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侵染性病害:由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可以传染。
2、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如生活环境等引起的病害,不可以传染。
3、病状:植物本身所表现出的不良表现。
4、病征:病原物在病部的特征性表现。
5、单主寄生:大部分菌物在一种植物上就可以完成生活史。
6、转主寄生:有的菌物需要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植物上完成生活史。
7、耐病性:寄主对病原物侵入的反应表现为较为严重,但损失相对较小。
8、抗病性:寄主对病原物侵入的反应表现为较轻。
9、感病:植物对病害无抗病性,发病重,损失大。
10、潜伏侵染:个别病害所具有的,病原菌处于休眠或停滞状态。
11、潜育期:所有病害所具有的,病原菌处于生长发育状态。
12、药害:药剂使用不当,使植物产生的损害。
13、稀释限点:病毒汁液失去侵染能力的最大稀释倍数。
14、侵染数限:成功侵染所需病原物的最低数量。
15、初侵染:生长季节田间发生的第一次侵染。
16、再侵染:同一生长季节内,田间已发病植株产生的病原物引起的侵染。
17、烟雾法施药:保护地施药方式,烟雾剂点燃后熏烟的施药方式。
18、粉尘法施药:保护地施药方式,用喷雾器向作物喷药的施药方式,
19、专性寄生菌:在自然条件下只能活体寄生,不能脱离寄生营腐生生活。
20、兼性寄生菌:在自然条件下,既可以活体寄生,又可营腐生生活。
21、活体营养型:只能从活的植物细胞和组织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22、死体营养型:在死的植物组织上营腐生生活。
23、全寄生植物:从寄主植物获取他自身生活所需要的所有营养物质的寄生性植物。
24、半寄生植物:从寄主植物仅获取水分和矿物质的寄生性植物。
25、垂直抗性:又称小种专化抗性,具有垂直抗性的植物品种对病原物的某个小种具有抗性,而对另一小种则没有抗性。
26、水平抗性:又称非小种专化抗性,具有水平抗性的植物品种对病原物所有小种的反应是近乎一致的。
27、主动抗病:受病原物的侵染所诱导的寄主保卫反应。
28、被动抗病:植物与病原物接触前既已具有的形状所决定的抗病性。
29、多循环侵染:单年流行病害大多是再侵染频繁的病害。
30、单循环病害:只在侵染循环中只有初侵染没有再侵染过程。
31、侵染过程:指病原物受到寄主的影响或识别进而到达侵染部位到寄主发病的过程。
32、病害循环:指一种病害从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生,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生的周而复始的过程。
33、侵染循环:指一种侵染性病害都要经过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使病害和病原物得以发展和延续。
34、化学保护剂:在病原菌侵入前使用,可保护植物,防止病原侵入以达防止目的。
35、化学治疗剂:能进入植物内部,杀死或抑制已经侵入的病原菌,使植物病情减轻或恢复。
一、名词解释
1、侵染性病害:由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可以传染。
2、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如生活环境等引起的病害,不可以传染。
3、病状:植物本身所表现出的不良表现。
4、病征:病原物在病部的特征性表现。
5、单主寄生:大部分菌物在一种植物上就可以完成生活史。
6、转主寄生:有的菌物需要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植物上完成生活史。
7、耐病性:寄主对病原物侵入的反应表现为较为严重,但损失相对较小。
8、抗病性:寄主对病原物侵入的反应表现为较轻。
9、感病:植物对病害无抗病性,发病重,损失大。
10、潜伏侵染:个别病害所具有的,病原菌处于休眠或停滞状态。
11、潜育期:所有病害所具有的,病原菌处于生长发育状态。
12、药害:药剂使用不当,使植物产生的损害。
13、稀释限点:病毒汁液失去侵染能力的最大稀释倍数。
14、侵染数限:成功侵染所需病原物的最低数量。
15、初侵染:生长季节田间发生的第一次侵染。
16、再侵染:同一生长季节内,田间已发病植株产生的病原物引起的侵染。
17、烟雾法施药:保护地施药方式,烟雾剂点燃后熏烟的施药方式。
18、粉尘法施药:保护地施药方式,用喷雾器向作物喷药的施药方式,
19、专性寄生菌:在自然条件下只能活体寄生,不能脱离寄生营腐生生活。
20、兼性寄生菌:在自然条件下,既可以活体寄生,又可营腐生生活。
21、活体营养型:只能从活的植物细胞和组织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22、死体营养型:在死的植物组织上营腐生生活。
23、全寄生植物:从寄主植物获取他自身生活所需要的所有营养物质的寄生性植物。
24、半寄生植物:从寄主植物仅获取水分和矿物质的寄生性植物。
25、垂直抗性:又称小种专化抗性,具有垂直抗性的植物品种对病原物的某个小种具有抗性,而对另一小种则没有抗性。
26、水平抗性:又称非小种专化抗性,具有水平抗性的植物品种对病原物所有小种的反应是近乎一致的。
27、主动抗病:受病原物的侵染所诱导的寄主保卫反应。
28、被动抗病:植物与病原物接触前既已具有的形状所决定的抗病性。
29、多循环侵染:单年流行病害大多是再侵染频繁的病害。
30、单循环病害:只在侵染循环中只有初侵染没有再侵染过程。
31、侵染过程:指病原物受到寄主的影响或识别进而到达侵染部位到寄主发病的过程。
32、病害循环:指一种病害从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生,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生的周而复始的过程。
33、侵染循环:指一种侵染性病害都要经过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使病害和病原物得以发展和延续。
34、化学保护剂:在病原菌侵入前使用,可保护植物,防止病原侵入以达防止目的。
35、化学治疗剂:能进入植物内部,杀死或抑制已经侵入的病原菌,使植物病情减轻或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