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回响

作者:赵建波赵谦陈玲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11期

  中图分类号:TU-8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4339(2009)05-0403-04

  美的感受不仅以“悦目”为优,更因“赏心”为最。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提出:“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1]这与传统美学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一致的。就触动心灵而言,“听境”的营造也是传统空间环境设计的重要手段,它具有不同于视觉美的别种心灵感受,如杭州名景“南屏晚钟”所彰显的是暮色中伴随悠扬钟声的心思神往,而苏州园林里“蕉窗夜雨”所映出的是夜色中雨打芭蕉的寂寥清韵。这种以“听”写“意”的方法对禅宗美学来说更是如此。

  一、以听映心:听境的美学思考

  禅宗美学对于中国的文学艺术影响巨大。禅宗继承了佛教大乘空宗的心物观,认为心是真正的存在,一切物都为心所造;而把自然看空,将自然从时空孤离,化为喻象,归于心境——心造的境界,即意境。禅宗更以“意境”的美学思想影响了魏晋以后中国士人的审美心理和文学艺术的创作,使审美经验臻于境界化、意境化。

  禅宗美学品格在于自然的心相化——对自然环境的感受生于心境的体悟,意境的本质在于以心感物。对心灵的触动,不仅靠视觉,也能够通过听觉来实现,自然中风动竹篁、雨打芭蕉、桨声欸乃、柳浪松涛、蝉鸣鸟啼、晨钟暮鼓等景致,都因“听”而入“境”,正似韦应物诗云:“万物自生听,大空恒寂寥。”自然的心相化也使禅者认为,在自然的境遇中,更易于得禅慧、获解脱,于是,把自己的身心对自然敞开,在意境中寻求顿悟,并将自然界的许多声响视为启迪觉悟的关键,如晚唐赵州和尚作颂:“檐头水滴,分明沥沥。打破乾坤,当下心息。”竟从檐头水滴的响声悟到了打破乾坤的涅槃之境(永恒之静)[2],此种禅案不胜枚举。

  由此可见,“听境”之美就在这现实世界(自然的实境)向审美世界(心灵的虚境)转换的过程中展开。

  首先,“听境”的审美需实现环境的“虚”与“静”。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所言:“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宋代文学家苏轼在《送参寥师》中也认为:“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没有环境的虚化、静化,就没有听境的突显,可以说,“虚静”被视作传统美学中意境营造的必然。晨曦、暮色、夜月、渔火、薄雾,光线的暗淡、景致的朦胧,往往成为虚化实境的重要手段,并在风吹、雨打、泉流、虫鸣、钟音等极静中微动的声音的引导下,实现由实境而虚境、由物境至心境的转换。在这个实虚转化的过程中,声音的触动则起到催化的作用。

  以作为美学经典的唐诗为例,其与“听”相关的诗句多是在虚化的环境中经营出听境之美。如李商隐的《宿骆氏寄怀崔雍崔衮》:“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不散的秋夜阴霾,将“竹坞”、“水槛”、荷塘收入“无尘”的清虚,朦胧中雨打枯荷的凄清听境使人更觉寂寥。再如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月落霜飞,江枫渔火,勾勒出一幅幽暗且充满寒意的时空背景,心境随夜色中“乌啼”和“钟声”的听境在清冷的江上回荡。

  其次,“听境”的审美还须完成对心境的升华。听境之“美”源于由听所引发的遐想空间,思维伴随声音的传播而超于物境之外,游于心境之中,进入对自然、人生和宇宙的求索与思悟,“既使心灵和宇宙净化,又使心灵和宇宙深化,使人在超脱的胸襟里体味到宇宙的深意”[1]151。这正是禅宗在关注主体心境的同时所强调的境界顿悟,可谓禅宗美学追求的极至。

  例如《菜根谭》载:“林间松韵,石上泉声,静时听来,让天地自然鸣佩;草际烟光,水心云景,闲中观去,见宇宙最上文章。”能从“林间松韵,石上泉声”中,听出天地的和谐,要在“草际烟光,水心云景”里,看到宇宙的玄妙,进而升华“境”的思悟——将心灵中对自然环境的体会焕发为对生命和宇宙的感悟,使心灵体合宇宙,从而达到“物我浑一”的境界,正是“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

  二、触发禅思:听境的空间营造

  建筑不似美学那样神思自由,它必须以具象的空间语汇来实现对环境的感悟,但在“听境”的营造过程中一样遵循了从物境到心境的过程。笔者结合重庆大足石窟中圆觉洞来剖析建筑空间中的“听境”经营。圆觉洞之“圆觉”,即“圆满觉悟”之意,取意于佛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所讲述的是佛祖与菩萨们关于圆觉法门的问答。在佛法问答过程中,“听”自然就成为参与者的主要行为,匠师们也始终把握“听”这一抽象主题来营造其物境和心境。

  首先,屏蔽声光以营造环境的虚静。《老子》载:“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利用声音和光线的屏蔽来遮除“五色”与“五音”,因空而静,由暗而虚,虚静的物境为进一步营造虚静的心境埋下伏笔。

  圆觉洞是大佛湾30多处龛窟道场中唯一深凹山体的平顶矩形窟。入口窄小,甬道细长,近4米长的甬道仅1米多宽,如此狭长的甬道犹如一个消音器,起到较好的隔音作用,无论外界如何嘈杂,石室内却依然宁静,正如甬道内壁所镌题记:“梵宫寂静人稀到,石砌禅房绝尘埃”①。封闭的石室以狭长的甬道来遮减光线——窟中正面的佛像,两侧的大士,以及四周的瑞彩毫光、云海山水统统隐没在昏暗里。从明媚的窟外进入幽暗的石室,环境由亮至暗的急剧变化令视觉功能减弱,作为生理补偿,听觉能力自然增强,这一变化将观者的感官从视觉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听觉上来,“听”在不经意间就被强调出来。空间的虚化利于神思的展开,置身于这样一个充满无限遐想的暗环境中,人的思维随着听觉的延伸而延伸,从而进入一个虚空的世界。

  其次,以听映心来营造心灵的虚静。在洞窟这样一个建筑环境中如何表达心境的虚静空灵呢?古代匠师们依然围绕“听境”来着手——以“无声之听”实现心境的静化,而以“有声之听”来完成心境的虚化,将虚静收入心境,在“听”的引导下“棒喝机锋”般地顿悟禅理:赋境以静,无声之听。封闭幽暗的石室内,一束光线透过窟门上方的矩形天窗如射灯般投照进来,定格在佛案前“问法”菩萨的跪像上——二目微合,神色虔诚,似在全神聆听佛祖的声音;两侧十二大士也都是垂耳倾听,悉心体会的静谧神态,整个坛场笼罩在“听禅”与“悟禅”的气氛中,心境因环境的静穆而虚空(见图1)。在这里,匠师们巧妙地运用了光线的变化,以幽暗的背景衬托明亮的主题,使观者的视觉注意力集中在“圆觉问答”的主题雕像上,不由得随着雕像的“听禅”而侧耳,循着雕像的“悟禅”而思考,似乎要在这无声的环境中听到宏大的佛法经要。出于回应环境主题的需要,窟门右侧的石狮也为圆觉洞的“无声之听”加上点睛的一笔——狮身蹲伏,神色闲静,侧耳紧贴岩壁,似在窃听偷取佛经要义,而绝无吼狮的雄浑,故通常所讲的“以狮吼喻佛”说法在此恐难成立。从窟外的偷听到洞内的聆听,二者具有统一的空间经营理念。

  

  图1 大足石窟圆觉洞

  蕴静于动,有声之听。在经营“无声之听”的同时,匠师们还着力刻画出“有声之听”。当地气候潮湿多雨,圆觉洞窟顶四季都有浸水渗入。在幽暗的窟室内,“嘀哒!嘀哒!”的水声使观者不由得侧耳注目——石壁上老僧手托巨钵,渗水汇入山石云气中的游龙之口再滴入钵内,经由暗沟排出窟外。排除渗水本非难事,只要在岩壁开凿几条水沟就行了,但匠师们却不满足于简单地将水排走了事,而是因势力导,巧妙安排“老纳托钵”造像并加以发挥,故意产生滴水声。仔细体会水钵相击的细节,不难发现这确是精心之作,神来之笔。正如我们总是习惯用“静得连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来形容极度安静一样,静中寓动境更静,明晰可辨的细微水声,收拢正在顾盼的遐思,引导听觉空间的延伸,直入心灵,营造出心境的虚空——嘀哒的水声,犹如大自然在叩击木鱼,划破黑暗带来的死寂,点出佛教空间的特质,从而完成从聆听进入思悟的过程——引人入静、冥思、觉悟,渐入参禅悟道的心境,与前述的“檐头水滴”异曲同工[3-5]。

  清初文人赵执信在其《谈艺录》序言里的一段关于诗的比拟生动地说明了虚实转化的辩证统一:“(诗如神龙)神龙者,屈伸变化,固无定体,恍惚望见者第指其一鳞一爪,而龙之首尾完好固宛然在也。”宗白华先生总结道:“艺术的表现正在于一鳞一爪具有象征力量,使全体宛然存在,不削弱全体丰满的内容,把它们概括在一鳞一爪里。提高了,集中了,一粒沙里看见一个世界。这是中国艺术传统中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1]249在圆觉洞的意境表达上,匠师们正是运用“纳须弥于芥子”的创作方法实践了这个过程——通过“听”的触动,在环境的“虚静”中焕发出心灵的“虚静”,全身心地融化在虚空之中,让人们去聆听、去感觉、去思考,进而创造出“神游”的空间:“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听到的声,只是自然界的“一鳞一爪”,而心灵的回响却是“提高了,集中了”的美好自然,是经过“净化”和“深化”的宇宙,是对禅机(生命和宇宙)的思悟。

  在空寂的环境中,古代的能工巧匠运用声与光的巧妙处理,调动听与看的积极参与,引发感与悟的深层联想,在层层递进的过程中使心灵得到不断地深入与升华,最终将“听”的意境阐发得淋漓尽致。

  三、诗意栖居:听境的现实作用

  由于“听”为心提供的神游空间常常大于“视”引发的遐想,所以在以抽象概念为主题的环境中,“听境”往往可以营造出“视境”难以表达的美感。天坛圜丘,正是运用空旷苍穹的传声远逝,完成了与天对话的精神需求;而祁年殿,则是利用回音壁的拢声回响,营造出四方响应的心理感受。古城的晨钟暮鼓,就是通过悠扬远播的清韵,使沐浴其中的居民受到精神的熏陶,表达教化四方的需要;古寺的檐下铜铃,却是以和风轻摇的梵音,使“沉迷世俗”的过客受到心灵的净化,从而实现翻然猛醒。“未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在古典园林的环境处理中,借山水清音来经营休心场所的实例也很多:杭州水乐洞,洞口石壁终年滴水,地下水洞四季清泉长涌,水声悦耳动听;而寄畅园八音涧,利用惠山二泉的伏流,辟涧道曲流,盘萦石间,有曲涧、澄潭、飞瀑、流泉等水景,伴以各种水声与岩壑共鸣,犹如八音齐奏。

  不仅传统建筑环境注重“听境”对心境的影响,现代建筑的环境营造中也有这方面的尝试。

  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被誉为“绝顶的人造物与优雅的天然景色的完美平衡”,这种美体现在构图的舒展、材质的质朴或是结构悬挑的大胆,而赖特最为得意的却正是其与溪水音乐的巧妙结合,赖特这样对流水别墅的主人德裔富商考夫曼先生说:“在山溪旁的一个峭壁的延伸,生存空间靠着几层平台而凌空在溪水之上——一位珍爱着这个地方的人就在这平台上,他沉浸于这瀑布的响声、享受着生活的乐趣。”[6]应该说,赖特为考夫曼设计的不仅是一座别墅,更是一种具有“听境”的诗意生活(见图2)。其实,这种诗意的“听境”在五代巨然和尚的《万壑松风图》中一样能够找到,只是表达方式不同罢了(见图3)。

  

  图2 流水别墅

  

  图3 [五代]巨然的《万壑松风图》

  日本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在六甲山教堂(Church on Mount Rokko,1986)的设计中也是通过调动人的听觉感受来表达“风”这一主题的。近40米长、仅两端开口的长廊屏蔽了视线,导入的风扑面而来,柔和地在耳边轻啸,伴以附近风吹松林的涛声,心渐渐与风融为一体,漫步其中的人虽因长廊与自然隔开了,但心却与自然更加贴近。不经意间,钟塔上传来的钟声点出空间的宗教氛围。自然在这座“风的教堂”里被抽象化了,“听境”成为表达环境美和寻求物外世界的重要手段(见图4)。

  

  图4 六甲山“风的教堂”

  再以广州友谊剧院贵宾室内庭为例:该内院借用古典园林中“雨打芭蕉”的处理手法,在庭院一角布置水池,伸出的混凝土挑檐上开一圆洞,下植芭蕉。雨天顶洞上漏入的雨滴,滴落在芭蕉叶上“沙沙”作响,心境随雨声融入自然,完全再现了古典的“听境”之美。

  从“听境”的角度来看,“回归自然”不仅是使我们的身体能够融入自然,更希望我们在精神上能够回归自然,实现心灵与自然的沟通——诗意的栖居。视、听、嗅、触,多方位的感受均指向人的心灵,在建筑空间与环境的处理中,以强化参与者的主观感受来全面调动起参与者的感官反应,使其从心理上介入自然,体会自然,理解自然,这种多方位多层面的空间环境观有助于创造宜人的空间和诗意的生活。

  注释:

  ①该题记原文如下:“宣德癸丑(1433年)夏五月,余抚民适大足,服登此山,遍观诸洞,感而偶记一律,以记来游而。石壁巍巍接上台,玲珑楼殿凿岩开;三千诸佛云中现,百万神仙海上来。岩穴有龙常流水,洞前无兽不生苔;梵宫寂静人稀到,石砌禅房绝尘埃。赐进士重庆府通判豫章游和书。”

作者介绍:赵建波(1970-),男,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天津 300072;赵谦,泰安市建设局,泰安 271000;陈玲,泰安市建设局,泰安 271000

作者:赵建波赵谦陈玲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11期

  中图分类号:TU-8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4339(2009)05-0403-04

  美的感受不仅以“悦目”为优,更因“赏心”为最。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提出:“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1]这与传统美学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一致的。就触动心灵而言,“听境”的营造也是传统空间环境设计的重要手段,它具有不同于视觉美的别种心灵感受,如杭州名景“南屏晚钟”所彰显的是暮色中伴随悠扬钟声的心思神往,而苏州园林里“蕉窗夜雨”所映出的是夜色中雨打芭蕉的寂寥清韵。这种以“听”写“意”的方法对禅宗美学来说更是如此。

  一、以听映心:听境的美学思考

  禅宗美学对于中国的文学艺术影响巨大。禅宗继承了佛教大乘空宗的心物观,认为心是真正的存在,一切物都为心所造;而把自然看空,将自然从时空孤离,化为喻象,归于心境——心造的境界,即意境。禅宗更以“意境”的美学思想影响了魏晋以后中国士人的审美心理和文学艺术的创作,使审美经验臻于境界化、意境化。

  禅宗美学品格在于自然的心相化——对自然环境的感受生于心境的体悟,意境的本质在于以心感物。对心灵的触动,不仅靠视觉,也能够通过听觉来实现,自然中风动竹篁、雨打芭蕉、桨声欸乃、柳浪松涛、蝉鸣鸟啼、晨钟暮鼓等景致,都因“听”而入“境”,正似韦应物诗云:“万物自生听,大空恒寂寥。”自然的心相化也使禅者认为,在自然的境遇中,更易于得禅慧、获解脱,于是,把自己的身心对自然敞开,在意境中寻求顿悟,并将自然界的许多声响视为启迪觉悟的关键,如晚唐赵州和尚作颂:“檐头水滴,分明沥沥。打破乾坤,当下心息。”竟从檐头水滴的响声悟到了打破乾坤的涅槃之境(永恒之静)[2],此种禅案不胜枚举。

  由此可见,“听境”之美就在这现实世界(自然的实境)向审美世界(心灵的虚境)转换的过程中展开。

  首先,“听境”的审美需实现环境的“虚”与“静”。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所言:“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宋代文学家苏轼在《送参寥师》中也认为:“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没有环境的虚化、静化,就没有听境的突显,可以说,“虚静”被视作传统美学中意境营造的必然。晨曦、暮色、夜月、渔火、薄雾,光线的暗淡、景致的朦胧,往往成为虚化实境的重要手段,并在风吹、雨打、泉流、虫鸣、钟音等极静中微动的声音的引导下,实现由实境而虚境、由物境至心境的转换。在这个实虚转化的过程中,声音的触动则起到催化的作用。

  以作为美学经典的唐诗为例,其与“听”相关的诗句多是在虚化的环境中经营出听境之美。如李商隐的《宿骆氏寄怀崔雍崔衮》:“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不散的秋夜阴霾,将“竹坞”、“水槛”、荷塘收入“无尘”的清虚,朦胧中雨打枯荷的凄清听境使人更觉寂寥。再如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月落霜飞,江枫渔火,勾勒出一幅幽暗且充满寒意的时空背景,心境随夜色中“乌啼”和“钟声”的听境在清冷的江上回荡。

  其次,“听境”的审美还须完成对心境的升华。听境之“美”源于由听所引发的遐想空间,思维伴随声音的传播而超于物境之外,游于心境之中,进入对自然、人生和宇宙的求索与思悟,“既使心灵和宇宙净化,又使心灵和宇宙深化,使人在超脱的胸襟里体味到宇宙的深意”[1]151。这正是禅宗在关注主体心境的同时所强调的境界顿悟,可谓禅宗美学追求的极至。

  例如《菜根谭》载:“林间松韵,石上泉声,静时听来,让天地自然鸣佩;草际烟光,水心云景,闲中观去,见宇宙最上文章。”能从“林间松韵,石上泉声”中,听出天地的和谐,要在“草际烟光,水心云景”里,看到宇宙的玄妙,进而升华“境”的思悟——将心灵中对自然环境的体会焕发为对生命和宇宙的感悟,使心灵体合宇宙,从而达到“物我浑一”的境界,正是“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

  二、触发禅思:听境的空间营造

  建筑不似美学那样神思自由,它必须以具象的空间语汇来实现对环境的感悟,但在“听境”的营造过程中一样遵循了从物境到心境的过程。笔者结合重庆大足石窟中圆觉洞来剖析建筑空间中的“听境”经营。圆觉洞之“圆觉”,即“圆满觉悟”之意,取意于佛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所讲述的是佛祖与菩萨们关于圆觉法门的问答。在佛法问答过程中,“听”自然就成为参与者的主要行为,匠师们也始终把握“听”这一抽象主题来营造其物境和心境。

  首先,屏蔽声光以营造环境的虚静。《老子》载:“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利用声音和光线的屏蔽来遮除“五色”与“五音”,因空而静,由暗而虚,虚静的物境为进一步营造虚静的心境埋下伏笔。

  圆觉洞是大佛湾30多处龛窟道场中唯一深凹山体的平顶矩形窟。入口窄小,甬道细长,近4米长的甬道仅1米多宽,如此狭长的甬道犹如一个消音器,起到较好的隔音作用,无论外界如何嘈杂,石室内却依然宁静,正如甬道内壁所镌题记:“梵宫寂静人稀到,石砌禅房绝尘埃”①。封闭的石室以狭长的甬道来遮减光线——窟中正面的佛像,两侧的大士,以及四周的瑞彩毫光、云海山水统统隐没在昏暗里。从明媚的窟外进入幽暗的石室,环境由亮至暗的急剧变化令视觉功能减弱,作为生理补偿,听觉能力自然增强,这一变化将观者的感官从视觉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听觉上来,“听”在不经意间就被强调出来。空间的虚化利于神思的展开,置身于这样一个充满无限遐想的暗环境中,人的思维随着听觉的延伸而延伸,从而进入一个虚空的世界。

  其次,以听映心来营造心灵的虚静。在洞窟这样一个建筑环境中如何表达心境的虚静空灵呢?古代匠师们依然围绕“听境”来着手——以“无声之听”实现心境的静化,而以“有声之听”来完成心境的虚化,将虚静收入心境,在“听”的引导下“棒喝机锋”般地顿悟禅理:赋境以静,无声之听。封闭幽暗的石室内,一束光线透过窟门上方的矩形天窗如射灯般投照进来,定格在佛案前“问法”菩萨的跪像上——二目微合,神色虔诚,似在全神聆听佛祖的声音;两侧十二大士也都是垂耳倾听,悉心体会的静谧神态,整个坛场笼罩在“听禅”与“悟禅”的气氛中,心境因环境的静穆而虚空(见图1)。在这里,匠师们巧妙地运用了光线的变化,以幽暗的背景衬托明亮的主题,使观者的视觉注意力集中在“圆觉问答”的主题雕像上,不由得随着雕像的“听禅”而侧耳,循着雕像的“悟禅”而思考,似乎要在这无声的环境中听到宏大的佛法经要。出于回应环境主题的需要,窟门右侧的石狮也为圆觉洞的“无声之听”加上点睛的一笔——狮身蹲伏,神色闲静,侧耳紧贴岩壁,似在窃听偷取佛经要义,而绝无吼狮的雄浑,故通常所讲的“以狮吼喻佛”说法在此恐难成立。从窟外的偷听到洞内的聆听,二者具有统一的空间经营理念。

  

  图1 大足石窟圆觉洞

  蕴静于动,有声之听。在经营“无声之听”的同时,匠师们还着力刻画出“有声之听”。当地气候潮湿多雨,圆觉洞窟顶四季都有浸水渗入。在幽暗的窟室内,“嘀哒!嘀哒!”的水声使观者不由得侧耳注目——石壁上老僧手托巨钵,渗水汇入山石云气中的游龙之口再滴入钵内,经由暗沟排出窟外。排除渗水本非难事,只要在岩壁开凿几条水沟就行了,但匠师们却不满足于简单地将水排走了事,而是因势力导,巧妙安排“老纳托钵”造像并加以发挥,故意产生滴水声。仔细体会水钵相击的细节,不难发现这确是精心之作,神来之笔。正如我们总是习惯用“静得连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来形容极度安静一样,静中寓动境更静,明晰可辨的细微水声,收拢正在顾盼的遐思,引导听觉空间的延伸,直入心灵,营造出心境的虚空——嘀哒的水声,犹如大自然在叩击木鱼,划破黑暗带来的死寂,点出佛教空间的特质,从而完成从聆听进入思悟的过程——引人入静、冥思、觉悟,渐入参禅悟道的心境,与前述的“檐头水滴”异曲同工[3-5]。

  清初文人赵执信在其《谈艺录》序言里的一段关于诗的比拟生动地说明了虚实转化的辩证统一:“(诗如神龙)神龙者,屈伸变化,固无定体,恍惚望见者第指其一鳞一爪,而龙之首尾完好固宛然在也。”宗白华先生总结道:“艺术的表现正在于一鳞一爪具有象征力量,使全体宛然存在,不削弱全体丰满的内容,把它们概括在一鳞一爪里。提高了,集中了,一粒沙里看见一个世界。这是中国艺术传统中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1]249在圆觉洞的意境表达上,匠师们正是运用“纳须弥于芥子”的创作方法实践了这个过程——通过“听”的触动,在环境的“虚静”中焕发出心灵的“虚静”,全身心地融化在虚空之中,让人们去聆听、去感觉、去思考,进而创造出“神游”的空间:“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听到的声,只是自然界的“一鳞一爪”,而心灵的回响却是“提高了,集中了”的美好自然,是经过“净化”和“深化”的宇宙,是对禅机(生命和宇宙)的思悟。

  在空寂的环境中,古代的能工巧匠运用声与光的巧妙处理,调动听与看的积极参与,引发感与悟的深层联想,在层层递进的过程中使心灵得到不断地深入与升华,最终将“听”的意境阐发得淋漓尽致。

  三、诗意栖居:听境的现实作用

  由于“听”为心提供的神游空间常常大于“视”引发的遐想,所以在以抽象概念为主题的环境中,“听境”往往可以营造出“视境”难以表达的美感。天坛圜丘,正是运用空旷苍穹的传声远逝,完成了与天对话的精神需求;而祁年殿,则是利用回音壁的拢声回响,营造出四方响应的心理感受。古城的晨钟暮鼓,就是通过悠扬远播的清韵,使沐浴其中的居民受到精神的熏陶,表达教化四方的需要;古寺的檐下铜铃,却是以和风轻摇的梵音,使“沉迷世俗”的过客受到心灵的净化,从而实现翻然猛醒。“未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在古典园林的环境处理中,借山水清音来经营休心场所的实例也很多:杭州水乐洞,洞口石壁终年滴水,地下水洞四季清泉长涌,水声悦耳动听;而寄畅园八音涧,利用惠山二泉的伏流,辟涧道曲流,盘萦石间,有曲涧、澄潭、飞瀑、流泉等水景,伴以各种水声与岩壑共鸣,犹如八音齐奏。

  不仅传统建筑环境注重“听境”对心境的影响,现代建筑的环境营造中也有这方面的尝试。

  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被誉为“绝顶的人造物与优雅的天然景色的完美平衡”,这种美体现在构图的舒展、材质的质朴或是结构悬挑的大胆,而赖特最为得意的却正是其与溪水音乐的巧妙结合,赖特这样对流水别墅的主人德裔富商考夫曼先生说:“在山溪旁的一个峭壁的延伸,生存空间靠着几层平台而凌空在溪水之上——一位珍爱着这个地方的人就在这平台上,他沉浸于这瀑布的响声、享受着生活的乐趣。”[6]应该说,赖特为考夫曼设计的不仅是一座别墅,更是一种具有“听境”的诗意生活(见图2)。其实,这种诗意的“听境”在五代巨然和尚的《万壑松风图》中一样能够找到,只是表达方式不同罢了(见图3)。

  

  图2 流水别墅

  

  图3 [五代]巨然的《万壑松风图》

  日本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在六甲山教堂(Church on Mount Rokko,1986)的设计中也是通过调动人的听觉感受来表达“风”这一主题的。近40米长、仅两端开口的长廊屏蔽了视线,导入的风扑面而来,柔和地在耳边轻啸,伴以附近风吹松林的涛声,心渐渐与风融为一体,漫步其中的人虽因长廊与自然隔开了,但心却与自然更加贴近。不经意间,钟塔上传来的钟声点出空间的宗教氛围。自然在这座“风的教堂”里被抽象化了,“听境”成为表达环境美和寻求物外世界的重要手段(见图4)。

  

  图4 六甲山“风的教堂”

  再以广州友谊剧院贵宾室内庭为例:该内院借用古典园林中“雨打芭蕉”的处理手法,在庭院一角布置水池,伸出的混凝土挑檐上开一圆洞,下植芭蕉。雨天顶洞上漏入的雨滴,滴落在芭蕉叶上“沙沙”作响,心境随雨声融入自然,完全再现了古典的“听境”之美。

  从“听境”的角度来看,“回归自然”不仅是使我们的身体能够融入自然,更希望我们在精神上能够回归自然,实现心灵与自然的沟通——诗意的栖居。视、听、嗅、触,多方位的感受均指向人的心灵,在建筑空间与环境的处理中,以强化参与者的主观感受来全面调动起参与者的感官反应,使其从心理上介入自然,体会自然,理解自然,这种多方位多层面的空间环境观有助于创造宜人的空间和诗意的生活。

  注释:

  ①该题记原文如下:“宣德癸丑(1433年)夏五月,余抚民适大足,服登此山,遍观诸洞,感而偶记一律,以记来游而。石壁巍巍接上台,玲珑楼殿凿岩开;三千诸佛云中现,百万神仙海上来。岩穴有龙常流水,洞前无兽不生苔;梵宫寂静人稀到,石砌禅房绝尘埃。赐进士重庆府通判豫章游和书。”

作者介绍:赵建波(1970-),男,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天津 300072;赵谦,泰安市建设局,泰安 271000;陈玲,泰安市建设局,泰安 271000


相关文章

  • 幼儿园感恩节活动策划方案4篇
  • 幼儿园感恩节活动策划方案4篇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让孩子自己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灵去感受,从而在自己的心中培植一种感恩的情感,无论对待父母或者老师还是同伴,快乐或者悲伤,都能以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那么,他们就会明白,生活是一面镜子 ...查看


  • 山之子_1500字
  •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山之子左晓春 (看到北京市2012年高考作文题目,本人马上想到老计代表着普通中彰显伟大,是奉献.责任.应该围绕着这方面来写.怎么写?我觉得以议论为主可以写成议论文,以夹叙夹议的手法讴歌这种责任和奉献也可以写成散 ...查看


  • 那声音在我耳边回响
  • 那声音在我耳边回响 温柔如水的声音,指引我前进的方向. --题记 当活泼的校歌响起时,我正好一脚踏进了班门,毫不在意的摆摆头,让头发付提荣的垂在两侧,推开门,中气十足的喊道:报告!换来的是同学们窃窃的偷笑声,和你温柔如水的'坐下'. 你的声 ...查看


  • 人生绝对没问题
  • 人生绝对没问题(心得) 2010/02/08 13:16:33 浏览66 |回应0 |推荐0 > ★14天奇迹法则冬令营★ 阅读分享: p-10 5大运用层面: 一.心灵二.身体三.经济四.人际关系五.伴侣 (vs.合谐财富) p-4 ...查看


  • 英雄主义的当下意义
  • 英雄主义的当下意义 --读<老人与海> 我试图塑造一位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一片真正的海.一条真正的鱼和真正的鲨鱼.如果我能将他们塑造得十分出色和真实,他们将意味许多东西.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 ...查看


  • 小学生清明节诗歌朗诵
  • 小学生清明节诗歌朗诵(数篇) 正气歌 忠魂曲 清明时节颂英雄 (一) 清明的雨呀纷纷扬扬, 是我们的热泪涌出心房. 先烈呀,今天我们集合在一起, 向您敬礼!为您歌唱. 我们就像纪念碑边的小松树. 时刻守卫在您的身旁, 我们就像墓地上的鲜花, ...查看


  • 泰戈尔诗歌的抒情特征
  • 泰戈尔诗歌的抒情特征 摘要:泰戈尔是印度著名抒情诗人,他的诗歌凭借着独特的抒情方式获得了印度以至全世界人民的喜爱.抒情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抒情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是泰戈尔诗歌的抒情特征 关键词:抒情:现实生活:时代精神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是 ...查看


  • 最美是重阳
  • 最美是重阳 -彭光怀 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思念. 每到象征团圆喜庆的日子,我却有些落寞,心底就浮起一份相思.几许思念,思念敬老院中那些失去亲人或者丛来就没有体验过天伦之乐的孤寡老人,理解他们的痛苦,希望给他们一些心灵的安慰. 在诗人王维的笔 ...查看


  • 人大附中校长翟小宁:在现代社会,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这两只翅膀 | 思享
  • ▲2016"回响中国"腾讯网教育年度总评榜荣耀盛典现场. 12月1日,2016"回响中国"腾讯网教育年度总评榜荣耀盛典在北京盛大举行.本届活动以"教育智变 重构未来"为主题,邀请知 ...查看


热门内容