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基础化学题库

选择题

1.下列有关偶然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D )

A 、偶然误差具有随机性 B、偶然误差具有单向性

C 、偶然误差在分析中是无法避免的 D、偶然误差的数值大小、正负出现的机会是均等的

2.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1%的准确度,使用灵敏度为0.1mg 的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称取:(B )

A 、0.1g B 、0.2g C、0.05g D、0.5g

-13.已知T (H 2C 2O 4/NaOH)= 0.004502g·mL则NaOH 溶液的浓度是:(A )

-1 -1 -1 -1 A 、0.1000 mol·LB 、0.05000 mol·LC 、0.02000 mol·LD 、0.04000 mol·L

1毫升H 2C 2O 4相当于0.004502g NaOH,1升H 2C 2O 4相当于4.502g NaOH,4.502/40=0.113接近A

4.下列各组酸碱对中,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C )

2- +- 2-3-+- A 、H 2CO 3—CO 3B 、H 3O —OH C 、HPO 4—PO 4 D、NH 3CH 2COOH —NH 2CH 2COO

+2-3-+给出质子(H )是酸→HPO 4,接受质子的是碱→PO 4。共轭酸碱对是二者之间仅差一个H

5.用25ml 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录为:(C )

A 、25.0ml B、25ml C 、25.00ml D、

25.000ml

6.间接碘量法中正确使用淀粉指示剂的做法是:(D )

A 、滴定开始就应该加入指示剂 B、为使指示剂变色灵敏应适当加热

C 、指示剂须终点时加入指示剂 D 、指示剂必须在接近终点时加入

-7.莫尔法测定Cl 所用标准溶液、PH 条件和应选择的指示剂是:(D )

A 、AgNO 3、碱性和K 2CrO 4 B 、AgNO 3、碱性和K 2Cr 2O 7

C 、KSCN 、酸性和K 2CrO 4 D 、AgNO 3、中性弱碱性和K 2CrO 4

-8. 用佛尔哈德法测I 时,指示剂必须在加入过量AgNO 3溶液后才能加入,这是因为:(C ) A 、AgI 对指示剂的吸附性强 B 、对I -的吸附性强

- 3+ C 、Fe 氧化I D 、Fe 3+水解

9.指出下列条件适于法扬斯测定Cl 的是:(D )

A 、PH=1~3 B、以K 2CrO 4为指示剂

-1 C 、滴定酸度威0.1~1mol·LD 、以荧光黄为指示剂

10、下列试剂中,可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是:(A)。

A 、K 2Cr 2O 7 B 、NaOH C、H 2SO 4 D 、KMnO 4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指示剂的变色点即为化学计量点 B、分析纯的试剂均可作基准物质

C 、定量完成的反应均可作为滴定反应 D、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称为标准溶液

2+12.将Ca 沉淀为CaC 2O 4,然后溶于酸,再用KMnO 4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H 2C 2O 4,从而测定Ca 的含量。所采用的滴定方式属于:(B)。

-

A 、直接滴定法 B 、间接滴定法 C、沉淀滴定法 D、配位滴定法

13.下列误差中,属于终点误差的是:(B)。

A 、在终点时多加或少加半滴标准溶液而引起的误差

B 、指示剂的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而引起的误差

C 、由于确定终点的方法不同,使测量结果不一致而引起的误差

D 、终点时由于指示剂消耗标准溶液而引起的误差

14.下列试剂中,可作为基准物质的是:(D)。

A 、NaOH B、HCl C、KMnO 4 D 、K 2Cr 2O 7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 、凡能满足一定要求的反应都能用直接滴定法

B 、一些反应太慢或没有适当指示剂确定终点的可以用返滴法

C 、凡发生副反应的均可采用置换滴定法

D 、一些物质不能直接滴定,必定可以采用间接滴定法

16.指示剂的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不相符引起的误差称为:(C)。

A 、随机误差 B、方法误差 C、终点误差 D、试剂误差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 、滴定反应的外观特征必须明显 B、滴定反应的速度要足够迅速

C 、计量点时溶液的pH=7 D、终点误差是终点时多加半滴标液所引起的误差

18.配制NaOH 标准溶液的正确方法是:(A)。

A 、用间接配制法(标定法) B、用分析天平称量试剂

C 、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并在容量瓶中定容 D、用上述B 和C

19.用酸碱滴定法测定CaCO 3含量时,不能用HCl 标液直接滴定而需用返滴法是由于:(A)。

A 、CaCO 3难溶于水与HCl 反应速度慢 B、CaCO 3与HCl 反应不完全

C 、CaCO 3与HCl 不反应 D、没有适合的指示剂

20.直接碘量法的标准溶液是:(B)。

A 、I 2的水溶液 B 、I 2溶于一定浓度的KI 溶液中 C、Na 2S 2O 3溶液 D、KI 的水溶液

21.标准溶液是指下列哪种溶液:(D)

A 、由纯物质配制成 B、由基准物配制成 C、能与被测物完全反应 D 、已知其准确浓度

22.下列纯物质中可以作为基准物质的是:(B)。

A 、KMnO 4(易氧化)B 、Na 2B 4O 7·10H2 O (符合条件)C 、NaOH (易吸水)D 、HCl (易挥发)

23.分析测定中,偶然误差的特点是:(B)。

A 、大小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 B 、正、负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

C 、正误差出现的几率大于负误差 D、负误差出现的几率大于正误差

2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A 、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系统误差包括操作误差

C 、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 D 、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

25.对某试样进行多次平行测定,获得试样中硫的平均含量为3.25%,则其中某个测定值(如3.15%)与此平均值之差为该次测定的:(D)。

A、绝对误差 B、相对误差 C、相对偏差 D 、绝对偏差

26.在滴定分析法测定中出现下列情况,哪种导致系统误差:(D )。

A 、试样未经充分混匀 B、滴定管的读数读错 C、滴定时有液滴溅出 D 、砝码未经校正

27.下列各项中属于过失误差的是:(A)。

A 、实验中错误区别两个样品滴定终点时橙色的深浅 B、滴定时温度有波动

C 、滴定时大气压力有波动 D、称量吸湿性固体样品时动作稍慢

28.用滴定管滴出的溶液体积应记录为:(C )

A 、24ml B、24.0ml C、24.00ml D、24.000ml

29.滴定分析要求相对误差为±0.1%。若称取试样的绝对误差为0.0002g ,则一般至少称取试样:(B )

A 、0.1g B、0.2g C、0.3g D、0.4g

30.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是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要求的是:(D )

A 、反应必须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 B、反应必须完全

C 、反应速度要快 D、反应物的摩尔质量要大

31.用K 2Cr 2O 7基准物以置换碘量法标定Na 2S 2O 3溶液浓度,常以淀粉液为指示剂,其加入的适宜时间是滴定至近终点时加入,若滴定开始时加入则会发生:(A )。

A 、标定结果偏高 B、标定结果偏低

C 、对标定结果无影响 D、指示剂不变色,无法指示滴定终点。

32.莫尔法用AgNO 3标准溶液滴定NaCl 时,所用指示剂为:(C )

A 、KSCN B、K 2Cr 2O 7 C 、K 2CrO 4 D 、铁铵矾

33. 一般情况下,金属离子与EDTA 形成的配合物的配位比是(C )。

A 、1:2 B、2:1 C、1:1 D、1:3

34.间接碘量法加入淀粉指示剂的时间是:(B )。

A 、滴定一开始就加入 B 、接近终点时加入

C 、滴定至中途加入 D、滴定至碘的颜色退去后加入

35.下列叙述的那个不属于系统误差的特点:(B )

A 、单向性 B 、随机性 C 、重复性 D 、可测性

36.在pH =10时,以EDTA 为标准溶液,铬黑T 为指示剂测定水的总硬度,终点时溶液呈现的颜色是:(A)

A 、纯蓝色 B 、无色 C、橙色 D、酒红色

37.随机误差也叫偶然误差,下列叙述不属于随机误差特点的是:(B )

A 、可变性 B、可测性 C、服从正态分布 D、与精密度有关

38.在碘量法中,标定碘溶液的标准溶液通常是:(C)

A 、NaCl B、Na 2SO 3 C 、Na 2S 2O 3 D、Na 2S 4O 6

3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 、金属指示剂也是一种有机配位体

B 、弱酸溶液总是可以用NaOH 标准溶液直接进行滴定

C 、用KMnO 4溶液滴定H 2O 2时,需进行加热

D 、用KMnO 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时,可以在中性或弱碱性介质中进行

40.下列哪一条不是基准物质所应具备的条件:(B)

A 、与化学式相符的物质组成 B 、不应含有结晶水

C 、纯度应达99.9%以上 D、在通常条件应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41.在滴定分析中,化学等量点与滴定终点间的关系是:(D)

A 、两者含义相同 B、两者必须吻合 C、两者互不相干 D 、两者愈接近,滴定误差愈小

42.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称为:(C)

A 、分析试剂 B、标定溶液 C 、标准溶液 D 、基准试剂

43.用移液管移取溶液后,调节液面高度,到标线时,移液管应怎样操作:(C)

A 、移液管悬空载液面上 B、移液管管口浸在液面下

C 、移液管管口紧贴容器内壁 D 、移液管置容器外

44.HCl 溶液滴定未知碱,读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如何减小或消除误差:

A 、空白试验 B 、对照试验 C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D、进行仪器校准

45.下列哪些操作产生正误差:(A)

A 、滴定管位于眼睛上方读取起始读数 B、滴定管位于眼睛下方读取起始读数

C 、移液管未用试液淋洗三遍,直接移取试液 D、采用固定重量称量法称取无水碳酸钠。

-146.现需配制0.1000mol·LNa 2CO 3溶液,最合适的仪器是:(B)

A 、酸式滴定管 B 、容量瓶 C 、刻度烧杯 D、量筒

47.可用哪种方法减少分析测试中的偶然误差:(C)

A 、进行对照试验 B、进行空白试验 C、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 D、进行仪器的校准

48.误差的正确定义是:(C)

A 、某一测量值与其算术平均值之差 B、含有误差之值与真值之差

C 、测量值与其真值之差 D、错误值与其真值之差

49.微量分析天平可称准±0.001mg,要使称量误差不大于1‟,至少应称取试样为:(D)

A 、0.05g B、0.1g C、0.15g D 、≥0.2g

50.用加热法驱除水分以测定CuSO 4•5H 2O 中结晶水的含量,称取试样0.2000g ,已知天平称量误差为±0.1mg 。试问分析结果应以几位有效数字报出:(D 1克1000毫克)

A 、一位 B、二位 C、三位 D 、四位

51.PH=12.04其有效数字位数为多少:(B)

A 、一位 B 、二位(只算小数点后的位数) C 、三位 D、四位

52.对于速度较慢的反应,可以采用下列哪种方式进行测定:(A )。

A 、返滴定法 B、间接滴定法 C、置换滴定法 D、直接滴定法

53.佛尔哈德法测定卤化物的含量采用下列哪种方式进行测定:(B )。

A 、直接滴定法 B 、返滴定法 C 、置换滴定法 D、间接滴定法

54.用于标定Na 2S 2O 3溶液的基准物质是:(C )。

A 、KMnO 4 B 、KIO 3 C 、K 2Cr 2O 7 D 、H 2O 2

55.在水溶液中共轭酸碱对Ka 与Kb 的关系是:(B)

A 、K a ·Kb =1 B 、K a ·Kb =Kw C 、K a /Kb =Kw D 、K b /Ka =Kw

56.下列哪个是自身指示剂:(A )

A 、KMnO 4 (即参加反应又指示终点) B 、EBT C、萤光黄 D、酚酞

57.高锰酸钾法测定草酸的滴定反应开始时,滴定速度应:(A )。

A 、较慢 B、较快 C、先快后慢 D、很快

58.可用于测定水硬度的方法是:(C)

A 、碘量法 B、K 2Cr 2O 7法 C 、EDTA 法 D 、酸碱滴定法

59.K 2Cr 2O 7与KI 反应时,溶液一般为宜的酸度是:(D )

-1 -1 -1 -1A 、0.01mol·LB 、0.02~0.04 mol·LC 、0.2~0.4 mol·LD 、0.8~1.0 mol·L

60.高锰酸钾法一般在哪种介质中进行:(A )。

A 、酸性 B 、碱性 C、中性 D、不限制酸碱

61.用来标定KMnO 4溶液的基准物质是:(D )

A 、K 2Cr 2O 7 B 、KBrO 3 C 、Cu D 、Na 2C 2O 4

62.沉淀滴定的银量法中,莫尔法使用的滴定终点指示剂是:(B )

A 、K 2Cr 2O 7溶液 B 、K 2CrO 4溶液 C、FeCl 3溶液 D、NH 4SCN 溶液

-63. 莫尔法测定天然水中的Cl ,酸度控制为:(A )

A 、酸性 B、碱性 C、中性至弱碱性范围 D、强碱性

-64. 莫尔法可以测定下列那种试样中Cl 的含量:(A )

A 、NaCl B、BaCl 2 C 、CaCl 2 D 、FeCl 3

65. 沉淀滴定法中佛尔哈德法的指示剂是:(C )

A 、铬酸钾 B、重铬酸钾 C 、铁铵矾 D、荧光黄

66. 指出下列条件适用于佛尔哈德法的是:(C )

A 、pH =6.5~10 B、以铬酸钾为指示剂

C 、滴定酸度为0.1~1mol·LD 、以荧光黄为指示剂

-67. 莫尔法测定Cl 含量时,要求介质的pH 在6.5~10.0范围内,若酸度过高,则:(D )

A 、AgCl 沉淀不完全 B、AgCl 沉淀易形成溶胶

-C 、AgCl 沉淀吸附Cl 增强 D、Ag 2CrO 4沉淀不易形成

+68. 以铁铵矾为指示剂,用NH 4SCN 标准液滴定Ag 时,应在下列哪种条件下进行:(A )

A 、酸性 B、弱碱性 C、中性 D、碱性

69. 酸碱滴定突跃范围为7.0~9.0,最适宜的指示剂为:(B)

A 、甲基红(4.4~6.4) B 、酚酞(8.0~10.0)

C 、中性红(6.8~8.0 D、甲酚红(7.2~8.8)

70.Na 2CO 3和NaOH 混合物可用HCl 标准溶液来测定,测定过程中用到的两种指示剂是:(D )。

A 、酚酞和百里酚蓝 B、酚酞和溴甲酚绿 C、酚酞和甲基红 D.酚酞和甲基橙

71. 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大小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D)

A 、缓冲溶液的总浓度 B、缓冲溶液的pH 值

C 、缓冲组分的浓度比 D 、缓冲溶液的总浓度和缓冲组分浓度比

72. 下列玻璃仪器不能用烘干法干燥的是:(C)。

A 、烧杯 B、三角烧瓶 C 、移液管 D 、量筒

73. 下列几种情况对中和滴定结果无影响的是:(D )。

A 、滴定管用水冲洗后即注入标准液 B、滴定管尖端末充满液体

C 、滴定前标准液在“O ”刻度以上 D 、锥形瓶里有少量水

74. 酸碱滴定时所用的标准溶液的浓度:(D )。

A 、越大越适合滴定 B、越小越适合滴定,标准溶液消耗少

C 、标准溶液浓度一般大于1mol/L D 、标准溶液浓度一般在0.01~1mol/L之间

75. 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HAc 的过程中,化学计量点偏碱性,应选用的指示剂是:(B )

A 、甲基橙 B、酚酞 C、溴酚蓝 D、甲基红

76. 酸碱滴定的突跃范围是:(A )

A 、化学计量点前后±0.1%相对误差范围内溶液的pH 变化

+B 、化学计量点前后±0.1%相对误差范围内溶液的[H]变化

C 、化学计量点前后±1%相对误差范围内溶液的pH 变化

+D 、化学计量点前后±1%相对误差范围内溶液的[H]变化。

77. 对于滴定的突跃范围叙述正确的是:(A )

A 、溶液浓度大10倍,突跃范围增加2个pH 单位

B 、滴定的突跃范围与溶液浓度无关

C 、酸或碱越弱滴定的突跃范围越大

-8D 、当cKa ≥10时滴定的突跃范围很小,无法用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

78. 标定HCl 和NaOH 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是:(D )

A 、硼砂和EDTA B、草酸和K 2Cr 2O 7 C 、CaCO 3和草酸 D、硼砂和邻苯二甲酸氢钾

79. 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C )

A 、Ka=KHIn

B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计量点完全重合

C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全部或部分落入滴定的pH 突跃范围之内

D 、指示剂应在pH =7.00时变色

2+80. 测定Ca 的含量时, 钙红为指示剂,溶液的pH 应为:(A )

A 、大于12 B 、3~5 C、小于1 D、等于7

81. 测定银时为了保证使AgCl 沉淀完全, 应采取的沉淀条件是:(B)

A 、加入浓HCl B 、加入饱和的NaCl

C 、加入适当过量的稀HCl D、在冷却条件下加入NH 4Cl+NH3

-1

82. 有效数字运算应遵循的规则为:(B )

A 、加减以有效数字位数最小的为准进行取舍

B 、乘除以有效数字位数最小的为准进行取舍

C 、乘除以小数点后位数最小的为准进行取舍,即小数保留位数与小数点后位数最小的相同

D 、加减以相对误差最大的为准进行取舍

83. 将有机化合物分成链状化合物和环状化合物的分类依据是:(C)

A 、有机物的元素组成 B、来源 C、碳链 D、官能团

84. 下列各对物质,互为同系物的是:(C)

A 、CH 4和C 4H 8 B 、C 5H 12和C 5H 10 C 、C 2H 6和C 6H 14 D 、C 3H 4和C 3H 8

85. 烷烃的通式为:(B)

A 、C n H 2n B 、C n H 2n+2 C 、C n H 2n-2 D 、C n H 2n-6

86. 直接与四个碳原子相结合的碳原子称为:(D)

A 、伯碳原子 B、仲碳原子 C、叔碳原子 D 、季碳原子

87. 下列化合物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的是:(A )

A 、乙烯 B 、乙烷 C、甲苯 D、环丙烷

88. 苯与苯的同系物

B 、加成反应 C、氧化反应 D、消除反应

89. 将醇分为一元醇和多元醇的分类依据是:(B )

A 、醇的价钱 B 、醇中羟基的数目 C 、醇中羟基所连碳原子的类型 D、醇中苯环的个数

90. 卢卡斯试剂是:(A)

A 、浓盐酸与氯化锌的混合物 B 、浓硫酸与氯化锌的混合物

C 、浓硝酸与氯化锌的混合物 D、浓盐酸与氯化钠的混合物

91. 能与乙醛溶液发生银镜反应的试剂是:(B)

A 、溴水 B、托伦试剂 C 、费林试剂 D、KMnO 4溶液

92. 醇与氢卤酸发生取代反应难易顺序正确的是:(B)

A 、HCl >HBr >HI B 、HI >HBr >HCl C、HBr >HI >HCl D、HI >HCl >HBr

93.对于苯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A 、苯酚呈弱酸性,可使蓝色石蕊变红 B、苯酚中有羟基,与醇相同羟基易被取代

C 、苯酚中有苯环,与苯的性质相同难被氧化D 、苯酚能与氢氧化钾发生中和反应

94. 下列各胺是叔胺的有:(D)

A 、叔丁基胺 B、乙胺 C、二甲胺 D 、三甲胺

95. 下列对于醛酮叙述正确的是:(D )

A 、醛酮中都含有羰基,能与托伦试剂反应 B、醛酮的性质相同

C 、醛酮都能与费林试剂反应 D、醛酮都能与氢发生加成反应

96. 下列物质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A )

A 、二甲胺>甲胺>三甲胺>苯胺 B、三甲胺>甲胺>苯胺>二甲胺

C 、苯胺>三甲胺>甲胺>二甲胺 D、甲胺>二甲胺>苯胺>三甲胺

97. 在稀碱溶液中能发生羟醛缩合反应的有:(A)

A 、乙醛 B、乙醇 C、乙醚 D、乙酸

98. 下列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B)

A 、丙酮 B 、丙醛 C 、丙醇 D、丙酸

99. 用滤纸过滤时,玻璃棒下端应尽可能接近滤纸,并:(C )

A 、对着一层滤纸的一边 B、对着滤纸的锥顶

C 、对着三层滤纸的一边 D 、对着滤纸的边缘

100. 直接干燥法测定硫酸钠试样中硫酸钠含量时,达到恒重是指两次称重前后质量差不超过:(A )

A 、0.0002g B 、0.0020g C、0.0200g D、0.2000g

判断题

1. 衣服着火时,应立即离开化验室,也可用厚衣物、湿布包裹压灭或躺到滚灭,或用水浇灭。对

2. 有机物在敞口容器中燃烧时,可用水浇灭。错

3. 电线或精密仪器着火时,可以用水和泡沫灭火器。错

4. 稀释硫酸时,必须在烧杯等耐热容器中进行,而且必须在玻璃棒不断搅拌下,仔细缓慢将水加注到浓硫酸中。错

5. 胶头滴管加液时,可以伸入容器。错

6. 滴瓶上的滴管无需清洗。对

7. 在滴定分析中准确移取溶液一般使用移液管,反应需控制试液加入量时一般使用吸量管。对 8. 放出溶液时将移液管或吸量管直立,接受器直立,管下端不得靠在接受器内壁上。错

9. 干凈的移液管应置于干凈的移液管架上,先竖着放,控干水分之后再横着放。对

10. 对于“蓝线”滴定管,应读取三角交叉点所对应的刻度。对

11. 待装液应从试剂瓶直接倒入滴定管中。对

12. 滴定结束后,滴定管内的溶液应弃去,不可倒回原瓶中,以免玷污标准溶液,随后用自来水洗净滴定管。对

13. 容量瓶定容时,如果不小心将水加过刻度线,用滴管吸出就行。错

14. 容量瓶即用于配制溶液,又能储存溶液。错

15. 精密度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定值间相互接近的程度。对

16. 精密度高不等于准确度好,这是由于可能存在系统误差。控制了偶然误差,测定的精密度才会有保证,但同时还需要校正系统误差,才能使测定既精密又准确。对

17. 系统误差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对

18. 随机误差影响到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对

19. 误差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误差大小说明了分析分析结果的准确度的高低。对

20. 偶然误差是定量分析中的主要误差来源,它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错

21. 4d 法适用于测定4到6个数据的测量实验中。对

22. 分析实验中,已经知道某测定值是操作中的过失所造成的,应立即将此数据弃去。对

23.pH=10.05的有效数字是四位。错

24. 有效数字能反映仪器的精度和测定的准确度。对

25. 从误差的基本性质来分可以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过失误差三大类。错

26. 所有纯度非常高的物质都为基准物质。错

27. 标准溶液的浓度只能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错

28.用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称为基准物质,KMnO 4是基准物质。错

29.间接法配制的标准溶液,其准确浓度需要用基准物质或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标定。对

30.用每mL 标准溶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表示溶液的浓度称为滴定度。对

31. 同离子效应可以使弱电解质的电离度降低。对

32. 离解平衡常数不受浓度的影响,只与电解质的本性和温度有关。对

33. 缓冲溶液的缓冲作用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缓冲溶液就会失去缓冲能力。对

34. 滴定分析中,滴定至溶液中指示剂恰好发生颜色突变时即为计量点。错

35. 不论采用何种滴定方法,都离不开标准溶液。对

36. 滴定分析法测定结果准确度较高,相对误差不超过0.2%,所以也适用于微量组分的测定。错

37. 指示剂的用量不宜过多,因浓度大时,溶液颜色较深,变色不敏锐。对

38. 混合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更窄,变色更敏锐。对

39. 强酸滴定强碱的pH 突跃范围与所选用的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有关。错

40. 在滴定分析时,错误判断两个样液滴定终点时指示剂的颜色的深浅属于工作过失。错

41. 在一定温度下,改变溶液的pH 值,水的离子积不变。对

42. 当溶液中H +浓度与OH -浓度相等时,酸碱指示剂显示其中间色。错

43. 用NaOH 溶液滴定HCl 溶液,选用酚酞为指示剂。因产物为NaCl ,所以终点时溶液的pH 值为7。错

44. 酸碱滴定的突跃范围与酸碱的浓度成反比。错

45. 甲基红指示剂变色范围为4.4~6.2,故在pH =5.2的溶液应呈现红与黄的混合颜色。对

46. 高锰酸钾是氧化剂,所以高锰酸钾法只能用于还原性物质的测定。错

47. 用间接碘量法测定试样时,最好在碘量瓶中进行,并应避免阳光照射,为减少与空气接触,滴定时不宜过度摇动。对

48. 过滤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时可采用滤纸过滤。错

49.KMnO 4与H 2C 2O 4反应加热75~85℃为宜。对

50. 为了防止KMnO 4溶液分解, 滴定时应使用棕色滴定管进行滴定。对

51. 将配制好的KMnO 4溶液贮存在棕色瓶中,密闭保存。对

52.Na 2S 2O 3滴定I 2时, 要滴定到淡黄色时加淀粉, 不易过早加入。对

53. 配制硫代硫酸钠溶液时用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除去CO 2、O 2及细菌。对

54. 配制碘标准溶液时,加入KI 是为了增加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对

55. 配制I 2标准溶液时,必须加入KI ,其目的是防止I 2的挥发。对

56. 在配合滴定中,金属离子与滴定剂EDTA 都是以1:1配合。错

57. EDTA 与大多数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与正四价锆、正五价钼1:2络合。对

58. 水硬度测定过程中需加入一定量的NH 3·H 2O-NH 4Cl 溶液,其目的是调整溶液的酸碱度, 并保持酸碱度在整个滴定过程中基本不变。对

59. 已经标定好的EDTA 溶液,若保持浓度不变,应贮存在普通玻璃试剂瓶中。错

60.EDTA 的配位能力随着溶液酸度的增大而增强。错

61. 测定总硬度时,控制PH=10.0,以铬黑T 做指示剂,用EDTA 滴定,溶液由蓝色变为红色为终点。错

62. 控制一定的条件,沉淀反应可以达到绝对完全。错 63. 硝酸银标准溶液可以用基准试剂硝酸银直接配制。错

64. 莫尔法可用于测定Cl -、Br -、I -。错

65. 用佛尔哈德法测定Ag +,滴定时必须剧烈摇动。错

66. 佛尔哈德法是以NH 4SCN 为标准滴定溶液,铁铵矾为指示剂,在稀硝酸溶液中进行滴定。对

67. 标定KMnO 4标准溶液的基准物不能选用K 2Cr 2O 7。对

68. 任何一氧化还原反应都可用于氧化还原滴定。错

69. 凡是强酸都可用于高锰酸钾法,使溶液呈强酸性。错

70. 判断碘量法的终点,常用淀粉为指示剂,所以在滴定前,应加入指示剂。错

71. 用K 2Cr 2O 7基准物标定Na 2S 2O 3·5H 2O 标准溶液,以淀粉为指示剂,当溶液变为无色即为滴定终点。错

72. 同一种中心离子与有机配位体形成的配合物往往要比与无机配合体形成的配合物更稳定。对

73. 在法扬司法测Cl -,常加入糊精,其作用是防止AgCl 凝聚。对

74. 沉淀BaSO 4应在热溶液中后进行,然后趁热过滤。错

75. 沉淀重量法中,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越大测定结果准确度越高。对

76. 重量分析法要求称量形式必须与沉淀形式相同。错

77. 为使沉淀损失减小,洗涤BaSO 4沉淀时不用蒸馏水,而用稀H 2SO 4。对

78. 用洗涤液洗涤沉淀时,要少量、多次,为保证BaSO 4沉淀的溶解损失不超过0.1%,洗涤沉淀每次用15~20mL 洗涤液。对

79. 重量分析中使用的“无灰滤纸”,指每张滤纸的灰分重量小于0.2mg 。错

80. 乙烷、丁烷、庚烷、己烷四种烷烃中庚烷的沸点最高。对

81.1-丁烯与2-丁烯互为同分异构体,它们属于官能团的位置异构。对

82. 醛酮中都含有羰基,所以醛酮的性质相同。错

83. 所有的有机化合物中都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错

84. 烯烃的通式为CnH2n ,符合烯烃通式的不一定是烯烃也可能是其他烃。对

85. 烷烃是饱和链烃,原子之间以比较牢固的σ键相连,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与强酸、强碱、氧化剂等发生反应。错

86. 鉴别烷烃和烯烃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对

87. 烯烃可以和水加成生成醇,只有乙烯加水生成伯醇,其他烯烃与水加成生成仲醇或叔醇。对

88. 苯的同系物,其侧链能被高锰酸钾或重铬酸钾等强氧化剂氧化成羧基,生成苯甲酸。错

89. 苯是一个具有闭合共轭大π键的环状分子,这样的分子具有特殊的稳定性,不能开环发生加成反应或氧化反应。错

90. 醇、酚的都含有羟基,因此他们的化学性质相似。错

91. 甘油富有吸湿性,故纯甘油能直接用来滋润皮肤。错

92. 一般情况下,较高温度有利于醇的分子内脱水成烯,较低温度有利于醇的分子间脱水成醚。对

93. 伯醇先被氧化成醛,醛很容易继续被氧化成羧酸;仲醇则被氧化成酮,叔醇分子中没有α-氢,一般很难被氧化。对

94. 苯酚有弱酸性,能使石蕊指示剂变红。错

95. 由于醛和酮都含有羰基,所以它们有相同的化学性质。错

96. 在稀酸或稀碱的作用下,醛酮都能发生醇醛缩合反应。错

97. 只有脂肪醛能被斐林试剂氧化,芳香醛则不能。所以可用斐林试剂区分脂肪醛与芳香醛。对

98. 一元羧酸的酸性比碳酸酸性强。对

99. 叔胺是指氮原子上连有3个烃基。对

100. 凡是醛类均能与托伦试剂反应。对

填空题

1. 定量分析中测定值与客观存在的真实值接近的程度称为[ 准确度 ]。

2. 在相同的测定条件下多次平行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的程度称为 [精密度]。

3. 测定结果的准确度用[ 误差 ]表示。

4. 测定结果的精密度用[ 偏差 ]表示。

5. 将标准溶液通过滴定管加入到被测物质中的过程称为[ 滴定 ]。

6. 标准溶液与被测物质完全反应时称为[ 化学计量点 ]点。

7. 在定量分析运算中,弃去多余的数字时,应以[ 四舍六入五成双 ]的原则决定该数字的进位或舍弃。

8. 在3~10次的平行测定中时,离群值的取舍常用[ Q-检验法 ]检验法。

9. 用高锰酸钾液滴定草酸钠液先慢后快,主要是由于[ 反应中生成的Mn 2+起催化作用 ]使反应速度加快。

10. 用强酸滴定强碱时,滴定曲线的突跃范围大小与滴定液的[ 浓度 ]有关。

11. 有效数字中有[ 1 ]位可疑值。

12. 精密度表示在相同的条件下,同一试样的重复测定值之间的[ 符合程度 ]。

13. 分析结果中某些比较固定的原因造成的误差称为[ 系统误差 ]。

14. 常量滴定分析的相对误差一般要求小于等于0.1%,为此,滴定时消耗滴定剂的体积必须控制在 [20 ]mL以上。

15. 分析结果中由于一些无法控制的、不可避免的偶然因素造成的误差称为[随机误差(偶然误差)]。

16. 在定量分析中常用标准溶液的浓度为[ 0.05000~0.2000 ]mol/L。

17. 滴定管的读数常用±0.01mL 的误差,则在一次滴定中的绝对误差可能为[±0.02mL ]mL。

18. 滴定管使用完后,应洗净打开旋塞[ 倒置于 ]滴定管架上。

19. 读取滴定管的读数时,深色溶液应使眼睛的视线与滴定管内溶液面[两侧的最高点 ]呈水平处。

20. 强酸与弱碱的中和滴定,应选择[ 甲基橙 ]作指示剂。

21. 强碱与弱酸中和滴定时,应选择[ 酚酞 ]作指示剂。

22. 数字的位数不仅表示数字的大小,也反映测量的[ 准确程度 ]。

23. 在有效数字加减法运算中,保留有效数字的以小数点后位数最小的为准,即以[ 绝对误差 ]最大的为准。

24. 在有效数字乘除运算中,保留有效数字的位数以位数最少的数为准,即以[ 相对误差 ]最大的为准。

25. 在消除了系统误差后,所测得的数据出现显著的特大值或特小值,这样的数据称为[ 可疑值 ]。

26. 一般溶液也称为辅助试剂溶液是指[ 非标准 ]溶液,这一类试剂溶液用于控制化学反应条件,在样品处理溶解、分离、掩蔽、调节溶液的酸碱性等操作中使用。

27. 一般溶液配制的浓度要求不高,只需保留[ 1~2 ]位有效数字。

28. 用基准物直接标定标准溶液后,为了保证其浓度更准确,采用[ 比较法 ]验证。

29. 标定NaOH 标准溶液最常用的基准物质是[ 邻苯二甲酸氢钾 ]。

30. 在精确的测定中,为了配制不含CO 32-的NaOH 标准溶液,可采用[ 浓碱法 ]配制。? 31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大小用[ 缓冲容量 ]表示。

32. 对于弱酸及其对应的盐组成的缓冲体系其缓冲范围是[ pH=pKa ±1 ]。

33. 在弱电解质的溶液中,加入含有相同离子的易溶强电解质,使弱电解质[ 离解度 ]降低的现象叫做同离子效应。

34. 滴定分析法是定量分析中的重要方法之一,此种方法适于含量在[ 1% ]以上各物质的测定。

35. 酸碱反应必须是两个酸碱半反应相互作用才能实现,其实质是两个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 ]传递。

36. 酸碱反应总是由[ 强酸和强碱作用,向着生成弱酸和弱碱 ]的方向进行。

37. 发生在[ 同种分子 ]之间的质子传递作用称为质子自递反应。

38. 酸碱质子理论中,酸给出质子后变成碱,而碱接受质共轭关系子便成为酸,酸与碱的这

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称为[ 共轭关系 ]。

39. 酸碱指示剂的理论变色范围是[ pK HIn 1 ]。

40.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是指人的视觉能明显看出指示剂由一种颜色转变成另一种颜色的

[ pH ]范围。

41. 混合指示剂是利用[ 颜色互补 ]的原理使终点观测明显。

42 配位滴定中,最常用的有机配位剂是[ 乙二胺四乙酸 ],常缩写为EDTA 。

43. 用EDTA 滴定法测定水的硬度时,必须借助于金属指示剂确定滴定终点. 常用的指示剂为

[ 铬黑T ]。

44. 在配制与标定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时,为了在精确的测定,在配制不含CO 32-的标准溶液,可采用[ 浓碱法 ]法配制。与30题重了且有?

45. 在配制硫代硫酸钠溶液时加入少量碳酸钠,其作用是[ 防止硫代硫酸钠的分解 ]。

46. 佛尔哈德法用于测定卤化物的含量时采用[ 返滴定法 ]测定。

47. 重量分析法是根据[ 称得的待测组分或它的难溶化合物的质量 ]来确定被测组分含量的分析方法。

48. 沉淀重量分析法中,对于需要灼烧的沉淀常用[ 滤纸 ]过滤。

49. 沉淀重量分析法中,沉淀过滤时,一般采用[ 倾泻法 ]。

50. 沉淀的[ 烘干和灼烧 ]是获得沉淀称量式的重要操作步骤。

51. 在有机化学中,将分子中原子的 [ 连接顺序和方式 ]称为分子的结构。

52. 只表明特征价键或官能团的较简单而仍能表明构造特点的化学式叫[ 结构简式 ]。

53. 有机物的组成主要有[ 碳、氢 ]两种元素,有些还含有氧、氮、硫、磷、卤素,一些天然有机物还有铁等金属元素存在。

54. 有机物的特征反应决定于[ 官能团 ]的特征结构。

55. 烷烃是只含有碳碳单键的烃,在烷烃分子中,碳原子只能以[ 4 ]个单键与其它碳原子或氢原子结合。

56. 在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几个﹥CH 2原子团,且结构相似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 同系列 ]。

57. 由于分子中原子的连接顺序和连接方式不同而引起的异构现象称为[ ]。构造异构

58. 烷烃的异构现象是由于分子中碳原子的骨架不同而引起的,这种构造异构称为[ 碳架异构 ]。

59. 烷烃分子中的碳原子,按照它们所连的[ 碳原子数目 ]的不同,可分为四类。

60. 烃分子去掉一个氢原子留下的部分叫[ 烃基 ],其通式为C n H 2n +1。

61. 烷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基团所取代的反应,称为[ 取代反应 ]。

62. 在一定条件下,烯烃与试剂作用,双键中的π键断裂,两个双键碳原子分别与试剂的一部分结合,生成饱和产物,这样的反应叫做[ 加成反应 ]。

63. 当不对称烯烃和卤化氢加成时,氢原子主要加到含氢[ 较多 ]的碳原子上,这个经验规律叫做马尔柯夫尼柯夫规律(马氏规则)。

64. 具有芳香性的物质必须具有一个闭合的共轭体系,共轭体系中的原子在一个平面内,在这个平面的上下两侧有环状离域的π电子云,而且,该π电子云中的p 电子数必须符合

[ 4n+2 ]这个规则(n 为0,1,2,3,„整数),即休克尔规则。

65. 苯的同系物,只要与苯环相连的侧链碳原子上有[ 氢原子 ],侧链就能被高锰酸钾或重铬酸钾等强氧化剂氧化成羧基,生成苯甲酸。

66. 伯醇先被氧化成醛,醛很容易继续被氧化成羧酸;仲醇则被氧化成酮,叔醇分子中没有

[ α-氢 ],一般很难被氧化。

67. 实验室用[ 无水乙醇 ]和钠反应,用以处理报废的金属钠。

68. 酚类易被[ 氧化 ],因此苯酚在空气中放置后,就能逐渐氧化变色。

69. 醇分子中含有[ 羟基 ],因此醇分子之间以及醇与水分子之间均可形成氢键,导致低级醇有较高的沸点和良好的水溶性。

70. 苯酚具有酸性,其酸性比碳酸弱,[ 不能 ]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

71. 有机化合物中,与 [ 官能团 ]直接相连的碳原子称为α-碳原子。

72. 斐林试剂是由硫酸铜与酒石酸钾钠碱溶液混合而成,Cu 2+(配离子) 作为氧化剂,可将

[ 脂肪醛 ]氧化成相应的羧酸。

73. 在干燥的氯化氢或浓硫酸作用下,一分子醛和一分子[ 醇 ]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半缩醛,半缩醛中的羟基称为半缩醛羟基。半缩醛一般不稳定,它能继续反应生成稳定的化合物缩醛。 74. 40%的甲醛水溶液称为[ 福尔马林 ],是常用的消毒剂和防腐剂。

75. 醌是对含有[ 环己二烯二酮 ]构造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

76. 羧酸分子中羧基上的[ 羟基 ]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取代的产物叫做羧酸衍生物。

77. 羧酸分子中[ 烃基 ]上的氢原子被其它原子团取代的产物叫做取代酸。

78. 尿素是碳酸的二酰胺,由于含两个氨基,所以显碱性,碱性很弱,[ 不能 ]用石蕊试纸检验。

79. 缩二脲在碱性溶液中与稀硫酸铜溶液作用,呈现紫红色,这种颜色反应叫做缩二脲反应。凡分子中含有两个以上[ 肽键 ]的化合物,如多肽、蛋白质等都有缩二脲反应。

80. 根据[ 氮原子上所连烃基的数目 ]不同可分为伯、仲、叔胺。

81. 根据不同胺类与[ 亚硝酸 ]反应的不同现象和不同产物, 可用来鉴别脂肪族或芳香族伯、仲、叔胺。

82. 挥发性、腐蚀性、强酸强碱类物质应盛于[ 称量瓶 ]称量。

83. 利用醇和[ 卢卡斯试剂 ]作用的快慢,可以鉴别低级的伯、仲、叔醇。

84. 醇、酚的官能团都是[ 羟基(-OH ) ]。

85. 碳原子以双键和氧原子相连接的基团称为[ 羰基 ]。

简答题

1.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答:评价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要同时考虑到准确度和精密度。精密的测量是得到准确结果的前提。精密度低的测定是不可靠的,应首先设法提高测定的精密度。但是,精密度高的测定,并不一定能得到准确的结果。只有减小系统误差,才能得到准确度高的分析结果。

2. 根据误差的种类和来源,系统误差可分为哪几类?

答:方法误差,仪器误差,试剂误差,主观误差。

3.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有哪些?

答: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减小测定误差,减小系统误差,减小随机误差。

4. 对可疑值应如何判断?

答:分析实验中,已然知道某测定值是操作中的过失所造成的,应立即将此数据弃去。找不出可疑值出现的原因,不应随意弃去或保留,而应按照适当的方法来取舍。

5. 一般溶液的配制方法有哪些?

答:直接水溶法,介质水溶法,稀释法。

6. 选择标准溶液浓度大小通常要考虑哪几个因素?

答:滴定终点的敏锐程度;测量标准溶液体积的相对误差;分析试样的成分和性质;对分析准确的要求。

7. 什么是标准溶液? 配制标准溶液的方法有哪些?

答: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配制方法有直接配制法和间接配制法(标定法)。

8. 直接配制法配制标准溶液的步骤?

答:根据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出溶质的质量,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物质,溶于适量水后定量转入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定容并摇匀。根据溶质的质量和容量瓶的体积计算该溶液的准确浓度。

9. 基准物质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试剂必须具有足够高的纯度,物质的实际组成与它的化学式完全相符,试剂应该稳定,试剂最好有较大的摩尔质量。

10. 为了提高标定的准确度,标定时应注意哪些?

答:标定应平行测定3~4次,至少重复三次,并要求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不大于0.2%;为了减少测量误差,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不应太少,滴定到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也不能太小;配制和标定溶液时使用的量器在必要时应校正其体积,并考虑温度的影响,标定好的标准溶液应该妥善保存。

11. 滴定分析的特点有哪些?

答:适于常量组分的分析,快速、准确度高,相对误差为±0.2%,仪器简单,操作简便、价廉,应用范围广泛。

12. 滴定分析对所依据的反应有什么要求?

答:反应必须按一定的反应式进行,反应必须能够定量地进行,要求反应能较快地进行,. 必须有适当的方法确定反应的终点。

13. 根据分析时所利用的化学反应不同,滴定分析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酸碱滴定法(中和法) ;沉淀滴定法(容量沉淀法),配位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

14. 滴定分析方法中常用的滴定方式有哪些?

答:直接滴定法,返滴定法,置换滴定法,间接滴定法。

15. 什么是酸碱滴定曲线? 指示剂的性质与当地曲线有什么关系?

答:取滴定液的加入量为横坐标,溶液的pH 值为纵坐标作图

得到一条曲线,该曲线称为酸碱滴定曲线。指示剂的选择,主要

是以滴定突跃范围为依据。凡是变色范围部分或全部落在滴定突

跃范围内的指示剂,都可以用于指示滴定终点。

16. 什么是滴定突跃范围?它有和作用?

答:在分析化学中,把化学计量点附近相对误差在-0.1%~ +0.1%范围内溶液pH 的急剧变化称为滴定突越范围。滴定突越范围是选择指示剂的依据,凡在滴定突越范围内能发生颜色变化的指示剂,即指示剂变色范围全部或部分落在滴定突越范围之内,都可以在滴定中使用。

17.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指示剂一般有几种类型?并各举一例。

答:氧化还原指示剂如亚甲基蓝;自身指示剂,如高锰酸钾;特殊指示剂,如淀粉。

18.试以HAc ~NaAc 为例说明缓冲溶液的作用?

答:在HAc-NaAC 的缓冲系中,HAc 为若弱电解质,在水中部分离解成H +和Ac -离子;NaAc 为强电解质,在水中全部离解成Na +和Ac -离子。由于NaAc 完全离解,所以溶液中存在着大量的Ac -离子。弱酸HAc 只有较少部分离解,加上由NaAc 离解出的大量Ac -离子产生的同离子效应,使HAc 的离解度变得更小,因此溶液中除大量的Ac -外,还存在大量HAc 分子。当向此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强酸,溶液中大量的Ac -离子将与加入的H +离子结合而生成难离解的HAc 分子,以致溶液的H + 浓度几乎不变,Ac -起了抗酸的作用。当加入少量强碱时,由于溶液中的H + 将与OH -结合并生成H 2O ,使HAc 的离解平衡向右移动,继续离解出H + 仍与OH -结合,致使溶液中的OH -浓度几乎不变,因而HAc 分子在这里起了抗碱的作用。

19. 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有哪些?

答:温度,溶剂,指示剂用,量滴定程序。

20. 硫代硫酸钠溶液不稳定的因素有哪些?

答:酸度的影响,溶液中含有CO 2的影响,空气中的氧,微生物作用。

21. 防止碘挥发的方法有哪些?

答:加入过量KI —助溶,防止挥发增大浓度,溶液温度勿高,在室温进行,碘量瓶中进行反应(磨口塞,封水),滴定中快滴慢摇,勿过分振摇。

22. 防止I -被O 2氧化的方法有哪些?

答:控制溶液酸度(勿高),以降低氧化速率;除去催化性杂质(NO 2-,Cu 2+);I 2完全析出后立即滴定,快滴慢摇;避免光照(暗处放置)。

23. 碘标准溶液配制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加入适量KI ,增加I 2的溶解度,减小挥发性;加入少许盐酸,除去微量碘酸杂质;过滤除去未溶解的碘后再标定;贮于棕色瓶,密塞避光保存。

24.什么是金属指示剂?作为金属指示剂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能与金属离子生成有色配合物的显色剂来指示终点的显色剂称为金属指示剂。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是(1)在滴定的pH 值范围内,金属指示剂的颜色应该与指示剂配合物的颜色有明显区别。(2)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的反应必须灵敏、迅速,具有良好的可逆性。

(3)指示剂配合物应该具有适当的稳定性,

25.试说明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答: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是一些有机弱酸或弱碱,这些弱酸或弱碱随溶液pH 的不同结构发生变化,而呈现不同颜色,颜色与结构相互关联。

26.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特点

答:普遍性,组成一定,稳定性强,水溶性,配合物的颜色。

27.沉淀重量分析的主要操作过程

答:先称取一定重量的试样,将其溶解,然后进行沉淀、过滤、洗涤,经干燥或灼烧后称量,根据所称得的重量来计算被测组分的含量。 28.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特征有哪些?

答: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绝大多数有机物受热容易分解,而且容易燃烧;绝大多数有机物是非电解质,不易导电,熔点低;有机物所起的化学瓜反应比较复杂。

29.有机化合物命名的步骤

答:选含有官能团在内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给主链上碳原子编号以确定官能团和取代基的位置,按取代基位次、取代基数目、取代基名称、母体名称顺序写出化合物名称。

30. 缓冲溶液有哪些组成类型?

答:弱酸及其对应的盐,弱碱及其对应的盐,多元弱酸的酸式盐及其对应的次级盐。

31. 按照待测组分与其他组分分离方法的不同,重量分析法一般分为哪几种?

答:沉淀重量法、挥发法和萃取法。

滴定分析法的特点: 特点:滴定分析是通过“滴定”来实现的一种分析方法。在滴定过程中,使用的已知准确的溶液称为标准溶液,被滴定的溶液叫做试样溶液。当标准溶液与被测组成的反应恰好完全时,即为反应的理论终点,称为化学计量点附近发生的、容易观察到的变化来确定。若反应本身无此种变化,就须借助指示剂。

方法:滴定分析法是基于标准溶液与被测组分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它们的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利用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所消耗的体积来计算被测物质含量的一种方

法。根据分析时所利用的化学反应不同,滴定分析又分为酸碱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配合滴定法和沉淀滴定法。

条件: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反应都可用于滴定分析,适合滴定分析的反应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第一、该反应必须按一定的反应式进行,即必须具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

第二、反应必须能够定量地进行,通常要求达到99.9%以上;

第三、必须有适当的方法确定反应的终点。此外要求反应能较快地进行。对于速度较慢的反应有时可通过加热或加入催化剂来加速反应。

计算题

1. 称取2克氢氧化钠溶于水中,配制成250mL 溶液,计算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NaOH 式量40)

答: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0.2000mol/l。

2. 配制0.1mol/L氢氧化钠溶液250毫升,需要氢氧化钠多少克,如何配制?(NaOH 式量40)

解:0.1mol/L的氢氧化钠250mL 中含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

0.1mol/L×0.250L=0.0250mol

0.050mol 氢氧化钠的质量为:0.0250mol ×40g/mol=1.0000g

或(m=CVM=0.1mol•L ×0.250L ×40g/mol=1.0g)

答:需固体氢氧化钠1.000克

第一步:准确称取氢氧化钠1.0000g ,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无CO 2水溶解;

第二步:待冷却后转移到250毫升容量瓶中;

第三步:洗涤小烧杯至少3次,洗液转入容量瓶中,不能过刻度线;

第四步:定溶摇匀。

3. 称取分析纯试剂K 2Cr 2O 714.709g ,配成500.0mL 溶液,试计算K 2Cr 2O 7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1

答:K 2Cr 2O 7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0.1000mol/l。

4. 将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200mL 与0.4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300mL 混合,计算混合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 n 1NaOH n 2NaOH =n 3NaOH =C V C 1V 1+C 2V 23 3

0.1mol/L×200ml/1000+0.4mol/L×300ml/1000 = C 3 ×(200+300)/1000 +

C 3 = (0.02+0.12)/0.5 = 0.28(mol/L)

答:混合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0.28mol/l。

5.0.9mol/L的硝酸钾溶液100mL 和0.1mol/L的硝酸钾溶液300mL 溶液混合,计算混合溶液

硝酸钾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解:

=1KNO 32KNO 33KNO 3

=C V C 1V 1+C 2V 233

0.9mol/L×100ml/1000+0.1mol/L×300ml/1000 = C 3 ×(100+300)/1000 C 3 = (0.09+0.03)/0.4 = 0.30(mol/L)

答:混合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0.30mol/l。

6. 市售浓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6.5%(密度1.19),计算此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HCl 的分子量为36.5)

解:设盐酸溶液为1000ml=1L

市售1000ml 浓盐酸的质量为:m =ρV = 1.19×1000=1190(g )

市售1000ml 浓盐酸中纯HCl 质量为:m HCl = 1190(g )×36.5%=434.35(g ) ∵ n HCl = mHCl /MHCl =434.35g ÷36.5g/mol = 11.90 mol

∴ C HCl =n HCl /V HCl =11.90 mol÷1L = 11.90 mol/L

答:此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11.90 mol/L。

7. 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1.84)的浓硫酸配制0.1mol/L硫酸500mL ,需取浓硫酸多少mL ?(H 2SO 4分子量为98)

解:硫酸溶液为500ml = 0.5L

∵ C H 2SO 4=n H2SO 4/V H 2SO 4

∴ n H2SO 4 = CH 2SO 4·V H 2SO 4 = 0.1mol/L×0.5L = 0.05 mol

又 ∵ n H2SO 4 =m H2SO 4/M H2SO 4

∴ m H2SO 4 = n H2SO 4×M H2SO 4= 0.05 mol×98 g/mol = 4.9g

故浓硫酸溶液质量:m = m H2SO 4÷98% = 4.9g ÷98% = 5.0 g

根据:ρ= m /V 推出V = m /ρ=5.0g ÷1.84 = 2.72(ml )

答:需取浓硫酸2.72ml 。

8. 将20gNaOH 溶于水并稀释至500mL ,求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NaOH 式量40)

n +n n

答: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0.1000mol/l。

9. 将10gNaCl 溶于100g 水中配成溶液,计算此溶的质量分数。

解:溶剂质量100g ,溶质质量10g (溶质为固体),因此,溶液质量为110g , 故,10/110=0.09

答:此溶的质量分数是0.09。

10. 将750mL 纯酒精加水配成1000mL 医用消毒酒精溶液,计算该酒精溶液中酒精的体积分数。 解:酒精体积(溶质) = 750;溶液1000

所以酒精的体积分数 = 750÷1000×100% = 75%或0.75

11. 在100ml 生理盐水中含有0.90gNaCl ,计算生理盐水的质量体积浓度。

解:溶剂质量100-0.9=99.1g(溶质为固体),溶质质量0.9g ,因此,溶液质量为100g , 故,0.9:100则质量体积浓度为9g :1000,9g/L。

答:生理盐水的质量体积浓度9g/L。

12.Na 2CO 3+2HCl=2NaCl+H2CO 3,欲使滴定时消耗0.10mo l/LHCl溶液20.00mL ,问应取基准试剂Na 2CO 3多少克?(Na 2CO 3式量106.0)

解:用Na 2CO 3作基准物标定HCl 溶液的浓度时,其反应式为:2HCl+ Na 2CO 3 = 2NaCl+H2CO 3 滴定到达化学计量点时, 则 n =2n c H Cl ⋅V H Cl =H Cl N a 2CO 32m N a 2CO 3M N a 2CO 3

解:根据c HCl ⋅V HCl =

=2m N a 2CO 3∴m Na CO 2C HCl . V . M HCl M N a 2CO 3Na 2CO 332-30.100020.0010× × × 106.0=0.1060g =2

答:应取基准试剂Na 2CO 3 0.11克。

13. 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KHP)基准物质0.4925克,标定NaOH 溶液,终点时用去NaOH 溶液23.50ml ,求NaOH 溶液的浓度(邻苯二甲酸氢钾式量204)

m KHP 解:根据∵C NaOH . V NaOH =C KHP . V KHP =n KHP =M KHP

∴C NaOH =m M KHP

V NaOH =0.4925÷ 20423.50÷ 1000() =0.1027

答:NaOH 溶液的浓度为0.1027mol/l。

14. 将0.2500gNa 2CO 3基准物溶于适量水中后,用0.2mol/L的HCl 滴定至终点,问大约消耗此HCL 溶液多少毫升?(Na 2CO 3式量106)

解:根据c HCl ⋅V HCl =

=2m N a 2CO 3M N a 2CO 3∴V HCl 2m Na 2CO 3C HCl M =

Na 2CO 32×0.2500=0.02359(L ) 106.00.2000× =23.59ml

答:大约消耗此HCl 溶液23.59毫升。

15. 若T H Cl/Na2CO3=0.005300g/mL,试计算HCl 标准溶液物质量的浓度。(Na 2CO 3式量106.0)

解:∵n

=HCl n Na 2CO 3=2∴C HCl Na 2CO 3× a M A

0.005300× 1000=2× =0.1000() 106.0 T HCl

答:HCl 标准溶液物质量的浓度0.1000mol/l。

16. T K2Cr2O7/Fe=0.005000 g/mL,如消耗K 2Cr 2O 7标准溶液21.50毫升,问被滴定溶液中铁的质量?(K 2Cr 2O 7式量294)

滴定度(T )是指每毫升(mL )标准溶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g或mg) 。

用符号T B/A表示。其中B 、A 分别表示标准溶液中的溶质、被测物质的化学式,单位为

g/mL(或mg/mL)。

例如:

2+2+解:采用 K 2Cr 2O 7标准溶液滴定Fe 溶液,滴定度为 T(Fe /K 2Cr 2O 7)=0.005000g/ml,

2+即表示每毫升K 2Cr 2O 7标准溶液恰好能与0.005000g Fe 反应。

如果在滴定中消耗该K 2Cr 2O 7标准溶液21.50ml ,则被滴定溶液中铁的质量为: m Fe =0.005000g/mL×21.50mL =0.1075g

答:被滴定溶液中铁的质量为0.1075g

17. 测定工业纯碱Na 2CO 3的含量,称取0.2560克试样,用0.2000mol/LHCl液滴定,若终点时消耗HCl 液22.93ml ,计算试样中Na 2CO 3的百分含量。(Na 2CO 3式量106)

根据解:c HCl ⋅V HCl =2m N a 2CO 3

M N a 2CO 3

2CO 322.930.2000×= 1000

m Na 2m Na M Na 2CO 3-30.2000× 22.93× 10× 106=CO 232

0.2431Na 2CO 3%=0.2560× 100=94.96=0.2431

答:试样中Na 2CO 3的百分含量为94.96%。

18. 某分析人员对试样平行测定5次,测量值分别为2.62g ,2.60g ,2.61g ,2.63g ,2.52g ,计算其平均偏差。

解:

19. 测定某试样中硼砂含量(质量分数) ,得到下列数据:28.62%,28.59%,28.51%,28.48%,28.52%,28.63%。计算其平均偏差。

解:

(28.62%+28.59%+28.51%+28.48%+28.52%+28.63%)/ 6 =28.56%

︳0.06︳+︳0.03︳+︳-0.05︳+︳-0.08︳+︳-0.04︳+︳0.07︳/6=0.055%

20. 测定药用Na 2CO 3的含量,称取试样0.1230 g ,溶解后用浓度为0.1006mol/L的HCL 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该HCl 标液23.50(22.50符合题意)mL ,求试样中Na 2CO 3的百分含量。

用Na 2CO 3作基准物标定HCl 溶液的浓度时,其反应式为:2HCl+ Na2CO 3 = 2NaCl+H2CO 3 滴定到达化学计量点时, 则 (2.62g+2.60g +2.61g +2.63g +2.52g )/ 5 =2.60 ︳0.02︳+︳0.00︳+︳0.01︳+︳0.03︳+︳-0.08︳/ 5 = 0.03

n H Cl =2n N a 2CO 3 c HCl ⋅V HCl =

根据解:2m N a 2CO 3M N a 2CO 3 c HCl ⋅V HCl =

22.50

10002m N a 2CO 3M N a 2CO 3=2m Na 2CO 30.1006× M Na 2CO 3

-3 22.50× 10× 106m Na CO =0.1006×

232

0.1200Na 2CO 3%=× 100=97.560.1230=0.1200

答:试样中Na 2CO 3的百分含量为97.56%。

NaOH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NaOH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需经过NaOH 溶液配制、基准物质H 2C 2O 4•2H 2O 的称量以及用NaOH 溶液滴定等操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用图甲所示操作转移NaOH 溶液到容量瓶中

B .用图乙所示装置准确称得0.1575gH 2C 2O 4•2H 2O 固体

C .用图丙所示操作排除碱式滴定管中的气泡

D .用图丁所示装置以NaOH 待测液滴定H 2C 2O 4溶液

返滴定法

返滴定法(剩余量滴定,俗称回滴) 当反应较慢或反应物是固体时,加入符合计量关系的滴定剂,反应常常不能立即完成。此时可以先加入一定量过量的滴定剂,使反应加速。等反应完成后,再用另一种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滴定剂。这种滴定方式称为返滴定法。

返滴定法主要用于下列情况。

· 采用直接滴定法时,缺乏符合要求的指示剂,或者被测离子对指示剂有封闭作用。

· 被测离子与EDTA 的配位速度很慢。

· 被测离子发生水解等副反应,影响测定。

例如Al 3+的滴定,由于存在下列问题,故不宜采用直接滴定法。

· Al3+对二甲酚橙等指示剂有封闭作用。

· Al3+与EDTA 配位缓慢,需要加过量EDTA 并加热煮沸, 配位反应才比较完全。 · 在酸度不高时,Al 3+水解生成一系列多核氢氧基配合物,如[Al2(H2O) 6(OH)3]3+,

3+3+[Al3(H2O) 6(OH)6]等,即便将酸度提高至EDTA 滴定Al 的最高酸度(pH=4.1),仍

不能避免多核配合物的形成。铝的多核配合物与EDTA 反应缓慢,配位比不恒定,故对滴定不利。

为了避免发生上述问题,可采用返滴定法。为此,可先加入一定量过量的EDTA 标准溶液,在pH=3.5时,煮沸溶液。由于此时酸度较大(pH

2+加入二甲酚橙,即可顺利地用Zn 标准溶液进行返滴定。

选择题

1.下列有关偶然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D )

A 、偶然误差具有随机性 B、偶然误差具有单向性

C 、偶然误差在分析中是无法避免的 D、偶然误差的数值大小、正负出现的机会是均等的

2.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1%的准确度,使用灵敏度为0.1mg 的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称取:(B )

A 、0.1g B 、0.2g C、0.05g D、0.5g

-13.已知T (H 2C 2O 4/NaOH)= 0.004502g·mL则NaOH 溶液的浓度是:(A )

-1 -1 -1 -1 A 、0.1000 mol·LB 、0.05000 mol·LC 、0.02000 mol·LD 、0.04000 mol·L

1毫升H 2C 2O 4相当于0.004502g NaOH,1升H 2C 2O 4相当于4.502g NaOH,4.502/40=0.113接近A

4.下列各组酸碱对中,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C )

2- +- 2-3-+- A 、H 2CO 3—CO 3B 、H 3O —OH C 、HPO 4—PO 4 D、NH 3CH 2COOH —NH 2CH 2COO

+2-3-+给出质子(H )是酸→HPO 4,接受质子的是碱→PO 4。共轭酸碱对是二者之间仅差一个H

5.用25ml 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录为:(C )

A 、25.0ml B、25ml C 、25.00ml D、

25.000ml

6.间接碘量法中正确使用淀粉指示剂的做法是:(D )

A 、滴定开始就应该加入指示剂 B、为使指示剂变色灵敏应适当加热

C 、指示剂须终点时加入指示剂 D 、指示剂必须在接近终点时加入

-7.莫尔法测定Cl 所用标准溶液、PH 条件和应选择的指示剂是:(D )

A 、AgNO 3、碱性和K 2CrO 4 B 、AgNO 3、碱性和K 2Cr 2O 7

C 、KSCN 、酸性和K 2CrO 4 D 、AgNO 3、中性弱碱性和K 2CrO 4

-8. 用佛尔哈德法测I 时,指示剂必须在加入过量AgNO 3溶液后才能加入,这是因为:(C ) A 、AgI 对指示剂的吸附性强 B 、对I -的吸附性强

- 3+ C 、Fe 氧化I D 、Fe 3+水解

9.指出下列条件适于法扬斯测定Cl 的是:(D )

A 、PH=1~3 B、以K 2CrO 4为指示剂

-1 C 、滴定酸度威0.1~1mol·LD 、以荧光黄为指示剂

10、下列试剂中,可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是:(A)。

A 、K 2Cr 2O 7 B 、NaOH C、H 2SO 4 D 、KMnO 4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指示剂的变色点即为化学计量点 B、分析纯的试剂均可作基准物质

C 、定量完成的反应均可作为滴定反应 D、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称为标准溶液

2+12.将Ca 沉淀为CaC 2O 4,然后溶于酸,再用KMnO 4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H 2C 2O 4,从而测定Ca 的含量。所采用的滴定方式属于:(B)。

-

A 、直接滴定法 B 、间接滴定法 C、沉淀滴定法 D、配位滴定法

13.下列误差中,属于终点误差的是:(B)。

A 、在终点时多加或少加半滴标准溶液而引起的误差

B 、指示剂的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而引起的误差

C 、由于确定终点的方法不同,使测量结果不一致而引起的误差

D 、终点时由于指示剂消耗标准溶液而引起的误差

14.下列试剂中,可作为基准物质的是:(D)。

A 、NaOH B、HCl C、KMnO 4 D 、K 2Cr 2O 7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 、凡能满足一定要求的反应都能用直接滴定法

B 、一些反应太慢或没有适当指示剂确定终点的可以用返滴法

C 、凡发生副反应的均可采用置换滴定法

D 、一些物质不能直接滴定,必定可以采用间接滴定法

16.指示剂的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不相符引起的误差称为:(C)。

A 、随机误差 B、方法误差 C、终点误差 D、试剂误差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 、滴定反应的外观特征必须明显 B、滴定反应的速度要足够迅速

C 、计量点时溶液的pH=7 D、终点误差是终点时多加半滴标液所引起的误差

18.配制NaOH 标准溶液的正确方法是:(A)。

A 、用间接配制法(标定法) B、用分析天平称量试剂

C 、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并在容量瓶中定容 D、用上述B 和C

19.用酸碱滴定法测定CaCO 3含量时,不能用HCl 标液直接滴定而需用返滴法是由于:(A)。

A 、CaCO 3难溶于水与HCl 反应速度慢 B、CaCO 3与HCl 反应不完全

C 、CaCO 3与HCl 不反应 D、没有适合的指示剂

20.直接碘量法的标准溶液是:(B)。

A 、I 2的水溶液 B 、I 2溶于一定浓度的KI 溶液中 C、Na 2S 2O 3溶液 D、KI 的水溶液

21.标准溶液是指下列哪种溶液:(D)

A 、由纯物质配制成 B、由基准物配制成 C、能与被测物完全反应 D 、已知其准确浓度

22.下列纯物质中可以作为基准物质的是:(B)。

A 、KMnO 4(易氧化)B 、Na 2B 4O 7·10H2 O (符合条件)C 、NaOH (易吸水)D 、HCl (易挥发)

23.分析测定中,偶然误差的特点是:(B)。

A 、大小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 B 、正、负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

C 、正误差出现的几率大于负误差 D、负误差出现的几率大于正误差

2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A 、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系统误差包括操作误差

C 、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 D 、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

25.对某试样进行多次平行测定,获得试样中硫的平均含量为3.25%,则其中某个测定值(如3.15%)与此平均值之差为该次测定的:(D)。

A、绝对误差 B、相对误差 C、相对偏差 D 、绝对偏差

26.在滴定分析法测定中出现下列情况,哪种导致系统误差:(D )。

A 、试样未经充分混匀 B、滴定管的读数读错 C、滴定时有液滴溅出 D 、砝码未经校正

27.下列各项中属于过失误差的是:(A)。

A 、实验中错误区别两个样品滴定终点时橙色的深浅 B、滴定时温度有波动

C 、滴定时大气压力有波动 D、称量吸湿性固体样品时动作稍慢

28.用滴定管滴出的溶液体积应记录为:(C )

A 、24ml B、24.0ml C、24.00ml D、24.000ml

29.滴定分析要求相对误差为±0.1%。若称取试样的绝对误差为0.0002g ,则一般至少称取试样:(B )

A 、0.1g B、0.2g C、0.3g D、0.4g

30.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是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要求的是:(D )

A 、反应必须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 B、反应必须完全

C 、反应速度要快 D、反应物的摩尔质量要大

31.用K 2Cr 2O 7基准物以置换碘量法标定Na 2S 2O 3溶液浓度,常以淀粉液为指示剂,其加入的适宜时间是滴定至近终点时加入,若滴定开始时加入则会发生:(A )。

A 、标定结果偏高 B、标定结果偏低

C 、对标定结果无影响 D、指示剂不变色,无法指示滴定终点。

32.莫尔法用AgNO 3标准溶液滴定NaCl 时,所用指示剂为:(C )

A 、KSCN B、K 2Cr 2O 7 C 、K 2CrO 4 D 、铁铵矾

33. 一般情况下,金属离子与EDTA 形成的配合物的配位比是(C )。

A 、1:2 B、2:1 C、1:1 D、1:3

34.间接碘量法加入淀粉指示剂的时间是:(B )。

A 、滴定一开始就加入 B 、接近终点时加入

C 、滴定至中途加入 D、滴定至碘的颜色退去后加入

35.下列叙述的那个不属于系统误差的特点:(B )

A 、单向性 B 、随机性 C 、重复性 D 、可测性

36.在pH =10时,以EDTA 为标准溶液,铬黑T 为指示剂测定水的总硬度,终点时溶液呈现的颜色是:(A)

A 、纯蓝色 B 、无色 C、橙色 D、酒红色

37.随机误差也叫偶然误差,下列叙述不属于随机误差特点的是:(B )

A 、可变性 B、可测性 C、服从正态分布 D、与精密度有关

38.在碘量法中,标定碘溶液的标准溶液通常是:(C)

A 、NaCl B、Na 2SO 3 C 、Na 2S 2O 3 D、Na 2S 4O 6

3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 、金属指示剂也是一种有机配位体

B 、弱酸溶液总是可以用NaOH 标准溶液直接进行滴定

C 、用KMnO 4溶液滴定H 2O 2时,需进行加热

D 、用KMnO 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时,可以在中性或弱碱性介质中进行

40.下列哪一条不是基准物质所应具备的条件:(B)

A 、与化学式相符的物质组成 B 、不应含有结晶水

C 、纯度应达99.9%以上 D、在通常条件应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41.在滴定分析中,化学等量点与滴定终点间的关系是:(D)

A 、两者含义相同 B、两者必须吻合 C、两者互不相干 D 、两者愈接近,滴定误差愈小

42.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称为:(C)

A 、分析试剂 B、标定溶液 C 、标准溶液 D 、基准试剂

43.用移液管移取溶液后,调节液面高度,到标线时,移液管应怎样操作:(C)

A 、移液管悬空载液面上 B、移液管管口浸在液面下

C 、移液管管口紧贴容器内壁 D 、移液管置容器外

44.HCl 溶液滴定未知碱,读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如何减小或消除误差:

A 、空白试验 B 、对照试验 C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D、进行仪器校准

45.下列哪些操作产生正误差:(A)

A 、滴定管位于眼睛上方读取起始读数 B、滴定管位于眼睛下方读取起始读数

C 、移液管未用试液淋洗三遍,直接移取试液 D、采用固定重量称量法称取无水碳酸钠。

-146.现需配制0.1000mol·LNa 2CO 3溶液,最合适的仪器是:(B)

A 、酸式滴定管 B 、容量瓶 C 、刻度烧杯 D、量筒

47.可用哪种方法减少分析测试中的偶然误差:(C)

A 、进行对照试验 B、进行空白试验 C、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 D、进行仪器的校准

48.误差的正确定义是:(C)

A 、某一测量值与其算术平均值之差 B、含有误差之值与真值之差

C 、测量值与其真值之差 D、错误值与其真值之差

49.微量分析天平可称准±0.001mg,要使称量误差不大于1‟,至少应称取试样为:(D)

A 、0.05g B、0.1g C、0.15g D 、≥0.2g

50.用加热法驱除水分以测定CuSO 4•5H 2O 中结晶水的含量,称取试样0.2000g ,已知天平称量误差为±0.1mg 。试问分析结果应以几位有效数字报出:(D 1克1000毫克)

A 、一位 B、二位 C、三位 D 、四位

51.PH=12.04其有效数字位数为多少:(B)

A 、一位 B 、二位(只算小数点后的位数) C 、三位 D、四位

52.对于速度较慢的反应,可以采用下列哪种方式进行测定:(A )。

A 、返滴定法 B、间接滴定法 C、置换滴定法 D、直接滴定法

53.佛尔哈德法测定卤化物的含量采用下列哪种方式进行测定:(B )。

A 、直接滴定法 B 、返滴定法 C 、置换滴定法 D、间接滴定法

54.用于标定Na 2S 2O 3溶液的基准物质是:(C )。

A 、KMnO 4 B 、KIO 3 C 、K 2Cr 2O 7 D 、H 2O 2

55.在水溶液中共轭酸碱对Ka 与Kb 的关系是:(B)

A 、K a ·Kb =1 B 、K a ·Kb =Kw C 、K a /Kb =Kw D 、K b /Ka =Kw

56.下列哪个是自身指示剂:(A )

A 、KMnO 4 (即参加反应又指示终点) B 、EBT C、萤光黄 D、酚酞

57.高锰酸钾法测定草酸的滴定反应开始时,滴定速度应:(A )。

A 、较慢 B、较快 C、先快后慢 D、很快

58.可用于测定水硬度的方法是:(C)

A 、碘量法 B、K 2Cr 2O 7法 C 、EDTA 法 D 、酸碱滴定法

59.K 2Cr 2O 7与KI 反应时,溶液一般为宜的酸度是:(D )

-1 -1 -1 -1A 、0.01mol·LB 、0.02~0.04 mol·LC 、0.2~0.4 mol·LD 、0.8~1.0 mol·L

60.高锰酸钾法一般在哪种介质中进行:(A )。

A 、酸性 B 、碱性 C、中性 D、不限制酸碱

61.用来标定KMnO 4溶液的基准物质是:(D )

A 、K 2Cr 2O 7 B 、KBrO 3 C 、Cu D 、Na 2C 2O 4

62.沉淀滴定的银量法中,莫尔法使用的滴定终点指示剂是:(B )

A 、K 2Cr 2O 7溶液 B 、K 2CrO 4溶液 C、FeCl 3溶液 D、NH 4SCN 溶液

-63. 莫尔法测定天然水中的Cl ,酸度控制为:(A )

A 、酸性 B、碱性 C、中性至弱碱性范围 D、强碱性

-64. 莫尔法可以测定下列那种试样中Cl 的含量:(A )

A 、NaCl B、BaCl 2 C 、CaCl 2 D 、FeCl 3

65. 沉淀滴定法中佛尔哈德法的指示剂是:(C )

A 、铬酸钾 B、重铬酸钾 C 、铁铵矾 D、荧光黄

66. 指出下列条件适用于佛尔哈德法的是:(C )

A 、pH =6.5~10 B、以铬酸钾为指示剂

C 、滴定酸度为0.1~1mol·LD 、以荧光黄为指示剂

-67. 莫尔法测定Cl 含量时,要求介质的pH 在6.5~10.0范围内,若酸度过高,则:(D )

A 、AgCl 沉淀不完全 B、AgCl 沉淀易形成溶胶

-C 、AgCl 沉淀吸附Cl 增强 D、Ag 2CrO 4沉淀不易形成

+68. 以铁铵矾为指示剂,用NH 4SCN 标准液滴定Ag 时,应在下列哪种条件下进行:(A )

A 、酸性 B、弱碱性 C、中性 D、碱性

69. 酸碱滴定突跃范围为7.0~9.0,最适宜的指示剂为:(B)

A 、甲基红(4.4~6.4) B 、酚酞(8.0~10.0)

C 、中性红(6.8~8.0 D、甲酚红(7.2~8.8)

70.Na 2CO 3和NaOH 混合物可用HCl 标准溶液来测定,测定过程中用到的两种指示剂是:(D )。

A 、酚酞和百里酚蓝 B、酚酞和溴甲酚绿 C、酚酞和甲基红 D.酚酞和甲基橙

71. 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大小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D)

A 、缓冲溶液的总浓度 B、缓冲溶液的pH 值

C 、缓冲组分的浓度比 D 、缓冲溶液的总浓度和缓冲组分浓度比

72. 下列玻璃仪器不能用烘干法干燥的是:(C)。

A 、烧杯 B、三角烧瓶 C 、移液管 D 、量筒

73. 下列几种情况对中和滴定结果无影响的是:(D )。

A 、滴定管用水冲洗后即注入标准液 B、滴定管尖端末充满液体

C 、滴定前标准液在“O ”刻度以上 D 、锥形瓶里有少量水

74. 酸碱滴定时所用的标准溶液的浓度:(D )。

A 、越大越适合滴定 B、越小越适合滴定,标准溶液消耗少

C 、标准溶液浓度一般大于1mol/L D 、标准溶液浓度一般在0.01~1mol/L之间

75. 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HAc 的过程中,化学计量点偏碱性,应选用的指示剂是:(B )

A 、甲基橙 B、酚酞 C、溴酚蓝 D、甲基红

76. 酸碱滴定的突跃范围是:(A )

A 、化学计量点前后±0.1%相对误差范围内溶液的pH 变化

+B 、化学计量点前后±0.1%相对误差范围内溶液的[H]变化

C 、化学计量点前后±1%相对误差范围内溶液的pH 变化

+D 、化学计量点前后±1%相对误差范围内溶液的[H]变化。

77. 对于滴定的突跃范围叙述正确的是:(A )

A 、溶液浓度大10倍,突跃范围增加2个pH 单位

B 、滴定的突跃范围与溶液浓度无关

C 、酸或碱越弱滴定的突跃范围越大

-8D 、当cKa ≥10时滴定的突跃范围很小,无法用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

78. 标定HCl 和NaOH 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是:(D )

A 、硼砂和EDTA B、草酸和K 2Cr 2O 7 C 、CaCO 3和草酸 D、硼砂和邻苯二甲酸氢钾

79. 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C )

A 、Ka=KHIn

B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计量点完全重合

C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全部或部分落入滴定的pH 突跃范围之内

D 、指示剂应在pH =7.00时变色

2+80. 测定Ca 的含量时, 钙红为指示剂,溶液的pH 应为:(A )

A 、大于12 B 、3~5 C、小于1 D、等于7

81. 测定银时为了保证使AgCl 沉淀完全, 应采取的沉淀条件是:(B)

A 、加入浓HCl B 、加入饱和的NaCl

C 、加入适当过量的稀HCl D、在冷却条件下加入NH 4Cl+NH3

-1

82. 有效数字运算应遵循的规则为:(B )

A 、加减以有效数字位数最小的为准进行取舍

B 、乘除以有效数字位数最小的为准进行取舍

C 、乘除以小数点后位数最小的为准进行取舍,即小数保留位数与小数点后位数最小的相同

D 、加减以相对误差最大的为准进行取舍

83. 将有机化合物分成链状化合物和环状化合物的分类依据是:(C)

A 、有机物的元素组成 B、来源 C、碳链 D、官能团

84. 下列各对物质,互为同系物的是:(C)

A 、CH 4和C 4H 8 B 、C 5H 12和C 5H 10 C 、C 2H 6和C 6H 14 D 、C 3H 4和C 3H 8

85. 烷烃的通式为:(B)

A 、C n H 2n B 、C n H 2n+2 C 、C n H 2n-2 D 、C n H 2n-6

86. 直接与四个碳原子相结合的碳原子称为:(D)

A 、伯碳原子 B、仲碳原子 C、叔碳原子 D 、季碳原子

87. 下列化合物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的是:(A )

A 、乙烯 B 、乙烷 C、甲苯 D、环丙烷

88. 苯与苯的同系物

B 、加成反应 C、氧化反应 D、消除反应

89. 将醇分为一元醇和多元醇的分类依据是:(B )

A 、醇的价钱 B 、醇中羟基的数目 C 、醇中羟基所连碳原子的类型 D、醇中苯环的个数

90. 卢卡斯试剂是:(A)

A 、浓盐酸与氯化锌的混合物 B 、浓硫酸与氯化锌的混合物

C 、浓硝酸与氯化锌的混合物 D、浓盐酸与氯化钠的混合物

91. 能与乙醛溶液发生银镜反应的试剂是:(B)

A 、溴水 B、托伦试剂 C 、费林试剂 D、KMnO 4溶液

92. 醇与氢卤酸发生取代反应难易顺序正确的是:(B)

A 、HCl >HBr >HI B 、HI >HBr >HCl C、HBr >HI >HCl D、HI >HCl >HBr

93.对于苯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A 、苯酚呈弱酸性,可使蓝色石蕊变红 B、苯酚中有羟基,与醇相同羟基易被取代

C 、苯酚中有苯环,与苯的性质相同难被氧化D 、苯酚能与氢氧化钾发生中和反应

94. 下列各胺是叔胺的有:(D)

A 、叔丁基胺 B、乙胺 C、二甲胺 D 、三甲胺

95. 下列对于醛酮叙述正确的是:(D )

A 、醛酮中都含有羰基,能与托伦试剂反应 B、醛酮的性质相同

C 、醛酮都能与费林试剂反应 D、醛酮都能与氢发生加成反应

96. 下列物质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A )

A 、二甲胺>甲胺>三甲胺>苯胺 B、三甲胺>甲胺>苯胺>二甲胺

C 、苯胺>三甲胺>甲胺>二甲胺 D、甲胺>二甲胺>苯胺>三甲胺

97. 在稀碱溶液中能发生羟醛缩合反应的有:(A)

A 、乙醛 B、乙醇 C、乙醚 D、乙酸

98. 下列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B)

A 、丙酮 B 、丙醛 C 、丙醇 D、丙酸

99. 用滤纸过滤时,玻璃棒下端应尽可能接近滤纸,并:(C )

A 、对着一层滤纸的一边 B、对着滤纸的锥顶

C 、对着三层滤纸的一边 D 、对着滤纸的边缘

100. 直接干燥法测定硫酸钠试样中硫酸钠含量时,达到恒重是指两次称重前后质量差不超过:(A )

A 、0.0002g B 、0.0020g C、0.0200g D、0.2000g

判断题

1. 衣服着火时,应立即离开化验室,也可用厚衣物、湿布包裹压灭或躺到滚灭,或用水浇灭。对

2. 有机物在敞口容器中燃烧时,可用水浇灭。错

3. 电线或精密仪器着火时,可以用水和泡沫灭火器。错

4. 稀释硫酸时,必须在烧杯等耐热容器中进行,而且必须在玻璃棒不断搅拌下,仔细缓慢将水加注到浓硫酸中。错

5. 胶头滴管加液时,可以伸入容器。错

6. 滴瓶上的滴管无需清洗。对

7. 在滴定分析中准确移取溶液一般使用移液管,反应需控制试液加入量时一般使用吸量管。对 8. 放出溶液时将移液管或吸量管直立,接受器直立,管下端不得靠在接受器内壁上。错

9. 干凈的移液管应置于干凈的移液管架上,先竖着放,控干水分之后再横着放。对

10. 对于“蓝线”滴定管,应读取三角交叉点所对应的刻度。对

11. 待装液应从试剂瓶直接倒入滴定管中。对

12. 滴定结束后,滴定管内的溶液应弃去,不可倒回原瓶中,以免玷污标准溶液,随后用自来水洗净滴定管。对

13. 容量瓶定容时,如果不小心将水加过刻度线,用滴管吸出就行。错

14. 容量瓶即用于配制溶液,又能储存溶液。错

15. 精密度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定值间相互接近的程度。对

16. 精密度高不等于准确度好,这是由于可能存在系统误差。控制了偶然误差,测定的精密度才会有保证,但同时还需要校正系统误差,才能使测定既精密又准确。对

17. 系统误差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对

18. 随机误差影响到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对

19. 误差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误差大小说明了分析分析结果的准确度的高低。对

20. 偶然误差是定量分析中的主要误差来源,它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错

21. 4d 法适用于测定4到6个数据的测量实验中。对

22. 分析实验中,已经知道某测定值是操作中的过失所造成的,应立即将此数据弃去。对

23.pH=10.05的有效数字是四位。错

24. 有效数字能反映仪器的精度和测定的准确度。对

25. 从误差的基本性质来分可以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过失误差三大类。错

26. 所有纯度非常高的物质都为基准物质。错

27. 标准溶液的浓度只能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错

28.用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称为基准物质,KMnO 4是基准物质。错

29.间接法配制的标准溶液,其准确浓度需要用基准物质或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标定。对

30.用每mL 标准溶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表示溶液的浓度称为滴定度。对

31. 同离子效应可以使弱电解质的电离度降低。对

32. 离解平衡常数不受浓度的影响,只与电解质的本性和温度有关。对

33. 缓冲溶液的缓冲作用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缓冲溶液就会失去缓冲能力。对

34. 滴定分析中,滴定至溶液中指示剂恰好发生颜色突变时即为计量点。错

35. 不论采用何种滴定方法,都离不开标准溶液。对

36. 滴定分析法测定结果准确度较高,相对误差不超过0.2%,所以也适用于微量组分的测定。错

37. 指示剂的用量不宜过多,因浓度大时,溶液颜色较深,变色不敏锐。对

38. 混合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更窄,变色更敏锐。对

39. 强酸滴定强碱的pH 突跃范围与所选用的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有关。错

40. 在滴定分析时,错误判断两个样液滴定终点时指示剂的颜色的深浅属于工作过失。错

41. 在一定温度下,改变溶液的pH 值,水的离子积不变。对

42. 当溶液中H +浓度与OH -浓度相等时,酸碱指示剂显示其中间色。错

43. 用NaOH 溶液滴定HCl 溶液,选用酚酞为指示剂。因产物为NaCl ,所以终点时溶液的pH 值为7。错

44. 酸碱滴定的突跃范围与酸碱的浓度成反比。错

45. 甲基红指示剂变色范围为4.4~6.2,故在pH =5.2的溶液应呈现红与黄的混合颜色。对

46. 高锰酸钾是氧化剂,所以高锰酸钾法只能用于还原性物质的测定。错

47. 用间接碘量法测定试样时,最好在碘量瓶中进行,并应避免阳光照射,为减少与空气接触,滴定时不宜过度摇动。对

48. 过滤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时可采用滤纸过滤。错

49.KMnO 4与H 2C 2O 4反应加热75~85℃为宜。对

50. 为了防止KMnO 4溶液分解, 滴定时应使用棕色滴定管进行滴定。对

51. 将配制好的KMnO 4溶液贮存在棕色瓶中,密闭保存。对

52.Na 2S 2O 3滴定I 2时, 要滴定到淡黄色时加淀粉, 不易过早加入。对

53. 配制硫代硫酸钠溶液时用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除去CO 2、O 2及细菌。对

54. 配制碘标准溶液时,加入KI 是为了增加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对

55. 配制I 2标准溶液时,必须加入KI ,其目的是防止I 2的挥发。对

56. 在配合滴定中,金属离子与滴定剂EDTA 都是以1:1配合。错

57. EDTA 与大多数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与正四价锆、正五价钼1:2络合。对

58. 水硬度测定过程中需加入一定量的NH 3·H 2O-NH 4Cl 溶液,其目的是调整溶液的酸碱度, 并保持酸碱度在整个滴定过程中基本不变。对

59. 已经标定好的EDTA 溶液,若保持浓度不变,应贮存在普通玻璃试剂瓶中。错

60.EDTA 的配位能力随着溶液酸度的增大而增强。错

61. 测定总硬度时,控制PH=10.0,以铬黑T 做指示剂,用EDTA 滴定,溶液由蓝色变为红色为终点。错

62. 控制一定的条件,沉淀反应可以达到绝对完全。错 63. 硝酸银标准溶液可以用基准试剂硝酸银直接配制。错

64. 莫尔法可用于测定Cl -、Br -、I -。错

65. 用佛尔哈德法测定Ag +,滴定时必须剧烈摇动。错

66. 佛尔哈德法是以NH 4SCN 为标准滴定溶液,铁铵矾为指示剂,在稀硝酸溶液中进行滴定。对

67. 标定KMnO 4标准溶液的基准物不能选用K 2Cr 2O 7。对

68. 任何一氧化还原反应都可用于氧化还原滴定。错

69. 凡是强酸都可用于高锰酸钾法,使溶液呈强酸性。错

70. 判断碘量法的终点,常用淀粉为指示剂,所以在滴定前,应加入指示剂。错

71. 用K 2Cr 2O 7基准物标定Na 2S 2O 3·5H 2O 标准溶液,以淀粉为指示剂,当溶液变为无色即为滴定终点。错

72. 同一种中心离子与有机配位体形成的配合物往往要比与无机配合体形成的配合物更稳定。对

73. 在法扬司法测Cl -,常加入糊精,其作用是防止AgCl 凝聚。对

74. 沉淀BaSO 4应在热溶液中后进行,然后趁热过滤。错

75. 沉淀重量法中,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越大测定结果准确度越高。对

76. 重量分析法要求称量形式必须与沉淀形式相同。错

77. 为使沉淀损失减小,洗涤BaSO 4沉淀时不用蒸馏水,而用稀H 2SO 4。对

78. 用洗涤液洗涤沉淀时,要少量、多次,为保证BaSO 4沉淀的溶解损失不超过0.1%,洗涤沉淀每次用15~20mL 洗涤液。对

79. 重量分析中使用的“无灰滤纸”,指每张滤纸的灰分重量小于0.2mg 。错

80. 乙烷、丁烷、庚烷、己烷四种烷烃中庚烷的沸点最高。对

81.1-丁烯与2-丁烯互为同分异构体,它们属于官能团的位置异构。对

82. 醛酮中都含有羰基,所以醛酮的性质相同。错

83. 所有的有机化合物中都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错

84. 烯烃的通式为CnH2n ,符合烯烃通式的不一定是烯烃也可能是其他烃。对

85. 烷烃是饱和链烃,原子之间以比较牢固的σ键相连,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与强酸、强碱、氧化剂等发生反应。错

86. 鉴别烷烃和烯烃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对

87. 烯烃可以和水加成生成醇,只有乙烯加水生成伯醇,其他烯烃与水加成生成仲醇或叔醇。对

88. 苯的同系物,其侧链能被高锰酸钾或重铬酸钾等强氧化剂氧化成羧基,生成苯甲酸。错

89. 苯是一个具有闭合共轭大π键的环状分子,这样的分子具有特殊的稳定性,不能开环发生加成反应或氧化反应。错

90. 醇、酚的都含有羟基,因此他们的化学性质相似。错

91. 甘油富有吸湿性,故纯甘油能直接用来滋润皮肤。错

92. 一般情况下,较高温度有利于醇的分子内脱水成烯,较低温度有利于醇的分子间脱水成醚。对

93. 伯醇先被氧化成醛,醛很容易继续被氧化成羧酸;仲醇则被氧化成酮,叔醇分子中没有α-氢,一般很难被氧化。对

94. 苯酚有弱酸性,能使石蕊指示剂变红。错

95. 由于醛和酮都含有羰基,所以它们有相同的化学性质。错

96. 在稀酸或稀碱的作用下,醛酮都能发生醇醛缩合反应。错

97. 只有脂肪醛能被斐林试剂氧化,芳香醛则不能。所以可用斐林试剂区分脂肪醛与芳香醛。对

98. 一元羧酸的酸性比碳酸酸性强。对

99. 叔胺是指氮原子上连有3个烃基。对

100. 凡是醛类均能与托伦试剂反应。对

填空题

1. 定量分析中测定值与客观存在的真实值接近的程度称为[ 准确度 ]。

2. 在相同的测定条件下多次平行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的程度称为 [精密度]。

3. 测定结果的准确度用[ 误差 ]表示。

4. 测定结果的精密度用[ 偏差 ]表示。

5. 将标准溶液通过滴定管加入到被测物质中的过程称为[ 滴定 ]。

6. 标准溶液与被测物质完全反应时称为[ 化学计量点 ]点。

7. 在定量分析运算中,弃去多余的数字时,应以[ 四舍六入五成双 ]的原则决定该数字的进位或舍弃。

8. 在3~10次的平行测定中时,离群值的取舍常用[ Q-检验法 ]检验法。

9. 用高锰酸钾液滴定草酸钠液先慢后快,主要是由于[ 反应中生成的Mn 2+起催化作用 ]使反应速度加快。

10. 用强酸滴定强碱时,滴定曲线的突跃范围大小与滴定液的[ 浓度 ]有关。

11. 有效数字中有[ 1 ]位可疑值。

12. 精密度表示在相同的条件下,同一试样的重复测定值之间的[ 符合程度 ]。

13. 分析结果中某些比较固定的原因造成的误差称为[ 系统误差 ]。

14. 常量滴定分析的相对误差一般要求小于等于0.1%,为此,滴定时消耗滴定剂的体积必须控制在 [20 ]mL以上。

15. 分析结果中由于一些无法控制的、不可避免的偶然因素造成的误差称为[随机误差(偶然误差)]。

16. 在定量分析中常用标准溶液的浓度为[ 0.05000~0.2000 ]mol/L。

17. 滴定管的读数常用±0.01mL 的误差,则在一次滴定中的绝对误差可能为[±0.02mL ]mL。

18. 滴定管使用完后,应洗净打开旋塞[ 倒置于 ]滴定管架上。

19. 读取滴定管的读数时,深色溶液应使眼睛的视线与滴定管内溶液面[两侧的最高点 ]呈水平处。

20. 强酸与弱碱的中和滴定,应选择[ 甲基橙 ]作指示剂。

21. 强碱与弱酸中和滴定时,应选择[ 酚酞 ]作指示剂。

22. 数字的位数不仅表示数字的大小,也反映测量的[ 准确程度 ]。

23. 在有效数字加减法运算中,保留有效数字的以小数点后位数最小的为准,即以[ 绝对误差 ]最大的为准。

24. 在有效数字乘除运算中,保留有效数字的位数以位数最少的数为准,即以[ 相对误差 ]最大的为准。

25. 在消除了系统误差后,所测得的数据出现显著的特大值或特小值,这样的数据称为[ 可疑值 ]。

26. 一般溶液也称为辅助试剂溶液是指[ 非标准 ]溶液,这一类试剂溶液用于控制化学反应条件,在样品处理溶解、分离、掩蔽、调节溶液的酸碱性等操作中使用。

27. 一般溶液配制的浓度要求不高,只需保留[ 1~2 ]位有效数字。

28. 用基准物直接标定标准溶液后,为了保证其浓度更准确,采用[ 比较法 ]验证。

29. 标定NaOH 标准溶液最常用的基准物质是[ 邻苯二甲酸氢钾 ]。

30. 在精确的测定中,为了配制不含CO 32-的NaOH 标准溶液,可采用[ 浓碱法 ]配制。? 31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大小用[ 缓冲容量 ]表示。

32. 对于弱酸及其对应的盐组成的缓冲体系其缓冲范围是[ pH=pKa ±1 ]。

33. 在弱电解质的溶液中,加入含有相同离子的易溶强电解质,使弱电解质[ 离解度 ]降低的现象叫做同离子效应。

34. 滴定分析法是定量分析中的重要方法之一,此种方法适于含量在[ 1% ]以上各物质的测定。

35. 酸碱反应必须是两个酸碱半反应相互作用才能实现,其实质是两个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 ]传递。

36. 酸碱反应总是由[ 强酸和强碱作用,向着生成弱酸和弱碱 ]的方向进行。

37. 发生在[ 同种分子 ]之间的质子传递作用称为质子自递反应。

38. 酸碱质子理论中,酸给出质子后变成碱,而碱接受质共轭关系子便成为酸,酸与碱的这

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称为[ 共轭关系 ]。

39. 酸碱指示剂的理论变色范围是[ pK HIn 1 ]。

40.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是指人的视觉能明显看出指示剂由一种颜色转变成另一种颜色的

[ pH ]范围。

41. 混合指示剂是利用[ 颜色互补 ]的原理使终点观测明显。

42 配位滴定中,最常用的有机配位剂是[ 乙二胺四乙酸 ],常缩写为EDTA 。

43. 用EDTA 滴定法测定水的硬度时,必须借助于金属指示剂确定滴定终点. 常用的指示剂为

[ 铬黑T ]。

44. 在配制与标定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时,为了在精确的测定,在配制不含CO 32-的标准溶液,可采用[ 浓碱法 ]法配制。与30题重了且有?

45. 在配制硫代硫酸钠溶液时加入少量碳酸钠,其作用是[ 防止硫代硫酸钠的分解 ]。

46. 佛尔哈德法用于测定卤化物的含量时采用[ 返滴定法 ]测定。

47. 重量分析法是根据[ 称得的待测组分或它的难溶化合物的质量 ]来确定被测组分含量的分析方法。

48. 沉淀重量分析法中,对于需要灼烧的沉淀常用[ 滤纸 ]过滤。

49. 沉淀重量分析法中,沉淀过滤时,一般采用[ 倾泻法 ]。

50. 沉淀的[ 烘干和灼烧 ]是获得沉淀称量式的重要操作步骤。

51. 在有机化学中,将分子中原子的 [ 连接顺序和方式 ]称为分子的结构。

52. 只表明特征价键或官能团的较简单而仍能表明构造特点的化学式叫[ 结构简式 ]。

53. 有机物的组成主要有[ 碳、氢 ]两种元素,有些还含有氧、氮、硫、磷、卤素,一些天然有机物还有铁等金属元素存在。

54. 有机物的特征反应决定于[ 官能团 ]的特征结构。

55. 烷烃是只含有碳碳单键的烃,在烷烃分子中,碳原子只能以[ 4 ]个单键与其它碳原子或氢原子结合。

56. 在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几个﹥CH 2原子团,且结构相似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 同系列 ]。

57. 由于分子中原子的连接顺序和连接方式不同而引起的异构现象称为[ ]。构造异构

58. 烷烃的异构现象是由于分子中碳原子的骨架不同而引起的,这种构造异构称为[ 碳架异构 ]。

59. 烷烃分子中的碳原子,按照它们所连的[ 碳原子数目 ]的不同,可分为四类。

60. 烃分子去掉一个氢原子留下的部分叫[ 烃基 ],其通式为C n H 2n +1。

61. 烷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基团所取代的反应,称为[ 取代反应 ]。

62. 在一定条件下,烯烃与试剂作用,双键中的π键断裂,两个双键碳原子分别与试剂的一部分结合,生成饱和产物,这样的反应叫做[ 加成反应 ]。

63. 当不对称烯烃和卤化氢加成时,氢原子主要加到含氢[ 较多 ]的碳原子上,这个经验规律叫做马尔柯夫尼柯夫规律(马氏规则)。

64. 具有芳香性的物质必须具有一个闭合的共轭体系,共轭体系中的原子在一个平面内,在这个平面的上下两侧有环状离域的π电子云,而且,该π电子云中的p 电子数必须符合

[ 4n+2 ]这个规则(n 为0,1,2,3,„整数),即休克尔规则。

65. 苯的同系物,只要与苯环相连的侧链碳原子上有[ 氢原子 ],侧链就能被高锰酸钾或重铬酸钾等强氧化剂氧化成羧基,生成苯甲酸。

66. 伯醇先被氧化成醛,醛很容易继续被氧化成羧酸;仲醇则被氧化成酮,叔醇分子中没有

[ α-氢 ],一般很难被氧化。

67. 实验室用[ 无水乙醇 ]和钠反应,用以处理报废的金属钠。

68. 酚类易被[ 氧化 ],因此苯酚在空气中放置后,就能逐渐氧化变色。

69. 醇分子中含有[ 羟基 ],因此醇分子之间以及醇与水分子之间均可形成氢键,导致低级醇有较高的沸点和良好的水溶性。

70. 苯酚具有酸性,其酸性比碳酸弱,[ 不能 ]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

71. 有机化合物中,与 [ 官能团 ]直接相连的碳原子称为α-碳原子。

72. 斐林试剂是由硫酸铜与酒石酸钾钠碱溶液混合而成,Cu 2+(配离子) 作为氧化剂,可将

[ 脂肪醛 ]氧化成相应的羧酸。

73. 在干燥的氯化氢或浓硫酸作用下,一分子醛和一分子[ 醇 ]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半缩醛,半缩醛中的羟基称为半缩醛羟基。半缩醛一般不稳定,它能继续反应生成稳定的化合物缩醛。 74. 40%的甲醛水溶液称为[ 福尔马林 ],是常用的消毒剂和防腐剂。

75. 醌是对含有[ 环己二烯二酮 ]构造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

76. 羧酸分子中羧基上的[ 羟基 ]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取代的产物叫做羧酸衍生物。

77. 羧酸分子中[ 烃基 ]上的氢原子被其它原子团取代的产物叫做取代酸。

78. 尿素是碳酸的二酰胺,由于含两个氨基,所以显碱性,碱性很弱,[ 不能 ]用石蕊试纸检验。

79. 缩二脲在碱性溶液中与稀硫酸铜溶液作用,呈现紫红色,这种颜色反应叫做缩二脲反应。凡分子中含有两个以上[ 肽键 ]的化合物,如多肽、蛋白质等都有缩二脲反应。

80. 根据[ 氮原子上所连烃基的数目 ]不同可分为伯、仲、叔胺。

81. 根据不同胺类与[ 亚硝酸 ]反应的不同现象和不同产物, 可用来鉴别脂肪族或芳香族伯、仲、叔胺。

82. 挥发性、腐蚀性、强酸强碱类物质应盛于[ 称量瓶 ]称量。

83. 利用醇和[ 卢卡斯试剂 ]作用的快慢,可以鉴别低级的伯、仲、叔醇。

84. 醇、酚的官能团都是[ 羟基(-OH ) ]。

85. 碳原子以双键和氧原子相连接的基团称为[ 羰基 ]。

简答题

1.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答:评价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要同时考虑到准确度和精密度。精密的测量是得到准确结果的前提。精密度低的测定是不可靠的,应首先设法提高测定的精密度。但是,精密度高的测定,并不一定能得到准确的结果。只有减小系统误差,才能得到准确度高的分析结果。

2. 根据误差的种类和来源,系统误差可分为哪几类?

答:方法误差,仪器误差,试剂误差,主观误差。

3.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有哪些?

答: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减小测定误差,减小系统误差,减小随机误差。

4. 对可疑值应如何判断?

答:分析实验中,已然知道某测定值是操作中的过失所造成的,应立即将此数据弃去。找不出可疑值出现的原因,不应随意弃去或保留,而应按照适当的方法来取舍。

5. 一般溶液的配制方法有哪些?

答:直接水溶法,介质水溶法,稀释法。

6. 选择标准溶液浓度大小通常要考虑哪几个因素?

答:滴定终点的敏锐程度;测量标准溶液体积的相对误差;分析试样的成分和性质;对分析准确的要求。

7. 什么是标准溶液? 配制标准溶液的方法有哪些?

答: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配制方法有直接配制法和间接配制法(标定法)。

8. 直接配制法配制标准溶液的步骤?

答:根据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出溶质的质量,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物质,溶于适量水后定量转入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定容并摇匀。根据溶质的质量和容量瓶的体积计算该溶液的准确浓度。

9. 基准物质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试剂必须具有足够高的纯度,物质的实际组成与它的化学式完全相符,试剂应该稳定,试剂最好有较大的摩尔质量。

10. 为了提高标定的准确度,标定时应注意哪些?

答:标定应平行测定3~4次,至少重复三次,并要求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不大于0.2%;为了减少测量误差,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不应太少,滴定到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也不能太小;配制和标定溶液时使用的量器在必要时应校正其体积,并考虑温度的影响,标定好的标准溶液应该妥善保存。

11. 滴定分析的特点有哪些?

答:适于常量组分的分析,快速、准确度高,相对误差为±0.2%,仪器简单,操作简便、价廉,应用范围广泛。

12. 滴定分析对所依据的反应有什么要求?

答:反应必须按一定的反应式进行,反应必须能够定量地进行,要求反应能较快地进行,. 必须有适当的方法确定反应的终点。

13. 根据分析时所利用的化学反应不同,滴定分析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酸碱滴定法(中和法) ;沉淀滴定法(容量沉淀法),配位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

14. 滴定分析方法中常用的滴定方式有哪些?

答:直接滴定法,返滴定法,置换滴定法,间接滴定法。

15. 什么是酸碱滴定曲线? 指示剂的性质与当地曲线有什么关系?

答:取滴定液的加入量为横坐标,溶液的pH 值为纵坐标作图

得到一条曲线,该曲线称为酸碱滴定曲线。指示剂的选择,主要

是以滴定突跃范围为依据。凡是变色范围部分或全部落在滴定突

跃范围内的指示剂,都可以用于指示滴定终点。

16. 什么是滴定突跃范围?它有和作用?

答:在分析化学中,把化学计量点附近相对误差在-0.1%~ +0.1%范围内溶液pH 的急剧变化称为滴定突越范围。滴定突越范围是选择指示剂的依据,凡在滴定突越范围内能发生颜色变化的指示剂,即指示剂变色范围全部或部分落在滴定突越范围之内,都可以在滴定中使用。

17.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指示剂一般有几种类型?并各举一例。

答:氧化还原指示剂如亚甲基蓝;自身指示剂,如高锰酸钾;特殊指示剂,如淀粉。

18.试以HAc ~NaAc 为例说明缓冲溶液的作用?

答:在HAc-NaAC 的缓冲系中,HAc 为若弱电解质,在水中部分离解成H +和Ac -离子;NaAc 为强电解质,在水中全部离解成Na +和Ac -离子。由于NaAc 完全离解,所以溶液中存在着大量的Ac -离子。弱酸HAc 只有较少部分离解,加上由NaAc 离解出的大量Ac -离子产生的同离子效应,使HAc 的离解度变得更小,因此溶液中除大量的Ac -外,还存在大量HAc 分子。当向此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强酸,溶液中大量的Ac -离子将与加入的H +离子结合而生成难离解的HAc 分子,以致溶液的H + 浓度几乎不变,Ac -起了抗酸的作用。当加入少量强碱时,由于溶液中的H + 将与OH -结合并生成H 2O ,使HAc 的离解平衡向右移动,继续离解出H + 仍与OH -结合,致使溶液中的OH -浓度几乎不变,因而HAc 分子在这里起了抗碱的作用。

19. 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有哪些?

答:温度,溶剂,指示剂用,量滴定程序。

20. 硫代硫酸钠溶液不稳定的因素有哪些?

答:酸度的影响,溶液中含有CO 2的影响,空气中的氧,微生物作用。

21. 防止碘挥发的方法有哪些?

答:加入过量KI —助溶,防止挥发增大浓度,溶液温度勿高,在室温进行,碘量瓶中进行反应(磨口塞,封水),滴定中快滴慢摇,勿过分振摇。

22. 防止I -被O 2氧化的方法有哪些?

答:控制溶液酸度(勿高),以降低氧化速率;除去催化性杂质(NO 2-,Cu 2+);I 2完全析出后立即滴定,快滴慢摇;避免光照(暗处放置)。

23. 碘标准溶液配制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加入适量KI ,增加I 2的溶解度,减小挥发性;加入少许盐酸,除去微量碘酸杂质;过滤除去未溶解的碘后再标定;贮于棕色瓶,密塞避光保存。

24.什么是金属指示剂?作为金属指示剂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能与金属离子生成有色配合物的显色剂来指示终点的显色剂称为金属指示剂。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是(1)在滴定的pH 值范围内,金属指示剂的颜色应该与指示剂配合物的颜色有明显区别。(2)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的反应必须灵敏、迅速,具有良好的可逆性。

(3)指示剂配合物应该具有适当的稳定性,

25.试说明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答: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是一些有机弱酸或弱碱,这些弱酸或弱碱随溶液pH 的不同结构发生变化,而呈现不同颜色,颜色与结构相互关联。

26.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特点

答:普遍性,组成一定,稳定性强,水溶性,配合物的颜色。

27.沉淀重量分析的主要操作过程

答:先称取一定重量的试样,将其溶解,然后进行沉淀、过滤、洗涤,经干燥或灼烧后称量,根据所称得的重量来计算被测组分的含量。 28.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特征有哪些?

答: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绝大多数有机物受热容易分解,而且容易燃烧;绝大多数有机物是非电解质,不易导电,熔点低;有机物所起的化学瓜反应比较复杂。

29.有机化合物命名的步骤

答:选含有官能团在内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给主链上碳原子编号以确定官能团和取代基的位置,按取代基位次、取代基数目、取代基名称、母体名称顺序写出化合物名称。

30. 缓冲溶液有哪些组成类型?

答:弱酸及其对应的盐,弱碱及其对应的盐,多元弱酸的酸式盐及其对应的次级盐。

31. 按照待测组分与其他组分分离方法的不同,重量分析法一般分为哪几种?

答:沉淀重量法、挥发法和萃取法。

滴定分析法的特点: 特点:滴定分析是通过“滴定”来实现的一种分析方法。在滴定过程中,使用的已知准确的溶液称为标准溶液,被滴定的溶液叫做试样溶液。当标准溶液与被测组成的反应恰好完全时,即为反应的理论终点,称为化学计量点附近发生的、容易观察到的变化来确定。若反应本身无此种变化,就须借助指示剂。

方法:滴定分析法是基于标准溶液与被测组分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它们的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利用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所消耗的体积来计算被测物质含量的一种方

法。根据分析时所利用的化学反应不同,滴定分析又分为酸碱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配合滴定法和沉淀滴定法。

条件: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反应都可用于滴定分析,适合滴定分析的反应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第一、该反应必须按一定的反应式进行,即必须具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

第二、反应必须能够定量地进行,通常要求达到99.9%以上;

第三、必须有适当的方法确定反应的终点。此外要求反应能较快地进行。对于速度较慢的反应有时可通过加热或加入催化剂来加速反应。

计算题

1. 称取2克氢氧化钠溶于水中,配制成250mL 溶液,计算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NaOH 式量40)

答: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0.2000mol/l。

2. 配制0.1mol/L氢氧化钠溶液250毫升,需要氢氧化钠多少克,如何配制?(NaOH 式量40)

解:0.1mol/L的氢氧化钠250mL 中含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

0.1mol/L×0.250L=0.0250mol

0.050mol 氢氧化钠的质量为:0.0250mol ×40g/mol=1.0000g

或(m=CVM=0.1mol•L ×0.250L ×40g/mol=1.0g)

答:需固体氢氧化钠1.000克

第一步:准确称取氢氧化钠1.0000g ,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无CO 2水溶解;

第二步:待冷却后转移到250毫升容量瓶中;

第三步:洗涤小烧杯至少3次,洗液转入容量瓶中,不能过刻度线;

第四步:定溶摇匀。

3. 称取分析纯试剂K 2Cr 2O 714.709g ,配成500.0mL 溶液,试计算K 2Cr 2O 7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1

答:K 2Cr 2O 7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0.1000mol/l。

4. 将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200mL 与0.4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300mL 混合,计算混合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 n 1NaOH n 2NaOH =n 3NaOH =C V C 1V 1+C 2V 23 3

0.1mol/L×200ml/1000+0.4mol/L×300ml/1000 = C 3 ×(200+300)/1000 +

C 3 = (0.02+0.12)/0.5 = 0.28(mol/L)

答:混合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0.28mol/l。

5.0.9mol/L的硝酸钾溶液100mL 和0.1mol/L的硝酸钾溶液300mL 溶液混合,计算混合溶液

硝酸钾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解:

=1KNO 32KNO 33KNO 3

=C V C 1V 1+C 2V 233

0.9mol/L×100ml/1000+0.1mol/L×300ml/1000 = C 3 ×(100+300)/1000 C 3 = (0.09+0.03)/0.4 = 0.30(mol/L)

答:混合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0.30mol/l。

6. 市售浓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6.5%(密度1.19),计算此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HCl 的分子量为36.5)

解:设盐酸溶液为1000ml=1L

市售1000ml 浓盐酸的质量为:m =ρV = 1.19×1000=1190(g )

市售1000ml 浓盐酸中纯HCl 质量为:m HCl = 1190(g )×36.5%=434.35(g ) ∵ n HCl = mHCl /MHCl =434.35g ÷36.5g/mol = 11.90 mol

∴ C HCl =n HCl /V HCl =11.90 mol÷1L = 11.90 mol/L

答:此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11.90 mol/L。

7. 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1.84)的浓硫酸配制0.1mol/L硫酸500mL ,需取浓硫酸多少mL ?(H 2SO 4分子量为98)

解:硫酸溶液为500ml = 0.5L

∵ C H 2SO 4=n H2SO 4/V H 2SO 4

∴ n H2SO 4 = CH 2SO 4·V H 2SO 4 = 0.1mol/L×0.5L = 0.05 mol

又 ∵ n H2SO 4 =m H2SO 4/M H2SO 4

∴ m H2SO 4 = n H2SO 4×M H2SO 4= 0.05 mol×98 g/mol = 4.9g

故浓硫酸溶液质量:m = m H2SO 4÷98% = 4.9g ÷98% = 5.0 g

根据:ρ= m /V 推出V = m /ρ=5.0g ÷1.84 = 2.72(ml )

答:需取浓硫酸2.72ml 。

8. 将20gNaOH 溶于水并稀释至500mL ,求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NaOH 式量40)

n +n n

答: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0.1000mol/l。

9. 将10gNaCl 溶于100g 水中配成溶液,计算此溶的质量分数。

解:溶剂质量100g ,溶质质量10g (溶质为固体),因此,溶液质量为110g , 故,10/110=0.09

答:此溶的质量分数是0.09。

10. 将750mL 纯酒精加水配成1000mL 医用消毒酒精溶液,计算该酒精溶液中酒精的体积分数。 解:酒精体积(溶质) = 750;溶液1000

所以酒精的体积分数 = 750÷1000×100% = 75%或0.75

11. 在100ml 生理盐水中含有0.90gNaCl ,计算生理盐水的质量体积浓度。

解:溶剂质量100-0.9=99.1g(溶质为固体),溶质质量0.9g ,因此,溶液质量为100g , 故,0.9:100则质量体积浓度为9g :1000,9g/L。

答:生理盐水的质量体积浓度9g/L。

12.Na 2CO 3+2HCl=2NaCl+H2CO 3,欲使滴定时消耗0.10mo l/LHCl溶液20.00mL ,问应取基准试剂Na 2CO 3多少克?(Na 2CO 3式量106.0)

解:用Na 2CO 3作基准物标定HCl 溶液的浓度时,其反应式为:2HCl+ Na 2CO 3 = 2NaCl+H2CO 3 滴定到达化学计量点时, 则 n =2n c H Cl ⋅V H Cl =H Cl N a 2CO 32m N a 2CO 3M N a 2CO 3

解:根据c HCl ⋅V HCl =

=2m N a 2CO 3∴m Na CO 2C HCl . V . M HCl M N a 2CO 3Na 2CO 332-30.100020.0010× × × 106.0=0.1060g =2

答:应取基准试剂Na 2CO 3 0.11克。

13. 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KHP)基准物质0.4925克,标定NaOH 溶液,终点时用去NaOH 溶液23.50ml ,求NaOH 溶液的浓度(邻苯二甲酸氢钾式量204)

m KHP 解:根据∵C NaOH . V NaOH =C KHP . V KHP =n KHP =M KHP

∴C NaOH =m M KHP

V NaOH =0.4925÷ 20423.50÷ 1000() =0.1027

答:NaOH 溶液的浓度为0.1027mol/l。

14. 将0.2500gNa 2CO 3基准物溶于适量水中后,用0.2mol/L的HCl 滴定至终点,问大约消耗此HCL 溶液多少毫升?(Na 2CO 3式量106)

解:根据c HCl ⋅V HCl =

=2m N a 2CO 3M N a 2CO 3∴V HCl 2m Na 2CO 3C HCl M =

Na 2CO 32×0.2500=0.02359(L ) 106.00.2000× =23.59ml

答:大约消耗此HCl 溶液23.59毫升。

15. 若T H Cl/Na2CO3=0.005300g/mL,试计算HCl 标准溶液物质量的浓度。(Na 2CO 3式量106.0)

解:∵n

=HCl n Na 2CO 3=2∴C HCl Na 2CO 3× a M A

0.005300× 1000=2× =0.1000() 106.0 T HCl

答:HCl 标准溶液物质量的浓度0.1000mol/l。

16. T K2Cr2O7/Fe=0.005000 g/mL,如消耗K 2Cr 2O 7标准溶液21.50毫升,问被滴定溶液中铁的质量?(K 2Cr 2O 7式量294)

滴定度(T )是指每毫升(mL )标准溶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g或mg) 。

用符号T B/A表示。其中B 、A 分别表示标准溶液中的溶质、被测物质的化学式,单位为

g/mL(或mg/mL)。

例如:

2+2+解:采用 K 2Cr 2O 7标准溶液滴定Fe 溶液,滴定度为 T(Fe /K 2Cr 2O 7)=0.005000g/ml,

2+即表示每毫升K 2Cr 2O 7标准溶液恰好能与0.005000g Fe 反应。

如果在滴定中消耗该K 2Cr 2O 7标准溶液21.50ml ,则被滴定溶液中铁的质量为: m Fe =0.005000g/mL×21.50mL =0.1075g

答:被滴定溶液中铁的质量为0.1075g

17. 测定工业纯碱Na 2CO 3的含量,称取0.2560克试样,用0.2000mol/LHCl液滴定,若终点时消耗HCl 液22.93ml ,计算试样中Na 2CO 3的百分含量。(Na 2CO 3式量106)

根据解:c HCl ⋅V HCl =2m N a 2CO 3

M N a 2CO 3

2CO 322.930.2000×= 1000

m Na 2m Na M Na 2CO 3-30.2000× 22.93× 10× 106=CO 232

0.2431Na 2CO 3%=0.2560× 100=94.96=0.2431

答:试样中Na 2CO 3的百分含量为94.96%。

18. 某分析人员对试样平行测定5次,测量值分别为2.62g ,2.60g ,2.61g ,2.63g ,2.52g ,计算其平均偏差。

解:

19. 测定某试样中硼砂含量(质量分数) ,得到下列数据:28.62%,28.59%,28.51%,28.48%,28.52%,28.63%。计算其平均偏差。

解:

(28.62%+28.59%+28.51%+28.48%+28.52%+28.63%)/ 6 =28.56%

︳0.06︳+︳0.03︳+︳-0.05︳+︳-0.08︳+︳-0.04︳+︳0.07︳/6=0.055%

20. 测定药用Na 2CO 3的含量,称取试样0.1230 g ,溶解后用浓度为0.1006mol/L的HCL 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该HCl 标液23.50(22.50符合题意)mL ,求试样中Na 2CO 3的百分含量。

用Na 2CO 3作基准物标定HCl 溶液的浓度时,其反应式为:2HCl+ Na2CO 3 = 2NaCl+H2CO 3 滴定到达化学计量点时, 则 (2.62g+2.60g +2.61g +2.63g +2.52g )/ 5 =2.60 ︳0.02︳+︳0.00︳+︳0.01︳+︳0.03︳+︳-0.08︳/ 5 = 0.03

n H Cl =2n N a 2CO 3 c HCl ⋅V HCl =

根据解:2m N a 2CO 3M N a 2CO 3 c HCl ⋅V HCl =

22.50

10002m N a 2CO 3M N a 2CO 3=2m Na 2CO 30.1006× M Na 2CO 3

-3 22.50× 10× 106m Na CO =0.1006×

232

0.1200Na 2CO 3%=× 100=97.560.1230=0.1200

答:试样中Na 2CO 3的百分含量为97.56%。

NaOH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NaOH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需经过NaOH 溶液配制、基准物质H 2C 2O 4•2H 2O 的称量以及用NaOH 溶液滴定等操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用图甲所示操作转移NaOH 溶液到容量瓶中

B .用图乙所示装置准确称得0.1575gH 2C 2O 4•2H 2O 固体

C .用图丙所示操作排除碱式滴定管中的气泡

D .用图丁所示装置以NaOH 待测液滴定H 2C 2O 4溶液

返滴定法

返滴定法(剩余量滴定,俗称回滴) 当反应较慢或反应物是固体时,加入符合计量关系的滴定剂,反应常常不能立即完成。此时可以先加入一定量过量的滴定剂,使反应加速。等反应完成后,再用另一种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滴定剂。这种滴定方式称为返滴定法。

返滴定法主要用于下列情况。

· 采用直接滴定法时,缺乏符合要求的指示剂,或者被测离子对指示剂有封闭作用。

· 被测离子与EDTA 的配位速度很慢。

· 被测离子发生水解等副反应,影响测定。

例如Al 3+的滴定,由于存在下列问题,故不宜采用直接滴定法。

· Al3+对二甲酚橙等指示剂有封闭作用。

· Al3+与EDTA 配位缓慢,需要加过量EDTA 并加热煮沸, 配位反应才比较完全。 · 在酸度不高时,Al 3+水解生成一系列多核氢氧基配合物,如[Al2(H2O) 6(OH)3]3+,

3+3+[Al3(H2O) 6(OH)6]等,即便将酸度提高至EDTA 滴定Al 的最高酸度(pH=4.1),仍

不能避免多核配合物的形成。铝的多核配合物与EDTA 反应缓慢,配位比不恒定,故对滴定不利。

为了避免发生上述问题,可采用返滴定法。为此,可先加入一定量过量的EDTA 标准溶液,在pH=3.5时,煮沸溶液。由于此时酸度较大(pH

2+加入二甲酚橙,即可顺利地用Zn 标准溶液进行返滴定。


相关文章

  • 2016南京中考政策解读
  • [政策解读] 重磅!2016年南京中考各科考试说明!!!(附名师解析) 语文:扎实推进,稳步向前 南京市学科带头人.伯乐中学王芳 秉承素质教育精神,贯彻课程标准理念.近年来,在全民阅读的大背景下,南京市语文学科中考试卷高度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 ...查看


  •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化学教学计划
  •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化学教学计划 高二化学组 韩 汉 林 一.指导思想 以化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引,认真落实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抓好常规教学,夯实基础,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 ...查看


  • 2015--2016高二化学下期教学计划
  • 2015--2016高二化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高二A 娄 昀 一.指导思想 以化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引,紧跟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抓好常规教学,夯实基础,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 ...查看


  • 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化学教学计划
  •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九年级化学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九年级学生从八年级期末考试成绩来看,成绩太差,不尽人意.反映出大多数学生,没有读书的意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多数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升入九年 ...查看


  • 2015复习计划
  • 2015-2016学年高三化学复习计划 一.复习策略: 1. 熟悉<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是命题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 ...查看


  • 2016-2017年八年级期末化学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 密山二中2016年-----2017年上学期八年级化学期末试卷 质量分析报告 任课教师:杨德慧 田艳华 一.命卷思路 本份试卷主要考查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至第四章的知识点,试卷题型:选择.填空与简答.实验与计算五种题型.本份试卷能较好落实了&l ...查看


  • 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 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有效防范遏制危险化学品较大以上事故,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方案的通知> ...查看


  • 2016海南事业单位面试题库:面试真题解析(2)
  • 2016海南事业单位面试题库:面试真题解析(2) 海南省三亚市天涯区城市管理人员巡查中收走一位游泳老人放有衣物的自行车,老人索要无果,不得不穿着泳裤步行4小时回家.对此,你怎们看? [中公解析] 海南三亚天涯区城管"整人式&quo ...查看


  • 合工大研究生复试
  • 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科目要求 001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联系电话:0551-62901513传真:0551-62901508联系人:袁老师 各专业复试科目包括英语听力测试.英语口语测试.专业综合课笔试及综合素质面 ...查看


  • 2016届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
  • 2016届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 本次五里镇举行的四校联考化学试卷,考查范围从第一单元到第三单元.重点在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占分比例92%,其中第三单元占分比例达到40% 试卷总体难易程度适中,重基础无难题.通过做题情况反映出学生普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