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西药房处方的点评与处方分析

  摘要:目的 总结门诊西药房处方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方法 抽样调查2012年7月至2012年12月所开具的处方36549张,统计处方中的书写问题及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 36549份处方中“问题处方”987份,其中694分存在书写不规范,占“问题处方”比例为70.31%,不合理用药处方639份,占“问题处方”比例为64.74%,书写不规范主要表现为前记缺项、未签名或未盖章、未采用通用名、未注明修改日期,不合理用药主要以药物联用不合理28.67%(占“问题处方”的比例)、同功能药物重复性使用23.61%、抗生素滥用17.12%、药物剂量过多或不足15.60%为主。结论 临床医师应当加强对处方的规范性书写及提升合理用药的水平,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门诊西药房;处方;书写不规范;不合理用药   处方是指由取得注册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工作中开具的、由药师审核、调配并核对的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1]。门诊西药房作为医院面向患者、社会服务的重要部门[2],在日常配药的过程中常遇到处方书写不规范、不合理用药情况,本文通过对我院处方进行抽样调查,总结处方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资料与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资料均来源于我院门诊西药房2012年7月至2012年12月所开具的药方。根据相关药品的使用说明书、临床药理学知识及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处方点评,将处方中的有关不合理用药及书写不规范情况进行记录。   2结果 本次研究共计抽样调查2012年7月至2012年12月覆盖了全院门诊各专科的处方36549张,总计987份存在着书写不规范或者不合理用药情况,其中书写不规范处方417(42.25%)份,书写不规范数目总计694(70.31%)份;不合理用药处方总计639份(64.74%),不合理用药问题总计984(99.69%)处,详见表1、表2.   3 处方问题分析   3.1 处方书写不规范 ①前记缺项 按照我国《处方管理办法》[3]的具体要求处方的前记需要填写清楚,在本次的研究调查中发现前记填写不完整的处方占据不合格处方的41.74%,主要表现为,处方填写时未能注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因、未注明科室、诊断用语不规范等。②未签名或盖章 处方医师所用的签名盖章样式保持与院内药学部门一致,如果不符合,则进行核实,未进行签名或者盖章的处方则认定为无效处方。③未采用通用名 按照《处方管理办法》、《药品管理法》以及西药房科室内部管理细则的要求,临床医师在开具处方时应当统一采用药品的通用名,在容易混淆的药品名称后可加注商品名称进行区分,而本研究中有19.55%的比例的问题处方未能依照标准进行。④未注明修改日期 处方是具有法律效应的书面文书,书写时应当字迹清楚、格式规范,如需涂改应当在涂改处注明修改日期,以备后查,而部分医师即使做到了签名却未注明日期。   3.2 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   3.2.1 药物剂量过多或不足 临床治疗中部分大剂量的药物使用并不能有效增加药物的疗效,反而由于药物聚积导致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而药物剂量过少则可能导致达不到治疗疾病的效果[4]。例如对老年患者,特非那丁片的常规用量是1片(成人),而一处方当中其药物剂量为2片,长期服用将致使该老年人肝功能呈现出生理性的退行变化;治疗细菌感染中,成人药物剂量头孢拉定胶囊0.2 g、罗红霉素胶囊用量为40 mg、诺氟沙星胶囊0.1g无法达到药效的最低抑菌浓度,无法起到应有的抑菌作用,反倒引起患者体内细菌生长并引起耐药性。   3.2.2药品种类有误 现代临床药物的种类越来越多,药品种类乱用的现象越来越多,外包装部分药物非常接近很容易导致药品种类出错[5],即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又影响了临床疗效,在本次研究中,由于药品种类选择不当而致使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例如采用片剂处方甲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可能导致局部组织药物浓度不均,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临床正确的剂型应当选择栓剂。   3.2.3药物联用不合理 药物联用不合理主要表现在药物进行联用时可提高疗效(或)增加相关的不良反应。某些药物联用导致药物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具体表现有阿奇霉素+微生态制剂两者联用将造成抗生素灭活或功能受到抑制,降低药效;氢化可的松、维生素C与双黄连注射液进行配伍连用时将很大程度的降低患者对紫外线的吸收度,危害患者身体。   3.2.4同功能药物重复性使用 同功能药物的联合重复使用将造成药物的浪费、降低疗效,使得患者机体产生耐药性,造成不利影响。例如罗红霉素与克拉霉素胶囊联用,将会导致两种药物在患者体内共同竞争相同靶位而形成拮抗作用,一方面降低了药物疗效,更导致药物积累造成不良反应。   3.2.5药物间隔时间不正确 多数药物对时间的依赖性很强,疗效容易受到人体生物规律的影响,如果药物使用的间隔不正确,将导致药物的疗效无法发挥。如大环脂类的阿奇霉素药物药效持久,半衰期较长,如果频繁的服用可能导致药物在患者体内累积,产生不良反应。另外药物服用应当根据不同患者的生物规律进行。   3.2.6 抗生素滥用 滥用抗生素自青霉素作为最早的抗生素被发现并应用于人体后,抗生素在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控制与治疗起到了良好应用,然而临床使用抗生素仍然存在一定的无指征滥用现象,部分临床医师处于安慰性的目的、预防感染为由使用抗生素[6]。本次研究中发现抗生素的滥用主要出现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上,相关研究认为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检查阳性的比例为44-50% [7],临床治疗医师除了对患者进行相关性的对症治疗,受习惯性的思维影响认为要想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应指导患者服用一定的抗生素。而实际上由于病毒所致使的感染抗生素并不能起到治疗作用,因而抗生素的滥用一方面造成了药品的浪费,还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3.2.7特殊患者用药不合理 主要指临床医师在开具处方过程中未能全面细致的了解患者的以往病史,按习惯性开药,导致患者出现药物过敏、皮疹、头晕等不良反应。   4 小结   处方是临床医师进行药物治疗及药师进行调配的书面依据,亦是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性凭据,尤其是在当今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下,规范化、标准化书写处方一方面体现临床医师的专业水平、职业精神,另外影响着患者的康复及用药安全,保证着双方的权益[8]。因而临床医师都应当十分重视对处方的规范化书写。而临床上对患者进行科学的药方配置、合理的剂量与服用时间安排、个性化的药物指导对于保障药物疗效,提升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S].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2] 邓剑彪.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原因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3,6(6):144.   [3] 《处方管理办法》[S].卫生部第 53 令,2007:2-14.   [4] 曹松山,郭菡,陈海燕,等.门诊处方评价与结果分析[J].中国医药,2011,6( 1) : 104-105.   [5] 支小毅,马晓鹏,陈广斌.门诊药房外包装相似药品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药房,2009,20(7):555.   [6] 黄小玲.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调查分析[J].中国药业,2010,19(6):37-38.   [7] 许爽,祝洪珍,李静,等.长春地区冬季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1,10(3):227-229.   [8] 邹富良.浅析医院处方的法定责任及衍生经济权益的保护[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5,10:614-616.   作者简介:姓名:邬远兴,男,中山市三乡医院,广东龙川,药剂科,大专学历,1975年6月,主管药师,广东省中山市三乡医院,主研方向:药物使用,药事管理

  摘要:目的 总结门诊西药房处方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方法 抽样调查2012年7月至2012年12月所开具的处方36549张,统计处方中的书写问题及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 36549份处方中“问题处方”987份,其中694分存在书写不规范,占“问题处方”比例为70.31%,不合理用药处方639份,占“问题处方”比例为64.74%,书写不规范主要表现为前记缺项、未签名或未盖章、未采用通用名、未注明修改日期,不合理用药主要以药物联用不合理28.67%(占“问题处方”的比例)、同功能药物重复性使用23.61%、抗生素滥用17.12%、药物剂量过多或不足15.60%为主。结论 临床医师应当加强对处方的规范性书写及提升合理用药的水平,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门诊西药房;处方;书写不规范;不合理用药   处方是指由取得注册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工作中开具的、由药师审核、调配并核对的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1]。门诊西药房作为医院面向患者、社会服务的重要部门[2],在日常配药的过程中常遇到处方书写不规范、不合理用药情况,本文通过对我院处方进行抽样调查,总结处方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资料与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资料均来源于我院门诊西药房2012年7月至2012年12月所开具的药方。根据相关药品的使用说明书、临床药理学知识及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处方点评,将处方中的有关不合理用药及书写不规范情况进行记录。   2结果 本次研究共计抽样调查2012年7月至2012年12月覆盖了全院门诊各专科的处方36549张,总计987份存在着书写不规范或者不合理用药情况,其中书写不规范处方417(42.25%)份,书写不规范数目总计694(70.31%)份;不合理用药处方总计639份(64.74%),不合理用药问题总计984(99.69%)处,详见表1、表2.   3 处方问题分析   3.1 处方书写不规范 ①前记缺项 按照我国《处方管理办法》[3]的具体要求处方的前记需要填写清楚,在本次的研究调查中发现前记填写不完整的处方占据不合格处方的41.74%,主要表现为,处方填写时未能注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因、未注明科室、诊断用语不规范等。②未签名或盖章 处方医师所用的签名盖章样式保持与院内药学部门一致,如果不符合,则进行核实,未进行签名或者盖章的处方则认定为无效处方。③未采用通用名 按照《处方管理办法》、《药品管理法》以及西药房科室内部管理细则的要求,临床医师在开具处方时应当统一采用药品的通用名,在容易混淆的药品名称后可加注商品名称进行区分,而本研究中有19.55%的比例的问题处方未能依照标准进行。④未注明修改日期 处方是具有法律效应的书面文书,书写时应当字迹清楚、格式规范,如需涂改应当在涂改处注明修改日期,以备后查,而部分医师即使做到了签名却未注明日期。   3.2 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   3.2.1 药物剂量过多或不足 临床治疗中部分大剂量的药物使用并不能有效增加药物的疗效,反而由于药物聚积导致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而药物剂量过少则可能导致达不到治疗疾病的效果[4]。例如对老年患者,特非那丁片的常规用量是1片(成人),而一处方当中其药物剂量为2片,长期服用将致使该老年人肝功能呈现出生理性的退行变化;治疗细菌感染中,成人药物剂量头孢拉定胶囊0.2 g、罗红霉素胶囊用量为40 mg、诺氟沙星胶囊0.1g无法达到药效的最低抑菌浓度,无法起到应有的抑菌作用,反倒引起患者体内细菌生长并引起耐药性。   3.2.2药品种类有误 现代临床药物的种类越来越多,药品种类乱用的现象越来越多,外包装部分药物非常接近很容易导致药品种类出错[5],即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又影响了临床疗效,在本次研究中,由于药品种类选择不当而致使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例如采用片剂处方甲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可能导致局部组织药物浓度不均,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临床正确的剂型应当选择栓剂。   3.2.3药物联用不合理 药物联用不合理主要表现在药物进行联用时可提高疗效(或)增加相关的不良反应。某些药物联用导致药物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具体表现有阿奇霉素+微生态制剂两者联用将造成抗生素灭活或功能受到抑制,降低药效;氢化可的松、维生素C与双黄连注射液进行配伍连用时将很大程度的降低患者对紫外线的吸收度,危害患者身体。   3.2.4同功能药物重复性使用 同功能药物的联合重复使用将造成药物的浪费、降低疗效,使得患者机体产生耐药性,造成不利影响。例如罗红霉素与克拉霉素胶囊联用,将会导致两种药物在患者体内共同竞争相同靶位而形成拮抗作用,一方面降低了药物疗效,更导致药物积累造成不良反应。   3.2.5药物间隔时间不正确 多数药物对时间的依赖性很强,疗效容易受到人体生物规律的影响,如果药物使用的间隔不正确,将导致药物的疗效无法发挥。如大环脂类的阿奇霉素药物药效持久,半衰期较长,如果频繁的服用可能导致药物在患者体内累积,产生不良反应。另外药物服用应当根据不同患者的生物规律进行。   3.2.6 抗生素滥用 滥用抗生素自青霉素作为最早的抗生素被发现并应用于人体后,抗生素在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控制与治疗起到了良好应用,然而临床使用抗生素仍然存在一定的无指征滥用现象,部分临床医师处于安慰性的目的、预防感染为由使用抗生素[6]。本次研究中发现抗生素的滥用主要出现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上,相关研究认为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检查阳性的比例为44-50% [7],临床治疗医师除了对患者进行相关性的对症治疗,受习惯性的思维影响认为要想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应指导患者服用一定的抗生素。而实际上由于病毒所致使的感染抗生素并不能起到治疗作用,因而抗生素的滥用一方面造成了药品的浪费,还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3.2.7特殊患者用药不合理 主要指临床医师在开具处方过程中未能全面细致的了解患者的以往病史,按习惯性开药,导致患者出现药物过敏、皮疹、头晕等不良反应。   4 小结   处方是临床医师进行药物治疗及药师进行调配的书面依据,亦是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性凭据,尤其是在当今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下,规范化、标准化书写处方一方面体现临床医师的专业水平、职业精神,另外影响着患者的康复及用药安全,保证着双方的权益[8]。因而临床医师都应当十分重视对处方的规范化书写。而临床上对患者进行科学的药方配置、合理的剂量与服用时间安排、个性化的药物指导对于保障药物疗效,提升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S].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2] 邓剑彪.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原因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3,6(6):144.   [3] 《处方管理办法》[S].卫生部第 53 令,2007:2-14.   [4] 曹松山,郭菡,陈海燕,等.门诊处方评价与结果分析[J].中国医药,2011,6( 1) : 104-105.   [5] 支小毅,马晓鹏,陈广斌.门诊药房外包装相似药品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药房,2009,20(7):555.   [6] 黄小玲.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调查分析[J].中国药业,2010,19(6):37-38.   [7] 许爽,祝洪珍,李静,等.长春地区冬季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1,10(3):227-229.   [8] 邹富良.浅析医院处方的法定责任及衍生经济权益的保护[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5,10:614-616.   作者简介:姓名:邬远兴,男,中山市三乡医院,广东龙川,药剂科,大专学历,1975年6月,主管药师,广东省中山市三乡医院,主研方向:药物使用,药事管理


相关文章

  • 门诊处方点评制度
  • 用处方评价制度推动临床药学的开展 1.1 处方评价方式:(1)形式评价:根据我院药师的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我院开展处方评价,采取先易 后难,循序渐进的方法,首先对处方的书写格式.书写规则及药品名称.剂量.数量等形式上,外在 的东西进行审核和 ...查看


  • 2015年处方点评总结
  • 2015年全年处方点评总结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以及我院<处方管理实施细则>规定,我院坚持每月进行处方点评,分为门诊和住院医嘱点评,并将点评结果以<处方点评分析简报>的形式通报全院.现将2015年全年处方 ...查看


  • 处方评价方案实施细则
  • 处方点评实施细则 为了进一步加强处方规范化管理,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依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和省卫生 厅关于贯彻执行<处方管理办法>的通知(赣卫医字[2007]34号)及<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监督管理细则 ...查看


  • 门诊五日抗菌药物输液处方分析及思考(药讯)
  • 门诊五日抗菌药物输液处方的分析及思考 毛疆民 冒 群 毛全高 沈锦华 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如皋 226500) 摘要: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抗菌药物输液处方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改进现状的办法:方法 通过门诊五日抗菌药物输液处方的不规 ...查看


  • 抗菌药物信息管理系统
  • 专业抗生素管理统计系统 一.系统特点 4 二.整体操作说明 5 2.1时间选择说明 5 2.2数据下载说明 6 2.3折叠菜单说明 8 2.4 报表使用说明 9 三. 系统功能 12 3.1医院抗生素基本状况分析 12 3.2医院抗生素管理 ...查看


  • 药剂科质量控制分析
  • 2017年第一季度药剂科质量控制分析 一.质控指标: (一)全部药品库存周转天数 1月为36.6天:2月为59.3天:3月为44.6天.2月周转天数较大,因1月27日为春节,春节期间各供货公司放假,春节前购进药品较多,以备春节期间各临床科室 ...查看


  • 妇幼保健院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分析
  • 开封市妇幼保健院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分析 * 秦梦春(开封市妇幼保健院药剂科,河南开封475002) 中图分类号R97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124(2015)04-0529-04 DOI 10. 14009/j.issn.1 ...查看


  •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
  • 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 为切实加强处方管理,建立和完善我院处方评价制度,提高处方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有关规定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查看


  • 2014007专项处方点评
  • 处方专项点评反馈 2014年7月我院处方点评小组根据<处方管理方法>.<医疗机构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试行) >及第六师奇台医院处方管理规定的要求,对我院2014年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