地刻画出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出口技表演对观众有巨大的吸引力,从而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点拨:认识侧面描写及其作用。
2.在结构上前后照应,使结构完整,更表明口技不是靠其他器物发声,而仅仅靠一张嘴发声,突出其技艺在“口”,也具有侧面烘托,表现口技之“善”的作用。
点拨:从另一角度认识侧面烘托及作用。
三、1.(1)jian夹杂(2)ye拉
2.C点拨:相比之下,C项的理解更为准确。如:对双重否定“无不”及关键词“股”“走”等。
3.(1)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2)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3)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点拨:这种理解性默写的题型,近几年中考题对古诗文的考查,时有涉及。
4.排比双重否定侧面
四、1.(1)邀请偕同(2)不久(3)小技(客气说法)(4)清楚地听,没有差错
2.群鸡乱鸣声,父呼其子并谓其子声,子饲其猪声,群猪争食声,吃食声,父烧汤声,进火倾水声,猪被缚声,杀猪声,猪被杀声,出血声,燖剥声,肉上案声,买卖数钱声,买肉声。 点拨:从模拟的声音之多,表现的技艺之高;从模拟的声响之有序,表现的叙事有条理可以看出。
口技
[基础积累与运用]
几欲先走()犬吠()夫叱大儿声()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一词多义现象。
(1)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2)作作索索()百千齐作()
(3)众宾团坐()满坐寂然()
(4)妇抚儿乳()儿含乳啼()
(5)以为妙绝()群响毕绝()
(6)于厅事之东北角()妇拍而呜之()
(7)众妙毕备()以为妙绝()
(8)其夫呓语()不能指其一端()
3.解释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妇抚儿乳
(2)不能名其一处也
(3)不能指其一端
(4)京中有善口技者
(5)忽然抚尺一下
(6)宾客意少舒
4.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1)会宾客大宴古义:今义:
(2)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古义:今义: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古义:今义:
(4)两股战战古义:今义:
(5)几欲先走古义:今义:
5.填空。
(1)《口技》一文选自《》,该书是朝编选的笔记小说,《口技》的作者,字,(朝代)人。
(2)“京中有善口技者”中“善”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3)“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一句有什么作用?
6.翻译句子。
(1)京中有善口技者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3)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7.辨析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将它们分别填在横线上。
少顷、既而、是时、一时、未几、忽、俄而、忽然
①.表示突然发生:_________②表示同时发生:_________③表示相继发生:_________④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_________⑤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施八尺屏障()
(2)但闻()
(3)众妙毕备()
(4)意少舒()
(5)虽人有百手()
(6)奋袖出臂()
2.文章首尾为什么都交待“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3.中主要是从哪两方面来写失火、救火场景的?
4.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5.下面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俄而是表示时间的词语,具有衔接前后事件的作用。
B.这段写声音的顺序是由小到大,从屋内到屋外。
C.这段用五个百千极力渲染火场和大厅里声音的嘈杂,从而表现口技者技艺高超。
D.这段主要内容是写表演者以口技摹拟失火、救火时发出的各种声音。
6.用原文回答问题。
①哪些声音直接地表现了火势的凶猛?
②哪些声音表现了大火中人们的行动?
③作者是怎样盛赞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的?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
1.yìhōujiànyâhǔjīfâichì
2.(1)手指;指出。(2)拟声词;本意为起来,在些译为发出来。(3)坐着;同“座”,座位。(4)喂奶;奶头。(5)极点;消失。(6)的;代词,他。(7)妙处;好,奇妙。(8)他的;其中。
3.(1)“乳”,名词作动词,喂奶。(2)“名”,名词作动词,说出。(3)“指”,名词作动词,指出。(4)“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5)“下”,方位名词作动词,落,拍。(6)“少”,形容词作副词,稍略。
4.(1)古义:适逢,正赶上;今义:合拢,聚在一起。(2)古义:隐隐约约;今义:小,细微。(3)古义:中间夹杂;今义:里面。(4)古义:大腿;今义:量词或一种组织单位。(5)古义:跑;今义:行走。
5.(1)《虞初新志》清张潮林嗣环铁崖明末清初(2)统领全文,点明主旨,为下文埋下伏笔。
(3)侧面烘托口技者的高超技艺。
6.(1)京城中有一个擅长口技的人。(2)中间夹着噼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3)客人们的情绪稍微放松了一些,慢慢地坐端正了。
7.①忽、忽然②一时③既而④是时⑤俄而、少顷、未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