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毕业设计(论文)教师指导记录

毕 业 论 文

题目 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姓 名 号系(院)护理系 班 级 08护理13班 指导教师 郁广田 职 称 副主任医师

2010 年 3 月 5日

目 录

1.题目„„„„„„„„„„„„„„„„„„„„„„„„01 2.摘要„„„„„„„„„„„„„„„„„„„„„„„„01 3.关键词„„„„„„„„„„„„„„„„„„„„„„„01 4.引言„„„„„„„„„„„„„„„„„„„„„„„„01 5.正文„„„„„„„„„„„„„„„„„„„„„„„„01 6.结果„„„„„„„„„„„„„„„„„„„„„„„„03 7.讨论„„„„„„„„„„„„„„„„„„„„„„„„03 8.结论„„„„„„„„„„„„„„„„„„„„„„„„03 9.参考文献„„„„„„„„„„„„„„„„„„„„„„03

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曹娜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新泰市人民医院 地址 泰安新泰市新甫路27号

邮编 271200

摘要: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近来医院已出院的糖尿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进行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二组为对照组,第一组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治疗以及定时测量血糖变化情况,结合病人病情观察患者的情况。实施对比观察六个月。结果:在护理干预加药物治疗的情况下患者可以遵守医嘱,血糖控制良好,病情稳定 患者血糖得以控制,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关键词: 药物治疗 、 社区护理干预 、糖尿病 、胰岛素 、生命质量

糖尿病是由于血糖升高造成的一种特殊的身心疾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和人均寿命的延长, 糖尿病患病率呈现出世界性的上升趋势。在我国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之后, 危害人们健康的重要非传染性疾病之一,而且其患病率将继续增加。同时糖尿病是一种终生性疾病, 患者需要长期治疗。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护理指导已成为糖尿病治疗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教育、饮食治疗、运动疗法、应

[1]

用降糖药物及自我监测5项内容。为此, 我们对40 例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和药物治疗,获得了降低血糖, 提高生命质量的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近6个月内收集同一地区内的糖尿病患者40例,出院后随机分成两组,第一组进行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二组为对照组,年龄55~65岁。 1.2 方法

1.2.1 药物治疗护理

实施有效的药物治疗:指导社区患者合理用药, 强调患者主动性和自觉性, 而不是机械地遵医服药, 鼓励患者对自己的行为做记录。 教育患者了解各种药物作用机理,熟悉各类药物疗法及注意事项。教会其胰岛素的注射技术及注意事项, 注射后要及时进食。对口服降糖药的患者要严格掌握用药时间与进餐配合, 了解药物不良反应的表现, 出现异常及时去医院诊治。

目前,临床上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种类繁多,但仍以胰岛素控制血糖最为有效,是1型糖尿病治疗的首选。多数2型糖尿病在发病初期可以依靠饮食调整和适量运动或者加服口服降糖药物,就可以很好的控制血糖。但高血糖会对胰岛细胞造成破坏,因此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应更早期积极的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以有效控制持续性高血糖对胰岛细胞的破坏,使患者得到长期、稳定的血糖控制,减少

[2]

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的发生、发展。 1.2.2 护理干预措施

在现代综合医学模式中,糖尿病的治疗目的不单是控制血糖,更要防止并发症,缓解疾病的症状,帮助患者心理适应和改善生存质量。护理干预包括对患者

饮食、运动、心理、教育、以及自我检测等的干预。

1.2.2.1 饮食干预

向患者说明科学饮食治疗的重要性, 把控制饮食建立在患者自觉的基础之上, 同时还要做好必要的饮食指导。严格按照糖尿病饮食进餐, 做到定时、定量、有规律, 避免偏食、过食与绝食, 采用清淡饮食, 多食蔬菜、丰富维生素和纤维素食物, 戒烟、酒。2型糖尿病在饮食控制的同时, 多食用粗粮、水果、蔬菜等富含叶

[3]

酸、Β族维生素的食物, 可使血糖明显下降, 血管并发症明显减轻。 1.2.2.2 运动干预

运动能促进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氧化, 从而使血糖降低, 同时有助于改善和增强呼吸、循环系统、内分泌及神经系统功能。正确合理的运动疗法, 已逐步对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有所作用。运动前要检测自己的病情变化不可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根据病情及有无并发症等情况制定不同的运动计划。 1.2.2.3 心理干预

糖尿病的护理, 心理的干预是不可忽视的。糖尿病病程长, 治疗效果不明显, 不易坚持用药, 并且为终身性疾病的特点, 给患者造成了许多心理障碍。正确地认识糖尿病, 坦然接受这种疾病, 要采用有效的应对方式, 同时让家属学习和了解心理学知识, 帮助患者克服心理上不平衡因素, 关心、体贴患者, 经常与其谈心。使患者正确对待疾病, 增强治疗信心, 克服悲观情绪, 明白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终身疾病, 有长期战胜疾病的思想, 加强患者积极性, 保持积极、稳定、愉悦的心理, 有利于糖尿病的康复和控制。并经常到门诊复诊, 听取医护人员的建议, 使自己的情绪稳定。

1.2.2.4 定期监测血糖

血糖监测是治疗糖尿病的中心环节之一。及时监测血糖的变化, 及早调整治疗措施, 能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对有条件的患者, 要每周进行1 次血糖的监测 ,并及时记录。对血糖控制较好的患者, 给予鼓励; 血糖偏高的病人, 及时帮助查找原因, 并给予药物配合治疗, 积极预防并发症。 1.2.2.5 家庭访视

疾病需终身治疗、随时监控, 长期的综合治疗必须由病人自己实施。护士坚持定期家访, 根据病情, 找出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制定护理计划, 教会患者及家

[4]

属自我监测尿糖的方法及用药知识。提高病人的自主性和自信心, 保证用药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1.2.2.6 督促自我监测

组织社区糖尿病患者保健活动时,分别进行糖尿病知识讲座、糖尿病监测、咨询、诊疗以及病人糖尿病讨论会。每次健康教育同时对病人进行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体重、眼底等的检查。并讲解各种检查监测指标的意义和重要性。 1.3 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糖尿病患者不可过分饥饿,也不要过饱,应遵循按时定量进餐,不能盲目的限制食物和水分的摄入,外外出时必须随身携带面包、饼干和糖块,以防止低血

糖的发生。 2

结果

实践证明,接受过护理干预和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知识掌握、血糖的控制及对治疗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更好地掌握了病情的自我监测,有了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自我保健意识,提高疗效,血糖控制良好,病情稳定,较好地预防并发症,降低并发症带来的伤残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 讨论

糖尿病是由于内分泌系统代谢障碍引起的慢性终身性疾病, 晚期并发症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我国糖尿病发病率持续上升,如何做好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 提高其生命质量, 是护理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但由于目前糖尿病的病因并不很明确,缺乏有效地治疗手段,药物治疗必不可少,而胰岛素作为控制血糖的最有效药物,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护士可以通过社区护理宣传教育让患者认识到胰岛素的作用,使其得以推广,会对患者的病情更有保障。

通过运动疗法和饮食疗法就能控制血糖, 不需要药物治疗, 这与早期患者体内尚有胰岛素基础分泌功能有关。合理的运动和饮食具有降低体重、改善脂肪代谢、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此研究证明, 社区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早期治疗中有利于其病情的改善。

社区护理干预对慢性疾病的预防提供了保障,可以长期有效地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 提高了遵守医嘱,减少了并发症,而且还减轻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社区护士耐心地向患者解释各种治疗护理措施细节, 使其对治疗有信心, 消除焦虑、忧郁等负性情绪, 从而保证了患者的生活生命质量。 4 结论

药物治疗护理和社区护理干预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维持血糖稳定,提高了患者 的生命质量,同时还增进了护患关系,这已成为糖尿病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社区护理干预是使护理工作从病房走向社区和家庭,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 赵英, 朱伟芬. 定期门诊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疗效的作用[J].护理与康复,2007,6(9):579-581. [2] 李延兵、许雯等,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良好临床试验[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11(1);10-15

[3] 李树青, 刘佩.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健康教育的实践与评价[J].当代护士,2007,12:38-39

[4] 李雪琴, 蔡红卫. 糖尿病患者院外治疗遵医行为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7):501..,

淄博职业学院护理系毕业论文真实性

承 诺 书

淄博职业学院护理系毕业生毕业论文审核登记表

毕业设计(论文)教师指导记录

毕 业 论 文

题目 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姓 名 号系(院)护理系 班 级 08护理13班 指导教师 郁广田 职 称 副主任医师

2010 年 3 月 5日

目 录

1.题目„„„„„„„„„„„„„„„„„„„„„„„„01 2.摘要„„„„„„„„„„„„„„„„„„„„„„„„01 3.关键词„„„„„„„„„„„„„„„„„„„„„„„01 4.引言„„„„„„„„„„„„„„„„„„„„„„„„01 5.正文„„„„„„„„„„„„„„„„„„„„„„„„01 6.结果„„„„„„„„„„„„„„„„„„„„„„„„03 7.讨论„„„„„„„„„„„„„„„„„„„„„„„„03 8.结论„„„„„„„„„„„„„„„„„„„„„„„„03 9.参考文献„„„„„„„„„„„„„„„„„„„„„„03

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曹娜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新泰市人民医院 地址 泰安新泰市新甫路27号

邮编 271200

摘要: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近来医院已出院的糖尿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进行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二组为对照组,第一组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治疗以及定时测量血糖变化情况,结合病人病情观察患者的情况。实施对比观察六个月。结果:在护理干预加药物治疗的情况下患者可以遵守医嘱,血糖控制良好,病情稳定 患者血糖得以控制,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关键词: 药物治疗 、 社区护理干预 、糖尿病 、胰岛素 、生命质量

糖尿病是由于血糖升高造成的一种特殊的身心疾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和人均寿命的延长, 糖尿病患病率呈现出世界性的上升趋势。在我国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之后, 危害人们健康的重要非传染性疾病之一,而且其患病率将继续增加。同时糖尿病是一种终生性疾病, 患者需要长期治疗。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护理指导已成为糖尿病治疗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教育、饮食治疗、运动疗法、应

[1]

用降糖药物及自我监测5项内容。为此, 我们对40 例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和药物治疗,获得了降低血糖, 提高生命质量的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近6个月内收集同一地区内的糖尿病患者40例,出院后随机分成两组,第一组进行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二组为对照组,年龄55~65岁。 1.2 方法

1.2.1 药物治疗护理

实施有效的药物治疗:指导社区患者合理用药, 强调患者主动性和自觉性, 而不是机械地遵医服药, 鼓励患者对自己的行为做记录。 教育患者了解各种药物作用机理,熟悉各类药物疗法及注意事项。教会其胰岛素的注射技术及注意事项, 注射后要及时进食。对口服降糖药的患者要严格掌握用药时间与进餐配合, 了解药物不良反应的表现, 出现异常及时去医院诊治。

目前,临床上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种类繁多,但仍以胰岛素控制血糖最为有效,是1型糖尿病治疗的首选。多数2型糖尿病在发病初期可以依靠饮食调整和适量运动或者加服口服降糖药物,就可以很好的控制血糖。但高血糖会对胰岛细胞造成破坏,因此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应更早期积极的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以有效控制持续性高血糖对胰岛细胞的破坏,使患者得到长期、稳定的血糖控制,减少

[2]

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的发生、发展。 1.2.2 护理干预措施

在现代综合医学模式中,糖尿病的治疗目的不单是控制血糖,更要防止并发症,缓解疾病的症状,帮助患者心理适应和改善生存质量。护理干预包括对患者

饮食、运动、心理、教育、以及自我检测等的干预。

1.2.2.1 饮食干预

向患者说明科学饮食治疗的重要性, 把控制饮食建立在患者自觉的基础之上, 同时还要做好必要的饮食指导。严格按照糖尿病饮食进餐, 做到定时、定量、有规律, 避免偏食、过食与绝食, 采用清淡饮食, 多食蔬菜、丰富维生素和纤维素食物, 戒烟、酒。2型糖尿病在饮食控制的同时, 多食用粗粮、水果、蔬菜等富含叶

[3]

酸、Β族维生素的食物, 可使血糖明显下降, 血管并发症明显减轻。 1.2.2.2 运动干预

运动能促进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氧化, 从而使血糖降低, 同时有助于改善和增强呼吸、循环系统、内分泌及神经系统功能。正确合理的运动疗法, 已逐步对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有所作用。运动前要检测自己的病情变化不可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根据病情及有无并发症等情况制定不同的运动计划。 1.2.2.3 心理干预

糖尿病的护理, 心理的干预是不可忽视的。糖尿病病程长, 治疗效果不明显, 不易坚持用药, 并且为终身性疾病的特点, 给患者造成了许多心理障碍。正确地认识糖尿病, 坦然接受这种疾病, 要采用有效的应对方式, 同时让家属学习和了解心理学知识, 帮助患者克服心理上不平衡因素, 关心、体贴患者, 经常与其谈心。使患者正确对待疾病, 增强治疗信心, 克服悲观情绪, 明白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终身疾病, 有长期战胜疾病的思想, 加强患者积极性, 保持积极、稳定、愉悦的心理, 有利于糖尿病的康复和控制。并经常到门诊复诊, 听取医护人员的建议, 使自己的情绪稳定。

1.2.2.4 定期监测血糖

血糖监测是治疗糖尿病的中心环节之一。及时监测血糖的变化, 及早调整治疗措施, 能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对有条件的患者, 要每周进行1 次血糖的监测 ,并及时记录。对血糖控制较好的患者, 给予鼓励; 血糖偏高的病人, 及时帮助查找原因, 并给予药物配合治疗, 积极预防并发症。 1.2.2.5 家庭访视

疾病需终身治疗、随时监控, 长期的综合治疗必须由病人自己实施。护士坚持定期家访, 根据病情, 找出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制定护理计划, 教会患者及家

[4]

属自我监测尿糖的方法及用药知识。提高病人的自主性和自信心, 保证用药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1.2.2.6 督促自我监测

组织社区糖尿病患者保健活动时,分别进行糖尿病知识讲座、糖尿病监测、咨询、诊疗以及病人糖尿病讨论会。每次健康教育同时对病人进行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体重、眼底等的检查。并讲解各种检查监测指标的意义和重要性。 1.3 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糖尿病患者不可过分饥饿,也不要过饱,应遵循按时定量进餐,不能盲目的限制食物和水分的摄入,外外出时必须随身携带面包、饼干和糖块,以防止低血

糖的发生。 2

结果

实践证明,接受过护理干预和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知识掌握、血糖的控制及对治疗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更好地掌握了病情的自我监测,有了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自我保健意识,提高疗效,血糖控制良好,病情稳定,较好地预防并发症,降低并发症带来的伤残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 讨论

糖尿病是由于内分泌系统代谢障碍引起的慢性终身性疾病, 晚期并发症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我国糖尿病发病率持续上升,如何做好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 提高其生命质量, 是护理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但由于目前糖尿病的病因并不很明确,缺乏有效地治疗手段,药物治疗必不可少,而胰岛素作为控制血糖的最有效药物,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护士可以通过社区护理宣传教育让患者认识到胰岛素的作用,使其得以推广,会对患者的病情更有保障。

通过运动疗法和饮食疗法就能控制血糖, 不需要药物治疗, 这与早期患者体内尚有胰岛素基础分泌功能有关。合理的运动和饮食具有降低体重、改善脂肪代谢、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此研究证明, 社区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早期治疗中有利于其病情的改善。

社区护理干预对慢性疾病的预防提供了保障,可以长期有效地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 提高了遵守医嘱,减少了并发症,而且还减轻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社区护士耐心地向患者解释各种治疗护理措施细节, 使其对治疗有信心, 消除焦虑、忧郁等负性情绪, 从而保证了患者的生活生命质量。 4 结论

药物治疗护理和社区护理干预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维持血糖稳定,提高了患者 的生命质量,同时还增进了护患关系,这已成为糖尿病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社区护理干预是使护理工作从病房走向社区和家庭,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 赵英, 朱伟芬. 定期门诊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疗效的作用[J].护理与康复,2007,6(9):579-581. [2] 李延兵、许雯等,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良好临床试验[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11(1);10-15

[3] 李树青, 刘佩.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健康教育的实践与评价[J].当代护士,2007,12:38-39

[4] 李雪琴, 蔡红卫. 糖尿病患者院外治疗遵医行为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7):501..,

淄博职业学院护理系毕业论文真实性

承 诺 书

淄博职业学院护理系毕业生毕业论文审核登记表


相关文章

  • 郑州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样本)
  • 河北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 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 学生姓名:田淑柳 指导教师: 专业年级: 2014 完稿时间: 2015.11.30 河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诚信承诺书 我谨在此承诺: 本人所写的毕业论文<糖尿病患 ...查看


  • 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方法
  • 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方法 马婧婷 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 天津市塘沽区浙江路41号 300450 [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怎么更好的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方法:糖尿病患者56例,其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26-70岁;病程20天-9年.职 ...查看


  • 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_尹帅
  • 护理与临床 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 尹 帅 湖南益阳413001)(益阳市资阳区妇幼保健院, [摘要]目的施.方法 探讨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有效护理措惧.责任护士指导患者练习床上排便.咳嗽方式等,充分做好术前准备,保证手术的顺 ...查看


  • 糖尿病人的护理
  • 糖尿病人的护理 作者姓名: 赵扬 单位:吉林省高等教育-吉林大学护理学院 [摘 要] : 目的总结糖尿病人的护理综述.方法通过文献检索的方法,总结和归纳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和研究进展.结果:给予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结论做好糖尿病患者的 ...查看


  • 糖尿病常见的预防措施和护理办法
  • 糖尿病常见的预防措施和护理办法 一.预防 1.一级预防是指针对糖尿病易感个体或整个人群进行的非选择预防,主要指通过改变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等,防止或降低糖尿病发生的一切活动.如适当限制能量摄入.避免肥胖.促进体重正常和鼓励进行较多的体力活动等 ...查看


  • 华法林治疗房颤的护理观察
  • 284 • 临床护理 • 华法林治疗房颤的护理观察 吴红霞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华法林治疗房颤的护理效果.方法 给予医院收治的84例房颤患者采用华法林治疗,同时实施系统护理干预,评价 ...查看


  • 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
  • 摘 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及预防措施.方法:对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患者预后良好.结论: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糖尿病足的基本知识,包括糖尿病的预防知识,怎样避免足部损伤及足部伤的处理,说明糖尿病足的严 ...查看


  • 乳房肿瘤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护理干预_王加凤
  • 338 护理园地 乳房肿瘤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护理干预 王加凤 旷玉明 摘要 目的 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乳腺肿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病人采用常规护理及传统的卫生宣教方法.术前护理干预组80 ...查看


  • 糖尿病病人健康管理的现状及护理
  • 糖尿病病人健康管理的现状及护理 时间:2014-10-19 糖尿病病人健康管理的现状及护理 姓名: 专业: 摘要: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其病程长.并发症多.病情控制复杂以及卫生资源消耗大,因此成为威胁我国人群健康的重要社会卫生问题.随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