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比较英文小说《断背山》官方中译本和网络流行中译本,分析且总结出影响小说中同性恋语言翻译的因素。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concludes the factors which may influence gay’s language translation in the fiction Brokeback Mountain, through comparison of its two chinese versions: the official one and the one popular throughout the net. 关键词:同性恋语言;文化差异; 性别身份; 翻译目的 Key words: Gay language; culture difference; gender identity; purpose of translation 一、引言 《断背山》(Brokeback Mountain)是美国著名作家安妮·普鲁(E. Annie Proulx)的短篇小说,最初于1997年10月13日发表在《纽约客》杂志上,第二年即获欧·亨利短篇小说奖和全美杂志奖。该小说描述了1962年,美国怀俄明州的断背山下,两位年轻牛仔,杰克·崔斯特(Jack Twist)和恩尼司·岱玛(Ennis Del Mar)因工作长期相处产生的微妙感情。小说一出版便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由于题材太敏感,《断背山》中文版小说一直未能推出,随着其同名电影(李安改编)的升温,中译本何时问世成为公众关注焦点。2005年,繁体中文版《斷背山》(宋瑛堂译,台湾时报文化出版公司)在台湾上架;2006年11月,中国内地发行其中文版,同时网络上也流传着各种译本,其中,译者署名为“微雨寒梅”的版本最受推崇。笔者尝试比较《断背山》宋瑛堂(以下简称宋)译本和网络流行“微雨寒梅”(以下简称微雨)译本中,对主角语言的翻译,从而探讨影响小说中同性恋语言翻译的因素。 二、社会文化差异与同性恋语言翻译效果 不同的社会文化中,同性恋语言的翻译效果是不同的,不同的语言运载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社会文化制约着翻译语言的选择。 例1.once Ennis said, "I'm not no queer." 宋译文:只有一次恩尼司说:“我才不是同性恋。” 微雨译文:只有一次,埃尼斯说:“我可不是玻璃。” 断背山的故事发生在1962年,美国西部落基山区怀俄明州。虽然当时美国社会动荡,各种反主流文化崛起,但因身处内陆,西部牛仔们的生活环境改变不大,一如既往地封闭、简单。恩尼斯和杰克的感情与他们周遭人事格格不入,一旦曝光,定遭唾弃。所以他们极不愿面对现实。一句"I'm not no queer,"蕴含着复杂的情感:自嘲,矛盾,还有一点为自己开脱的意思。"queer"本指变态、怪胎,以往也是异性恋者用来贬损同性恋者的字眼,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这个词的贬义倾向降低了很多。据恩尼司当时的心态,他说出的“queer”应介于贬义词和中性词之间,贬义倾向较弱。宋译为“同性恋”,较忠于原文,但似乎失去了那点微弱的贬义,而微雨译作“玻璃”又贬过了头,“玻璃”原本是黑话指屁股,现已极少被用来指同性恋了。在西方国家,同性恋文学发展逐渐走向成熟;而在中国,同性恋文学发展刚起步,英语中有大量指代同性恋的单词,例如:gay,faggot,home-sexual,lesbian等,词义褒贬程度不一,而中文里该类词很有限,几乎找不到与小说中“queer”基本对等的词。由此可见,宏观的社会文化差异必然会影响同性恋语言翻译效果。 三、同性恋性别身份与同性恋语言翻译 人一出生便有固定的生理性别,而性别身份、性别角色、以及与其相适应的角色行为,则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同性恋亚文化决定了同性恋特殊的性别身份,其具体表现为使用特殊的身份语言。在英语文学作品中常将感情色彩较深的女性常用语赋予男性以反映社会中的同性恋亚文化。 例2."I didn't know where in the hell you was," said Ennis 宋译文:“我不知道你死到哪里去了。”恩尼司说 微雨译文:“我不知道你到底去了什么鬼地方。”恩尼司说 分隔四年后重逢,恩尼司对杰克说的话中带着浓烈感情和深深的幽怨,是同性恋特有的身份语言,也是其性别身份的体现。翻译这样的语句,应该重现这种特殊的性别身份,使小说承载的同性恋亚文化得以准确再现。宋的翻译透着一股女性的娇嗔,不露痕迹地道出恩尼司的同性恋身份,而微雨的译文虽然意思不差,但感情表达较中庸,性别倾向不明显。 例3. Sure as hell seem in one piece to me. You know, I was sittin up here all that time tryin to figure out if I was? 宋译文:你呀,我看还壮得像头牛似的。你知道吗,我坐在这里拚命想,我到底是不是? 微雨译文:我过的也是跟你差不多的鬼日子。你知道吗,我总是呆坐著,琢磨自个儿到底是不是? 对于"Sure as hell seem in one piece to me. "一句,宋完全采用意译手法,微雨则更忠于原文。比较而言,宋的译文语言更女性化,性别身份标签更鲜明,也更符合恩尼司的同性恋身份。所以小说中,同性恋性别身份与同性恋语言翻译密切相关。 四、翻译目的与同性恋语言翻译 宋翻译《断背山》,目的是出版正式的官方中译本,而微雨的译文,发表于个人博客,目的则是纯粹的文学艺术欣赏。基于不同翻译目的,对于原版小说中主角许多露骨语言,宋和微雨分别作了不同的翻译处理。 例4."Big son of a bitch. Balls on him size a apples. I bet he'd took a few lambs. " 宋译文:“好大一条杂种。鸟蛋跟苹果一样大。我敢说一定吃掉了几头小羊。” 微雨译文:“狗娘养的。睾丸大得跟苹果似的。我打赌它准儿吃了不少羊羔。” 从以上例子看,宋把原著中涉及性的言论译得很隐晦,而微雨则大体保留了原著风格,译文较直白。做官方译本,宋瑛堂有诸多考虑,为了顺利出书,迎合大众口味,宋的译文摈弃小部分原著风格可以理解也很有必要。由此看来,翻译的目的也是影响同性恋语言翻译效果的因素之一。 五、结论 综上所述,影响小说《断背山》中同性恋语言翻译的因素有:社会文化差异、同性恋性别身份以及文本翻译目的。作为一部典型的西方同性恋题材小说,《断背山》具有极高的翻译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 Annie Proulx.Brokeback Mountain[Z]New Yorker Press,1997 2. Annie Proulx.Brokeback Mountain[Z]New Yorker Press,1997 3.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P425. 4. 宋瑛堂.近距离:怀俄明故事/安妮.普洛(Annie Proulx)著[Z]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摘 要:本文通过比较英文小说《断背山》官方中译本和网络流行中译本,分析且总结出影响小说中同性恋语言翻译的因素。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concludes the factors which may influence gay’s language translation in the fiction Brokeback Mountain, through comparison of its two chinese versions: the official one and the one popular throughout the net. 关键词:同性恋语言;文化差异; 性别身份; 翻译目的 Key words: Gay language; culture difference; gender identity; purpose of translation 一、引言 《断背山》(Brokeback Mountain)是美国著名作家安妮·普鲁(E. Annie Proulx)的短篇小说,最初于1997年10月13日发表在《纽约客》杂志上,第二年即获欧·亨利短篇小说奖和全美杂志奖。该小说描述了1962年,美国怀俄明州的断背山下,两位年轻牛仔,杰克·崔斯特(Jack Twist)和恩尼司·岱玛(Ennis Del Mar)因工作长期相处产生的微妙感情。小说一出版便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由于题材太敏感,《断背山》中文版小说一直未能推出,随着其同名电影(李安改编)的升温,中译本何时问世成为公众关注焦点。2005年,繁体中文版《斷背山》(宋瑛堂译,台湾时报文化出版公司)在台湾上架;2006年11月,中国内地发行其中文版,同时网络上也流传着各种译本,其中,译者署名为“微雨寒梅”的版本最受推崇。笔者尝试比较《断背山》宋瑛堂(以下简称宋)译本和网络流行“微雨寒梅”(以下简称微雨)译本中,对主角语言的翻译,从而探讨影响小说中同性恋语言翻译的因素。 二、社会文化差异与同性恋语言翻译效果 不同的社会文化中,同性恋语言的翻译效果是不同的,不同的语言运载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社会文化制约着翻译语言的选择。 例1.once Ennis said, "I'm not no queer." 宋译文:只有一次恩尼司说:“我才不是同性恋。” 微雨译文:只有一次,埃尼斯说:“我可不是玻璃。” 断背山的故事发生在1962年,美国西部落基山区怀俄明州。虽然当时美国社会动荡,各种反主流文化崛起,但因身处内陆,西部牛仔们的生活环境改变不大,一如既往地封闭、简单。恩尼斯和杰克的感情与他们周遭人事格格不入,一旦曝光,定遭唾弃。所以他们极不愿面对现实。一句"I'm not no queer,"蕴含着复杂的情感:自嘲,矛盾,还有一点为自己开脱的意思。"queer"本指变态、怪胎,以往也是异性恋者用来贬损同性恋者的字眼,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这个词的贬义倾向降低了很多。据恩尼司当时的心态,他说出的“queer”应介于贬义词和中性词之间,贬义倾向较弱。宋译为“同性恋”,较忠于原文,但似乎失去了那点微弱的贬义,而微雨译作“玻璃”又贬过了头,“玻璃”原本是黑话指屁股,现已极少被用来指同性恋了。在西方国家,同性恋文学发展逐渐走向成熟;而在中国,同性恋文学发展刚起步,英语中有大量指代同性恋的单词,例如:gay,faggot,home-sexual,lesbian等,词义褒贬程度不一,而中文里该类词很有限,几乎找不到与小说中“queer”基本对等的词。由此可见,宏观的社会文化差异必然会影响同性恋语言翻译效果。 三、同性恋性别身份与同性恋语言翻译 人一出生便有固定的生理性别,而性别身份、性别角色、以及与其相适应的角色行为,则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同性恋亚文化决定了同性恋特殊的性别身份,其具体表现为使用特殊的身份语言。在英语文学作品中常将感情色彩较深的女性常用语赋予男性以反映社会中的同性恋亚文化。 例2."I didn't know where in the hell you was," said Ennis 宋译文:“我不知道你死到哪里去了。”恩尼司说 微雨译文:“我不知道你到底去了什么鬼地方。”恩尼司说 分隔四年后重逢,恩尼司对杰克说的话中带着浓烈感情和深深的幽怨,是同性恋特有的身份语言,也是其性别身份的体现。翻译这样的语句,应该重现这种特殊的性别身份,使小说承载的同性恋亚文化得以准确再现。宋的翻译透着一股女性的娇嗔,不露痕迹地道出恩尼司的同性恋身份,而微雨的译文虽然意思不差,但感情表达较中庸,性别倾向不明显。 例3. Sure as hell seem in one piece to me. You know, I was sittin up here all that time tryin to figure out if I was? 宋译文:你呀,我看还壮得像头牛似的。你知道吗,我坐在这里拚命想,我到底是不是? 微雨译文:我过的也是跟你差不多的鬼日子。你知道吗,我总是呆坐著,琢磨自个儿到底是不是? 对于"Sure as hell seem in one piece to me. "一句,宋完全采用意译手法,微雨则更忠于原文。比较而言,宋的译文语言更女性化,性别身份标签更鲜明,也更符合恩尼司的同性恋身份。所以小说中,同性恋性别身份与同性恋语言翻译密切相关。 四、翻译目的与同性恋语言翻译 宋翻译《断背山》,目的是出版正式的官方中译本,而微雨的译文,发表于个人博客,目的则是纯粹的文学艺术欣赏。基于不同翻译目的,对于原版小说中主角许多露骨语言,宋和微雨分别作了不同的翻译处理。 例4."Big son of a bitch. Balls on him size a apples. I bet he'd took a few lambs. " 宋译文:“好大一条杂种。鸟蛋跟苹果一样大。我敢说一定吃掉了几头小羊。” 微雨译文:“狗娘养的。睾丸大得跟苹果似的。我打赌它准儿吃了不少羊羔。” 从以上例子看,宋把原著中涉及性的言论译得很隐晦,而微雨则大体保留了原著风格,译文较直白。做官方译本,宋瑛堂有诸多考虑,为了顺利出书,迎合大众口味,宋的译文摈弃小部分原著风格可以理解也很有必要。由此看来,翻译的目的也是影响同性恋语言翻译效果的因素之一。 五、结论 综上所述,影响小说《断背山》中同性恋语言翻译的因素有:社会文化差异、同性恋性别身份以及文本翻译目的。作为一部典型的西方同性恋题材小说,《断背山》具有极高的翻译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 Annie Proulx.Brokeback Mountain[Z]New Yorker Press,1997 2. Annie Proulx.Brokeback Mountain[Z]New Yorker Press,1997 3.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P425. 4. 宋瑛堂.近距离:怀俄明故事/安妮.普洛(Annie Proulx)著[Z]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