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升与钱塘江大桥

  茅以升是中外知名的科学家、成就卓著的桥梁专家。   1916年,茅以升考取官费留学,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桥梁系学习。该校不承认其大学毕业证书,出题重新考核茅以升的大学课程,成绩为“特优”;接下来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又是“特优”。自此康奈尔大学决定:今后凡是唐山工业专门学校的毕业生,都可以免试入学读研究生。次年他即获硕士学位。两年后他又通过半工半读成为美国卡内基理工学院首名工学博士,其博士论文《框架结构的次应力》中提出的创见被称为“茅氏定律”,他也被康奈尔大学授予“斐蒂士”金质奖章,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也为他的母校争了光。   1919年12月14日,茅以升毅然归国。1933―1937年,他主持建成我国自己设计、自行施工的第一座现代化铁路公路两用大桥――杭州钱塘江大桥,树立了中国桥梁史上的丰碑,也奠定了他作为中国现代桥梁奠基人的地位,为中国工程师和中华民族争了光。   1937年9月26日,钱塘江大桥下层铁路桥通车,支援了上海保卫战。后因上海沦陷、杭州告急,11月16日他接到炸桥指令。由于他在建桥时早就在南岸二号桥墩墩身中预设了埋设炸药的暗洞,得以推迟炸桥时间37天,对战时运输发挥了巨大作用。上层公路桥通车当天,就撤退难民10多万人,炸桥前一天,通过铁路桥撤退机车300多台、客货车2000多辆。茅以升的预见为抗战撤退赢得了时间,建立了功勋。   钱塘江大桥开工于1934年。当时,浙赣铁路正在兴建,要与沪杭铁路衔接,需在钱塘江上架设一座大桥。钱塘江乃著名的险恶之江,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其水势不仅受上游山洪暴发之影响,还受下游海潮涨落的制约,若遇台风袭击,江面常逞汹涌翻腾之势。钱塘江底的流沙厚达41米,变幻莫测,素有“钱塘江无底”之说。因此,民间有“钱塘江上架桥――办不到”的谚语,工程技术界也认为在钱塘江上架桥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茅以升先生少年立志于桥梁事业,他看到祖国江河上的钢铁大桥均为外国人所建,颇为痛心,决心为中国人争气,架设中国人自己的大桥。于是迎难而上,慨然受命,自任桥工处处长,请同学罗英任总工程师。   建桥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打桩。为了使桥基稳固,需要穿越41米厚的泥沙在9个桥墩位置打入1440根木桩.木桩立于石层之上。沙层又厚又硬,打轻了下不去,打重了断桩。   茅以升从浇花壶水把土冲出小洞中受到启发,采用抽江水在厚硬泥沙上冲出深洞再打桩的“射水法”,使原本一昼夜只打1根桩,提高到打30根桩,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   建桥遇到的第二个困难是水流湍急,难以施工。茅以升发明了“沉箱法”,将钢筋混凝土做成的箱子口朝下沉入水中罩在江底,再用高压气挤走箱里的水,工人在箱里挖沙作业,使沉箱与木桩逐步结为一体。沉箱上再筑桥墩。 放置沉箱很不容易,开始时.一只沉箱,一会儿被江水冲向下游,一会儿被潮水顶到上游,上下乱窜。后来把3吨重的铁锚改为10吨重,沉箱问题才得以解决。   第三个困难是架设钢梁。茅以升采用了巧妙利用自然力的“浮运法”,潮涨时用船将钢梁运至两墩之间,潮落时钢梁便落在两墩之上,省工省时,进度大大加快。   钱塘江大桥是一座经受了抗日战火洗礼的桥。建桥末期,淞沪抗战正紧,日军飞机经常来轰炸。钱塘江桥冒着敌人的轰炸,终于于1937年9月26日建成通车。   钱塘江大桥建成于抗日烽火之中,再生于和平建设之世。她不仅在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者的斗争中书写了可歌可泣的一页,而且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她使沪杭与浙赣两条铁路相连接,使钱塘江两岸由天堑变通,为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和当地经济的繁荣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钱塘江大桥既是我国桥梁建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又是我国桥梁工程师的摇篮。茅以升先生把工地办成学校,吸收大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参加工程实践,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桥梁工程人才。我国一些重要桥梁工程,如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的一些负责人都曾经历过钱塘江大桥建设的洗礼。   钱塘江大桥向全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国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展示了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以茅以升先生为首的我国桥梁工程界的先驱在钱塘江大桥建设中所显示出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敢为人先的科技创新精神以及排除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永远是鼓舞我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不懈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

  茅以升是中外知名的科学家、成就卓著的桥梁专家。   1916年,茅以升考取官费留学,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桥梁系学习。该校不承认其大学毕业证书,出题重新考核茅以升的大学课程,成绩为“特优”;接下来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又是“特优”。自此康奈尔大学决定:今后凡是唐山工业专门学校的毕业生,都可以免试入学读研究生。次年他即获硕士学位。两年后他又通过半工半读成为美国卡内基理工学院首名工学博士,其博士论文《框架结构的次应力》中提出的创见被称为“茅氏定律”,他也被康奈尔大学授予“斐蒂士”金质奖章,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也为他的母校争了光。   1919年12月14日,茅以升毅然归国。1933―1937年,他主持建成我国自己设计、自行施工的第一座现代化铁路公路两用大桥――杭州钱塘江大桥,树立了中国桥梁史上的丰碑,也奠定了他作为中国现代桥梁奠基人的地位,为中国工程师和中华民族争了光。   1937年9月26日,钱塘江大桥下层铁路桥通车,支援了上海保卫战。后因上海沦陷、杭州告急,11月16日他接到炸桥指令。由于他在建桥时早就在南岸二号桥墩墩身中预设了埋设炸药的暗洞,得以推迟炸桥时间37天,对战时运输发挥了巨大作用。上层公路桥通车当天,就撤退难民10多万人,炸桥前一天,通过铁路桥撤退机车300多台、客货车2000多辆。茅以升的预见为抗战撤退赢得了时间,建立了功勋。   钱塘江大桥开工于1934年。当时,浙赣铁路正在兴建,要与沪杭铁路衔接,需在钱塘江上架设一座大桥。钱塘江乃著名的险恶之江,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其水势不仅受上游山洪暴发之影响,还受下游海潮涨落的制约,若遇台风袭击,江面常逞汹涌翻腾之势。钱塘江底的流沙厚达41米,变幻莫测,素有“钱塘江无底”之说。因此,民间有“钱塘江上架桥――办不到”的谚语,工程技术界也认为在钱塘江上架桥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茅以升先生少年立志于桥梁事业,他看到祖国江河上的钢铁大桥均为外国人所建,颇为痛心,决心为中国人争气,架设中国人自己的大桥。于是迎难而上,慨然受命,自任桥工处处长,请同学罗英任总工程师。   建桥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打桩。为了使桥基稳固,需要穿越41米厚的泥沙在9个桥墩位置打入1440根木桩.木桩立于石层之上。沙层又厚又硬,打轻了下不去,打重了断桩。   茅以升从浇花壶水把土冲出小洞中受到启发,采用抽江水在厚硬泥沙上冲出深洞再打桩的“射水法”,使原本一昼夜只打1根桩,提高到打30根桩,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   建桥遇到的第二个困难是水流湍急,难以施工。茅以升发明了“沉箱法”,将钢筋混凝土做成的箱子口朝下沉入水中罩在江底,再用高压气挤走箱里的水,工人在箱里挖沙作业,使沉箱与木桩逐步结为一体。沉箱上再筑桥墩。 放置沉箱很不容易,开始时.一只沉箱,一会儿被江水冲向下游,一会儿被潮水顶到上游,上下乱窜。后来把3吨重的铁锚改为10吨重,沉箱问题才得以解决。   第三个困难是架设钢梁。茅以升采用了巧妙利用自然力的“浮运法”,潮涨时用船将钢梁运至两墩之间,潮落时钢梁便落在两墩之上,省工省时,进度大大加快。   钱塘江大桥是一座经受了抗日战火洗礼的桥。建桥末期,淞沪抗战正紧,日军飞机经常来轰炸。钱塘江桥冒着敌人的轰炸,终于于1937年9月26日建成通车。   钱塘江大桥建成于抗日烽火之中,再生于和平建设之世。她不仅在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者的斗争中书写了可歌可泣的一页,而且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她使沪杭与浙赣两条铁路相连接,使钱塘江两岸由天堑变通,为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和当地经济的繁荣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钱塘江大桥既是我国桥梁建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又是我国桥梁工程师的摇篮。茅以升先生把工地办成学校,吸收大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参加工程实践,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桥梁工程人才。我国一些重要桥梁工程,如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的一些负责人都曾经历过钱塘江大桥建设的洗礼。   钱塘江大桥向全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国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展示了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以茅以升先生为首的我国桥梁工程界的先驱在钱塘江大桥建设中所显示出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敢为人先的科技创新精神以及排除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永远是鼓舞我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不懈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关文章

  • 世界最长的10大单跨越大桥(5个在中国)[组图]
  • 高清实拍:创造出四个世界第一的中国悬索桥ligang998 高清实拍:创造出四个世界第一的中国悬索桥.正在施工中的湘西吉首矮寨大桥,也就是世界第一跨峡谷钢桁梁悬索桥. 走进新国企?揭秘中国桥zman3703 走进新国企?揭秘中国桥苏通大桥苏 ...查看


  • 吉林市的桥文化(49) 松花江大桥大集合
  • (2010-02-22 14:36:28) <吉林市的桥文化>是依据吉林市境内现有的十三座松花江大桥.以及大桥周边人文地理和社会发展状况而展开的.这里面,最主要的部分当然还是大桥本身.为了使朋友们记忆的更深刻.形象,也是应朋友的 ...查看


  • 茅以升与中国桥梁
  • 中国现代桥梁工程先驱 茅以升(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 ,字唐臣,江苏镇江人.中国桥梁学家.土木工程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科学家.以茅以升为首的我国现代桥梁工程先驱在钱塘江上建成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第一座现代钢铁 ...查看


  • 茅以升和钱塘江大桥
  • 每年的钱塘江大潮,都会吸引大批的游人前去观赏,而雄伟壮丽的钱塘江大桥就坐落在这条浙江省最大的江面之上.钱塘江大桥建成于抗日烽火之中,它不仅在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者的斗争史上书写了可歌可泣的一页,也是我国桥梁建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上世纪30 ...查看


  • 茅以升炸毁钱塘江大桥史闻揭秘
  • 茅以升炸毁钱塘江大桥史闻揭秘 2011-12-10 07:52:34 归档在 历史文化 茅以升像 茅以升(1896.1.9-1989.11.12) 字唐臣,江苏镇江人.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上世纪30年代,他主持设计并组织修建 ...查看


  • 茅以升曾"炸"钱塘江大桥 建成89天为何要炸毁?
  • 茅以升曾"炸"钱塘江大桥 建成89天为何要炸毁? 2011年08月23日 08:01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康志保 字号:T|T 1人参与1条评论打印转发 登上杭州六和塔后极目眺望,会看到一座雄伟的现代化两层铁路.公路大 ...查看


  • 东水门大桥正建南北引桥 千厮门大桥下月边跨合龙
  •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 ...查看


  • 塔克马大桥坍塌原因分析--大二上学期物理大作业
  • 塔科马大桥坍塌原因与启示 摘要:1940年11月8日美国华盛顿州的<塔科马新闻论坛>(Tacoma News Tribune )刊登了一则轰动一时的爆炸新闻,大字标题"海峡大桥坍塌". 塔科马大桥的坍塌,在人 ...查看


  • 舟山跨海大桥简介
  • 舟山跨海大桥 中文名称:舟山跨海大桥 别名: 舟山大陆连岛工程 所属地区:中国浙江 岑港大桥,响礁门大桥下辖地区: 等 电话区号:0580 邮政区码:3 16000 中国浙江省舟山市舟山半地理位置: 岛 面积: 48.16公里 车牌代码:浙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