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青枯病

简 介

英文名  Peanut Bacterial wilt

病原  青枯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Smith) Smith,属细菌。

寄主  花生、番茄、烟草、马铃薯、茄子、辣椒、芝麻、蓖麻、向日葵、萝卜、菜豆、田背、香蕉、桑、刺觅菜、白花草、鬼针草等35科200多种植物。

危害  发病率10%~20%,严重的达50%以上,甚至绝产失收。花生发病后常全株死亡,造成损失严重。

分布  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江苏和安徽等地,尤以南方各省(区)发病重。随着病区的扩大,山东、辽宁、河北、河南等地也有发生,且部分地区逐渐严重。

详 细 资 料

为害症状

主要侵染根部,致主根根尖变褐软腐,根瘤墨绿色。病菌从根部维管束向上扩展至植株顶端。纵切根茎部,初期导管变浅褐色,后期变黑褐色。横切病部,呈环状排列的维管束变成深褐色,在湿润条件下或用手捏压时溢出浑浊的白色细菌脓液。病株上的果柄、荚果呈黑褐色湿腐状。

病株最初表现萎蔫,早上延迟开叶,午后提前合叶。通常是主茎顶梢第1、2片叶首先表现症状,1~2天后,全株叶片从上至下急剧凋萎,叶色暗淡,呈绿色,故称“青枯”。

病原物

(1)形态:菌体短杆状,两端钝圆,大小(0.9~2) 微米×(0.5~0.8)微米,具极生1~4根鞭毛,无芽孢和荚膜。

(2)特性:革兰氏染色阴性。根据青枯菌侵染不同寄主的反应,现分为3个小种,花生青枯菌属于1号和3号小种。

病菌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8~33℃,生长温度为10~40℃,致死温度为52~54℃10分钟。病菌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为pH6~8,pH5以下生长微弱,在pH4时死亡。适应的含盐量为0.1%~0.5%,含盐量达1%时,生长受到抑制。

病菌怕阳光,不耐干燥。在干燥条件下10分钟就死亡。病株暴晒2天,病菌全部死亡。在土壤中能存活1~8年,3~5年仍保持致病力。

侵染循环

花生青枯菌主要在土壤中、病残体及未充分腐熟的堆肥中越冬,成为第2年主要初侵染源。带菌杂草以及用病株做饲料的牲畜粪便也是传染源。病菌从寄主植物的根部、茎部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然后通过皮层进人维管束。病菌在维管束内蔓延,并能浸入皮层和髓部薄壁组织的细胞间隙。由于病菌分泌的果胶酶分解细胞间的中胶层,引起细胞腐烂。病根、病茎腐烂以后,细菌散布土壤内,借流水、人畜、农具、昆虫等传播。

花生青枯病在花生的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花期达到发病高峰。

发生因素

(1)菌源:(1)寄主抗性:品种之间抗病性差异明显。普通型蔓生品种、龙生型品种和部分珍珠豆品种发病轻;普通丛生型品种发病重。

(2)环境:雨日数及降雨量的多少对病害影响很大。时晴时雨,雨后骤晴最有利于病害的流行。

花生播种后日均气温20℃以上,5厘米深处土温稳定在25℃以上约6~8天开始发病,旬均气温高于25℃,旬均土温30℃进入发病盛期。

(3)栽培:连作地、粘土发病重;土层浅、有机质含量低、排水不良、保水保肥差的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选用抗病品种。如鲁花12、鲁花15、抗青10号、抗青11号、鲁花11、鲁花3号、花玉17、丰花3 号、鄂花5号、中花2号、粤油92、桂油28、泉花3121、粤油22号、粤油320号、粤油250等。②可与水稻、小麦、玉米、谷子、甘薯等作物轮作,避免与茄科、豆科、芝麻等作物连作。发病率在50%以上的重病地,要经5~6年的轮作,病害才能逐渐减轻;而发病率10%以下的轻病地,轮作1~2年就能抑制病害的发展。③改良土壤。对酸性土壤可施用石灰,降低土壤酸度,减轻病害发生。通过深耕、深翻、严整土地等措施,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④适期播种,合理密植,以利通风透光。⑤配方施肥。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适施氮肥,促进花生稳长早发。基肥以有机肥为主,禁用病残体沤制的未腐熟的肥料,定期喷叶面肥,增强抗逆性。⑥及时开挖和疏通排水沟,实行高畦地膜栽培,避免雨后积水。⑦田间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带出田间集中深埋,并用石灰消毒。

⑧铲除田地周围的杂草,花生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田间病原。

(2)药剂防治:①将种子浸湿后,用绿亨1号1~2克/kg种子或绿亨2号3~4克/kg种子拌匀即可播种。也可在花生苗期、始花期或发病初期用绿亨1 500~2 000倍液喷。发病较重时,可用药液灌根。②发病初期喷2 500~3 000倍液的农用链霉素,或32%克菌溶液1 500~2 000倍液,或用14%络氨铜AS 300倍液喷淋根部,每株灌对好的药液250ml。隔7~10天 喷 1 次,连喷3~4次。

简 介

英文名  Peanut Bacterial wilt

病原  青枯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Smith) Smith,属细菌。

寄主  花生、番茄、烟草、马铃薯、茄子、辣椒、芝麻、蓖麻、向日葵、萝卜、菜豆、田背、香蕉、桑、刺觅菜、白花草、鬼针草等35科200多种植物。

危害  发病率10%~20%,严重的达50%以上,甚至绝产失收。花生发病后常全株死亡,造成损失严重。

分布  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江苏和安徽等地,尤以南方各省(区)发病重。随着病区的扩大,山东、辽宁、河北、河南等地也有发生,且部分地区逐渐严重。

详 细 资 料

为害症状

主要侵染根部,致主根根尖变褐软腐,根瘤墨绿色。病菌从根部维管束向上扩展至植株顶端。纵切根茎部,初期导管变浅褐色,后期变黑褐色。横切病部,呈环状排列的维管束变成深褐色,在湿润条件下或用手捏压时溢出浑浊的白色细菌脓液。病株上的果柄、荚果呈黑褐色湿腐状。

病株最初表现萎蔫,早上延迟开叶,午后提前合叶。通常是主茎顶梢第1、2片叶首先表现症状,1~2天后,全株叶片从上至下急剧凋萎,叶色暗淡,呈绿色,故称“青枯”。

病原物

(1)形态:菌体短杆状,两端钝圆,大小(0.9~2) 微米×(0.5~0.8)微米,具极生1~4根鞭毛,无芽孢和荚膜。

(2)特性:革兰氏染色阴性。根据青枯菌侵染不同寄主的反应,现分为3个小种,花生青枯菌属于1号和3号小种。

病菌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8~33℃,生长温度为10~40℃,致死温度为52~54℃10分钟。病菌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为pH6~8,pH5以下生长微弱,在pH4时死亡。适应的含盐量为0.1%~0.5%,含盐量达1%时,生长受到抑制。

病菌怕阳光,不耐干燥。在干燥条件下10分钟就死亡。病株暴晒2天,病菌全部死亡。在土壤中能存活1~8年,3~5年仍保持致病力。

侵染循环

花生青枯菌主要在土壤中、病残体及未充分腐熟的堆肥中越冬,成为第2年主要初侵染源。带菌杂草以及用病株做饲料的牲畜粪便也是传染源。病菌从寄主植物的根部、茎部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然后通过皮层进人维管束。病菌在维管束内蔓延,并能浸入皮层和髓部薄壁组织的细胞间隙。由于病菌分泌的果胶酶分解细胞间的中胶层,引起细胞腐烂。病根、病茎腐烂以后,细菌散布土壤内,借流水、人畜、农具、昆虫等传播。

花生青枯病在花生的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花期达到发病高峰。

发生因素

(1)菌源:(1)寄主抗性:品种之间抗病性差异明显。普通型蔓生品种、龙生型品种和部分珍珠豆品种发病轻;普通丛生型品种发病重。

(2)环境:雨日数及降雨量的多少对病害影响很大。时晴时雨,雨后骤晴最有利于病害的流行。

花生播种后日均气温20℃以上,5厘米深处土温稳定在25℃以上约6~8天开始发病,旬均气温高于25℃,旬均土温30℃进入发病盛期。

(3)栽培:连作地、粘土发病重;土层浅、有机质含量低、排水不良、保水保肥差的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选用抗病品种。如鲁花12、鲁花15、抗青10号、抗青11号、鲁花11、鲁花3号、花玉17、丰花3 号、鄂花5号、中花2号、粤油92、桂油28、泉花3121、粤油22号、粤油320号、粤油250等。②可与水稻、小麦、玉米、谷子、甘薯等作物轮作,避免与茄科、豆科、芝麻等作物连作。发病率在50%以上的重病地,要经5~6年的轮作,病害才能逐渐减轻;而发病率10%以下的轻病地,轮作1~2年就能抑制病害的发展。③改良土壤。对酸性土壤可施用石灰,降低土壤酸度,减轻病害发生。通过深耕、深翻、严整土地等措施,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④适期播种,合理密植,以利通风透光。⑤配方施肥。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适施氮肥,促进花生稳长早发。基肥以有机肥为主,禁用病残体沤制的未腐熟的肥料,定期喷叶面肥,增强抗逆性。⑥及时开挖和疏通排水沟,实行高畦地膜栽培,避免雨后积水。⑦田间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带出田间集中深埋,并用石灰消毒。

⑧铲除田地周围的杂草,花生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田间病原。

(2)药剂防治:①将种子浸湿后,用绿亨1号1~2克/kg种子或绿亨2号3~4克/kg种子拌匀即可播种。也可在花生苗期、始花期或发病初期用绿亨1 500~2 000倍液喷。发病较重时,可用药液灌根。②发病初期喷2 500~3 000倍液的农用链霉素,或32%克菌溶液1 500~2 000倍液,或用14%络氨铜AS 300倍液喷淋根部,每株灌对好的药液250ml。隔7~10天 喷 1 次,连喷3~4次。


相关文章

  • 花生青枯病及其连作障碍调控措施
  • 摘要对花生青枯病的危害.病菌特性及常规防治措施进行阐述,分析了花生青枯病与连作的关系,并提出改良土壤生态环境.利用生防菌防治花生青枯病的新途径.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8/view-52785.htm 关键词花 ...查看


  • 花生高产管理技术
  •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随着这几年玉米收购价格的下调,花生这几年的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针对花生这种作物的生长特点及管理要点结合这几年的实践经验给广大农户朋友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花生的生长特点 花生的整个生长期可分:苗期 ...查看


  • 强化优质品种布局提高花生种植效益
  • 2005年第4期 强化优质品种布局 提高花生种植效益 汤丰收, 董文召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 河南郑州450002) 中图分类号:S565.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3268(2005) 04-0034-03 ...查看


  • 噻呋酰胺的用法(有106位专家分享了答案)
  • 提问:烟草可以打 嘧菌酯或噻呋酰胺么 回答: 可以的,杀菌效果很好的. 提问:24%噻呋酰胺悬浮剂防治稻瘟病效果好吗? 回答: 效果不好.防治纹枯病效果好.水稻稻瘟病.用三环唑.稻瘟灵(富士一号).咪鲜胺.稻瘟酰胺.甲基硫菌灵.嘧菌酯.春雷 ...查看


  • 怎样防治花生病虫害
  • 作者:王振宇 河南科技报 2013年22期 花生病虫害防治重在防而不在治,这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理念.加强农业管理措施是防病治虫获得高产的保障. 花生病害及防治方法 花生苗期病害主要有黄曲霉病.茎腐病.立枯病.白绢病等,花生花期及灌浆. ...查看


  • 桉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 桉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目 录 摘要„„„„„„„„„„„„„„„„„„„„„„„„„„„„„„„„2 关键词„„„„„„„„„„„„„„„„„„„„„„„„„„„„„„„2 前言„„„„„„„„„„„„„„„„„„„„„„„„„„„„„„„„ ...查看


  • 花生种植技术
  • 花生种植技术 花生的适应性较强,耐肥耐瘠耐旱,既可在土层深厚.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光照热量较优的冲积平原沙质土壤中生长,也可以在河滩洲地.山区丘陵.开荒地和红壤地种植. 1 花生生长发育对气象条件的要求 5 cm地温≥12 ℃时,种子可发芽 ...查看


  • 茄子如何种植才能优质高产
  • 茄子如何种植才能优质高产 茄子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直根系,根深达50厘米,横向生长达120厘米,大部分根分布在30厘米耕作层内.茄子生长适温为20-30℃,在南方一年四季均可种植.茄子要达到优质高产,必须根据其生长习性进行科学管理. 一.选择 ...查看


  • 植物真菌病害手册
  • 植物真菌病害手册 作 物的病害,主要分为真菌性.细菌性.病毒性.生理性病害,不同的病害,所用的药剂和防治方案都不一样,所以,要不花冤枉钱. 首先区分这几种病害的真正区别: (一)真菌性病害: 1.会产生不同形状的病斑. 2.病斑上会产生不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