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经典

课程名称:中国文学经典

课程学分:3 周课时数:3

总课时数:48 修读人数:150人以内

主讲教师:莫砺锋 所在院系:文学院

一、 教师简介

领衔教授介绍:

莫砺锋,国内首位文学博士获得者(1984)。曾任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高级访问学者、韩国全南大学客座教授、台湾清华大学客座教授、香港浸会大学客座教授。现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南京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近作有《古典诗学的文化观照》(中华书局2005年)、《杜甫诗歌讲演录》(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唐宋诗歌论集》(凤凰出版社2007年)等。主编《中国文学史•宋代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教学团队介绍:

本课程教学团队成员,来自南京大学文学院的两个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而以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团队为主。中国古代文学学科近年来已经成功建设了国家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并被评为国家级优秀学术团队。团队成员教学经验丰富,年龄结构合理。6名任课教师中,有5名是教授和博导,学术视野开阔,学历和学术层次高。

二、教学目标:

选择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历久弥新的经典作家与经典著作,从不同于传统的新角度进行讲解分析,并引导学生通过批判性阅读、讨论、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学以及语言的鉴别和理解能力,拓宽文化视野,提高审美水平。

三、课程内容及周历:

第1-14周以讲授为主,第15-16周进行优秀学生论文报告、讨论与讲评,具体安排如下: 第1周,程章灿教授:《诗经》

第2周,徐兴无教授:《楚辞》

第3周,徐兴无教授:《左传》

第4周,程章灿教授:陶渊明及其诗歌

第5周,程章灿教授:《世说新语》

第6周,莫砺锋教授:杜甫及其诗歌

第7周,莫砺锋教授:苏轼及其文学

第8周,莫砺锋教授:辛弃疾及其词作

第9周,苗怀明副教授:《牡丹亭》

第10周,苗怀明副教授:《红楼梦》

第11周,王彬彬教授:鲁迅及其文学创作

第12周,王彬彬教授:沈从文及其文学创作

第13周,王彬彬教授:茅盾及其文学创作

第14周,余斌教授:张爱玲及其文学创作

四、课程组织形式及课程要求:

课程组织形式包括课堂讲授、课外阅读、课堂问答、论文报告及讨论等几个部分。每一次课堂教授之余,留出10-20分钟,开放给学生提问,即时进行师生互动。学生根据教学大纲,阅读中国文学经典著作,并任选其中一部,完成一篇研究报告。在第14周课程结束以前交上来。任课教师与助教评阅研究报告,选择其中尤佳者15篇左右,在最后两次课上安排学术报告会,分组讨论,老师讲评。

鼓励学生课外大量阅读经典著作,如条件成熟,可组织虚拟网络兴趣小组,进行虚拟空间的讨论。

课程要求:(1)学生有较好的文学基础,具备较好的文言文基础。(2)要求学生在每次课前能够提前阅读有关文学经典。若纸本书籍不足,学生可以利用电子图书馆或网上数据库。或者,要求图书馆为此课程保留相关图书,一个学期内只供阅览不予流通。(3)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课程提供的网络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拓展性阅读;同时在助教的组织和指导下,回答阅读问题、参加网上课程空间的小组讨论、参加论文报告与讨论。

五、本课程特色:

1、本课程教学团队实力雄厚,对于讲授内容皆素有研究,故能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2、本课程致力于文学经典的深入解读,提供新的思考角度与理解可能;

3、课程所选经典包容古今,纵贯两千多年,涉及各种文学形式,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蕴涵。

六、成绩评价标准:

课程最终成绩的评定,主要由课程考勤、研究报告、讨论参与等三种检测指标来决定。

七、教材及参考文献:

在安排教学内容和课程实践的同时,积极开展教材建设,争取通过2年左右的课程实践,编写出教材。

课程所涉及的中国文学经典著作或参考文献,将以电子参考书等形式放在网上供选课学生参考。

除课程所涉及的文学经典需要精读之外,复列参考文献:

1、扬之水,《先秦诗文史》,辽宁教育出版社

2、何满子,《中古文人风采》,上海古籍出版社

3、葛兆光,《唐诗选注》,浙江文艺出版社

4、莫砺锋,《莫砺锋说唐诗》,凤凰出版社

5、莫砺锋,《杜甫诗歌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6、莫砺锋,《漫话东坡》,凤凰出版社

7、巩本栋,《辛弃疾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

8、钱钟书,《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9、林庚,《西游记漫话》,人民文学出版社

10、苗怀明,《风起红楼》,中华书局

11、余斌,《张爱玲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2、王安忆,《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复旦大学出版社

课程名称:中国文学经典

课程学分:3 周课时数:3

总课时数:48 修读人数:150人以内

主讲教师:莫砺锋 所在院系:文学院

一、 教师简介

领衔教授介绍:

莫砺锋,国内首位文学博士获得者(1984)。曾任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高级访问学者、韩国全南大学客座教授、台湾清华大学客座教授、香港浸会大学客座教授。现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南京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近作有《古典诗学的文化观照》(中华书局2005年)、《杜甫诗歌讲演录》(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唐宋诗歌论集》(凤凰出版社2007年)等。主编《中国文学史•宋代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教学团队介绍:

本课程教学团队成员,来自南京大学文学院的两个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而以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团队为主。中国古代文学学科近年来已经成功建设了国家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并被评为国家级优秀学术团队。团队成员教学经验丰富,年龄结构合理。6名任课教师中,有5名是教授和博导,学术视野开阔,学历和学术层次高。

二、教学目标:

选择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历久弥新的经典作家与经典著作,从不同于传统的新角度进行讲解分析,并引导学生通过批判性阅读、讨论、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学以及语言的鉴别和理解能力,拓宽文化视野,提高审美水平。

三、课程内容及周历:

第1-14周以讲授为主,第15-16周进行优秀学生论文报告、讨论与讲评,具体安排如下: 第1周,程章灿教授:《诗经》

第2周,徐兴无教授:《楚辞》

第3周,徐兴无教授:《左传》

第4周,程章灿教授:陶渊明及其诗歌

第5周,程章灿教授:《世说新语》

第6周,莫砺锋教授:杜甫及其诗歌

第7周,莫砺锋教授:苏轼及其文学

第8周,莫砺锋教授:辛弃疾及其词作

第9周,苗怀明副教授:《牡丹亭》

第10周,苗怀明副教授:《红楼梦》

第11周,王彬彬教授:鲁迅及其文学创作

第12周,王彬彬教授:沈从文及其文学创作

第13周,王彬彬教授:茅盾及其文学创作

第14周,余斌教授:张爱玲及其文学创作

四、课程组织形式及课程要求:

课程组织形式包括课堂讲授、课外阅读、课堂问答、论文报告及讨论等几个部分。每一次课堂教授之余,留出10-20分钟,开放给学生提问,即时进行师生互动。学生根据教学大纲,阅读中国文学经典著作,并任选其中一部,完成一篇研究报告。在第14周课程结束以前交上来。任课教师与助教评阅研究报告,选择其中尤佳者15篇左右,在最后两次课上安排学术报告会,分组讨论,老师讲评。

鼓励学生课外大量阅读经典著作,如条件成熟,可组织虚拟网络兴趣小组,进行虚拟空间的讨论。

课程要求:(1)学生有较好的文学基础,具备较好的文言文基础。(2)要求学生在每次课前能够提前阅读有关文学经典。若纸本书籍不足,学生可以利用电子图书馆或网上数据库。或者,要求图书馆为此课程保留相关图书,一个学期内只供阅览不予流通。(3)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课程提供的网络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拓展性阅读;同时在助教的组织和指导下,回答阅读问题、参加网上课程空间的小组讨论、参加论文报告与讨论。

五、本课程特色:

1、本课程教学团队实力雄厚,对于讲授内容皆素有研究,故能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2、本课程致力于文学经典的深入解读,提供新的思考角度与理解可能;

3、课程所选经典包容古今,纵贯两千多年,涉及各种文学形式,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蕴涵。

六、成绩评价标准:

课程最终成绩的评定,主要由课程考勤、研究报告、讨论参与等三种检测指标来决定。

七、教材及参考文献:

在安排教学内容和课程实践的同时,积极开展教材建设,争取通过2年左右的课程实践,编写出教材。

课程所涉及的中国文学经典著作或参考文献,将以电子参考书等形式放在网上供选课学生参考。

除课程所涉及的文学经典需要精读之外,复列参考文献:

1、扬之水,《先秦诗文史》,辽宁教育出版社

2、何满子,《中古文人风采》,上海古籍出版社

3、葛兆光,《唐诗选注》,浙江文艺出版社

4、莫砺锋,《莫砺锋说唐诗》,凤凰出版社

5、莫砺锋,《杜甫诗歌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6、莫砺锋,《漫话东坡》,凤凰出版社

7、巩本栋,《辛弃疾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

8、钱钟书,《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9、林庚,《西游记漫话》,人民文学出版社

10、苗怀明,《风起红楼》,中华书局

11、余斌,《张爱玲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2、王安忆,《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复旦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章

  • 红色经典的当下意义(文艺观象)
  • 对话人:张 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仲呈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评论家) 阎浩岗(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 赵慧平(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杨少衡(福建省作家协会主席) 核心阅读 ●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资源,红色经典并没有随着 ...查看


  • 儿童文学 | 好书推荐排行榜2
  • 存档 '儿童文学' 分类的存档 英国儿童文学经典作品:<战马> 2013年2月13日 zhy 4460人阅读,1 条评论 <战马>是英国挂冠作家麦克·莫波格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品.也许大家并不熟悉麦克·莫波格这个名字,但 ...查看


  • 二度走红与重新评估_由红色经典影视剧翻拍热所引发的_韩颖琦
  • 第10卷第1期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3月Jour nal of Jiangsu U niver sity o f Science and T echno lo gy (Social Science Editio n) V ...查看


  • 让经典阅读浸润校园
  • 曹文轩,当代著名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是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代表作有<草房子><红瓦>&l ...查看


  • 小学阅读题材
  • 1 植物王国--我的第一本科学书 2 张天翼童话 (二) 中国儿童文学丛书 3 木偶奇遇记--世界儿童文学丛书 4 会说话的老鼠(好故事自己选系列) 5 窗边的小豆豆--新经典文库 6 皮皮鲁和鲁西西的故事 7 淘气包马小跳系列:贪玩老爸 ...查看


  • [尊重]尊重经典文学
  • "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莫雷特",这句话评价的是英国文学巨匠莎士比亚的经典之作.这句话很好地阐述了何谓经典,经典就是百看不厌,内涵丰富的作品,它能令不同人在不同时期得到不一样的收获与思考.因此,我们要尊重经典,让经典焕 ...查看


  • 经典诵读.演讲和征文比赛通知(1)
  • 朱老庄联校小学生读书 系列活动的通知 一.指导思想 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激励和引导小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对于小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全面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 ...查看


  • 当代中国为什么产生不了经典的微型小说
  • 当代中国为什么产生不了经典的微型小说(浙江兰溪陈亦权随笔) 原文地址:当代中国为什么产生不了经典的微型小说(浙江兰溪陈亦权随笔)作者:放松 转载自陈之杂(文友:浙江兰溪陈亦权随笔) 作为一位微型小说的爱好者,前几天有幸受邀参加了一个微型小说 ...查看


  • 论红色经典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
  • 论"红色经典"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 研究生:于海娟 指导教师:王卫平 学科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内容摘要:在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红色经典"在中国革命文化领导权的 建构中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主体内容得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