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之友
FriendofScienceAmateurs2013年11月
技术状态管理的任务解析
李
(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3研究所,山西
太原
宏1,陈鹏2
沈阳110034)
030006;2.二炮驻沈阳地区军事代表室,辽宁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技术状态管理”逐渐成为军工产品质
量管理中常见的关键词。从质量体系管理角度详细阐述了技术状态管理的四项任务,即技
控制、纪实、审核。在解析GJB3206A-2010《技术状态管理》要求的同时,结合术状态标识、
材料、元器件研制单位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特点进行了实施方法的举例,使技术状态管理
措施能够充分、有效地融入质量保证体系的控制程序中,以此使技术状态管理在质要求、
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得到有效实施。关键词:技术状态管理;质量管理;任务;解析中图分类号:F40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3)22-0036-02
1概述
近年来,GJB9001B—2009对技术状态管理的强制性要求,
使“技术状态管理”成为军工产品质量管理中的关键词。从系统、整机、元器件到材料的研制单位,都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军工产品技术状态管理工作。作为以材料、元器件研制为主的单位,为使大家更加清楚地认识“技术状态管理究竟从哪些方面入手”,特从技术状态管理的四项任务出发作了详细介绍。
表1技术状态项(CI)标识和技术状态文件标识的区别
意义
内容
时机
保持产品的功能特
设计开发过程的
技术状态项性、物理特性与技术产品的型号、批
确定,生产、使用
(CI)标识状态文件规定的一次号等
过程予以保持
致性技术状态文保证发放、使用文件文件名称、编号、文件正式评审、件标识的有效性阶段标识批准后
2技术状态管理的任务
GJB3206A—2010《技术状态管理》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技术状
控制、纪实、审核。如何充态管理的四项任务,即技术状态标识、
分理解其要求并结合GJB9001B—2009《质量体系管理要求》进行有效实施,是众多质量管理部门关注的焦点。2.1技术状态标识
技术状态标识的任务概括来说共有四项:①选择技术状态项(CI);②识别各技术状态项(CI)所需的技术状态文件,包括基线文件;③对各技术状态项(CI)及技术状态文件进行标识;④按照文件管理要求控制已批准技术状态文件的发放。
解析如下:
确定管理的对象和载体,技术状态标识的首要任务是识别、
即选择技术状态项(CI);随产品寿命周期各阶段的进展,循序渐进地描述所选各技术状态项(CI)预期产生的技术状态文件,并对每个技术状态文件进行唯一性标识和适用状态标识;结合质
保量管理体系文件中的文件控制程序,对技术状态文件的发放、
持过程进行管理。在理解上述内容的过程中,有两个问题需要特别说明:①并非所有技术文件都能称为技术状态文件,只有规定技术状态项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或从这些内容发展而来的关于产品的验证、使用、保障和报废要求的技术文件才属于技术状态文件;②技术状态项(CI)标识与技术状态文件标识的意义、内容、时机不同。如表1所示。
总之,技术状态标识活动就如同产品实现的策划过程,我们不仅要结合工作分解结构和产品分解结构确定管理的对象———技术状态项(CI),还要对各对象在不同阶段的输出进行预期策划并制订控制措施和方法。-36-
2.2技术状态控制
技术状态控制的主要任务有三项:①识别技术状态更改程序的管理范畴和偏离许可、让步的应用范围;②对发生的技术状态
偏离、让步实施控制;③监更改类别进行判定,并按程序对更改、
督更改的落实效果和偏离许可、让步的后果。
解析如下:
技术状态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即技术状态的更改、偏离许可和让步,它是技术状态管理的核心。在执行此项活动时,首先应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程序识别产品寿命周期内出现的更改、器材代用、不合格品处置发生的阶段,从而确定是否构成技术状态更改、偏离许可、让步的控制条件。2.2.1技术状态更改
对材料、元器件研制单位而言,方案阶段到批量生产阶段为
技术状态更改若发生在设计定型实施技术状态管理的主要过程。
之前,一般会按照设计更改程序执行;若发生在各类技术状态文件已经冻结的设计定型之后,则需要按照技术状态更改程序执行。技术状态更改的控制类别至少应划分为三类,其分类准则和控制方法表2所示。
技术状态的更改在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中主要以“技术状态更改申请单”和“更改通知单”作为载体的形式输出。2.2.2偏离许可和让步
偏离许可是在技术状态项(CI)制造之前,由承制方提出临时偏离已批准技术状态文件的一种处置方法;让步是在技术状态项(CI)试制生产过程中,如果承制方认为不合格品不影响其最终的使用性能,则可以向用户方提出申请。两者均只能在指定范围和时间内使用,不应作为技术状态文件的更改依据。两者的分类一
表2技术状态更改的分类准则和控制方法
技术状态更改类别
分类准则
更改控制方法
李宏,陈鹏:技术状态管理的任务解析
Ⅰ类更改
分配基线a定型前:功能基线、
的更改;
b定型后还包括更改技术状态8个步骤:提出需文件,对产品质量或使用、维护、求、判定类别、确保障方面造成影响的。定范围、编制申a定型前:对非功能基线、分配基线类技术状态文件进行的更改,且对满足产品要求有影响;b定型后还包括对在役产品有影响,但没达到Ⅰ类更改中b程度的技术状态文件的更改。
请、审批申请、发
贯彻放更改通知、
更改、检查更改实施情况
Ⅱ类更改
Ⅲ类更改
6个步骤:提出需求、判定类别、确
印刷、标注类错误的更改定范围、发放更改文字、
和技术要求的补充。通知、贯彻更改、
检查更改实施情况
般情况下均按照严重级、轻度级划分。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应严格控制设计定型前“以优代劣”的
不允许办理设计定型前的“以优代劣”的偏离许可。一般情况下,
偏离许可。
2.3技术状态纪实
技术状态纪实的任务主要为记录和报告,其内容包括了产品全寿命周期内的活动:①正式批准的技术状态文件及其标识清单;
让步的②更改的技术状态项从提出到实施的全过程;③所有偏离、
执行情况;④技术状态审核的结果和最终处理情况;⑤在役产品的版本信息(包括升级信息)。
解析如下:
与技术状态标识阶段任务对比,技术状态纪实的输出内容
增加了对技术状态更改、偏离、让步的关注,是技术状态管理所有活动的记录。2.4技术状态审核
技术状态审核按审核内容的侧重点可以分为功能技术状态审核和物理技术状态审核,其审核级别又可分为正式审核及内
承制方应组织内部技术状态审核。正部审核。在正式审核之前,
式审核按照用户方的要求进行。内部技术状态审核如下。2. 4.1功能技术状态审核
审核时机:一般与产品的正样评审工作结合进行,复杂产品可与产品的技术审查(评审工作)结合进行。
审核对象:拟正式提交鉴定的样品、样机。
审核内容:①检验试验程序、结果与技术状态文件的符合性;②检验试验结果的完整性、准确性;③技术状态更改的控制;④偏离许可、让步的控制情况,以及遗留问题的处理情况。
审核输出形式:功能技术状态审核报告或审核纪要。2. 4.2物理技术状态审核
审核时机:可结合厂(所)级设计定型进行。审核对象:按正式生产工艺制造的首批或首个产品、样机、样品。
审核内容:①有代表性数量的产品图样与工艺文件的统一性;
准确性;③偏离许可、让步的批准;④②检验试验报告的完整性、
遗留问题的处理情况。
审核输出形式:物理技术状态审核报告或审核纪要。
3结束语
技术状态管理任务涉及多个部门,如设计部门、制造部门、策划管理部门、档案管理部门等,因此,需要结合各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的现行框架,理顺管理流程,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职责和接口关系,这样才能使技术状态管理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得到有效实施。
(编辑:曹月)
ParsingTechnologyStateManagementTasks
LiHong,ChenPeng
Abstract:Withthecontinuousdevelopmentofsocietyandtheprogressofscienceandtechnology,"technicalstatemanagement"hasgraduallybe-comethekeywordsofmilitaryproductqualitymanagementincommon.Technologywereintroducedindetailfromthepointofviewofthequalitysystemmanagementofstatemanagementoffourtasks,namelystateidentification,controltechnology,documentary,review.InparsingGJB3206A-2010"technicalstatemanagementrequirementsatthesametime,thecombinationofmaterials,componentsdevelopmentorganizationsqualitymanagementsystemrequirementsforimplementationmethod,forexample,thecharacteristicsofthetechnicalstatemanagementrequirements,measurestofullyandeffectivelyintothecontrolprogramofthequalityassurancesystem,inordertomakethetechnicalstatemanagementinqualitymanagementsystemruneffectively.
Keywords:technicalstatemanagement;qualitymanagement;task;parsing
-37-
科学之友
FriendofScienceAmateurs2013年11月
技术状态管理的任务解析
李
(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3研究所,山西
太原
宏1,陈鹏2
沈阳110034)
030006;2.二炮驻沈阳地区军事代表室,辽宁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技术状态管理”逐渐成为军工产品质
量管理中常见的关键词。从质量体系管理角度详细阐述了技术状态管理的四项任务,即技
控制、纪实、审核。在解析GJB3206A-2010《技术状态管理》要求的同时,结合术状态标识、
材料、元器件研制单位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特点进行了实施方法的举例,使技术状态管理
措施能够充分、有效地融入质量保证体系的控制程序中,以此使技术状态管理在质要求、
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得到有效实施。关键词:技术状态管理;质量管理;任务;解析中图分类号:F40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3)22-0036-02
1概述
近年来,GJB9001B—2009对技术状态管理的强制性要求,
使“技术状态管理”成为军工产品质量管理中的关键词。从系统、整机、元器件到材料的研制单位,都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军工产品技术状态管理工作。作为以材料、元器件研制为主的单位,为使大家更加清楚地认识“技术状态管理究竟从哪些方面入手”,特从技术状态管理的四项任务出发作了详细介绍。
表1技术状态项(CI)标识和技术状态文件标识的区别
意义
内容
时机
保持产品的功能特
设计开发过程的
技术状态项性、物理特性与技术产品的型号、批
确定,生产、使用
(CI)标识状态文件规定的一次号等
过程予以保持
致性技术状态文保证发放、使用文件文件名称、编号、文件正式评审、件标识的有效性阶段标识批准后
2技术状态管理的任务
GJB3206A—2010《技术状态管理》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技术状
控制、纪实、审核。如何充态管理的四项任务,即技术状态标识、
分理解其要求并结合GJB9001B—2009《质量体系管理要求》进行有效实施,是众多质量管理部门关注的焦点。2.1技术状态标识
技术状态标识的任务概括来说共有四项:①选择技术状态项(CI);②识别各技术状态项(CI)所需的技术状态文件,包括基线文件;③对各技术状态项(CI)及技术状态文件进行标识;④按照文件管理要求控制已批准技术状态文件的发放。
解析如下:
确定管理的对象和载体,技术状态标识的首要任务是识别、
即选择技术状态项(CI);随产品寿命周期各阶段的进展,循序渐进地描述所选各技术状态项(CI)预期产生的技术状态文件,并对每个技术状态文件进行唯一性标识和适用状态标识;结合质
保量管理体系文件中的文件控制程序,对技术状态文件的发放、
持过程进行管理。在理解上述内容的过程中,有两个问题需要特别说明:①并非所有技术文件都能称为技术状态文件,只有规定技术状态项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或从这些内容发展而来的关于产品的验证、使用、保障和报废要求的技术文件才属于技术状态文件;②技术状态项(CI)标识与技术状态文件标识的意义、内容、时机不同。如表1所示。
总之,技术状态标识活动就如同产品实现的策划过程,我们不仅要结合工作分解结构和产品分解结构确定管理的对象———技术状态项(CI),还要对各对象在不同阶段的输出进行预期策划并制订控制措施和方法。-36-
2.2技术状态控制
技术状态控制的主要任务有三项:①识别技术状态更改程序的管理范畴和偏离许可、让步的应用范围;②对发生的技术状态
偏离、让步实施控制;③监更改类别进行判定,并按程序对更改、
督更改的落实效果和偏离许可、让步的后果。
解析如下:
技术状态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即技术状态的更改、偏离许可和让步,它是技术状态管理的核心。在执行此项活动时,首先应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程序识别产品寿命周期内出现的更改、器材代用、不合格品处置发生的阶段,从而确定是否构成技术状态更改、偏离许可、让步的控制条件。2.2.1技术状态更改
对材料、元器件研制单位而言,方案阶段到批量生产阶段为
技术状态更改若发生在设计定型实施技术状态管理的主要过程。
之前,一般会按照设计更改程序执行;若发生在各类技术状态文件已经冻结的设计定型之后,则需要按照技术状态更改程序执行。技术状态更改的控制类别至少应划分为三类,其分类准则和控制方法表2所示。
技术状态的更改在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中主要以“技术状态更改申请单”和“更改通知单”作为载体的形式输出。2.2.2偏离许可和让步
偏离许可是在技术状态项(CI)制造之前,由承制方提出临时偏离已批准技术状态文件的一种处置方法;让步是在技术状态项(CI)试制生产过程中,如果承制方认为不合格品不影响其最终的使用性能,则可以向用户方提出申请。两者均只能在指定范围和时间内使用,不应作为技术状态文件的更改依据。两者的分类一
表2技术状态更改的分类准则和控制方法
技术状态更改类别
分类准则
更改控制方法
李宏,陈鹏:技术状态管理的任务解析
Ⅰ类更改
分配基线a定型前:功能基线、
的更改;
b定型后还包括更改技术状态8个步骤:提出需文件,对产品质量或使用、维护、求、判定类别、确保障方面造成影响的。定范围、编制申a定型前:对非功能基线、分配基线类技术状态文件进行的更改,且对满足产品要求有影响;b定型后还包括对在役产品有影响,但没达到Ⅰ类更改中b程度的技术状态文件的更改。
请、审批申请、发
贯彻放更改通知、
更改、检查更改实施情况
Ⅱ类更改
Ⅲ类更改
6个步骤:提出需求、判定类别、确
印刷、标注类错误的更改定范围、发放更改文字、
和技术要求的补充。通知、贯彻更改、
检查更改实施情况
般情况下均按照严重级、轻度级划分。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应严格控制设计定型前“以优代劣”的
不允许办理设计定型前的“以优代劣”的偏离许可。一般情况下,
偏离许可。
2.3技术状态纪实
技术状态纪实的任务主要为记录和报告,其内容包括了产品全寿命周期内的活动:①正式批准的技术状态文件及其标识清单;
让步的②更改的技术状态项从提出到实施的全过程;③所有偏离、
执行情况;④技术状态审核的结果和最终处理情况;⑤在役产品的版本信息(包括升级信息)。
解析如下:
与技术状态标识阶段任务对比,技术状态纪实的输出内容
增加了对技术状态更改、偏离、让步的关注,是技术状态管理所有活动的记录。2.4技术状态审核
技术状态审核按审核内容的侧重点可以分为功能技术状态审核和物理技术状态审核,其审核级别又可分为正式审核及内
承制方应组织内部技术状态审核。正部审核。在正式审核之前,
式审核按照用户方的要求进行。内部技术状态审核如下。2. 4.1功能技术状态审核
审核时机:一般与产品的正样评审工作结合进行,复杂产品可与产品的技术审查(评审工作)结合进行。
审核对象:拟正式提交鉴定的样品、样机。
审核内容:①检验试验程序、结果与技术状态文件的符合性;②检验试验结果的完整性、准确性;③技术状态更改的控制;④偏离许可、让步的控制情况,以及遗留问题的处理情况。
审核输出形式:功能技术状态审核报告或审核纪要。2. 4.2物理技术状态审核
审核时机:可结合厂(所)级设计定型进行。审核对象:按正式生产工艺制造的首批或首个产品、样机、样品。
审核内容:①有代表性数量的产品图样与工艺文件的统一性;
准确性;③偏离许可、让步的批准;④②检验试验报告的完整性、
遗留问题的处理情况。
审核输出形式:物理技术状态审核报告或审核纪要。
3结束语
技术状态管理任务涉及多个部门,如设计部门、制造部门、策划管理部门、档案管理部门等,因此,需要结合各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的现行框架,理顺管理流程,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职责和接口关系,这样才能使技术状态管理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得到有效实施。
(编辑:曹月)
ParsingTechnologyStateManagementTasks
LiHong,ChenPeng
Abstract:Withthecontinuousdevelopmentofsocietyandtheprogressofscienceandtechnology,"technicalstatemanagement"hasgraduallybe-comethekeywordsofmilitaryproductqualitymanagementincommon.Technologywereintroducedindetailfromthepointofviewofthequalitysystemmanagementofstatemanagementoffourtasks,namelystateidentification,controltechnology,documentary,review.InparsingGJB3206A-2010"technicalstatemanagementrequirementsatthesametime,thecombinationofmaterials,componentsdevelopmentorganizationsqualitymanagementsystemrequirementsforimplementationmethod,forexample,thecharacteristicsofthetechnicalstatemanagementrequirements,measurestofullyandeffectivelyintothecontrolprogramofthequalityassurancesystem,inordertomakethetechnicalstatemanagementinqualitymanagementsystemruneffectively.
Keywords:technicalstatemanagement;qualitymanagement;task;parsing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