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4]遗传.变异与进化

2012年生物高考试题分类解析

【考点4】遗传、变异与进化

【2012、全国新课标、34、12分】

果蝇中灰身(B )与黑身(b )、大翅脉(E )与小翅脉(e )是两对相对性状且独立遗传,灰身大翅脉

的雌蝇与灰身小翅脉的雄蝇杂交,子代中47只为灰身大翅脉,49只为灰身小翅脉,17只为黑身大翅脉,15只为黑身小翅脉。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杂交子代中,体色和翅脉的表现型比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两个亲体中,雌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雄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3)亲本雌蝇产生卵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_____________,其理论比例为__________.

(4)上述子代中表现型为灰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黑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答案】(1)3:1 1:1 (2)BbEe Bbee (3)4 1:1:1:1 (4)BBEe

和BbEe bbEe

【解析】在上述杂交子代中,体色的表现型比例为灰身:黑身=(47+49):(17+15)=3:1,可推出亲本的基因组成都为Bb ;翅脉的表现型比例为大翅脉:小翅脉=(47+17):(49+15)=1:1,可推出亲本的基因组成为Ee 和ee 。

【2012、海南、23】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

B .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也可不同 C .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D .同一群落中的种群相互影响,因此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

【答案】D

【解析】基因突变率虽然低,却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A 项正确;生物的表现型

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型不同,表现型相同,对环境的适应性相同,也可能表现型不同,对环境的适应性也不同,B 项正确;环境发生的变化如果影响到某些基因型,由于环境的选择作用,就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如果环境发生的变化不影响种群中各基因型的适应性,也可能不起选择作用,使基因频率不变,C 项正确;种群内个体之间才有基因交流,所以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非群落,D 项错误。

【2012、海南、24】玉米糯性与非糯性、甜粒与非甜粒为两对相对性状。一般情况下用纯合非糯非甜粒与

糯性甜粒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F 1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 2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9:3:3:1。若重复该杂交实验时,偶然发现一个杂交组合,其F 1仍表现为非糯非甜粒,但某一F 1植株自交,产生

的F 2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种表现型。对这一杂交结果的解释,理论上最合理的是 A .发生了染色体易位 B .染色体组数目整倍增加 C . 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替换 D .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增减

【答案】A

【解析】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F 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如果两对(或更多对)非等位基因位于一对非同源染色体上就不会表现出自由组合。从题目可知,发生突变的植株不能进行基因的自由组合,原因最可能是发生染色体易位,使原来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了。

【2012、海南、25】已知小麦无芒(A )与有芒(a )为一对相对性状,用适宜的诱变方式处理花药可导致

基因突变。为了确定基因A 是否突变为基因a ,有人设计了以下4个杂交组合,杂交前对每个组合中父本的花药进行诱变处理,然后与未经处理的母本进行杂交。若要通过对杂交子一代表现型的分析来确定该基因是否发生突变,则最佳的杂交组合是

A .♂无芒×♀有芒(♂AA×♀ aa) B .♂无芒×♀有芒( ♂ Aa×♀aa)

C .♂无芒×♀无芒(♂ Aa×♀Aa) D .♂无芒×♀无芒(♂AA×♀Aa)

【答案】A

【解析】由于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显性作用,如果A 基因发生突变而变为a 基因,这时无芒的纯合子父

本AA 产生含a 的配子,当遇a 的雌配子时,形成受精卵aa ,将来发育的植株表现出隐性性状,所以最佳的杂交组合为父本为显性纯合子,母本为隐性纯合子组。

【2012、海南、29】(8分)

无子西瓜是由二倍体(2n=22)与同源四倍体杂交后形成的三倍体。回答下列问题:

(1)杂交时选用四倍体植株作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父本,取其花粉涂在四倍体植株的______上,授

粉后套袋。四倍体植株上产生的雌配子含有______条染色体,该雌配子与二倍体植株上产生的雄配子结合,形成含有______条染色体的合子。

(2)上述杂交获得的种子可发育为三倍体植株。该植株会产生无子果实,该果实无子的原因是三倍体

的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 分裂。

(3)为了在短期内大量繁殖三倍体植株,理论上可以采用____的方法。

【答案】(8分)(1)雌蕊(或柱头)(2分)

(2)减数(2分)

(3)组织培养(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解析】

(1)利用多倍体育种技术培育无子西瓜时,在二部体西瓜的幼苗期,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四倍体植株,

以其作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父本,两者杂交,把得到的种子种下去会长出三倍体植株,由于三倍体植物在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无法形成正常配子,所以在其开花后用二倍体的花粉涂抹其雌蕊或柱头,即可利用花粉产生的生长素刺激子房发育成果实,由于没有受精,所以果实里没有种子,即为无子西瓜。四倍体植株由二倍体植株经染色体加倍而来,体细胞中含有22×2=44条染色体,减数分裂产生

4422的雌配子所含的染色体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 =22),二倍体植株产生的雄配子含 =11条染22

色体,两者结合形成含有33条染色体的受精卵。

(2)三倍体植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时会发生联会的紊乱而无法形成正常的

配子。

(3)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大量繁殖植物植株。

【2012、江苏、2】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C .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 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 D .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22(1分) 33(1分)

【答案】B

【解析】遗传因子只是孟德尔通过实验现象推理出的理论产物,孟德尔并未证实遗传因子的化学本质,A 错;由于噬菌体转化实验将DNA 和蛋白质的作用分别进行了研究,而肺炎双球转化实验中DNA 和蛋白质不能完全分离开,所以噬菌体转化实验更有说服力,B 正确;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 双螺旋结构中,碱基互补配对,嘌呤数等于嘧啶数,C 错;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只能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D 错

【2012、江苏、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 B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

D .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进化

【答案】D

【解析】生物竞争也是一种环境因素,A 正确;化石是过去生物的遗体、遗迹和遗物,可通过对比了解生物进化情况,B 正确;生物也可引起环境的变化,C 正确;突

生物进化的原材料,D 错

【2012、江苏、6】下列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叙述, 合理的是

A .该计划的实施将有助于人类对自身疾病的诊治和预防

B .该计划是人类从细胞水平研究自身遗传物质的系统工C .该计划的目的是测定人类一个染色体组中全部DNA 变是程 序列

负面 D .该计划的实施不可能产生种族歧视、侵犯个人隐私等

影响

【答案】A

【解析】人类很多疾病与遗传有关,A 正确;人类基因组计划

分子水平上的研究,B 错;人类基因组计划是测定人类基因组

条常染色体和XY 染色体)的全部DNA 序列,

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C 错;该计划也能带来一定的负是在(22面

正确影响,D 错 【2012、江苏、10】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

的是

A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C .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D .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 染色体

【答案】B

【解析】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色盲基因,A 错误;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B 正确;不同的细胞里面的基因选择性表达,并不针对某一条染色体,C 错;X 和Y 为同源染色体,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次级精母细胞有的含X 染色体,有的含Y 染色体,D 错。

【2012、江苏、11】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 不存在相互作用

B .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 性状表现也不同

C .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 的基因型

D .F2 的3 :1 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答案】D

【解析】非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不能自由组合,另外基因之间有互作现象,A 错;当完全显性时,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性状相同,B 错;测交既可检测F1的基因型,也可检测F1在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是否分离,从而形成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C 错;如果没有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雌雄各两种基因型的配子就无法得到比例相同的四种结合方式,也应得不到3:1的性状分离比,D 正确

【2012、江苏、28】(8 分)科学家将培育的异源多倍体的抗叶锈病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中, 育成了抗叶锈

病的小麦, 育种过程见图。图中A 、B 、C 、D 表示4 个不同的染色体组, 每组有7 条染色体,C 染 色体组中含携带抗病基因的染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异源多倍体是由两种植物AABB 与CC 远缘杂交形成的后代, 经 __________方法培育而成, 还可用植物细胞工程中 __________方法进行培育。 (2)杂交后代 ①染色体组的组成为 __________,进行减数分裂时形成 __________个四分体, 体细胞中含有 __________条染色体。

(4)为使杂交后代③

稳定遗传, 常用

粉, 使含抗病基

片段转接到小

这种变异称为

__________。 的抗病基因射线照射花因的染色体麦染色体上,

【答案】

(1)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植物体细胞杂交

(2)AABBCD 14 42

(3)无同源染色体配对

(4)染色体结构变异

【解析】来源中#教#网z#z#s#p

(1)A 、B 、C 、D 表示4个不同的染色体组,植物AABB 产生AB 的配子,植物CC产生含C 的配子,结合后形成ABC 受精卵并发育为相应的种子,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形成可育的后代AABBCC ;还可以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AABBCC 的个体。

(2)AABBCC 产生的配子为ABC ,AABBDD 产生的配子为ABD ,配子结合形成AABBCD 的受精卵,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染色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 C 染色体组和D 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不能形成四分体,两个A 染色体组可形成7个四分体,两个B 染色体组可形成7个四分体,共计14个四分体。由于①中有6个染色体,每个染色体组7条染色体,共42条。

(3)杂交后代②,减数分裂过程中C 组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配对而丢失。

(4)射线可能会导致C 染色体断裂,断裂的部分如果含有抗病基因,抗病基因可通过易位的方式转移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这种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2012、江苏、30】(9 分)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 、h )和乙遗传病(基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 __________,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 __________。

(2)若Ⅰ-3 无乙病致病基因, 请继续以下分析。

①Ⅰ-2 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_;Ⅱ-5 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_。

②如果Ⅱ-5 与Ⅱ-6 结婚, 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 __________。

③如果Ⅱ-7 与Ⅱ-8 再生育一个女儿, 则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 __________。

④如果Ⅱ-5 与h 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 则儿子携带h 基因的

概率为 __________。

【答案】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伴X 隐性遗传

⑵①HhX T X t HHX T Y 或HhX T Y

来源p co m 因为 T 、t )患者, 系谱图如下。以往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Hh 基因型频率为10-4。请回答下列 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

② 1/36

③1/60000

④3/5

【解析】⑴根据系谱图中正常的Ⅰ-1和Ⅰ-2的后代中有一个女患者为Ⅱ-2,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正常的Ⅰ-3和Ⅰ-4的后代中有一个患者Ⅱ-9, 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图中的4个乙病患者都为男性,且其母亲都正常,所以乙病最有可能的遗传方式为伴X 隐性遗传。

⑵①Ⅱ-2患甲病,所以可以推出Ⅰ-1和Ⅰ-2有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Hh ,Ⅰ-3无乙致病基因,所以乙病确定为伴X 隐性遗传。根据交叉遗传的特点,Ⅱ-1的致病基因是由其母Ⅰ-2遗传的,所以Ⅰ-2有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X T X t 。综合以上内容,Ⅰ-2的基因型为HhX T X t 。关于Ⅱ-5的基因型,根据系谱可以看出,Ⅰ-1和Ⅰ-2有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Hh ,这样,Ⅱ-5有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HH 或Hh 。而Ⅱ-5不患乙病,所以有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X T Y 。所以Ⅱ-5的基因型为HHX T Y 或HhX T Y 。

②Ⅱ-6的基因型为H XT X-,Ⅱ-5的基因型为H XT Y 。如果Ⅱ-5和Ⅱ-6结婚,后代患甲病,则Ⅱ-5和Ⅱ-6的与甲病有关的基因型应为2/3Hh和2/3Hh,这样后代患甲病的概率为2/3×2/3×1/4=1/9。如果后代患乙病,则Ⅱ-5和Ⅱ-6的与乙病有关的基因型应为X T Y 和1/2XT X t ,所生的男孩患乙病的概率为1/2×1/2=1/4。综合以上内容,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9×1/4=1/36。

③Ⅱ-7的基因型可能为1/3HH或2/3Hh。根据题意在正常人群中Hh 的基因型频率为10-4,此值就是Ⅱ-8基因型为Hh 的概率。所以,女儿患甲病的概率=2/3×10-4×1/4=1/60000。

④Ⅱ-5的基因型为1/3HH或2/3Hh(只涉及甲病),与之婚配的是携带者,基因型为Hh 。两者的后代中表现型正常的概率为1-2/3×1/4=5/6。而出现携带者Hh 的概率为1/3×1/2+2/3×1/2=1/2。这样儿子携带h 基因的概率为(1/2)/(5/6)=3/5。

【2012、浙江、32】(18分)玉米的抗病和不抗病(基因为A 、a )、高秆和矮秆(基因为B 、b )是两对独

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现有不抗病矮秆玉米种子(甲),研究人员欲培育抗病高秆玉米,进行以下实验: 取适量的甲,用合适剂量的γ射线照射后种植,在后代中观察到白化苗4株、抗病矮秆1株(乙)和

不抗病高秆3株(丙)。将乙与丙杂交,F 1中出现抗病高秆、抗病矮秆、不抗病高秆和不抗病矮杆,

选取F 1中抗病高秆植物上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选出纯合二倍体的抗病

高秆植株(丁)。

另一个实验表明:以甲和丁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一代均为抗病高秆。 请回答: (1)对上述1株白化苗的研究发现,控制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缺失了一段DNA ,因此基因不能正

常 ,功能丧失,无法合成叶绿素,表明该白化苗的变异具有 的特点,该变异类型属于 。[来源:www.shulihua.net]

(2)上述培育抗病高秆玉米的实验运用了、单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技术,其中杂交育种技术依据的原理是 ,花药离体培养中,可通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芽、根获得再生植株,也可通过诱导分化成 获得再生植株。

(3)从基因组成看,乙与丙植株杂交的F 1中抗病高秆植株能产生 (4)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乙与丙植株杂交得到F 1的过程。

【答案】(1)表达 有害性 基因突变

(2)诱变育种 基因重组 胚状体 (3)4

(4)

【解析】(1)由“甲和丁杂交后代均为抗病高秆”可知,抗病和高秆为显性,据此推出各亲本的基因型:甲(aabb )、乙(Aabb )、丙(aaBb )、丁(AABB )。

(2)基因缺失DNA 片段后,其数量并未减少,变异类型为基因突变。突变后的基因无法正常进行转录和翻译,体现了变异的有害性。

(3)乙和丙杂交得到的F 1,其基因型为AaBb ,可产生4种不同类型的配子。

【2012、安徽理综、4】假若某植物种群足够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基因R 对感病基因r 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 占1/9,抗病植株RR 和Rr 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

A 、1/9 B 、1/16 C 、4/81 D 、1/8

【答案】C

【解析】因感病植株在开花前死亡,故在杂交产生后代时,RR 和Rr 所占的频率均变为1/4,因为是随机交配,故为1/4Rr ×1/4Rr →1/16rr,选C 。

【2012、安徽理综、5】图示细胞内某些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该过程发生在

A .真核细胞内,一个mRNA 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B .原核细胞内,转录促使mRNA 在核糖体上移动以便合成肽

源:www.shulihua.net]

C .原核细胞内,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D .真核细胞内,转录的同时核糖体进入细胞核启动遗传信息

【答案】C

【解析】图示过程为转录和翻译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故

因表达过程,故A 、D 错,转录是核糖体沿mRNA 移动,故B 错,

【2012、北京卷、30、16分】

在一个常规饲养的实验小鼠封闭种群中,偶然发现现儿只小鼠在出生第二周后开始股毛,以后终生保持无毛状态。为了解该性状的遗传方式,研究者设置了6组小鼠交配组合,统计相同时间段内繁殖结果如下。

链[来的翻译 为原核生物的基选C 。

(1)己知

Ⅰ、Ⅱ组子代中脱毛、有毛性状均不存在性别差异,说明相关墓因位于 染色体上。

(2) Ⅲ组的繁筑结果表明脱毛、有毛性状是由 因控制的,相关基因的遗传符合

定律。

(3) Ⅳ组的繁殖结果说明,小鼠表现出脱毛性状不是 影响的结果。

(4)在封闭小种群中,偶然出现的基因突变属于 。此种群中同时出现几只脱毛小鼠的条件是 。

(5)测序结果表明. 突变基因序列模板链中的I 个G 突交为A ,推测密码子发生的变化是 (填选项前的符号) 。

A. 由GGA 变为AGA B. 由CGA 变为GGA

C. 由AGA 变为UGA D. 由CGA 变为UGA

(6)研突发现,突变基因表达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小于突变前4因表现的蛋白质,推测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蛋白质合成 。进一步研究发现,该蛋白质会使甲状腺激素受体的功能下降. 据此推测脱毛小鼠细胞的_ 下降,这就可以解释表中数据显示的雌性脱毛小鼠的原因。

【答案】:1. 常 2. 一对等位基因 基因分离 3. 环境 4. 自发突变 种群足够大 5 D 6 提前终止 细胞代谢

【解析】

1 根据伴性遗传的概念来判断,与性别无关联,因而基因位于常染色体

2. Ⅲ中产生性状分离,且比例接近1:3,符合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分离定律

3. Ⅳ组中脱毛纯合个体雌雄交配,后代都为脱毛小鼠,若是由于环境,后代应该会出现有毛小鼠。

4. 偶发出现的基因突变为自发突变,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只有种群足够大才可能出现几只脱毛小鼠,这与题干中猪的小种群又呼应。

5. 模版连G 变为A ,在mRNA 中应该是C 变为U 。

6. 题干中说“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小于突变前基因的蛋白质”,说明蛋白质翻译提前中断了。甲状腺激素受体功能下降,则甲状腺激素失去作用,导致小鼠细胞新陈代谢下降,从而使得皮毛脱落。

【2012、福建卷、5】双脱氧核苷酸常用于DNA 测序,其结构与脱载核昔酸相似,能参与DNA 的合成,且遵循玻基互补配对原则。DNA 合成时,在DNA 聚合酶作用下,若连接上的是双脱氧核昔酸,子链延伸终止;若连接上的是脱氧核昔酸,子链延伸继续。在人工合成体系中,有适量的GTACA TACA TC 的单链模板、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和4中脱氧喝碳酸,则以该链为模板合成出的不同长度的子链最多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也可和单链模板上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进行配对。在该模板上共有4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这样,可能有0、1、2、3、4个的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与模板上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进行配对,所以总共有5种不同长度的子链。

【2012、福建卷、27、12分】现有翅型为裂翅的果蝇新品系,裂翅(A )对非裂翅(a )为显性。杂交实验如图1.

(1)上述亲本中,裂翅果蝇为______________(纯合子/杂合子)。

(2)某同学依据上述实验结果,认为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你就上述实验,以遗传图解的方式说明该等位基因可能位于X 染色体上。

(3)现欲利用上述果蝇进行一次杂交试验,以确定该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 染色体。请写出一组杂交组合的表现型: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得知,等位基因(A 、a )与(D 、d )位于同一对常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 或dd 的个体胚胎致死。两对等位基因功能互不影响,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不发生交叉互换。这两对等位基因______________(遵循/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以基因型如图2的裂翅果蝇为亲本,逐代自由交配,则后代中基因A 的频率将____________(上升/下降/不变)

【答案】(1)杂合子

(2)

(3)裂翅(♀)×非裂翅膀(♂)或裂翅(♀)×裂翅(♂)

(4)不遵循 不变

【解析】 (1)F1出现了非裂翅,说明亲本的裂翅是杂合子。(2)见遗传图解。(3)用一次杂交实验,确定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 染色体,需要常染色体遗传的杂交结果与伴X 遗传的杂交结果不一致才能判断。可用组合:裂翅♀× 非裂翅♂,若是常染色体遗传,后代裂翅有雌也有雄,若是伴X 遗传,裂翅只有雌;也可以用组合:裂翅(♀)×裂翅(♂),若是常染色体遗传,后代非裂翅有雌也有雄,若是伴X 遗传,后代非裂翅只有雄。

(4)由于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图2所示的个体只产生两种配子:AD 和ad ,含AD 的配子和含AD 的配子结合,胚胎致死;含ad 的配子和含ad 的配子结合,也会胚胎致死;能存活的个体只能是含AD 的配子和含ad 的配子结合, 因此无论自由交配多少代,种群中都只有AaDd 的个体存活,A 的基因频率不变。

【2012、广东卷、28、16分】子叶黄色(Y ,野生型)和绿色(y ,突变型)是孟德尔研究的豌豆相对性状之一。野生型豌豆成熟后,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

(1)在黑暗条件下,野生型和突变型豌豆的叶片总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见图10。其中,反映突变型豌豆叶片总绿叶素含量变化的曲先是____________。

(2)Y 基因和y 基因的翻译产物分别是SGR Y 蛋白和SGR y 蛋白,其部分氨基酸序列见图11。据图11推测,Y 基因突变为y 基因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_______和_______。进一步研究发现,SGR Y 蛋白和SGR y 蛋白都能进入叶绿体。可推测,位点_______的突变导致了该蛋白的功能异常,从而使该蛋白调控叶绿素降解的能力减弱,最终使突变型豌豆子叶和叶片维持“常绿”。

(3)水稻Y 基因发生突变,也出现了类似的“常绿”突变植株y2,其叶片衰老后仍为绿色。为验证水稻Y 基因的功能,设计了以下实验,请完善。

(一)培育转基因植株:

Ⅰ. 植株甲:用含有空载体的农杆菌感染________的细胞,培育并获得纯和植株。

Ⅱ. 植株乙:________,培育并获得含有目的基因的纯合植株。

(二)预测转基因植株的表现型:

植株甲:________维持“常绿”;植株乙:________。

(三)推测结论:________。

【答案】 (1)A (2)替换 增加 ③

(3)(一)突变植株y2 用Y 基因的农杆菌感染纯和突变植株y2 (二)能 不能维持“常绿” (三)Y 基因能使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

【解析】(1)根据题干所给信息“野生型豌豆成熟后,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可推测出野生型豌豆成熟后,子叶发育成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降低。分析图10,B 从第六天开始总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因此B 代表野生型豌豆,则A 为突变型豌豆。

(2)根据图11可以看出,突变型的SGRy 蛋白和野生型的SGRY 有3处变异,①处氨基酸由T 变成S, ②

处氨基酸由N 变成K ,可以确定是基因相应的碱基发生了替换,③处多了一个氨基酸, 所以可以确定是发生了碱基的增添;从图11中可以看出SGRY 蛋白的第12和38个氨基酸所在的区域的功能是引导该蛋白进入叶绿体,根据题意,SGRy 和SGRY 都能进入叶绿体,说明①②处的变异没有改变其功能;所以突变型的SGRy 蛋白功能的改变就是有由③处变异引起。

(3)本实验通过具体情境考查对照实验设计能力。欲通过转基因实验验证Y 基因“能使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的功能,首先应培育纯合的常绿突变植株y2,然后用含有Y 基因的农杆菌感染纯合的常绿突变植株y2,培育出含有目的基因的纯合植株观察其叶片颜色变化。为了排除农杆菌感染对植株的影响,应用含有空载体的农杆菌感染常绿突变植株y2作为对照。

【2012、广东卷、25】

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合下表信息可预测,图8中II —3和II —4所生子女是( )

A. 非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4 B. 非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1/8

C. 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8 C. 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0

【答案】CD

【解析】根据题意可以推出,II3的基因型为BbXAXa ,II4的基因型为BBXAY 。分开考虑,后代关于秃顶的基因型为1/2BB,1/2Bb,即女孩不秃顶,男孩有一半的可能秃顶;后代关于色盲的基因型为1/4XAXa,1/4XAXA,1/4XAY,1/4XaY,即生出换色盲女孩的概率为0,有1/4的可能生出患病男孩。

【2012、广东卷、6】科学家用人工合成的染色体片段,成功替代了酵母菌的第6号和第9号染色体的部分片段,得到的重组酵母菌能存活 , 未见明显异常 ,关于该重组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还可能发生变异 B 表现型仍受环境的影响

C 增加了酵母菌的遗传多样性 D 改变了酵母菌的进化方向

【答案】D

【解析】进化的实质是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2012、四川卷、2】将大肠杆菌的质粒连接上人生长激素的基因后,重新置入大肠杆菌的细胞内,通过发酵就能大量生产人生长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发酵产生的生长激素属于大肠杆菌的初级代谢产物

B .大肠杆菌获得的能产生人生长激素的变异可以遗传

C .大肠杆菌质粒标记基因中腺嘌呤与尿嘧啶含量相等

D .生长激素基因在转录时需要解旋酶和DNA 连接酶

【答案】B 。

【解析】因人生长激素不是大肠杆菌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所以不是大肠杆菌的初级代谢产物,故A 错;将大肠杆菌的质粒连接上人生长激素的基因后,重新置入大肠杆菌的细胞内,属于基因工程中的人工基因重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故B 正确;大肠杆菌质粒是小型环状DNA 分子,不含尿嘧啶,故C 错;生长激素基因在转录时需要解旋酶和DNA 聚合酶,而不需要DNA 连接酶,故D 错。

【2012、四川卷、31、22分】回答下列I 、II 小题。

I .(8分)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

置适宜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高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

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农田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 ,猛禽与田鼠的种间关系是 。

(2)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

决定的;b 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度上升,从田鼠生存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3)与曲线II 相比,曲线I 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 。若在农田周围合理植树可控

制鼠害,从而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该生态系统中的 关系,使人们从中更多获益。

【答案】(1)大豆(1分)捕食(1分)(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和迁入(2分)株寇的形成有利于

躲避天敌;食物增加(2分) (3)更大(1分)能量流动(1分)

【解析】本题考查了生态学中有关生态系统的成分、生物间的关系、影响种密度的因素、能量流动等

知识。所设空较为简单,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II .(14分)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 、a 和B 、b )控制,其中B 、b 仅位于X 染色体上。

A 和B 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B 存在而A 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

(1)一只纯合粉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F 1代全为红眼。

1亲代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F 1代雌果蝇能产生 种基因型的配 ○

子。

2将F 1代雌雄果蝇随机交配,所得F 2代粉红眼果蝇中雌雄比例为 ,在F 2代红眼雌○

果蝇中杂合子的比例为 。

(2)果蝇体内另有一对基因T 、t 与A 、a 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当t 基因纯合时对雄果蝇无影

响,但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让一只纯合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所得F 1代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 2代雌雄比例为3 :5,无粉红眼出现。

1T 、t 。 ○

2F 2代雄果蝇中共有 种基因型,其中不含Y 染色体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

3用带荧光标记的B 、b 基因共有的特异序列作探针,与F 2代雄果蝇的细胞装片中各细胞内染色体上○

B 、b 基因杂交,通过观察荧光点的个数可确定细胞中B 、b 基因的数目,从而判断该果蝇是否可育。在一

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若观察到 个荧光点,则该雄果蝇可育;若观察到 个荧光点,则该雄果蝇不育。

1aaX X (1分) 4(1分) ○22 :1(2分) 5/6(2分) 【答案】(1)○

b 1常(1分) ttAAX Y (2分)○28(2分) 1/5(1分) (2)○B B

(3)2(1分) 4(1分)

1根据题意:一只纯合粉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F 1代全为红眼,则亲代雌【解析】(1)○

果蝇的基因型应为 aaX B X B ,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 b Y (白眼雄果蝇有三种可能的基因型:AAX b Y

或 AaX b Y 或 aaX b Y ,只有AA X b Y 才合题意),遗传图解如下:

P aaX B X B × AAX b Y

纯合粉红眼雌 白眼雄

F 1 AaX B X b AaX B Y

红眼雌 红眼雄

故F 1代雌果蝇能产生 4 种基因型的配子。

2将F 1代雌雄果蝇随机交配,所得F 2代粉红眼果蝇中雌雄比例为 2 :1 ,在F 2代红眼雌果蝇中○

杂合子的比例为 5/6 。遗传图解如下:

B b B F 1 AaX X

× AaX Y

红眼雌 红眼雄

F 2 粉红眼果蝇中:雌2/16(1/16aaXB X B +1/16aaXB X b ):雄1/16aaXB Y=2:1,

在F 2代红眼雌果蝇(6/16A X B X —) 中杂合子(1-1/16AAXB X B )=5/16的比例:5/16 : 6/16=5/6。

(2)根据题意:因F 1随机交配,F 2中无粉红色出现,所以亲代白眼雄果蝇不能含a 基因,基因型应为AA X Y 。又因F 2代雌雄比例为3 :5,说明F 2中有tt 的雌果蝇出现(即性反转雄性不育),若T 、t 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后代雌雄的性别比例只能出现1:1或1:3((X X 或 X X )×(X Y 或 XY )),不符合题意,故T 、t 基因只能位于常染色体上才会使后代雌雄比例为3 :5。遗传图解如下:

P TTAAXB X B × ttAAXb Y

F 1 TtAAX B X b × TtAAX B Y

F 2

T T T t T t b

1 T 、t Y 。 ○

2从表中可得出:雄果蝇有 8 种基因型,其中不含Y 染色体的个体所占比例为2/10=1/5 ○

3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2倍,可育的雄性细胞后期中有2条X 染色体,不育的雄性细胞后期中有4条X 染色体,因此,观察到 2 个荧光点,则该雄果蝇可育;若观察到 4 个荧光点,则该雄果蝇不育。

【2012、天津卷、2】芥酸会降低菜籽油的品质。油菜有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H 和h ,G 和g )控制菜籽的芥酸含量。下图是获得低芥酸油菜新品种(HHGG )的技术路线,已知油菜单个花药由花药壁(2n )及大量花粉(n )等组分组成,这些组分的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A. ①、②两过程均需要植物激素来诱导细胞分化

B. 与④过程相比,③过程可能会产生二倍体再生植株

C.T 图中三种途径中,利用花粉培养筛选低芥酸油菜新品种(HHGG )的效率最高

D.F 1减数分裂时,H 基因所在染色体会与G 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联会

【答案】D

【解析】减数分裂时,发生联会的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即H 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与h 基因所在的染色体、 G 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与g 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可以发生联会,D 项错误。

【2012、天津卷、6】果蝇的红眼基因(R )对白眼基因(r )为显性,位于X 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 )对残翅基因(b )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 1代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 R X r

B. 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 r 的配子占1/2

C.F 1代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16

D. 白眼残翅雌果蝇能形成bb XX 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了伴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遗传,同时还考查了减数分裂的相关内容,据题干信息,可推出亲本基因型为BbX X BbX Y 故A 、B 均正确,C 选项,长翅为3/4,雄性为1/2,应为3/8。D 选项,考查减数第二次分裂中基因的情况,也是正确的。

【2012、天津卷、7、13分】生物分子间的特异性结合的性质广泛用于生命科学研究。以下实例为体外处理“蛋白质-DNA 复合体”获得DNA 片段信息的过程图。

R r r r r

据图回答:

(1)过程①酶作用的部位是 键,此过程只发生在非结合区DNA ,过程②酶作用的部位是 键。

(2)①、②两过程利用了酶的 特性。

(3)若将得到的DNA 片段用于构建重组质粒,需要过程③的测序结果与 酶的识别序列进行对比,已确定选用何种酶。

(4)如果复合体中的蛋白质为RNA 酶聚合,则其识别、结合DNA 序列位基因的

(5)以下研究利用了生物分子间的特异性结合的有 (多选)

A. 分离得到核糖体,用蛋白酶酶解后提rRNA

B. 用无水乙醇处理菠菜叶片,提取叶绿体基粒膜上的光合色素

C .通过分子杂交手段,用荧光物质标记的目的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

D .将抑制成熟基因导入番茄,其mRNA 与催化成熟酶基因的mRNA 互补结合,终止后者翻译,延迟果实成熟。

【答案】(1)磷酸二酯键,肽键

(2)专一

(3)限制性DNA 内切酶

(4)启动子

(5)ACD

【解析】(1)DNA 酶作用的部位是DNA 的磷酸二酯键,蛋白酶作用的部位是肽键。

(2)①②过程利用了各种酶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特性,即专一性。

(3)DNA 要构建重组质粒,需要用限制性DNA 内切酶切割,再与质粒重组。

(4)RNA 聚合酶识别和结合在基因的启动子上,才能驱动基因转录。

(5)蛋白酶能特异性的酶解蛋白质,分子杂交手段也是利用各物质分子结合的特异性,抑制成熟基因转录出的mRNA 与催化成熟酶基因的mRNA 碱基互补结合,也具有特异性,光和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与酒精并不是特异性的溶解,所以选ABC 。

【2012、新课标、1】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 ( )

A .tRNA 种类不同 B .mRNA 碱基序列不同

C .核糖体成分不同 D .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答案】B

【解析】同一物种的不同细胞所含的DNA 是相同的。不同细胞在基因表达过程中,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选择不同基因表达,转录出不同碱基序列的mRNA ,由此翻译出的蛋白质在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上也就不同。虽然tRNA 和rRNA 中的核苷酸序列也是由DNA 决定的,但它们都不具有携带DNA 遗传信息的作用。tRNA 承担着识别并转运特定种类的氨基酸的作用,在不同的细胞中tRNA 种类应该是相同的。核糖体只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从20种氨基酸的密码子表的分析可以知道,密码子不仅具有通用性,还具有简并性。虽然同一种氨基酸还可有多种密码子决定,但同一密码子却只能决定一种特定的氨基酸。

【2012、新课标、31、10分】一对毛色正常鼠交配,产下多只鼠,其中一只雄鼠的毛色异常。分析认为,鼠毛色出现异常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控制毛色的基因显隐性未知,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二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假定这只雄鼠能正常生长发育,并具有生殖能力,后代可成活。为探究该鼠毛色异常的原因,用上述毛色异常的雄鼠分别与其同一窝的多只雌鼠交配,得到多窝子代。请预测结果并作出分析。

(1)如果每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的鼠比例均为 ,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 性基因突变为 性基因的直接结果,因为 。

(2)如果不同窝子代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同一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比例

是 ,另一种是同一窝子代全部表现为 鼠,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

【答案】(1)1:1 隐 显 只有两个隐性纯合亲本中一个亲本的一个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时,才能得到每窝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1:1的结果 (2)1:1 毛色正常

【解析】(1)如果毛色异常是基因突变的结果,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突变,要在后代中表现出来(毛色异常),该突变只能为显性突变,即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毛色异常雄鼠基因型可拟为Aa ,正常雌鼠则拟为aa 。用毛色异常的雄鼠与同一窝的多只毛色正常雌鼠交配,后代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的鼠才能出现每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的鼠比例均1:1的结果。

(2)如果不同窝子代出现该小题所说的两种情况,可推出:①毛色正常雌鼠基因型为Aa ,与毛色异常的雄鼠(aa )交配,后代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比例是1:1;②毛色正常雌鼠基因型为AA ,与毛色异常的雄鼠(aa )交配,则后代全部为毛色正常鼠。

【2012、重庆卷、31、16分】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利用雌雄同株的野生型青蒿(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8),通过传统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可培育高青蒿素含量的植株。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假设野生型青蒿白青秆(A )对紫红秆(a )为显性,稀裂叶(B )对分裂叶(b)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则野生型青蒿最多有 种基因型;若F 1代中白青秆、稀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3/8,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 ,该F 1代中紫红秆、分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 。

(2)四倍体青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青蒿,低温处理野生型青蒿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会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发育成植株,推测低温处理导致细胞染色体不分离的原因是 ,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杂交后代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 。

(3)从青蒿中分离了cyp 基因(题31图为基因结构示意图),其编码的CYP 酶参与青蒿素合成。①若该基因一条单链中(G+T)/(A+C)=2/3,则其互补链中(G+T)/(A+C)= 。②若该基因经改造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CYP 酶,则改造后的cyp 基因编码区无 (填字母)。③若cyp 基因的一个碱基对被替换,使CYP 酶的第50位氨基酸由谷氨酸变成缬氨酸,则该基因突变发生的区段是 (填字母)。

【答案】(1)9 AaBb×aaBb、AaBb×Aabb

27 1 8(2)低温抑制纺锤体形成

3(3)① 2②K 和M ③L

【解析】(1)在野生型青蒿的秆色和叶型这两对性状中,控制各自性状的基因型各有3种(AA 、Aa 和aa ,及BB 、Bb 和bb ),由于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独立遗传的,基因间可自由组合,故基因型共有3×3

333133=9种。F 1中白青秆、稀裂叶植株占 ,即P(A_B_)=,由于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可分解成 ×或 888244

1× ,即亲本可能是AaBb×aaBb,或AaBb×Aabb。当亲本为AaBb×aaBb时,F 1中红秆、分裂叶植株所占2

1111比例为P(aabb)=× = ;当亲本为AaBb×Aabb时,F 1中红秆、分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P(aabb) 2484

111× =。即,无论亲本组合是上述哪一种,F 1中此红秆、分裂叶植株所占比例都为。 288

(2)低温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内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但细胞最终不发生分列,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若四倍体青蒿(细胞内的染色体是二倍体青蒿的2倍,有18×2=36条染色体)与野生型的二倍体青蒿杂交,前者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有18条染色体,后者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有9条染色体,两者受精发育而成的后代体细胞中有27条染色体。

(3)①若该基因一条链上四种含氮碱基的比例为G 1+T 12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其互补链中A 1+C 13

G 2+T 2C 1+A 13 = =。②与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相比,真核生物基因的编码区是不连续的,由能够编码蛋A 2+C 2T 1+G 12

白质的序列——外显子(图示J 、L 、N 区段)和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内含子(图示K 、M 区段)间隔而构成,而原核生物的基因编码区中不存在内含子区段。为了使该基因能在大肠杆菌(原核生物)中表达,应当将内含子区段去掉。③cyp 基因中只有编码区的外显子区段能编码蛋白质,该基因控制合成的CYP 酶的第50位由外显子的第150、151、152对脱氧核苷酸(3×50=150,基因中的每3对连续脱氧核苷酸决定一个氨基酸)决定,因此该基因突变发生在L 区段内(81+78=159)。

【2012、上海生命科学、7】在细胞中,以mRNA 作为模板合成生物大分子的过程包括

A .复制和转录 B .翻译和转录 C .复制和翻译 D .翻译和逆转录

【答案】D

【解析】根据中心法则可以看出,翻译是以RNA 作为模板合成蛋白质,逆转录以RNA 作为模板合成DNA 的过程,RNA 为模板进行自我复制只存在于某些RNA 病毒。

【2012、上海生命科学、8】图4为细胞内染色体状态示意图。这种染色体状态表示已发生

A .染色体易位 B .基因重组

C .染色体倒位 D .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

【答案】B

【解析】据图可看出,此现象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即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2012、上海生命科学、11】赫尔希(A.Hershey) 和蔡斯(M.Chase) 于1952年所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著名实验进一步证实了DNA 是遗传物质。这项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噬菌体

A .侵染大肠杆菌后会裂解宿主细胞

B .只将其DNA 注入大肠杆菌细胞中

C .DNA 可用15N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D .蛋白质可用32P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答案】B

【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只有DNA 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内,而蛋白质没有进入,保证了实验进行的单一变量原则,N 15不具有放射性,且噬菌体的DNA 和蛋白质中都含N ,如用N 标记,不能达到分开研究的目的,C 错;噬菌体的蛋白质几乎不含P ,D 错;如果噬菌体的DNA 和蛋白质都进入了大肠杆菌,则本实验是无法得到结论,B 确实是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2012、上海生命科学、14】在一个成员血型各不相同的家庭中,妻子是A 型血,她的红细胞能被丈夫和儿子的血清凝集,则丈夫的血型和基因型分别是

A .B 型,I I 。 B .B 型,I i C .AB 型,i I D .O 型,

【答案】B

【解析】妻子是A 型血,基因型可能为I A I A 或I A i ,其红细胞表面含A 抗原,由于其红细胞能被丈夫和儿子的血清凝集,故丈夫和儿子的血清中含抗A 抗体,红细胞表面不含A 抗原,即丈夫和儿子都不能是A 型、AB 型血,可能是B 型或O 型,故C 错;若丈夫为O 型(基因型ii ),而儿子的血型(O 型或A B B B A B

型)必然与丈夫或妻子的血型相同,D 错;若丈夫为B 型(基因型I I ),则儿子可能为AB 型、B 型血,与前面分析矛盾,故A 错;若丈夫为B 型(基因型I B i ),则儿子只能为O 型(基因型ii )(还可能是A 型、AB 型血,但与前面分析矛盾),可以满足题干要求。

【2012、上海生命科学、16】成人体内绝大多数处于分化终端的各种细胞 B B

A .遗传信息相同 B .基因表达相同 C .mRNA 种类相同 D .蛋白质种类相同

【答案】A 【解析】分化终端的各种细胞指不再继续分裂,执行各自功能的细胞。同一个体的细胞都是由受精卵有丝分裂、分化形成,故各种体细胞含有的遗传信息相同,故A 正确;处于分化终端的细胞,形态功能的差别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 错误;不同的细胞,选择性表达的基因有差异,转录形成的mRNA 有差异,翻译出的蛋白质也有差异,C 、D 错误。

【2012、上海生命科学、26】小麦粒色受不连锁的三对基因A /a 、B/b、C /c-控制。A 、B 和C 决定红色,每个基因对粒色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a 、b 和c 决定白色。将粒色最浅和最深的植株杂交得到F 1。F l 的自交后代中,与基因型为Aabbcc 的个体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 A .1/64 B .6/64 C .15/64 D .20/64

【答案】B 【解析】由题可知粒色最深的植株基因型为AABBCC (6显),颜色最浅的植株基因型为aabbcc (0显),此外,小麦粒色还存在5显、4显、3显、2显、1显等情况。AABBCC 与aabbcc 杂交得到F 1(AaBbCc),F 1自交后代中与Aabbcc (1显)表现相同的有Aabbcc(1/2×1/4×1/4)、aaBbcc(1/4×1/2×1/4)、

aabbCc(1/4×1/4×1/2),合计6/64。

【2012、上海生命科学、29】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A)个体占55%,无条纹个体占15%,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 l ,则A 基因的频率和F1中Aa 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

A .30%,2l % B .30%,42% C .70%,2l % D .70%,42%

【答案】D 中§国教§育出§版网

【解析】亲本中AA 占55%,aa 占15%,所以Aa 占30%,自由交配,用哈温定律算,得到A 基因频率70%,a 基因频率30%,F 1中Aa 的基因型频率为42%,选D 。

【2012、上海生命科学、30】某植物的花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A /a 、B /b 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ll 所示,此外,a 基因对于B 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现将基因型为AABB 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 的个体杂交得到F l ,则F 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A .白:粉:红,3:10:3

B .白:粉:红,3:12:1

C .白:粉:红,4:9:3

D .白:粉:红,6:9:1

【答案】C

【解析】AABB 与aabb 杂交得到F 1(AaBb),F 1自交得到(aabb+aaBb)(白色):(A-bb )(粉色):A-B-(红色)=4:3:9

【2012、上海生命科学、35~39、10分】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全球抗药性杂草的发生呈上升趋势。

35.目前全球已有。188种杂草中的324个生物类型对19类化学除草剂产生了抗药性。所谓“生物类型”是指________。

A .品种多样性 B .物种多样性

C .遗传多样性 D .生态系统多样性

36.抗药性杂草生物类型数量的增加,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A .气候变化 B .化肥使用

C .耕作措施变化 D .除草剂使用

37.研究证实,杂草解毒能力增强是杂草对除草剂产生抗性的主要机制之一。从种群水平分析,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A .种群内的基因突变加快 B .种群内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

C .种群内形成了生殖隔离 D .种群内的基因突变朝着抗药性发展

38.相对于抗药性杂草生物类型来说,对除草剂敏感的为敏感性生物类型,那么在原来没有除草剂使用的农田生态系统中,抗药性生物类型个体数量与敏感性生物类型个体数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A .无敏感性个体 B .抗药性个体多于敏感性个体

C .无抗药性个体 D .敏感性个体多于抗药性个体

39.抗药性杂草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严重威胁。下述几种策略中,可有效延缓抗药性杂草发生的是________(多选) 。

A .机械除草 B .除草剂交替使用 C .人工除草 D .提高除草剂使用频率

【答案】

35.C 中#国教#育出#版网

36.D

37.B

38.D

39.ABC

【解析】

35.188种杂草中的324个生物类型,指的是188种杂草中的324个品种,在遗传上有多样性。

36. 使用除草剂,实际是对杂草进行选择,具有抗药性的杂草被保留下来,抗药性杂草生物类型数量的增加。

37. 除草剂对杂草进行选择,使能抗除草剂的杂草大量繁殖,相应的抗除草剂基因频率增加, B 正确。

38. 在没有使用过抗除草剂的农田生态系统中,敏感性个体是突变来的,数量较少。

39. 机械除草和人工除草不会对杂草的抗药性进行筛选,可以维持抗药性杂草处于较少的状态;除草剂交替使用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杀死同一种杂草,避免对杂草的单一选择,可以延缓抗药性杂草的发生;提高除草剂的使用频率会加快抗药性杂草的选择过程。

【2012、上海生命科学、55~59、10分】回答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问题。

55.如图18所示,若用两种识别切割序列完全不同的限制酶E 和F 从基因组DNA 上切下目的基因,并将之取代质粒pZHZ1(3.7kb,1kb=1000对碱基) 上相应的E —F 区域 (0.2kb),那么所形成的重组质粒pZHZ2___________。

A .既能被E 也能被F 切开 B .能被E 但不能被F 切开

C .既不能被E 也不能被F 切开 D .能被F 但不能被E 切开

56.已知在质粒pZHZl 中,限制酶G 切割位点距限制酶E 切割位点0.8kb ,限制酶H 切割位点距限制酶F 切割位点O .5kb 。若分别用限制酶G 和H 酶切两份重组质粒pZHZ2样 品,据表4所列酶切结果判断目的基因的大小为 kb ;并将目的基因内部的限制酶G 和H 切割位点标注在图19中。

57.若想在山羊的乳汁中收获上述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则需将重组质粒pZHZ2导入至山羊的______细胞中。若pZHZ2进入细胞后插入在一条染色体DNA 上,那么获得转基因纯合子山羊的方式是__________。

58.上述目的基因模板链中的。TGA 序列对应一个密码子,翻译时识别该密码子的tRNA 上相应的碱基序列是________。一般而言,一个核糖体可同时容纳________分子的tRNA 。

59.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目的基因转录产物内部结构的是___________。

TSS :转录起始位点,TTS :转录终止位点,STC :起始密码子,SPC :终止密码子

【答案】

55.A

56.1.2 见右图

57. 受精卵 转基因山羊间相互交配

58.UGA 2(或3)

59.B 中教网

【解析】

55. 用限制酶从基因组DNA 上切下目的基因,并取代质粒pZHZ1(3.7kb,1kb=1000对碱基) 上相应的E —F 区域 (0.2kb),用DNA 连接酶连接后形成重组质粒,则在重组质粒中仍然含有限制酶E 和限制酶F 的切割位点,形成的重组质粒pZHZ2既能被E 也能被F 切开,故本题选A 。

56. 根据题中信息,原来质粒长度为3.7kb 切去EF 之间的还有3.5kb ,插入目的基因后构成重组质粒,重组质粒长度为1.6+3.1=1.2+3.5=4.7kb,可推导出目的基因长度为1.2kb 。重组质粒中G 的切割位点距E 的切割位点0.8kb ,单独用限制酶G 切割后产生1.6kb 和3.1kb 的两种片段,说明在重组质粒中除了图中标示出来的G 酶识别位点外,还有一个G 酶识别位点;H 的酶切位点距F0.5kb ,用H 单独酶切产生

1.2kb 和3.5kb 两种片段,说明在重组质粒中含有另外一个H 的酶切位点,根据题中信息提示“将目的基因内部的限制酶G 和H 的识别位点标注在图19中”,可确定在EF 之间分别含有G 和H 的一个识别位点。可断定G 的识别位点,在举例E 点右侧0.8kb 处,H 的识别位点在距F 左侧0.7kb 处。

57. 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中,通常以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当受精卵发育成山羊后,在雌性山羊的乳汁中可以提取到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重组质粒插入在一条染色体DNA 上,可通过雌雄转基因山羊杂交的方法来获取转基因纯合子山羊。

58. 目的基因的模板连中碱基为TGA ,则mRNA 中对应的密码子为ACU ,tRNA 中的反密码子为UGA ,在翻译的过程中,一个核糖体一般可以容纳两个tRNA 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与mRNA 进行互补配对,使得两个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形成肽键,最多不会超过3个。]

59. 基因转录产物为mRNA ,作为基因开始转录形成的在mRNA 上的转录起始位点和终止位点应在mRNA 两端;作为起始密码子应在转录起始位点之后,终止密码子应在转录终止位点之前,这样才能保证翻译的正常开始和终止。

【2012、上海生命科学、60~63、12分】) 分析有关遗传病的资料,回答问题。

图20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已知甲病致病基因与乙病致病基因连锁,且II-7没有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III —10同时患有甲病(A-a).口) 和乙病(B-b )。

60.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仅考虑甲病,III 一9的基因型是________,A 和a 的传递遵循_________________定律。

61.III-13的X 染色体来自第Ⅰ代的________号个体。

62. 若同时考虑甲、乙两病,III-10的基因型是________。下图中,染色体上的横线分别代表甲乙两病致病基因的位置,在III-10的精子形成过程中,若仅考虑染色体行为,可能出现的细胞类型有__________(多选) 。

63.已知II-3和II-4生出与III-10表现型相同孩子的概率为2.5%,则他们生出与III-8表现型相同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

【答案】

60.X 连锁显性遗传 X A X A 或X A X a 基因的分离

61.1

62.X Y A 、B 、C 、D

63.22.5%

【解析】

60. 7号和8号个体均没有患乙病,子代的12号个体患乙病,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7号个体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说明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题中说明“甲病致病基因与乙病致病基因连锁”,说明甲病的致病基因也位于X 染色体上,图中3号和4号个体患甲病,但子代中的8号不患甲病,说明甲病为伴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仅考虑甲病的情况下,系谱图中3号和4号的基因型分别为X X 和X Y ,子代9号个体患甲病,其基因型可能为X X 或者X X ,概率分别为1/2,A 和a 为一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60.13号的X 染色体来自母本6号,且该染色体上不携带任何致病基因,6号的X 染色体来自1号和2号,其中来自2号的X 染色体携带乙病基因,则不携带致病基因的X 染色体来自于1号

62. 若同时考虑到甲乙两病,10号个体同时患两种病,X 染色体上同时携带这两种致病基因,Y 染色体上没有致病基因,其基因型为X Ab Y ;1在上面的图片中,A 可以表示基因型为X Ab Y 的精原细胞,B 图示的两条染色体均为X Ab ,可以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情况;C 可以表示减数第一次分前期,X 与Y 进行联会;D 细胞含有两条Y 染色体,可以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i 两条Y 的次级精母细胞;E 含有4条X 染色单体,F 含有4条Y 的染色单体,在产生精子减数分裂过程中均不可能出现,故可能出现的细胞类型为ABCD 。

63. 根据系谱图可推断出3号和4号的基因型分别为X X 和X Y ;III-10基因型为X Y ,3号和4号的子代和10号相同的概率为2.5%,父本产生含Y 精细胞的概率为1/2;则母本产生含X Ab 的卵细胞的概率为1/20;则对应产生含X 的配子概率也为1/20,互换率为10%未发生互换的概率为90%,则母本产生的卵细胞分别为5%XaB ,5%XAb ,45%XAB ,45%Xab ,父本产生的精细胞分别为50%XAb 、50%Y,III-8为女性患乙病不患甲病,则子代与III-8个体表现型相同的概率为,只需要X ab 的卵细胞和X Ab 的精细胞结合即可,概率为45%×50%=22.5%。

aB AB ab Ab Ab A A A a A a A Ab

21

2012年生物高考试题分类解析

【考点4】遗传、变异与进化

【2012、全国新课标、34、12分】

果蝇中灰身(B )与黑身(b )、大翅脉(E )与小翅脉(e )是两对相对性状且独立遗传,灰身大翅脉

的雌蝇与灰身小翅脉的雄蝇杂交,子代中47只为灰身大翅脉,49只为灰身小翅脉,17只为黑身大翅脉,15只为黑身小翅脉。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杂交子代中,体色和翅脉的表现型比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两个亲体中,雌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雄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3)亲本雌蝇产生卵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_____________,其理论比例为__________.

(4)上述子代中表现型为灰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黑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答案】(1)3:1 1:1 (2)BbEe Bbee (3)4 1:1:1:1 (4)BBEe

和BbEe bbEe

【解析】在上述杂交子代中,体色的表现型比例为灰身:黑身=(47+49):(17+15)=3:1,可推出亲本的基因组成都为Bb ;翅脉的表现型比例为大翅脉:小翅脉=(47+17):(49+15)=1:1,可推出亲本的基因组成为Ee 和ee 。

【2012、海南、23】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

B .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也可不同 C .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D .同一群落中的种群相互影响,因此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

【答案】D

【解析】基因突变率虽然低,却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A 项正确;生物的表现型

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型不同,表现型相同,对环境的适应性相同,也可能表现型不同,对环境的适应性也不同,B 项正确;环境发生的变化如果影响到某些基因型,由于环境的选择作用,就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如果环境发生的变化不影响种群中各基因型的适应性,也可能不起选择作用,使基因频率不变,C 项正确;种群内个体之间才有基因交流,所以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非群落,D 项错误。

【2012、海南、24】玉米糯性与非糯性、甜粒与非甜粒为两对相对性状。一般情况下用纯合非糯非甜粒与

糯性甜粒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F 1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 2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9:3:3:1。若重复该杂交实验时,偶然发现一个杂交组合,其F 1仍表现为非糯非甜粒,但某一F 1植株自交,产生

的F 2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种表现型。对这一杂交结果的解释,理论上最合理的是 A .发生了染色体易位 B .染色体组数目整倍增加 C . 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替换 D .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增减

【答案】A

【解析】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F 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如果两对(或更多对)非等位基因位于一对非同源染色体上就不会表现出自由组合。从题目可知,发生突变的植株不能进行基因的自由组合,原因最可能是发生染色体易位,使原来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了。

【2012、海南、25】已知小麦无芒(A )与有芒(a )为一对相对性状,用适宜的诱变方式处理花药可导致

基因突变。为了确定基因A 是否突变为基因a ,有人设计了以下4个杂交组合,杂交前对每个组合中父本的花药进行诱变处理,然后与未经处理的母本进行杂交。若要通过对杂交子一代表现型的分析来确定该基因是否发生突变,则最佳的杂交组合是

A .♂无芒×♀有芒(♂AA×♀ aa) B .♂无芒×♀有芒( ♂ Aa×♀aa)

C .♂无芒×♀无芒(♂ Aa×♀Aa) D .♂无芒×♀无芒(♂AA×♀Aa)

【答案】A

【解析】由于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显性作用,如果A 基因发生突变而变为a 基因,这时无芒的纯合子父

本AA 产生含a 的配子,当遇a 的雌配子时,形成受精卵aa ,将来发育的植株表现出隐性性状,所以最佳的杂交组合为父本为显性纯合子,母本为隐性纯合子组。

【2012、海南、29】(8分)

无子西瓜是由二倍体(2n=22)与同源四倍体杂交后形成的三倍体。回答下列问题:

(1)杂交时选用四倍体植株作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父本,取其花粉涂在四倍体植株的______上,授

粉后套袋。四倍体植株上产生的雌配子含有______条染色体,该雌配子与二倍体植株上产生的雄配子结合,形成含有______条染色体的合子。

(2)上述杂交获得的种子可发育为三倍体植株。该植株会产生无子果实,该果实无子的原因是三倍体

的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 分裂。

(3)为了在短期内大量繁殖三倍体植株,理论上可以采用____的方法。

【答案】(8分)(1)雌蕊(或柱头)(2分)

(2)减数(2分)

(3)组织培养(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解析】

(1)利用多倍体育种技术培育无子西瓜时,在二部体西瓜的幼苗期,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四倍体植株,

以其作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父本,两者杂交,把得到的种子种下去会长出三倍体植株,由于三倍体植物在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无法形成正常配子,所以在其开花后用二倍体的花粉涂抹其雌蕊或柱头,即可利用花粉产生的生长素刺激子房发育成果实,由于没有受精,所以果实里没有种子,即为无子西瓜。四倍体植株由二倍体植株经染色体加倍而来,体细胞中含有22×2=44条染色体,减数分裂产生

4422的雌配子所含的染色体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 =22),二倍体植株产生的雄配子含 =11条染22

色体,两者结合形成含有33条染色体的受精卵。

(2)三倍体植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时会发生联会的紊乱而无法形成正常的

配子。

(3)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大量繁殖植物植株。

【2012、江苏、2】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C .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 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 D .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22(1分) 33(1分)

【答案】B

【解析】遗传因子只是孟德尔通过实验现象推理出的理论产物,孟德尔并未证实遗传因子的化学本质,A 错;由于噬菌体转化实验将DNA 和蛋白质的作用分别进行了研究,而肺炎双球转化实验中DNA 和蛋白质不能完全分离开,所以噬菌体转化实验更有说服力,B 正确;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 双螺旋结构中,碱基互补配对,嘌呤数等于嘧啶数,C 错;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只能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D 错

【2012、江苏、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 B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

D .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进化

【答案】D

【解析】生物竞争也是一种环境因素,A 正确;化石是过去生物的遗体、遗迹和遗物,可通过对比了解生物进化情况,B 正确;生物也可引起环境的变化,C 正确;突

生物进化的原材料,D 错

【2012、江苏、6】下列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叙述, 合理的是

A .该计划的实施将有助于人类对自身疾病的诊治和预防

B .该计划是人类从细胞水平研究自身遗传物质的系统工C .该计划的目的是测定人类一个染色体组中全部DNA 变是程 序列

负面 D .该计划的实施不可能产生种族歧视、侵犯个人隐私等

影响

【答案】A

【解析】人类很多疾病与遗传有关,A 正确;人类基因组计划

分子水平上的研究,B 错;人类基因组计划是测定人类基因组

条常染色体和XY 染色体)的全部DNA 序列,

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C 错;该计划也能带来一定的负是在(22面

正确影响,D 错 【2012、江苏、10】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

的是

A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C .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D .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 染色体

【答案】B

【解析】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色盲基因,A 错误;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B 正确;不同的细胞里面的基因选择性表达,并不针对某一条染色体,C 错;X 和Y 为同源染色体,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次级精母细胞有的含X 染色体,有的含Y 染色体,D 错。

【2012、江苏、11】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 不存在相互作用

B .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 性状表现也不同

C .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 的基因型

D .F2 的3 :1 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答案】D

【解析】非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不能自由组合,另外基因之间有互作现象,A 错;当完全显性时,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性状相同,B 错;测交既可检测F1的基因型,也可检测F1在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是否分离,从而形成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C 错;如果没有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雌雄各两种基因型的配子就无法得到比例相同的四种结合方式,也应得不到3:1的性状分离比,D 正确

【2012、江苏、28】(8 分)科学家将培育的异源多倍体的抗叶锈病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中, 育成了抗叶锈

病的小麦, 育种过程见图。图中A 、B 、C 、D 表示4 个不同的染色体组, 每组有7 条染色体,C 染 色体组中含携带抗病基因的染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异源多倍体是由两种植物AABB 与CC 远缘杂交形成的后代, 经 __________方法培育而成, 还可用植物细胞工程中 __________方法进行培育。 (2)杂交后代 ①染色体组的组成为 __________,进行减数分裂时形成 __________个四分体, 体细胞中含有 __________条染色体。

(4)为使杂交后代③

稳定遗传, 常用

粉, 使含抗病基

片段转接到小

这种变异称为

__________。 的抗病基因射线照射花因的染色体麦染色体上,

【答案】

(1)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植物体细胞杂交

(2)AABBCD 14 42

(3)无同源染色体配对

(4)染色体结构变异

【解析】来源中#教#网z#z#s#p

(1)A 、B 、C 、D 表示4个不同的染色体组,植物AABB 产生AB 的配子,植物CC产生含C 的配子,结合后形成ABC 受精卵并发育为相应的种子,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形成可育的后代AABBCC ;还可以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AABBCC 的个体。

(2)AABBCC 产生的配子为ABC ,AABBDD 产生的配子为ABD ,配子结合形成AABBCD 的受精卵,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染色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 C 染色体组和D 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不能形成四分体,两个A 染色体组可形成7个四分体,两个B 染色体组可形成7个四分体,共计14个四分体。由于①中有6个染色体,每个染色体组7条染色体,共42条。

(3)杂交后代②,减数分裂过程中C 组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配对而丢失。

(4)射线可能会导致C 染色体断裂,断裂的部分如果含有抗病基因,抗病基因可通过易位的方式转移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这种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2012、江苏、30】(9 分)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 、h )和乙遗传病(基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 __________,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 __________。

(2)若Ⅰ-3 无乙病致病基因, 请继续以下分析。

①Ⅰ-2 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_;Ⅱ-5 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_。

②如果Ⅱ-5 与Ⅱ-6 结婚, 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 __________。

③如果Ⅱ-7 与Ⅱ-8 再生育一个女儿, 则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 __________。

④如果Ⅱ-5 与h 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 则儿子携带h 基因的

概率为 __________。

【答案】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伴X 隐性遗传

⑵①HhX T X t HHX T Y 或HhX T Y

来源p co m 因为 T 、t )患者, 系谱图如下。以往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Hh 基因型频率为10-4。请回答下列 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

② 1/36

③1/60000

④3/5

【解析】⑴根据系谱图中正常的Ⅰ-1和Ⅰ-2的后代中有一个女患者为Ⅱ-2,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正常的Ⅰ-3和Ⅰ-4的后代中有一个患者Ⅱ-9, 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图中的4个乙病患者都为男性,且其母亲都正常,所以乙病最有可能的遗传方式为伴X 隐性遗传。

⑵①Ⅱ-2患甲病,所以可以推出Ⅰ-1和Ⅰ-2有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Hh ,Ⅰ-3无乙致病基因,所以乙病确定为伴X 隐性遗传。根据交叉遗传的特点,Ⅱ-1的致病基因是由其母Ⅰ-2遗传的,所以Ⅰ-2有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X T X t 。综合以上内容,Ⅰ-2的基因型为HhX T X t 。关于Ⅱ-5的基因型,根据系谱可以看出,Ⅰ-1和Ⅰ-2有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Hh ,这样,Ⅱ-5有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HH 或Hh 。而Ⅱ-5不患乙病,所以有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X T Y 。所以Ⅱ-5的基因型为HHX T Y 或HhX T Y 。

②Ⅱ-6的基因型为H XT X-,Ⅱ-5的基因型为H XT Y 。如果Ⅱ-5和Ⅱ-6结婚,后代患甲病,则Ⅱ-5和Ⅱ-6的与甲病有关的基因型应为2/3Hh和2/3Hh,这样后代患甲病的概率为2/3×2/3×1/4=1/9。如果后代患乙病,则Ⅱ-5和Ⅱ-6的与乙病有关的基因型应为X T Y 和1/2XT X t ,所生的男孩患乙病的概率为1/2×1/2=1/4。综合以上内容,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9×1/4=1/36。

③Ⅱ-7的基因型可能为1/3HH或2/3Hh。根据题意在正常人群中Hh 的基因型频率为10-4,此值就是Ⅱ-8基因型为Hh 的概率。所以,女儿患甲病的概率=2/3×10-4×1/4=1/60000。

④Ⅱ-5的基因型为1/3HH或2/3Hh(只涉及甲病),与之婚配的是携带者,基因型为Hh 。两者的后代中表现型正常的概率为1-2/3×1/4=5/6。而出现携带者Hh 的概率为1/3×1/2+2/3×1/2=1/2。这样儿子携带h 基因的概率为(1/2)/(5/6)=3/5。

【2012、浙江、32】(18分)玉米的抗病和不抗病(基因为A 、a )、高秆和矮秆(基因为B 、b )是两对独

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现有不抗病矮秆玉米种子(甲),研究人员欲培育抗病高秆玉米,进行以下实验: 取适量的甲,用合适剂量的γ射线照射后种植,在后代中观察到白化苗4株、抗病矮秆1株(乙)和

不抗病高秆3株(丙)。将乙与丙杂交,F 1中出现抗病高秆、抗病矮秆、不抗病高秆和不抗病矮杆,

选取F 1中抗病高秆植物上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选出纯合二倍体的抗病

高秆植株(丁)。

另一个实验表明:以甲和丁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一代均为抗病高秆。 请回答: (1)对上述1株白化苗的研究发现,控制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缺失了一段DNA ,因此基因不能正

常 ,功能丧失,无法合成叶绿素,表明该白化苗的变异具有 的特点,该变异类型属于 。[来源:www.shulihua.net]

(2)上述培育抗病高秆玉米的实验运用了、单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技术,其中杂交育种技术依据的原理是 ,花药离体培养中,可通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芽、根获得再生植株,也可通过诱导分化成 获得再生植株。

(3)从基因组成看,乙与丙植株杂交的F 1中抗病高秆植株能产生 (4)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乙与丙植株杂交得到F 1的过程。

【答案】(1)表达 有害性 基因突变

(2)诱变育种 基因重组 胚状体 (3)4

(4)

【解析】(1)由“甲和丁杂交后代均为抗病高秆”可知,抗病和高秆为显性,据此推出各亲本的基因型:甲(aabb )、乙(Aabb )、丙(aaBb )、丁(AABB )。

(2)基因缺失DNA 片段后,其数量并未减少,变异类型为基因突变。突变后的基因无法正常进行转录和翻译,体现了变异的有害性。

(3)乙和丙杂交得到的F 1,其基因型为AaBb ,可产生4种不同类型的配子。

【2012、安徽理综、4】假若某植物种群足够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基因R 对感病基因r 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 占1/9,抗病植株RR 和Rr 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

A 、1/9 B 、1/16 C 、4/81 D 、1/8

【答案】C

【解析】因感病植株在开花前死亡,故在杂交产生后代时,RR 和Rr 所占的频率均变为1/4,因为是随机交配,故为1/4Rr ×1/4Rr →1/16rr,选C 。

【2012、安徽理综、5】图示细胞内某些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该过程发生在

A .真核细胞内,一个mRNA 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B .原核细胞内,转录促使mRNA 在核糖体上移动以便合成肽

源:www.shulihua.net]

C .原核细胞内,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D .真核细胞内,转录的同时核糖体进入细胞核启动遗传信息

【答案】C

【解析】图示过程为转录和翻译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故

因表达过程,故A 、D 错,转录是核糖体沿mRNA 移动,故B 错,

【2012、北京卷、30、16分】

在一个常规饲养的实验小鼠封闭种群中,偶然发现现儿只小鼠在出生第二周后开始股毛,以后终生保持无毛状态。为了解该性状的遗传方式,研究者设置了6组小鼠交配组合,统计相同时间段内繁殖结果如下。

链[来的翻译 为原核生物的基选C 。

(1)己知

Ⅰ、Ⅱ组子代中脱毛、有毛性状均不存在性别差异,说明相关墓因位于 染色体上。

(2) Ⅲ组的繁筑结果表明脱毛、有毛性状是由 因控制的,相关基因的遗传符合

定律。

(3) Ⅳ组的繁殖结果说明,小鼠表现出脱毛性状不是 影响的结果。

(4)在封闭小种群中,偶然出现的基因突变属于 。此种群中同时出现几只脱毛小鼠的条件是 。

(5)测序结果表明. 突变基因序列模板链中的I 个G 突交为A ,推测密码子发生的变化是 (填选项前的符号) 。

A. 由GGA 变为AGA B. 由CGA 变为GGA

C. 由AGA 变为UGA D. 由CGA 变为UGA

(6)研突发现,突变基因表达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小于突变前4因表现的蛋白质,推测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蛋白质合成 。进一步研究发现,该蛋白质会使甲状腺激素受体的功能下降. 据此推测脱毛小鼠细胞的_ 下降,这就可以解释表中数据显示的雌性脱毛小鼠的原因。

【答案】:1. 常 2. 一对等位基因 基因分离 3. 环境 4. 自发突变 种群足够大 5 D 6 提前终止 细胞代谢

【解析】

1 根据伴性遗传的概念来判断,与性别无关联,因而基因位于常染色体

2. Ⅲ中产生性状分离,且比例接近1:3,符合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分离定律

3. Ⅳ组中脱毛纯合个体雌雄交配,后代都为脱毛小鼠,若是由于环境,后代应该会出现有毛小鼠。

4. 偶发出现的基因突变为自发突变,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只有种群足够大才可能出现几只脱毛小鼠,这与题干中猪的小种群又呼应。

5. 模版连G 变为A ,在mRNA 中应该是C 变为U 。

6. 题干中说“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小于突变前基因的蛋白质”,说明蛋白质翻译提前中断了。甲状腺激素受体功能下降,则甲状腺激素失去作用,导致小鼠细胞新陈代谢下降,从而使得皮毛脱落。

【2012、福建卷、5】双脱氧核苷酸常用于DNA 测序,其结构与脱载核昔酸相似,能参与DNA 的合成,且遵循玻基互补配对原则。DNA 合成时,在DNA 聚合酶作用下,若连接上的是双脱氧核昔酸,子链延伸终止;若连接上的是脱氧核昔酸,子链延伸继续。在人工合成体系中,有适量的GTACA TACA TC 的单链模板、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和4中脱氧喝碳酸,则以该链为模板合成出的不同长度的子链最多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也可和单链模板上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进行配对。在该模板上共有4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这样,可能有0、1、2、3、4个的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与模板上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进行配对,所以总共有5种不同长度的子链。

【2012、福建卷、27、12分】现有翅型为裂翅的果蝇新品系,裂翅(A )对非裂翅(a )为显性。杂交实验如图1.

(1)上述亲本中,裂翅果蝇为______________(纯合子/杂合子)。

(2)某同学依据上述实验结果,认为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你就上述实验,以遗传图解的方式说明该等位基因可能位于X 染色体上。

(3)现欲利用上述果蝇进行一次杂交试验,以确定该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 染色体。请写出一组杂交组合的表现型: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得知,等位基因(A 、a )与(D 、d )位于同一对常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 或dd 的个体胚胎致死。两对等位基因功能互不影响,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不发生交叉互换。这两对等位基因______________(遵循/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以基因型如图2的裂翅果蝇为亲本,逐代自由交配,则后代中基因A 的频率将____________(上升/下降/不变)

【答案】(1)杂合子

(2)

(3)裂翅(♀)×非裂翅膀(♂)或裂翅(♀)×裂翅(♂)

(4)不遵循 不变

【解析】 (1)F1出现了非裂翅,说明亲本的裂翅是杂合子。(2)见遗传图解。(3)用一次杂交实验,确定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 染色体,需要常染色体遗传的杂交结果与伴X 遗传的杂交结果不一致才能判断。可用组合:裂翅♀× 非裂翅♂,若是常染色体遗传,后代裂翅有雌也有雄,若是伴X 遗传,裂翅只有雌;也可以用组合:裂翅(♀)×裂翅(♂),若是常染色体遗传,后代非裂翅有雌也有雄,若是伴X 遗传,后代非裂翅只有雄。

(4)由于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图2所示的个体只产生两种配子:AD 和ad ,含AD 的配子和含AD 的配子结合,胚胎致死;含ad 的配子和含ad 的配子结合,也会胚胎致死;能存活的个体只能是含AD 的配子和含ad 的配子结合, 因此无论自由交配多少代,种群中都只有AaDd 的个体存活,A 的基因频率不变。

【2012、广东卷、28、16分】子叶黄色(Y ,野生型)和绿色(y ,突变型)是孟德尔研究的豌豆相对性状之一。野生型豌豆成熟后,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

(1)在黑暗条件下,野生型和突变型豌豆的叶片总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见图10。其中,反映突变型豌豆叶片总绿叶素含量变化的曲先是____________。

(2)Y 基因和y 基因的翻译产物分别是SGR Y 蛋白和SGR y 蛋白,其部分氨基酸序列见图11。据图11推测,Y 基因突变为y 基因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_______和_______。进一步研究发现,SGR Y 蛋白和SGR y 蛋白都能进入叶绿体。可推测,位点_______的突变导致了该蛋白的功能异常,从而使该蛋白调控叶绿素降解的能力减弱,最终使突变型豌豆子叶和叶片维持“常绿”。

(3)水稻Y 基因发生突变,也出现了类似的“常绿”突变植株y2,其叶片衰老后仍为绿色。为验证水稻Y 基因的功能,设计了以下实验,请完善。

(一)培育转基因植株:

Ⅰ. 植株甲:用含有空载体的农杆菌感染________的细胞,培育并获得纯和植株。

Ⅱ. 植株乙:________,培育并获得含有目的基因的纯合植株。

(二)预测转基因植株的表现型:

植株甲:________维持“常绿”;植株乙:________。

(三)推测结论:________。

【答案】 (1)A (2)替换 增加 ③

(3)(一)突变植株y2 用Y 基因的农杆菌感染纯和突变植株y2 (二)能 不能维持“常绿” (三)Y 基因能使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

【解析】(1)根据题干所给信息“野生型豌豆成熟后,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可推测出野生型豌豆成熟后,子叶发育成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降低。分析图10,B 从第六天开始总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因此B 代表野生型豌豆,则A 为突变型豌豆。

(2)根据图11可以看出,突变型的SGRy 蛋白和野生型的SGRY 有3处变异,①处氨基酸由T 变成S, ②

处氨基酸由N 变成K ,可以确定是基因相应的碱基发生了替换,③处多了一个氨基酸, 所以可以确定是发生了碱基的增添;从图11中可以看出SGRY 蛋白的第12和38个氨基酸所在的区域的功能是引导该蛋白进入叶绿体,根据题意,SGRy 和SGRY 都能进入叶绿体,说明①②处的变异没有改变其功能;所以突变型的SGRy 蛋白功能的改变就是有由③处变异引起。

(3)本实验通过具体情境考查对照实验设计能力。欲通过转基因实验验证Y 基因“能使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的功能,首先应培育纯合的常绿突变植株y2,然后用含有Y 基因的农杆菌感染纯合的常绿突变植株y2,培育出含有目的基因的纯合植株观察其叶片颜色变化。为了排除农杆菌感染对植株的影响,应用含有空载体的农杆菌感染常绿突变植株y2作为对照。

【2012、广东卷、25】

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合下表信息可预测,图8中II —3和II —4所生子女是( )

A. 非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4 B. 非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1/8

C. 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8 C. 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0

【答案】CD

【解析】根据题意可以推出,II3的基因型为BbXAXa ,II4的基因型为BBXAY 。分开考虑,后代关于秃顶的基因型为1/2BB,1/2Bb,即女孩不秃顶,男孩有一半的可能秃顶;后代关于色盲的基因型为1/4XAXa,1/4XAXA,1/4XAY,1/4XaY,即生出换色盲女孩的概率为0,有1/4的可能生出患病男孩。

【2012、广东卷、6】科学家用人工合成的染色体片段,成功替代了酵母菌的第6号和第9号染色体的部分片段,得到的重组酵母菌能存活 , 未见明显异常 ,关于该重组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还可能发生变异 B 表现型仍受环境的影响

C 增加了酵母菌的遗传多样性 D 改变了酵母菌的进化方向

【答案】D

【解析】进化的实质是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2012、四川卷、2】将大肠杆菌的质粒连接上人生长激素的基因后,重新置入大肠杆菌的细胞内,通过发酵就能大量生产人生长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发酵产生的生长激素属于大肠杆菌的初级代谢产物

B .大肠杆菌获得的能产生人生长激素的变异可以遗传

C .大肠杆菌质粒标记基因中腺嘌呤与尿嘧啶含量相等

D .生长激素基因在转录时需要解旋酶和DNA 连接酶

【答案】B 。

【解析】因人生长激素不是大肠杆菌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所以不是大肠杆菌的初级代谢产物,故A 错;将大肠杆菌的质粒连接上人生长激素的基因后,重新置入大肠杆菌的细胞内,属于基因工程中的人工基因重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故B 正确;大肠杆菌质粒是小型环状DNA 分子,不含尿嘧啶,故C 错;生长激素基因在转录时需要解旋酶和DNA 聚合酶,而不需要DNA 连接酶,故D 错。

【2012、四川卷、31、22分】回答下列I 、II 小题。

I .(8分)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

置适宜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高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

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农田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 ,猛禽与田鼠的种间关系是 。

(2)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

决定的;b 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度上升,从田鼠生存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3)与曲线II 相比,曲线I 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 。若在农田周围合理植树可控

制鼠害,从而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该生态系统中的 关系,使人们从中更多获益。

【答案】(1)大豆(1分)捕食(1分)(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和迁入(2分)株寇的形成有利于

躲避天敌;食物增加(2分) (3)更大(1分)能量流动(1分)

【解析】本题考查了生态学中有关生态系统的成分、生物间的关系、影响种密度的因素、能量流动等

知识。所设空较为简单,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II .(14分)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 、a 和B 、b )控制,其中B 、b 仅位于X 染色体上。

A 和B 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B 存在而A 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

(1)一只纯合粉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F 1代全为红眼。

1亲代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F 1代雌果蝇能产生 种基因型的配 ○

子。

2将F 1代雌雄果蝇随机交配,所得F 2代粉红眼果蝇中雌雄比例为 ,在F 2代红眼雌○

果蝇中杂合子的比例为 。

(2)果蝇体内另有一对基因T 、t 与A 、a 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当t 基因纯合时对雄果蝇无影

响,但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让一只纯合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所得F 1代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 2代雌雄比例为3 :5,无粉红眼出现。

1T 、t 。 ○

2F 2代雄果蝇中共有 种基因型,其中不含Y 染色体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

3用带荧光标记的B 、b 基因共有的特异序列作探针,与F 2代雄果蝇的细胞装片中各细胞内染色体上○

B 、b 基因杂交,通过观察荧光点的个数可确定细胞中B 、b 基因的数目,从而判断该果蝇是否可育。在一

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若观察到 个荧光点,则该雄果蝇可育;若观察到 个荧光点,则该雄果蝇不育。

1aaX X (1分) 4(1分) ○22 :1(2分) 5/6(2分) 【答案】(1)○

b 1常(1分) ttAAX Y (2分)○28(2分) 1/5(1分) (2)○B B

(3)2(1分) 4(1分)

1根据题意:一只纯合粉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F 1代全为红眼,则亲代雌【解析】(1)○

果蝇的基因型应为 aaX B X B ,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 b Y (白眼雄果蝇有三种可能的基因型:AAX b Y

或 AaX b Y 或 aaX b Y ,只有AA X b Y 才合题意),遗传图解如下:

P aaX B X B × AAX b Y

纯合粉红眼雌 白眼雄

F 1 AaX B X b AaX B Y

红眼雌 红眼雄

故F 1代雌果蝇能产生 4 种基因型的配子。

2将F 1代雌雄果蝇随机交配,所得F 2代粉红眼果蝇中雌雄比例为 2 :1 ,在F 2代红眼雌果蝇中○

杂合子的比例为 5/6 。遗传图解如下:

B b B F 1 AaX X

× AaX Y

红眼雌 红眼雄

F 2 粉红眼果蝇中:雌2/16(1/16aaXB X B +1/16aaXB X b ):雄1/16aaXB Y=2:1,

在F 2代红眼雌果蝇(6/16A X B X —) 中杂合子(1-1/16AAXB X B )=5/16的比例:5/16 : 6/16=5/6。

(2)根据题意:因F 1随机交配,F 2中无粉红色出现,所以亲代白眼雄果蝇不能含a 基因,基因型应为AA X Y 。又因F 2代雌雄比例为3 :5,说明F 2中有tt 的雌果蝇出现(即性反转雄性不育),若T 、t 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后代雌雄的性别比例只能出现1:1或1:3((X X 或 X X )×(X Y 或 XY )),不符合题意,故T 、t 基因只能位于常染色体上才会使后代雌雄比例为3 :5。遗传图解如下:

P TTAAXB X B × ttAAXb Y

F 1 TtAAX B X b × TtAAX B Y

F 2

T T T t T t b

1 T 、t Y 。 ○

2从表中可得出:雄果蝇有 8 种基因型,其中不含Y 染色体的个体所占比例为2/10=1/5 ○

3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2倍,可育的雄性细胞后期中有2条X 染色体,不育的雄性细胞后期中有4条X 染色体,因此,观察到 2 个荧光点,则该雄果蝇可育;若观察到 4 个荧光点,则该雄果蝇不育。

【2012、天津卷、2】芥酸会降低菜籽油的品质。油菜有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H 和h ,G 和g )控制菜籽的芥酸含量。下图是获得低芥酸油菜新品种(HHGG )的技术路线,已知油菜单个花药由花药壁(2n )及大量花粉(n )等组分组成,这些组分的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A. ①、②两过程均需要植物激素来诱导细胞分化

B. 与④过程相比,③过程可能会产生二倍体再生植株

C.T 图中三种途径中,利用花粉培养筛选低芥酸油菜新品种(HHGG )的效率最高

D.F 1减数分裂时,H 基因所在染色体会与G 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联会

【答案】D

【解析】减数分裂时,发生联会的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即H 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与h 基因所在的染色体、 G 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与g 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可以发生联会,D 项错误。

【2012、天津卷、6】果蝇的红眼基因(R )对白眼基因(r )为显性,位于X 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 )对残翅基因(b )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 1代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 R X r

B. 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 r 的配子占1/2

C.F 1代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16

D. 白眼残翅雌果蝇能形成bb XX 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了伴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遗传,同时还考查了减数分裂的相关内容,据题干信息,可推出亲本基因型为BbX X BbX Y 故A 、B 均正确,C 选项,长翅为3/4,雄性为1/2,应为3/8。D 选项,考查减数第二次分裂中基因的情况,也是正确的。

【2012、天津卷、7、13分】生物分子间的特异性结合的性质广泛用于生命科学研究。以下实例为体外处理“蛋白质-DNA 复合体”获得DNA 片段信息的过程图。

R r r r r

据图回答:

(1)过程①酶作用的部位是 键,此过程只发生在非结合区DNA ,过程②酶作用的部位是 键。

(2)①、②两过程利用了酶的 特性。

(3)若将得到的DNA 片段用于构建重组质粒,需要过程③的测序结果与 酶的识别序列进行对比,已确定选用何种酶。

(4)如果复合体中的蛋白质为RNA 酶聚合,则其识别、结合DNA 序列位基因的

(5)以下研究利用了生物分子间的特异性结合的有 (多选)

A. 分离得到核糖体,用蛋白酶酶解后提rRNA

B. 用无水乙醇处理菠菜叶片,提取叶绿体基粒膜上的光合色素

C .通过分子杂交手段,用荧光物质标记的目的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

D .将抑制成熟基因导入番茄,其mRNA 与催化成熟酶基因的mRNA 互补结合,终止后者翻译,延迟果实成熟。

【答案】(1)磷酸二酯键,肽键

(2)专一

(3)限制性DNA 内切酶

(4)启动子

(5)ACD

【解析】(1)DNA 酶作用的部位是DNA 的磷酸二酯键,蛋白酶作用的部位是肽键。

(2)①②过程利用了各种酶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特性,即专一性。

(3)DNA 要构建重组质粒,需要用限制性DNA 内切酶切割,再与质粒重组。

(4)RNA 聚合酶识别和结合在基因的启动子上,才能驱动基因转录。

(5)蛋白酶能特异性的酶解蛋白质,分子杂交手段也是利用各物质分子结合的特异性,抑制成熟基因转录出的mRNA 与催化成熟酶基因的mRNA 碱基互补结合,也具有特异性,光和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与酒精并不是特异性的溶解,所以选ABC 。

【2012、新课标、1】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 ( )

A .tRNA 种类不同 B .mRNA 碱基序列不同

C .核糖体成分不同 D .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答案】B

【解析】同一物种的不同细胞所含的DNA 是相同的。不同细胞在基因表达过程中,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选择不同基因表达,转录出不同碱基序列的mRNA ,由此翻译出的蛋白质在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上也就不同。虽然tRNA 和rRNA 中的核苷酸序列也是由DNA 决定的,但它们都不具有携带DNA 遗传信息的作用。tRNA 承担着识别并转运特定种类的氨基酸的作用,在不同的细胞中tRNA 种类应该是相同的。核糖体只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从20种氨基酸的密码子表的分析可以知道,密码子不仅具有通用性,还具有简并性。虽然同一种氨基酸还可有多种密码子决定,但同一密码子却只能决定一种特定的氨基酸。

【2012、新课标、31、10分】一对毛色正常鼠交配,产下多只鼠,其中一只雄鼠的毛色异常。分析认为,鼠毛色出现异常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控制毛色的基因显隐性未知,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二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假定这只雄鼠能正常生长发育,并具有生殖能力,后代可成活。为探究该鼠毛色异常的原因,用上述毛色异常的雄鼠分别与其同一窝的多只雌鼠交配,得到多窝子代。请预测结果并作出分析。

(1)如果每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的鼠比例均为 ,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 性基因突变为 性基因的直接结果,因为 。

(2)如果不同窝子代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同一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比例

是 ,另一种是同一窝子代全部表现为 鼠,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

【答案】(1)1:1 隐 显 只有两个隐性纯合亲本中一个亲本的一个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时,才能得到每窝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1:1的结果 (2)1:1 毛色正常

【解析】(1)如果毛色异常是基因突变的结果,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突变,要在后代中表现出来(毛色异常),该突变只能为显性突变,即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毛色异常雄鼠基因型可拟为Aa ,正常雌鼠则拟为aa 。用毛色异常的雄鼠与同一窝的多只毛色正常雌鼠交配,后代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的鼠才能出现每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的鼠比例均1:1的结果。

(2)如果不同窝子代出现该小题所说的两种情况,可推出:①毛色正常雌鼠基因型为Aa ,与毛色异常的雄鼠(aa )交配,后代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比例是1:1;②毛色正常雌鼠基因型为AA ,与毛色异常的雄鼠(aa )交配,则后代全部为毛色正常鼠。

【2012、重庆卷、31、16分】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利用雌雄同株的野生型青蒿(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8),通过传统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可培育高青蒿素含量的植株。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假设野生型青蒿白青秆(A )对紫红秆(a )为显性,稀裂叶(B )对分裂叶(b)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则野生型青蒿最多有 种基因型;若F 1代中白青秆、稀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3/8,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 ,该F 1代中紫红秆、分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 。

(2)四倍体青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青蒿,低温处理野生型青蒿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会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发育成植株,推测低温处理导致细胞染色体不分离的原因是 ,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杂交后代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 。

(3)从青蒿中分离了cyp 基因(题31图为基因结构示意图),其编码的CYP 酶参与青蒿素合成。①若该基因一条单链中(G+T)/(A+C)=2/3,则其互补链中(G+T)/(A+C)= 。②若该基因经改造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CYP 酶,则改造后的cyp 基因编码区无 (填字母)。③若cyp 基因的一个碱基对被替换,使CYP 酶的第50位氨基酸由谷氨酸变成缬氨酸,则该基因突变发生的区段是 (填字母)。

【答案】(1)9 AaBb×aaBb、AaBb×Aabb

27 1 8(2)低温抑制纺锤体形成

3(3)① 2②K 和M ③L

【解析】(1)在野生型青蒿的秆色和叶型这两对性状中,控制各自性状的基因型各有3种(AA 、Aa 和aa ,及BB 、Bb 和bb ),由于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独立遗传的,基因间可自由组合,故基因型共有3×3

333133=9种。F 1中白青秆、稀裂叶植株占 ,即P(A_B_)=,由于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可分解成 ×或 888244

1× ,即亲本可能是AaBb×aaBb,或AaBb×Aabb。当亲本为AaBb×aaBb时,F 1中红秆、分裂叶植株所占2

1111比例为P(aabb)=× = ;当亲本为AaBb×Aabb时,F 1中红秆、分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P(aabb) 2484

111× =。即,无论亲本组合是上述哪一种,F 1中此红秆、分裂叶植株所占比例都为。 288

(2)低温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内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但细胞最终不发生分列,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若四倍体青蒿(细胞内的染色体是二倍体青蒿的2倍,有18×2=36条染色体)与野生型的二倍体青蒿杂交,前者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有18条染色体,后者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有9条染色体,两者受精发育而成的后代体细胞中有27条染色体。

(3)①若该基因一条链上四种含氮碱基的比例为G 1+T 12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其互补链中A 1+C 13

G 2+T 2C 1+A 13 = =。②与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相比,真核生物基因的编码区是不连续的,由能够编码蛋A 2+C 2T 1+G 12

白质的序列——外显子(图示J 、L 、N 区段)和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内含子(图示K 、M 区段)间隔而构成,而原核生物的基因编码区中不存在内含子区段。为了使该基因能在大肠杆菌(原核生物)中表达,应当将内含子区段去掉。③cyp 基因中只有编码区的外显子区段能编码蛋白质,该基因控制合成的CYP 酶的第50位由外显子的第150、151、152对脱氧核苷酸(3×50=150,基因中的每3对连续脱氧核苷酸决定一个氨基酸)决定,因此该基因突变发生在L 区段内(81+78=159)。

【2012、上海生命科学、7】在细胞中,以mRNA 作为模板合成生物大分子的过程包括

A .复制和转录 B .翻译和转录 C .复制和翻译 D .翻译和逆转录

【答案】D

【解析】根据中心法则可以看出,翻译是以RNA 作为模板合成蛋白质,逆转录以RNA 作为模板合成DNA 的过程,RNA 为模板进行自我复制只存在于某些RNA 病毒。

【2012、上海生命科学、8】图4为细胞内染色体状态示意图。这种染色体状态表示已发生

A .染色体易位 B .基因重组

C .染色体倒位 D .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

【答案】B

【解析】据图可看出,此现象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即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2012、上海生命科学、11】赫尔希(A.Hershey) 和蔡斯(M.Chase) 于1952年所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著名实验进一步证实了DNA 是遗传物质。这项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噬菌体

A .侵染大肠杆菌后会裂解宿主细胞

B .只将其DNA 注入大肠杆菌细胞中

C .DNA 可用15N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D .蛋白质可用32P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答案】B

【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只有DNA 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内,而蛋白质没有进入,保证了实验进行的单一变量原则,N 15不具有放射性,且噬菌体的DNA 和蛋白质中都含N ,如用N 标记,不能达到分开研究的目的,C 错;噬菌体的蛋白质几乎不含P ,D 错;如果噬菌体的DNA 和蛋白质都进入了大肠杆菌,则本实验是无法得到结论,B 确实是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2012、上海生命科学、14】在一个成员血型各不相同的家庭中,妻子是A 型血,她的红细胞能被丈夫和儿子的血清凝集,则丈夫的血型和基因型分别是

A .B 型,I I 。 B .B 型,I i C .AB 型,i I D .O 型,

【答案】B

【解析】妻子是A 型血,基因型可能为I A I A 或I A i ,其红细胞表面含A 抗原,由于其红细胞能被丈夫和儿子的血清凝集,故丈夫和儿子的血清中含抗A 抗体,红细胞表面不含A 抗原,即丈夫和儿子都不能是A 型、AB 型血,可能是B 型或O 型,故C 错;若丈夫为O 型(基因型ii ),而儿子的血型(O 型或A B B B A B

型)必然与丈夫或妻子的血型相同,D 错;若丈夫为B 型(基因型I I ),则儿子可能为AB 型、B 型血,与前面分析矛盾,故A 错;若丈夫为B 型(基因型I B i ),则儿子只能为O 型(基因型ii )(还可能是A 型、AB 型血,但与前面分析矛盾),可以满足题干要求。

【2012、上海生命科学、16】成人体内绝大多数处于分化终端的各种细胞 B B

A .遗传信息相同 B .基因表达相同 C .mRNA 种类相同 D .蛋白质种类相同

【答案】A 【解析】分化终端的各种细胞指不再继续分裂,执行各自功能的细胞。同一个体的细胞都是由受精卵有丝分裂、分化形成,故各种体细胞含有的遗传信息相同,故A 正确;处于分化终端的细胞,形态功能的差别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 错误;不同的细胞,选择性表达的基因有差异,转录形成的mRNA 有差异,翻译出的蛋白质也有差异,C 、D 错误。

【2012、上海生命科学、26】小麦粒色受不连锁的三对基因A /a 、B/b、C /c-控制。A 、B 和C 决定红色,每个基因对粒色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a 、b 和c 决定白色。将粒色最浅和最深的植株杂交得到F 1。F l 的自交后代中,与基因型为Aabbcc 的个体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 A .1/64 B .6/64 C .15/64 D .20/64

【答案】B 【解析】由题可知粒色最深的植株基因型为AABBCC (6显),颜色最浅的植株基因型为aabbcc (0显),此外,小麦粒色还存在5显、4显、3显、2显、1显等情况。AABBCC 与aabbcc 杂交得到F 1(AaBbCc),F 1自交后代中与Aabbcc (1显)表现相同的有Aabbcc(1/2×1/4×1/4)、aaBbcc(1/4×1/2×1/4)、

aabbCc(1/4×1/4×1/2),合计6/64。

【2012、上海生命科学、29】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A)个体占55%,无条纹个体占15%,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 l ,则A 基因的频率和F1中Aa 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

A .30%,2l % B .30%,42% C .70%,2l % D .70%,42%

【答案】D 中§国教§育出§版网

【解析】亲本中AA 占55%,aa 占15%,所以Aa 占30%,自由交配,用哈温定律算,得到A 基因频率70%,a 基因频率30%,F 1中Aa 的基因型频率为42%,选D 。

【2012、上海生命科学、30】某植物的花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A /a 、B /b 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ll 所示,此外,a 基因对于B 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现将基因型为AABB 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 的个体杂交得到F l ,则F 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A .白:粉:红,3:10:3

B .白:粉:红,3:12:1

C .白:粉:红,4:9:3

D .白:粉:红,6:9:1

【答案】C

【解析】AABB 与aabb 杂交得到F 1(AaBb),F 1自交得到(aabb+aaBb)(白色):(A-bb )(粉色):A-B-(红色)=4:3:9

【2012、上海生命科学、35~39、10分】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全球抗药性杂草的发生呈上升趋势。

35.目前全球已有。188种杂草中的324个生物类型对19类化学除草剂产生了抗药性。所谓“生物类型”是指________。

A .品种多样性 B .物种多样性

C .遗传多样性 D .生态系统多样性

36.抗药性杂草生物类型数量的增加,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A .气候变化 B .化肥使用

C .耕作措施变化 D .除草剂使用

37.研究证实,杂草解毒能力增强是杂草对除草剂产生抗性的主要机制之一。从种群水平分析,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A .种群内的基因突变加快 B .种群内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

C .种群内形成了生殖隔离 D .种群内的基因突变朝着抗药性发展

38.相对于抗药性杂草生物类型来说,对除草剂敏感的为敏感性生物类型,那么在原来没有除草剂使用的农田生态系统中,抗药性生物类型个体数量与敏感性生物类型个体数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A .无敏感性个体 B .抗药性个体多于敏感性个体

C .无抗药性个体 D .敏感性个体多于抗药性个体

39.抗药性杂草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严重威胁。下述几种策略中,可有效延缓抗药性杂草发生的是________(多选) 。

A .机械除草 B .除草剂交替使用 C .人工除草 D .提高除草剂使用频率

【答案】

35.C 中#国教#育出#版网

36.D

37.B

38.D

39.ABC

【解析】

35.188种杂草中的324个生物类型,指的是188种杂草中的324个品种,在遗传上有多样性。

36. 使用除草剂,实际是对杂草进行选择,具有抗药性的杂草被保留下来,抗药性杂草生物类型数量的增加。

37. 除草剂对杂草进行选择,使能抗除草剂的杂草大量繁殖,相应的抗除草剂基因频率增加, B 正确。

38. 在没有使用过抗除草剂的农田生态系统中,敏感性个体是突变来的,数量较少。

39. 机械除草和人工除草不会对杂草的抗药性进行筛选,可以维持抗药性杂草处于较少的状态;除草剂交替使用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杀死同一种杂草,避免对杂草的单一选择,可以延缓抗药性杂草的发生;提高除草剂的使用频率会加快抗药性杂草的选择过程。

【2012、上海生命科学、55~59、10分】回答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问题。

55.如图18所示,若用两种识别切割序列完全不同的限制酶E 和F 从基因组DNA 上切下目的基因,并将之取代质粒pZHZ1(3.7kb,1kb=1000对碱基) 上相应的E —F 区域 (0.2kb),那么所形成的重组质粒pZHZ2___________。

A .既能被E 也能被F 切开 B .能被E 但不能被F 切开

C .既不能被E 也不能被F 切开 D .能被F 但不能被E 切开

56.已知在质粒pZHZl 中,限制酶G 切割位点距限制酶E 切割位点0.8kb ,限制酶H 切割位点距限制酶F 切割位点O .5kb 。若分别用限制酶G 和H 酶切两份重组质粒pZHZ2样 品,据表4所列酶切结果判断目的基因的大小为 kb ;并将目的基因内部的限制酶G 和H 切割位点标注在图19中。

57.若想在山羊的乳汁中收获上述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则需将重组质粒pZHZ2导入至山羊的______细胞中。若pZHZ2进入细胞后插入在一条染色体DNA 上,那么获得转基因纯合子山羊的方式是__________。

58.上述目的基因模板链中的。TGA 序列对应一个密码子,翻译时识别该密码子的tRNA 上相应的碱基序列是________。一般而言,一个核糖体可同时容纳________分子的tRNA 。

59.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目的基因转录产物内部结构的是___________。

TSS :转录起始位点,TTS :转录终止位点,STC :起始密码子,SPC :终止密码子

【答案】

55.A

56.1.2 见右图

57. 受精卵 转基因山羊间相互交配

58.UGA 2(或3)

59.B 中教网

【解析】

55. 用限制酶从基因组DNA 上切下目的基因,并取代质粒pZHZ1(3.7kb,1kb=1000对碱基) 上相应的E —F 区域 (0.2kb),用DNA 连接酶连接后形成重组质粒,则在重组质粒中仍然含有限制酶E 和限制酶F 的切割位点,形成的重组质粒pZHZ2既能被E 也能被F 切开,故本题选A 。

56. 根据题中信息,原来质粒长度为3.7kb 切去EF 之间的还有3.5kb ,插入目的基因后构成重组质粒,重组质粒长度为1.6+3.1=1.2+3.5=4.7kb,可推导出目的基因长度为1.2kb 。重组质粒中G 的切割位点距E 的切割位点0.8kb ,单独用限制酶G 切割后产生1.6kb 和3.1kb 的两种片段,说明在重组质粒中除了图中标示出来的G 酶识别位点外,还有一个G 酶识别位点;H 的酶切位点距F0.5kb ,用H 单独酶切产生

1.2kb 和3.5kb 两种片段,说明在重组质粒中含有另外一个H 的酶切位点,根据题中信息提示“将目的基因内部的限制酶G 和H 的识别位点标注在图19中”,可确定在EF 之间分别含有G 和H 的一个识别位点。可断定G 的识别位点,在举例E 点右侧0.8kb 处,H 的识别位点在距F 左侧0.7kb 处。

57. 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中,通常以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当受精卵发育成山羊后,在雌性山羊的乳汁中可以提取到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重组质粒插入在一条染色体DNA 上,可通过雌雄转基因山羊杂交的方法来获取转基因纯合子山羊。

58. 目的基因的模板连中碱基为TGA ,则mRNA 中对应的密码子为ACU ,tRNA 中的反密码子为UGA ,在翻译的过程中,一个核糖体一般可以容纳两个tRNA 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与mRNA 进行互补配对,使得两个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形成肽键,最多不会超过3个。]

59. 基因转录产物为mRNA ,作为基因开始转录形成的在mRNA 上的转录起始位点和终止位点应在mRNA 两端;作为起始密码子应在转录起始位点之后,终止密码子应在转录终止位点之前,这样才能保证翻译的正常开始和终止。

【2012、上海生命科学、60~63、12分】) 分析有关遗传病的资料,回答问题。

图20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已知甲病致病基因与乙病致病基因连锁,且II-7没有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III —10同时患有甲病(A-a).口) 和乙病(B-b )。

60.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仅考虑甲病,III 一9的基因型是________,A 和a 的传递遵循_________________定律。

61.III-13的X 染色体来自第Ⅰ代的________号个体。

62. 若同时考虑甲、乙两病,III-10的基因型是________。下图中,染色体上的横线分别代表甲乙两病致病基因的位置,在III-10的精子形成过程中,若仅考虑染色体行为,可能出现的细胞类型有__________(多选) 。

63.已知II-3和II-4生出与III-10表现型相同孩子的概率为2.5%,则他们生出与III-8表现型相同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

【答案】

60.X 连锁显性遗传 X A X A 或X A X a 基因的分离

61.1

62.X Y A 、B 、C 、D

63.22.5%

【解析】

60. 7号和8号个体均没有患乙病,子代的12号个体患乙病,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7号个体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说明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题中说明“甲病致病基因与乙病致病基因连锁”,说明甲病的致病基因也位于X 染色体上,图中3号和4号个体患甲病,但子代中的8号不患甲病,说明甲病为伴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仅考虑甲病的情况下,系谱图中3号和4号的基因型分别为X X 和X Y ,子代9号个体患甲病,其基因型可能为X X 或者X X ,概率分别为1/2,A 和a 为一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60.13号的X 染色体来自母本6号,且该染色体上不携带任何致病基因,6号的X 染色体来自1号和2号,其中来自2号的X 染色体携带乙病基因,则不携带致病基因的X 染色体来自于1号

62. 若同时考虑到甲乙两病,10号个体同时患两种病,X 染色体上同时携带这两种致病基因,Y 染色体上没有致病基因,其基因型为X Ab Y ;1在上面的图片中,A 可以表示基因型为X Ab Y 的精原细胞,B 图示的两条染色体均为X Ab ,可以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情况;C 可以表示减数第一次分前期,X 与Y 进行联会;D 细胞含有两条Y 染色体,可以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i 两条Y 的次级精母细胞;E 含有4条X 染色单体,F 含有4条Y 的染色单体,在产生精子减数分裂过程中均不可能出现,故可能出现的细胞类型为ABCD 。

63. 根据系谱图可推断出3号和4号的基因型分别为X X 和X Y ;III-10基因型为X Y ,3号和4号的子代和10号相同的概率为2.5%,父本产生含Y 精细胞的概率为1/2;则母本产生含X Ab 的卵细胞的概率为1/20;则对应产生含X 的配子概率也为1/20,互换率为10%未发生互换的概率为90%,则母本产生的卵细胞分别为5%XaB ,5%XAb ,45%XAB ,45%Xab ,父本产生的精细胞分别为50%XAb 、50%Y,III-8为女性患乙病不患甲病,则子代与III-8个体表现型相同的概率为,只需要X ab 的卵细胞和X Ab 的精细胞结合即可,概率为45%×50%=22.5%。

aB AB ab Ab Ab A A A a A a A Ab

21


相关文章

  • 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期中试卷(解析版).doc
  • 2015-2016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八年级(下) 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人的新生命开始于( ) A .婴儿出生 B .精子形成 C .受精卵形成 D .卵细胞形成 2."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 ...查看


  • 高二生物总复习
  • 高二生物总复习 (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生物与环境及保护 一.知识梳理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3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种群:指生活在同一地点 ...查看


  • 高三生物考点总结
  • 2014年高考高中生物考点梳理 2013年12月 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1. 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1)蛋白质元素组成 (2)氨基酸结构通式 (3)脱水缩合过程及相关计算 (4)肽键化学式 (5)蛋白质的功能 (6)蛋白质结构多 ...查看


  • 2015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生物会考试卷
  • 2015 2015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 阳光﹣草﹣兔﹣鹰 B 草﹣兔﹣鹰﹣细菌 C 草﹣兔﹣鹰 D 鹰﹣兔﹣草﹣阳光 2.在"观察 ...查看


  • 2016-2017学年苏教版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 2016-2017学年苏教版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诗句"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中江水泛绿的原因 ...查看


  • 必修二知识点 1
  • 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必修2最后冲刺及考点过关 第二章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第一节 减数分裂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是进行 的生物形成 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 ,而细胞连续分裂 ,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 ...查看


  • 陕西省汉中市2016届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 2015-2016学年陕西省汉中市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题2分,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生物实验分析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时用健那绿染色后,细胞不 ...查看


  • 高三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 2010-2011下学期高三生物备课组工作计划 本学期是高三的最后一学期,还有100多天的时间,高三的孩子即将走进高考的考场接受高考的检阅.进入3月份后,高三第一轮复习已接近尾声,我校高三生物即将进入第二轮复习,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提 ...查看


  •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 1. 涵盖范围 本单元包括必修2第五章生物的三种可遗传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和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三大部分内容.变异是进化的前提,变异是育种的原理,将三部分内容放到一个单元中体现了知识间的有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