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强测试

《大气压强》训练题

编号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国著名发明家邹德俊曾经发明了一种“吸盘式”挂衣钩,如图所示。将它紧压在平整、清洁的竖直砖墙上后,可挂上衣帽等物品而不会掉下,其原因是 ( ) A. 因为重力比大气压小 B. 因为大气压力和重力平衡 C. 因为重力小于摩擦力 D. 以上说法均不对

2. 如图所示,在瓶内点燃浸过酒精的棉花,然后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鸡蛋就会进入瓶内,这是因为 ( ) A. 瓶口由于热胀,使鸡蛋掉入瓶内 B. 瓶内空气把鸡蛋吸入瓶内 C. 鸡蛋受到重力作用

D. 瓶内气体压强变小,外界大气压把鸡蛋压入瓶中

3. 在一只大试管中装满水,将小试管顶部插入大试管中一些,将它们倒置过来,如图所示。会看到 ( ) A. 水不从缝中流出,小试管不动 B. 水从缝中流出,小试管向上运动 C. 小试管掉下来,水不动 D. 小试管和水都掉下来

4. 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实验过程中玻璃管管口不离开水银面。在下列实验情况中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发生改变的是 ( ) A. 将玻璃管倾斜放置 B. 将玻璃管向上提一些

C. 换用较细的玻璃管做实验 D. 实验不小心,玻璃管内混入了少量空气 5. 水银气压计挂斜了,其读数比实际值将 ( ) A. 偏小 B. 一样大 C. 偏大 D. 无法确定 6. 如图所示,将一满桶“纯净水”(高约40cm)开口朝下放在水中,结果是 ( ) A. 水将流出一部分 B. 桶内的水仍是满的 C. 水将全部流出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7. 在冬季,剩有半瓶水的暖水瓶经过一个晚上后,第二天拔瓶口的软木塞时,觉得软木塞很紧,不易拔出来。其主要原因是 ( ) A. 软木塞受潮膨胀 B. 瓶口因温度降低而收缩变小 C. 瓶内气体温度降低把瓶塞吸住

D. 瓶内气体因温度降低而压强减小,大气压把瓶塞压紧

8. 青藏铁路建成后,乘高原列车去西藏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与普通列车相比,高原列车内

还配有供氧系统和医疗系统,这样做是因为高原上 ( ) A. 大气压强小,空气中含氧量小 B. 大气压强小,空气中含氧量大 C. 大气压强大,空气中含氧量大 D. 大气压强大,空气中含氧量小

9. 如图所示,茶壶盖上都有一个小孔。小孔的主要作用是 ( ) A. 让热气冒出来,便于热茶冷却

B. 让外面的空气流进,可保证茶水的新鲜 C. 好系绳子,防止打碎

D. 让壶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同,使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出

10. “神舟七号”的宇航员之一翟志刚穿着宇航服走出飞船船舱,进行“太空行走”。根据太空环境,在下列功能中:①控制温度、湿度;②供给氧气;③控制气压、抗射线辐射;④收集雨水;⑤无线通讯;⑥与外界气体交换。宇航服应具备的功能是 ( ) A. ③④⑤⑥ B. ①②⑤⑥ C. ①②③⑤ D. ②③④⑤ 二、填空题

11. 空气由于受到的作用,同时又具有物体产生 ,称为 。 12. 在一只玻璃杯中装满水,上面盖上硬纸片, 如图甲所示的情况放置玻璃杯,杯中的水不会 洒出来,这表明 ,

甲 乙 丙

杯子如图乙、丙所示情况放置时,纸片都不会掉下来,这说明 。 13. 最早证明大气压强存在且很大的著名实验是的实验是 实验。

14. 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读出的水银柱长度分别为75cm、75.8cm和76cm;已知其中一位同学实验时管内混入了少量空气,另一位同学没有把管放竖直,只有一位同学方法正确。则当时的大气压值跟 c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 15. 如图所示,浸在水中装满水的量筒,口朝下;抓住筒底向上提, 在筒口离开水面前,量筒露出水面的部分是 (选填“空的”、“有水,但不满”或“充满水的”),形成此现象的 原因是 。

16. 据某报报道:在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七天,为采访抗震救灾第一线的感人事迹,记者随空军战士乘坐装着空投物资的军用运输机冲向蓝天,五分钟后,飞机上升到3200米的高空。由于气压急剧变化,记者用来做采访记录的钢笔的笔尖不断地滴出墨水„„报道中“钢笔的笔尖不断地滴出墨水”的原因是由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笔管内的气压 (选填“大于”或“小于)笔管外的气压。

17. 标准大气压p0Pa,它能支持约高的水柱。由此可见,不宜于用水来做托里拆利实验。(g取10N/kg)

18. 大气压的值跟高度有关,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大气压减小100Pa;此外, 的变化也会影响大气压。

19. 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病人输液时用的吊瓶就是一例。如图 所示,A管是输液管、B管是空气管。在输液过程中,如果发现病人的血液 沿输液管回流,可将吊瓶适当地升高,使流入患者血管处药液的压强变 。 B管的作用是保持瓶口处的药液压强始终等于。

20. 如图是一种新型圆规。它一脚的末端装有吸盘,使用时利用 可将其固定在黑板上,另一脚末端的粉笔通过螺母固定,螺母上刻有细小 的花纹是为了增大 ;作图时,转动手柄便可在黑板上画出漂亮 的圆,圆规在这一过程中相当于简单机械中的 。 21. 2008年5月8日,北京奥运祥云火炬 在珠峰峰顶成功点燃,创造历史。被称 为“地球第三极”的珠穆朗玛峰的海拔 高度是8844.43m,根据右图可知珠峰 峰顶的大气压强约为 kPa。

22. 在玻璃厂常用圆形低压吸盘搬运玻璃,如图所示。E为 一圆形吸盘,其面积为0.1m2,用这个吸盘所搬运的玻璃 最重不能超过 N。 三、实验探究题

23. 小强为研究“吸管中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还是被压上来的?” 这 一问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当用力推注射器活塞时,广口瓶内 的气压将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直玻璃管内的 气压,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此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验证“饮料是被气压压上来的”这一结论。 24. 小红和同学们在一次物理兴趣小组的活动中,利用身边的小玻璃瓶、橡皮塞、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红色的水,做出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经小组同学们讨论,一致认为该装置能粗略判断多个物理量的变化(装置不漏气)。关于它的用途等,同学们已经列举了一例,见下表。请你再举一例将表格填充完整:

25. 将蘸水的塑料吸盘挂钩的吸盘按在光滑水平的桌面上,挤出 里面的空气。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缓慢往上拉,直到吸盘脱离 桌面,如图所示。记录刚刚拉脱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它等于 大气对吸盘的 ,再利用 测出吸盘的直径d, 就可以利用表达式p= 算出大气压强的大小。 26. 小明同学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 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 做的目的是 。

(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

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2N。

(3)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为mm,计算得到活塞的

横截面积为 cm2。

(4)测得大气压强的值为。

(5)小明了解到班内同学的实验误差普遍很大,有的偏大、有的偏小。请分析,该实验过

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请写出两条) ,。 四、综合应用题

27. 高压锅的示意图如图所示,锅盖上有一个空心柱为排气孔,空心柱上戴有一个“帽子”为限压阀。当高压锅内气体的压强超过安全值时,锅内的气体会顶起限压阀跑出一部分,使锅内气体压强减小,保证高压锅安全使用。已知空心柱小孔的横截面积为10-5m2,大气压强为1.0×105Pa,高压锅工作时锅内气体压强为1.8×105Pa。(g 取10N·kg-1) (1)用高压锅烧水至沸腾时,水的温度、“低于”或“等于”)100℃。 (2)求锅内外气体的压强差。 (3)求限压阀的质量。

《大气压强》训练题

编号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国著名发明家邹德俊曾经发明了一种“吸盘式”挂衣钩,如图所示。将它紧压在平整、清洁的竖直砖墙上后,可挂上衣帽等物品而不会掉下,其原因是 ( ) A. 因为重力比大气压小 B. 因为大气压力和重力平衡 C. 因为重力小于摩擦力 D. 以上说法均不对

2. 如图所示,在瓶内点燃浸过酒精的棉花,然后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鸡蛋就会进入瓶内,这是因为 ( ) A. 瓶口由于热胀,使鸡蛋掉入瓶内 B. 瓶内空气把鸡蛋吸入瓶内 C. 鸡蛋受到重力作用

D. 瓶内气体压强变小,外界大气压把鸡蛋压入瓶中

3. 在一只大试管中装满水,将小试管顶部插入大试管中一些,将它们倒置过来,如图所示。会看到 ( ) A. 水不从缝中流出,小试管不动 B. 水从缝中流出,小试管向上运动 C. 小试管掉下来,水不动 D. 小试管和水都掉下来

4. 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实验过程中玻璃管管口不离开水银面。在下列实验情况中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发生改变的是 ( ) A. 将玻璃管倾斜放置 B. 将玻璃管向上提一些

C. 换用较细的玻璃管做实验 D. 实验不小心,玻璃管内混入了少量空气 5. 水银气压计挂斜了,其读数比实际值将 ( ) A. 偏小 B. 一样大 C. 偏大 D. 无法确定 6. 如图所示,将一满桶“纯净水”(高约40cm)开口朝下放在水中,结果是 ( ) A. 水将流出一部分 B. 桶内的水仍是满的 C. 水将全部流出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7. 在冬季,剩有半瓶水的暖水瓶经过一个晚上后,第二天拔瓶口的软木塞时,觉得软木塞很紧,不易拔出来。其主要原因是 ( ) A. 软木塞受潮膨胀 B. 瓶口因温度降低而收缩变小 C. 瓶内气体温度降低把瓶塞吸住

D. 瓶内气体因温度降低而压强减小,大气压把瓶塞压紧

8. 青藏铁路建成后,乘高原列车去西藏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与普通列车相比,高原列车内

还配有供氧系统和医疗系统,这样做是因为高原上 ( ) A. 大气压强小,空气中含氧量小 B. 大气压强小,空气中含氧量大 C. 大气压强大,空气中含氧量大 D. 大气压强大,空气中含氧量小

9. 如图所示,茶壶盖上都有一个小孔。小孔的主要作用是 ( ) A. 让热气冒出来,便于热茶冷却

B. 让外面的空气流进,可保证茶水的新鲜 C. 好系绳子,防止打碎

D. 让壶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同,使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出

10. “神舟七号”的宇航员之一翟志刚穿着宇航服走出飞船船舱,进行“太空行走”。根据太空环境,在下列功能中:①控制温度、湿度;②供给氧气;③控制气压、抗射线辐射;④收集雨水;⑤无线通讯;⑥与外界气体交换。宇航服应具备的功能是 ( ) A. ③④⑤⑥ B. ①②⑤⑥ C. ①②③⑤ D. ②③④⑤ 二、填空题

11. 空气由于受到的作用,同时又具有物体产生 ,称为 。 12. 在一只玻璃杯中装满水,上面盖上硬纸片, 如图甲所示的情况放置玻璃杯,杯中的水不会 洒出来,这表明 ,

甲 乙 丙

杯子如图乙、丙所示情况放置时,纸片都不会掉下来,这说明 。 13. 最早证明大气压强存在且很大的著名实验是的实验是 实验。

14. 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读出的水银柱长度分别为75cm、75.8cm和76cm;已知其中一位同学实验时管内混入了少量空气,另一位同学没有把管放竖直,只有一位同学方法正确。则当时的大气压值跟 c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 15. 如图所示,浸在水中装满水的量筒,口朝下;抓住筒底向上提, 在筒口离开水面前,量筒露出水面的部分是 (选填“空的”、“有水,但不满”或“充满水的”),形成此现象的 原因是 。

16. 据某报报道:在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七天,为采访抗震救灾第一线的感人事迹,记者随空军战士乘坐装着空投物资的军用运输机冲向蓝天,五分钟后,飞机上升到3200米的高空。由于气压急剧变化,记者用来做采访记录的钢笔的笔尖不断地滴出墨水„„报道中“钢笔的笔尖不断地滴出墨水”的原因是由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笔管内的气压 (选填“大于”或“小于)笔管外的气压。

17. 标准大气压p0Pa,它能支持约高的水柱。由此可见,不宜于用水来做托里拆利实验。(g取10N/kg)

18. 大气压的值跟高度有关,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大气压减小100Pa;此外, 的变化也会影响大气压。

19. 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病人输液时用的吊瓶就是一例。如图 所示,A管是输液管、B管是空气管。在输液过程中,如果发现病人的血液 沿输液管回流,可将吊瓶适当地升高,使流入患者血管处药液的压强变 。 B管的作用是保持瓶口处的药液压强始终等于。

20. 如图是一种新型圆规。它一脚的末端装有吸盘,使用时利用 可将其固定在黑板上,另一脚末端的粉笔通过螺母固定,螺母上刻有细小 的花纹是为了增大 ;作图时,转动手柄便可在黑板上画出漂亮 的圆,圆规在这一过程中相当于简单机械中的 。 21. 2008年5月8日,北京奥运祥云火炬 在珠峰峰顶成功点燃,创造历史。被称 为“地球第三极”的珠穆朗玛峰的海拔 高度是8844.43m,根据右图可知珠峰 峰顶的大气压强约为 kPa。

22. 在玻璃厂常用圆形低压吸盘搬运玻璃,如图所示。E为 一圆形吸盘,其面积为0.1m2,用这个吸盘所搬运的玻璃 最重不能超过 N。 三、实验探究题

23. 小强为研究“吸管中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还是被压上来的?” 这 一问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当用力推注射器活塞时,广口瓶内 的气压将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直玻璃管内的 气压,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此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验证“饮料是被气压压上来的”这一结论。 24. 小红和同学们在一次物理兴趣小组的活动中,利用身边的小玻璃瓶、橡皮塞、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红色的水,做出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经小组同学们讨论,一致认为该装置能粗略判断多个物理量的变化(装置不漏气)。关于它的用途等,同学们已经列举了一例,见下表。请你再举一例将表格填充完整:

25. 将蘸水的塑料吸盘挂钩的吸盘按在光滑水平的桌面上,挤出 里面的空气。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缓慢往上拉,直到吸盘脱离 桌面,如图所示。记录刚刚拉脱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它等于 大气对吸盘的 ,再利用 测出吸盘的直径d, 就可以利用表达式p= 算出大气压强的大小。 26. 小明同学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 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 做的目的是 。

(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

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2N。

(3)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为mm,计算得到活塞的

横截面积为 cm2。

(4)测得大气压强的值为。

(5)小明了解到班内同学的实验误差普遍很大,有的偏大、有的偏小。请分析,该实验过

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请写出两条) ,。 四、综合应用题

27. 高压锅的示意图如图所示,锅盖上有一个空心柱为排气孔,空心柱上戴有一个“帽子”为限压阀。当高压锅内气体的压强超过安全值时,锅内的气体会顶起限压阀跑出一部分,使锅内气体压强减小,保证高压锅安全使用。已知空心柱小孔的横截面积为10-5m2,大气压强为1.0×105Pa,高压锅工作时锅内气体压强为1.8×105Pa。(g 取10N·kg-1) (1)用高压锅烧水至沸腾时,水的温度、“低于”或“等于”)100℃。 (2)求锅内外气体的压强差。 (3)求限压阀的质量。


相关文章

  • 初二大气压强测试题带答案
  • <大气压强>检测题 3. 如图8-4-6所示,将量简倒扣水中,里面充满水,将量简向上提的过程中,保持简口不离开水面,则量筒内( ). 图8-4-6 A.充满水 B.没有水 C.有水,但不满,水面上方是真空 D.有水,但不满,水面 ...查看


  •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测试
  • 大气压强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存在大气压的是( ) A .潜水员潜入水下越深,所受水的压强越大 B .盖在杯口的纸片能托住倒过来的一满杯水 C .水从高处流下,形成瀑布 D .在三峡大坝旁修建大型船闸 2.让自来水流过如图所 ...查看


  • 神奇的压强测试题
  • 神奇的压强测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1.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1A ),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1B ),两次放置橙汁对杯底的压强分别是pA ...查看


  • 初中物理压强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 压强 单元测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本卷均取g=10N/kg)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如图9.3-1所示的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 2.下列事例中,能增大压强的是:( ) A.把书包带做 ...查看


  • 压强浮力测试题(1)
  • 压强浮力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全部试题g取10N/kg) 1.先在溢水杯中装满水(水面与溢水口齐平),水深为10cm,水的质量为5kg,再放入一块重3 ...查看


  • 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 压强单元检测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卷Ⅰ(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9个小题,共1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得2分,多选.漏选.选错均不得分.) 1.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查看


  • 八年级物理压强和浮力单元测试题
  • 压强和浮力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将这个选项前面的字母代号填在答卷上指定的位置.每小题2分,计40分.) 1.下列实验现象的相关解释正确的是 A.甲图中,纸片会靠拢,是因为吹气时两纸片间气体流速增大 ...查看


  • 气体分子动理论检测题
  • 分子动理论 气体 单元检测题 1.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了周围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C.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悬浮颗粒的大小有关, D.布朗运动证明,组成固体 ...查看


  • 压强和浮力单元测试题
  • 压强和浮力单元测试题 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__ 总分________ 一.填空:(每空一分,共19分) 1.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瓶子,内盛部分饮料,瓶口用塞子塞紧,倒过来 时,液体对瓶塞的压强比原来对瓶底的压强__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