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人待人客气大方,这里流传很久的一句话叫“亳州人不薄”。此话怎讲呢?因为“薄”有三种读音(bò, bó, báo),其中厚薄的“薄”与“亳”同音。与外地朋友初交中,不知“亳”为何字的外地人真有不少会以为是“薄州”呢。可能是亳州人对此大为忌讳的缘故吧,薄就薄,但我们对朋友不薄!因此,“亳州人不薄”这句话也就成为这座城市的对外地人宣传时的广告语了。 亳州人只要和朋友外出消费,事毕掏钱时总要有一番争抢。要是与外地朋友一起消费,亳州人更是奋勇当先去结账。去过国内许多地方,其他地方也有争相付账的,但争执的程度远没有这里的厉害。 我曾见到过为争着付账而厮打的严重惨烈场面,有的指关节被撇得嘎嘎作响,手指头能掰肿。我观察,外地人的这种场面不多,猜想可能是由于在进行消费前,大家对于谁请客已心中有数,是你请客,你就该去埋单,没什么话讲,简单客套一番,意思到也就行了。而在亳州,进餐馆前,谁提议去吃饭的,谁邀请的,大家对这样的事不十分重视,因此会有争相掏钱,将撕撕扯扯推向高潮…… 亳州人的大方不仅仅表现在这方面。若是在饭店里偶遇熟人,有大方的人,便拎两瓶酒,两盒烟,进屋往桌上一放,坐也不坐,敬了一圈酒,一拱手告辞。亳州人若是出差到外地,出手也极为大方,跑药材生意的送出去的礼品,贵重得真是令人不敢想象。 即便是在改革开放之前,那时家家都很穷,来了客人,招待时也是倾其所有,家中没什么好吃好喝的,恨不得到外面赊东西,等饭菜端上了桌,将鸡鸭鱼肉拼命往客人碗里夹,还在一边不停地说 :“叨着吃,叨着吃呀”。 你到农村走走,遇见路口正端着饭碗吃饭的农民,他们都热情地招呼你吃饭,情真意切,不由得你不感动这里的乡风淳朴,暖意涌心。 亳州人不欺生。不管你来自天南地北,都能在亳州扎下根。亳州自古就是楚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汇融合之地,各种宗教、风俗、信仰在此都能相互尊重,相安为生,这不能不说是亳州人非但不薄,而且还温敦厚实。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虽是俗话,也说明了地理环境在民族性格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样的文化环境,同样的文化背景,同样的风俗习惯,还有同样的饮食结构等等,必然要产生相近的社会心理和思维定式。 亳州是文化积淀很深的古老城市,那源远流长的道家文化、建安文学、华佗遗风给这块土地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也给人们在性格的形成上留下了的思想基因。 亳州人待人厚道是有着历史承传的,老子“厚德载物”,“上善若水”的人生哲学,华佗悬壶济世的宽厚仁德……都给后代以深远的影响。开阔的平原,奔流的涡河水,肥沃的土地,丰美的物产,孕育了一代代淳朴憨厚的乡风民情。 即使在时下的商品经济社会,亳州人依然保留着这种“不薄”的美德。 我有时也想,“为人要厚道”若是过了头,变成单纯讲排场、顾面子,打肿脸充胖子,则实不足取也。(作者为亳州市原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主席)
亳州人待人客气大方,这里流传很久的一句话叫“亳州人不薄”。此话怎讲呢?因为“薄”有三种读音(bò, bó, báo),其中厚薄的“薄”与“亳”同音。与外地朋友初交中,不知“亳”为何字的外地人真有不少会以为是“薄州”呢。可能是亳州人对此大为忌讳的缘故吧,薄就薄,但我们对朋友不薄!因此,“亳州人不薄”这句话也就成为这座城市的对外地人宣传时的广告语了。 亳州人只要和朋友外出消费,事毕掏钱时总要有一番争抢。要是与外地朋友一起消费,亳州人更是奋勇当先去结账。去过国内许多地方,其他地方也有争相付账的,但争执的程度远没有这里的厉害。 我曾见到过为争着付账而厮打的严重惨烈场面,有的指关节被撇得嘎嘎作响,手指头能掰肿。我观察,外地人的这种场面不多,猜想可能是由于在进行消费前,大家对于谁请客已心中有数,是你请客,你就该去埋单,没什么话讲,简单客套一番,意思到也就行了。而在亳州,进餐馆前,谁提议去吃饭的,谁邀请的,大家对这样的事不十分重视,因此会有争相掏钱,将撕撕扯扯推向高潮…… 亳州人的大方不仅仅表现在这方面。若是在饭店里偶遇熟人,有大方的人,便拎两瓶酒,两盒烟,进屋往桌上一放,坐也不坐,敬了一圈酒,一拱手告辞。亳州人若是出差到外地,出手也极为大方,跑药材生意的送出去的礼品,贵重得真是令人不敢想象。 即便是在改革开放之前,那时家家都很穷,来了客人,招待时也是倾其所有,家中没什么好吃好喝的,恨不得到外面赊东西,等饭菜端上了桌,将鸡鸭鱼肉拼命往客人碗里夹,还在一边不停地说 :“叨着吃,叨着吃呀”。 你到农村走走,遇见路口正端着饭碗吃饭的农民,他们都热情地招呼你吃饭,情真意切,不由得你不感动这里的乡风淳朴,暖意涌心。 亳州人不欺生。不管你来自天南地北,都能在亳州扎下根。亳州自古就是楚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汇融合之地,各种宗教、风俗、信仰在此都能相互尊重,相安为生,这不能不说是亳州人非但不薄,而且还温敦厚实。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虽是俗话,也说明了地理环境在民族性格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样的文化环境,同样的文化背景,同样的风俗习惯,还有同样的饮食结构等等,必然要产生相近的社会心理和思维定式。 亳州是文化积淀很深的古老城市,那源远流长的道家文化、建安文学、华佗遗风给这块土地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也给人们在性格的形成上留下了的思想基因。 亳州人待人厚道是有着历史承传的,老子“厚德载物”,“上善若水”的人生哲学,华佗悬壶济世的宽厚仁德……都给后代以深远的影响。开阔的平原,奔流的涡河水,肥沃的土地,丰美的物产,孕育了一代代淳朴憨厚的乡风民情。 即使在时下的商品经济社会,亳州人依然保留着这种“不薄”的美德。 我有时也想,“为人要厚道”若是过了头,变成单纯讲排场、顾面子,打肿脸充胖子,则实不足取也。(作者为亳州市原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