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小浪底沿途讲解及景区导游词
首先我代表我们##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我是大家此次旅程的导游员###,大家可以叫我小#,或者#导都可以,在我的旁边的咱们此次旅程的安全大使安师傅,安师傅具有多年的驾驶经验和娴熟的驾驶技术,咱们的安全问题大可放心,在车上大家可以尽情欣赏沿途的风景。我们俩都很荣幸也很乐意为大家服务,在旅程之中,如果大家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都可以给我们提出来,我们都会虚心接受。
接下来我把咱们今天的行程先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现在我们已经踏上旅途,出郑州顺着连霍高速一路向西,在孟津下高速后,就到达了今天的目的地~~黄河小浪底风景区。 游览小浪底,不能不提黄河。众所周知,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同时呢又是一条灾难河。自打上古时期的大禹就已经和黄河做斗争。在中国有史可载的3000年来,黄河中下游决口泛滥达1600次,大的改道达26次,吞噬了无数的生命财产,留下了无数的悲惨凄凉的故事。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便立即着手治理黄河工作,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在上游修建了一系列的水电站,中游大规模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下游修建、加固千里黄河大堤。经过大规模的治理,50年多来,黄河从未泛滥,并且成了一条造福与民的河流。
而小浪底水利枢纽是黄河干流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既可较好地控制黄河洪水,又可利用其淤沙库容拦截泥沙,进行调水调沙运用,减缓下游河床的淤积抬高。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孟津境内,它是一项集防洪、防涝、减淤、供水、发电等综合效益为一体的特大型控制性工程。完成后总控制流域面积92.3%,其中防洪库容40.5亿立方米。下游防洪标准从60年一遇提高到1000年一遇,解决了对下游的洪水威胁。每年可增加供水量40亿立方米,改善黄河沿岸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条件。抗旱面积可维护2500万亩,年使用发电总容量可节约煤炭210万吨以上。这是中华民族治黄史上的一个奇迹。工程采取银行贷款,国际招标兴建,共分三个标段,涉及51个国家和地区,700名外商和中国万名建设者。
工程结构异常复杂,施工难度亦非寻常。仅主体工程开挖填土石方就达8811万立方米。所有泄洪排沙和引水隧洞共16条。大经洞和近百条各种支洞都集中布置在北岸那一单薄山体内。其中规模最大的3条导流洞,总长3480米,每个洞的直径达14.5米,足以装下两幢四层楼房,泄洪系统进水塔上下重叠,纵横交错的蜂窝状洞室巨大而又复杂,堪称世界之最。室内的新型多孔消能装置在中外水利工程中也属罕见。3条泻洪洞口建有世界上最大的消力塘。而山体里是由缓倾角的砂岩和粘土质粉砂岩组成,有20多条层线,如“千层馅饼”。在山体内施工难度很大。单山体外隧洞进口脸岩石加固和支护就用了12米的锚杆3224根,30米至40米的锚索578根,钻12米深的排水孔1382个,把岩壁钻得密密麻麻,人们形象的称为纳底子工程。在土石大坝下,有70米厚的沙卵石,为防止泄漏在坝下筑起了一道混凝土防渗墙。人们称其为“地下长城”。另外,土石坝中还埋设几百种仪器,像眼睛一样随时检测着大坝的安全状况。整体设计施工破解10项世界难题,创造3项世界第一,6项全国第一。
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到达小浪底库区停车场,请大家关好车窗,带好自己的贵重物
品,随我游览小浪底景区。
今天我们要参观游览的是黄河小浪底风景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万里黄河,从青海的巴颜喀拉山奔腾而下,在河南济源挣脱最后一个峡谷,泄向广阔的华北大平原。而举世瞩目的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这一跨世纪的工程,就兴建在这里,处在控制下游水沙的关键部位,上距三门峡水库 130 公里,下至郑州花园口 128 公里,动态总投资 400 亿元人民币,全方位与世界国际惯例相接轨,是中国水利水电事业走向世界的一个窗口。
雄伟的黄河小浪底大坝顶长1667 米,最大坝高 154 米, 黄河小浪底是一个壤土斜心墙堆石坝,由 10 座进水塔、9 条泄排沙洞、1 条灌溉洞、6 条引水发电洞和一座地下式发电厂房组成,黄河小浪底是一座以防洪、防凌、减淤并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等综合利用的特大型水电工程,黄河小浪底主要枢纽建筑按8 级地震烈度设防。涉及土石方 1 亿立方米,堪称当代的“愚公移山”。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黄河小浪底这个跨世纪的精品把黄河的灾难锁在了最后一个峡谷,把幸福播撒在中原大地。
黄河小浪底水库 300 平方公里的浩翰水域形成了“高峡出平湖,山川入彩图,港湾飘渔歌,绿树满坡岭”的壮丽景观。同时在大坝上游 20 公里处,又展现了一个新的亮点——黄河三峡,它可以说是小浪底工程和王屋山相融合所创造的奇迹,南有长江三峡,北有黄河三峡、济源山水集北方山水之精华。大峪峡,开阔舒展,气象万千;龙凤峡,秀丽幽深,九曲,连环;孤山峡,险奇峻美,峰回路转。黄河两岸的传说总是与先人治水的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传大禹的父亲鲧采用堵塞的方法治水,结果失败,禹子继父业治水十三年,留下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美谈,其中有“九蹬莲花栈”,九蹬九级次第升高,若莲花盛开,似出水芙蓉。相传是大禹治水时九斧所劈留下的遗迹。有一首民谣从古流传至今:“九蹬莲花栈,辗转有一灌,谁能得治这一灌,能管九州十八县。”这句话事实上就是治水者得以治天下的具体体现了。到了今天,黄河小浪底工程仍是借用鲧的堵,禹的疏,疏堵相结合治水的范例。 听一听吴家寨、卢家堡惊心动魄的往事,再说一说兄弟岗,姊妹峰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看不完的黄河美景,道不尽的民间传说,黄河三峡让无数游人留连忘返,为之心醉,难怪著名诗人畅游三峡之后即性做诗:
九曲波涛十曲歌,更有孤楼立阳坡。人生得意须畅游,不到三峡不黄河。
团友们,难道您不想和我一起前往黄河小浪底吗?听―风儿已经荡来悠扬的歌声:“这里的山等你来,这里的水等你来……”
黄河小浪底沿途讲解及景区导游词
首先我代表我们##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我是大家此次旅程的导游员###,大家可以叫我小#,或者#导都可以,在我的旁边的咱们此次旅程的安全大使安师傅,安师傅具有多年的驾驶经验和娴熟的驾驶技术,咱们的安全问题大可放心,在车上大家可以尽情欣赏沿途的风景。我们俩都很荣幸也很乐意为大家服务,在旅程之中,如果大家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都可以给我们提出来,我们都会虚心接受。
接下来我把咱们今天的行程先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现在我们已经踏上旅途,出郑州顺着连霍高速一路向西,在孟津下高速后,就到达了今天的目的地~~黄河小浪底风景区。 游览小浪底,不能不提黄河。众所周知,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同时呢又是一条灾难河。自打上古时期的大禹就已经和黄河做斗争。在中国有史可载的3000年来,黄河中下游决口泛滥达1600次,大的改道达26次,吞噬了无数的生命财产,留下了无数的悲惨凄凉的故事。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便立即着手治理黄河工作,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在上游修建了一系列的水电站,中游大规模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下游修建、加固千里黄河大堤。经过大规模的治理,50年多来,黄河从未泛滥,并且成了一条造福与民的河流。
而小浪底水利枢纽是黄河干流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既可较好地控制黄河洪水,又可利用其淤沙库容拦截泥沙,进行调水调沙运用,减缓下游河床的淤积抬高。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孟津境内,它是一项集防洪、防涝、减淤、供水、发电等综合效益为一体的特大型控制性工程。完成后总控制流域面积92.3%,其中防洪库容40.5亿立方米。下游防洪标准从60年一遇提高到1000年一遇,解决了对下游的洪水威胁。每年可增加供水量40亿立方米,改善黄河沿岸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条件。抗旱面积可维护2500万亩,年使用发电总容量可节约煤炭210万吨以上。这是中华民族治黄史上的一个奇迹。工程采取银行贷款,国际招标兴建,共分三个标段,涉及51个国家和地区,700名外商和中国万名建设者。
工程结构异常复杂,施工难度亦非寻常。仅主体工程开挖填土石方就达8811万立方米。所有泄洪排沙和引水隧洞共16条。大经洞和近百条各种支洞都集中布置在北岸那一单薄山体内。其中规模最大的3条导流洞,总长3480米,每个洞的直径达14.5米,足以装下两幢四层楼房,泄洪系统进水塔上下重叠,纵横交错的蜂窝状洞室巨大而又复杂,堪称世界之最。室内的新型多孔消能装置在中外水利工程中也属罕见。3条泻洪洞口建有世界上最大的消力塘。而山体里是由缓倾角的砂岩和粘土质粉砂岩组成,有20多条层线,如“千层馅饼”。在山体内施工难度很大。单山体外隧洞进口脸岩石加固和支护就用了12米的锚杆3224根,30米至40米的锚索578根,钻12米深的排水孔1382个,把岩壁钻得密密麻麻,人们形象的称为纳底子工程。在土石大坝下,有70米厚的沙卵石,为防止泄漏在坝下筑起了一道混凝土防渗墙。人们称其为“地下长城”。另外,土石坝中还埋设几百种仪器,像眼睛一样随时检测着大坝的安全状况。整体设计施工破解10项世界难题,创造3项世界第一,6项全国第一。
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到达小浪底库区停车场,请大家关好车窗,带好自己的贵重物
品,随我游览小浪底景区。
今天我们要参观游览的是黄河小浪底风景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万里黄河,从青海的巴颜喀拉山奔腾而下,在河南济源挣脱最后一个峡谷,泄向广阔的华北大平原。而举世瞩目的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这一跨世纪的工程,就兴建在这里,处在控制下游水沙的关键部位,上距三门峡水库 130 公里,下至郑州花园口 128 公里,动态总投资 400 亿元人民币,全方位与世界国际惯例相接轨,是中国水利水电事业走向世界的一个窗口。
雄伟的黄河小浪底大坝顶长1667 米,最大坝高 154 米, 黄河小浪底是一个壤土斜心墙堆石坝,由 10 座进水塔、9 条泄排沙洞、1 条灌溉洞、6 条引水发电洞和一座地下式发电厂房组成,黄河小浪底是一座以防洪、防凌、减淤并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等综合利用的特大型水电工程,黄河小浪底主要枢纽建筑按8 级地震烈度设防。涉及土石方 1 亿立方米,堪称当代的“愚公移山”。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黄河小浪底这个跨世纪的精品把黄河的灾难锁在了最后一个峡谷,把幸福播撒在中原大地。
黄河小浪底水库 300 平方公里的浩翰水域形成了“高峡出平湖,山川入彩图,港湾飘渔歌,绿树满坡岭”的壮丽景观。同时在大坝上游 20 公里处,又展现了一个新的亮点——黄河三峡,它可以说是小浪底工程和王屋山相融合所创造的奇迹,南有长江三峡,北有黄河三峡、济源山水集北方山水之精华。大峪峡,开阔舒展,气象万千;龙凤峡,秀丽幽深,九曲,连环;孤山峡,险奇峻美,峰回路转。黄河两岸的传说总是与先人治水的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传大禹的父亲鲧采用堵塞的方法治水,结果失败,禹子继父业治水十三年,留下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美谈,其中有“九蹬莲花栈”,九蹬九级次第升高,若莲花盛开,似出水芙蓉。相传是大禹治水时九斧所劈留下的遗迹。有一首民谣从古流传至今:“九蹬莲花栈,辗转有一灌,谁能得治这一灌,能管九州十八县。”这句话事实上就是治水者得以治天下的具体体现了。到了今天,黄河小浪底工程仍是借用鲧的堵,禹的疏,疏堵相结合治水的范例。 听一听吴家寨、卢家堡惊心动魄的往事,再说一说兄弟岗,姊妹峰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看不完的黄河美景,道不尽的民间传说,黄河三峡让无数游人留连忘返,为之心醉,难怪著名诗人畅游三峡之后即性做诗:
九曲波涛十曲歌,更有孤楼立阳坡。人生得意须畅游,不到三峡不黄河。
团友们,难道您不想和我一起前往黄河小浪底吗?听―风儿已经荡来悠扬的歌声:“这里的山等你来,这里的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