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的认识误区

近十几年来,康复医学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并日益为社会所重视。国外有研究报告,象脑卒中(脑血管意外)这样一种严重致残性疾患,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可使90%的患者重新获得步行和自理生活的能力,其中30%的患者还能恢复一些较轻的工作。相反,不进行康复治疗者,上述两方面恢复的百分率相应的只有60%和5%。在病死率方面,康复组比不康复组也低12%。,因此,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很重要。但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在治疗时经常走弯路或被误导,大凡行走的时候偏瘫侧上肢向胸部勾紧,同侧下肢在地上“划圈”的人都是未进行过康复治疗造成的。那么,患者及其家属应该避免哪些认识误区呢?

误区1:患者已有药物治疗,只要休息好、营养好,可以逐渐恢复,不需要康复治疗。

“康复”一词相传在我国最早见于公元900年左右的《旧唐书》中,书中有“武则天病后得到康复”的记载,实际上武则天病后并没留下残疾,而是从疾病中完全恢复健康。因此,我国历来把康复作为疾病后完全“恢复”的同义词,这使我国对康复的理解与国际上有相当大的差异。WHO医疗康复专家委员会给康复的定义是“康复是指应用各种有用的措施以减轻残疾的影响和使残疾人重返社会。”从此定义中我们可看出,康复治疗与药物治疗有根本区别。康复治疗的目的不是治愈疾病,而是想方设法恢复患者或残疾者的功能。也就是说,疾病后能百分之百恢复的患者,不存在康复的问题,只有病后达不到百分之百的恢复,象脑卒中后遗留下不同程度的偏瘫,才有康复治疗的问题。康复治疗的方法不是药物和手术,而是以运动疗法为代表的各种功能恢复训练方法。正因为从治疗目的、方法上均与临床医学不同,才形成了独特的、有鲜明特色的医学专业。

我国专家对脑卒中偏瘫也进行过一些对照观察,例如:偏瘫患者步行恢复率:康复治疗组89.7%,单纯神经科治疗组65.2%;平均住院日:康复治疗组74.4天,单纯神经科治疗组106.1天。由此可见,脑卒中偏瘫绝非靠药物、休息和营养就能逐渐恢复的疾患,必须尽早康复治疗,才有希望实现最大限度的功能恢复。

误区2: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治疗就是针灸和按摩。

康复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包括:

(1)运动疗法:用于恢复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主要是一对一(即一个康复治疗师对一个患者)的手法治疗。治疗方法是根据中枢神经发育学原理,通过易化和促通技术恢复患者的运动和感觉功能,抑制异常运动和反射。也配合使用一些运动器械促进患者的运动能力。

(2)作业疗法:是针对上肢运动能力、协调性和手的精细活动进行的康复治疗,目的是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3)物理治疗:如功能性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和相应的理疗,改善偏瘫肢体的肌肉和循环问题。

(4)言语治疗:对伴有言语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治疗,以改善患者的言语沟通能力。

(5)心理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常伴有抑郁、焦虑情绪,需要给予适当的心理干预。

(6)康复工程:对于偏瘫肢体可以配置适当的矫形支具,以阻止肢体变形,辅助功能活动。

(7)康复护理:患者发病早期或卧床期的肢体功能位摆放和被动活动,预防呼吸道、泌尿道和胃肠道的并发症等。

按照中医理论,偏瘫属于“筋失所养,经络阻滞”,采用针刺和按摩治疗可以通经络。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针灸和按摩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康复治疗更具中国特色。但是,针灸和按摩不能代替康复治疗。

误区3:家庭对患者的关爱和支持越多,患者的恢复越快。

2003年,国内江钟立和励建安等人报告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观察结果,即家庭人数成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阻碍因素。在人口多的家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较差,相反,在人口较少的家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较好。这一现象说明,在我国老百姓中“养儿防老”的意识根深蒂固。由于家庭成员多的原因,子女们争着尽孝心,都怕落个不孝之子的坏名声。许多日常生活活动,即使患者能做,也不让动手,都是他们替代完成,所以,患者在住院期间虽然也同样接受了康复治疗,但在日常生活活动中的康复意识不强,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也就较差。而在人数少的家庭,患者的许多事情只能靠自己去做,生活自理的意识相当强烈,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程度较高。因此,患者的家庭成员应树立康复意识,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误区4: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没有效果。

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治疗应尽早,一般在患病后一周左右开始。最佳康复期在发病后3个月。对3个月以上再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脑卒中后遗症期)也有一定的效果,关键在于方法正确。国外报告,脑损伤的恢复过程没有终点,只是恢复进程逐渐减慢。运动功能的恢复可持续到伤后1年或2年,甚至有研究证实可持续到形成固定损害之后5年以上。国内也有报告,一组平均病程11个月的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患者,从未接受过康复治疗指导,被“废用综合症”和“误用综合症”所困扰,通过康复治疗性“矫正”,使运动功能得到部分恢复。在我国,由于各地区康复医学的发展和医疗费用等问题,有不少脑卒中偏瘫患者未接受过康复治疗,但是,他们仍有“康复潜能”,康复治疗还可以改善他们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可喜的是,随着我国康复医学事业的发展,社区康复也得到全社会的关注。《社区康复实施方案》已经纳入《中国残疾人事业“八五”计划纲要》,正在逐步实施。今后,很多患者出院后可以在社区继续接受康复治疗。

近十几年来,康复医学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并日益为社会所重视。国外有研究报告,象脑卒中(脑血管意外)这样一种严重致残性疾患,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可使90%的患者重新获得步行和自理生活的能力,其中30%的患者还能恢复一些较轻的工作。相反,不进行康复治疗者,上述两方面恢复的百分率相应的只有60%和5%。在病死率方面,康复组比不康复组也低12%。,因此,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很重要。但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在治疗时经常走弯路或被误导,大凡行走的时候偏瘫侧上肢向胸部勾紧,同侧下肢在地上“划圈”的人都是未进行过康复治疗造成的。那么,患者及其家属应该避免哪些认识误区呢?

误区1:患者已有药物治疗,只要休息好、营养好,可以逐渐恢复,不需要康复治疗。

“康复”一词相传在我国最早见于公元900年左右的《旧唐书》中,书中有“武则天病后得到康复”的记载,实际上武则天病后并没留下残疾,而是从疾病中完全恢复健康。因此,我国历来把康复作为疾病后完全“恢复”的同义词,这使我国对康复的理解与国际上有相当大的差异。WHO医疗康复专家委员会给康复的定义是“康复是指应用各种有用的措施以减轻残疾的影响和使残疾人重返社会。”从此定义中我们可看出,康复治疗与药物治疗有根本区别。康复治疗的目的不是治愈疾病,而是想方设法恢复患者或残疾者的功能。也就是说,疾病后能百分之百恢复的患者,不存在康复的问题,只有病后达不到百分之百的恢复,象脑卒中后遗留下不同程度的偏瘫,才有康复治疗的问题。康复治疗的方法不是药物和手术,而是以运动疗法为代表的各种功能恢复训练方法。正因为从治疗目的、方法上均与临床医学不同,才形成了独特的、有鲜明特色的医学专业。

我国专家对脑卒中偏瘫也进行过一些对照观察,例如:偏瘫患者步行恢复率:康复治疗组89.7%,单纯神经科治疗组65.2%;平均住院日:康复治疗组74.4天,单纯神经科治疗组106.1天。由此可见,脑卒中偏瘫绝非靠药物、休息和营养就能逐渐恢复的疾患,必须尽早康复治疗,才有希望实现最大限度的功能恢复。

误区2: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治疗就是针灸和按摩。

康复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包括:

(1)运动疗法:用于恢复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主要是一对一(即一个康复治疗师对一个患者)的手法治疗。治疗方法是根据中枢神经发育学原理,通过易化和促通技术恢复患者的运动和感觉功能,抑制异常运动和反射。也配合使用一些运动器械促进患者的运动能力。

(2)作业疗法:是针对上肢运动能力、协调性和手的精细活动进行的康复治疗,目的是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3)物理治疗:如功能性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和相应的理疗,改善偏瘫肢体的肌肉和循环问题。

(4)言语治疗:对伴有言语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治疗,以改善患者的言语沟通能力。

(5)心理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常伴有抑郁、焦虑情绪,需要给予适当的心理干预。

(6)康复工程:对于偏瘫肢体可以配置适当的矫形支具,以阻止肢体变形,辅助功能活动。

(7)康复护理:患者发病早期或卧床期的肢体功能位摆放和被动活动,预防呼吸道、泌尿道和胃肠道的并发症等。

按照中医理论,偏瘫属于“筋失所养,经络阻滞”,采用针刺和按摩治疗可以通经络。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针灸和按摩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康复治疗更具中国特色。但是,针灸和按摩不能代替康复治疗。

误区3:家庭对患者的关爱和支持越多,患者的恢复越快。

2003年,国内江钟立和励建安等人报告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观察结果,即家庭人数成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阻碍因素。在人口多的家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较差,相反,在人口较少的家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较好。这一现象说明,在我国老百姓中“养儿防老”的意识根深蒂固。由于家庭成员多的原因,子女们争着尽孝心,都怕落个不孝之子的坏名声。许多日常生活活动,即使患者能做,也不让动手,都是他们替代完成,所以,患者在住院期间虽然也同样接受了康复治疗,但在日常生活活动中的康复意识不强,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也就较差。而在人数少的家庭,患者的许多事情只能靠自己去做,生活自理的意识相当强烈,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程度较高。因此,患者的家庭成员应树立康复意识,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误区4: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没有效果。

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治疗应尽早,一般在患病后一周左右开始。最佳康复期在发病后3个月。对3个月以上再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脑卒中后遗症期)也有一定的效果,关键在于方法正确。国外报告,脑损伤的恢复过程没有终点,只是恢复进程逐渐减慢。运动功能的恢复可持续到伤后1年或2年,甚至有研究证实可持续到形成固定损害之后5年以上。国内也有报告,一组平均病程11个月的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患者,从未接受过康复治疗指导,被“废用综合症”和“误用综合症”所困扰,通过康复治疗性“矫正”,使运动功能得到部分恢复。在我国,由于各地区康复医学的发展和医疗费用等问题,有不少脑卒中偏瘫患者未接受过康复治疗,但是,他们仍有“康复潜能”,康复治疗还可以改善他们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可喜的是,随着我国康复医学事业的发展,社区康复也得到全社会的关注。《社区康复实施方案》已经纳入《中国残疾人事业“八五”计划纲要》,正在逐步实施。今后,很多患者出院后可以在社区继续接受康复治疗。


相关文章

  • 脑卒中康复护理常规
  • 脑卒中康复护理常规 一.概念 脑卒中(stroke)是一组急性脑血管病的总称,按其病理机制和过程可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前者又称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后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二.临床特点 突然发病,疾病与障碍并存, ...查看


  • 四肢联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 长治医学院康复治疗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名: 学生姓名:李然 学号:11130217 指导教师:汤智伟 专业:康复治疗学 实习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四肢联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李然 摘要目的:探讨四肢联动康 ...查看


  • 脑卒中偏瘫患者强化作业治疗30例报告
  • 脑卒中偏瘫患者强化作业治疗30例报告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作业治疗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最常见威胁生命的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其致死率呈下降趋势,继而致残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给家庭.社 ...查看


  • 脑卒中偏瘫肢体的康复治疗
  • 脑卒中偏瘫肢体的康复治疗 [摘要] 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肢体功能的恢复,减轻残疾的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肢体:康复治疗 doi :10.3969/j.issn.1004-7484(s ).20 ...查看


  • 神经科康复总结
  • 神经内科康复治疗总结 脑血管病已成为常见多发病之一,按我国统计的资料,我国急性脑血管的发病率约为120-150/10万,也就是我国每年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人数超过百万例.由于内科治疗的进步和神经外科手术的及时参与,急性脑血管病的救治率明显的提 ...查看


  • 偏瘫康复的基本常识
  • 偏瘫康复的基本常识 脑卒中-是指发展迅速,具有血管源性脑功能局灶性障碍,并且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的临床征候群,又称脑血管意外. 由于临床对本病诊断,抢救和治疗水平的提高,使脑血管病的急性期死亡率有了大幅度下降(国内<30%=,伴随着急 ...查看


  • 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 广东惠州市中医医院 作者:孙惠金 [摘要]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 方法:选择脑梗死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康复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一般护理,康复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两组在 ...查看


  • 脑卒中康复8原则
  • 脑卒中后常有功能障碍,表现为偏瘫.两侧瘫.言语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与情感障碍等,因此,脑卒中的康复不容小觑,建议患者能熟知以下8原则: 原则一:脑卒中导致的偏瘫不是能自行恢复的疾患,只有尽早康复治疗,才可能实现最大限度的功能恢复. 原则二:康 ...查看


  • 脑梗塞患者的护理doc版
  • 脑梗塞患者的护理 脑梗死定义 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 脑梗死常见临床类型: 1. 腔隙性脑梗塞 2. 脑栓塞 3. 脑血栓形成 相关定义 1.腔梗:是指持续性高血压.小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