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__六年级课外文言文__训练整理

[课外文言文]

(五) 猿母中箭

僧悟空在江外,见一猿坐树梢,弋人①伺其便,射之,正中母腹。母呼其雄至,付子已,哀鸣数声,乃拔箭堕地而死。射者折矢弃弓,誓不复射。 (《墨客挥犀·三》)

[注释]①弋人:射鸟的人。即下文的“射者”。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付子已 ( ) .

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射者折矢弃弓,誓不复射

3. 用自己的话回答,射者为什么“誓不复射”?

4.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体会?

(十四) 赵人患鼠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①去诸?”其父曰:“是非若②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

毁吾衣,穿吾垣墉③,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④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

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注释]①盍:何不。②若:你。③垣墉:泛称墙。④病于:病,有害。于,比。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猫善捕鼠及鸡 ( ) .

(2)弗食鸡则已耳 ( )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

3.“猫善捕鼠及鸡”的特点表现在

4、这则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十八) 东坡逸事

东坡为钱塘守时,民有诉扇肆①负债二万者,逮至则曰:“天久雨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偿.

也。”公令以扇二十来,就判字笔②随意作行、草③及枯木、竹石以付之。才出门,人竟以千钱取

一扇,所持立尽。遂悉偿所负。 .

[注释]①肆:商店。②判字笔:判案所用的毛笔。③行、草:行书、草书。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东坡为钱塘守时 ( ) .

(2)遂悉偿所负 ( )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天久雨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偿也。

2.“就判字笔随意作行、草” 中的“随意”一词有什么作用?

4.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启发?

(二十) 赵母训子 赵武孟初以驰骋田猎为事,尝获肥鲜以遗母,母泣曰:汝不读书而田猎,如是吾无望矣!竟.

不食其膳。武孟感激勤学,遂博通经史,举进士,官至右台侍御史。(《续世说》) .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如是吾无望矣 ( ) .

(2)竟不食其膳 ( ) .

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尝获肥鲜以遗母

3. 赵母的希望是什么?

4.这则故事,给你的启发是什么?

(二十九) 陶侃惜谷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

“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陶侃尝出游 ( ) .

(2)人云 ( )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汝既不田”中的“田”用法相同的是( )

A.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C.醉翁之意不在酒 D.去国怀乡 ..

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是以百姓勤于农植。

4.本文表现了陶侃怎样的思想品格?

(三十) 凿壁借光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

遂成大学。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主人怪问衡 ( ) .

(2)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 )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1)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2)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3.与句中“资给以书”中“以”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何以战 D.必以分人

4.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凿壁借光,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

是 ,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

(八) 马价十倍

有人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言,愿子还②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

献一朝③之费。”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④而马价十倍。

[注释] ①比:副词,接连地。②还:通“环”环绕。③朝:早晨。④一旦:一天。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人莫知之 ( ) .

(2)去而顾之 ( )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

3、伯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这一动作神态,有什么隐含义?

4、这则故事指出了生活中的一种什么现象?

(十)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

履②之也,而越人跣③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披发。以予之所长,游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

其可得乎?”

[注释] ①屦:麻鞋。②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③跣:赤脚。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而欲徙于越 ( ) .

(2)游与不用之国 ( )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

3、文中“游与不用之国”,“不用”的原因是什么?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十一) 徐文贞宽厚

徐文贞归里,遍召亲故。一人取席间金杯藏之帽,公适见之。席将罢,主者①检器,亡其一,..亟索之。公曰:“杯在,勿觅也。”此人酒酣潦倒,杯帽俱堕,公亟转背,命人仍置其帽中。只此一端,想见前辈之厚。

[注释]①主者:管家。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徐文贞归里 ( ) .

(2)遍召亲故 ( )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一人取席间金杯藏之帽,公适见之

3、“公亟转背,命人仍置其帽中”的用意是

4、从文中可知,徐文贞是个 和 的人。

【参考答案】

1、结束,完

2、射箭的人折断箭,丢弃弓,发誓不再射箭

3、射者为猿母中箭后把子女给托雄猿的情景所震撼

4、我们不要滥杀生灵,应与大自然和睦相处,要尊重、热爱生命。

【参考答案】

1、(1)善于(2)吃

2、他的儿子觉得猫成了祸患,告诉父亲说:“何不把这只偷吃鸡的猫赶走呢?”

3、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

4、有所失,才有所得,不可因小失大。(或:当事物必须加以取舍时,应该“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将损失降到最低,获益力求最大)

【参考答案】

1、(1)担任 (2)欠

2、长时间下雨并且天气一直寒冷,扇子卖不出,不是不肯偿还债务

3、表现了苏东坡书法水平高超,为人潇洒倜傥

4、尽可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运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有困难的人

【参考答案】

1、(1)指望、希望(2)吃

2、他曾经捕获肥美的动物来给母亲

3、勤学苦读,获取功名

4、例:家庭(母亲的)教育,会影响人的一生

【参考答案】

1.(1)巡游(2)说

2.B

3.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

4.重视农耕、爱护农业生产和农民有较深的感情。

【参考答案】

1.(1)对„„感到奇怪(2)得到

2. (1)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2)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

3.D

4.凿开墙壁,借邻居家的灯光 勤学苦读

【参考答案】

1、(1)代“骏马”(2)看,回头看

2、伯乐于是去市场上环绕着马看了一圈,离开的时候又回头来看了看它

3、伯乐看了又看,离开时还依依不舍,表示这是匹骏马。

4、本不懂得货色,而“名家”说好就认为好,人云亦云,不加分析地盲目崇拜。

【参考答案】

1、(1)迁移,搬家(2)前往,行走

2、有人对他说:“你(去越国)必然会贫穷的。”

3、越人的生活习性是跣行披发4、要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行动,否则只能碰钉子。

【参考答案】

1、(1)回,回家(2)老友

2、一个人拿了酒席上的金杯藏在帽子里,徐文贞正好看到。

3、不让别人发现是他拿了金杯(私下里把金杯送给他)

4、重情谊 待人宽厚

裴佶尝话:少时姑父为朝官,有雅望。佶至宅看其姑,会其朝退,深叹曰:“崔昭何人,众口称美?此必行贿者也。如此安得不乱?”言未竟,阍者报寿州崔使君候谒。姑父怒呵阍者,将鞭之。良久,束带强出。须臾,命茶甚急,又命酒馔,又令秣马饭仆。姑曰:“前何倨而后何恭也?”及入门,又得色,揖佶曰:“且憩学院中。”佶未下阶,出怀中一纸,乃昭赠官施千匹。

【注】 裴佶:人名 阍者(hūn):看门人。

25、解释文中加横线的词:(5分)

1)会:适逢,正遇上 2 )竟: 完,结束

3)须臾:片刻 4 )倨: 傲慢 5)饭:

26、加横线词与“将鞭之”中的“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D )

A、无丝竹之乱耳 B、君将哀而生之乎

C、渔人甚异之 D、填然鼓之

27、下列各句中“其”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3分)( B )

A. 会其退朝 B. 如之何其使使斯民饥而死也

C. 佶至宅看其姑 D. 其两膝相比者

28、 划横线的句子的句式属于 ( 判断句 ) (3分)

其译文是 这一定是个给人贿赂的人。

29、可从文中找出的一个成语是 ( 前倨后恭 )(3分)

30、短文中的姑父是一个( 虚伪而又贪婪 )的封建官僚。(3分)

何易于引舟 何易于,不详何所人及何所以进。为益昌令。县距州四十里,剌史崔朴常乘春与

宾属泛舟出益昌旁,索民挽纤,易于身引舟。朴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耕且蚕,惟令不事,可任其劳。”朴愧,与宾客疾驱去。

1、解释加点字。

易于身引舟( ) 与宾客疾驱去 ( )( ) ...

2、下列对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只要让他们不干这些事,就可使唤他们劳作。

B只有使他们不从事这些工作,就可以胜任这个徭役。

C只有县令不干活,可以担任这个徭役。

D因为县令不能干活,可以委派这个徭役。

3、刺史崔朴“与宾客疾驱去”的原因是

4、何易于的言行表明了他是个 、 、 的人。

公冶长背信招祸

世传公冶长能解百禽之语。 一日,有鸱来报长,曰:"冶长、冶长!南有死獐!子食其肉,我食其肠!" 公冶长应而往,果得獐,然其无意饲鸱以肠也。鸱是以怨之。 居无何,鸱又来报如前。长复往,望见数人围一物而哗。长以为死獐,恐人夺之,遥呼曰:“我击死也!我击死也!”至,乃一死人。众人逮长见邑令。令审问,长再三辩,令曰:“尔自言‘我击死也’,何为诈?”冶长无以对。

注释:公冶长:孔子的学生 鸱:鹞鹰

无何:不久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2、翻译句子。

原谷谏父

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女生儿,

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注释:祖:这里指爷爷奶奶 捐:抛弃,丢弃 舆:手推车 凶:不吉利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是负义也 父不从,作舆 ..

2、翻译下列句子。

祖育女生儿,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

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

3、文中父亲悔过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

4、“原谷谏父”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唐太宗论止盗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注释: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 哂:微笑 徭:古时统治者强迫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 升平:太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与群臣论止盗 故不暇顾廉耻耳 ...

使民衣食有余 轻徭薄赋 安用重法邪 ...

2、翻译下面句子。

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 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3、唐太宗“止盗”采用的方法是“ 、 、 ”。

4、从唐太宗和群臣们不同的止盗方法中可看出他是个 的君主。

长者子得沉香木

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木。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直。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注释:长者子:年长有声望之人的儿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方得一车 不如烧之作炭 不得半车炭之直 ..2、翻译下面句子。

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

3、长者子“心生疲厌,以为苦恼”的原因是( )

A积有年载,方得一车。 B以其贵故,卒无买者。

C经历多日,不能得售。 D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直。

4、你从文中得到的启示是:

长者子捉船

昔有大长者子,共诸商人入海采宝。 此长者子善诵入海捉船之法,若入海水漩洑洄流矶激之处,当如是捉,如是正,如是住。语众人言:“入海方法,我悉知之。”众人闻已,深信其语。 既至海中,未经几时,船师遇病,忽然便死。时长者子即便代处。 至洄流之中,唱言,当如是捉,如是正。船盘回旋转,不能前进至于宝所。举船商人没水而死。

注释: 捉船:掌舵,驾船。 矶:水中岩石或石滩 正:校正方向 住:停靠 唱:大声念

1、解释下列句中带点的字词。

我悉知之 举船商人没水而死 当如是捉 ...

2、翻译下面句子。

此长者子善诵入海捉船之法

3、为什么长者子捉船后,“举船商人没水而死”?

4、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越人患鼠

越西有独居男子,结生茨以为庐,力耕以为食。久之,菽粟盐酪,具无仰于人。尝患鼠,昼则累累然行,夜则鸣啮至旦。男子积憾之。一旦被酒归,始就枕,鼠百故恼之,目不能瞑。男子怒,持火四焚之。鼠死,庐亦毁。次日酒解,怅怅然无所归。

注释:茨:用芦苇,茅草盖的屋顶 累累然:成群结队的样子 菽粟:指粮食。菽,豆类的总称。栗,疑为“粟”。 酪:乳制半凝固食品。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力耕以为食 具无仰于人 目不能瞑 .2、翻译下面句子。

尝患鼠,昼则累累然行,夜则鸣啮至旦。

3、对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天酒喝完了,惆怅万分,不知怎样回家。

B第二天喝酒解忧,满怀愁绪,不知何去何从。

C第二天酒意虽解,仍恍恍惚惚,找不到回家的路。

D第二天酒醒了之后,无家可归,茫茫然不知所措。

4、下列句子不是描写文中男子的一句是( )

A昼则累累然行 B具无仰于人 C目不能瞑 D怅怅然无所归

5、这则寓言的寓意是:

一行尊法

僧一行幼时家贫,邻有王姥,前后济之数十万。及一行开元中承上敬遇,言无不可常,思报之。寻王姥儿犯杀人罪,狱未具,姥访一行求救。一行曰“姥要金帛,当十倍酬也。明君执法,难以求情,如何?”王姥戟手大骂曰:“何用识此僧!”一行从而谢之,终不顾。

注释:一行(xíng)尊法:一行和尚尊重法律。 承上敬遇:受到皇上礼遇 戟手:手指像戟一样笔直的指着

1、解释下列带点的字词。

狱未具 姥访一行求救 当十倍酬也 ...

2、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和尚一行从而在心底里感谢王姥,最终也不回头管她儿子的事。

B和尚一行从而在心底里感谢王姥,王姥始终也没有回头理睬他。

C和尚一行跟在王姥身后连连道歉,王姥始终也没有回头理睬他。

D和尚一行跟在王姥身后连连道歉,最终也不回头管她儿子的事。

3、从文中看,“一行尊法”具体表现在 (原文回答)

4、文中的一行具有 的品质。 知恩图报,恩怨分明,并且能够做到公私分明,不徇私情的

艾子教孙

艾子有孙,年十许,慵劣不学,每加檟楚而不悛。其父仅有是儿,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责必涕泣以请。艾子怒曰:“吾为若教子不善邪?”杖之愈峻。其子无如之何。

一旦,雪作,孙抟雪而嬉,艾子见之,褫其衣,使跪雪中,寒战之色可掬。其子不复敢言,亦脱其衣跪其旁。艾子惊问曰:“汝儿有罪,应受此罚,汝何与焉?”其子泣曰:“汝冻吾儿,吾亦冻汝儿。”艾子笑而释之。

注释:慵劣:慵,懒惰。劣,顽皮 悛楚:jiǎ,楸树的别称。楚,古书上指牡荆,落叶灌木。

这里指用作鞭笞的刑具。悛,quān,悔改。 抟:把东西弄成球状 褫:chǐǚ夺取或解下衣服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 艾子笑而释之 ...

杖之愈峻 寒战之色可掬 .

2、用现代文翻译下列句子。

吾为若教子不善邪? 汝儿有罪,应受此罚,汝何与焉?

3、艾子怒打孙子的原因是 (原文回答)

4、艾子教育孙子的方法不可取的是

任末好学

任末年十四,学无常师,负笈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以自照。观书每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释:笈(jí):书箱 庵:茅草小屋 .麻蒿(hāo):一种植物,点燃后可照明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负笈从师 或依林木之下 编茅为庵 ...

题其衣裳 以记其事 更以净衣易之 ...

2、翻译句子。

夫人好学,虽死犹存

3、“门徒悦其勤学”是因为( )

A门徒为有这样的老师而很高兴。

B门徒为能够和老师换衣服而高兴。

C门徒感受到老师好学,以致到了乐在其中的境地。

D门徒对老师如此勤学而感到心悦诚服。

4、文中与“人若不学,则何以成”相呼应的句子是

5、文中划线句既写了 ,又写了

夏王使羿射于方尺之皮,径寸之的。乃命羿曰:“子射之,中,则赏子以万金之

费;不中,则削子以千里之邑。” 羿容无定色,气战于胸中,乃援弓而射之,不中,更射之,又不中。

夏王谓傅弥仁曰:“斯羿也,发无不中!而与之赏罚,则不中的者,何也?”傅弥仁曰:“若羿也,喜惧为之灾,万金为之患矣。人能遗其喜惧,去其万金,则天下之人皆不愧于羿矣 。”

注释:羿(yì):后羿,传说是著名的射箭手。方尺之皮:指用一尺见方的兽皮做的箭靶。 11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乃命羿曰 更射之 人能遗其喜惧 ...

2、翻译句子。

斯羿也,发无不中!而与之赏罚,则不中的者,何也?

3、文中有个地方预示了后羿难以射中,请摘录出来。

4、本文是一则寓言故事,其寓意是

吴起为将

吴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疽,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注释:裹粮:背着粮食。 病疽:恶性毒疮 不旋踵:脚跟不向后转,指奋勇杀敌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吴起之为将与士卒分劳苦非然也2、翻译下面句子。

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

3、从文中看,“卒母”为什么要“哭”?(用自己的话概括)

4、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吴起是怎样的一个人?

性情率真、 心胸开阔 ,善于与同僚沟通,有很强的军事和领导才能, 能以国事和大局为重的人.

宋王谓其相唐鞅曰:“寡人所杀戮者众矣,而群臣愈不畏,其故何也?”唐鞅对曰:“王之所罪,尽不善者也。罪不善,善者故为不畏。王欲群臣畏也。不若无辨其善与不善而时罪之,若此则群臣畏矣。”居无几何,宋君杀唐鞅。唐鞅之对也,不若无对。

1.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所杀戮者众矣( ) 其故何也( )

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王的罪行都是不好的。

B.王的惩处都是不好的。

C.王犯了罪行是不好的人。

D.王惩处的都是不好的人。

12

3.从宋王的言行中可以知道他的特点是:(1) (2) (4分)

4.唐鞅的结局可以用成语 来形容。(2分)

李士衡为馆职,一武人为副,与之俱使高丽。高丽礼币赠遗之物,士衡皆不关意,一切委于副使。时船底疏漏,副使者以士衡所得缣帛藉船底,然后实己物以避漏湿。至海中,遇大风,船欲倾覆,舟人大号,请尽弃所载,不尔,船覆必难免倾覆。副使仓皇,悉取船中之物投之海中,更不暇拣择,约投及半,风息船定,既而,点检所投,

皆副使之物。士衡所得在船底,一无所失。

注释: 缣:细绢 藉:垫在下面的东西

2、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字的含义。

悉取船中之物投之海中,更不暇拣择

3、武人的自私在文中具体表现为

4、作者借这个故事想告诉人们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13

[课外文言文]

(五) 猿母中箭

僧悟空在江外,见一猿坐树梢,弋人①伺其便,射之,正中母腹。母呼其雄至,付子已,哀鸣数声,乃拔箭堕地而死。射者折矢弃弓,誓不复射。 (《墨客挥犀·三》)

[注释]①弋人:射鸟的人。即下文的“射者”。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付子已 ( ) .

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射者折矢弃弓,誓不复射

3. 用自己的话回答,射者为什么“誓不复射”?

4.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体会?

(十四) 赵人患鼠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①去诸?”其父曰:“是非若②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

毁吾衣,穿吾垣墉③,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④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

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注释]①盍:何不。②若:你。③垣墉:泛称墙。④病于:病,有害。于,比。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猫善捕鼠及鸡 ( ) .

(2)弗食鸡则已耳 ( )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

3.“猫善捕鼠及鸡”的特点表现在

4、这则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十八) 东坡逸事

东坡为钱塘守时,民有诉扇肆①负债二万者,逮至则曰:“天久雨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偿.

也。”公令以扇二十来,就判字笔②随意作行、草③及枯木、竹石以付之。才出门,人竟以千钱取

一扇,所持立尽。遂悉偿所负。 .

[注释]①肆:商店。②判字笔:判案所用的毛笔。③行、草:行书、草书。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东坡为钱塘守时 ( ) .

(2)遂悉偿所负 ( )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天久雨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偿也。

2.“就判字笔随意作行、草” 中的“随意”一词有什么作用?

4.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启发?

(二十) 赵母训子 赵武孟初以驰骋田猎为事,尝获肥鲜以遗母,母泣曰:汝不读书而田猎,如是吾无望矣!竟.

不食其膳。武孟感激勤学,遂博通经史,举进士,官至右台侍御史。(《续世说》) .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如是吾无望矣 ( ) .

(2)竟不食其膳 ( ) .

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尝获肥鲜以遗母

3. 赵母的希望是什么?

4.这则故事,给你的启发是什么?

(二十九) 陶侃惜谷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

“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陶侃尝出游 ( ) .

(2)人云 ( )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汝既不田”中的“田”用法相同的是( )

A.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C.醉翁之意不在酒 D.去国怀乡 ..

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是以百姓勤于农植。

4.本文表现了陶侃怎样的思想品格?

(三十) 凿壁借光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

遂成大学。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主人怪问衡 ( ) .

(2)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 )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1)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2)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3.与句中“资给以书”中“以”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何以战 D.必以分人

4.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凿壁借光,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

是 ,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

(八) 马价十倍

有人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言,愿子还②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

献一朝③之费。”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④而马价十倍。

[注释] ①比:副词,接连地。②还:通“环”环绕。③朝:早晨。④一旦:一天。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人莫知之 ( ) .

(2)去而顾之 ( )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

3、伯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这一动作神态,有什么隐含义?

4、这则故事指出了生活中的一种什么现象?

(十)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

履②之也,而越人跣③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披发。以予之所长,游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

其可得乎?”

[注释] ①屦:麻鞋。②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③跣:赤脚。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而欲徙于越 ( ) .

(2)游与不用之国 ( )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

3、文中“游与不用之国”,“不用”的原因是什么?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十一) 徐文贞宽厚

徐文贞归里,遍召亲故。一人取席间金杯藏之帽,公适见之。席将罢,主者①检器,亡其一,..亟索之。公曰:“杯在,勿觅也。”此人酒酣潦倒,杯帽俱堕,公亟转背,命人仍置其帽中。只此一端,想见前辈之厚。

[注释]①主者:管家。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徐文贞归里 ( ) .

(2)遍召亲故 ( )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一人取席间金杯藏之帽,公适见之

3、“公亟转背,命人仍置其帽中”的用意是

4、从文中可知,徐文贞是个 和 的人。

【参考答案】

1、结束,完

2、射箭的人折断箭,丢弃弓,发誓不再射箭

3、射者为猿母中箭后把子女给托雄猿的情景所震撼

4、我们不要滥杀生灵,应与大自然和睦相处,要尊重、热爱生命。

【参考答案】

1、(1)善于(2)吃

2、他的儿子觉得猫成了祸患,告诉父亲说:“何不把这只偷吃鸡的猫赶走呢?”

3、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

4、有所失,才有所得,不可因小失大。(或:当事物必须加以取舍时,应该“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将损失降到最低,获益力求最大)

【参考答案】

1、(1)担任 (2)欠

2、长时间下雨并且天气一直寒冷,扇子卖不出,不是不肯偿还债务

3、表现了苏东坡书法水平高超,为人潇洒倜傥

4、尽可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运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有困难的人

【参考答案】

1、(1)指望、希望(2)吃

2、他曾经捕获肥美的动物来给母亲

3、勤学苦读,获取功名

4、例:家庭(母亲的)教育,会影响人的一生

【参考答案】

1.(1)巡游(2)说

2.B

3.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

4.重视农耕、爱护农业生产和农民有较深的感情。

【参考答案】

1.(1)对„„感到奇怪(2)得到

2. (1)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2)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

3.D

4.凿开墙壁,借邻居家的灯光 勤学苦读

【参考答案】

1、(1)代“骏马”(2)看,回头看

2、伯乐于是去市场上环绕着马看了一圈,离开的时候又回头来看了看它

3、伯乐看了又看,离开时还依依不舍,表示这是匹骏马。

4、本不懂得货色,而“名家”说好就认为好,人云亦云,不加分析地盲目崇拜。

【参考答案】

1、(1)迁移,搬家(2)前往,行走

2、有人对他说:“你(去越国)必然会贫穷的。”

3、越人的生活习性是跣行披发4、要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行动,否则只能碰钉子。

【参考答案】

1、(1)回,回家(2)老友

2、一个人拿了酒席上的金杯藏在帽子里,徐文贞正好看到。

3、不让别人发现是他拿了金杯(私下里把金杯送给他)

4、重情谊 待人宽厚

裴佶尝话:少时姑父为朝官,有雅望。佶至宅看其姑,会其朝退,深叹曰:“崔昭何人,众口称美?此必行贿者也。如此安得不乱?”言未竟,阍者报寿州崔使君候谒。姑父怒呵阍者,将鞭之。良久,束带强出。须臾,命茶甚急,又命酒馔,又令秣马饭仆。姑曰:“前何倨而后何恭也?”及入门,又得色,揖佶曰:“且憩学院中。”佶未下阶,出怀中一纸,乃昭赠官施千匹。

【注】 裴佶:人名 阍者(hūn):看门人。

25、解释文中加横线的词:(5分)

1)会:适逢,正遇上 2 )竟: 完,结束

3)须臾:片刻 4 )倨: 傲慢 5)饭:

26、加横线词与“将鞭之”中的“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D )

A、无丝竹之乱耳 B、君将哀而生之乎

C、渔人甚异之 D、填然鼓之

27、下列各句中“其”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3分)( B )

A. 会其退朝 B. 如之何其使使斯民饥而死也

C. 佶至宅看其姑 D. 其两膝相比者

28、 划横线的句子的句式属于 ( 判断句 ) (3分)

其译文是 这一定是个给人贿赂的人。

29、可从文中找出的一个成语是 ( 前倨后恭 )(3分)

30、短文中的姑父是一个( 虚伪而又贪婪 )的封建官僚。(3分)

何易于引舟 何易于,不详何所人及何所以进。为益昌令。县距州四十里,剌史崔朴常乘春与

宾属泛舟出益昌旁,索民挽纤,易于身引舟。朴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耕且蚕,惟令不事,可任其劳。”朴愧,与宾客疾驱去。

1、解释加点字。

易于身引舟( ) 与宾客疾驱去 ( )( ) ...

2、下列对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只要让他们不干这些事,就可使唤他们劳作。

B只有使他们不从事这些工作,就可以胜任这个徭役。

C只有县令不干活,可以担任这个徭役。

D因为县令不能干活,可以委派这个徭役。

3、刺史崔朴“与宾客疾驱去”的原因是

4、何易于的言行表明了他是个 、 、 的人。

公冶长背信招祸

世传公冶长能解百禽之语。 一日,有鸱来报长,曰:"冶长、冶长!南有死獐!子食其肉,我食其肠!" 公冶长应而往,果得獐,然其无意饲鸱以肠也。鸱是以怨之。 居无何,鸱又来报如前。长复往,望见数人围一物而哗。长以为死獐,恐人夺之,遥呼曰:“我击死也!我击死也!”至,乃一死人。众人逮长见邑令。令审问,长再三辩,令曰:“尔自言‘我击死也’,何为诈?”冶长无以对。

注释:公冶长:孔子的学生 鸱:鹞鹰

无何:不久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2、翻译句子。

原谷谏父

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女生儿,

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注释:祖:这里指爷爷奶奶 捐:抛弃,丢弃 舆:手推车 凶:不吉利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是负义也 父不从,作舆 ..

2、翻译下列句子。

祖育女生儿,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

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

3、文中父亲悔过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

4、“原谷谏父”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唐太宗论止盗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注释: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 哂:微笑 徭:古时统治者强迫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 升平:太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与群臣论止盗 故不暇顾廉耻耳 ...

使民衣食有余 轻徭薄赋 安用重法邪 ...

2、翻译下面句子。

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 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3、唐太宗“止盗”采用的方法是“ 、 、 ”。

4、从唐太宗和群臣们不同的止盗方法中可看出他是个 的君主。

长者子得沉香木

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木。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直。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注释:长者子:年长有声望之人的儿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方得一车 不如烧之作炭 不得半车炭之直 ..2、翻译下面句子。

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

3、长者子“心生疲厌,以为苦恼”的原因是( )

A积有年载,方得一车。 B以其贵故,卒无买者。

C经历多日,不能得售。 D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直。

4、你从文中得到的启示是:

长者子捉船

昔有大长者子,共诸商人入海采宝。 此长者子善诵入海捉船之法,若入海水漩洑洄流矶激之处,当如是捉,如是正,如是住。语众人言:“入海方法,我悉知之。”众人闻已,深信其语。 既至海中,未经几时,船师遇病,忽然便死。时长者子即便代处。 至洄流之中,唱言,当如是捉,如是正。船盘回旋转,不能前进至于宝所。举船商人没水而死。

注释: 捉船:掌舵,驾船。 矶:水中岩石或石滩 正:校正方向 住:停靠 唱:大声念

1、解释下列句中带点的字词。

我悉知之 举船商人没水而死 当如是捉 ...

2、翻译下面句子。

此长者子善诵入海捉船之法

3、为什么长者子捉船后,“举船商人没水而死”?

4、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越人患鼠

越西有独居男子,结生茨以为庐,力耕以为食。久之,菽粟盐酪,具无仰于人。尝患鼠,昼则累累然行,夜则鸣啮至旦。男子积憾之。一旦被酒归,始就枕,鼠百故恼之,目不能瞑。男子怒,持火四焚之。鼠死,庐亦毁。次日酒解,怅怅然无所归。

注释:茨:用芦苇,茅草盖的屋顶 累累然:成群结队的样子 菽粟:指粮食。菽,豆类的总称。栗,疑为“粟”。 酪:乳制半凝固食品。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力耕以为食 具无仰于人 目不能瞑 .2、翻译下面句子。

尝患鼠,昼则累累然行,夜则鸣啮至旦。

3、对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天酒喝完了,惆怅万分,不知怎样回家。

B第二天喝酒解忧,满怀愁绪,不知何去何从。

C第二天酒意虽解,仍恍恍惚惚,找不到回家的路。

D第二天酒醒了之后,无家可归,茫茫然不知所措。

4、下列句子不是描写文中男子的一句是( )

A昼则累累然行 B具无仰于人 C目不能瞑 D怅怅然无所归

5、这则寓言的寓意是:

一行尊法

僧一行幼时家贫,邻有王姥,前后济之数十万。及一行开元中承上敬遇,言无不可常,思报之。寻王姥儿犯杀人罪,狱未具,姥访一行求救。一行曰“姥要金帛,当十倍酬也。明君执法,难以求情,如何?”王姥戟手大骂曰:“何用识此僧!”一行从而谢之,终不顾。

注释:一行(xíng)尊法:一行和尚尊重法律。 承上敬遇:受到皇上礼遇 戟手:手指像戟一样笔直的指着

1、解释下列带点的字词。

狱未具 姥访一行求救 当十倍酬也 ...

2、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和尚一行从而在心底里感谢王姥,最终也不回头管她儿子的事。

B和尚一行从而在心底里感谢王姥,王姥始终也没有回头理睬他。

C和尚一行跟在王姥身后连连道歉,王姥始终也没有回头理睬他。

D和尚一行跟在王姥身后连连道歉,最终也不回头管她儿子的事。

3、从文中看,“一行尊法”具体表现在 (原文回答)

4、文中的一行具有 的品质。 知恩图报,恩怨分明,并且能够做到公私分明,不徇私情的

艾子教孙

艾子有孙,年十许,慵劣不学,每加檟楚而不悛。其父仅有是儿,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责必涕泣以请。艾子怒曰:“吾为若教子不善邪?”杖之愈峻。其子无如之何。

一旦,雪作,孙抟雪而嬉,艾子见之,褫其衣,使跪雪中,寒战之色可掬。其子不复敢言,亦脱其衣跪其旁。艾子惊问曰:“汝儿有罪,应受此罚,汝何与焉?”其子泣曰:“汝冻吾儿,吾亦冻汝儿。”艾子笑而释之。

注释:慵劣:慵,懒惰。劣,顽皮 悛楚:jiǎ,楸树的别称。楚,古书上指牡荆,落叶灌木。

这里指用作鞭笞的刑具。悛,quān,悔改。 抟:把东西弄成球状 褫:chǐǚ夺取或解下衣服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 艾子笑而释之 ...

杖之愈峻 寒战之色可掬 .

2、用现代文翻译下列句子。

吾为若教子不善邪? 汝儿有罪,应受此罚,汝何与焉?

3、艾子怒打孙子的原因是 (原文回答)

4、艾子教育孙子的方法不可取的是

任末好学

任末年十四,学无常师,负笈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以自照。观书每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释:笈(jí):书箱 庵:茅草小屋 .麻蒿(hāo):一种植物,点燃后可照明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负笈从师 或依林木之下 编茅为庵 ...

题其衣裳 以记其事 更以净衣易之 ...

2、翻译句子。

夫人好学,虽死犹存

3、“门徒悦其勤学”是因为( )

A门徒为有这样的老师而很高兴。

B门徒为能够和老师换衣服而高兴。

C门徒感受到老师好学,以致到了乐在其中的境地。

D门徒对老师如此勤学而感到心悦诚服。

4、文中与“人若不学,则何以成”相呼应的句子是

5、文中划线句既写了 ,又写了

夏王使羿射于方尺之皮,径寸之的。乃命羿曰:“子射之,中,则赏子以万金之

费;不中,则削子以千里之邑。” 羿容无定色,气战于胸中,乃援弓而射之,不中,更射之,又不中。

夏王谓傅弥仁曰:“斯羿也,发无不中!而与之赏罚,则不中的者,何也?”傅弥仁曰:“若羿也,喜惧为之灾,万金为之患矣。人能遗其喜惧,去其万金,则天下之人皆不愧于羿矣 。”

注释:羿(yì):后羿,传说是著名的射箭手。方尺之皮:指用一尺见方的兽皮做的箭靶。 11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乃命羿曰 更射之 人能遗其喜惧 ...

2、翻译句子。

斯羿也,发无不中!而与之赏罚,则不中的者,何也?

3、文中有个地方预示了后羿难以射中,请摘录出来。

4、本文是一则寓言故事,其寓意是

吴起为将

吴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疽,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注释:裹粮:背着粮食。 病疽:恶性毒疮 不旋踵:脚跟不向后转,指奋勇杀敌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吴起之为将与士卒分劳苦非然也2、翻译下面句子。

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

3、从文中看,“卒母”为什么要“哭”?(用自己的话概括)

4、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吴起是怎样的一个人?

性情率真、 心胸开阔 ,善于与同僚沟通,有很强的军事和领导才能, 能以国事和大局为重的人.

宋王谓其相唐鞅曰:“寡人所杀戮者众矣,而群臣愈不畏,其故何也?”唐鞅对曰:“王之所罪,尽不善者也。罪不善,善者故为不畏。王欲群臣畏也。不若无辨其善与不善而时罪之,若此则群臣畏矣。”居无几何,宋君杀唐鞅。唐鞅之对也,不若无对。

1.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所杀戮者众矣( ) 其故何也( )

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王的罪行都是不好的。

B.王的惩处都是不好的。

C.王犯了罪行是不好的人。

D.王惩处的都是不好的人。

12

3.从宋王的言行中可以知道他的特点是:(1) (2) (4分)

4.唐鞅的结局可以用成语 来形容。(2分)

李士衡为馆职,一武人为副,与之俱使高丽。高丽礼币赠遗之物,士衡皆不关意,一切委于副使。时船底疏漏,副使者以士衡所得缣帛藉船底,然后实己物以避漏湿。至海中,遇大风,船欲倾覆,舟人大号,请尽弃所载,不尔,船覆必难免倾覆。副使仓皇,悉取船中之物投之海中,更不暇拣择,约投及半,风息船定,既而,点检所投,

皆副使之物。士衡所得在船底,一无所失。

注释: 缣:细绢 藉:垫在下面的东西

2、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字的含义。

悉取船中之物投之海中,更不暇拣择

3、武人的自私在文中具体表现为

4、作者借这个故事想告诉人们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13


相关文章

  • 上海语文学科知识分析
  • 第一部分:小学语文 专题一:小学语文各年级知识点: 一年级 :拼音 汉字 词组 简单句 古诗的背诵 看图说话 汉语拼音 1.掌握23个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 c s zh ch sh r y w 2 ...查看


  • 初中语文网--初中语文同步教学优秀站点
  • · 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收藏本页 · 在线字典.成语查询 · | 网站首页 | 七上 | 七下 | 八上 | 八下 | 九上 | 九下 | 人教版 | 教案 | 中考指导 | 下载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货币战争 鬼吹灯 海底两万里 ...查看


  • 六年级课外文言文__训练整理
  • [课外文言文] (五) 猿母中箭 僧悟空在江外,见一猿坐树梢,弋人①伺其便,射之,正中母腹.母呼其 雄至,付子已,哀鸣数声,乃拔箭堕地而死.射者折矢弃弓,誓不复射. (<墨客挥犀·三>) [注释]①弋人:射鸟的人.即下文的&qu ...查看


  • 2010学年第一学初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4)
  • 2010学年第一学初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一.命题导向 全县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是一份难易适中.从课内向课外有机延伸的试卷.从考试内容看,八年级上册语文学习的重点知识都有考察,且题型灵活,以检测学生听说读写及综合运用的能 ...查看


  • 试卷分析语文
  • 试卷分析: 试卷分为"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和"作文"三大板块.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注意与中考保持一致,让学生一开始就熟悉中考.本次考试试题有点难度,重视考 ...查看


  • 2014-2015学年下学期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 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九年级的教学工作已经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经过上学期的工作,学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语文技能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本学期打算针对上学期存在的问题,有意识地进行解决与改进.并且认真全面地 ...查看


  • 五年级语文教学措施
  • 浅谈如何提高五年级语文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是构建和谐校园的落脚点,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始终必须要坚持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因此,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的职责.我们很多五年级教师都在以自己 ...查看


  • 2013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 2013--201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语文课程标准>和潍坊考试说明为依据,立足教材,立足课内,延伸课外,结合实际,面向全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复习方法和计划,力求达到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 ...查看


  •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课程纲要
  • 初中语文课程纲要(七年级上册) 中牟县教研室中学语文组 ● 学校名称:韩寺一中 ● 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基础型课程 ● 设计教师:马倩 杨柳 ● 教学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 ● 设计日期:2011 10 10 ● 适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